•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 意圖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 意圖之研究"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 休閒事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 意圖之研究-以嘉明湖國家步道為例

研 究 生: 劉明淦 撰 指導教授: 江昱仁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四 年 七 月

(2)
(3)
(4)

誌謝辭

回顧一九八三年六月畢業離開校園,在進入職場後,人生的黃金歲月逐漸地 被那一成不變如同生產線般的生活模式消磨殆盡,昔日求學時所具備的知識,在 歷經三十年的社會實戰與歷練後,盡顯疲態,已然跟不上現今科技的潮流與變 化。知識,是需要更新與轉換的,如此,方能應付未來的新生活方式。

三十年後會進入臺東大學就讀,就是抱著這樣的思維,希望將原本理工專長 訓練下的思考邏輯及工作成見,轉換成社會科學所運行的生活態度與心靈成長。

改變的過程是需要接受挑戰的,自己對這門學科是如此地陌生與未知,加上已邁 入超熟齡的身心,理解力、記憶力是否會成為學習的障礙?這些都曾經在腦海中 閃過一絲絲的不安念頭。然而,它的樂趣也在此,因為不懂所以值得投資,值得 花兩年的時間去學習、去成長。而「研究是嚴謹的」這句話,則是教授們上課時,

經常念茲在茲提醒我們做學問時應具備的基本態度,套句廣告常用詞:態度,將 決定你未來的高度。

二年的學習與成長過程,非一己之力能達成,師長們的傳道授業解惑、同學 間的相互扶持、好友們的鼓勵,以及在背後默默地付出與支持的親愛家人,這些 皆難以表達內心由衷對你(妳)們的謝意。進士導師、凱智老師、美芬老師、宜檉 老師、永權老師,指導教授:昱仁老師,您們辛苦了,沒有您們耐心與細心的教 導,就不會有羽翼豐滿而振翅高飛的我們。感謝智明及美玲賢伉儷、昔日工作夥 伴雅琦與麗惠協助校對與問卷發放,還有共同努力奮戰的同學們,認識大家,相 聚二年共同學習,實在是一件非常幸福與美好的時光。感謝明樑兄亦師亦友的教 導與協助,讓我受益匪淺,也感謝麗雪對論文後勤的全力協助。更要感謝母親、

妻子麗珍,包容體諒一個長時間將餐桌當書桌用的我,當然,也要感謝兩個女兒:

欣平與欣宜,在需要妳們協助時,能快速回應與提供客觀意見。可見成就一個人,

他的背後需要多少人齊心努力與付出,這點,銘感五內永記在心。

學習是一生中不能停頓的事業,研究所畢業了,雖然是這次學習的終點,但 也開啟另一個學習的起點,冀望未來用新的知識,開展自己未來的無限可能。謹 此祝福我的親友、老師、同學們健康快樂,平安一生。

劉明淦 謹誌 一○四年七月二日 臺東家居一隅

(5)

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 意圖之研究-以嘉明湖國家步道為例

作者:劉明淦

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加入LNT無痕山林實務環境知識與環境關切兩

個外生變數,形成擴展的計劃行為理論模式,探討登山健行者從事降 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之決定因素。

研究抽樣採立意抽樣法,以到嘉明湖國家步道沿線完成健行活動 之登山健行者(n=254)為調查對象。研究結果顯示,受訪登山健行者 的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受到環境知識及環境關切的影響;環境知識及 環境關切,對屬於社會面變數的主觀規範亦有直接影響力;環境知識 及環境關切對行為意圖無直接影響力,計劃行為理論模式中之態度與 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亦無直接影響力;外生變數皆經由主觀規範 對行為意圖產生影響。建議在個人方面,需透過社會面及團體的約束 力及規範來改變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的行為意圖。

關鍵字:環境衝擊、環境知識、環境關切、計劃行為理論、LNT無痕山林

(6)

Factors determining hikers’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 A case study of Jiaming

Lake national trail

Author: Ming-Gann Liou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build up an extend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model by adding variables like practic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of Leave No Trace (LNT)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to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al intentions for mountain hikers in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is study practices by means of purposive sampling. People who fulfilled the national trail to Jiaming Lake were taken to survey (n=254). Through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fro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we found that the hikers’ 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s are impacted by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They have direct influences on subjective specification which belongs to social variables.

Environment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 concern do not directly affect behavioral intentions. Exogenous variables have effect on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rough subjective specification. We can infer that in the individual aspect, social and group binding is necessary to change hikers’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environmenta knowledge, environmental

concer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ave No Trace

(7)

目錄

頁次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目錄...…...vi

圖目錄...…...vii

表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範圍...3

第五節 名詞解釋...4

第六節 研究流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登山健行與國內步道發展之探討...7

第二節 環境衝擊...9

第三節 環境教育...11

第四節 計劃行為理論...19

第五節 變項之關係...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29

第二節 操作性定義...30

第三節 量表設計...30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36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40

第四章 資料分析...45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分析...45

第二節 衡量信度與效度分析...46

第三節 結構方城式模式分析...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5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管理意涵...68

第三節 研究限制...70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70

參考文獻...73

附錄一、預試問卷初稿...91

附錄二、正式問卷...96

(8)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5

圖2-1傳統的環境行為變項...19

圖2-2計劃行為理論...22

圖3-1研究架構圖...29

圖3-2嘉明湖國家步道路線圖...37

圖4-1-1環境知識潛在變項假設性CFA測量模式...51

圖4-1-2環境知識潛在變項修正後CFA測量模式...51

圖4-1-3環境關切潛在變項假設性CFA測量模式...52

圖4-1-4環境關切潛在變項修正後CFA測量模式...53

圖4-1-5態度潛在變項假設性CFA測量模式...54

圖4-1-6態度潛在變項修正後CFA測量模式...54

圖4-2模式之整體架構...58

圖4-3關連模式結果路徑圖...61

圖4-4理論模式之標準化路徑係數...63

(9)

表目錄

表2-1國內外研究者對環境知識定義、內涵彙整表...14

表3-1各變項的操作性定義...30

表3-2登山健行者社經背景問卷設計初稿...31

表3-3環境知識問卷設計初稿...32

表3-4環境關切問卷設計初稿...34

表3-5態度問卷設計初稿...34

表3-6主觀規範問卷設計初稿...35

表3-7知覺行為控制問卷設計初稿...35

表3-8行為意圖問卷設計初稿...36

表3-9預試問卷信度與項目分析參數表...39

表3-10一般常用配適度指標及判定標準...42

表4-1樣本次數分配表...45

表4-2各潛在變項(構面)量表之信度分析...47

表4-3驗證性因素分析適配度指標...50

表4-3-1環境知識潛在變項測量模式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0

表4-3-2環境關切潛在變項測量模式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2

表4-3-3態度潛在變項測量模式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53

表4-4測量模式之驗證性因素分析表...55

表4-5各構面之相關係數矩陣表...57

表4-6測量模式適配度評鑑指標結果...61

表4-7整體模式之標準化路徑係數彙整表...62

表4-8整體模式之影響路徑...63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環境的破壞並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積月 累形成的,這其中所牽涉層面既複雜且廣泛,所產生的問題並非能立即顯現,很 容易因而被大眾忽視 (Agyeman & Kollumus, 2002)。陳素琴 (2007)指出,進入二 十世紀的後期,世界經濟快速發展,拓展規模加劇,然此卻使地球上的自然資源 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人類賴以維生的環境系統之運作亦遭受傷害,全球暖化、

臭氧層破洞、森林砍伐、酸雨等皆是負面的環境變化,並隨人類活動而加速惡化。

這些相繼出現的全球性環境危機,刺激全球對環境教育的重視。

環境教育的本質是一種價值教育,藉由環境教育,可以培養個人對環境有正 確的態度和價值觀。簡單來說,環境教育是一種認識人與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 教育過程,目的在於促使人們認識並關切(concern)其所處的環境及相關的各項問 題,使其能有適當的知識(knowledge)和技術,並激發其參與且致力於解決環境的 現有問題和預防新問題發生的動機,進而使其能夠主動而積極的採取適切的行 動,來實踐環境教育保護的工作 (歐聖榮、蕭芸殷,1998)。面對這一波全球環 境大災難問題的同時,以「人」為思考的傳統生態哲學,逐漸被取代,當人在思 考環境被破壞時,會開始擔憂自己、他人、生態受到的影響程度,這種利己、利 他與利自然的三大價值觀即是對環境關切的顯現,其也被視為一深植於個體之普 世道德價值觀,透過這樣的價值觀以「自然萬物」為主的觀念逐漸醞釀成為未來 的主流生態觀 (陳素琴,2007; Stern, 2000a, 2000b; Schultz, 2000, 2001; Bamberg, 2003)。

台灣山林地區常因地形起伏或河川切割等天然環境的隔絕,形成豐富的地質 地形景觀,孕育了許多珍貴特有的生物、棲地與生態系,其中3,000公尺以上之 高山263座,3,500公尺以上者更達45座之多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2014),另在 中、低海拔之山林地帶更是山峰林立,這些山岳遊憩資源大部分分佈在國有林 地。有鑒於林野遊憩或登山健行等活動風行,各機關相繼整建熱門登山健行之既 有步道、古道;國家公園、國家森林遊樂區及風景區內之遊憩步道及連結道路供 民眾使用。這些步道橫跨低、中、高海拔山區,且大部分屬自然保育之原始森林,

生態環境資源豐富,具有高度的遊憩使用價值,長久以來即受到登山健行者的喜 愛 (林務局全國步道系統,2014)。然而部份遊客進入國家步道從事登山健行活 動,因未具基本登山及生態環境保育知識、或貪圖便利、或因裝備不足就地取材、

加上國內部份旅遊業者無限制招攬一般遊客從事高山旅遊行程(郊山化)等因 素,造成各國家步道沿線動植物生態環境之污染、破壞及動物行為改變;主管機 關於高山環境中提供之山屋、緊急避難設施等因登山健行者不當使用或損毀、垃 圾棄置、高山排遺等問題趨嚴重化;而登山健行者任意開闢新登山路線、攀折花 木、任意開闢露營地等行為,造成植物死亡及沿線土石因雨崩落,致生態環境幾

(11)

已達難以復原之困境。

主管機關面臨到一方面要保育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免於被破壞、干擾或惡 化;另一方面卻要提供給大眾使用,滿足公眾自然遊憩與旅遊之需求的兩難問 題。因此社會性與生態性的遊憩衝擊持續成為主管機關面臨且必須關注的議題。

這些衝擊被認為是與原始自然環境的生態惡化有密切關連 (Hammitt & Cole, 1998)。綜觀上述所言,如何達成環境保護之目的,環境知識(environmental knowledge)的傳播及培養環境關切(environmental concern)的道德價值觀,使國人 具有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就成為環境教育重要的一環,其目的為達成最終環境保 護的目標。

林務局於2006年,引入美國「leave no trace;LNT」運動,同年發表「無痕 山林宣言」,其宗旨為教導大眾如何用正確觀念與技巧對待環境,並抱持尊重及 良善的使用態度降低對自然環境的衝擊,以達到永續發展的概念 (郭育任,

2005)。自2006年起迄2009年舉辦一系列研討會及種子教師訓練、相關出版品、

宣導活動及透過各學術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成績斐然。惟於2008年3月28日召開

「無痕山林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及於2009年辦理「98年無痕山林暨環境衝擊 研討會」、2011年9月透過平面媒體發布多則無痕山林相關訊息後 (林務局無痕 山林運動,2014),迄今未有持續性研討會、教育訓練等相關環境知識推廣活動 辦理。在國內登山健行人口日益增加下,生態環境衝擊勢引以為憂。

藉由登山健行之環境教育功能,期能達到對降低環境衝擊有所助益,對於任 何能夠影響登山健行者潛在傾向與行為意圖模式的因素,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的課題。因此,綜觀「行為」之相關研究,發現Ajzen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廣泛被應用在各種行為模式之建構,其具有穩定性與可靠 性的研究價值。計劃行為理論認為個體的特定行為是由行為意圖與知覺行為控制 所決定的。而行為意圖則由三個直接衡量構念所決定:對該特定行為所持態度、

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儘管計劃行為理論已經成功地運用在各種領域上,

包括旅遊和環境保育領域,也有極少數文獻研究驗證此ㄧ理論與生態旅遊者行為 相關議題 (高明瑞、洪振超、黃啟誠,2003;陳素琴、李明聰,2007;詹淑清、

俞珮君,2008;Shen, Schüttemeyer & Braun, 2009; Tao, Paul & Stephen, 2004;

Wearing, Cynn, Ponting & McDonald, 2002),或水域遊憩觀光客行為相關議題 (徐茂洲、潘豐泉、黃茜梅,2010;戴友榆、王慶堂、高紹源、李明儒,2012)。

然而,登山健行行為與環境息息相關,其決策可能是複雜的,運用計劃行為理論 時還需要考慮其他變數,以提高模式對特定行為意圖與行為的預測與解釋力,或 確定變數間的因果關係。根據文獻可以發現,環境知識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於其與態度、行為間的探討 (Hines, Hungerford & Tomera, 1986; 靳知勤,1994c;

許世璋,2003;李思屏、林晏州,2001;楊明獻、林明瑞,2006;賴錦鴻,2007;

鄭淞仁、何小曼,2010;胡子陵、朱麗香,2010;魏鈺玲、曾治乾、黃偵貞、莊 博閔、葉國樑,2011)。而環境關切議題則著重於生態旅遊、綠色旅館住宿、環 保資源回收等行為模式的探討 (邱天佑、池文海,2012;Chen & Tung, 2014;

(12)

Tonglet, Phillips & Read, 2004)。過去的研究縱使TPB對意圖與行為的解釋能力,

已在眾多實證研究中受到相當程度支持與重視 (Armitage & Conner, 1998)。但探 討登山健行者的環境關切程度及環境知識二個外部變項結合TPB理論,研究是否 對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產生影響卻未見有之。本研究認為適當增加上列二項額 外變數,經過擴展的計劃行為理論是足以提高模式對特定行為的預測與解釋力,

同時驗證計劃行為理論的各個外生變數之間對於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預測的 正確因果關係進行實證研究,以補足文獻上的充分性。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立意以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並加入LNT無痕 山林準則之環境實務知識與環境關切的相關變數,提出一個整合的TPB擴展模 式,探究願意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的登山健行者,其影響之因素過程分 析。茲將本研究目的歸納如下:

1. 探討登山健行者執行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的關鍵影響因素。

2. 探討環境知識與環境關切對行為意圖影響程度。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對應本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1. 推行LNT無痕山林運動之環境知識是否會提升登山健行者願意從事降低環 境衝擊的行為意圖?

2. 登山健行者對生態環境保育關切的程度是否會提升登山健行者願意從事降 低環境衝擊的行為意圖?

3. 登山健行者具備之LNT環境知識、環境關切度是否會透過態度、主觀規範、

知覺行為控制等三者,分別與行為意圖間產生相關影響?

4. 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等三者,對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其 個別影響程度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說明如下:

本研究範圍為透過環境知識及環境關切變項以擴展計劃行為理論,對降 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進行探討。以登山健行者於嘉明湖國家步道完成活動 後,返回登山口時作為調查對象。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環境知識(environmental knowledge)

(13)

環境知識的範圍廣泛,只要是與整個環境相關的自然、生物、物理特性的知 識、對不同環境問題的辨別能力以及運用策略解決環境問題的知識皆屬之。

二、環境關切(environmental concern)

個人對於環境問題的關切程度。(註:中文所說「環境關切」或「環境關懷」,

其涵義皆與 environmental concern相同,本研究採用「環境關切」,做為本 文用詞。)

三、LNT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LNT)

「無痕山林」是以降低對環境衝擊的土地倫理,教導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 技巧,讓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兼顧自然觀察、環境教育、休閒遊憩、

生命體驗等多重價值的步道生態旅遊觀念,能有效宣傳環境倫理、登山倫理及登 山安全守則等正確環境觀念,推展環境關切之永續發展行為 (郭育任,2006;林 澔貞、郭育任,2009)。自1970 年起開始由美國林業(務)署等單位倡導,並發展 出無痕山林 (Leave No Trace) 戶外倫理概念與技術的教育宣導。我國自2006年由 林務局引進並推廣,同年底正式將其定名為「無痕山林」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協 會,2006)。

四、環境衝擊(environmental impacts)

當人利用環境之外部效應對環境本身造成影響時,即被稱之為環境衝擊 (Turner, 1998)。

第六節 研究流程

研究者在分析整理環境教育相關環境知識、環境關切、計劃行為理論與降低 衝擊環境行為意圖等之相關文獻,並在確認研究問題(議題)與範圍後,產生本研 究的動機及目的,再據以進行專家學者相關文獻蒐集與理論分析,以擬定本研究 之架構與主要研究假說。研究者並隨後進行問卷設計,根據選定之研究範圍透過 調查研究方法的設計執行、問卷發放及回收等資料統整工作,運用描述性統計與 結構方程式模式之統計方法進行實證資料分析,驗證各項研究假設,最後針對研 究結果加以說明並提出結論與解釋及後續研究建議。整個研究流程如圖1-1所示。

(14)

文獻蒐集與理論分析

擬定研究架構與假設

問卷設計初稿

正試問卷調查

資料收集與分析

問卷修正

預試 專家審查

研究結論與建議 確認研究動機與目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15)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基於前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以下分五部分來探討相關文獻:一為登山健行 與國內步道(含本研究嘉明湖國家步道介紹);二為環境衝擊(含登山健行衝擊);

三為環境教育(含環境教育定義、環境知識、LNT及其實務知識、環境關切等);

四為計劃行為理論(含利用計劃行為理論在環境教育相關之研究);五為變項之關 係,並作為研究理論之基礎,藉由文獻探討提出本研究之架構模型及假說。

第一節 登山健行與國內步道發展之探討 一、何謂登山健行及定義

登山健行起源於西元1901年費施爾中學,而後流行於世界各地。Flexner與 Hauck (1987)指出健行是為了樂趣、運動、軍事訓練等目的,而行走一段距離,

透過此種健行方式走在山林間,藉以增強體能、磨練心智並從中獲得享受大自然 接觸體驗與樂趣的活動。登山健行活動為人們在森林、山野的大自然中以步行的 方式,行走一段距離,從事休閒、健身、探知之活動,並可分為郊山、中級山及 高山等健行活動。而所謂登山健行則是人們在森林、山野中的步道進行步行運動

(林欣慧,2002;陳嘉雯,2006)。黃德雄 (2003)則認為,在臺灣登山健行不 只是國際慣稱的Mountaineering,除了徒步旅行(hiking)、背負健行(back packing) 外,還包含冒險與觀察等所有的山區活動。

二、登山健行的緣由

登山健行活動的歷史可回溯自遠古時代,開始之初登山目的不在「登山」本 身,而是以「登山」為手段,達成他們的目的 (陳維霖,2000)。然而,從1492 年起,法國首相戴維勒(Dettwiller)開始提倡純粹登山健行,人們也就漸漸的把登 山健行視為是一種休閒運動。十八世紀,因浪漫文人對大自然感到興趣,而開始 了登山健行的風氣,到了十九世紀,歐洲各地已經將登山視為最佳戶外休閒活動

(邱明宗,2007)。

而臺灣地區的登山健行活動的演進是在1920至1940年間,開始有許多民間的 登山健行團體「趣味登山會」、「萬華登山會」成立,同期1926年12月5日由日 本人所主導的「臺灣山岳會」也在觀音山頂舉行成立大會。爾後,各政府機關、

團體、學校相繼成立登山健行社團,造就臺灣的登山健行活動蓬勃發展。因此,

臺灣本土的登山健行活動發展可追溯自日據殖民時期日本人的山林探險、林野與 人類學調查等開始 (陳嘉雯,2006)。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於2012年針對國內旅遊 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國民平日喜愛的遊憩活動中,以自然賞景活動(佔56.7%)

居多,其中喜歡野外登山、健行(佔29.4%)一直名列國人最常從事的戶外休閒 活動第二名,可見登山健行活動在國人休閒生活之重要性 (交通部觀光局,

2012)。

(17)

三、登山健行的效益

登山健行活動為有氧運動的一種,透過活動所獲得的休閒效益有助於人們增 強幸福感,而且大自然植物所散發的芬多精,有助於殺死空氣中的黴菌、細菌,

對於漫步於森林中的人們,可以幫助其刺激自律神經,安定性情 (施淑芳,

2001)。登山健行運動能夠讓登山民眾享受大自然的風光、並且紓解壓力及促進 身心靈的提升,並可提供良好的身心活動與提昇生活的品質 (傅秀英,2010)。

江彥德 (2010)則說維持有效、而且規律的健行習慣可以為人們的健康帶來極大 的效益,還能夠遠離慢性病症的迫害。陳嘉雯 (2006)提到登山健行的主要目的 應當以健身為首要目的,對於山區多樣化的路程,給予登山健行者提供良好的訓 練環境,除了心情以外,對於熱量消耗具有良好的效果。而身心在這種環境下,

自然是最愉悅、順暢的,而且對於心肺功能更是有很大的助益 (田文政,1992)。

總而言之,登山健行活動能帶給人們心理及身體等各方面正面的效益 (吳祈達,

2012)。

四、國內步道系統之發展及嘉明湖國家步道之介紹

台灣地區四面環海,山地與丘陵居多,是一個適合登山健行的地區。近年來 由於國人對於休閒活動及健康概念日漸重視,再加上週休二日的休假型態的改 變,而使登山健行活動也隨之日益興盛,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登山健行者從事各式 各樣的登山活動,使登山健行活動已成為一種熱門且老少咸宜的休閒活動 (吳水 丕、林建廷,2013)。為了提供或協助居民及遊客進出遊憩區域,各機關相繼整 建各式步道及連結道路供民眾使用,長度逾萬公里,包括熱門登山健行之既有步 道、古道,國家公園、國家森林遊樂區及風景區內之遊憩步道,或有位於國有林 班地或縣市政府轄屬公有林等郊野步道;部分自成步行網絡,部分結合鄰近社區 或遊憩、景觀據點,提供遊憩體驗、健身休閒等機會。爰林務局期整合既有步道,

於93年完成14個國家步道系統藍圖規劃,97年完成14個區域步道系統、56個子區 域步道系統藍圖規劃,以為全國步道系統整體建置發展之依循,藉由步道系統建 置發展,在保育山林環境、提供優質遊憩體驗的前提下,輔以具備環境教育內涵 之多元工作項目,使民眾於登山健行等戶外活動中,建立環境概念認知、澄清環 境價值,認識人類、文化和生物、物理環境之間的相關性,有效發揮森林環境之 經濟與社會機能,使人們得與森林友善溝通,並從溝通過程中獲得愉快,進而尋 求自我生命之定位 (林務局全國步道系統,2014)。

嘉明湖國家步道為中央山脈南二段的一部分,林務轄管屬臺東林區管理處關 山工作站,行政轄區—台東縣海端鄉,步道全長10,600公尺;步道沿途可見高山 深谷、斷崖崩壁、瞬息萬變雲霧、森林及草原、冬日雪景與生態族群豐富之各種 動物,長久以來便為登山健行者喜愛攀登之熱門地點,但步道路途綿長,時而陡 升時而驟降,行走其間挑戰著個人的體力、耐力與毅力;這條步道全程路徑明顯,

高山生態景觀豐富多變,隨著海拔高度上升,針闊葉混合林相逐漸轉變為台灣鐵 杉與台灣冷杉交錯生長的景象,更高處則是森林與草原交織的美麗景色,嘉明湖 附近高山森林與草原鑲嵌的平緩谷地更是水鹿族群生息的樂土,近年來登山客的

(18)

友好態度使得鹿群與人的距離越來越接近,但也因人們不當的餵食,以致改變牠 們的生活習性,人與動物間的衝突漸次頻繁,如何因應及改善,亟需政府管理部 門及登山健行者深思;交通資訊—從東部可由台9線往台東縣池上鄉轉走台20甲 線前行約5公里,接著右轉往台20線行駛進入南部橫貫公路,來到154.5公里處即 到達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經區內步道行至嘉明湖國家步道登山口 (臺東林區管 理處,2014)。

本研究即以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轄下中央山脈南二段嘉明湖國家步道沿 線,為探討影響登山健行者從事降低環境衝擊行為意圖之研究主題。

第二節 環境衝擊 一、環境衝擊

在現今社會對於自然資源的關注日漸增多的情況下,環境被破壞後所帶來的 環境衝擊實為一研究者所必須多加探討的議題 (Ibitayo & Virden, 1996; Um &

Crompton, 1987; White, Virden & van Riper, 2008)。當人利用環境之外部效應對環 境本身造成影響時,即被稱之為環境衝擊 (Turner, 1998)。造成環境衝擊的原因 有很多,White et al. (2008)將之歸類為三類:時間因素,經長時間使用下環境恢 復力不足,不足以負荷現況使用情形而使環境造成缺陷 (Cole, 2004);使用者因 素,包含使用者數量、使用時間、空間分布、使用行為等造成的環境改變;社會 與環境因素,在環境不符合使用者的經驗或客觀心理上的期待、偏好、環境價值 認定、地方連結層面等,就會產生衝擊 (鄭佳昆、蘇玲玉、周紓帆,2014)。許 多學者定義衝擊為,使用者經由個人主觀的經驗以及客觀印象的影響後,形成個 人對地點的環境認知,只要違背此一認知,便可視為衝擊的產生 (Lima &

Marques, 2005)。

旅遊活動對環境有破壞性,而旅遊行為對環境的衝擊性常被低估,通常在整 個環境發生變化才被發現;當某物種消失或某些環境出現警訊時,均為時已晚。

這些衝擊通常使得棲息地喪失、野生動植物生存面臨強大逆境、土壤與植被由於 遊客的踐踏和重壓而破壞、因遊客不當行為造成森林火災、遊客帶來大量的垃圾 污染水源、空氣,也帶來噪音,影響原有物種的繁殖或生存條件,更由於「美化」

的設計,引入外來種生物形成優勢種,干擾原有的生態,造成族群組成與結構的 改變 (侯錦雄,1996)。而人們因遊憩行為所產生的負面衝擊可分為兩類:對生 態環境的衝擊與對遊憩體驗的衝擊 (Cole, 1989)。遊憩行為對生態環境的負面衝 擊包含:步道問題,紮營問題、垃圾 (Cole, 1989)、水污染、空氣污染、噪音、

視覺污染、土壤流失與侵蝕、生態系破壞、損傷人文與歷史遺跡、土地利用問題 (Inskeep, 1991; Liddle, 1997)。而遊憩行為對遊憩體驗造成的負面衝擊包含:擁擠 與遊憩衝突 (原友蘭、劉吉川,2012)。

在遊憩領域中,有關「衝擊」的研究著重於「實質環境衝擊」(phys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及「社會心理衝擊」(social-psychological impact )二方面

(19)

(李明宗,1992 )。而國內外對於自然環境衝擊之研究以加拿大Waterloo大學地理 系Wall and Wright 於1977 年發表「戶外遊憩對環境之衝擊」研究報告為最具 體,該報告論述戶外遊憩活動對土壤、植生、野生動物、空氣及水資源之衝擊方 式及其結果,並歸納出遊樂活動與環境成分之相互關係 (楊文燦、鄭琦玉,

1995)。林朝欽 (1987)提出遊樂區開發之過程中可能發生之影響有:土地利用之 改變;野生動、植物環境之變化;美質或景觀改變;水源(水質、水量)之改變;

地形、地貌之改變(土地侵蝕、逕流、植被破壞);噪音及空氣污染等六項。此外 一旦開放使用後,大量遊客會帶來其它之影響,如垃圾、污水及攤販等環境污染 問題,如果這些現象持續不斷,又沒有適當之管理措施,將會造成資源不可復原 之後果。而對社會心理層面衝擊研究方面,Jacob and Schreyer (1980)歸納出四個 引起遊憩衝突的可能影響因素,包括投入活動的程度、重視資源的程度、追求的 體驗及生活型態。從景觀的完整性而言,劉吉川 (1984)的研究則發現遊憩區內 自然景觀、環境美質的破壞,會造成遊客視覺上的衝擊,進而影響其遊憩體驗。

二、登山健行衝擊

臺灣擁有天然資源及優越地理環境,提供國人接近大自然的良好戶外遊憩場 所。但是在民眾選擇走入山林,享受自然景色與舒暢身心的同時,集中在某些時 段或地點的高密度使用,除了容易導致對於環境的破壞外 (徐宜歆,2008),也 會降低登山健行活動的體驗品質與滿意度 (Manning, 1999),進而造成管理者維 護與處理其他登山健行者抱怨上的困擾。根據Moore and Driver (2005) 的看法,

從事登山健行活動除可能帶來對自然環境的「負面衝擊」(negative impact),包括:

土壤、水質、空氣品質、野生動植物外,也常對其他遊憩者帶來「擁擠知覺」與

「遊憩衝突」等社會環境的負面衝擊。人們前往山林進行遊憩活動,或多或少會 對活動之區域產生各種遊憩衝擊,包括植被與土壤、水污染、野生動物之干擾、

遺留人類廢棄物 (Leung & Marion, 2000),這些衝擊與原始自然環境的生態惡化 有密切關連,甚至影響遊憩者的體驗品質。而遊憩者會因疏忽、缺乏技巧、知識 貧乏、無法避免,以及蓄意違法等五種原因在遊憩時採取不當的行為,加劇遊憩 活動對生態環境與遊憩體驗產生的負面影響 (Hendee & Dawson 2002)。

近年來由於國人經濟、交通方式改善,遊憩旅遊風氣興盛,遊憩行為帶來的 環境衝擊更成為遊憩管理上一大重要的課題。原友蘭 (2011)以國人最喜愛的登 山健行活動為例,說明步道與營地是登山健行者行進與停留必然使用之區域,也 因此是最常產生衝擊的地方,遊客踐踏步道與營地表面的土壤,在滿足遊憩需要 上,它是必要的,但同時也會產生負面效應,大量遊客對步道與營地的密集使用 產生的負面衝擊包括地面植被死亡、地表裸露、土壤密實、步道變寬、增生步道、

步道路基流失而至產生缺口;缺乏植被的地表,容易產生土壤流失,尤其臺灣全 年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間,每次降雨量均可達數十公厘,每日最高降雨量甚至 有時高達百公厘以上,更加劇了土壤流失的嚴重程度;步道表面因踐踏而形成逕 流,嚴重時導致步道溝渠化,大量地表土被帶走,造成溪流水質混濁,淤泥堆積。

同時原友蘭 (2011)也說,登山客於營地或山莊所遺留的垃圾、排遺也會造成視

(20)

覺的衝擊,產生衛生、健康等問題,並造成野生動物行為的改變;更嚴重的是登 山客沒有遠離水源即進行如廁行為,造成水源污染,而引發公共衛生與健康的疑 慮;這些都是遊憩活動對山林環境造成的衝擊,也因此如何減低遊憩時不當行為 所產生的環境與社會層面的衝擊持續成為自然資源經營者所關注的議題。

同時,由於人們生活之流動性增加,資訊的快速傳播,致使世界各地的景觀 風貌越趨一致,喪失在地特色,這都使得人們與地點之間的情感逐漸減弱。有越 來越多人認為瞭解人與地點之間的關係,是有助於遊憩地點的管理,做出更符合 人性的管理與規劃 (Hammitt, Kyle & Oh, 2009; Smith, Siderelis & Moore, 2010)。

因此經營者無不期望每位遊憩者都能在進行遊憩活動時採取「低衝擊行為」(low impact behavior)。低衝擊行為就是遊憩者因本身的環境意識,自發性採取對生態 環境與他人遊憩體驗產生較低負面影響的遊憩行為,如此便可大幅降低遊憩行為 對環境的衝擊,然而,低衝擊行為的產生仰賴的不僅是人們的環境意識,人們還 必須要瞭解如何採取低衝擊行為,也就是需要具備低衝擊實務的知識 (原友蘭、

劉吉川,2012)。

第三節 環境教育 一、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盛行於十九世紀末期,早期是以自然研究(nature study),戶外教育 (outdoor education)以及保育教育(conservation education)等課程為主 (楊坤芳,

2011)。但保育學者認為環境教育除了包含戶外教育及保育教育的內容,如水土、

森林、野生物等自然源外,尚應包括對人類的社會環境及深受人類影響的自然環 境認知之內容 (Hamm & Spear, 1975)。

二十世紀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各種天然 資源消耗枯竭,導致氣候變遷、生活環境品質持續惡化及自然資源、生態破壞,

這些都導源於人們扭曲的價值觀,與自然的疏離,以及民眾沒有掌握環境品質的 能 力 所 致 。 為 了 傳 播 自 然 資 源 保 育 的 重 要 , 美 國 發 起 保 育 運 動(American Conservation Movement),這些保育運動常與教育界結合,成為環境教育最早的 起源 (王鑫,1999;周儒,2012)。1960年開始,環境保育教育漸受重視,聯合 國於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發表「人類環境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呼 籲人類注意環境問題,開始推動國際環境教育,會議中更建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應擬定 環境教育計畫,協助各國推行環境教育 (楊冠政,1998)。1975年聯合國於前南 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召開國際環境教育會議,制定了貝爾格勒憲章(Belgrade Charter)確認環境教育旨在培養及增進個人或群體的環境意識、知識、態度及技 能、評鑑能力及參與的能力,而這些目標與教育學家Bloom (1960)所提的認知、

(21)

情意、技能三大學習領域相符,亦即期望透過澄清觀念與增進價值的教學,促使 人類能夠認識關切環境的各種問題,進而培養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靳知勤,

1994a)。

Disinger (1985)對環境教育的定義為培養具有生物物理環境的知識、瞭解如 何去協助解決環境問題,及積極尋求解決問題態度之公民。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 盟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也曾對環境教育作下列定 義:「環境教育是認知價值和澄清概念的過程,藉以發展瞭解和讚賞介於人類、

文化和生物、物理環境間相互關係所必需技能和態度 (楊坤芳,2011)。環境教 育也是要應用在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 (UNESCO, 1977)。田青與劉豐譯 (2002)將環境教育定義為:是一個認知價值和澄清觀念的 過程,這些價值和觀念是為了培養、認知和評價與其文化環境、生態環境之間相 互關係所必須的技能與態度。環境教育促使人們對與環境質量相關的問題作出決 策,並形成與環境質量相關的人類行為準則 (楊坤芳,2011)。周儒 (1983)指出 環境教育的定義:環境教育是以達到改善環境為目標的教育過程。它是一個澄清 觀念與形成價值的教育過程;是為了便於發展人們在瞭解與體認人與其文化及生 物、物理環境間相互關係時所必須的技能及態度。Cerovsky 則認為環境教育是 一種歷程,用以促使人類發展一種技術與態度,俾能瞭解重視人與其文化、生存 環境的內在關連的一種概念或價值認知 (李聰明,1987;吳安倉,2007)。

王鑫、呂光洋、周昌弘、晏涵文、郭允文與楊國賜 (1987)在「環境保護教 育理念架構之規劃」報告中,也對環境教育下了定義:環境教育是達到改善環境 為目標之教育過程,為便於發展人們在瞭解與體認人與文化及生物物理環境間相 互關係,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環境教育教導人們在實際面對環境品 質課題,如何去抉擇,並且發展出自我行為的依據準則。汪靜明 (2000)也談到 環境教育為一個全民的、終身的價值教育。透過科技整合,利用所需的環境知識,

使人們瞭解人與自然生態環境關係、人與社會文化關係,進而產生正確的環境信 念、環境態度,並開始關心環境、善用自然資源、維護自然生態與文化,面對環 境、及相關環境議題時,使其能擁有負責任的環境行為,以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 社會 (楊坤芳,2011)。我國環境教育法於2010年6月5日通過立法,並於2011年6 月5日起正式實施,其中第三條針對環境教育作出定義。即環境教育:指運用教 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 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 (環 保署,2014)。

Marcinkowski (1988)及Sivek and Hungerford (1989/1990)指出負責任環境行 為是個人或團體為了預防或解決環境問題的一種途徑。負責任環境行為可視為是 人們改善環境問題與充分解決問題之行動表現 (蘇宏仁,1999)。早期有關負責 任 環 境 行 為 的 研 究 , 多 以 環 境 教 育 方 面 的 研 究 為 多 , 且 都 證 實 環 境 態 度 (Simmons, 1991; Kuhlemeier, Bergh & Lagerweij, 1999)、環境知識 (Huang & Yore, 2002; 許世璋,1998)、環境素養 (Hsu & Roth, 1998)、環境認知 (吳鵬兆、張子

(22)

超,2001)、環境教育 (Samdahl & Robertson, 1989)變項會正向影響負責任環境行 為。近期許多學者,將負責任環境行為應用到觀光休閒領域的研究,探討其他變 項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間之關係,例如:地方依附與負責任環境行為 (曹勝雄、孫 君儀,2009);生態旅遊與負責任的環境行為 (吳忠宏,2001);解說服務與負責 任的環境行為 (吳忠宏、黃宗成、洪常明,2005)。本文下段起將由環境知識、

環境關切、LNT及其實務知識等變項與負責任環境行為間之行為意圖作一探討。

二、環境知識

(一) 環境知識的定義

環境教育的目的就是期望透過主動解決環境問題,發展其責任感和行動能 力,傳統的行為模式認為「知識-態度-行為」是線性模式,只要提升知識就能影 響人的態度與行為,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讓許多專家學者懷疑增加環境知識能使人 們在環境態度及環境保護行動發生改變 (Hungerford & Volk, 1990)。

王懋雯 (1997)環境知識的定義是指有關個體獲得環境知識及認知能力之變 項。Mahaffey (1970)認為環境知識為人和環境間的一種溝通,促進人們對環境的 認知及了解。要認識環境,首要具備環境知識,環境知識指個人對環境事物的瞭 解與認識 (宋建奇,2000;陳敬中,2004)。Fryxel and Lo (2003)定義環境知識為 一種共通性的知識,包括環境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等的概念。這意味著環 境知識涉及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瞭解和關切程度,並且對環境保護與經濟有持續發 展之間的責任 (Huang & Shih, 2009)。國內外學者對於環境知識的範圍有不同的 界定,大部分多著重在認知領域的部份,Hines, Hungerford and Tomera (1986)提 出環境知識可以分為一般的環境知識,如:認識地球、生態保育、水污染、噪音 污染、空氣污染、有毒物質、資源回收、廢棄物處理、能源問題、人口衛生等,

而特別的環境知識則包括造成能源危機的原因、含鉛汽油對空氣污染的知識等。

Marcinkowski (1988)則將環境知識分為(一)自然環境的知識:包含生物學和生 態學方面的議題,如生態系的組成與功能、物質與能量在生態系的流動、人類對 生態系的影響等;(二)環境問題的知識:包括自然環境資源及資源過度使用所 產生的問題;(三)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包括環境行動的種類、如何使 用適當的行動解決問題以及環境行動的技能等 (楊冠政,1998)。

(二) 環境知識的內涵

環境知識它的內涵應包含人對環境及二十一世紀議程中所列舉之環境議題 的知識,例如廢棄物處理、噪音、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臭氧層破壞、

溫室效應、酸雨等 (邱媚珍,1998;李明和,2002;吳鵬兆,2001;吳清山,2001)。

Roth (1970)將環境教育分為環境管理、環境管理技術、環境問題、環境生態學、

經濟學、社會文化環境、適應與進化、自然資源、文化、政治、家庭、個人、心 理等十三個領域,與此相關之知識均為環境知識之範疇。我國於1990年頒布「我 國環境教育概念綱領草案」,其中將環境知識的內涵分為「地球、資源、人口、

生態平衡、公害及環境倫理」等六大領域。美國環教學者Allman 採調查法徵詢 環境教育人士之意見,編製環境教育概念綱領,共分為「一般概念、空氣污染、

(23)

自然平衡、森林和木材保育、人力資源保育、噪音污染、土地資源維護、城市問 題、理智運用礦產和礦物質、水資源保育和野生動物保育」11 類和113 項概念 (楊冠政,1997)。賴錦鴻 (2007)認為環境知識係指對各類環境問題 (例如:水 污染、空氣污染、垃圾污染、資源回收、環境災害、廢棄物處理、生態保育等)

相關知識的認知與瞭解。很多學者提出多種有關環境知識範疇,但均與人類環境 生活息息相關,包括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周圍事物,以及自然環境 與人工環境,都是環境知識探討之內容 (歐陽宇、陳煥婷、陳佳欣,2012)。而 Hausbeck, Milbrath and Enright (1992)則認為環境知識是一種科際整合的學科,是 由自然、社會科學和人類學所引出的知識,有時候也涉及有關價值、權力分配等 道德觀,其涵蓋的層面非常的廣,舉凡人類的食、衣、住、行皆離不開環境。顏 如君 (2003)則提到只要是與生活、環境有關的知識,均可以稱為環境知識。

除上述研究者所定義之環境知識及內涵外,中外學者亦有其各自之研究見 解,茲整理如下表2-1。

表 2-1

國內外研究者對環境知識定義、內涵彙整表

發表年份 研究者 環境知識定義、內涵

1970 Roth 將環境教育分為環境管理、環境管理技術、環境問題、

環境生態學、經濟學、社會文化環境、適應與進化、自然資 源、文化、政治、家庭、個人、心理等十三個領域,與此相 關之知識均為環境知識之範疇。

1985 Hines 1.一般環境知識;2.自然環境知識;3.環境問題的知識;

4.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

1986 Hines、Hungerford 和Tomera

環境議題的知識、有關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行動技能 的知識等三種層面的知識。

1988 1997

Marcinkowski 王懋雯

1.自然的環境知識:指包含生物學及生態學的知識。

2.環境問題的知識:包含自然環境的資源及資源過度使用所 產生之環境問題的知識。

3.環境行動策略及技能的知識:包含環境行動種類;使用環 境行動解決環境問題之技能的知識。

1989 周昌宏、顏啟麟 環境知識内涵包括地球、人口 、資源、公害污染、生 態平衡、環境倫理。

1990 Hungerford 和 Volk

將環境知識變項分類為三種階段:1.一般環境概念的知 識列為進入階段的重要變項;2.環境議題深層的知識列為擁 有階段重要的變項;3.環境行動策略及技能的知識則列為發 揮階段重要的變項。

1992 Hausbeck、

Milbrath 和 Enright

環境知識是一種科際整合的學科,是由自然、社會科學 和人類學所引出的知識,有時候也涉及有關價值、權力分配 等道德觀,其涵蓋的層面非常的廣,舉凡人類的食、衣、住、

行皆離不開環境。

1998 許世璋 1.生態學知識;2.環境科學知識;3.環境議題知識。

2000 2004

宋建奇 陳敬中

指個人對環境事物的瞭解與認識。

2001 張子超 1.生態學基本概念;2.環境問題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3.人類行為如何影響環境;4.我國與國際的環境保護與管理 的基本法律與規定;5.環境與健康的關係;6.日常生活中的 環境機會與行動;7.環境正義與弱勢族群的議題;8.國際環

(24)

境保護的夥伴關係與發展;9.永續發展的涵義,關懷人類世 代發展;10.自然資源需要長期性的明智規劃與管理。

2002 李明和 認為環境知識一般是指吾人對環境及相關議題(如廢棄

物處理、噪音、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臭氧層破壞、

溫室效應、酸雨等)的瞭解與認識。

2001 黃耀慧 環境知識係指學生對整體環境及相關問題的了解程度。

2003 顏如君 只要是與生活、環境有關的知識,均可以稱為環境知識。

2003 Fryxel and Lo 定義環境知識為一種共通性的知識,包括環境保護、自 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等的概念。

2006 吳安倉 環境知識是學生對於環境相關問題,經由有意義的活

動,對事物的認識與瞭解程度。

2008 賴錦鴻 環境知識係指對各類環境問題(例如:水污染、空氣污

染、垃圾污染、資源回收、環境災害、廢棄物處理、生態保 育等)相關知識的認知與瞭解。

2010 吳淑芬 1.空氣污染及防治;2.水資源保育與水污染防治;3.土壤污染 防治及水土保持;4.垃圾與事業廢棄物污染防治;5.噪音污 染及防治;6.能源永續;7.核能發電及輻射安全;8.環境衛生 與人口衛生;9.自然保育與生物多樣性;10.環境議題。

2012 歐陽宇、陳煥婷、

陳佳欣

與人類環境生活息息相關,包括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 存與發展的周圍事物,以及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都是環境 知識探討之內容。

三、LNT(無痕山林)及其實務知識 (一) LNT源起及國內推行現況

「無痕山林運動」源於美國無痕旅遊之概念,主要肇因於1960年代,美國大 眾旅遊對環境產生的嚴重衝擊,當時眾多的研究顯示,呈倍數成長之登山、健行、

露營等活動的遊憩使用率,逐漸造成遊憩據點地表植物的損害和消失,甚至導致 土壤被侵蝕,樹木的成長受影響,動物的生態及棲息地被迫改變、縮小和遷移,

及深具歷史價值的人文史蹟遭受浩劫等現象;有鑑於登山健行活動所帶來破壞,

美國自1970 年起開始倡導降低環境衝擊與自然保育的觀念,並試圖訂定法令來 強制規範遊客行為;然而,硬性的法規常引起遊客反感,因此導致自然保護行為 成效不彰;因此自1980年代起「美國林業(務)署」(The U.S. Forest Service)、「土 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與「國家公園署」(National Park Service) 等主要單位決定回歸人性基層面,從宣導大眾減低戶外遊憩行為衝擊的方案出 發,配合環境教育學者、保育團體、戶外用品的製造商與銷售商、登山健行團體 及社會大眾共同發起此項全國性教育推廣運動;這些公私部門、產官學界組成的 合作團體,提出無痕旅遊的行動概念,全面推動「負責任的品質旅遊」,教導大 眾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技巧,協助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多年來 已獲致良好成效,因而成為「無痕山林」概念的濫觴 (林務局無痕山林運動,

2014;吳崇旗,2011;Newman, Manning, Bacon, Graefe & Kyle, 2003)。

為了讓我們及後代子孫可以享有美好的山林體驗,我國政府由2001年起推動

「全國步道系統建置計畫」,期藉由計畫之執行,整合自然人文遊憩據點,提供 多樣遊憩機會,並在自然資源永續經營原則下,發展生態旅遊;然而在推廣山林 運動的同時,如何透過環境倫理與登山教育的深化,減少山林的衝擊,亦是極重

(25)

要的思維,因此推動環境優化的相關活動行為,遂成為公私部門關心的議題;2006 年在林務局舉辦的全國步道環境優化研討會中,此相關議題受到公私部門廣泛的 討論與迴響,並透過網路票選將此活動定名為「無痕山林運動」,而同年發表之

「無痕山林宣言」,截至2007年9月止,參與連署的團體已達541個、個人達1,070 人;然而台灣的「無痕山林運動」因剛起步,雖有許多登山及保育等環境關切人 士的推廣,仍有許多民眾不瞭解這些觀念、或不知如何具體執行,因此希望能夠 藉由產、官、學界共同的參與及努力,發展出台灣環境關切運動,讓山林的愛好 者在親炙土地的同時,亦能不對山林環境造成衝擊;這即是無痕山林運動的由來 (林務局無痕山林運動,2014)。LNT原則涵蓋各類遊憩經營問題,以最精簡的方 式讓遊憩者理解何謂低衝擊行為,這些原則包含七大面向,即1. 事前充分的籌 劃與準備;2. 於可承受地點行進或紮營於耐用的地方;3. 妥切的處理廢棄物;

4. 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5. 減低用火對環境造成之衝擊;6. 尊重野生動物;

7. 尊重其他山林使用者。許多根據LNT原則所發展的教育方案可以促使戶外活 動者對於遊憩衝擊察覺能力的提升,以及鼓勵活動者具備有足夠知識,去減緩或 減少活動者所產生的衝擊 (Marion & Reid, 2001)。

(二) LNT實務知識

前述各節所述登山健行與環境衝擊及國內外LNT發展之探討中,已就LNT概 念及發展過程作一番闡述。惟人們進入山林環境從事遊憩活動,常因為片面瞭解 或是誤判情況,而有不負責任的行為產生。如何培養人們既具備遊憩環境知識,

並將知識轉換為責任行為是森林遊憩教育的挑戰 (Marion & Reid,2007; 原友 蘭,2013)。而負責任的旅遊行為就是旅遊者所採取的旅遊行為是對於當地的文 化與自然環境所產生的衝擊最低 (Jurin, Roush & Danter, 2010; Fennell, 2006),

Jamal (2011)指出人們採取負責任的旅遊行為需具備兩項能力:(1)適切的知識,

例如:「無痕山林」概念,與(2)能夠依據遊憩情境做出決策的能力。LNT七大 準則的意涵,可以發現無痕山林的基本精神,在強調於自然情境中,人對於大自 然所應有的尊重與應該負起的責任,採用對環境「低衝擊」(low-impact)的登山 健行方式 (Jones, Hollenhorst & Tino, 2003; Marion & Reid, 2007),深化愛護山林 登山教育,在推廣登山健行運動的同時,也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衝擊(莊安華,

2007;劉吉川,2005)。以LNT原則為骨幹的各種宣導與教育低衝擊實踐知識活 動是為眾多解決遊憩經營問題的策略之一。由於無痕山林概念是晚近才開始大力 推廣,因此大部分的文獻多是在發展歷史的介紹與概念的說明,針對LNT方案設 計以及成效評估的相關研究,無論在美國或是世界各地仍然相當缺乏 (Marion &

Reid, 2007; Mason & Mowforth, 1996)。美國早在1960年代,促使野地的戶外遊憩 者建立低衝擊行為概念,以及強化遊憩者的低衝擊實務知識之宣導與發展相關環 境教育活動即開始發展 (Hart, 1984; Waterman & Waterman, 1979; Marion & Reid, 2001)。國內對於遊憩者是否具備低衝擊行為概念,以及其所具備低衝擊實踐知 識的程度缺乏基本的瞭解,以致於談及宣導成效與登山訓練與環境教育課程內涵 欠缺有力的立論點 (原友蘭、劉吉川,2012)。基於這個迫切的需求,於登山者

(26)

低衝擊行為實務知識之評估研究中,原友蘭與劉吉川 (2012)援引LNT概念發展 低衝擊行為實務知識量表以評估登山者所具備的低衝擊行為實務知識的程度,並 進一步解析採取不同登山型態的登山者與不同特質的登山者所具備的低衝擊行 為實踐知識是否有差異,提供未來宣導策略與環境教育發展與評估之參考基準 線。該低衝擊行為實務知識量表依LNT準則延伸設計,並參考Christensen and Cole (2000)與Newman et al. (2003) 的問卷發展而成。用以檢測登山者對於七種低衝擊 行為所具備的瞭解程度。量表包含七大行為準則構面共23項低衝擊實務知識題 組。吳崇旗、王偉琴與周靈山 (2009)亦建構出一套以無痕山林準則為架構且具 有良好信、效度之戶外環境行為量表,供實證研究與教育推廣之用途。

綜合前文一~二所述,本研究環境知識變項,即以LNT實務知識作為基礎,

七大行為準則為構面,作為研究設計之參考,並接續後述之相關研究探討。

四、環境關切

(一) 環境關切的起源、定義及內涵

環境關切一詞來自於美國文化史上之自然書寫(nature writing),自二十世紀 中期以降,許多美國自然作家-例如艾比(Edward Abbey, 1927-1989)、迪拉爾德 (Annie Dillard, 1945- )、羅佩茲(Barry Lopez, 1945-)、里歐坡德(Aldo Leopold, 1887-1948)等人紛紛發表作品,自然書寫在美國遂有蔚為風潮之趨勢,而相關的 自然書寫研究(nature writing studies)亦開始蓬勃發展 (盧莉茹,2006)。一般讀者 及批評家們對自然書寫的定義與概念大致如下:它是一種呈現自然風貌與生態關 懷的文學作品;它時常呈現作者個人心靈對大自然之沉思 (Slovic, 1992);它旨 在表達生態意識或呼籲環境保存;它的創作形式大多以散文-非小說性的散文 (nonfiction prose)為主 (Cooley, 1994)。而二十世紀至二十一世紀的自然書寫研究 亦大都僅以梭羅、謬爾(john Muir, 1838-1914)等人為研究對象。但盧莉茹 (2006) 研究指出:美國遠在梭羅以前,早已存在著書寫自然史(nature history)的自然作 家,而且還指出:早期自然史書寫(early nature history writings)其實與美國國家公 園誕生的醞釀息息相關;早期自然史書寫一方面呈現本土地理風貌,因而與國族 文化建構緊密扣連;另一方面亦藉由刻劃日漸消逝的原始生態環境而建塑了一套 同情自然、保存荒野的早期環境關切傳統(an tradition of ecological concern);在十 八世紀及十九世紀初期的早期自然史書寫作家-克瑞弗克爾(Hector St. John de Crevecoeur) 以及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為美國引進一套強調環境關切與荒 野保存的弱勢文學傳統,此弱勢文學傳統日後不但催化了後代作家文本中環境保 護與生態意識之崛起,而且還逐漸醞釀了十九世紀後期(1872年)第一座國家公園 (national park)-黃石國家公園(The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之誕生。

從近代來看,自從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 (Rachel Carson)於1962年發 表「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以來,美國以及西方國家以至於全世界對於環境 的關心顯著增長。特別是在其之後,美國以及全世界一系列重大的環境事故(例 如前蘇聯的車諾比核電廠爆炸),更促進了人們對於環境問題的關心 (洪大用,

2006)。

(27)

在過去的研究裏,儘管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公眾的環境關切進行了研 究,但是,文獻回顧說明裡,很多研究並沒有對環境關切提出明確的界定,一些 人可能認為它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另外一些人可能認為給出一個抽象的定義 非常困難,所以只是在研究過程中採用操作性定義 (洪大用,2006)。這樣,在 不同的研究中就出現了不同的操作性定義,例如,有的人把環境關切等同於對具 體環境問題的認知和評價;有的則把環境關切等同於對人類與環境關係的看法;

有的把環境關切等同於對環境保護的支持程度;有的則把環境關切等同於積極的 環境保護行為,凡此種種,有學者指出,現有關於環境關切的操作性定義大概有 數百種 (Dunlap & Jones, 2002)。有研究者指出,最早對環境關切作出明確界定 的是荷蘭學者Scheurs和Nelissen,於1981年時他們將環境關切定義為關於保護、

控制以及干預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的觀念總體,同時也包括與這些環境相聯繫的 行為準備 (Dunlap & Jones, 2002; 洪大用,2006)。Vander Meer and Wojcik (1982) 作出了更為簡潔的定義:環境關切是指人們對環境問題認識的程度以及致力於解 決這些問題的程度。Dunlap和Jones則傾向於接受後者的定義,並對它略微作了 修正:環境關切是指人們意識到並支持解決涉及生態環境問題的程度或者個人為 解決這類問題而作出貢獻的意願 (Dunlap & Jones, 2002)。

一些學者根據環境關切的對象-環境-的不同,把已有的環境關切測量區分為 兩個大的類型;一是針對具體環境問題的環境關切,比如說對待有害廢棄物的態 度、對待核能發電的態度等等;二是針對綜合性環境問題的環境關切,比如說對 待多種環境問題的態度以及對人類與環境關係的看法等等 (Bord & O. Connor, 1997; Hunter, Alison & Aaron, 2004)。自然環境與物種之間的共榮共存是生態的本 質,Hunter and Green (1995)提出具體的環境概念,認為環境可區分為自然、人造 和文化三個非互斥類型,不同觀光客在各種觀光環境中尋求不同的體驗。Juric, Cornwell and Mather (2002)發現若遊客會選擇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活動,例如在灌 木叢中步行、徒步旅行或賞鯨等活動,則其年齡、同行的旅遊夥伴們以及旅遊模 式,將影響這類遊客參與任何一種特殊旅遊活動的決定。

Bamberg (2003)指出環境關切包含所有環境方面相關的感知、動機、知識、

態度、價值和行為的範疇,大部份研究者著重於發展更精確的環境關切定義和操 作概念、瞭解影響環境關切發生的因子及提供實際驗證,證明環境關切和有關環 境領域特定行為間有顯著的相互關係。而環境關切相關研究範疇可歸納為以下四 項 (Bamberg, 2003):

A.探討個人社經背景因素,諸如個體不同之年齡、收入或教育程度亦會有不同之 環境關切傾向。

B.個體對於環境問題之風險知覺。

C.探討環境關切之發展現象。

D.環境關切被視為一深植於個體之普世道德價值觀。

Schultz (2000, 2001)依據Stern and Dietz’ (1994)環境態度的基礎價值理論進 行環境關切的結構研究中,藉由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得出:對環境問題的關切會

(28)

形成三個相關因素(構面);利己、利他與利自然。

本研究環境關切變項,即以三個相關因素;利己、利他與利自然為構面,作 為研究設計之參考,並接續後述之相關研究探討。

第四節 計劃行為理論

自1980 年代以來,國外多位學者開始探討影響環境行為的相關變項,並依 其相互間之關係,以及對效標變項-環境行為之影響,擬定行為模式(behavior model),以解釋行為之形成與改變。現將重要之行為模式說明如下 (王懋雯,

1997;楊冠政,1998;洪振超,2002;邱天佑,2010):

一、傳統的環境行為變項

根據教育界傳統的觀念,認為透過環境知識的教導,即可改變學生的行為。

當人們獲得較多環境的相關知識時,可導致形成適當的環境態度,也因此會願意 去表現出正向的環境行為 (Hungerford & Volk,1990)。環境知識、環境態度、

環境行為三者間的關聯可用圖2-1的模式來表示:

環境行為 環境態度

環境知識

圖 2-1 傳統的環境行為變項

二、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TPB)是延伸心理學的重要理論-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發展來的,由於理性行為理論假設行為的發生,皆能由個 人控制;但在實際之情況下,個人對於行為的意志控制往往受到諸多因素之限 制,而大幅降低理性行為理論對個人行為的解釋力。為了提升預測行為能力,

Ajzen (1985)認為當預測的行為不完全在意志控制(volitional control)下時,除了態 度、主觀規範之外,還需增加代表其他非理性因素,於是 Ajzen (1985; 1991)引 入知覺行為控制(PBC)變數,合為三個獨立影響意圖的決定因素,將理性行為理 論加以延伸成為計劃行為理論,期望對個人行為之預測及解釋更具適當性 (邱天 佑,2010),計劃行為理論模型如圖2-2所示。

TRA 和TPB 的相同之處,在於兩者皆認為「行為意圖」是決定行為的重要 因素,其他可能影響行為的因素都是透過行為意圖來間接影響行為。TRA 和TPB 主要的差異則在於,TRA 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在個人的意志控制之下,也

(29)

就是假設人類的行為都是合乎理性的行為;然而TPB 則認為在很多的情況之 下,人類會受限於客觀環境的影響 (王渝薇,2010)。

所謂的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指個人知覺到採取某一 行為容易或困難的程度,Ajzen (1985; 2007)指出個體對可控制行為執行的程度決 定於三個因素:能力、資源、機會。詹淑清與俞珮君 (2008)它反映個人過去之 經驗和預期的阻礙,當個人認為自己所擁有之資源與機會愈多、所預期的阻礙愈 少,對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就愈強。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影響包括下列二種方 式:1.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具有動機之涵義(motivational implications):如果 個人認為自己缺乏資源及機會去完成某一行為,則他就不可能形成強烈之行為意 圖,即使自己對該行為抱持正向之態度,且認為重要之參考對象對其該行為的發 生也持贊成的意見亦然;2.知覺行為控制能直接影響行為,這種情形僅在兩個前 提之下才成立,一為所要預測之行為完全不在意志的控制之下;第二是知覺行為 控制反映出某種程度之實際控制(actual control),此時知覺行為控制並不需要透 過行為意圖,就能對行為產生直接的影響 (Ajzen & Madden, 1986; Ajzen, 1985;

詹淑清、俞珮君,2008),其關係以圖2-2中的虛線表示。

所謂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學者認為個人的行為意圖是用來預測個 人行為的最佳構面,並將行為意圖定義成「個人要從事特定行為的自主性行動強 度」 (Hankins, French & Horne, 2000),這指個人從事某項特定行為的主觀認知上 的機率 (Fishbein & Ajzen, 1975),此表示行為意圖是決定個人行為的直接影響構 面,而其他構面就是經由行為意圖來間接影響行為的執行。

態度(attitude):態度乃是建立於個人對特定對象所反映出來一種持續性的 喜 歡 或 不 喜 歡 的 預 設 立 場 , 也 可 說 是 個 人 對 特 定 行 為 的 正 向 或 負 向 評 價 (Fishbein & Ajzen, 1975)。綜合學者文獻,將態度定義為當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 愈正向時,其行為意圖愈強。反之,當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愈負向,則行為意圖 愈弱 (蔡長清、高淑娟,2011)。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指個人表現特定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 (Ajzen, 1991)。主觀規範乃是由規範信念和依從動機所構成,規範信念是指社會 環境對個人行為意圖的影響,而依從動機則指個人對於其他個人或團體意見的依 從程度,主觀規範越強烈,越易促使他產生從事該行為的行為意圖。蔡長清與高 淑娟 (2011)綜合學者文獻,將主觀規範定義為指個人對採行某項行為時,所感 受到的社會壓力,由個人知覺到其重要之參考群體認為他是否該採取某一特定行 為的壓力。

計劃行為理論模型的完整性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有學者建議可以將有 用的構念新增至模型當中 (Eagly & Chaiken, 1993),Ajzen (1991)也曾提到,如果 研究者能夠額外找到重要的構念,並且有助於增加對意圖或行為的解釋變異量,

可以將這些預測因子加入至計劃行為理論模型中,更可以根據所要探討的行為本 質和目的,於計劃行為理論模型中增加不同的構念以進行檢視 (Armitage &

Conner, 1998)。

(30)

例如在研究減少紅肉和薯條的消費量中,發現反應知覺行為控制中的知覺 困難和知覺控制顯然是不同的組成,且在受訪者飲食變化行為意圖上,各有其預 測效果的獨立貢獻 (Sparks, Guthrie & Shepherd, 1997)。相同地,Ajzen and Madden (1986) 指 出 加 入 知 覺 行 為 控 制 對 意 圖 的 預 測 力 更 為 顯 著 ( 標 準 迴 歸 係 數 β=0.44~0.45, p<0.01) , 但是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的直接關係則不顯著(標準迴歸 係數β=-0.01~0.11, p>0.01)。在相關研究領域上,計劃行為理論過去除了廣泛被運 用 在 衛 生 醫 療 相 關 行 為 (Chan & Fishbein, 1993; Chan & Cheung, 1998;

Reinecke, Schmidt & Ajzen, 1996)之外,運動行為 (Godin, Valois & Lepage, 1993;

Van-Ryn, Lytle & Kirscht, 1996)、社會行為 (Ajzen & Driver, 1992; Parker, Manstead & Stradling, 1995)、環境行為 (Boldero, 1995; Taylor & Todd, 1995)、運 具選擇行為 (Ajzen & Schmidt, 2003)、資源回收 (Terry, Hogg & White, 1999;

Tonglet et al., 2004)、綠色消費 (Han, Hsu & Sheu, 2010; Pouta & Rekola, 2001)、

倫理道德行為 (Flannery & May, 2000)、休閒活動 (Ajzen & Driver, 1991; Hrubes, Ajzen & Daigle, 2001; Kim, 2007; Shen et al., 2009)、臨床醫療與篩檢之行為 (Chisholm, Williamson, Lance & Mulloy, 2007; Furnham & Lovett, 2001)、捐血行為 (McMahon & Byrne, 2008)、愛滋病預防與使用保險套 (Sheeran & Taylor, 1999)、

飲食行為 (Cheng, Lam & Hsu, 2005; Pierro, Mannetti & Livi, 2003; Sparks et al., 1997)等領域研究也相當多。在台灣的應用也涵蓋國外那些研究領域 (王國川,

1997),另例如:邱家範 (2000)以計劃行為理論為架構探討高雄市民家庭資源回 收行為,韓婷婷 (1999)應用計劃行為理論建構民眾參與環境影響評估行為模 式,吳忠宏、范莉雯與蘇珮玲 (2003);詹淑清與俞珮君 (2008);邱天佑 (2010) 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之行為意向,李能慧、古東源、吳桂 森與余泰魁 (2004)運用計劃行為理論建構金門觀光客之行為傾向模式,郭彰 仁、郭瑞坤、侯錦雄與林建堯 (2010)運用計劃行為理論進行台灣南部都市與非 都市計畫區社區居民參與環境改造行為模式之比較研究,徐茂洲等人 (2010);

戴友榆等人 (2012)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水域活動行為,李永祥與余宗龍 (2014) 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等皆是。

回顧過去在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意圖皆有顯著影響之文獻研究 上,如Bamberg (2003)發現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等三變數對環保行為 意圖皆有顯著正向影響。Pierro et al. (2003)就義大利人的休閒活動(拉丁舞班)和 健康行為(購買低脂食物)進行研究,發現不論傳統TPB 或加入自我認同的TPB 擴展模式,其中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的影響皆有顯著正向 影響。詹淑清與俞珮君 (2008)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網際網路對大學生選擇生 態旅遊行為意向之影響,驗證假說結論: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 意圖皆有顯著正向影響。李永祥與余宗龍 (2014)運用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台灣科 技大學及東南科技大學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結果,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 控制對規律運動行為意圖具有42%的解釋量。戴友榆等人 (2012)運用計劃行為理 論探討澎湖水域活動參與者結果顯示,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能顯著的

數據

表 3-4  環境關切問卷設計初稿  構面  題目  引用文獻  1.我的未來(EC1)  My future  2.我(EC2)  Me  3.我的健康(EC3)  My health 1.利己關懷 Egoistic concerns  4.我的生活風格(EC4)  My lifestyle  5.後代(EC5)  My children  6.兒童(EC6)  Children  7.同一社區的人(EC7)  People in my community 2.利他關懷 Altruistic concer
表 3-10   一般常用適配度指標及判定標準  指標  意義  範圍 一般判定標準  卡方自由度比  (χ2/df  )  卡方自由度比小於5  為可接受之標準,此值越小,表示模型之配適度越高。  χ2/df&lt;5  平均概似平方誤根係數  RMSEA
圖 4-1-1 環境知識潛在變項假設性CFA測量模式
圖 4-1-3 環境關切潛在變項假設性CFA測量模式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This paper presents a Knowledge Value-Adding Model (KVAM) for quantit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CoP) in an A/E consulting firm.. Th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