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和平之詩》的分析與詮釋

第四節、 十四行詩Ⅱ(Sonnet Ⅱ)

一、歌詞翻譯(Oilvier de Magny,1529-1560)

Je cherche paix, et ne trouve que guerre, 我尋求和平卻祇得戰爭 Ores j’ai peur, ores je ne crains rien, 恐懼即將使我麻木而不再害怕 Tantôt du mal et tantôt j’ai du bien, 長期的痛苦僅有短暫的舒緩

Je vole au ciel et ne bouge de terre. 我展翅高飛卻未曾離地

Au cœur douteux l’espérance j’enserre, 在遲疑中仍緊抱希望 Puis tout à coup je lui romps le lien, 剎那間我感覺它脫身離去

Je suis à moi et ne puis être mien, 我仍是我,回到現實中

Suivant sans fin qui me suit et m’enferre. 苦心尋覓轉身即覬覦於我的人

Je vois sans yeux, je cours sans déplacer, 眼盲我仍得見,靜止不動卻仍奔跑

Libre je suis mais me sens enlacer 我雖自由,然此身已被束縛

D’un poil si beau que l’or même il égale: 被美麗勝過任何金子的紗線

J’englace au feu, je brûle dedans l’eau, 我在火中凍結,在水中燃燒,

Je ris en pleurs et ronge mon cerveau, 我在淚中展笑顏,啃噬自己的腦漿

Chantant toujours comme fait la cigale. 正如同茫然的蟋蟀在唱歌一樣。

二、樂曲分析

46 小節,3/4 拍子,樂譜的開頭標示著「不要太慢」(Pas trop lent)的術語。羅倫根據詩 節將音樂結構區分成A、B 兩段,其中 A 段為ㄧ擴大的對比樂段,由兩個相同的前樂 句加後樂句所組成,主要是調式移轉明顯,主題旋律再現清楚,搭配上歌詞的對比,

使得全曲樂段的分隔明顯,在段落上明顯地用到主音音樂中樂段(Period)的布局形式;

雖從樂句長度來看是不等長的,但其鋪排相當工整,與詩文的結構相謀合。此外,曲 中運用縱向式垂直和弦織體(music texture)與橫向對位的織體,錯落於各段落而各有特

色,豐富的織度變化在規範性的曲式下仍展現自由的樂思。

在調式方面,雖由調號顯示為C大調,但從旋律進行上來看又在調式與調性上徘 徊;一開始的旋律分配像在做和弦的分解,和聲走向為Ⅰ→ⅤB7B→ →Ⅵ Ⅴ,雖合乎和聲 功能學,但加上伴奏音程之後所形成的縱向和弦卻變成非功能和聲(譜例 37),因此筆 者傾向以調式來做分析,因而此曲以調式的進行為基礎,在音階組織上是以C為起始的 Ionian調式(譜例 38),由Ⅰ和弦出發,在第 6 小節停留在屬音上;第 7 小節之後很生硬 地向上小二度移轉到以APbP為起始的Ionian調式(譜例 39),之後由如此對稱之樂句所形成 的A段主題改變伴奏的結構再重覆一次,這樣兩個調式的對比,也凸顯詩文中矛盾的心 情。

【譜例37】羅倫:十四行詩Ⅱ 第 1-6 小節

【譜例38】

【譜例39】

第24 小節之後進入B樂段,調式仍舊停留在以APbP為起始的Ionian調式上,在B段的最後 第31 和 32 小節處由D音、A音、E音、B音還原,預告調式即將移轉,再由預備 ⅡB7B→Ⅴ 和弦慢慢移轉回原調式之A主題再現(譜例 40),整曲結束在以APbP為起始的Ionian調式Ⅰ 級和弦。

【譜例40】羅倫:十四行詩Ⅱ 第 31-33 小節

曲中旋律採音節式設計沒有過長拍值的音符,符合節制簡約的精神。在聲樂旋律 與歌詞的搭配上,大部分仍是以一音對一音節(Syllabic)的方式進行,同時也採用了一 個音節對數個音符(Neumatic)(譜例 41),與一個音節對很多音符(Melismatic)(譜例 42) 的圓滑奏。

【譜例41】

【譜例42】

在聲樂旋律方面,音域為 b 至 g²之間;旋律走向方面,以分解和弦為音程跳進的 基本架構,從第1 小節開始開展,向上攀升至第 3 小節,馬上達到全曲最高的 g²音之 後才逐漸下降,形成波浪的起伏,此模式為全曲聲樂旋律進行的特色(請參照譜例 37),

此旋律進行在此曲共出現三次,每一次的出現,樂句的處理方式皆因搭配歌詞而有所 變化,力度上也是ㄧ次比一次更強。從第24 小節開始因爲聲樂部分呈現一個新的旋律,

因此將它稱為B 樂段,羅倫在此樂段指示「更往前」(un peu plus allant)的術語,樂段 的結尾再標示「漸慢」(cédez),第 33 小節主題再現時則回到第一段的速度。

鋼琴伴奏部分,ㄧ開始以緩慢的和弦方式呈現,節奏相同,音程從同度出發,低 音以音階級進下行,經過二度、三度,但以四度、五度為主要音程,讓人聯想到中世 紀的自由奧干農(Free Organum);而聲樂的旋律線條向上,鋼琴的旋律線條向下,與 聲樂旋律呈現反向的音階音型,將音域由狹窄轉成寬廣,意圖製造聲樂與伴奏間音程 向外擴展的張力,伴奏音程則採平行和反向進行交替使用(請參照譜例 37)。第 7 小節 調式移轉之後,伴奏的織體變成類似中世紀經文歌的對位,而低音聲部的音階級進下 行似乎是由第至第1 至第 6 小節的音階做為基礎,好比是類定旋律在低音線條出現,

以此想法,發展出三至四聲部的對位,右手則出現類似對旋律(countermelody);羅倫 並利用降D(自然音階第四音)與還原 D(音階第四音升高),來製造聲音上不協合的衝 突,此變化半音的手法為羅倫慣用的現代元素,在此曲中不斷地被始用(譜例 43)。

【譜例43】羅倫:十四行詩Ⅱ 第 7-9 小節

第12 小節主題旋律第二次出現,伴奏的織度前兩小節為平行八度下行,之後則是類 似巴哈式的聖詠對位;第18 小節調式移轉之後,則是連續的平行六四和弦與六和弦,

加上三聲部的對位。第24 小節 B 樂段聲樂部分呈現一個新的旋律,鋼琴旋律與聲樂 旋律雖各自在其進行當中,但彼此卻互相影響著,並可發現其中模仿A 段聲樂部分 主題,與聲樂線條形成某種對位關係。第33 小節主題旋律第三次出現,則採多聲部 和弦齊奏,線條不僅增加,更具旋律性,鋼琴伴奏織體中隱伏著聲樂主題旋律交錯其 中,除了加強主題旋律,意圖與之前兩次主題出現有所區別,伴隨著ff 的力度,將 全曲帶到最高潮。第38 小節調式移轉,羅倫改變樂句的呈現方式,使伴奏部份與歌 唱部份造成接唱的效果,並在此段的尾奏中,鋼琴伴奏的高音聲部有三個小節的部分 主題再現(譜例 44),用以延續詩作的氣氛,也使得樂思得到延伸。

【譜例44】羅倫:十四行詩Ⅱ 第 43-46 小節

此曲以大量的平行和弦做為媒介,這種平行和弦的技法類似中世紀法國巴黎聖母 院學派時期所發展出「奧干農」(Organum)的音樂風格,羅倫憑藉這樣的理念,再加 以變化,運用各種音程的平行和弦,產生一種介於和聲支撐與移動之間的衝突,而使 調性不明確,音響產生模糊,增添了傳統和聲音響以外的色調,其反璞歸真營造出令 人耳目一新的音響效果。

三、歌曲詮釋探討

此首詩是由四段詩節所構成的,此詩在每句句尾最後一個音節的發音,均形成規 則的押韻(請參考以上法文原詩部份),其押韻型態是「abba,abba,ccd,eed」。此詩透露 著內心情緒的矛盾與無助,想像與實際不同,所要尋求卻與找到的不同,暗示著對戰 爭的恐懼,對和平的嚮往。

此曲在力度上的對比極大,由p至ff,如何掌握力度和音域的極端變化是演唱者 的一大挑戰,例如一開始以p唱出,隨著音域上揚,由弱到強一口氣將音樂推向歌曲 的最高音gP2 P,接著情緒逐漸緩和,力度也逐漸減弱。對於這個長旋律,除了要掌握聲 音的平穩及圓滑度之外,演唱者對氣的運用,自然地也要做到收放自如,同時必須以 穩而有力的聲音來詮釋,歌者和伴奏都要保持張力不能鬆懈,演唱者除了在音高上力 求準確外,同時也要掌握這些音程之間的圓滑度;而須注意的是,這個主題旋律一共 出現三次,第一次的出現,歌詞為“Je cherche paix, et ne trouve que guerre, Ores j’ai peur, ores je ne crains rien"(我尋求和平卻祇得戰爭,恐懼即將使我麻木而不再害 怕),第二次歌詞是“Au cœur douteux l’espérance j’enserre, Puis tout à coup je lui romps le lien"(在遲疑中仍緊抱希望,剎那間我感覺它脫身離去),第三次歌詞則為

“J’englace au feu, je brûle dedans l’eau, Je ris en pleurs et ronge mon cerveau"(我在火 中凍結,在水中燃燒,我在淚中展笑顏,啃噬自己的腦漿),三次樂句的處理方式皆 因搭配歌詞而有所變化,在詮釋上也因而有所不同,力度上也是一次比一次更強,直

到第三次力度真正達到ff,才是全曲高潮的最高峰,在此之前須有計畫性地安排。第 24 小節“Je vois sans yeux, je cours sans déplacer"(眼盲我仍得見,靜止不動卻仍奔跑),

羅倫標示著“un peu plus allant"(更往前),須使音樂往前進行並與第 31 小節的

“cédez"(漸慢)做區別。第 39 小節處歌詞“Chantant toujours comme fait la cigale"(正 如同茫然的蟋蟀在唱歌一樣),演唱者須隨著鋼琴旋律作自然而連貫的銜接,聲樂旋 律與鋼琴旋律其實是一體的,演唱者須掌握當聲樂旋律加入鋼琴鋼琴旋律時的氣氛連 貫,避免造成唐突的感覺,並要遵照曲家的指示,柔軟地(doux)演唱。

伴奏在此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歌聲的旋律是此曲的重點所在,但歌曲 的氣氛卻要靠伴奏來營造,同時要給歌者充分的時間來表達矛盾與無助的心情,但卻 隨時要保持歌聲與伴奏之間的張力,並要嚴格遵照作曲家關於力度與速度的指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