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李斯特《威廉泰爾》 S.292/1 及 S.292/2 演唱詮釋

第三節 語韻唱法

藝術歌曲的美不像是歌劇般富有旋律線條性地唱出,意在舒服的音域下,唱 出唯美的詩詞,以呈現歌詞意境為考量,作曲家對於每一詩詞的韻、輕重音的琢 磨,搭配旋律上的考量,是經過不斷的修改而給予聽眾或是演場者完美的呈現。

李斯特《威廉泰爾》組曲的第一個版本,原作上是寫給男高音,是經過不斷 的修改精簡後,第二個版本才增加了女高音,男生跟女生在藝術歌曲上好唱的音 域其實是不一樣的,從第一個版本來看,有很多的旋律線條對女高音而言是有某 方面的吃力,反觀是男高音的聲線在聽覺上也不會覺得負擔很重。

李斯特的藝術歌曲鮮少在音樂會上的曲目出現,而大部分的演奏家在版本選 擇上幾乎都會是第二個版本,經過筆者此次分析探討與比較,是可以理解選擇第 二個版本的原因,以下譜例可看出一樣的歌詞,因輕重音的擺放位置,加上旋律 線條不一樣的條件之下,所唱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一)〈漁童〉( Der Fischerknabe )

〈漁童〉兩個版本音域滿相近,但演唱技巧是有差距的,第一個版本會有很 多大跳音程、持續高音、高音漸強的唱法,相較於第二個版本,刪除較多大跳的 音程【表14】。

【表14】〈漁童〉( Der Fischerknabe ) S.292/1 及 S.292/2 音域對照 S.292/1 S.292/2

音域

以下筆者以〈漁童〉歌詞中「少年酣睡在碧綠的湖濱」( Der Knabe schlief ein am grünen Gestade )、「在天國」( Im Paradies )、「可愛的孩子,你是我的」( Lieb Knabe, bist mein )、「我引誘這位睡童」( Ich locke den Schläfer )及「我把他牽入湖中」( Ich zieh ihn herein )為例,整理出兩個版本不一樣的詮釋唱法。

以「少年酣睡在碧綠的湖濱」( Der Knabe schlief ein am grünen Gestade )為例:

「少年」( Der Knabe )在第一個版本用了八度大跳;而「碧綠的湖濱」( am grünen Gestade )則是使用小三度、小六度及完全四度進行【譜例 32】。

【譜例32】〈漁童〉S.292/1 mm.32-39

比對第二個版本「少年」( Der Knabe )則是以同音方式演唱;且「碧綠的湖濱」

( am grünen Gestade )只有小六度及完全四度,對演唱者音準的準確度來說,第二個 版本的演唱不會來的比第一個版本演唱來的複雜【譜例33】。

【譜例33】〈漁童〉S.292/1 mm.26-32

以歌詞「在天國」( im Paradies )為例,兩個版本的演唱方式差距很大,以第一 個版本為例,“im”為介系詞,卻放在第一拍正拍,而“Pa”的“P”氣聲子音發 出高音a;第二個版本很明顯李斯特修正了演唱方式,“im”改為弱拍位置,“Pa”

的音域是在不那麼辛苦發出的位置,以三度漸上行的方式帶出高音,更有在天堂 的感覺【譜例34-1】及【譜例 34-2】。

【譜例34-1】〈漁童〉S.292/1 mm.49-50

【譜例34-2】〈漁童〉S.292/2 mm.42-44

最後舉例的部分是〈漁童〉全曲差異最大的,以歌詞「可愛的孩子,你是我 的」( Lieb Knabe, bist mein )、「我引誘這位睡童」( Ich locke den Schläfer )及「我 把他牽入湖中」( Ich zieh ihn herein )為例,第一個版本使用高音二度至三度音程來 回進行,甚至長達五個小節到高音A 維持不斷,接著連續五次用母音( a )的方式唱 出動機,最後以漸慢的速度加上非常激動及最高音的情況唱最後一句歌詞【譜例 35-1】及【譜例 35-2】。

【譜例35-1】〈漁童〉S.292/1 mm.80-92

【譜例35-2】〈漁童〉S.292/1 mm.112-114

對比第二個版本,李斯特調整為使用「輕聲」( Sotto voce )唱出,人聲唱的時 候鋼琴是停止的【譜例36】。

【譜例36】〈漁童〉S.292/2 mm.64-78

(二)〈牧羊人〉( Der Hirt )

此首〈牧羊人〉兩個版本音域差距也不大,第一個版本較高的音域是段落上 的編排比第二段來的豐富(詳細解說請看第四章第一節 樂曲結構),故演唱技巧 是稍微比第二個版本難度高【表15】。

【表15】〈牧羊人〉( Der Hirt ) S.292/1 及 S.292/2 音域對照

S.292/1 S.292/2

音域

以下筆者以〈牧羊人〉歌詞中「我們還要回來」( Wir fahren zu Berg )、「回

到高山的牧場」( wir kommen wieder )、「只等山泉在可愛的五月裡流徹」( Wenn die Brünnlein fließen im lieblichen Mai )及「再會了,草原,你陽光燦爛的牧場」( Ihr Matten, lebt wohl, Ihr sonnigen Weiden )整理出兩個版本不一樣的詮釋唱法。

以「我們還要回來」( Wir fahren zu Berg )、「回到高山的牧場」( wir kommen wieder )為例,兩個版本呈現方式差別很大,第一個版本是用八度的方式彈奏動機,

引導唱出歌詞,間奏的部分特別標注了模仿法國號的音色【譜例37】。

【譜例37】〈牧羊人〉S.292/1 mm.23-30

第二個版本則是使用與歌者相呼應的放式,先彈奏一次旋律,接著歌者唱一 次旋律,歌詞「回到高山的牧場」( wir kommen wieder )唱完後還特別模仿鳥叫的 聲音,鋼琴的部分也跟著回應【譜例38】。

【譜例38】〈牧羊人〉S.292/2 mm.24-35

以歌詞「只等山泉在可愛的五月裡流徹」( Wenn die Brünnlein fließen im lieblichen Mai )為例,第一個版本術語標示「優美、優雅」( grazia ),「可愛的劉 徹」( fließen im lieblichen )以小三度的音程連接著二度音程級進下行,最後帶入 ( chen )以輕音節唱出高音 A 音並且延長;以好唱的語韻來看,輕音節的位置應該 放置在中低音域,李斯特強調導音即將進入主音的概念,特別將導音延長,應該 要接主音的原理卻是進入五級和弦音,不但在人聲上做了突破,聽覺上也有意想 不到的驚喜【譜例39】。

【譜例39】〈牧羊人〉S.292/1 mm.57-64

第二個版本改為「甜美溫柔」( dolce )唱出,「可愛的」( lieblichen )特別使用 減七和弦旋律,像是牧羊人期待春天的到來,沒有使用導音延長,直接進入五級 和弦引導動機再度呈現【譜例40】。

【譜例40】〈牧羊人〉S.292/2 mm.47-57

最後一個不同的地方,是第一個版本在結束前唱了一段動機變形的擴展旋律,

術語標示要使用漸慢跟擴張的方式演唱【譜例41】。

【譜例41】〈牧羊人〉S.292/1 mm.90-105

(三)〈高山獵人〉( Der Alpenjäger )

不論是結構、調性、和聲及術語,甚至連音域的使用上〈高山獵人〉都是兩 個版本之中差異最大【表16】。

【表16】〈高山獵人〉( Der Alpenjäger ) S.292/1 及 S.292/2 音域對照 S.292/1 S.292/2

音域

以下筆者以〈高山獵人〉歌詞中「冰山雪崩轟隆,山徑波搖震動」( Es donnern die Höhn, es zittert der Steg )、「獵人在令人暈眩的山脊上遊獵」( Nicht grauet dem Schützen auf schwindlichem Weg )、「他只從雲隙之間俯瞰那渺渺大地」( Durch den Riß nur der Wolken Erblickt er die Welt )及「一片碧綠的草原」( Das grünende Feld ) 整理出兩個版本不一樣的詮釋唱法。

第一個版本在第一段歌詞開始之前將原本2/2 拍改成 6/8 拍,第二個版本維持 2/2 拍不變。兩個版本的重音節的位置:( donn ) ( Höhn ) ( zit ) ( Steg ) ( grauet ) ( Schü ) ( Schwind ) ( Weg )都在正拍上,演唱詮釋的方向也都一樣,聽覺上有震耳 欲聾的情景,差別在於第一個版本是較急促的6/8 拍,第二個版本是穩重的 2/2 拍 呈現【譜例42-1】及【譜例 42-2】。

【譜例42-1】〈高山獵人〉S.292/1 mm.19-27

【譜例42-2】〈高山獵人〉S.292/2 mm.11-18 ㄒ

ㄒ ㄒ ㄒ ㄒ

ㄒ ㄒ ㄒ ㄒ

第二個不一樣的地方是歌詞「他只從雲隙之間俯瞰那渺渺大地」( Durch den Riß nur der Wolken Erblickt er die Welt ),第一個版本搭配的節奏依然還在 6/8 的模 式,每個小節的八分音符都帶有急促、漸強。人聲的旋律配合鋼琴伴奏的調性,

每個小節都轉換不同的大調跟小調,但實際上,人聲所唱的部分都是大三和弦,

聽覺上是在小調的氛圍中,唱的卻是明亮的大三和弦;「縫隙」( Riß )還放在最高 音的音域上,強調獵人即將看到另一個世界【譜例43】。

【譜例43】〈高山獵人〉S.292/1 mm.70-78

第二個版本的呈現與第一個版本比較起來很不一樣,此段落是最高潮的片段,

以小三和弦C-E-G上行漸強,引導最高音G強調「世界」( Welt );左手伴奏 的部分依舊彈奏動機,最後慢慢進入尾聲【譜例44】。

【譜例44】〈高山獵人〉S.292/2 mm.30-37

最後一段差別最大的片段,「一片碧綠的草原」( Das grünende Feld )兩個版本 的呈現詮釋很不一樣,第一個版本先是套用〈牧羊人〉的動機,第二次再次把動 機變形擴張,用一個最基本的V7和弦終止式結束,最後尾奏再給予觀眾呈現第一 首〈漁童〉的動機,示意全曲即此結束。第二次的演唱的呈現則有標示另一個術 語,「任意的」( a piacere )的方式演唱,母音( ü )的發音,在唱的方法上都會帶到 母音( A )【譜例 45】。

【譜例45】〈高山獵人〉S.292/1 mm.88-105

第二個版本的詮釋較為特別,一樣是唱出「一片碧綠的草原」( Das grünende Feld ),第一個版本在聽覺上是比較合適宜的,第二個版本卻是用減五度跨越小六 度不和諧的音程,最後一個音停留在g 小調的五級音,形成不完全終止的緊張感

【譜例46】。

【譜例46】〈高山獵人〉S.292/2 mm.43-4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