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探討課程設計理論,與綜合活動課綱,分五點包括:六大原則、六原則與 十二國教課綱、程設計四模式、課程四模式與教學應用及本節小結,如下:

Johnson & Johnson(1986)提出教育即是學習者與同儕間、師與生之人際關係 互動,即社會化的過程;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課程為關鍵且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Egglesston, 1980),課程係是指教育內容、學習經驗、學科、教學教材,與教育 活動(Taylor & Richards, 1989)。

1902 年杜威(John Dewey)提出應重視學習者興趣能力、社會需求及學科知 識內容等,且被視為互賴的三種課程設計要素。本節旨在探討課程設計以學科知 識、學生興趣、社會文化需求等課程理論取向,進一步歸納研究結果之重要性,可 提供教師在童軍課程設計之理論依據。

課程設計係指課程的編排、教材選擇、順序安排等過程,著重於設計一套系統 課程,包括擬訂課程目標、選擇教學活動、驗收評量項目等。

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能設計有效教學課程內容,須謹慎思考下列三個問 題(Stanford University,2004)

一、學習目標:學生最應該學習到的核心知識為何?

二、價值澄清:課堂結束後應該暸解的重要概念為何?

三、實作能力:在課堂中能帶得走的能力是什麼?課堂中應發展的重要技 能,如問題解決、團隊合作、創造力、溝通等能力。

壹、課程設計六⼤原則

因應上述三項問題,課程設計者有自我的意識形態及堅持原則,為了能達成課 程設計的意識形態與實際效益,同時滿足學習者的期望,維持不斷交互作用的歷 程,綜合學者對課程設計提出原則及看法(Fogarty & Stoehr, 1995;Jacobs, 1989;

Pizarro, 1993:黃光雄,2001)歸納下列六項原則可作為課程設計基礎:

⼀、理想原則

設計者所要讓學習者達到的課程目標及課程功用,可透過(一)價值、(二)

理念、(三)熱情、(四)異於平常之見等方面呈現出來,讓課程反映設計者企圖 實現之理想。

⼆、務實原則

「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再美好也是空談」,教師在設計課程時,要將以下層 面考慮進去:(一)課程實踐性、(二)實施限制、(三)資源限制、(四)師生 適應。有些課程需移至戶外實施時,時間的限制、場地的限制就相對重要,同時學 生對新課程的接受度、教師對其態度,都是影響課程是否能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

三、正確原則

教錯不如不教,教師所說的每句話、每個觀念對學生都相當重要,且影響深遠,

故在設計課程時,務必要把握正確原則:(一)符合法規要求、(二)符合教學原 理、(三)符合專門知識規準。課程的實施與內容應符合教育當局的法令規章要求,

且學理基於個別差異、尊重個人人權與自主性、與給予學生健全的成長機會等,設 計課程的正確性是教師可以能掌握且必須重視的。

四、整體原則

以綜合活動領域教科書內容編排為例,以2 至 3 個活動為一單元,以 2 至 3 單 元為一主題,家政、輔導、童軍各有2 個主題,為一領域課程內容,教師進行課程 設計時可依下列四個層面作規劃(一)師生成長、(二)課程知識、(三)實施環 境、(四)設計資源,除了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外,教師的專業成長、實施環 境及資訊設備等亦需考量,在知識整合時須將知識間作合宜連結、課程間的內容安 排、及不同課程教材間的配合,避免重複性學習或懸缺課程。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中明確說明課程的聯貫以及統整(教 育部,2014d),統整為建構取向課程設計其中一項構成要素,在課程設計中的統 整,包含連結各種知識形式與學習者實踐歷程。課程統整著重在學習者能在不同的 學科中獲得相同的概念,讓學習加以整合,擁有整體而非片段的知識。透過課程統 整原則,學生的學習經驗來的更有價值。

五、⾧期原則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雖是如此,長期計畫所著重的是心態上與方向上的長期 原則,無論教師有多少可實際使用的時間,須考量到(一)不急功近利、(二)階 段性規劃、(三)長時期的研發,以心態層面來說,若教師以樂觀、客觀的態度,

面對所訂定的教學目標,再依階段性規劃可達成的具體教學策略,有志者事竟成,

相信在達成教學目標前,過程中已能獲得諸多寶貴經驗,再由每次達成的短期階段 性目標,規劃下階段的具體教學策略,循序漸進,輔以教師自我成長與進修,則以 達成。

六、開放原則

教師為課程設計之核心,同時可呈現教師秉持的價值觀與立場,往往在教學過 程能體悟到教學相長之可貴,可以透過(一)心胸開發、(二)權力開放、(三)

內容開放的原則面對相異的觀點,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議,大海可納百川,若我 們能接納來自不同方面的意見,想必在課程豐富度與創意組合上,會有嶄新突破。

貳、課程設計六⼤原則與⼗⼆年國教課綱

課程設計六大原則必須兼顧,但教師在設計課程時,仍因設計者主觀想法與價 值觀著重分配,以下依本研究欲探討15 條學習內容加以分類,針對不同主題課程 設計勾選出1~3 項必須掌握之原則,如下表 2-3-1:

表2-3-1

課程設計六大原則對應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

學習內容 理想

原則

務實 原則

正確 原則

整體 原則

長期 原則

開放 原則 童 Ca-IV-1 戶外觀察、追蹤、推理

基本能力的培養與運用。 ✔ ✔ 童 Ca-IV-2 地圖判讀、旅行裝備使用

及安全知能的培養。 ✔ ✔

童 Ca-IV-3 各種童軍旅行的規劃、

執行並體驗其樂趣。 ✔ ✔

童 Cb-IV-1 露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

以提升野外生存能力。 ✔ ✔ 童 Cb-IV-2 露營活動組織分工、

計畫、執行、檢討與反思。 ✔ ✔ ✔

童 Cb-IV-3 露營中的活動領導、

溝通與問題解決。 ✔ ✔ ✔

學習內容 理想 原則

務實 原則

正確 原則

整體 原則

長期 原則

開放 原則 童 Cc-IV-1 戶外休閒活動的安全、

風險管理與緊急事件的 處理。

✔ ✔

童 Cc-IV-2 戶外休閒活動知能的

整合與應用。 ✔ ✔ ✔

童 Da-IV-1 露營活動中永續環保的

探究、執行與省思。 ✔ ✔ ✔

童 Da-IV-2 人類與生活環境互動關 係的理解,及永續發展 策略的實踐與省思。

✔ ✔ ✔

童 Db-IV-1 自然景觀的欣賞、維護

與保護。 ✔ ✔ ✔

童 Db-IV-2 人文環境之美的欣賞、

維護與保護。 ✔ ✔ ✔

童 Db-IV-3 友善環境的樂活旅行與

遊憩活動。 ✔ ✔

童 Dc-IV-1 戶外休閒活動中的環保

策略與行動。 ✔ ✔

童 Dc-IV-2 國際環境議題的理解、

參與及省思。 ✔ ✔ ✔

小計 8 件 7 件 3 件 5 件 5 件 10 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部分課程設計,本來就無對錯之分,只需把握開放原則,如價值觀、尊重、欣 賞等主題單元;但部分課程需掌握其正確性,如童軍技能、知識性教導、危機處理 等,以上供教師在自行規劃課程時參考依據。

參、課程設計的模式

課程設計所涵蓋層面廣泛,包含課程內容的選擇、教材選用原則、課程組織與 實施、評量設計等,又依學科取向、學生取向、社會取向、科技或目標取向之設計 理念有其優缺點與方法,課程設計模式指理想運作狀況之描述(陳嘉揚,2012),

本節依研究旨意,以常見的四種學校本位課程設計模式分別探討:

⼀、⽬標模式(Objectives model)

以心理學為基礎,是學科中心課程,由美國泰勒(R.W. Tyler)創立,又稱泰 勒模式。其理念重視學生的產出及結果,僅重視知識「輸出-輸入」的兩端,以目 標、選擇、組織、評鑑,直線式目標導向的設計模式,可引導課程設計具結構化與 程序化,Tyler 亦強調夠過教育經驗,學習才能產生,教育目標才會達成,而課程 乃是朝向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

⼆、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

以哲學為基礎礎,是學生中心課程,由英國史點豪思(L. Stenhouse)創立,彌 補過於強調技術性、目的性的目標模式課程設計,由故事中心與問題中心課程來完 成統整的學習,重視學生的過程、投入程度,強調知識是由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 經驗中建構而來的,故教師要鼓勵學生所知識的價值面,適用於欣賞、瞭解與思考 運作的課程領域,採用發現或探究式教學法,其所進行之人文課程方案,內容以人 類社會矛盾問題為核心,課程設計原則著重情境,讓教師與學生處理爭議性問題,

常被喻為歷程模式之典範。

三、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

以社會文化為基礎礎,是學校本位課程,由英國史北克(Malcolm Skilbeck)

設計,接續由Lawton 倡導,課程基本假設以學校和教師作為課程發展的重點,分 析內外在因素,主張從文化選擇的角度來詮釋,訂定一套有系統的方式,為涵蓋整 體的課程設計。課程即教師、學生及環境互動的結果。

四、⾃然(寫實)模式(Naturalistic model)

由美國Walker 提出,假定參與課程設計者因瞭解活動過程的複雜性,而能提 供較佳的課程。視課程計畫的動態過程為科學現象,課程立場的選擇需考慮不同的 價值,其隱喻為教師即課程設計者,表示課程並非外來的,而是透過師生互動產生,

強調教師在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情境的所有現象。其課程立場到設計之間須經 過慎思過程做為媒介,為自然模式課程設計的三個不可或缺的要素。

肆、課程設計模式與教學內容之應⽤

依現行流通三大教科書版本課程主題,呼應上述學校本位模式課程設計,對於 不同教學目標使用不同教學模式,能彰顯最大學習效益,教師教學亦能事半功倍,

選擇較合適模式,其分析如下表2-3-2:

表2-3-2

課程設計模式與教學內容之應用

目標模式 歷程模式 情境模式 自然模式 康軒/摩登原始人 ✔

康軒/戶外生活家 ✔

康軒/化險為夷 ✔

康軒/防災動起來 ✔

康軒/危機總動員 ✔

康軒/休閒與我 ✔

康軒/與自然共生 ✔

翰林/探索百樂園 ✔

翰林/悠遊活臺灣 ✔

翰林/露營歡樂GO ✔

翰林/求生停看聽 ✔

翰林/創意休閒趣 ✔

翰林/創意休閒趣 ✔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