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3.5)

第三節 變數衡量

本節介紹應變數及自變數之衡量方式,應變數為權益資金成本,自變數為盈 餘品質及風險因子,盈餘品質變數包括應計品質、盈餘變異性、異常應計項目及 依據前三項盈餘品質變數所作成之綜合分數等四種,風險因子變數共有十種,衡 量方式一一於下列說明。

(一) 應變數

1. 權益資金成本(PEG)

依照 Botosan and Plumlee(2005)研究結果顯示 DIV 模型和 PEG 模 型估計的風險溢酬與風險因子具顯著關聯性,近期 Botosan et al.(2011)

進一步彙整先前學者提出的 12 種估計權益資金成本之模型,研究結果發 現, DIV 模型及 PEG 模型為估計權益資金成本有效之模型。然而由於 DIV 模型估計權益資金成本的方式,是藉由美國分析師在價值鏈報告

(Value Line Report)中對企業未來股利與目標價格之預測,並且假設該 預測與市場上投資人預期必頇是一致的,但是台灣卻沒有發布此種報告,

因此本研究採用 PEG 模型來衡量權益資金成本,其衡量方式如下:

以上之變數定義如下:

j 公司第 t 年之權益資金成本

j 公司第 t+1 年之每股盈餘

j 公司第 t+2 年之每股盈餘

j 公司第 t 年之收盤價

本研究參考 Francis et al.(2008)的模式,每期的估計應計品質會和 前期、當期及次期營運現金流量有關,並且也會和當期的收入變動及固

Dechow and Dichev(2002)指出盈餘變異性和應計項目有關,Francis et al.(2004)研究顯示盈餘變異性對資金成本有很強之解釋力,因此本 研究根據 Dechow and Dichev(2002)及 Francis et al.(2004)的模式,

以非常項目前盈餘除以期初總資產,採五年滾動方式計算出標準差,以 此標準差作為盈餘變異性之代理變數,愈高之盈餘變異性代表盈餘品質 愈差。

(3) 異常應計項目(AA)

根據 Francis et al.(2008)的模式,以異常應計項目作為盈餘品質之 衡量變數,先跑方程式(3.7)之迴歸,估計出參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3.9) j 公司第 t-1 年至第 t 年應收帳款之變動

將 NA 計算出來之後,再以方程式(3.9)計算異常應計項目,

由於 有可能是負數,為了可以和其他盈餘品質比較,最後以 之絕對值作為衡量盈餘品質之第三個變數。

(4) 綜合分數(CEFQ)

根據 Francis et al.(2008)的作法,利用因素分析法求得 AQ、EarnVar 及|AA|之因素綜合分數作為衡量盈餘品質之最後一個變數,由於綜合分 數保持了三個變數基礎的特性,故預測綜合分數愈高,盈餘品質愈差。

2. 風險因子

(1) 系統性風險(Beta)

系統性風險是指個別股票對整個市場波動的反應,亦即衡量公司的 股票報酬對於整個市場投資組合報酬變動的程度,若系統性風險愈高,

則投資人承擔之風險愈高,報酬也會增加,進而導致較高的權益資金成 本,故預測系統性風險與權益資金成本呈正相關。本研究依據 Sharpe

(1964)提出的 CAPM 模型來衡量系統性風險,由於 TEJ 資料庫中已有 計算好的 Beta 值,故本研究之 Beta 值直接取自 TEJ 資料庫中,其衡量 公式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3.10)

(3.11)

以上之變數定義如下:

=j 公司第 t 年之報酬率,以第 t 年之每日報酬率資料

=第 t 年之市場投資組合報酬,以第 t 年之每日台灣股票市場加權指 數報酬率資料

=系統性風險

殘差項

(2) 非系統性風險(SD)

非系統風險是指個別公司的特殊因素所引貣的股價變動,經濟學者 認為,非系統風險為系統性風險外全部之風險,亦即系統性風險加上非 系統風險為總風險,然而會計學者將非系統風險獨立出來,認為風險除 了系統性風險及非系統風險外,還包括財務槓桿、流動性與資訊環境及 其他價格異常等,本研究依照會計學者的方式,除了探討系統性風險及 非系統風險,尚包括其他風險因子,故依據方程式(3.10),以迴歸殘差 之標準差衡量非系統性風險,並且預測非系統性風險與權益資金成本呈 正相關。

(3) 負債市值比(DM)

理論上,當公司資本結構中的負債增加時,風險亦會增加,因此公 司會以較高的權益資金成本來籌措資金,而 Fama and Frech(1992)亦 研究發現負債市值比和權益資金成本呈現正相關,故本研究依據 Gebhardt et al.(2001)之模式,衡量方式如下:

DM=長期負債帳面值/股東權益市值

Gebhardt et al.(2001)認為除了負債市值比和權益資金成本呈現正 相關外,負債淨值比亦和權益資金成本有關,故本研究亦納入負債淨值 比,比較其對權益資金成本之影響,本研究依據 Gebhardt et al.(2001)

之模式,衡量方式如下: 關,本研究依據 Gode and Mohanram(2003)之方式來衡量企業規模,

公式如下:

Size=ln(股東權益市值)

(6) 流動性效果(Svol)

Amihud and Mendlson(1986)指出流動性效果會影響預期的報酬,

並以買賣價差作為衡量流動性之變數,之後學者 Brennan and

Subrahmanyam(1995)認為分析師預測和公司規模更具有流動性效果,

而 Brennan, Chordia, and Subrahmanyam(1998)指出帄均交易額和未來 的報酬呈現負相關,由於台灣股票市場之分析師預測較不完善,且公司 規模已經納入變數中,因此本研究以帄均交易額作為衡量流動性效果之 變數。

Svol=(當年度成交額+去年度成交額)/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3.16) (3.15)

(3.17) (7) 長期盈餘成長率(Ltg)

Gode and Mohanram(2003)指出一般市場會認定高成長的公司是高 風險的,因為成長率估計錯誤會重大影響股價,因此長期盈餘成長率與 風險溢酬呈正相關,故本研究依據 Gode and Mohanram(2003)之模式,

衡量方式如下:

Ltg=以當年度往前推算 5 年之稅後淨利成長率/5 年

(8) 淨值市值比(BM)

Fama and French(1992)和 Lakonishok, Shleifer, and Vishny(1994)

指出公司有愈高的淨值市值比,則公司股票的報酬會愈高,若公司的股 票被低估,而淨值市值比很高,則公司必頇花費較高的權益資金成本,

直到被調整成適當的價格為止,故預測淨值市值比與權益資金成本呈正 相關,本研究依據 Gebhardt et al.(2001)之模式,衡量方式如下:

BM=股東權益帳面值/股東權益市值

(9) 動能效果(Bum)

Jegadeesh and Titman(1993)指出過去 3~12 個月之報酬率較高者,

會比報酬率較低者持續賺取較高的報酬,亦即過去的報酬可以預測未來 的報酬,因此本研究依據 Gebhardt et al.(2001)之方式將過去六個月之 報酬率作為衡量動能之變數,並且預測動能效果與權益資金成本呈正相 關。

Bum=(當年度年底收盤價-去年六月底收盤價) /去年六月底收盤價

(10) 股票週轉率(Turnover)

Lee and Swaminathan(2000)指出股票週轉率能夠反應投資人對於 公司之熱絡程度,藉此可以知道公司籌集資金的難易程度,愈高的週轉 率表示籌集資金愈容易,可以花比較少的資金成本,故預測股票週轉率 與權益資金成本呈負相關。本研究依據 Gebhardt et al.(2001)之方式來 衡量股票週轉率,公式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計算出 後,再代入

,以 之絕對值作為盈餘之異常應計項 目。

CEFQ 綜合分數 以 AQ、EarnVar 及|AA|計算出綜合分數。

風 險 因 子

Beta 系統性風險 採用 方程式, 為系統 性風險。

SD 非系統性風險 採用 方程式,以殘差標 準差為非系統性風險。

DM 負債市值比 長期負債帳面值/股東權益市值。

DB 負債淨值比 長期負債帳面值/股東權益帳面值。

Size 企業規模 股東權益市值取對數。

Svol 流動性效果 (當年度成交額+去年度成交額)/2

Ltg 長期盈餘成長率 以當年度往前推算 5 年之稅後淨利成長率/5 年。

BM 淨值市值比 股東權益帳面值/股東權益市值。

Bum 動能效果 (當年度年底收盤價-去年六月底收盤價)/去年 六月底收盤價

Turnover 股票週轉率 成交量/流動在外股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