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組織創新指標的相關研究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組織創新的意涵 (頁 79-86)

一、創新 DNATM (Innovation DNATM) 模型

Drucker 等人 (2002)經過四年的測試與修正發展出以 DNA 模 型為基楚,考量組織內外環境交互作用的創新 DNATM 模型(圖 2–

13),此模型說明了技術創新的驅動因子包含創意、改變、熱情與 趨勢,而技術創新的產出包含更新、改變、再次發明與新的趨勢,

其亦可視為引導出另一波創新循環。技術創新的構成元素則如同 DNA 內各基鍵之連結要素一般,其包括挑戰(challenge)、顧客導 向(customer focus)、創造力(creativity)、溝通(completion)、

與預期性評估(contemplation)。

由此模型可知,若給予越大的承諾與挑戰,創新結果將愈有能 量;所有的技術創新必須注重於對內外部顧客進行新價值的創 造;而創造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藉由訓練可增強發展創意與 連接不同特性的技能。資訊、創意與情感的開放溝通如同技術創 新的生命泉源,其可促進良好的互動。

圖 2-13 創新 DNATM模型

資料來源: http://www.thinksmart.com 10/01/2002

二、創新商數 (Innovation quotient ) 模型

Wycoff(2002) 則 建 構 一 自 評 式 問 卷 量 測 企 業 的 創 新 商 數 (innovation quotient),以評定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其指出十

項指標如下:

1.獲利是否有至少 25%以上來自過去五年所發展的產品或服 務?

2.是否對顧客服務、品質、交期、利潤有持續的競爭力?

3.是否定期傾聽組織內不同階層或部門的建議?

4.是否鼓勵部門間互動並促進跨部門的計畫。

5.所有改進過程(如 TQM、再造工程、追求卓越計畫…等)是否預 期的有效?

6.是否定期訓練各階層與各部門的成員更有效率地思考與合 作?

7.組織成員是否有規律的時間可以全方位思考並看到大格局、

突顯創意與可能的經驗?

8.組織每個成員是否不需要任何理由皆可自由且容易獲得資 訊?

9.組織是否定期檢視與更新任務或目標,並鼓勵成員努力達 成?

10.擁有權、獎勵與營運風險是否經由股票或紅利分享計畫廣泛 分配給組織成員?

三、組織創新環境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 模型

國內學者邱皓政(民 89)以發展組織創新氣候知覺量表及心理 指標為目的,進行組織創新氣候之調查研究,作為組織診斷與管 理變革的依據。透過以質化的研究法,針對本土的組織與單位,

挑 選 樣 本 進 行 研 究 , 以 深 入 瞭 解 發 展 性 與 時 間 性 的 組 織 影 響 歷

四、組織創新衡量 (Measuring Model for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 模型

國內學者劉春初、蔡明田、莊立民等人(民 90)以「技術創新」

與「管理創新」兩大系統構面,「產品創新」、「製程創新」、「人員

創新」、「組織結構創新」、「行銷及市場創新」五大主要構面建出 量指標(Van Buren,1999),包括人力資本、創新資本、流程資本

與顧客資本等四項關鍵內涵(表 2-10),其中前三項與組織設計創

資料來源:Van Buren, M.E.(1999).

(二)Edvinsson 和 Malone(1997)以瑞典的 Skandia 財務金融 公司為例,發表全世界第一份公開的智慧資本年度報告,作為財 務報告的補充資料。此報告總共列出 111 項主要指標,涵蓋財務 面 18 個指標、顧客面 20 個指標、流程面 19 個指標、更新與開發 面 32 個指標、以及人力面 22 個指標,其中在人力、流程兩方面與

本研究相似,其重要之衡量指標內容,如表 2-11。

資料來源:Edvinsson,L. & Malone,M.S.(1997).

(三)Bontis(1998)整合許多學者見解,以人力資本、結構資本 與顧客資本來闡述智慧資本。表 2-12 為 Bontis 以 McMaster 智慧 資本研究中心分類指標,其中人力與結構兩項之描述與本研究相 近。

表 2-12 McMaster 智慧資本研究中心分類指標 資料來源:Bontis,N.(1998).

在文檔中 第一節 組織創新的意涵 (頁 79-8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