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組織創新的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組織創新的意涵 "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探討創新與組織創新的相關理論與文獻,第一節描述 創 新 的 定 義 與 以 往 相 關 探 討 的 構 面 , 以 對 創 新 做 一 概 念 性 的 說 明;第二節針對組織創新的意涵與相關理論進行詳細分析探討;

第三節就組織創新、組織創新指標的相關研究進行分析討論;第 四節則綜合上述結果,提出政府人力資源發展機構組織創新指標 之分析模型,俾作為本研究分析之依據。

第一節 組織創新的意涵

壹、創新的定義與意涵

一、創新的定義

創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經濟學者 Schumpeter(1934)提出,他於

《經濟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 中 提 出 經 濟 體 系 乃 是 一 個 以 技 術 和 組 織 創 新 為 主 的 演 化 動 態 系 統,該書企圖建立起一個關於經濟演化過程的理論模型並且認為 經濟發展的軌跡就是一連串「創造性毀滅與重生的過程」。在經濟 思想史上,古典學派把「創新」視為經濟體制以外的因素,如戰 爭、災害、人口遷移一樣,並不做進一步的探討。Schumpeter 則 堅持「創新」—企業家利用資源,以新的生產方式,來滿足市場 新的需要—是經濟體系之內的一個重要變數,也是促進經濟成長 的 一 個 主 要 動 力 。 他 認 為 經 濟 成 長 的 原 動 力 源 於 創 業 家

(2)

(entrepreneur)為取得市場獨佔力量,藉創新來提高經濟生產效 率來改變市場遊戲規則,或滿足新的市場需求,進而淘汰舊廠商,

造成創造性毀滅。基本上,創新並非僅是科技上發明,其包含了 發明、商品化的範疇,創新必須能成功地進入市場創造經濟價值。

Schumpeter 認為如果我們的經濟體系為一個按原始方式周而 復始運行的靜態系統,長期之下自然而然會走到穩定不動的均衡 點(stead-state),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事 實絕非如此,經濟社會內部存在一股力量—創新,到了適當時機 這股力量會將不變的狀態打破,帶動經濟的發展。

Schumpeter 對「創新」的定義是將各種生產要素加以新的組 合,而這項活動的執行者就是企業家,企業家從事創新一旦成功 以後,得以較低的成本生產產品,這樣就可使他將這些貨品銷售 後所獲得的收益分配給各生產要素,剩餘的部份則為其利潤,故 利潤是創新成功的報酬。但是這種利潤卻不會長期存在,因為一 項創新成功後,必有許多仿冒者來剽竊研發者的研發成果,這樣 貨品的供給就會增加,商品的價格也就勢必下降,另一方面由於 對生產要素的需求增加,要素價格也會上升,在兩相交攻的情況 下,創新者的利潤會被侵蝕,逐漸減少,所幸經濟體系中創新是 不斷出現的,因此企業家的利潤不會長期的為零,而經濟也得以 長期的發展。Schumpeter 的研究引發了後續經濟學家、管理學者 對創新議題的探討。

Zaltman 等人(1973)、Rogers(1983)認為創新是一新主意 (idea),它可能是現有事物的組合,以一種新而獨特的架構取代 既有的形式,被當事人認知為新,此定義強調創新是「認知上的

(3)

更新」。

Drucker(1985)曾對創新(innovation)下定義,他認為創 新是賦予資源創造財富的新能力,使資源變成真正的資源;創新 就是改變資源的產出;使既有的資源產生財貨的潛力有所改變,

既足以構成創新行為。Drucker(l998)亦強調創新並不一定要涉及 技術問題,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是一個實體的「東西」,而且將重點 放在系統性創新上,系統性創新包括了有目的而且有組織的尋求 改變,以及對改變本身所可能提供的經濟性或社會性創新機會,

進行系統化的分析;而創新非僅僅是科技用語。

Souder et al.(1987)提出創新的普遍定義:

1.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現存事物加以結合,做創造性的處理,並 以嶄新的方法來生產全新的事物。

2.從新創意概念產生,至一系列複雜活動的集合。

3.新方法的發明與實現。

4.採用新技術導致社會改變的過程。

5.新的忠告、概念或創意。

6.組織或社會採用新的方法。

7.任何與現有形式不同的事物,即可視為創新。

8.對於現存事物的重新改良或重新組合。

9.任何的事物,只要被採用,使用個人、團體認為是新的,即可 視為創新。

不過,此定義過於廣泛,缺乏管理意義的焦點。從企業經營的 角度, Tushman and Nadler (l986)認為創新是公司所創造出來 的任何產品、服務或製程。Afuah(1998)認為創新為企業使用新知

(4)

識來提供顧客新產品或服務,並獲得低成本或差異化的優勢。Betz

(1987)則認為創新是修正或發明一項新的概念,以使其符合現 有或未來潛在的需求,並藉由改進與發展使其原有之功能達到商 業化目的。

創新的除了總體經濟環境刺激,也有來自企業內部自主的動 機,如 3M、IBM 鼓勵員工創新的企業文化,造就他們今日的成功 地位。外在環境趨勢的壓力往往迫使企業被動因應,真正造就創 新成果的要依靠組織內部自主的動機來完成,且創新必須有利於 組織內所有成員。所以,Vrakking(l990)認為企業內部創新動機,

應寬廣的包含觀念、營運方式,或產品新的展現,以企業角度來 看是要提升投資報酬率;以員工角度來看是要增加本身的獲益,

雖 然 不 同 的 立 場 , 目 的 亦 迥 異 , 但 都 應 給 予 某 種 程 度 的 滿 足 。 Rothwell(1992)認為創新是:「引介一項新的製程或技術設備,所 需的技術、財務、管理、設計、生產和行銷的各個步驟。」及對 於新產品發展程序的瞭解,從產生創意、篩選、分析、測試到正 式上市期間所經的程序。哈佛大學 Altshuler 等人(1997)認為創 新是將新奇的想法付諸行動(Innovation is novelty in action),

強調創新應為「全新」的想法,並且已付諸行動(Innovation is a new idea that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芝加哥大學 Lynn 也對創新提出看法認為,創新必須對於組織 核心工作產生原創性(original)、分解性(disruptive),以及本 質的轉化(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此項定義意指創新必 須深度並永久改變組織織結構(Lynn,1997 ,轉引自陳啟光等,民 90)。Afuah(1998)認為創新是使用新的知識,提供顧客所需之新

(5)

的 服 務 及 產 品 , 包 括 發 明 (Invention) 及 商 業 化 (Commercialization)。

Hame1(2000)進一步將創新定義為:為顧客創造出新價值、帶 給競爭者無情的打擊、為股東創造新財富…等角度之事業觀念創 新,並強調,改變產業的遊戲規則,創造出新的事業模式,才足 以面對新經濟時代的挑戰。

二○○一年 Porter 再度來台,論及台灣如何走出當前成長減 緩、股市重創、貨幣貶值、信用緊縮的困境,他指出台灣應當轉 型至「創新導向」經濟,專題演講中他提出創新有兩種層次:一 是策略創新,完全打破現行遊戲規則;其次是營運創新,用新的 做法創造更高效率。同時,他更並重申其產業群聚(cluster)的觀 點 , 認 為 創 新 應 來 自 地 方 特 色 , 以 探 究 台 灣 之 國 家 創 新 能 力 (Porter & Stern, 2001)。

創新並不是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事實上,創新就好比音樂界的 爵士樂演出,需要一個能供給養分的結構才能長得好,爵士樂演 出很著重創新,如果用音樂的術語形容,就是「即興演出」,即興 演出跟創新一樣,並不是愛怎麼做就怎麼做,爵士樂演出仍需遵 循 一 些 簡 單 的 結 構 (Shapiro,2002) 。 企 業 管 理 和 爵 士 樂 演 出 一 樣,需要有簡單的結構,才能據以促進創新的發展,爵士樂除了 即興的特色外,更是集體活動的產物,而非獨角戲;爵士樂手就 算在獨奏時,也會有樂隊配合,很少會一個人獨挑大樑,而企業 管 理 就 跟 爵 士 樂 演 出 一 樣 , 都 屬 於 一 種 整 合 的 社 會 活 動 (Shapiro,2002)。

綜上所述,無論就創新的定義或探討的層面而言,均顯出創新

(6)

具有豐富、多樣的內涵與本質;一般學者通常採用較為廣泛、通 用的取向,因而使得創新的研究顯得廣博而複雜。

二、創新的意涵

過去針對創新這個主題,在一九六○年代早期開始蓬勃發展、

持續進步,如同其他管理領域的研究,創新方面研究的焦點於六

○年代和七○年代時,在於觀念與理論的建構,這些研究的本質 多 為 敘 述 性 研 究 , 分 析 不 同 情 境 變 數 與 組 織 的 特 色 之 間 的 關 聯 性。八○年代和九○年代的研究,則大大地擴展了創新的理論,

並提出建議:如何設計創新的組餓,而由管理、科技領域的學術 期刊以至於一般流行的雜誌刊物也都對創新這個主題多所著墨。

Ravichandran(2000)將過去以創新為主題的研究大略分為:創 新 的 採 用 (Innovation Adoption) 、 創 新 的 特 徵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 創 新 組 織 的 特 徵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 創 新 的 來 源 (Innovation sources) 、 創 新 的 過 程 (Innovation Process) 、 創 新 的 類 型 (Innovation Typology) 和 創 新 的 關 聯 事 物 決 定 因 素 (Correlates/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等類,是一涵蓋大多 數主題且相當完整的分類;為求清晰與區別各個主題之意涵,玆 分別說明如下:

(一)、從創新的來源(innovation sources)而言

對創新來源的研究指出,來源可以分為來自組織內部和組織外 部 (Drucker, 1998) , 也 指 出 創 新 來 自 於 「 技 術 推 力 」 (Technology-push) 與 「 市 場 拉 力 」 (Market-pull)(Rothwell,

(7)

1994)。中外學者均發現實驗室外的來源對於新點子的產生最有 用,而實驗室內的來源對解決問題和執行上的協助最有貢獻,多 位學者也強調與顧客共同開發、向市場學習…等外部技術網路如 研 究 機 構 、 大 專 院 校 、 政 府 部 門 … 等 將 有 助 創 新 的 概 念 (Leonard-Barton, l995; Kanter, l999;李仁芳,1997)。

(二)、從創新的類型(innovation typology)而言

過去針對創新的類型也有大量的研究。創新經常大略分為技術 方面(新技術、產品和服務)與經營管理方面(新程序、政策與 組織的編組方式)(Damanpour, 1991),然而也有學者特別指出強 迫將之分類可能造成不當的分類,因為一個創新的產生,在過程 當中有些恐怕難以如此系統地分類(Ravichandran, 2000)。

(三)、從創新的特質(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而言 從組織的層面級來看,創新的特質所指的是創新組織的特質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過去研究指 出創新的組織常被稱為是有機式的組織結構,在較為動態、複雜 的 環 境 中 運 作 , 與 官 僚 式 的 組 織 結 構 相 對 應 (Afuah,1998;

Tang,1998)。也有研究建議應探討何種文化、氣候,較能促進創 新的產生(Ravichandran, 2000)。

若 從 創 新 本 身 來 看 , 即 指 創 新 的 特 質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創新的特質主要在研究屬性與採用該項創新 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某些屬性,如相容性、複雜性、試誤能力 等,能夠促進創新的採用。也有研究嘗試證明這些屬性不論在個 人層級或是組織層級都成立。(Ravichandran, 2000)

(四)、從創新的影響因素(innovation determinants)而言

(8)

主要研究不同的組織要素與創新的關係,探討促進或阻礙組織 創新的因素。例如:組織大小、組織年齡…等,然而研究沒有發 現一致的結果。因此建議未來研究重心應由這些情境變數轉移到 影 響 創 新 之 創 造 與 採 用 的 內 部 機 制 以 及 外 部 因 素 。 (Leonard-Barton, 1995; Ravichandran, 2000; 李仁芳 ,1997)

(五)、從創新的流程(innovation process)而言

從組織與個人的層級來看,係指個人及組織均經歷包括:知覺 (awareness)、評估(evaluation)、嘗試(trial)與採用(adoption) 幾個階段,這是根據 Van De Ven et al.(1989)對創新的一項廣泛 的研究所得,此研究包括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流程創新和經營 管理上的創新;橫跨政府部門、私部門與非營利組織;研究的層 級則包括含人、團隊、組織、產業,以至於國家,有助於了解創 新為何及如何隨著時間的演進,由觀念發展到實務運用,哪些過 程走向失敗,哪些邁向成功…等。早期對於創新流程的研究,著 重組織與個人兩個層級,研究也顯示其中的相同點多於相異點。

而就創新本身來看,可以將創新的採用(Innovation Adoption) 視 作 一 個 過 程 , 對 於 「 創 新 的 採 用 」 為 主 題 的 研 究 也 相 當 豐 富 (Rogers & Kim,1984),研究指出創新的採用過程是由創新的特徵 及溝通、散佈管道所決定,因此把重點放在確認能夠有效率地傳 遞資訊流的管道,以使創新的速度加快。

若就創新理論與模型發展的進程來看,自從一九三○年代經濟 學家 Schrumpter 提出「創新」一詞以後,隨時間而有所改變。

Afuah(1998)以靜態至動態的觀點歸類各個理論模型,靜態意指從 企業能力、知識的角度與投資原因,探討每個理論所解決的問題

(9)

與增加的價值;而動態模型則進一步探討引進技術之後的演變,

將技術視為有生命的,故有階段性的發展,屬縱向觀點。

有鑒於組織創新觀念不僅包括技術與產品之改進,也包括了新 產業特性之發展與生產要素的演變,已使得創新的意念可轉化為 具有商業價值的商品或服務,Dodgson 和 Rothwell(1994)乃從組 織創新進程觀點人為創新程序主要經歷:技術推動(Technology push) 、 市 場 需 求 拉 動 (Market need pull) 、 併 行 發 展 模 型 (Coupling model)、整合模型(Integrated model)、系統整合與 網路模型(Systems integration and networking model, SIN),

等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新:技術推動(First generation innovation:

Technology push),這一階段的創新可以說是工業革命的基礎,

創新來自於新的、技術先進的產品與生產工具,主要是從基礎研 究蛻變成應用研究,再轉化成商業化模式,產品被推動上市。

第二階段創新:市場需求拉動(Second generation innovation Market need pull),這一階段的創新將焦點轉移至市場 顧客 上,由顧客的需求決定適當的生產技術。在產生新點子的過程中,

行銷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主要經歷了市場需求變化、研發設計進 展、生產製程創新、以及有效銷售產品等階段。

第 三 階 段 創 新 : 併 行 發 展 模 型 (Third generation Innovation:Coupling model),這一階段的創新結合了第一階段 的推動模型與第二階段的拉動模型,研發與行銷緊密連結,有時 市場的新點子要因技術的限制而修正,有時技術因由市場所得的 回饋而修正。

(10)

第四階段創新:整合模型(Fourth generation innovation : Integrated model)除了研發與行銷活動彼此的緊密連結外,也強 調與主要供應商及重要客戶之間的密切關係,企業必須進行跨部 門、跨產業的創新活動。企業內部同時進行研究發展、新產品試 產、製程開發、提升量產能力、市場分析與行銷推廣等。

第 五 階 段 創 新 : 系 統 整 合 與 網 路 模 型 (Fifth generation innovation:Systems integration and networking model, SIN),

這一個創新模型是根據包括與供應商與客戶的策略性夥伴關係的 整合模型,再加上運用專家系統,擴大整合研發與行銷活動,以 策略聯盟或聯合開發方式,進行新世代技術或產品之創新,進而 達到彈性研發、提高生產效率與品質。

本節就以往創新相關的文獻,進行整體且概略性的回顧,並期 能對本研究建立理論基礎。從上述顯示『創新』具有豐富、多樣 的內涵、本質,無論就其定義或探討的層面而言,學者們通常傾 向採取一種較為廣泛、通用而非細緻、精確的定義,例如將創新 的產生與採用等,使得創新之研究顯得廣博而複雜。

貳、組織創新的意涵與類型

創新既是有目的、有系統地尋求改變,則它必須運用有效的方 法。Drucker(1985)指出,引進創業精神最重要的是將管理的觀念 和技巧運用到新問題與新機會上,創新管理有幾個重要課題:(一) 如何使創新成為組織成員的共同信念及組織文化的要素、(二)尋 找創新機會、(三)決定創新策略、(四)創新及知識管理的融合、

(五)、創新組織之設計、(六)創新之過程管理。因此,創新可以

(11)

經由適當的組織設計(Organization design)推動。

一、組織創新的意涵

「組織創新」的意涵,可以從組織創新相異的研究觀點而有 所不同, Wolfe(1994)歸納出四種主要的研究觀點:產品觀點、

過程觀點、融合產品及過程觀點、多元觀點等;並認為隨著不同 研究者的興趣及觀點,其對組織創新的定義也有所差異,綜合觀 之如下:

(一)、產品觀點(product)

有學者以產品的觀點定義「組織創新」,認為「組織創新」是 指 組 織 產 生 或 設 計 新 的 產 品 , 進 而 該 產 品 可 以 獲 獎 或 成 功 上 市

( Blau & McKinley,1979 ; Burgess,1989; Kochhar and Parthiban,1996 )。 基 本 上 , 此 類 學 者 強 調 組 織 的 「 產 品 」

(product),可謂是以「結果」為評斷基準。

(二)、過程觀點(process)

有學者主張以「過程」(process)觀點來定義「組織創新」,

而反對以「產品」觀點定義組織創新。認為「組織創新」是一種 過 程 , 這 個 過 程 包 括 五 個 階 段 : (1) 設 定 議 程 (setting the agenda) : 敘 述 組 織 或 部 門 的 重 要 任 務 或 目 標 ; (2) 設 定 程 序 (setting the stage) : 擬 定 細 部 執 行 目 標 ; (3) 產 生 創 意 (producing the ideas) ; (4) 創 意 測 試 與 實 施 (tes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ideas);(5)結果評估(outcome assessment):

依 據 結 果 的 成 敗 決 定 是 否 重 新 回 到 設 定 程 序 的 階 段

(Amabile,1988)。

(12)

這項過程觀點亦主張,「組織創新」包含三個成份:創新的動 機(motivate to innovate)、工作領域內的資源(resources in the task domain) 、 創 新 管 理 的 技 巧 (skills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

Scott(1994)以發現問題、尋求資金支持、完成問題解決等多 階段過程來界定「組織創新」。Johannessen 等人(1994)主張引進 新程序、方法,改變現有方法、創造潛力的方式,目的在於創造 及 引 進 新 而 有 用 的 事 物 。 基 此 , 此 類 學 者 強 調 組 織 的 「 過 程 」

(process),可謂是以創新過程為評斷基準。

(三)、融合產品及過程觀點(product & process)

有學者兼採以「產品」(product)及「過程」(process)觀點 來定義「組織創新」,Dougherty 等人(1995)認為「組織創新」是 一項複雜的問題解決過程,涉及的活動包括:產品設計、產品創 新功能部門協調、公司資源、結構、策略的配合。

「組織創新」反應了公司對新意念、新奇性、實驗性、及創 造過程的經營與支持,而其結果將產生新的產品、新的服務、及 新的科技。

(四)、多元觀點(multiple)

近年來,以多元的觀點來界定「組織創新」漸獲重視,一般認 為過去學者以產品或過程觀點來界定「組織創新」,可能較偏向於 企業的「技術創新」層面(technical innovation),而對於管理 政策或措施等之「管理創新」層面(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有所忽略,換言之,「技術創新」(包括產品、過程、設備)與「管 理創新」(包括系統、政策、方案、服務),都是「組織創新」的

(13)

展現(Damanpour,1991)。

二、組織創新的類型(typology)

組織學者對於「組織創新」的分類,依其研究目的各有不同,

謹說明如下:

(一)、依導入流程

Marino(1982) 及 Zmud(1984) 將 創 新 的 採 用 (adoption of innovation) 分 成 開 始 (initiation) 及 實 行 (implementation) 兩 個階段。

(二)、依演進程度

Nord 與 Tucker(1987)認為創新分成:激進式創新(radical innovations)及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s);Tushman

& O'Reilly (1996) 除 上 述 兩 項 外 , 增 加 構 築 式 創 新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s)。

(三)、依創新內涵

Daft(1978)、Kimberly 與 Evanisko(1981)和 Damanpour 與 Evan (1984) 認 為 創 新 可 分 成 管 理 創 新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 和 技 術 創 新 (technical innovations) 。 前 者 以 系 統、政策、方案、服務為主,後者則為產品、過程、設備等。

(四)、依創新矩陣

Schumann 等人(1994)提出了創新矩陣(innovation map)的觀 點 , 認 為 組 織 中 的 創 新 活 動 可 依 創 新 性 質 (nature)及 創 新 類 別 (class)兩構面分成九類,兩個構面的內涵分別敘述如下:

1.依性質的構面:

(14)

a. 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提供給顧客完整且具 體功能或服務,如生產的產品、顧客能使用的產品等。

b. 製程創新(process innovation):提供一產品發展,製 造的方法或程序,如產的的製造流程、運銷系統等。

c. 方法創新(procedure innovation):為一套產品或製 程,整合融入組織運作的方法。

2.依類別的構面:

d. 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現有產品、

製程、方法的漸進式改善,使得現有產品或功能有進一 步的改善、更方便或更為便宜。

e. 獨特性創新(distinctive innovation):對現有產品、

製程、方法的顯著性改善,功能的提供。

f. 突破式創新(breakthrough innovation):具有技術或 方式上的根本性差異,使功 能績效明顯地優於傳統功 能,甚至完全取代。

(五)、依組織流程

林靈宏、劉水深及洪順慶(民 83)等人之研究將創新類型 (innovation type)分成:生產性創新、行銷性創新、技術性創新,

及整合性創新等四種。Higgins (1996) 將創新分為:產品創新、

過程創新、行銷創新,及管理創新等四種類型。

參、小結

綜上所得,組織創新所包含的範圍甚廣,舉凡新產品創意、

新生產方式、新市場、新顧客層、新員工雇用、新事業、新策略

(15)

方向、推出舊產品的新方法、新服務、新領導結構、新研究技術、

新 薪 資 制 度 、 評 估 創 新 的 新 方 法 等 等 , 均 含 括 在 內 (Kuczmarski,1996)。再者,創新也常促使組織打破既有的組織結 構與組織疆域,自市場及環境中擷取新主意、新技術,整合內外 部相關團體,以創造新價值,以及更高之效能、效率。而以多元 的觀點來界定「組織創新」逐漸獲得重視,換言之,「技術創新」

(包括產品、過程、設備)與「管理創新」(包括系統、政策、方案、

服務),都是「組織創新」的重要表徵。

(16)

第二節 組織設計的創新理論

創新的成效與組織設計、組織動力息息相關,過去許多研究指 出,創新宜在一個較有彈性的組織中進行,但不同的學者以不同 的角度來描述此種彈性的組織,如開放的、掌握機會的、臨機應 變的(Kamoche et al.,2001)。組織創新的影響因素複雜且多元,

創新除了外部總體經濟環境的刺激,也有來自企業內部的組織設 計。學者認為組織的內部機制以及外部因素是研究組織創新的重 要議題(Leonard-Barton, 1995; Ravichandran, 2000; 李仁芳,

1997)。

近年來,組織診斷(diagnosing organization)時常被運用 在分析探究組織的實務運作情形,並發展適當的策略以提升組織 之生產力、工作滿足感,及成長發展(方崇雄譯,民 93)。為使組 織診斷能有系統的依序而行,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各類組織診斷模 式,而開放系統(The organization as an open system)的觀點 就為許多學者所倡議(Weisbord,1976; Nadler 與 Tushman,1977;

Cummings & Worley,2001)。本研究植基於開放系統的組織診斷模 式,就輸入(外部環境)、轉換(組織設計)、輸出(產品與服務)模 式中,以轉換(組織設計)為組織創新的分析架構,深入探究組織 創新指標內涵。

Nadler 與 Tushman(1977)在轉換(組織設計)中倡議,其所 構成的要素包括:各種任務與工作、組織的管理結構、人員、以 及個人、團體與其他次級系統的所有關係;為此,本研究將組織 設計在組織創新上的構成要素,依照上述概分為:創新策略與執

(17)

行、組織制度與結構、人力資源、以及組織文化等四項。茲將本 研究組織設計的組織創新構成要素以圖 2-1 表示,並分別敘述如 下:

圖 2-1 組織設計的組織創新構成要素(資料來源:本研究)

壹、創新策略與執行

依照各學者主張與相關文獻分析所得,將組織設計之創新策略 與執行構成要素,可分成(1)創新藍圖、計畫與目標、(2)策略思 考邏輯與選擇、(3)實驗與執行創新、(4)系統性創新等四方面,

分析如下:

一、創新藍圖、計畫與目標

企業之創新藍圖與遠見的重點在提出一個吸引人的目標,激發 Inputs

外部環境

Organization design

組織設計

創新策略 與執行

人力資源 組織文化

組織制度 與結構

outputs

創新產品 或服務

(18)

員 工 的 熱 情 , 因 為 遠 大 的 抱 負 本 身 雖 然 不 會 帶 來 出 其 不 意 的 策 略,但缺乏遠大的抱負,就會產生平淡無奇的策略,而人們通常 只 在 訂 定 了 不 合 理 的 目 標 時 , 才 有 開 始 尋 求 突 破 性 構 想 的 驅 動 力。而當公司樂意與員工一起分享超過目標的利潤時,往往也為 創新帶來極大的助力。(Kuczmarski, 1996; Hamel, 2000; Quinn, 2000)

許多卓越的領導者擅於運用具前瞻性的願景,帶給員工行動的 勇氣。Hamel(2000)認為組織必須定期脫胎換骨,放棄逐漸式微的 策略,且不論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多平凡,它們都必須注入超然 的目的-源自人類想讓世界更美好的渴望(Quinn, 2000)。

同時,管理階層也應當描述公司未來的形貌與經營方向,協助 員工對公司前景有所期待,與公司一同成長,明白新產品或服務 在公司整體成長目標及策略計畫所扮演的角色。簡言之,創新的 計畫要明確陳明其重要性與時間的急迫性,且清楚描述整個工作 的流程,以實際指導創新活動於公司的日常營運中得以被實踐。

(Drucker, 1998; Hamel, 2000)

充滿熱誠的團隊一旦投入創新改革,就會冒險丟出許多新的觀 念、想法與解決方案,使得管理階層無法招架,並覺得自己不得 要領。鎖定創新目標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評估各種選擇的 優先順序與潛在的利益得失則為首要關鍵。鎖定創新目標,就是 要栓緊組織內的重要螺絲,以使得釋放出創新的潛力

(Shapiro,2002)。

組織必須清楚地分析價值與機會,才能夠準確評估變化與創新 的契機,在排定這些層次的先後順序時,其重要焦點是:大方向、

(19)

策略、評估、機會;總歸一句,創新一定要切中要害、鎖定創新 目標(Shapiro,2002)。

二、策略邏輯與選擇

Drucker(1985)將創新策略分為:(1)孤注一擲,選定一個明確 的目標,然後將全部的力量投注於此目標;(2)打擊對方弱點,此 策略分為「創意性模仿」及「創業家柔道」策略,前者跟隨創新 者,立即推出滿足顧客需求的新產品;後者是針對對手沒有設防 的區塊,鞏固另一個灘頭堡;(3)找出並佔據一個生存利基,設法 在一個獨特、小的市場中取得實際獨占地位;(4)改變產品、市場 或產業的經濟特性。

Kuczmarski(1996)認為指向成功的「創新信念」,必須發展一 項創新策略,界定新產品及服務所需的策略性目標,新產品所需 的財務成長差距,以及發展過程中用來推動創意及概念的篩選標 準。

Tushman 與 O'Reilly (1996)認為最成功的公司,既可以一面 針對長程策略更新組織能力,同時還能捕捉短程優勢所帶來的利 益。這些優秀的公司,透過主動創新與策略變革,促使自己轉型,

並能夠設定所屬產業的創新步調,藉以從今日的堅強地位,轉移 到明日更美好的未來;而在策略選擇上,企業處於新興市場中,

最關鍵的是新科技、創新以及彈性,但若處於成熟市場,最需講 究的事情卻恰巧相反,包括成本、效率、以及漸進式創新。

研究指出,為有效促成創新,公司管理階層必須明確地傳遞創 新策略與使命,並將之視為策略的關鍵要素,以強化並宣示其重

(20)

要性。同時,創新策略除須明確、清晰以外,更應是因應組織獨 特的情境而生,而非僅是抄襲同業之競爭者的策略(McDermott &

Sexton, 1998; Kim & Mauborgne, 1999)。

Kim 與 Mabuorgne(1999)認為創新始於遵循不同於傳統策略 思考邏輯之創新策略思考邏輯,主張企業應於「產業的假設」、「策 略性重點」、「顧客」、「資產與能力」、「產品與服務之內容」等構 面上不斷反省思考,並且具有時時質疑、挑戰現狀的精神。建立 組織質疑的態度,就會形成一個創新的環境,有助於創新策略(朱 博湧譯,民 90);表 2-1 即傳統思考邏輯、與能夠激發創新之價值 創新邏輯的對照表。

Hamel(2000)也認為創新策略中包含一家公司對其產品及市場 範圍的定義,若與傳統競爭者有明顯不同,便有可能成為事業觀 念創新的來源;此外,若公司大幅改變現有的能力與資源基礎,

也可能產生事業觀念創新。

(21)

表 2-1 傳統與價值創新的策略思考邏輯之比較 兩種策略思考邏輯

策略的五種面

向 傳統邏輯 價值創新邏輯

產業的假設 認命於產業的狀況 產 業 的 狀 況 可 以 自 行 打 造。

策略性重點 企 業 應 該 要 建 立 競 爭 優 勢,其目標便在於贏取競 爭的勝利。

競爭並非標竿。企業應該 要 追 求 價 值 中 的 大 幅 躍 進,以支配市場。

顧客 企 業 應 該 要 透 過 更 進 一 步的區隔化與顧客化,以 保留並擴張其顧客層。它 應 把 重 心 放 在 顧 客 所 重 視的差異化上。

價 值 創 新 者 把 目 標 放 在 多數顧客,並且願意放棄 某些顧客。價值創新者把 重 心 放 在 顧 客 所 重 視 的 關鍵共通點上。

資產與能力 企 業 應 該 使 其 現 有 的 資 產 與 能 力 都 發 揮 槓 桿 效 益。

企 業 絕 對 不 可 受 限 於 已 有的成果。它必須自問:

假如重新開始的話,我們 會怎麼作?

產 品 與 服 務 的 內容

產 業 傳 統 的 界 線 決 定 了 企 業 所 提 供 的 產 品 與 服 務。其目標便在於極度擴 張 這 些 產 品 或 服 務 的 內 容。

價 值 創 新 者 以 顧 客 所 追 求 的 全 方 位 解 決 方 案 來 思考,即使它使得企業必 須 跨 該 產 業 傳 統 的 產 品 與 服 務 內 容 , 亦 未 嘗 不 可。

資料來源:Kim & Mauborgne(1999)。

永續創新的觀念與早期的改革運動(例如:企業流程再造、全 面品質管理、及時存貨管理等),在幾個重要的層面上有所不同:

(1).策略:創新的重點是鎖定在企業用來與競爭對手區隔的關 鍵部分。

(2).普遍性:創新的觀念必須深入組織的每個層面,從結構到

(22)

神的一部分。

(3).整體性:承認事物的「完整性」,也就是企業所有層面的 互賴關係。

(4).以創造價值為重:我們不應該只顧著降低成本與簡化流 程,而不管它們對顧客與其他利益關係人的影響。重點應該是為 一般的利益關係人與特定的顧客創造價值。

(5).強調統籌:統籌不是指監督或管理,而是指企業的領導階 層可以作為其他公司標竿的領導方式。

(6).把科技當作觸媒,而不是解答:過去公司選擇了科技解決 方案後,往往就會設法根據這些解決方案設計營運內容。雖然科 技可以也應該激發新的營運模式,但在創新組織中,科技只是必 要的營運工具,而不是主角。

(7).重視人的角色:創新是因人而設,同時也要靠人落實,唯 有當人員具有堅定不移的決心時,組織才能成功。因此,人員顯 然是每個營運層面的主要關鍵(Shapiro,2002)。

就 創 新 的 策 略 類 型 而 言 , 有 六 種 創 新 策 略 可 提 供 企 業 參 考 (Freeman, 1982; Cohen & Levinthal, 1990) , 分 別 是 攻 擊 (Offensive) 、 防 禦 (Defensive) 、 模 仿 (Imitative) 、 依 賴 (Dependent) 、 傳 統 (Traditional) 及 投 機 (Opportunistic) 策 略 等,歸納整理如下表 2-2。

徐作聖與邱奕嘉(民 89)指出,影響企業辨認創新潛力的第一 因素乃是企業經理人的「管理邏輯」,企業經理人在處理各類管理 問題的經驗中,逐漸在腦海中形成對市場、競爭、內部資源運用 的看法,這些構成經理人的管理邏輯,並成為其瀏覽資訊,解決

(23)

問題的概括藍圖。企業運用同一邏輯處理問題,若成功,將繼續 強調此一邏輯,若失敗,才會尋求新的邏輯,或修正原有邏輯。

Hamel 及 Prahalad(1994)指出,企業若想要破除舊有邏輯,並開 拓新機會,需要不同的管理邏輯。

表 2-2 創新策略的說明

攻擊 Offensive

在競爭者採取行動前,率先推出新產品,其所建立的才能及所 採取的行動皆以產生新創意為標的,並進一步將之轉化為產 品,此類企業通常投入大量成本於研發部門。

較傾向於透過外界的資訊管道蒐集新創意。

防禦 Defensive

等待先驅者(pioneer)引進產品,然後改善該產品的瑕疵,進 而推出產品。作為一個跟隨者,防禦性企業自先驅者處學習很 多有關產品的潛力,但因防禦者的產品並非與開創者的產品完 全相似,且甚至是異質化的模仿產品,故防禦者也需要大量投 資於研發。

也具有非常強的研發能力,因為是利用現有的知識吸收新的知 識,通常具有較佳的功能及較低的成本。

通常需要有非常強的互補性資產-製造能力、行銷、配銷管 道、聲譽,一旦決定行動時,速度是非常快速的。

傾向於將其產品差異化。

模仿 Imitative

傾向於生產與先驅者相同的產品,沒有超越或趕上先驅者的打 算,通常具備降低成本的能力。

依賴 Dependent

企業願成為較優良廠商的附屬公司,例如許多日本廠商擁有這 類的衛星工廠。

傳統 Traditional

對產品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只可能致力於降低成本。

投機 Opportunistic

努力尋求市場區隔中的特殊需求,皆在找到利基市場。

資料來源:整理自 Afuah(1998)

許多策略創新者,例如惠普(HP)、嬌生、3M、微軟、摩托羅拉、

(24)

奇異(GE),經常利用監控策略的健全性,以克服成功的惰性,以 便早在危機發生之前做出警訊;這些成功的惰性往往是財務健全 性下所產生的。監控策略的健全性的一些指標,包括:顧客滿意 度、產業結構、產業的自由化、財務健全趨勢、員工士氣、生產 線上的創新與新產品、利害關係人的回饋、適應環境變遷的能力、

相對競爭者的財務健全度等(朱博湧譯,民 90)。此外,策略創新 者亦經常創造正向的危機,極力推廣新挑戰,以激勵員工創新。

三、實驗與執行創新

Van De Ven et al.(1989)對組織創新的研究分類,包括技術 創新、產品創新、流程創新和經營管理上的創新。Rothwell(1992) 認為創新是:「引介一項新的製程或技術設備,所需的技術、財務、

管理、設計、生產和行銷的各個步驟。及對於新產品發展程序的 瞭解,從產生創意、篩選、分析、測試到正式上市期間所經的程 序」。Johannessen 等人(1994)則認為,組織創新的過程包括:

知識及相關資訊的運用,目的在於創造及引進新的(new)與有用 的(useful)事物。

Kanter(1988)認為組織創新是新的構想、程序、產品、或服 務 的 產 生 、 接 受 、 與 執 行 , 內 容 包 括 : 產 生 創 意 、 結 盟 創 意

(coalition building)、實現創意(idea realization)以及遷 移創意(transfer)等四項過程。

Kuczmarski(1996)強調技術與創新組合以及技術發展過程,

認為公司應清點與確認公司核心技術與專業領域,防止勉強將技 術與新產品概念湊合在一起的現象,並且以一套有系統的技術發

(25)

展流程,引導創新團隊把新創意轉化為活生生、能夠量產、商品 化的新產品。Hame1(2000)也以「創新之輪」表達類似的概念,如 圖 2-2。熱中新事物的人才想像出新的可能性、設計出一貫的事業 模式、進行低風檢實驗-即進行許多小賭注,把試驗當成許多選 擇的組合,將風險分散給夥伴以加速學習,進而評估學習心得與 成果,以決定是否擴大規模,進行另一項實驗。

圖 2-2 創新之輪;資料來源:取自 Hamel(2000).

Damanpour(1991)認 為 組 織 創 新 大 略 分 為 技 術 創 新 與 管 理 創 新,尤其前者是指組織的新技術、產品和服務等。對組織而言,

流程創新包括:生產製造程序、裝配程序、機器設備功能等(劉 春初等,民 90)。

Tushman 與 Nadler (l986)認為創新是公司所創造出來的任 創新組合

構想 新事業

實驗 想像

設計

實驗 擴

(26)

何產品、服務或製程。Afuah(1998)認為創新是使用新的知識,提 供顧客所需之新的服務及產品,包括發明(Invention)及商業化 (Commercialization)。新知識可能與技術或市場相關,技術知識 是指組件的知識、組件間的結合、方法、製程、及那些與產品及 服務有關的技術;市場知識乃指配銷通路的知識、產品應用、屬 性改善、擁有前所未有的屬性、或未曾於市場中出現的產品。通 常新產品或服務本身即可被稱為創斯,因為它即是新技術或市場 知識的創造物。

Hame1(2000)進一步將創新定義為:為顧客創造出新價值、帶 給競爭者無情的打擊、為股東創造新財富…等角度之事業觀念創 新。對組織而言,創新的產品或服務,包括:專利、研發密集度、

新產品開發比率、技術開發能力、研發人力密度、以及創新率等

(劉春初等,民 90)。

創新就是實驗、不斷執行、整合,與自外部輸入知識等活勤。

新專案的開始與實際執行的核心流程本身即是創新

(Leonard-Barton, 1995; Tushman 及 O'Reilly, l998; Tang, 1998)。

Kuczmarski(1996)認為指向成功的「創新信念」,必須設計一 套技術創新組合,亦即確認核心技術或專業技術領域。此核心技 術將是未來可能發展新產品的發展平台。

Drucker(1998)也認為創新當從小處著手,他指出有效的創新 都是從小做起,而非一開始就宏偉壯觀,而且最好是能夠從小規 模試驗開始,運用少數資金、人員及狹小的市場進行測試,有助 於過程中必須的調整與改進。畢竟創新在初始期往往僅是「接近

(27)

正確」而已。

Tushman 與 O'Reilly (1996)認為,創新的源頭非科學家,而 是實踐者,由於實踐者知道如何將各種既有的加以串聯運用,以 大幅度提昇績效表現,才會出現創新。

組織的創新是要在既有的標準作業流程下,發揮即興的創意,

連「點」成「線」,發揮綜效。當今的科技發展,包括網際網路、

全球資訊網、電子郵件、電信網路化等,都將進入合作、整合、

創新的時代,也就是連「點」成「線」而成「面」(Shapiro,2002)。

創新流程是建立創新文化的必備工具,否則創新就會變得毫無 規則可循,一切只好碰碰運氣。創新流程可以引發不同的思考,

而且只要把想法(原料)經過嚴格的篩選與提煉,它就會變成有 用的高價值解決方案,可以不斷重現並付諸實現,它的目標是要 以制度化的方式尋找機會與產生想法,同時把想法轉化為高價值 的解決方案(Shapiro,2002)。Shapiro(2002)以「先分散—再集中」

模式,建議要先產生許多想法(分散),然後再評估這些想法的可 行性(集中)。其中提出四個步驟:(1)假想:解決問題初期的 腦力激盪;(2)著手:建立過濾機制,評估每一個方案的可行性;

(3)躍進:利用願景選定目標,並且運用豐富關係,連結其他 想法;(4)實現:創新的手段,達成創新的目標。

促進創新比較像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在某種程度上 必須靠嘗試錯誤找到出路。因此,在設計與執行功能時,必須力 行「建立、嘗試、修改」的哲學,以逐步朝目標邁進。模擬有助 於打造一個能促進創新的環境,使團隊成員專心投入重要事務之 上;模擬是一種刺激觀念的方式,目的是要讓組織思考該如何填

(28)

補現狀與可能強況之間的落差,並把組織對現行運作方式的評 估,以及對未來運作方式的展望給串聯起來(Shapiro,2002)。

四、系統性創新

Tushman 與 O'Reilly (1996)認為,組織要常保成功,有賴源 源不絕的『創新之流』(innovation streams):長期有系統的進 行各種不同類型的創新。這道『創新之流』(innovation streams)

的流動方向,與組織的慣性作用力相反,經理人由於面對兩股相 逆的作用力,一股代表變革,另一股代表穩定,所以必須創建一 種『雙管齊下』(ambidextrous)的組織,這種組織在追求穩定、

實行漸進式變革的同時,也勇於實驗,採取構築式創新

(architectural)以及不連續式變革創新(革命性變革)(如圖 2-3)。『雙管齊下』型組織所建立的能力,可使他無論如何在眼前 或是未來,皆可出類拔萃。

(29)

漸進式創新

鼓勵持續改善 漸進式變革 一貫性與控制力 消除變數 成本、數量 獎勵追求數量和降

低成本

構築式創新

鼓勵各單位相互串

增加並串聯各個次 系統

獎勵整合與串聯

不連續式創新

鼓勵突破性創新 實驗與變異 多樣化的小失敗 邊做邊學

獎勵實驗以及突破 性創新

圖 2-3 雙管齊下型創新管理(資料來源:Tushman & O'Reilly ,1996)

創新並不是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事實上,創新就好比音樂界的 爵士樂演出,需要一個能供給養分的結構才能長得好,爵士樂演 出很著重創新,如果用音樂的術語形容,就是「即興演出」,即興 演出跟創新一樣,並不是愛怎麼做就怎麼做,爵士樂演出仍需遵 循一些簡單的結構(Shapiro,2002)。

Drucker(l998)也於「創新與創業精神」一書中強調企業應當 進行系統性創新,此乃始於有系統地分析創新的機會來源,例如 意外事件、不一致狀況…等,而僅對所有的創新機會來源保持警

提供明晰、單純的願景 平衡多元結構

平衡同質性與異質性 為改變創新之流而下賭注 實施雙管齊下型管理

今日明日,大/小,漸進式/不連續性

最高經營團

(30)

覺是不夠的,更必須系統化地分析和研究並加以組織,故建議企 業應當多走進市場,仔細察看、詢問、傾聽,同時並用左右腦:

觀察數字和資料以及人們的行為。

永續創新就組織上下的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在創新,使創新就像 呼吸一樣自然(Shapiro,2002)。

Shapiro(2002)認為光是組織結構的改革並不足以讓組織上下 都具備創新能力,改革必須擴及組織的每個角落,從管理風格到 評量系統都包括在內。

貳、組織制度與結構

Drucker(1998)指出,創新是員工努力工作的成果;而員工則 是在組織結構內工作。為使事業單位更具創新能力,公司必須設 計一種結構,容許組織內的成員都成為創業家。此結構的重點在 反應出一套關係,使組織成員都能以創新為重心,亦即公司必須 確保其酬勞、激勵措施…等,都應當支持創新的行為,而非造成 妨礙(McDermott & Sexton, l998)。在組織制度與結構構面要素 上,依各學者主張與相關文獻彙整所得,分別從(1)激勵系統、(2) 評估系統、(3)溝通網路(包括資訊系統、串連機制)、(4)組織結 構、(5)管理制度等五方面分析如下:

一、激勵系統

激勵系統是引導知識創造與分享的重要機制,能夠鼓勵知識取 得和流通、透過獎勵促成合作關係的人,來支持合作的行為、協 助塑造創新的文化,也能對不符需要的知識活動設立障礙。

(31)

(Leonard-Barton, l995; Tushman & O'Reilly ,1996; Hargadon

& Sutton, 2000; Yeung et al.,1999; Quinn, 2000)

獎勵方式可概略分為財務類報酬與非財務類報酬兩種,前者包 括現金紅利、調薪等;後者如主管的表揚、授權、同儕的敬重、

升遷,或者承諾員工在創新的結果足以成立另一個部門時,予以 獨當一面、任該部門主管的機會。(Galbraith, 1982; Hargadon &

Sutton, 200O; Kuczmarski, 1996; Hamel, 2000)

Amidon(1997)認為知識經濟下的創新策略,對於知識工作者進 行獎勵與投資。一個真正的知識密集組織是由被授權且能夠自我 激 勵 的 知 識 工 作 者 組 成 , 這 些 工 作 者 具 有 很 強 的 自 信 及 技 能 水 準,企業若欲知識工作者產生更大貢獻,則須對其進行適當的激 勵與授權。

但是創新之所以會一直低迷不振,其實只有兩個原因:一是員 工缺乏創新動機,另一則是員工的創新能耐被低估了。前者由於 實際推動必然會帶來革命性的轉變,對於安於現狀的人往往會把 創新當成是種威脅。後者是由於組織設計不良,就如同組織的目 標、策略、管理結構、激勵評估系統、人力資源等等,欠缺有效 的創新觸媒,而失去激發創新能耐的機制,員工也就只好在有限 的空間中,做有限的改變(Shapiro,2002)。

加強內部競爭可以刺激創新,而且只要靠簡單的達爾文式法則 就能做到:只有最成功的觀念或產品才能生存。不成功的則會被 改變、整併或完全拋棄。像寶鹼(Procter & Gamble)多年來都 是採用這種方式,他們會讓不同部門的產品正面較勁,以創造良 性的競爭,並防止驕矜自滿的現象出現,同樣的,公司也可以用

(32)

這種適者生存的方式刺激創新(Shapiro,2002)。

組織的報酬制度必須與評量措施結合,執行者才有前進的動 力。所有獎勵措施都應該以結果為依據,且獎勵應該只以員工所 能掌握的事實為標準,員工必須有辦法調整本身的行為,以帶來 更好的結果(Shapiro,2002)。

有些文化相當重視個人的績效與個人的報酬,但這樣容易會把 責任往某一個人身上壓,因此,卓越的表現有賴於大量的團隊合 作,團隊成員必須學會有福同享、有難同當(Shapiro,2002)。

二、評估系統

Tushman 與 O'Reilly (1996)認為,『勇於創新』的第一步,

是經理人和的團隊,清楚辨認出績效鴻溝與機會鴻溝在哪裡,所 謂績效鴻溝,就是組織的理想績效與實際績效之間的差距,機會 鴻溝就是預先主動創造出來的績效鴻溝。領導者創造機會鴻溝,

就是預先主動創造出來的績效鴻溝,以提高績效標準,激勵追求 高績效的行動力。

Amidon(1997)認為知識經濟下的創新管理強調利用網路化的 企業和以知識為基礎的產業環境,且應著重建立衡量利潤與無形 資產的績效指標。這些無形資產例如:知識創造、學習、創造力、

組織變革、顧客關係、員工激勵、品質等關鍵指標。

企業除了透過激勵系統,以正確獎勵對創新有助益的行為外,

所依據的評估系統也同樣重要,即企業應依據何種指標,來評定 員 工 與 公 司 在 創 新 上 的 表 現 足 堪 楷 模 , 應 予 以 鼓 勵 。 Galbraith(1982)認為績效標準必須不受財務控制,倘若要求員工

(33)

努力創新,則自然應當以衡量「什麼是新的」作為評估的標準;

Hargadon 與 Sutton(2000)則建議以衡量從同事身上所學到多少 的程度檢視員工彼此之間分享與合作的情形。Quinn(2000)則強 調,公司將創新活動外包給專業供應商後,由於制訂細部程序的 查核極易使創新者受到羈絆,所以對外部供應商的評估應重視結 果的達成度,而非鉅細彌遺的過程。Hamel(2000)以企業為分析單 位,提出企業需建立符合評估創新的指標,因為傳統的評估指標 已經無法使公司思考,並可向其他組織的創新做有系統的標竿學 習。

Kuczmarski(1996)認為公司應衡量創新的進展及收益,實際依 據創新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衡量創新的績效,除口頭讚揚以外,

透過設立長期的團隊獎金,鼓勵持續的嘗試與合作的行為。Yeung et al.(1999)則建議使用多向度評估方式,由同儕、部屬與客戶 來評估員工創新的表現、獎勵後對錯誤及成功的行為進行檢驗分 析…等。

持續評估每個部門或每個人的執行狀況也同樣不容忽視,因為 訓練的需求會改變、有效的報酬與激勵因子也可能會改變,而組 織對創新的定義也可能不斷革新,換言之,今天在公司裡行得通 的方法,則未必適用於明日的世界。為了長期創造並維持創新的 動力與氣勢,經常檢視公司是否衡量恰當、攸關的行為與態度是 極為重要的。(McDermott & Sexton, 1998; Tushman & O'Reilly , 1998)

評量往往被認為與創新對立,因為它的作用是在維護正常營 運,但事實上,適時運用評量措施反而有助於創新,因為它所注

(34)

重的是結果,而不是手段(Shapiro,2002)。

評量促進創新的主要三種方式(Shapiro,2002):

(1)以成果為重

◎績效目標要以成果為重,而不是以達成目標的手段為重

◎應讓員工了解,他們要完成哪些任務,而非要怎麼做

(2)追求遠大的績效

組織有充滿企圖心的遠大目標,那麼評量措施本身就可以 促進創新,讓人以創新的方式思考並跳脫框架,強迫每個 人找出新方法

(3)評量正確的項目

◎擇定適當的評量架構

◎選對評量標的

Shapiro(2002)提出績效稜鏡(Performance Prism)的新評量 架構,認為這個架構將有助組織創新;它共有五個面,由「利益 關係人的滿意度」與「利益關係人的貢獻」構成稜鏡上下兩端三 角形,「策略」、「流程」和「功能」則是連接三角形的三個矩形面。

三、溝通網路

創新企業中溝通網路的重要,在於確保資訊有效率的傳遞與交 換,及決策的正確性,研究指出資訊與知識較高的可取得性

(accessibility),往往有助於員工創新的行為(Galbraith, 1982;

Tang, 1998; Quinn, 2000)。

Tushman 與 O'Reilly (1996)以 聯 營 型 ( pooled )、 序 列 型

(sequential)以及互惠型(reciprocal)等三種關係,說明部

(35)

門間不同的溝通協調依存關係(如圖 2-4)。聯營型最為單純、最 容易管理的一種依存形式,由不同單位分別完成不同工作;序列 型則循著典型的直線式工作流程,由某一道程序流轉到下一道;

互惠型最為複雜,工作流程講求相互調適,所以必須同心協力、

團隊合作、相互信任。組織的創新管理通常涉及互惠型的依存關 係,從事創新管理時,必須跨越組織及地理界線,將各種工作流 程與元素串聯在一起。

圖 2-4 三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資料來源:Tushman & O'Reilly ,1996.

溝通網路可以歸為兩類,即資訊與溝通系統以及實體位置。資 訊與溝通系統(或指內部知識管理系統)指的是如電子郵件、網 際網路、公司內部網路…等,可以視為資訊科技系統在創新企業

單位甲 單位乙 單位丙

聯營型

單位甲 單位乙 單位丙

序列型

單位甲 單位乙 單位丙

互惠型

(36)

的角色。管理階層應當打造全公司的資訊科技系統成為一個創新 網路,使原本僅有一絲構想的員工,能夠透過其找到許多創新工 具,例如關於如何建立事業觀念的相關知識與資訊…等;而與外 部合作廠商之間,也可以透過軟體技術共同合作開發與測試,使 每個成員既享有獨立自主作業的自由,又可透過適當介面使人與 人間資訊得以共享,將提出之新解法方案加以測試。資訊科技的 進步使全世界不同地區、不同工作時段的參與者,得以隨時進行 精確的整合(Hamel, 2000; Galbraith, 1982; Quinn, 2000)。

而強調實體距離的親近(proximity)也不無道理,因為近距離 與面對面的接觸,在溝通上所具之影響力也不容質疑。刻意將不 同部門的人置於鄰近區域,致使其用餐、活動經常碰面,將有助 於其交換意見(Saxenain, l996)。實體的接觸與交流,也可以透 過 一 些 正 式 的 串 連 機 制 進 行 , 例 如 由 高 階 主 管 召 集 跨 部 門 的 會 議、工作輪調、成立專案計畫、組織跨部門團隊…等(Drucker, l998;

Galbraith, 1982, Tushman & O'Reilly , 1998; Kuczmarski, 1996 ;Yeung et al.,1999;)。無論使用哪一種工具或方式、制度,

用意均在建立一個打破種種界線的無疆界組織,使組織中的資訊 與 意 見 暢 通 無 阻 , 以 利 創 新 (Leonard-Barton, 1995; Yeung et al.,1999)。

此外,非正式社會網路亦相當重要性,從非正式溝通模式中可 以發覺網路中的溝通樞紐,亦即非正式組織中居於關鍵的人,這 些關鍵人物以及和他們的聯結的網路,對於創新與變革工作具有 很大的影響力(Tushman & O’Reilly , 1996; Drucker, 1998)。

Amidon(1997)認為知識經濟下的創新策略,須有專有的知識學

(37)

習網路,管理者要建立策略經營網路,使其成為一個動態創新的 系統。它的參與者既是創新的提倡者,同時也是學習者。建立起 跨職能的組織,把供應商、策略夥伴、顧客、甚至競爭對手等包 括進來,形成一個實踐共同體,亦即一個有共享的目標,共同創 造附加價值,並隨時間推移不斷進化的學習網路。此一網路越緊 密,智慧資本的價值將越明顯。

四、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指執行策略時,實際應報告的層級及責任的歸屬。企 業 尋 求 合 適 的 結 構 時 , 必 須 考 慮 兩 個 問 題 , 一 是 協 調 性 (coordination),指不同部門如何進行協調、維繫資訊的交換。

其 次 是 異 質 性 (differentiation) 與 整 合 性 (integration) 的 問 題,即企業不同部門通常被認為是獨立的兩個單位,分別負責不 同的功能及角色,每個部門有其獨立的必要性以便持續累積創新 的知識,此為異質性;同時,大部分創新皆需要跨功能的互動,

亦即必須整合不同功能間的異質活動以形成最佳創新,即為整合 性。

有 機 式 與 機 械 式 的 組 織 是 組 織 文 化 連 續 帶 上 的 兩 端 之 典 型 (ideal types)。Zaltman 等人(1973)指出創新活動在初期資訊蒐 集及處理階段,以較複雜、非正式化及集權化的組織為宜,而創 新的實施階段,則以集權以及低複雜度的組織為宜。有些學者企 圖 探 討 加 入 連 續 帶 上 的 中 間 理 想 形 式 (intermediate types)(Kimberly, 1986)。因此,Damanpour 及 Evan(1990)認為 有機式組織是採取持續不斷的創新,機械式組織是採取持續的不

(38)

創新,而中間式組織則是採取持續介於上述兩者中間進行創新。

Duncan(1976)以所倡議「創新採用」adoption區分為起始 階段(initiation)及執行階段(implementation)之雙管齊下的模 式(ambidextrous model)研究發現,有機式組織有助於創新的執 行。Beyer 與 Trice(1978)發現正式化及集權化程度越高,越會 抑制創新的執行;Zmud(1984)更深入探討發現,正式化及集權化 程度越高確實越會影響「技術創新」的執行。

Daft(1978)根據「組織創新」分為「管理創新」及「技術創新」

的雙核心模式(dual-core model)研究發現,機械式結構是適合於

「管理創新」,而有機式結構則是有助於「技術創新」。其中專精 化、功能分化,集權化,垂直分化等組織變項則是支持雙核心模 式的命題。一般而言,有機式的組織較利於創新(Galbraith, 1982;

Ravichandran, 2000)。

King 和 Anderson(1990)從團隊工作的特質來探討創新的產 生 。 他 們 敘 述 影 響 團 體 創 新 的 情 況 有 領 導 力 ( 民 主 化 與 合 作 性 的)、凝聚性的、團體的生命、團體的組成、團體的結構(有機的 而非機械式的)、以及成員是來自於不同領域或背景等。提昇組織 創新能力的技巧包括:把問題解決區隔成為方案產生與方案評量 兩個階段、冒險、自由的交換想法、衝突的合法性、參與者的實 際情境模擬、以及依賴自發性的動機而非外部獎勵。

Amidon(1997)探討知識經濟下的創新策略,認為 Porter 的價 值鏈管理思想適合直線性關係及具體活動的產業環境,現代的創 新策略則強調利用網路化的企業和以知識為基礎的企業能力。

Amidon (1997)認為知識經濟下的創新策略,需改良創新流程,亦

(39)

即知識交流及運用過程,並定期評價。過去的創新過程較多是線 性的,在知識經濟的創新式多向度、複雜的交流,學習和分享能 力的促進對於創新是重要的。

創新之結構應有別於舊有的結構,於組織內設立專司創新事 業的單位,且由高階主管負責,所有關於創新的努力,特別是對 新事業的開發、產品或服務方面的投入,乃直接向這位創新事業 主管報告,而非原有組織層級的直屬上司,也非向目前作業的直 線主管報告。這是由於新方案在創立之初,以及在可見的未來,

往往仍處於極需悉心照顧的嬰兒期,將創新事業與活動獨立經 營,正是給予其足夠的關注與發展空間最適當的方式(Drucker, l998)。

表 2-3 組織結構與資訊處理

機械式(Mechanistic) 有機式(Organic) 溝通

模式

溝 通 是 沿 著 階 層 的 垂 直 式 溝 通,大部分由主管告訴部屬如何 做

溝通是平行的,例如:行銷 人員及工程師直接溝通且接 觸頻繁

資訊 擁有 者

組織層級中的高階經理較具影 響力

專業人員及富有知識的人員 具有影響力

職務

分工 明確劃分工作責任歸屬

工作責任劃分較不清楚,對 新觀念的評估及接受程度較 為客觀

資訊 傳遞 方向

強調資訊由上至下的單向傳遞 強調創意的交換,而非由上 至下的單向訊息傳遞

辨識 創新 潛力

對辨識創新潛力之貢獻較小 大部分有益於辨識創新潛力

資料來源:Afuah(1998).

(40)

Hame1(2000)認為爲創新而改造管理流程,是要加快全新構想 產生成果的時間,必須爲提升效率而再造核心事業流程;實際作 法為找出組織中最普遍、最具影響力的四、五個管理流程,針對 每個流程組成ㄧ個檢討團隊。更進一步指出一種稱為「細胞分裂」

方式的好處。他認為分裂與區隔乃是企業成長的本質,能使人員 及資金從任何單一事業模式的專制統治中解放出來,為新事業模 式創造空間,同時,這也是企業培育創業人才的絕佳機會,減少 現任管理者插手干預次數,而增加經營『自己擁有的』事業之創 業者人數。這樣小而專注的事業單位,更接近顧客的聲音,是故 公司應利用細胞分裂,避免大部門扼殺可能分食其收益來源的新 計畫,強調速度、彈性與專注的重要性。Hamel(2000)指出,創新 網路的設計是用來支持激進的創新,任何有新構想或有創新衝動 的員工,都可以上線去尋找許多創新工具。

相較於 Drucker(1998)與 Hame1(2000)認為應獨立出新事業部 門,以存留創意、與發展創新的方式,Hargadon 及 Sutton(2000) 則較強調以他們所謂「knowledge-brokering cycle」的方法,作 為 推 動 與 促 進 創 新 的 系 統 , 我 們 可 以 將 「 knowledge-brokering cycle」視作鼓勵與促成創新的循環過程,它是四個緊密連結的步 驟,如圖 2-5 所示,包括:

(1)捕捉新點子:四處蒐集新點子,即使是不可能的地方,他 們將新點子視為他們主要的原料之一。

(2)保存點子:點子要能夠被廣為傳遞,讓大家把玩一番,並 且傳遞的不只是資訊存放的位置,最主要是告知「誰」知道「什 麼」。

(41)

(3)想像舊點子的新用途:作者認為這是創新產生之處,即舊 點子放入新的情境當中來應用。

(4)測試有潛力的觀念:測試該項創新是否具有商業潛力,而 broker 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寶貴的教訓,即使該點子最後宣告失敗。

圖 2-5 Hargadon 及 Sutton 的創新循環 資料來源:Hargadon & Sutton(2000).

Nunes 認為:流程的執行優勢會隨時間遞減,相較之下,組織 內的關係資源比較難抄襲,所以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Shapiro,2002)。所以說,流程再造不是萬靈丹。過去強調機械 化、自動化、程式化,使得創新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往往將重 心放在流程、部門、個人、電腦、資料庫等的改善。當前,企業 已經漸漸了解到,必須具備可以擅用科技的創新營運模式,才能 讓員工充分發揮本身的創意,換句話說,企業正在把焦點轉移到 流動、合作、互賴上,使創新與適應力能在框架內、外自然成型

1.

捕捉新 點子

2.

保存 點子

3.

想像舊 點子的 新用途 4.

測試有 潛力的 觀念

(42)

(Shapiro,2002)。

Shapiro(2002)提出創新的組織流程設計六階段,隨著組織逐 步發展這六階段,就會對創新的需求以及創新的功能呈現幾何級 數的成長。(1)職務導向:創新只不過是在嘗試過去做過的事,例 如在現行的作業方式自動化,或是修補已經損壞的部份。(2)對流 程有反應:員工會開始尋找跨職務的創新機會。(3)靠流程推動:

創新會運用到個別流程上。(4)由流程主導:創新則會出現在所有 流程上。(5)功能式網路:功能式組織所重視的是科技的創新用 途、電子商務,以及文化與人員績效的改變。(6)結盟式網路:重 新以核心為重,並把創新普遍運用到整個組織(圖 2-6)。

圖 2-6 組織變革的成熟階段

此外,Shapiro(2002)提示,組織要從傳統的職務式組織改成 創新的模式,以下十點是成功的關鍵:(1)要有迫切的需求、(2)

開發產 品服務

成熟度

招睞顧客 訂單變現

A B C D E F

A:職務導向

B:對流程有反應

C:靠流程推動

D:由流程主導

E:功能式網路

F:結盟式網路

資料來源:Shapiro , S,M.(2002). 24/7 Innova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 Inc

(43)

要讓員工了解流程與功能、(3)以新的取向讓經理人貼近顧客、(4) 高層帶頭可以確保結局成功、(5)購進內部所缺少的專業技術、(6) 要明確、持續及反覆地宣傳、(7)設法建立防護措施,以免組織退 縮不前、(8)把轉型當作一連串的試行方案來處理、(9)避免一體 適用、(10)趁早敲定流程擁有人。

管理組織的設計,是為了集結資源、規劃方向。由於創新是來 自於打破既有的規範,並重新建設,因此政府進行創新方案時,

設計一個負責統籌與整合的組織,或訂定遵循的法規,為重要的 工作重點。創新想法的落實,必須鑲嵌於有形或無形的軟硬體中,

才能成為保留眾人智慧與知識的創新平台,一旦實體的基盤建立 穩固,更多新的構想(idea)、洞見(insight),就會開始多元發展,

並思考多元運用的可能性(溫肇東等,民 93)。

五、管理制度

組織中無論推動任何事,員工是否重視與其看重的程度如何,

均視主其政者的態度,特別在涉及改變組織現況時,高階管理者 的投入與承諾,崇尚與肯定創新,無形中也帶來強大的宣示意味。

領導者的對創新的重視程度,員工往往從其如何分配時間、資源、

心力…等而窺知,領導者與團隊早期且頻繁的參與,也使員工不 敢輕忽該任務的重要性(Hamel, 2000; McDermott & Sexton, 1998;

Hargadon & Sutton, 2000)。

當領導者勇於放棄不合宜的作業流程、方式、產品或服務,員 工 便 比 較 不 會 一 昧 固 守 舊 有 的 模 式 , 而 從 中 得 到 一 個 清 楚 的 訊 息,就是將有更新、更好的方式會取代掉現有的法子,是故嘗試

(44)

以 更 好 、 更 具 新 意 的 方 式 來 解 決 問 題 , 便 成 為 公 司 一 貫 的 理 念 (Drucker, 1998; Yeung et al.,1999)。

Hargadon 與 Sutton(2000)認為創新組織的文化是鼓勵合作 的文化,Kim 與 Mauborgne(1997)認為創新組織透過公平過程 Fair process-讓員工參與決策、解釋決定…等,使他們自願合作、提 供、創造知識與想法,這是價值創新最主要的來源。鼓勵組織成 員自願合作,而非強制性合作,將使知識的創造與分享更為順暢。

在轉入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建立真正公平的過程,而非採用傳 統的手段,則顯得格外重要,如圖 2-7 所示,因為公平過程能夠 建立互信與釋放創意,也更能鼓舞員工,而這正是知識經濟所仰 賴的基礎。

公 平 過 程 像 是 領 導 者 的 管 理 風 格 與 組 織 中 的 一 種 抽 象 的 規 範,公平過程包括三大原則:

l.鼓勵參與:讓員工參與決策過程、徵詢他們的意見。還要讓員 工相互反駁彼此的提議與假設,才能使大家的思考更 清明敏銳,提升團體的智慧。鼓勵大家參與執行決 策,增加大家的投入感,也會提升決策的品質。

2.解釋決策:使每個參與決策、受決策影響的人,都了解形成決 策的來龍去脈。主管階層要向員工解釋決策的主要考 量,讓員工相信,主管是在衡量大家的意見與利益 後,公平的做成決策。員工如果能得到經理人開誠佈 公的解釋,即使個人的意見沒有被採納,也會相信經 理人沒有不公的意圖。

3.說明期望:經理人做成決策後,要向大家說明新的目標、新的

數據

表 2-1 傳統與價值創新的策略思考邏輯之比較  兩種策略思考邏輯  策略的五種面 向  傳統邏輯 價值創新邏輯  產業的假設 認命於產業的狀況  產 業 的 狀 況 可 以 自 行 打 造。  策略性重點 企 業 應 該 要 建 立 競 爭 優 勢,其目標便在於贏取競 爭的勝利。  競爭並非標竿。企業應該要 追 求 價 值 中 的 大 幅 躍進,以支配市場。  顧客  企 業 應 該 要 透 過 更 進 一 步的區隔化與顧客化,以 保留並擴張其顧客層。它 應 把 重 心 放 在 顧 客 所 重 視的差異化
圖 2-3 雙管齊下型創新管理 (資料來源:Tushman & O'Reilly ,1996)
圖 2-5 Hargadon 及 Sutton 的創新循環 資料來源:Hargadon & Sutton(2000).
圖 2-8 公司對員工與顧客互動情形的看法演進  資料來源:Terrill & Middlebrooks,2000).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家的事業是從祖父開始立下基礎的,在父親 的掌管下,業績蒸蒸日上,更上層樓。為了延

傳聖人之道者,其要在乎明教觀而已。上尊龍樹,下逮荊溪,九世而祖之,宜矣。至 於邃 (道邃) 、修 (廣修) 二師,相繼講演,不墜素業。會昌之厄,教卷散亡,外 (物外) 、

部首位置 在左 在右 在上 在下 在內

有一長條型鏈子,其外型由邊長為 1 公分的正六邊形排列而成。如下 圖表示此鏈之任一段花紋,其中每個黑色六邊形與 6 個白色六邊形相

有一長條型鏈子,其外型由邊長為 1 公分的正六邊形排 列而成。如下圖表示此鏈之任一段花紋,其中每個黑色 六邊形與 6 個白色六邊形相鄰。若鏈子上有

李焯芬,地質及水利工程專家,曾任 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

有一長條型鏈子,其外型由邊長為 1 公分的正六邊形排列而成。如下 圖表示此鏈之任一段花紋,其中每個黑色六邊形與 6 個白色六邊形相

據在大馬棚者聲稱, 當時見最遠之棚,由遠而近接續倒塌, 迨後即見有數百人在 棚下之竹木攀緣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