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的原則

吳娟娟、許錦碧(1993)認為運用社會資源,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1.要切合學校需要:依據社會教育方案設計的需要,順應社教活動的 實施進度,分別運用相關資源。

2.要配合義工能力:事先調查義工的性向、興趣和能力,然後以協商 的方式共同安排服務工作。

3.要顧及資源的負荷:應該多方尋求資源,擴大資源的範圍,變化運 用的方式,不要集中於某些人或團體上,造成某些資源負荷過重。

4.要尊重資源的投入:對於資源的投入,應該誠懇的接納與誠心的尊 重,尤其對於人力資源的投入,應該設法使其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5.要取得社會信任: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有效地運用各種 社會資源。尤其對於財物的捐獻,也必須依據會計制度,開具收據 及謝函。有關財物之捐獻及使用情況,也要公開徵信並告知捐獻者。

6.要保持密切聯繫:一般而言,運用資源之前的聯繫,包括提供資源 的內容,起訖時間及有關事項,目的在取得雙方共識,以增進資源

25

運用的效果。至於資源運用之後的聯繫,則包括運用情況,銘謝贊 助及聯誼事項,目的在維護既有的公共關係,以確保日後繼續提供 社會資源的可能性。

李宗派(2000)提出下列運用社會資源的原則:

1.要地方化,由地方社區開始去發掘資源,要因地制宜,運用資源來 滿足當地居民之生活需要,要瞭解地方社區之特殊性格與資源之分 布。

2.要個別化,要根據個人之潛在能力、體力與健康、心理意願或社區 之發展條件,予以適當之協助,促進個人自立自助之精神與自我發 展之實踐。

3.要具體化,要量化社會資源,給予地方社區適當之社會資源,要能 夠評估其社會服務之成果與績效,要有具體之成績,才回取信於民。

4.要合法化與制度化,對於社會資源之運用、補助申請,要依據有關 法令,一切合法,一切要制度化,才可保持公平與公正之運用。

5.要理性化與感性化,社會資源之運用要依理性之原則處理,但在發 動社區居民參與時,應注意感性原則之應用,溫馨之關懷,可獲得 大眾支持。

6.要普遍化與國際化,運用社會資源要能普及,要能滿足一般居民之 生活需求,才能獲得社會之普遍支持,也要注意國際之社會服務潮 流才能夠趕上時代之思想方向,要注重人道之實踐與人權之保護,

要支持國際之社會正義活動,才會被國際社會所重視。

7.要資訊化與持續化,提供社會服務,運用社會資源,要能夠配合現 代資訊,使被助者與資源提供者均能夠獲得正確而清楚之訊息,而 且保持繼續服務之功能與獲得資源之支援。

張新松(1983)曾指出學校利用社區資源的原則如下:

1.全體教職員應溝通對社區資源運用的觀念及作法。

2.各校平時應蒐集社區資源資料以建立檔案。

3.社區資源運用要切合教育的需要。

4.利用社區資源要有計畫與步驟。

5.社區資源要做經濟而有效的使用。

26

張幸愉(1994)提出運用社區資源的原則如下:

1.先建立教育人員運用社區資源的觀念:唯有教育人員肯定社區資源 運用的重要性,才能積極有效地推動學校結合社區資源的作法,因 此運用社區資源之前必須先與教育人員作觀念上的溝通。

2.運用社區資源應配合教育的需要:運用社區資源的主要目的在促進 教育目標的達成,其運用只是一種教育過程而非目的,因此要配合 學科的目的與教學的需要來合宜運用。

3.運用社區資源要有適當的方法與策略:運用社區資源要採取適當可 行的策略,以求運用之順利。運用社區資源的步驟為調查現有資 源、計畫決定相關事宜、與社區建立良好關係、評估利用成果,若 對此四個項目加以用心,應有助於社區資源的運用。

4.要有效運用已得的社區資源:社區資源的取得不易,因此學校應加 以利用已獲取的資源,除做到消極的不濫用,要積極的有效運用。

5.對參與的社區人士或團體應予以鼓勵:參與學校教育的社區人士對 於學校大多有服務的熱忱與相當的貢獻,學校行政人員、教師應由 衷表示感謝之意,且適時予以鼓勵。

6.面對問題宜謹守教育立場:運用社區資源時遇到的問題,如資源運 用的決定、社區壓力與要求等,都應謹守教育的立場與關懷學生的 初衷,方不致進退失據。

Paisey 和 Paisey(1988)(引自張幸愉,1994)以為學校若要有 效的管理,資源的運用是重要的關鍵,其並提及運用學校資源的原則 如下:

1.增進資源利用的量,或提高資源利用的品質、尋求新資源。

2.訓練教職員和學生對資源的利用的敏銳性。

3.對每一種資源作最佳的利用,避免浪費或懸而不用。

4.對資源的利用作多方面的嘗試,並作效果的評估。

5.對於資源的利用需有負責的態度。

社區資源為學校可用資源的一部分,因而培西的建議亦可列為參 考。

陳美芳(1994)認為有效運用資源,教師應把握下列原則:

27

1.從各向度仔細認識學校所屬社區能運用的資源,如社區中有哪些特 別的人力資源、各相關機構的特色與活動行事曆、每月電視或廣播 節目單、請出版社定期寄贈新出版品目錄等。

2.考慮多種運用方式,如在社區人員方面,可配合齊時間徵詢其是否 願意提供:到校辦系列研討活動、演講或座談、接受學生當面訪問、

在電話中接受諮詢或提供書面諮詢等不同程度的協助。

3.系統的建立、累積與整理「資源庫」,並列出每項資源可與哪些教 育目標搭配、約多少經費、時間等,每年均宜列出年度資源運用的 大致計畫。

上述學者的看法,簡潔歸納如下(表 2-1):

表2-1 學校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原則 學者 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原則 吳娟娟

許錦碧

1.要切合學校需要 2.要配合義工能力3.要顧及資源的負荷 4.要尊重資源的投入5.要取得社會信任6.要保持密切聯繫。

李宗派

1.要地方化 2.要個別化 3.要具體化 4.要合法化與制度化 5.要理性化與感性化 6.要普遍化與國際化 7.要資訊化與 持續化。

張新松 1.溝通觀念與作法 2.蒐集資料與建立檔案 3.切合教育的 需要 4.要有計劃與步驟 5.經濟有效的使用。

張幸愉 1.建立與溝通觀念 2.配合教育的需要3.適當的方法與策略 4.有效的運用 5.適時的鼓勵 6.謹守教育的立場。

Paisey

&Paisey

1.增進資源利用的品質 2.訓練資源利用的敏銳性 3.資源 最佳的利用 4.資源利用要有負責的態度 5.多種運用方式 陳美芳 1.認識社區資源 2.考慮多種運用方式 3.系統的建立與整

理「資源庫」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相關文獻。

上述學者切入的角度不太一樣,每位學者有其特殊的立論。

綜上所論,研究者認為運用社區資源的原則至少應把握下列的原 則:

1.社區資源的運用應配合課程主題:有意義與系統的結合,社區資源

28

的效果才能顯現,沒有系統的規劃與實施,難以達成教學目標。

2.要尊重社區資源的有限性,經濟而有效的運用:資源不能無限制的 浪費,社區提供的資源是要增強與支持學校的教學效果,我們要珍 惜資源得來不易,撙節而有效的使用。

3.依據社區資源的性質,考慮多種運用方式:例如到校辦理工作坊、

邀請社區環境專家以道具或模型介紹社區的人文景觀、接受學生訪 問等不同程度的協助。

4.系統蒐集與建立檔案,建立社區資源的「資源庫」:分析社區資源 的特性,可搭配的教學目標、經費、時間,擬出年度的社區教學資 源使用計畫。

5.鼓勵教師設計教室本位的課程計畫:以班或學年為單位,鼓勵老師 運用社區資源來設計教室的課程與教學計畫,學校行政的支持與家 長的協助是相當重要的。

6.要建立社區資源的永續發展:要尊重社區資源的投入,使其有隸屬 感與認同感。資源使用之後要感謝資源的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夥伴 關係,以確保日後提供資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