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研究"

Copied!
20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目的、問題、範圍和架構,以 及專有名詞的解釋,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 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步驟;第 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學校是社區內最重要的教育機構,經由學校教育功能的發揮,形 成社區居民的價值標準、言行規範與文化素養。學校與社區兩者的關 係密切,二者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相互依存。(陳益興,1992) 就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言之,與社區發展工作關係最密切者,應推 國民中小學,因為國民中小學所實施的教育是人人應受的基本教育, 對一般社區民眾而言,其所接受的教育功能泰半得自國民中小學,國 民中小學是社區中最重要、最基礎的教育組織,其主要目的在教育兒 童,準備將來履行社區成人的責任,以實現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 和其他制度的目標。(鄭熙彥,1985) 「世界各國普遍推行以社區為中心的教育,這種教育是要改造傳 統學校教育脫離社會的弊病,拆除學校與社區間的藩籬,使學校教育 深入社區的每一角落,一方面利用社區資源,另方面服務社區,進而 使下一代在優良的社區環境中生長」(李建興,1979)就此而言,廣 納社區資源,改善分享平台,協助教師教學運用,以提升生生學習品 質及促進社區發展之理想觀點,即是本研究的主要議題。 近年來臺北縣推動社區發展的意識抬頭,配合文建會推動社區總 體營造的政策引導下,社區營造的工作也為我國發展學習社區提供了 良好的基礎。這對於抽象的學習社區概念,可提供較具體的經驗分 享,有助於學習社區內涵的建構,並對學習社會的發展有所貢獻(王 政彥,2002) 。 綜觀目前國內關於學校與社區(家庭)互動之研究,如:王以仁 (1993)調查台灣地區國民小學與社區互動狀況、張幸瑜(1994)研 1.

(2) 究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現況與問題、黃世孟與李永展(1996)提 出台北市國民小學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以及徐薇(1999) 調查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需求及途徑。 以上這些結果的發現均提供許多相關的資訊與學理基礎;黃世孟 與李永展(1996)專題研究「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 究」,其內容係先藉由理論文獻的回顧與現實案例調查的結果整理與 分析,提出了學校資源與社區發展整合之策略,最後規劃出四種學校 與社區的資源共享操作模式。以研究方法而言,此研究只作「質」的 探討,並未實施問卷調查及進行「量」的分析。 準此以觀,以國民小學教師為主體,探討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 藉以改善政府機關資源平台參考之研究,在國內並不多見。因此,興 起研究者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與相關議題做一個全面性的探討,基 於調查研究方便及研究結果之實用性,就以服務所在地-臺北縣國民 小學為例-進行研究。 其實,近年來隨著教改的聲浪,臺北縣各公私立國民小學與社區 之間的資源愈加整合,活動也更加合作,但美中不足的是缺乏有系統 的研究,提供完善的教學支持系統,導致學校老師與業者搭配安排以 機械式遊樂區為主的校外教學,取代知識性、知性學習為主的核心課 程。 所以研究者以臺北縣為例,結合教育主管機關資源,進行調查研 究分析,再透過社區資源平台的改善,提供國小教師在社區教學之 用,以期對我國的社會教育工作上,有實質且正向的幫助。.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係以臺北縣國小教師對於社區資源平台的需求:以「趣學 網」為例,期盼了解運用之現況、需求、範圍、途徑、策略及影響因 素,將研究所得資料,提供臺北縣政府教育局改善參考,提供教師在 教學使用;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的需求情形。 2.

(3) 二、分析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平台的影響因素。. 貳、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將探討下列幾項問題: 一、臺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的現況為何? 二、臺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平台進行教學的現況為何? 三、臺北縣國小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平台的影響因素為何? 四、臺北縣國小教師運用「趣學網」進行教學之現況為何? 五、臺北縣國小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的需求為何? 六、教師進行教學時運用社區資源平台的看法及建議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使用的重要名詞說明如下:. 一、社區 林振春(1999)認為,社區的概念可以包括:1.是一個地理位置。 其大小可分為:村落、城鎮、都市、大都會區等。2.社區是一種心理 互動的團體組織。可以沒有固定的地理疆界,如:文化社區等。3.社 區是一個包含各單位功能的系統。這些組成社區系統的單位可以是正 式的團體,非正式的團體或組織,這些社區單位在社區內互動,其功 能在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 本研究所使用的「社區」一詞,係指「以學校為焦點的外社會環 境,具有團體意識與共同目標,學校在行政與教學上可獲得的資源區 域而言」。. 二、社區資源 社區資源為社區內可供運用的一切資源,包含有形和無形、天然 和人為的資源,這些可提供社區、社區居民所需的協助,有助於社區 活動和社區發展,而就學校而言,更增添另一項功能,即促進教育目 標的達成。其種類包括人的資源,如家長、社會賢達等;事的資源, 如節慶活動、社區活動等;物的資源,如機關場所、自然環境等(張 3.

(4) 碩玲,2001)。 本研究所指「社區資源」一詞,係指在臺北縣內各種人、地、事、 物等資源,可以提供教師運用於學校課程教學者。. 三、資源平台 曾憲雄、李允中、陳德懷等(2001)指出,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 以全球資訊網(WWW)為教學環境的電腦輔助教學系統已是多元化教學 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研究所指的資源平台,乃是基於網路環境下, 透過系統開發方式而成的一個資料庫,使教師能利用此平台並透過網 路進行教學資源搜尋及分享活動,藉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主要依以下步驟進行:. 一、問題形成: 針對研究動機,廣泛閱讀資料,確定相關概念及研究主題。. 二、擬定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需要的邏輯因果關係,研究設計的型態、抽樣、資料蒐 集來源等。. 三、文獻蒐集與閱讀: 蒐集與研究有關的博碩士論文、相關書籍、中外期刊文獻資料, 加以探討及分析,作為理論依據、研究架構以及編製問卷之參考。. 四、編製研究工具: 依據蒐集來的各種問卷及焦點團體訪談後草擬問卷。. 五、建立內容效度: 初步問卷經指導教授、資訊專家、領域專業教師的檢視與修正, 以提昇研究工具之內容效度。 4.

(5) 六、實施正式問卷調查: 依學校規模分層叢集選取 39 所學校,共計 390 份樣本。. 七、結果分析與討論: 正式問卷回收後加以整理,以 SPSS12.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 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及歸納分析結果與討論。. 八、研究結果與報告撰寫: 根據資料分析及訪談之結果,提出研究發現、結論及建議。.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依研究地區、對象及內容三方面說明如下:.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因囿於研究者時間與人力之限制,研究地區僅及於台灣地區臺北 縣,並不包含其他縣市。.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之對象預計以 96 學年度臺北縣國小教師(203 所,15,073 人)為母群體,本研究採分層叢集取樣,依其九大區內學校規模大、 中、小分層,叢集取樣 39 所學校,共計約 390 人作為研究對象。因 時間及能力限制,並未將台灣地區或臺北縣全部國民小學教師列入研 究範圍。. 三、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在探討臺北縣國小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需求之研究,在內 容上針對目前臺北縣趣學網完成後,臺北縣國小教師使用情形及平台 介面的內容、功能需求是否符合教學期待,並且提供建議以作為教育 主管機關改進之參考意見。 5.

(6)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兼採焦點團體訪談、問卷調查。雖然在研究架構上力求周 延嚴謹,但基於主客觀因素影響,仍存有若干限制,茲分述如下:. 一、就研究內容及方法而言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臺北縣國小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需求 研究,雖能蒐集調查全縣國小教師運用平台之需求獲得較廣泛而普遍 的資料,但未能實際觀察與瞭解教師們運用及教學情形,雖然可以盡 量克服社會期許的效應及避免填答者亂答之現象,然因問卷調查受題 項限制,故無法深入瞭解特殊的發展狀況,研究結果只能呈現關聯 性,而部分填答者對於社區資源及平台的概念,理解程度較不一致, 填答時仍無避免其困難度及疏漏之處。. 二、研究推論 本研究因研究者能力、時間及資源不足,研究地區僅限定在研究 者服務的臺北縣,並未包含其他地區,故在研究結果、解釋及推論上 存有個別差異的限制,僅能供其他地區學校人員參考,未能直接推論 與應用。. 6.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及平台應用的研究主題,進 行相關的文獻探討,以瞭解教師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上的問題,並 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蒐集相關的文獻,加以歸納、分析與比較。本 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闡明社區及社區資源的意涵;第二節為學校與 社區資源共享之理論基礎;第三節為教師使用社區資源於教學上的相 關研究;第四節為資源平台在社區資源整合中的應用;第五節為資源 共享平台之理論基礎;第六節分析學校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研究。以 下依序論述如後:. 第一節 社區及社區資源的意涵 本節共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社區資源的教育意涵,首先界定社區 的基本意義,其次分析資源的基本概念及社區資源意義與類別,最後 針對學校和社區的關係加以探討:. 壹、社區的意義與類別 一、社區的界定 社區(community)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其定義常隨不同 研究而有不同的意義,林振春(1998)對社區的定義為:指人們在特 定區內共同生活的組織體系。構成社區有以下基本要素: 1.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即在一定關係基礎上組織起來的人口集體。 2.有一定地區,需要多大面積沒有統一標準。 3.有一定制度和組織管理系統。 4.基本相同的經濟水準,和由此產生的認同意識。 5.人際關係的相互協調,產生的種種行為準則。 6.有一定的服務設施,滿足居民物質和精神的需要。 7.

(8) Poster(1982)指出「社區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意義,一個是社區 表示一種感覺、意向的狀態,一種抽象的特性,僅可以在概念上被察 覺;另一個是社區表示一群人因為一種普通的目的,表面上地結合在 一起」。而由張之傑和黃台香(1986)主編的百科大辭典對社區的定 義為「人們居中從事工作、生活及執行其他必須功能,例如:娛樂、 休閒、參與政治活動……等等的地理單位」。 大美百科全書(1990)對社區的定義為「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術語, 指人口數穩定,規模不大且獨立的中心,日常所需之所有經濟與社會 性服務皆能獲得提供。以較不專業的意義而言,『社區』通常是指任 何規模小,而地域化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單位,其成員具有共同的價 值觀。因此,部落、村莊、城鎮、都市通常都可視為是一個社區」。 周何(1990)主編的國語活用辭典將社區解釋為「一群人居住於 特定範圍內,共享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利益,不只含有地理上的關係, 還包括了社會與意識關係的認定」。 鄭熙彥(1994)歸納各學者意見,就探討學校和社區發展關係的 立場,將社區定義為「社區乃是一群具有相同文化及歷史傳統的人民 所居住的地域,他們具有共同的精神和意識型態,在直接接觸和親切 的聯繫中,交換經驗,增進情感,共同為改善所在地的生活情況努 力」。 蔡宏進(1996)綜合社會學界的各派各家對社區的定義,認為其 扼要的含意為一定地理區域內的人和其社會性活動以及現象的總 稱,這種社區概念包含 3 個要素:(1)一群人;(2)一定的地理範 圍;(3)人的社會性,包含社會意識、關係和活動的總稱。 張幸愉(1994)亦歸納各個學者的看法,並就探討學校和社區關 係的立場,說明社區的意義為「社區是一群具有相互關係、社會互動 的人民所居住的一個特定的地理區域」,這個定義涵蓋社區的四個要 素: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區域、交互的活動、共同的意識。 1.一定的人群 一定的人群是社區最基本的要素,不論何種說法皆涵蓋此要素, 8.

(9) 因為一個社區若沒有人群,便僅是一種空間。而人群因為某些因素而 結合在一起,進而發展出其他關係。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學校中的 行政人員、教師,皆是社區中的一定人群,是組成社區的基本要件。 2.一定的區域 社區指的是一個地理空間,一個特定的區域。地理區域是社區的 基礎,可依其範圍大小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社區,狹義的社區是指地 方性或初級社區,成員的關係較密切和穩固;廣義的社區指的是世界 性或次級社區,人群的關係片面且薄弱。本研究旨在研究臺北縣國民 小學和社區資源需求,因此,乃屬於狹義的社區。 3.交互的活動 人不能離群索居,雖然家庭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社會組織,然 而,唯有透過社區組織,人們才能藉著聚居、合作和公共的服務體系, 而相互得到許多利益。因此,藉由交互活動,才能發揮社區的功能, 而本研究旨在瞭解學校和社區之間的互動,藉著資源共享,達到最大 的利益。 4.共同的意識 社區是人群之間具有歸屬感,且維持社會聯繫和互動的社會實 體,因此,社區的人群具有共同的意識和價值觀。高強華(1997)指 出,衡量社區最重要的是社區成員間的凝聚力、向心力、共同的情意 態度、價值觀等因素,這種社區意識是社區永續發展的最大動力。因 此,社區是一群人居住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彼此之間有交互的活動和 共同的意識。而本研究所指的社區係以國民小學所屬的學區為主,亦 涵蓋鄰近的社區。. 貳、社區資源概念之探討 一、資源的定義 資源(resources)是指可以利用的自然物質或人力,例如人力 資源、物力資源… …等等(周何,1990)。 9.

(10) 陳任廣和楊義明(1989)編譯的英漢教育辭典對資源的解釋為「為 追求某種目標所必須的經費、材料和人員」。 羅竹風主編(1997)的漢語大辭典對資源的定義為「生產資料或 生活資料等的來源」。 新韋氏辭典(The New Webster's Dictionary)(1997)對資源 的解釋有以下幾項:(1)生活補給或維持生計的來源;(2)可用以 憑藉以獲得協助的人事物;(3)資產、財富。 牛津英文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Simpson & Weiner ,1989)提出資源包含幾個概念:(1)需要時可供運用的資 產或物資;(2)支援協助;(3)困難危急時可依據的行動或步驟; (4)處理困難的能力。 張幸愉(1994)歸納各類辭典定義指出,資源的定義可歸結為以 下幾點:(1)資源是「可用的」資產、物質或人員;(2)其範圍包 含天然的、人為的事物,例如自然資源、設施設備等;(3)資源是 有助益,或為人所需的。因此,歸納上述說法,資源的意義應是為人 所需,對人有助益的自然、人為、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二、社區資源的定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委會(1981)所編的重編國語辭典對社區 資源(community resources)有兩種解釋,一為「社區內能加以利 用的人力、財力、設備及處理問題的能力等」,另一為「凡社區內可 以動員,並有助於完成社區目標的一切力量都是社區資源。包括有形 的物質資源和無形的精神資源兩種」。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所編輯的大辭典對社區資源 的解釋為「包括人力、財力、設備、處理問題的能力四項,是促進社 區發展的動力,其目的在充分利用社區的資源,以創造全社區經濟與 文化的進步」。 張幸愉(1994)歸納各家所言,認為社區資源是「社區內所有可 以運用和憑藉的物資和力量。其有助益於社區內活動的進行,範圍則 包含有形、無形,天然與人為的任何援助或行動」。 10.

(11) 張新松(1983)在其研究中指出,社區資源是指社區內一切可供 運用的資源和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有形的物產資源和無形的精神資 源,而就學校而言,社區資源指的是可供學校教學實施所需的一切材 料、力量、場所和活動。 Saxe(1975)認為就學校而言,社區資源應是位於學校社區內的 資源,能幫助學校達成教育目標的人力和物資。 綜上所述,茲將社區資源定義為社區內可供運用的一切資源,包 含有形和無形、天然和人為的資源,這些可提供社區、社區居民所需 的協助,有助於社區活動和社區發展,而就學校而言,更增添另一項 功能,即促進教育目標的達成。. 三、社區資源的種類 龍冠海主編(1990)的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中將社區資源分為四 方面:人力、財力、設備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張新松(1983)將社區資源分為十大類:天然資源、物產資源、 財力資源、人力資源、組織資源、人文資源、技術資源、職業資源、 觀光資源和未被開發的潛在資源。 王秋絨(1997)將社區資源分為顯著的有形資源、顯著的無形資 源、潛在的有形資源、潛在的無形資源。在顯著的及潛在的有形資源 方面有以下幾項:(1)人力方面:包括專業的行政人員、地方領袖、 社區熱心志願服務人員、居民自願參與;(2)物力方面:包括社區 內有關機構組織的場地和設備、居民住所的設備或場地、社區報紙或 地方有關刊物、地方特產和自然資源;(3)財力方面:包括政府補 助、公共造產和基金孳息;(4)組織方面:包括兩個項目,一為社 區內推展工作的組織,例如縣市發展委員會、社區理事會等;另一為 指社區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有效運用調配的問題。這些資源若能發 揮各自的功能,便是顯著的資源;若尚未發揮功能,但是未來具發揮 功能的可能性,便是潛在的資源。 在顯著的與潛在的無形資源方面則有下列幾項:(1)社區意識: 指社區居民有相互關心、彼此認同的共同情感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11.

(12) (2)互助的倫理規範:指可以規約社區居民互助合作的動力,例如 固有的傳統文化規範、生活習俗等。這些資源若能發揮功能,便是顯 著的資源;而若是未發掘,但是具有引發原有資源以發揮其功能者, 便是潛在資源。 張幸愉(1994)歸納各學者對社區資源種類的分類,以兩個面向 定義社區資源的種類:(1)就資源的性質區分:包含天然資源、人 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文化資源;(2)就資源的形態區分: 包含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 徐薇(1999)就教學的觀點將社區資源的種類分為以下幾種:(1) 人:人的資源指社區中可提供學校教學協助的人物,包括民意代表、 家長、地方上有影響力的人……等;(2)地:地的資源指可供教學 運用的場所或地點,包括公共設施、史蹟、自然地理環境……等;(3) 事:事的資源指可供教學使用的事件或活動,包括節慶活動、歷史事 蹟、偶發事件……等;(4)物:物的資源指可供教學運用的工具、 產品、器物,包括社區的圖書文獻、物件……等。 陳慧娟(1998)將可資運用的社區資源分為四類:(1)人力資 源:包括家長、各項專業人員、地方熱心人士等等;(2)物力資源: 包括社區機關團體的場地、設備、古蹟、風景等等;(3)自然資源: 包括山川、地形地質、水文等等;(4)組織資源:社區的機關團體 和其他有形組織,包括宗教團體、社會團體等等。 綜合上述的分類方法,本研究針對研究所需,將社區資源的種類 分為事物資源和場地資源二類。. 第二節 學校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理論基礎 近幾年來,由於科技的進步,學校教育僅重視科技知識的傳授, 忽略教育和生活的結合,學校孤立於社會生活之外,一堵萬仞高牆阻 礙學校和社區的聯繫(湯志民和王馨敏,2000),然而,社區是學校 的所在地,也是學校的背景,為了適應整個社會結構的迅速變遷,學 校組織已不再是封閉系統,發展學校和社區的關係是必須的。學校系 統中種種的輸入因素,包含學生、教師、教材等等,無不受到社會制 12.

(13) 度的影響,而學校系統培養出的人才,也深深影響社會規範。學校與 社區在互動的狀態下相互依存,學校培育人才成為社會菁英,而社區 許多有價值的資源,也增富了學校的教學(呂祝義,1994),因此, 學校和社區資源共享是未來的重要趨勢。. 壹、學校和社區的關係 一、學校和社區的關係 學校是社會的雛形,社會是廣義的學校,杜威認為學校的任務, 在設計環境,藉遊戲和工作增進而增進其智德。而學校要滿足時代和 社會化的需要,不可和社會隔離(Dewey,1955)。 學校常以圍牆與外界區隔,在高聳的圍牆內、封閉的教室中,以 教師為中心,教師不斷地講授,學生被動的學習,以教科書為唯一的 教學內容,而上課的地點也僅限於教室或學校內,教學時間的運用更 是缺乏彈性(歐用生,1989)。 而近年來,時勢變遷快速,為因應多元化社會的來臨,教學必須 有所改變,尤其近來重視鄉土教育、運用家長資源、強調教育生活化 等等,都是要把教材回歸到生活的環境中,由此顯示了學校教育與社 區關係之密切(徐薇,1999),因此,學校教育不能再侷限於學校和 教室內。 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演變從早期的「修道院式學校」、「學校與社 區隔離」、「學校以圍牆隔離社區民眾」、「學校只招待學生家長」 至「學校對社區民眾打開大門」(林振春,1999),發展至今,湯梅 英(1997)認為學校和社區的關係為學校是凝聚社區意識的基礎、社 區是生活教育的場所、學校與社區相輔相成以及學校社區化和社區學 校化的關係。 吳宗立(1999)認為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是學校促進社區的改造、 社區增進學校的發展。其實,社區是學校的所在地,也是學校的背景, 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校外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為學校提供價值基礎, 社區不僅規範學校的類型,而且學校的發展也受社區的影響(鄭熙 彥,1994)。 13.

(14) 另外,社區發展的重點是人與人關係的發展過程,社區發展過程 是組織與教育,社區發展的目標是社會進步與增進人民福利,這些都 離不開人與教育的關係(蕭玉煌,1996),因此,秦夢群(1998)認 為學校與社區的互動的目的便在於與社區做有效的溝通,得到社區的 支持,以及與社區共同合作以推展校務。 Gallagher、Bagin 和 Kinderd(1997)認為學校和社區間完整和 積極的關係是藉著下列的概念和實踐而形成的: 1.學校工作者和同僚、學生、父母以及社區人士互動生活方式。 2.計畫性的和持續性的和學校內以及學校外的人士的溝通活動,溝通 的層面包括學校目標、學校需求、學校計畫、學校成就。 3.計畫性的和持續性的活動以瞭解社區人士對學校的看法和期望,這 些看法和期望主要是針對其孩童的教育。 4.社區人士積極參與學校的決策過程,以改進學校教育,並適應社會 變遷的需求。 鄭熙彥(1994)認為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是相互依存並且互為影響 的,其關係若從教育的性質和功能探討比較,更能顯示兩者關係之密 切,資將資料整理如下: 1.就學校而言 (1)學校為社區所有、社區所治、社區所享。 (2)學校為社區的生活中心。 (3)學校是培育兒童鄉土觀念的場所。 (4)學校協助居民滿足其需求,改善社區生活。 (5)學校問題影響社區發展。 (6)學校以社區全體居民為教育的對象。 2.社區方面 (1)社區為學校所在地。 (2)社區為學校提供價值基礎。 (3)社區是學校教育的推動者,協助完成教育目標。 (4)社區提供學校的教學資源。 14.

(15) (5)社區問題影響學校教育的推行。 (6)社區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對象。 學校和社區的關係可從下列兩方面說明: 1.學校教育促進社區發展:社區發展係指人民和政府共同改善社區的 經濟、社會和文化條件,以配合國家整體建設的一種過程,而學校 是社區中的正式組織,教育則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所以,藉由學 校教育,培養學生成為良好的社區公民,並帶動社區意識的發展, 推廣終身學習,最後達成社區發展的目標。 2.社區結構影響學校教育:社區是學校的外在環境,社區結構若有所 變化,勢必對學校造成影響,社區的人口結構、權力結構和經濟結 構皆會影響學校教育,例如,社區人口的出生比率、性別比率、社 區領導階層的觀念、社區職業結構所需的人力……等等,對學校教 育的影響甚深。 由上述內容可得知,學校和社區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互為生命共 同體,彼此相互支持、資源共享方能永續發展,學校可達成教育目標, 社區可達成社區發展,進而提升社會素質。. 二、學校和社區的關係型態 除了瞭解學校和社區之關係外,根據林振春(民 1997)研究指出, 學校和社區互動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1.將對方視為相互競爭的對手:教師是社區各系統的領導幹部,校長 是社區真正的政治權力中心,將社區居民納入學校勢力的影響範 圍。 2.將對方視為可用的資源:將社區可用資源分類建檔,運用社區資源 達成教育目標。 3.將對方視為共同工作的伙伴: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在地位平等和 相互尊重的原則下進行資源的交流和工作的相互配合。 4.將對方視為服務的對象:協助解決社區問題,讓民眾使用校園各項 設施。 5.將對方視為生命共同體:乃是漸進式發展,雙方先互為可運用的資 15.

(16) 源,接著進階至互為服務的對象,然後是互為共同工作的伙伴,最 後,進展到生命共同體的境界。 林清江(1986)研究歸納指出,學校和社區的關係依發展先後可 分為以下三種: 1.學校是社區中的孤立專門機構:學校的任務僅在教學,並培養學生 的職業技能,學校和社區中的其他機構各有其功能,彼此並無太大 的關係。 2.學校為社區的雛形:認為學校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學生藉著社會化 的學校環境,養成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但是,此觀點有時會忽視 社區的功能,因為若要促成學生的社會化,仍須外在環境的協助。 3.社區生活是學校的規範,學校是改善社區生活的主要機構:此觀點 認為學校活動應以社區規範為準則,學校擔負傳遞社會文化的責 任,但是,此任務的完成有賴其他社區機構的協助,因此,此觀點 重視正式教育環境(即學校)和其外在環境(即社區)的交互關係。 Havighurst 和 Neugarten(1975)提出學校和社區關係的發展有 下列三種型態: 1.學校是社區中孤立的特殊機構:此種型態是較傳統的學校,大多重 視學生的智育發展,制式化的教育,所以,學校和社區的互動少, 甚至忽視學校和社區的關係。 2.學校是社區的基本雛形:此型態將學校當作社區生活的縮影,學校 的基本方向是兒童中心,課程具彈性,學校重視學生生活經驗和活 動,並會利用社區偶發事件進行教學,最終目的在使學生適應民主 的社會秩序。 3.學校是社區生活中心:此型態是學校和社區關係最緊密的結構,學 校和社區相互交流、參與,此型態的學校即所謂的「社區學校」 (community school) ,學校的基本方向是生活中心。Meek(1995) 認為,雖然目前對於將學校視為社區中心的實證研究並不多,但 是,許多教育改革者皆認為,21 世紀教育改革的方向便是使學校 成為社區的中心。 綜上所述可得知,學校和社區的關係型態應是生命共同體,學校 16.

(17) 是社區的中心,學校提升社區生活品質,促進社區發展,社區協助學 校實現教育目標,二者相互為用。. 貳、學校和社區資源共享 一、從系統理論的觀點而言 近幾年來,教育行政的改革風潮不斷興起,包含研究典範的變 革、領導理論的轉變、教育組織型態的興革……等,在在顯示出時代 潮流的轉換。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從理性典範、自然典範演變至批判 典範;教育行政理論的模式從理性系統模式、自然系統模式、開放系 統模式發展至非均衡系統模式;領導理論從特質論、行為論發展至權 變論等等,種種的發展演進揭示教育行政改革的理念走向多元化,教 育系統不再是封閉,必須考量外在環境,因此,學校的運作不僅是對 內的工作,學校領導者必須納入外在力量。 教育行政理論眾多,而學校和社區為一系統組織,因此,以下將 從系統管理理論進行探討。系統管理理論將系統分為封閉式系統和開 放式系統,而開放性系統便是指系統不斷從外在環境獲得各種投入, 經過系統的轉換過程而產生,並輸出予環境,與外在環境保持動態的 關係(吳清山,1996)。 開放系統論最重視組織與外在環境間的關係,而就學校而言,學 校的運作會受到社會經濟、政治、宗教等文化的影響,因此,學校可 視為是一種開放系統,主要系統和次要系統循環運作,並與外在環境 進行交互作用(秦夢群,1998)。更詳細地說明,在開放系統理論下, 學校被視為是由兩個以上相互依賴的部分所形成的有機整合體,其運 作目的在達成特定目標,因此,學校就是一個系統,組成這個系統的 各部門就是次級系統。而學校系統有一界限,界限之外就是環境,學 校位於社區,因此,社區即學校的環境,亦是學校系統的超級系統。 學校系統的界限如果太僵硬,將導致無法與外界環境互動,成為封閉 系統;相反地,如果界限太鬆散,外界資源毫無限制地進入學校,亦 會導致學校系統的功能失調。因此,唯有在學校系統的界限保持適當 的彈性,使系統接受合適的投入,方能有合理的轉化,並使學校系統 17.

(18) 維持平衡穩定的狀態(呂祝義,1994;梁茂森,1990)。 而綜合各專家學者的意見(呂祝義,1994;秦夢群,1998;梁茂 森,1990;楊文雄,1987;謝文全,1993),開放系統具有下列特性: (一)歷程性 開放系統具有輸入、轉換、輸出和回饋的運作歷程,亦即系統由 環境中輸入各種資源,然後透過轉換的歷程,將輸入轉變成輸出,此 輸出再回饋至系統中,如此循環不已。 (二)次級系統間的互動性 系統是由一些為達成共同目標而彼此交互作用的次級系統所組 成的,次級系統之間相互依賴、相輔相成,以維持系統的生存與發展。 (三)和外在環境的界限性 如前所述,系統具有界限,將其本身和外在環境隔開,但是,此 界限具有穿透性,可以讓系統和外在環境互動,不過,穿透性必須保 持適中,太弱或過強皆不適宜,唯有適當的穿透性,才能讓系統的運 作保持穩定。 (四)自我生存的回饋性 開放系統靠著回饋的歷程,以自我指導和調適的方式,維持自我 穩定的狀態,因為藉著回饋的作用,可以提供修正的功能,讓系統能 正常運作並生長發展。 (五)和環境互動的生態性 系統理論強調系統和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藉著不斷地和外界環 境交互作用,以避免遭受環境變遷影響導致毀敗,因此,系統具有適 應環境的能力,讓新陳代謝的作用循環不斷。 由前述開放系統的特性可知,社區乃是學校的外在環境,亦即學 校的超級系統,因此,社區和學校之間有交互作用,彼此間有可穿透 的界限,形成輸入、轉換、輸出和回饋的運作。 總而言之,依據系統理論的觀點,學校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投入、 轉化、產出」的系統,學校生存在社會大環境中,學校的外界環境因 18.

(19) 素,會影響學校系統的運作,系統必須依賴內外部回饋,進行自我調 整,維持系統穩定,力求適應,並引導外界組織,進行動態的互動(楊 文雄,1987)。. 二、從實用主義的觀點而言 實用主義者認為世界是一個整體,其性質是變動和多元的,而因 為世界是一整體,所以,身體和心理、理論與實際、個人和社會、人 類和自然等等,都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韓景春,1996),而美國 教育家 Dewey 是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主張「教育即生長」、「教育 即生活」、「教育即經驗之改造」,此外,亦主張學校和教育脫離不 了社會的關係,教育應當注意社會的適應,教育內容要切合社會生活 的需要,學校生活就是社會生活的雛形(陳峰津,1972)。 實用主義的知識哲學建立在兩項認知上(趙一葦,1998): (一)實用主義認為宇宙的實在是經驗,而經驗是知識的根本,所以 知識哲學研究知識問題,其乃實用主義的基礎。 (二)實用主義認為人有活潑、好探索的心靈,所以,人不只被動接 受知識,更能和環境交互作用而創造知識,這種知識追求是一種 交易,人在交易的經驗中明瞭外在的世界。 因此,實用主義認為知識是經由探詢和經驗而產生,是與思想和 行為有關,知識來自活動,來自個體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此外,實用主義認為學生是能思想、能有經驗、完全的有機體, 除了生理活動,還有心理和社會活動,因此,學生的學習首重直接經 驗,在生活經驗中學習,所以,實用主義的教育方法便包含田野遠足 和實地考察(趙一葦,1998)。 由此可知,做中學是實用主義強調的學習方式,Dewey 曾說: 教育者的主要責任不僅要通曉環境條件所形成的實際經驗的一般原 則,而且也要認識到在實際上哪些環境有利於引導成長的經驗。最重 要的是,他們應當知道怎樣利用現有的、自然的和社會的環境,並從 中抽取一切有利於建立有價值經驗的東西。 由上述內容可得知,實用主義重視經驗的學習,個人和社會是一 19.

(20) 整體,學校的教育內容必須和學生生活相結合,因此,學校不能獨立 於社區之外。 因此,就學校與社區的聯繫而言,不僅單指社區物質文化和學校 活動的協調,亦需注意社區制度和心理文化與學校文化的交互影響, 而學校若要和社區密切聯繫,必須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學校的功能應該彈性化。 2.學校的任務應該取決於學校的社區背景。 3.學校計畫應以社區資源為基礎。 4.學校應與其他社區機構密切聯繫,成為一個有機組織。 5.學校應具有服務整個社區的功能(林清江,1986)。 綜合上述所說,我們可得知,學校教育和社會關係密切,教育的 目的應是讓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培養良好品德,提升社會素質,因此, 就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而言,學校和社區是不可分隔的。. 三、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而言 教育社會學的內容廣泛,各個學者的研究重點亦有差異,陳奎熹 (1995)歸納整理提出早期的教育社學家認為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的 途徑,廣義的教育即是個人社會化的過程,所以,教育社會學應該研 究社會文化如何影響個人人格發展。 而新興教育社會學則認為教育社會學的主旨在於從事教育制度 和組織的社會學分析,亦即將教育制度視為一種重要的社會制度。 Brookover 亦提出新興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內容應該包含:教育制度與 社會其他制度的關係、學校為一種社會體系、學校和社區的交互關係 (引自陳奎熹,1995)。 林清江(1986)對教育社會學的定義為「教育社會學是研究教育 與社會之間交互關係的科學」,而其研究範圍甚多,其中便包括研究 「學校的社會結構及其與社區之關係」,因為學校不僅是個人社會化 的一種單位,亦是具有獨特功能的社會單位。 陳奎熹(1995)綜合我國學者對教育社會學的定義認為教育社會 學是探討教育和社會之間交互關係的科學,其研究在於瞭解個人社會 20.

(21) 化的意義,闡明教育制度在社會結構與變遷中的地位,分析學校和班 級組織,其目的在於建立或修正社會學和教育學理論,並藉此改進教 育措施,促進社會進步。 由前述內容可知,教育社會學的研究相當重視學校的社會環境, 而就學校的外在環境而言,便是探討社區對學校的影響,林清江 (1986)在其「教育社會學」一書中指出學校的外在環境包括下列因 素: 1. 學校所處社區的人口變化。 2. 社區的社會階級結構。 3. 社區的行政型態。 4. 社區中的勞動市場。 5. 教育人員的角色衝突。 6. 社區組成份子的政治、經濟、宗教、教育和社會態度,影響學校 的政策、功能與課程。. 四、從網路學習與教學實踐的觀點而言 網路學習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學習型社會,並協助潛在的教育工作 者適當處理複雜的問題(Schrum L., Burbank, M. D., & Capps,R., 2007)。D.Burbank,M., 社會實踐是為一群人,互動,共同學習,建立關係,也發展意識, 共同承擔和歸屬感(Greer & Hamill, 2003)。準備未來教師在不同的學校 網上學習這篇報告中創造一個社會成員必須定期互動(面對面或電子 方式)。在這方面的研究包括三個部分: 1.網域的知識:激發成員的貢獻和參與。 2.社區的人:的互動和支持,承擔風險,並聽取別人的意見。 3.共享的做法、正在建造的、包括思想、工具、信息等(Wenger et al., 2002) 無論是面對面或線上學習的學生。面對這一挑戰,教師編寫的程 序必須把外地的經驗,納入其學習者的經驗,並協助他們在準備教學 中安排多元課程。這項研究確立教師準備程序的適切性,是值得更深 入去了解什麼是教育所需的編制需求及學習空間的需求。進一步協助 21.

(22) 導師獲得洞察及簡化複雜工作,特別是在網路學習當中。 研究報告中提到學生的見解和導師的反應呈現教育工作者必須 鼓勵學生參與和做更多的討論,並反映在不同的學習場域,使學生在 不同環境下學習。這一研究結果支持了研究教學方法的課程(Fisher,Fox, & Paille, 1996)和概念的改變(Dhindsa & Anderson, 2004)指出,教師進修 課程是最有效的當他們提供了一個框架,富有挑戰性的經驗需要學習 者重新思考自己認識基礎上的證據(Dhindsa & Anderson, 2004) 。更大 的意義是之間的相互作用,課程側重於問題的多樣性和在線討論的格 式。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電子討論提供平台,發掘的觀點,往往仍 然隱藏在更多的課題。此外,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例子,一個機構努 力設計課程,滿足目的並增加線上課程的準備。其意義在於從現實生 活中吸取經驗能彌合差距理論及政策並實踐。. 第三節 教師使用社區資源於教學上的相關研究 壹、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的範圍 一、就課程結構而言 (一)正式課程:正式出現在功課表上的教學科目。如語文類、社會 類、自然類等課程。 (二)非正式課程:除正式課程之外,還有許多有計畫的學習經驗, 如運動會、展覽、慶典活動等,是正式課程之外的 學習經驗。 (三)潛在課程:學校教育藉由有意及無意之間的互動而產生深遠的 影響,比較偏重在情意方面。. 二、從課程的統整而言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教師協會」(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建議,統整科學活動所採取的策略是:1.能適合不同異 質團體學生的學習。2.是一種建構主義者學習,教學活動要奠基在學 生 的 認 知 基 礎 上 。 3. 重 視 學 生 實 際 動 手 操 弄 活 動 (hands-on 22.

(23) activity),並能於相似情境中加以應用。4.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 課程。5.增加父母及家庭對科技活動支持及參與程度。統整科學的學 習中,強調父母及社區對學習活動的參與投入,父母可監控電視廣播 內容並提供修正意見,協助教師教學活動編排與規劃,與教師成為孩 童學習的夥伴,積極支持科技相關活動。這與近年教育革新中,極力 倡導之「親師合作」理念相契合(吳明隆,1999)。 課程統整有多重意義(方德隆,2000;周淑卿,1999;黃政傑, 1995): 1.課程統整不但是課程的組織型態,也是一種教育理念。課程統整必 須使知識與生活結合、學校與社會聯結,讓學生體認到學習的意義。 2.課程統整的組織應該是有意義的整合,課程統整是考慮學生學習教 師教學、學科知識等因素,而作有機的整合,以促進有意義的學習。 3.課程統整的範圍是跨越時空的。課程統整有立足本土、放眼天下的 世界觀與多元文化的理念,以便將民主的生活方式帶入學校之中。 4.課程統整包括知識、經驗與社會的統整。學科本身的組織與整合, 以及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繫,即為知識的統整。學生與自己、學生 與世界的連結,即為經驗的統整,使學習者與經驗相結合。學生個 人校內外學習經驗的整合,即社會統整,強調學校與社區生活的統 整。 相關描述人腦的研究當中,對於學校教育和課程組織的啟示,所 揭示的重要原則有所謂的「基本知能的學習與應用」,希望與真實事 件相關聯;而且,與外在的世界相貫串的比例,建議佔大部分。實際 的經驗,宜從實際活動中獲得(黃光雄,1996)。社區教學資源,提 供機會讓學生尋求統整概念,體驗真實的生活情境。好的教學便是「和 諧的結合」 ( orchestrate)學習者的腦所能運作的所有層面之經驗, 以讓學習者能從中萃取理解與意義,而愈逼近真實(lifelike)的學 習環境也會有愈好的學習效果,黃永和(1999)指出這樣的教學歷程 包括了全語言學習、主題教學、統整課程,以及生活關聯取向的學習。 課程統整的種類,如下所述: 1.多科統整課程(multidisciplinary curriculum) 23.

(24) 多科統整課程以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為建立連結的出發點或中 心,統整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各學科領域、或表面看起來無直接相關的 科目,目的在協助教師與學習者體認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的連結。 (黃 譯瑩,1999) 2.科際統整課程(i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c u r r i c u l u m). 科際整合是連結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語言與觀點,針對共同主 題、事件、問題或經驗進行檢查與探討,目的在讓教師與學習者學習 處理及統一對於一個主題來自不同角度的訊息與看法。(黃譯瑩, 1999) 3.橫貫學科統整(t r a n s d i s c i p l i a r y) 橫貫學科統整課程是超過若干學科,並有多種形式。它與其他方 式最大的不同是在規劃的過程中,不從學科開始,而是從真實的生活 情境出發。學科是隱藏在學習中,但其焦點不是從哪裡開始。這種模 式強調的是學習者個人的成長以及社會的責任。. 貳、運用社區資源於教學的原則 吳娟娟、許錦碧(1993)認為運用社會資源,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1.要切合學校需要:依據社會教育方案設計的需要,順應社教活動的 實施進度,分別運用相關資源。 2.要配合義工能力:事先調查義工的性向、興趣和能力,然後以協商 的方式共同安排服務工作。 3.要顧及資源的負荷:應該多方尋求資源,擴大資源的範圍,變化運 用的方式,不要集中於某些人或團體上,造成某些資源負荷過重。 4.要尊重資源的投入:對於資源的投入,應該誠懇的接納與誠心的尊 重,尤其對於人力資源的投入,應該設法使其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5.要取得社會信任:秉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有效地運用各種 社會資源。尤其對於財物的捐獻,也必須依據會計制度,開具收據 及謝函。有關財物之捐獻及使用情況,也要公開徵信並告知捐獻者。 6.要保持密切聯繫:一般而言,運用資源之前的聯繫,包括提供資源 的內容,起訖時間及有關事項,目的在取得雙方共識,以增進資源 24.

(25) 運用的效果。至於資源運用之後的聯繫,則包括運用情況,銘謝贊 助及聯誼事項,目的在維護既有的公共關係,以確保日後繼續提供 社會資源的可能性。 李宗派(2000)提出下列運用社會資源的原則: 1.要地方化,由地方社區開始去發掘資源,要因地制宜,運用資源來 滿足當地居民之生活需要,要瞭解地方社區之特殊性格與資源之分 布。 2.要個別化,要根據個人之潛在能力、體力與健康、心理意願或社區 之發展條件,予以適當之協助,促進個人自立自助之精神與自我發 展之實踐。 3.要具體化,要量化社會資源,給予地方社區適當之社會資源,要能 夠評估其社會服務之成果與績效,要有具體之成績,才回取信於民。 4.要合法化與制度化,對於社會資源之運用、補助申請,要依據有關 法令,一切合法,一切要制度化,才可保持公平與公正之運用。 5.要理性化與感性化,社會資源之運用要依理性之原則處理,但在發 動社區居民參與時,應注意感性原則之應用,溫馨之關懷,可獲得 大眾支持。 6.要普遍化與國際化,運用社會資源要能普及,要能滿足一般居民之 生活需求,才能獲得社會之普遍支持,也要注意國際之社會服務潮 流才能夠趕上時代之思想方向,要注重人道之實踐與人權之保護, 要支持國際之社會正義活動,才會被國際社會所重視。 7.要資訊化與持續化,提供社會服務,運用社會資源,要能夠配合現 代資訊,使被助者與資源提供者均能夠獲得正確而清楚之訊息,而 且保持繼續服務之功能與獲得資源之支援。 張新松(1983)曾指出學校利用社區資源的原則如下: 1.全體教職員應溝通對社區資源運用的觀念及作法。 2.各校平時應蒐集社區資源資料以建立檔案。 3.社區資源運用要切合教育的需要。 4.利用社區資源要有計畫與步驟。 5.社區資源要做經濟而有效的使用。 25.

(26) 張幸愉(1994)提出運用社區資源的原則如下: 1.先建立教育人員運用社區資源的觀念:唯有教育人員肯定社區資源 運用的重要性,才能積極有效地推動學校結合社區資源的作法,因 此運用社區資源之前必須先與教育人員作觀念上的溝通。 2.運用社區資源應配合教育的需要:運用社區資源的主要目的在促進 教育目標的達成,其運用只是一種教育過程而非目的,因此要配合 學科的目的與教學的需要來合宜運用。 3.運用社區資源要有適當的方法與策略:運用社區資源要採取適當可 行的策略,以求運用之順利。運用社區資源的步驟為調查現有資 源、計畫決定相關事宜、與社區建立良好關係、評估利用成果,若 對此四個項目加以用心,應有助於社區資源的運用。 4.要有效運用已得的社區資源:社區資源的取得不易,因此學校應加 以利用已獲取的資源,除做到消極的不濫用,要積極的有效運用。 5.對參與的社區人士或團體應予以鼓勵:參與學校教育的社區人士對 於學校大多有服務的熱忱與相當的貢獻,學校行政人員、教師應由 衷表示感謝之意,且適時予以鼓勵。 6.面對問題宜謹守教育立場:運用社區資源時遇到的問題,如資源運 用的決定、社區壓力與要求等,都應謹守教育的立場與關懷學生的 初衷,方不致進退失據。 Paisey 和 Paisey(1988)(引自張幸愉,1994)以為學校若要有 效的管理,資源的運用是重要的關鍵,其並提及運用學校資源的原則 如下: 1.增進資源利用的量,或提高資源利用的品質、尋求新資源。 2.訓練教職員和學生對資源的利用的敏銳性。 3.對每一種資源作最佳的利用,避免浪費或懸而不用。 4.對資源的利用作多方面的嘗試,並作效果的評估。 5.對於資源的利用需有負責的態度。 社區資源為學校可用資源的一部分,因而培西的建議亦可列為參 考。 陳美芳(1994)認為有效運用資源,教師應把握下列原則: 26.

(27) 1.從各向度仔細認識學校所屬社區能運用的資源,如社區中有哪些特 別的人力資源、各相關機構的特色與活動行事曆、每月電視或廣播 節目單、請出版社定期寄贈新出版品目錄等。 2.考慮多種運用方式,如在社區人員方面,可配合齊時間徵詢其是否 願意提供:到校辦系列研討活動、演講或座談、接受學生當面訪問、 在電話中接受諮詢或提供書面諮詢等不同程度的協助。 3.系統的建立、累積與整理「資源庫」,並列出每項資源可與哪些教 育目標搭配、約多少經費、時間等,每年均宜列出年度資源運用的 大致計畫。 上述學者的看法,簡潔歸納如下(表 2-1): 表2-1 學校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原則 學者. 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原則. 吳娟娟. 1.要切合學校需要 2.要配合義工能力3.要顧及資源的負荷. 許錦碧. 4.要尊重資源的投入5.要取得社會信任6.要保持密切聯繫。 1.要地方化 2.要個別化 3.要具體化 4.要合法化與制度化. 李宗派. 5.要理性化與感性化 6.要普遍化與國際化 7.要資訊化與 持續化。 1.溝通觀念與作法 2.蒐集資料與建立檔案 3.切合教育的. 張新松. 需要 4.要有計劃與步驟 5.經濟有效的使用。 1.建立與溝通觀念 2.配合教育的需要3.適當的方法與策略. 張幸愉. 4.有效的運用 5.適時的鼓勵 6.謹守教育的立場。. Paisey. 1.增進資源利用的品質 2.訓練資源利用的敏銳性 3.資源. &Paisey. 最佳的利用 4.資源利用要有負責的態度 5.多種運用方式 1.認識社區資源 2.考慮多種運用方式 3.系統的建立與整. 陳美芳. 理「資源庫」.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相關文獻。 上述學者切入的角度不太一樣,每位學者有其特殊的立論。 綜上所論,研究者認為運用社區資源的原則至少應把握下列的原 則: 1.社區資源的運用應配合課程主題:有意義與系統的結合,社區資源 27.

(28) 的效果才能顯現,沒有系統的規劃與實施,難以達成教學目標。 2.要尊重社區資源的有限性,經濟而有效的運用:資源不能無限制的 浪費,社區提供的資源是要增強與支持學校的教學效果,我們要珍 惜資源得來不易,撙節而有效的使用。 3.依據社區資源的性質,考慮多種運用方式:例如到校辦理工作坊、 邀請社區環境專家以道具或模型介紹社區的人文景觀、接受學生訪 問等不同程度的協助。 4.系統蒐集與建立檔案,建立社區資源的「資源庫」:分析社區資源 的特性,可搭配的教學目標、經費、時間,擬出年度的社區教學資 源使用計畫。 5.鼓勵教師設計教室本位的課程計畫:以班或學年為單位,鼓勵老師 運用社區資源來設計教室的課程與教學計畫,學校行政的支持與家 長的協助是相當重要的。 6.要建立社區資源的永續發展:要尊重社區資源的投入,使其有隸屬 感與認同感。資源使用之後要感謝資源的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夥伴 關係,以確保日後提供資源的可能性。. 參、教師使用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的作法 林勝義(1995)提出社區資源運用的方法如下: 1.擴大宣導以爭取支持:告知師生社區資源乃在增進教育效用,提高 開發資源的意願;告知家長及社區民眾,社區資源乃在延續學校教 育的效果,增加提供社區資源的意願。 2.建立檔案以掌握動態:依照資源的種類,分別建立各類型的檔案, 經常更新這些檔案,以便掌握動態,適時加以運用。 3.溝通觀念以協調進行:邀請提供社區資源的個人或團體,分別舉行 座談會,共同探討運用資源的最佳方式。凝聚共識,避免資源中途 流失,以影響預期目標的達成。 4.展示成果以擴大影響:年度終了,應該彙整運用社區資源的成果, 函報教育主管機關備查。舉辦成果展示,展現實施績效。另一方面 公開表揚提供資源的熱心人士,以擴大其影響力,啟發更多的資源 28.

(29) 投入。 5.加強輔導以建立制度:學校對於提供資源的個人或團體,應予必要 的鼓勵、輔助與引導。對於人力資源的運用,無論徵求、遴選、訓 練、督導、獎勵等,都應逐步建立制度,使資源與教育緊密結合。 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方式有兩個面向:一是將社區資源帶進學校 (視社區人員為資源-社區人員利用其專長協助教學或提供服務), 二則是將學校帶入社區,讓學生回歸到社區,如進行戶外的課程或從 事社區服務(Patterson & Horwood, 1995 ; 徐薇,1999)。 茲依據相關文獻,歸納兩個面向如下(徐薇,1999;黃世孟,李 永展,1996;吳美珠,2002;詹麗足,2002;吳啟騰,2002):. 一、將社區資源帶進學校 1.社區提供教學的經費與設備:社區資源可以解決學校在物力、人力 方面的問題,提供需要的經費與設備。 2.引進社區技藝人士指導學校的社團活動; 3.成立導護義工,協助學生上下學的安全維護; 4.邀請社區卓越人士蒞校演講; 5.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學習單; 6.學有專精之家長協助學校實施補救教學; 7.協助學校低年級班級實施教室佈置與環境清掃; 8.社區資源融入學校環境,孕育學校發展特色。 9.家長走入教室,協助教學,如班級讀經、認識植物、搓湯圓活動、 班級說故事等,家長成為老師教學的好幫手。 11.家長代表出席各項會議,提供學校應興應革事項。 12.家長代表參與課程發展委員會,商討學校的課程發展方向。 13.社區支援學校重大的活動,如體育表演會等。 14.組織班親會,協助推動班級的各項教學活動。 15.由經過培訓的義工指導學生圖書館利用教育的教學。 16.家長參與學校校園環境的安全維護工作。 17.編輯與家長溝通刊物。 29.

(30) 18.請消防局到校進行進行消防及地震演練。 19.社區配合學校教材編纂,整合社區自然人文資源,落實步道教學。 20.社區提供適當的交通工具,協助學校辦理活動。 21.請清潔隊利用假日到校協助噴藥、消毒工作。 將社區資源帶進學校的此一途徑,其運用的資源多指具有可移動 性的資源,如社區人士,社區文物等,對於不能移動或不便移動者, 可以採取繪圖、錄音、錄影等方式,將社區影音圖像帶入教學情境之 中(黃政傑,1996)。. 二、將教室延伸到社區 1.利用社區實施戶外教學:利用戶外體驗的方式,提供具有意義的學 習,並以能促進基本學校課程之預定目標為原則,以特定的內容及 方法,啟發兒童無限的潛能。 2.推動社區服務,學校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 3.協助家長指導其子女課業; 4.利用社區文史、自然景觀,建立學習步道。例如師大社教所和深坑 國小結合社區文史工作者,舉辦溯溪活動,蒐集了許多珍貴的自然 景觀資料,共學校教學用(師大社研,1998)。 5.參觀社區機關組織:例如,孔廟、文化中心、圖書館、紀念館等。 6.推動社區教育,創造社區文化的附加價值。社區教育有三種類型: (1)適應民眾需求而辦理的社區教育;(2)以社區為學習資源的 社區教育;(3)為社區發展而開辦的社區教育。( Brookfield, S.D.,1985)。 7.利用社區認識鄉土作物,並作社區環境調查。 8.露營:美國印第安那州有超過 100 所小學已採用露營的方案,透過 此方案,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生活與學習三至五天。此亦為讓學 生回歸到社區學習的方式之一(Alexander ed., 1991 ;引自徐薇, 1999)。 9.參加各民間機構與教育團體辦理的各項研習活動。 10.將具有教學資源的社區或學區附近的公園、博物館、農場、果園、 30.

(31) 綠地等規劃與編撰學習單,以作為實施教學用。 11.實施融入式教學:以兒童為學習主體,以「區域」、「地方」性 素材為學習內容,其中包括鄉土的歷史、地理、自然、藝術及語言, 讓孩子對自己生長的地方有所認識,培養愛護鄉土生物,維護生態 平衡並尊重各族文化,增進社會和諧(王佩蓮,2002)。 12.請義工協助校外教學的帶領:請家長義工或其他的協助人員共同 帶領校外的教學,協助校外參觀。. 肆、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的開發與規劃 一、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的開發 社區資源開發是一系列動態的發展過程,包含了發掘資源、規劃 資源、動用資源、評鑑資源等步驟。社區資源具有限性,並非取之不 竭,因此,要撙節使用,並發揮最高的使用績效。在發掘的過程中, 要促使居民對學校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孕育居民貢獻資源的意願。可 以透過民意代表、里鄰長、地方耆老、分析文獻、或運用大眾傳播媒 介公開徵求資源。開發社區資源要考慮社區居民的特性,因應不同的 特性,採取因地制宜的彈性策略。 開發社區資源,需要了解社區存在哪些資源,因此可對社區資源 做一調查。社區資源的發掘要注意居民的特質並配合社區發展的階 段。如果社區居民對於正式調查很反感,則可以利用訪問、聊天的方 式進行,鄉村社區可用傳單,都市社區則宜利用廣播(李建興,1984; 王秋絨,1997)。在社區資源的蒐集上,我們可以採用(1)問卷法; (2)訪問法;(3)觀察法;(4)分析文獻;(5)公開徵求資源(6)網路等 方法來進行(謝文全,1993)。. 二、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的規劃 社區資源的規劃之目的,是有組織有系統的運用資源,並發揮最 佳的使用績效。就可行的資源調配程序與步驟方面,至少包括以下幾 項步驟(王秋絨,1997): (一)診斷學校需要 31.

(32) 不同文化背景的學校有不同的需求,對於資源的運用要有負責的 態度,由於人類的資源有限,如何選擇切合學校教育目標所需要的資 源,是很重要的。資源使用的效果要有利於學生基本能力的提昇與情 操的培養。如果資源不合教育原理,不符教育目標,則不可濫用。 (二)分析已發掘資源的特性及其對學校教育活動的需要 每種資源都有其特性與功能,對現有的資源加以分類,分析其特 性,對學校的教學有哪些貢獻。進一步求出現有資源與學校所需資源 的差額,據以擬定分年開發新資源的行動計畫。 (三)預估社區發展可能對各類資源再開發的貢獻程度 社區資源的開發與運用,深受社區發展過程中,居民是否互助合 作,自願奉獻人力、物力、財力等情境有關。資源的規劃是一種長期 發展的歷程,要配合社區發展的過程,預估每個社區發展階段,各類 資源可能再成長或發現的質量有多少,以訂定具體明確的資源再開發 目標。 (四)訂定可行的資源運作方式 根據前述三種步驟所獲得的資料,訂定每個社區發展階段資源運 作的方式: 1.在人力方面:由誰來負責組織、訓練、調配?在組織、訓練、調配 上要用那些方法,遵循那些程序才會有效,都需在計畫中說明。 2.在財力方面:由誰來負責籌募、管理、動用、在多少時間內要籌募 多少款額、籌募後如何管理、動支方法與程序如何,都要詳細訂定。 3.在物力方面:由誰去發掘並創造各種物力、在何種狀況下如何運 用、需要擬出辦法。 4.在組織方面:由誰策動成立有效的社區工作推動組織、組織中的職 權、任務、功能如何、都要有詳細的說明,又社區推動組織要與那 些有關的機構、組織聯繫,才能更壯大其功能,也要花時間考慮。 5.在居民意識方面:如何有效地配合各項資源之運作,不斷地涵育, 又如何透過社區發展過程中的所有活動,有計畫地引導,使這項無 形資源能有效地不斷被開發出來,是計畫項目中不可或缺的。 32.

(33) (五)訂定資源長期規劃的行動計畫 運用有系統而科學的方式來擬定長期規劃資源的行動計畫的方 法可分為: 1.需求法:調查學校對教學的需要及考量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為了達 成目標,需要多少資源。再則依據國家教育政策,學校教育要達成 什麼的標的,需要投入多少資源才有可能。 2.人力預估法:將社區內的人口結構加以分析,以了解可動用的人力 之數量及素質,再參酌開發各類資源的目標,結合地方領袖、社區 發展協會理事長等人員的意見,可以估算出社區能為學校所用的人 力資源。 3.成本效益法:利用成本效益法,可以精準的算出需要投入多少的資 源,才能開發出多少新的資源,以了解資源的開發行動是否合乎經 濟有效的原則。 蔡瑞榮(1995)認為要發揮「社區資源」的最佳效果,需要積極 規劃運用社區資源: 1.聘請學校教職員工及社區熱心人士組織「教育資源運用專責委員 會」,建立「學校運用社區資源」共識。 2.走入社區、訪問社區、服務社區,平時做好公關,加強與社區公私 立機構之交流,增進學校和社區間的和諧。 3.利用工商機構的設備資源,補充學校設備之不足,增進教學效果。 4.承辦社區體育活動,整合社區人士之向心力。 5.善用家長會、社區社團、校友會之人力、財力資源,並利用社區性 刊物,適時宣導學校教育內容。 彭駕騂(1972)認為學校內部對於善用社會資源要有共識,最好 與社區人士組織共同成立「社區資源運用委員會」,以規劃推動社區 資源的運用。校園建築可以地方化、多樣化、花園化及人性化,將校 園環境、社區資源及附近的公共設施資源作系統的規劃,以「處處是 學習角落,物物是學習教材」為理念。以大自然為最真實的素材,融 合各學習領域,教學方法將更有彈性、更生活化、更開放,透過調查、 觀察、探究、紀錄.等方法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學校教育與真實社 33.

(34) 會情境結合,使兒童學習在自然中發生,相信學習會更真實,更有生 活能力(王佩蓮,2002)。 綜上所述,社區教學資源的開發,有一系列的步驟,透過適當的 方法、人力、媒介與社區的特性來發掘資源。平日應走入社區與訪問 社區,利用現有的資源,並開發潛在的資源。對於社區教學資源的規 劃,則要堅持教育的理想,符合教育的目標,社區資源的特性要與學 校的教學活動相聯結。最重要的是要喚醒社區居民的意識,透過社區 發展的過程,源源的被開發出來。社區資源的使用,學校要做適度的 回饋,使社區居民有專業成長的機會。. 三、在教學上運用社區資源的程序 動用社會資源,依據五種不同的資源特性,動用時所應注意的重 點也不相同,茲分別說明如后:(林振春,1997) 1.人力資源的動用宜根據其專長,在計畫辦理活動之時,先行聯繫, 取得其答應後立刻寄出活動邀請函,提示應準備事項及其擔任的工 作,並註明接送方式,務使其感到受重視,才可能有第二次動用的 機會。 2.物力資源的動用宜把握經濟原則,使所獲得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 用,不可浪費;其次應注意設備的維護,尤其是借用的器物,才能 使物力資源,源源不絕。 3.財力資源的動用應做到徵信與動支程序的合法化,依據預算使用, 所有帳目公開,主動提供相關人士經費收支明細表,才能確保財源。 4.組織資源的動用應注意互相的尊重和雙方的利益,在規劃推廣活動 時,可先行向該組織負責人請教該機構能協助的事項;活動計畫完 成之後應正式函請協助,若有未盡事宜應隨時電傳連絡,以增進雙 方的合作關係。 5.文獻資源的動用應注意其可信度、權威性和時效性,也就是要先行 確認該文獻資料的正確性,以免誤用;其次應以權威性的文獻為優 先,使能獲得學生的信服;再者應注意該文獻的日期,年代久遠的 文獻,更應特別注意其可信度,以免造成錯誤的後果。 34.

(35) 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上應考慮幾個層面(楊冠政,1997;徐薇, 1999): 1.配合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選用教學方法的主要依據是教材內容與 教學目標,課程的組織形態也會影響教學策略與方法。例如單科性 科際整合式課程的內容廣泛,採用協同教學法則是可行的方式。 2.留意學生的特徵:包括年齡、認知發展、學歷背景、性向及生活經 驗,這些都是教師將社區資源與教學結合時所必須考慮的。 3.結合學習心理:讓學生能將學校中所習得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應用 在日常真實生活中,因此應重視學習遷移。 4.教學資源:視聽器材或交通工具等應適宜與充足。 社區學習資源的運用程序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說明: (一)教學準備階段;(二)教學實施階段;(三)教學評鑑階段。 (一)教學準備階段 做法有:(1)評估運用社區資源的需求;(2) 擬定運用社區資源 的活動計畫;(3)勘查社區中的教學場地;(4)向學生說明教學的目 的;(5)徵得家長的同意;(6)徵得學校行政的同意;(7)向參與人員 說明權責範圍;(8)編制學習單(徐薇,1999)。 (二)教學實施階段 1.確定教材的選擇與組織:(1)能以學生能力的適性發展為規準(2) 依實際及統整的需要,蒐集補充教材(3)做出決定,編纂適切的 教材內容。 2.選擇教學方法與設計教學活動:(1)依據教學目標,選擇適切的 教學方法(2)監控與評估教學方法的適切性與合理性(3)決定教 學方法與教學活動設計。 3.實施教學活動:(1)實地實踐教學活動。(2)發現問題與修正(呂 若瑜,1994)。 (三)教學評鑑階段 1.監控理解程度:(1)查核理解的方向(2)查核成功的比率。 35.

(36) 2.監控用功時間:(1)檢核主動學習的情況(2)全面查明分心的學 生 3.建立學習紀錄:(1)保存學習紀錄(2)指導自我評鑑。 4.回饋學習結果:(1)提供必要回饋(2)重視矯正並指導自我矯正。 5.帶動教學決策:(1)檢討成敗原因(2)決定改進對策。 6.評判學習成就:(1)整理學習成果(2)評價學習成果 以上三階段社區教學資源運用的程序環環相扣,準備階段把前置 作業規劃好,有利於教學實施的順暢與提昇教學效果,教學評鑑結果 可作為教學實施的修正。在教學實施階段應設法提昇學生的學習動 機,讓學生明瞭教材的重要性,並在學習的歷程中建立起自信心。教 師在教學實施時,要注意教材與方式的多變化,維持學生高昂的學習 興致,誘導學生用心學習。. 肆、社區資源運用於教學的影響因素 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學校的自主權比過去增加,學校的特色與 需求亦比過去更被重視與顧及,同時學校與教師要負更大的責任,且 接受績效責任之評鑑與考核。例如學校在漁港邊,則可將漁港活動、 出海捕魚知能、魚市場經濟..等,設計成學校課程教材。但對於山上 的學校則不一定有此需求(楊龍立,2001)。教師是教室層級教學的 主要人物,教師運用社區資源乃屬教師的課程決定範圍。影響教師運 用社區資源於教學的因素,除了教師本身之外,尚有其他因素,以下 分為學生因素、教師因素、學校因素、社區因素,分別如下之說明:. 一、學生的因素 1.班級的學生數:在社區的考察研究中,一位領導的成人最好不要帶 領超過 25 個學生(徐薇,1999)。 2.班級的紀律:學生的紀律問題會影響社區對學校的信任,紀律因素 在「學校教育選擇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發展「紀律」的策略可 以包含父母,學生與教職員,以建構一個清晰的模式,來獲得父母 與社區的支持。一個包含父母,學生與教職員的處理「紀律」的概 念方案,將建構一個清楚的模式,得到父母與社區的支持。在學習 36.

(37) 活動日去造訪學校, 對減少紀律的脫序有幫助( Gallagher, et al., 1997)。 3.學生參與的意願:學生對社區資源的學習意願,會影響教師運用社 區教學資源的動機(徐薇,1999)。. 二、教師的因素 1.認知層面:教師在教導學生了解其生活環境及體會社區資源的教育 價值之前,應對當地社區有相當的了解( Peters, R. O., 1991)。 2.情意層面:教師個人的興趣與人格特質,以及對鄉土的情感(陳其 南,1996)。 3.技能層面:社區資源多樣零散,是否具備課程設計能力( Ritade Brito , 1991)。 4.教師是否與其他參與者分享「責任」與「做決定」的機會。. 三、學校的因素 1.辦好學校教育,讓社區知道學校的成功與挑戰。 2.建立各級學校透過服務社區來學習的機制(林振春,1999)。 3.辦理社區教育,開放學校決策參與。 4.協助社區組織學校教育促進委員會。 5.創造社區內的各項學習資源,如發展社區讀書會、運用社區廣播媒 體.(林振春,1999)。 6.建立完善的學校與社區關係:1.維持學校內部的正常運作,凝聚向 心力,提昇教育品質;2.適應外部環境變遷,使學校獲致外來的支 持(林明地,1999)。 7.建立學校成為同僚專業互享的社區。 8.建立學校成為關懷的專業社區(林明地,2002)。 9.校長能否展現領導魅力,與社區老師、社區民眾一起尋找對家園的 關懷,在生命價值上產生共鳴(楊昭瑾,2002)。 10.學校是否透過妥善的規劃過程,將運用資源的計畫建立在既有的 行政組織與校內活動上。 11.學校是否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計畫」:溝通的目的使學校教職 37.

(38) 員與社區建立起信任,幫助人學習更好(Gallagher et al., 1997)。. 四、社區的因素 1.社區是否有主動提出的意願。 2.社區的人口、權力與經濟結構對於學校組織型態、決策體系、課程 安排與教學方式等層面也有影響(陳奎熹,1995)。 3.社區資源被利用之後,社區居民是否有學習成長的機會。 4.社區參與的態度:有些社區人士礙於時間因素,或認為教育為專業 的工作而不便參與,這會影響教師使用社區教學資源。 5.社區的特性:鄉村社區與都市社區之型態各異,社區文化也不同, 運用社區教學資源的方法要適性變化。 6.社區參與學校的管道:是否讓社區資源依其所長來發揮教育的功 能。 7.社區是否提供成功的氣氛:包括財力與資源。. 第四節 資源平台在社區資源整合中的應用 在二十一世紀,競爭力最重要來自資訊的收集、處理與傳播的能 力(陳琦,2006)。目前我們身處傳統型社會走向全方位現代化社會 的轉變,如何充分利用資訊為現代化社會服務,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 效率,就成為重要的課題。隨著 IT 技術的飛速發展,資訊應用正快 速地、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各個方面。正是在這樣的前提 下,隨著各級政府部門的網絡工程的實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辦公 效率極大地提高,這有利於勤政、廉政的建設,有利於建立各級政府 公正、公開的新形象,有利於改善環境。. 一、資訊平台應用的優勢 資訊平台可以為社區資源整合帶來顯著的效益: 1.實現社區資訊資源的共享與綜合利用,可以提高社區管理質量和管 理水平。資訊平台實現了社區各管理部門間的高度信息共享,克服 了以往資訊重複採集所造成的資源浪費。系統方便快捷的查詢功能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ducation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for life, learning through life: Reform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ong

Case under the Pilot Scheme on e-Learning in Schools of Education Bureau of the Government of HKSAR (2013). Innovative i-Teach Programme ‘A leap

information on preventive measures, youth online culture, relevant community and online resources for e-learning. –Most of Students were asking the tips of healthy use of

Briefing Seminar for School Leaders of WiFi 900 Schools... Coherent Development of IT in 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Curriculum Reform for Fostering Students’ Life-long Learning

Provide all public sector schools with Wi-Fi coverage to enhanc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launch of the fourth IT in

 Provid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eachers and school faculty regarding the knowledge about Internet safety, awareness, and strategies of cyberbullying (Tangen &

Provide all public sector schools with Wi-Fi coverage to enhance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launch of the fourth IT in

prevent cruelty and alleviate suffering, and through education to cultivate a deep respect for life in the community so that all living creatures may live..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