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分析方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6-51)

在問卷回收後,將所有居民所填寫的資料進行 SPSS 統計軟體來進行分析。

本研究所採用的分析方法為敘述性統計資料、t 檢定與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 析。資料分析方法說明如下:

一、敘述性統計資料分析

本研究以敘述性統計方式進行計算個數、百分比、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以 了解受訪者居民的個人特性及受訪者居民對環境態度、環境知覺、景觀偏好之分 佈情況。

二、因素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

在初步分析後,本研究針對環境要素及環境現象進行因素分析以縮減之變 項,再以簡化所得之因素分數作為自變項,以環境要素及環境現象之注意程度作 為依變項來進行多元回歸分析,以求得環境要素及環境現象主要的影響因素。

三、t 檢定與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為了了解居民哪些特性會造成環境知覺及景觀偏好的差異,分別以不 同的居民個人特性(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時間、從事觀光事業、熟悉度)

對於環境知覺及景觀偏好上是否有顯著影響。利用 t 檢定與變異數分析來找出具 有顯著的差異者。

第四章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問卷發放對象沿著研究範圍裡的居民作問卷訪問調查,時間在四月 11、12、13 三天進行問卷調查,在此共蒐集 106 份有效的訪談問卷。在資料分 析上,首先以敘述性統計方式分析居民基本資料,緊接著分別進行環境態度、環 境知覺及景觀偏好的基本資料分析,透過環境要素及環境現象之因素分析所產生 的因素構面,再運用迴歸分析,找出影響環境知覺最主要的因素構面。最後以 t 檢定與變異數分析居民的特性對環境知覺及景觀偏好的影響,茲將研究結果分別 敘述如下: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初步分析

一、受訪者社經背景之調查結果分析

受訪者基本屬性包含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時間、從事相關觀光事 業及對傳統聚落環境的熟悉度等六個變數,以下分別分析結果說明。

(一)性別:從表 4-1 得知接受訪問的居民,有 106 份有效問卷,在性別的次數 分配上,男性受訪者有 45 位(佔 42.5﹪),女性受訪者有 61 位(佔 57.5﹪),

說明了執行問卷訪問調查時,女性受訪者比較容易接受問卷訪問,男性受訪者接 受度低;在問卷受訪比例上,女性受訪者略高於男性受訪者。

(二)年齡:年齡組成在 21~65 歲年齡層,以 41~50 歲的年齡層 48 位(佔 45.3

﹪)為最多,其次是 51~60 歲的年齡層 24 位(佔 22.6﹪),這兩組年齡層樣本 數合計就佔了一半以上(67.9﹪),接著為 31~40 歲有 16 位(佔 15.1﹪)、61 歲以上有 11 位(佔 10.4﹪),對於 61 歲以上居民受訪者,由於視力問題在文字 閱讀上有困難都拒絕作答,即使接受問卷調查,大部分都成廢卷而無法使用,最 後只有 11 份有效問卷。而 21~30 歲年齡層只有 7 位(佔 6.6﹪)為最少,顯示 得知本研究隨機調查訪問在年齡層分佈上以中年者居多。

(三)教育程度:在受訪者教育程度上,以高中/職及大學/專的教育程度佔最大 的比例,分別為高中/職有 48 位(佔 45.3﹪),大學/專有 42 位(佔 39.6﹪)合 計佔總樣本八成,其餘分別為國中小有 12 位(佔 11.3﹪),研究所以上(佔 4

﹪),就整體而言,受訪者教育程度偏於中等教育。

(四)居住時間:在受訪者居住時間的分佈上,以居住 21 年以上有 70 位(佔 66﹪)為最多,其餘分別為居住 5 年以下有 7 位(佔 6.6﹪),居住 6 年~10 年有 11 位(佔 10.4﹪),居住 11 年~20 年有 18 位(佔 17﹪),就整體而言,受訪者 居住時間以居住 21 年以上為最多。

(五)從事觀光事業:在從事觀光事業方面,從事觀光事業的居民有 62 位(佔 58.5﹪),沒有從事觀光事業的居民有 44 位(佔 41.5﹪),因此可以看出在傳統 聚落中從事觀光事業的居民佔最大的比例,也表示受訪者居民在經濟上依賴觀光 的很多。

(六)熟悉度:在熟悉度方面,對於傳統聚落環境多偏向熟悉者達 46.2﹪,非 常熟悉者達 10.4﹪,可以看出受訪者居民對傳統聚落環境偏向熟悉者的比例很 高,也表示多數的受訪者居民對於傳統聚落環境偏向熟悉並不陌生。

表 4-1 傳統聚落受訪居民社經屬性次數分配及百分比

變項名稱 分類 樣本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 比

累積百分 比 性別

男性 女性 總和

45 61 106

42.5 57.5 100.0

42.5 57.5 100.0

42.5 100.0

年齡

21~30歲 31~40歲 41~50歲 51~60歲 61歲以上

總和

7 16 48 24 11 106

6.6 15.1 45.3 22.6 10.4 100.0

6.6 15.1 45.3 22.6 10.4 100.0

6.6 21.7 67.0 89.6 100.0

教育程度

國中小 高中(職)

大學(專)

研究所以上 總和

12 48 42 4 106

11.3 45.3 39.6 3.8 100.0

11.3 45.3 39.6 3.8 100.0

11.3 56.6 96.2 100.0

居住時間

五年以下 六年~十年 十一年~二十年

二十一年以上 總和

7 11 18 70 106

6.6 10.4 17.0 66.0 100.0

6.6 10.4 17.0 66.0 100.0

6.6 17.0 34.0 100.0

從事觀光事業

是 否 總和

62 44 106

58.5 41.5 100.0

58.5 41.5 100.0

58.5 100.0

熟悉度

不熟悉 普通 熟悉 非常熟悉

總和

12 34 49 11 106

11.3 32.1 46.2 10.4 100.0

11.3 32.1 46.2 10.4 100.0

11.3 43.4 89.6 10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受訪者環境態度調查分析結果

本問卷調查主要是了解受訪者對於傳統聚落環境特色及未來發展方向上的 認同態度,本研究將內容分成傳統聚落特色、傳統聚落景觀品質及傳統聚落發展 方向三項進行分析討論。

(一)受訪者居民對傳統聚落特色的認同態度

由表 4-2 受訪居民對傳統聚落環境態度之回答結果得知,受訪居民對於傳 統聚落特色兩個問題的平均數大於中位數 4.0 以上,顯示受訪居民對於傳統聚落 所擁有的傳統建築物與街巷特色及許多地方可以凝聚居民情感的聯繫均表示相 當高的認同度。

(二)受訪者居民對傳統聚落景觀品質的認同態度

在傳統聚落景觀品質的部分,受訪居民對於目前傳統聚落景觀的改善比較 傾向於未定,也就是說對於目前傳統聚落的景觀是否有作很大的改善,大多數的

受訪居民認為沒有感覺的。另外對於觀光客的引入下,大多數的受訪居民認為傳 統聚落的景觀品質都遭受破壞。

(三)受訪者居民對傳統聚落發展方向的認同態度

受訪者居民對於未來的發展應保存文化特色、限制開發,保持自然原始特 色及應多作觀光遊憩設施之建設三個問題的平均數都大於中位數 4.0 以上。其中 以(應保存文化特色)平均數最高,標準差最小,表示受訪者居民對這環境問題 態度上都一致的程度上,也就是傾向於極同意。其次依序為(限制開發,保持自 然原始特色)、(應多作觀光遊憩設施之建設),都傾向於同意的題目。在(傳統 聚落應全面性改變,整體建築由現代建築取代老舊建築)之認同程度最低,平均 數為 2.05,顯示受訪者居民大多持不同意的意見,且標準差也比普遍較高,表 示受訪者居民之間對這問題認同態度的認知上差異很大。另外,受訪居民對於(在 接到與開放空間應考量綠化植栽設計)及(應多開幾家茶藝店、飲食小吃店等商 業活動)的環境態度平均數分別為 3.49、3.21,顯示受訪者居民對這環境態度 問題都沒什麼意見,很普通的感覺。

在受訪者居民之環境態度分析得知,受訪者對於這些傳統聚落發展方向的 環境態度之中,由於擁有的傳統建築物與街巷特色,大多數受訪者居民比較保守 的態度,在未來發展上必須限制各種開發行為,應保持聚落文化的特色及自然原 始的特色。但對於觀光產業發展及需求,在地方上的建設及景觀環境的改善,由 標準差可反映出受訪者對於這些問題意見上的不同,在認知一致性比較低。

表 4-2 受訪者居民之環境態度分析表

項目 環境態度問題 平均數 標準差

A1.傳統聚落擁有眾多極具傳統地方特色之建築物與街巷。 4.70 0.461

聚落

特色 A2.在傳統聚落裡有許多地方可以讓居民聚集聊天。 4.40 0.596

B1.傳統聚落景觀目前已作了很大的改變。 2.86 0.604

景觀

品質 B2.由於觀光客的引入,在北埔傳統聚落景觀品質都遭受破壞。 4.17 0.640

C1.傳統聚落的未來發展應以保存其文化上的特色。 4.86 0.350

C2. 傳統聚落的發展該限制各種開發行為,應保持自然原始的特色。 4.23 0.522

C3. 因應觀光發展的需求,傳統聚落應多作觀光遊憩設施之建設。 4.34 0.550

C4. 因應現代化的影響,傳統聚落應全面性的改變,整體建築由新興 現代建築取代老舊建築。

2.05 0.821

C5.在街道與開放空間應考量綠化植栽設計上。 3.49 0.539

聚落 發展 方向

C6.因應觀光產業發展,應多開幾家茶藝店、飲食小吃店等商業活動。 3.21 0.597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6-5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