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蒐集分析與研究信度效度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蒐集分析與研究信度效度

一、資料蒐集與分析

質性研究之資料分析方式是根據主題、概念、或類似特徵,把資 料組織成一些類別以進行系統性分析的過程(Neuman,

1997/2000),

潘淑滿(2003)認為通常研究者可以運用編碼登錄的技巧,逐步將 概念發展成主軸概念,以作為理論建構的基礎(林郁雅,2009)。

本研究在此行動研究中蒐集的資料,包括下列數種:

1.檔案紀錄:蒐集的文件包含幼兒的親師聯絡本、教學日誌、幼兒 的學習單、幼兒的作品等。

(1)親師聯絡本:每位幼兒都有親師聯絡本,裡面有老師寫幼兒 的學習情形、課程活動、主題的介紹、請家長配合的事項等,

家長會寫回饋、及在家裡對幼兒的觀察。研究者會用相機將 家長寫的與本課程活動相關的資料拍下來作紀錄。

(2)教學日誌:老師每天都會寫教學日誌,主要內容是班級的課 程活動、幼兒學習情形或特殊狀況作紀錄。

(3)主題學習單:為學習活動的成果,或是配合學習活動使用,

依照不同學習性質有不同形式的學習單,有些幼兒能獨立完 成,有些需要親子共同完成,學習單亦可作為評量幼兒學習 情形的依據之一,研究者用相機將幼兒學習單拍下來作紀錄。

(4)幼兒的繪畫作品或建構作品:幼兒的學習活動多為動手操作,

會有許多作品,研究者平常就會將幼兒作品拍照或攝影作為 研究資料。

2.文件紀錄:為了特定的課程活動、訪談或觀察所記錄下來的文件 資

料,包含幼兒的某活動紀錄表、課程討論與發表內容記錄、教師觀 察紀錄表、親子互動生活紀錄表、訪談幼兒紀錄表等等。

(1)撿垃圾愛護環境行動紀錄表:幼兒每天自己在生活行動中落實 撿垃圾張數的行為紀錄表單。

(2)教師觀察幼兒節約用水紀錄表:幼兒生活中落實節約用水,教 師觀察且作為行為次數的實際紀錄。

(3)校外教學相關紀錄資料:例如,老師對幼兒校外教學進行的喜 好方式訪談紀錄、地點的喜好紀錄、認知學習訪談紀錄等。

(4)室內課程討論發表與觀察紀錄資料:幼兒在教室內的討論或發 表概念的紀錄、幼兒平日表現的觀察紀錄等。

(5)親子互動觀察生活行為紀錄資料:老師請家長在家裡配合進行 生活教育、環境教育,對幼兒進行評估行為表現的紀錄。

3.協同教學者的紀錄:教保員老師的訪談資料、家長的訪談資料等。

針對以上所有資料先做分類,再進行資料意義轉譯編碼,而編碼 與意義說明如下表所示:

編碼符號與意義說明表

編碼符號與文字 編碼意義說明

A、B、C 三組幼兒的個別代號 A1 訪 104.10.12

園、教誌104.9.29

A1 幼兒 104 年 10 月 12 日訪談紀錄 104 年 9 月 29 日園務日誌或教學日誌紀 錄

省104.9.30 教師104 年 9 月 30 日的省思紀錄 協104.10.15 協同教師104 年 10 月 15 日訪談紀錄 B1 家 104.11.05

現、聯 C1-104.11.06 分、討104.11.08

B1 家長在 104 年 11 月 5 日的訪談紀錄 C1 家長現場或親師聯絡本的回饋紀錄 教室內分享104 年 11 月 8 日或討論紀錄 觀104.11.11 104 年 11 月 11 日的觀察紀錄

研究者廣泛的資料蒐集,再有系統的歸類、編碼和組織建檔,盡 量進行完整、客觀、個別與整體多面向的分析,最後再加入觀察、

訪談及省思文字稿,並與協同教學夥伴、課程活動老師、參與教學 的家長進行對話、討論與訪談,做統整有系統的文字敘述分析,以 此奠定客觀研究判斷的正確性、且運用在改進教學課程省思之用、

以及呈現研究新發現的脈絡,讓此研究意義與價值作為後續欲實施 相關性研

究者的參考。

二、研究信度與效度

為了提高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研究者將採取以下的方法:

1.三角檢驗法:即相關檢驗法,陳向明(2002)將同一個結論用不 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和時間裡對樣本中不同的人進行檢驗,

目的是通過盡可能多的管道對目前已建立的結論進行檢驗,以獲

得最大的真實度。引自(謝妃涵,2012)。換句話說,以不同的 資

料來源再加上觀察、錄影、省思手札及與協同研究夥伴的分享討 論、訪談幼兒、及指導教授的研究稽核…等不同層面的多方資料 來源、多元觀點檢驗以達三角檢核的目的(張櫻花,2006)。依 據

以上說明,本研究即是採取此三角驗證法來提高本研究的信效度。

2.原始資料留存:是指在進行此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將現場所蒐集 的

原始資料與研究反思資料,包含:錄影檔案、影像檔案、文字檔案 與各項紀錄表等皆予以保留,以供查核。

3.協同參與教學者專業複評法:是請參與協同教學的專業教師、課 程

活動進行的現場專業人員、或長期參與教學課程活動的家長多人,

共同以觀察、討論分享、重覆檢核分析資料等方式審慎複評。

4.反應回饋法:是指研究者提出初步結論之後,廣泛地與幼教領域 的

同行、同事或是家長、朋友和家人交換看法,聽取眾人的意見。此 反饋法可以將研究資料給熟悉或不熟悉議題的同伴看,增加研究結 論的客觀性,而非落入研究者主觀的意識中。

5.豐富資料做多元評量:陳向明(2002)指出:質的研究十分講究 蒐

集盡可能豐富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的豐富性來對研究結論的效度 進行檢驗,包含被研究者那裡蒐集的資料,與研究者本人在研究過 程中所作的筆記與備忘錄,豐富的原始資料可以為研究結論提供充 分的論證依據,進而提高結論性。引自(謝妃涵,2012)。本研 究

在過程中也蒐集許多相關的資料,例如:教學日誌、親師聯絡本、

主題學習單、影音檔及書面教材、幼兒的作品、各項觀察、訪談紀 錄表等檔案資料,形成豐富資料來做多元化的評估,以此作為研究 結論論證的依據,並在研究過程中記錄省思,作為調整課程活動的 依據。

以幼兒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實際探索的校外教學活動課程,再 根據主題教學的目標、課程進行的活動目標、環境教育的目標,從 這

三面向來檢視是否有達成目標?以及老師在進行校外教學課程與環 境教育的時間內,除了將所有蒐集的資料,作為幼兒們個別與團體 的統整分析之外,還有對學習過程中幼兒的行為表現與態度作觀察

紀錄評量、再搭配主題學習單和訪談回答的認知概念作評估、平日 幼兒上課的回應發表、參與校外教學時的發問及回答、家長的自然 回饋反應、以及幼兒的作品、幼兒對其他廢物創作的創意表現、幼 兒持續性的優良生活行為表現、協同教師的專業回饋、和家長的訪 談意見回饋…等,這些都是老師研究過程中對環境教育教學效果的 評量方式,也是作為老師提升教學能力、改善教學設計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