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enrose(1959)認為企業是一有機體也是一個管理控制的組織,企業的一般活動既 可以培養資源又可以累積資源。同時經由經濟學理論的推導出「組織不均衡成長」理論,

指出企業成長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存在不完全市場中的「組織內部資源剩餘」,即企 業累積資源,並造就企業的成長。此觀念的形成,讓後續學者,如Wernerfelt(1984)、

Barney(1986)、 Kogut and Zander(1992)、Grant (1996b)、 Dyer(1996)等,發 展出「資源基礎」相關理論觀念與基礎。

企業生存的目的在於永續的經營,八零年代對於企業經營環境多以麥克波特所提的 產業競爭優勢的產業經濟為基礎,但是根據Grant(1991)指出企業制定策略時應先檢視 其內部條件,了解企業內部資源,配合內部條件制定可獲取競爭優勢之策略,然而早期 對於企業永續生存的策略訂定均以外在環境(產業與市場)來決定,但經過資源基礎理 論的觀念產生後,反而可以資源基礎觀點來檢視企業內部的小環境,是否具有獨特的資 源與能力來建立出公司的競爭優勢或競爭能耐,讓企業永續發展,這樣也補足針對外部 環境分析的不足。

根據資源基礎做為理論基礎之研究相當多,其中Acedo, Barroso, and Galan(2006)

於1991~2001年間整理SSCI相關資源基礎約有3,904篇相關研究,並依據文獻引用分析 將資源基礎理論分為三個觀點,分別為(一)資源基礎觀點 (Resource-Based View) 、

(二)知識基礎觀點(Knowledge-Based View) 和(三)關係觀點 (Relational View)。每

個觀點除了有各精闢論述與研究外,更重要的是每個觀點分別有重要引用文獻當基礎,

根據 Acedo, Barroso, and Galan(2006)之研究,上述三觀點各有其核心文獻,相關論 述基礎與文獻整理如表2.1。

表2.1 資源基礎相關論文整理 起始文獻 核心文獻 觀點 主要文獻

Barney (1991) ; Wernerfelt (1984)

資 源 基 礎 觀點

Amit and Schoemaker (1993) ; Barney (1986a) ; Barney (1986b) ; Barney (1991) ; Black and Boal (1994) ; Collis (1991) ; Collis and Montgomery (1995);Conner (1991);Dierickx and Cool (1989);

Grant(1991);Hart (1995);Hunt and Morgan(1995);

Lado and Wilson (1994);Leonard-Barton (1992);

Lippman and Rumelt(1982);Mahoney and Pandian (1992);Miller and Shamsie (1996);Nelson and Winter

(1982);;Penrose(1959);Peteraf(1993);Powell (1995) ; Prahalad and Hamel (1990) ; Reed and DeFillippi (1990); Rumelt (1984,1991);Teece,

Pisano,and Shuen(1997);Wernerfelt(1984)

Kogut and Zander

(1992) ;

Cohen and Levinthal(1990);Conner and Prahalad

(1996);Grant (1996a);Grant (1996b);Kogut and Zander (1992) ; Levinthal and March (1993) ; Mowery,Oxley,and Silverman(1996);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Spender (1996);Szulanski(1996);

Tsoukas (1996);Zander and Kogut (1995) Penrose

(1959)

Dyer (1996) 關係 觀點

Dyer (1996);Dyer and Singh (1998);Eisenhardt and Schoonhoven (1996)

Acedo, Barroso, and Galan(2006)的研究中發現,資源基礎的相關研究約有3,904 篇,其中引用至少兩篇核心文獻的研究約有1,644 篇(41%),然而約有921 篇引用至 少三篇核心文獻,以下針對各觀點的核心文獻說明如下:

一、資源基礎觀點之核心文獻為 Barney(1991)與 Wernerfelt(1984)

(一)Wernerfelt(1984)提出資源基礎觀點是根據Penrose(1959)所提的「組織內 部資源剩餘」演進的,Wernerfelt(1984)認為企業資源可取代產品的觀點,其資源可 為實體與非實體資產,並認為企業除了要具備具優勢的資源外,就是要有強而有力的資 源運用能力,才能累積公司的優勢,獲得比競爭者更好的競爭優勢,這也是公司長期經 營的高績效獲利的來源。

(二)Barney(1991)將企業視為資源的集合體,並將資源分為三類:(1)實體資 資料來源:Barney(1991)

另外若將策略思考模式外部審視與內部審視兩面向來看,傳統策略思考由外向內的 資料來源:Barney(1991)

二.知識基礎觀點為 Kogut and Zander(1992)與Grant(1996b)

(一)Kogut and Zander(1992)認為企業運用組織內部知識(如資訊與Know How),

1.企業資源異質性

(firm resource heterogeneity)

2.企業資源不可移動性

(firm resource immobility)

1. 價值性(value)

2. 稀少性(rareness)

3. 不可完全模仿(imperfect imitability)

4. 不可替代性

(non-substitutability)

持久競爭優勢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優 勢 劣 勢

機 會 威 脅

同時透過企業內部組織的整合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成具創新的技術衍生的機會,進而獲取 市場機會,將所產生的產品與服務現有市場推廣銷售,以達到企業的競爭優勢,這就是 Kogut and Zander(1992)所提的企業知識成長流程。

圖2.4 企業知識的成長流程 資料來源:Kogut and Zander(1992)

(二)Grant(1991,1996)認為以往傳統策略多以企業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來分析,

卻忽視企業內部資源的檢視來配合策略的擬定,因此,企業如欲擬定策略時,應先檢視 其企業內部資源,配合企業內部條件制定具競爭優勢之策略,以達到企業獲得利潤的結 果。Grant(1996)認為知識為企業最重要的策略性資源之一,然而知識的認定與保存則 相當重要,這些知識是需要能替企業創造價值才是真正的策略性資源,而企業需能保留 具策略性資源特性的知識才能替企業帶來具有持續性的競爭優勢。

三.關係觀點為 Dyer(1996)

Dyer(1996)認為資源相互專質性高,即企業網路間的成員其資源與相互交易程度 為高的關係。Dyer and Singh(1998)認為這些透合作關係方能創造之利益所獲得關係租,

則需要透過成員關係間的專屬資產、彼此的知識分享程序、成員間互補的資源與能力,

訣竅(know how)

整合能力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組織與技術機會

(organizing and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市場機會(market opportunities)

外部學習(external learning)

內部學習(internal learning)

銷售於現有市場

(sales to

current market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