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教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一、資訊教育的意義

不同學者就資訊教育(Information Education)的意義有不同的看法:戴建耘(1995)

指稱電腦教育是以電腦作為教學工具或教導電腦應用技術為主的教育,而資訊教育則包括了 與電腦相關的資訊處理觀念、方法以及設備等等的教育,但在許多不同應用的情況,電腦教 育 與資 訊教育 二詞 被交 互使 用因而 產生 了 模 糊化 的情形 。溫 明正 ( 1998 )指出 資訊

(Information)不等同於電腦(Computer),電腦只是處理資訊的工具之一,而資訊科技 產品包含電視、電話、電腦、電傳視訊、機器人……等。資訊教育包括資訊普及教育、資訊 應用教育、資訊專業教育及資訊推廣教育等四個範疇(戴建耘,1995;溫明正,1998)。而 國民教育階段的資訊教育,應該讓學生認識資訊科技、資訊產品以及電腦與生活的關係,並 且從實例中了解資訊的基礎原理和應用價值,資訊教育之目的在培育國民在資訊科技變遷中 具備彈性適應的能力,因此國民教育階段的重點不在資訊專業科技的傳授,而是教導國民如 何使用電腦獲得資訊(溫明正,1998)。

資訊教育在早期的推展,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將電腦視為一種學科來學習,廣設「電 腦課」;另一是將電腦視為一種工具,將電腦應用在教學活動上面,輔助教學。Jonassen

(2000)認為電腦可以:協助知識之建構(Computers Support Knowledge Construction)、

協助知識之探索(Computers Support Explorations)、支援做中學(Computers Support

reflecting)。

Eisenberg 和Johnson(1996)指出,若是把資訊科技相關知識與能力當作一種獨立的、

隔離的知能來教,學生未來將無法有意義的運用這些資訊能力。資訊科技相關知能的學習是 為了解決學生學習上之問題,所以必須要能將資訊科技相關知能應用於教學上。資訊融入教 學就是希望透過資訊科技與各學習領域的整合,來提升學生在該領域上的學習成效,同時學 生的資訊能力也能獲得提升。

何榮桂(2002)認為資訊教育泛指與資訊或網路科技相關之教育活動與措施,包括政策、

設備、課程、教材、師資、教學、學習、能力指標等,範圍甚廣,且不同於傳統之電腦教育

(computer education) 或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 CAI);李坤 翰、許育健、徐愛婷與陳怡君(2002)認為廣義的資訊教育即是「資訊素養教育」,係指國 民所應具備的資訊素養的培養,也就是資訊處理能力的培養;資訊素養教育包含善用資訊科 技的教育,亦即是「電腦教育」(computer education),電腦教育可說是資訊教育的狹義意 義。資訊教育的目的除了讓學習者具有良好的電腦技能外,對於經濟時代國民不可或缺的基 本素養也就是資訊的蒐集、管理及運用能力的培養更是重要。張國恩(2002)認為我國資訊 教育發展是從「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 CAI)起,經由「電腦 課程的實施」到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資訊融入教學」。陳志偉(2002)綜合了多位學者之論 述將資訊教育定義為:「泛指與資訊有關的師資、課程、設備等之教育與活動的概念,目的 為指導學生具備電腦基本素養,利用電腦處理資訊並運用在學習上,培養學生正確的資訊道 德觀」。蔡佳蓁(2004)整理資訊教育的意涵為:一、資訊教育不等同於電腦教育,除應指 導學生具備基本的電腦知識和技能外,更需要指導學生運用這些電腦的知能來處理資訊,並 將之應用於學習上;二、資訊教育應關注學生的資訊態度與人文關懷,資訊教育之內涵需包 括「資訊安全」、「資訊倫理」、「資訊法律」與「生命教育」等人文道德層面的教育;三、

為達成教師能教、學生能學的效果,資訊教育應規劃妥善的相關措施,包括政策明確、設備 充實、課程設計、教材編擬、教學實施、師資培訓與學生能力指標的達成等面向。

在今日資訊科技發展神速的數位e化時代中,「資訊教育」不應只限定於以電腦為主的 教育,資訊教育應泛指以「數位科技設備」為推展工具,規劃資訊教育相關之課程計畫、教

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等教育措施與活動,除了教導學生應具備的數位科技知能外,更包括運用 數位科技來蒐集、分析與處理知識,並積極運用在學習與日常生活中,達成培養學生運用資 訊科技來處理資訊與知識應有的態度與價值觀,以適應未來的數位科技生活型態(陳桂勤 2007)。而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在2008年資訊教育推動理念、策略與現況報告書中,則指 出資訊教育為培養中小學生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態度與行為的教育,其中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涵蓋軟體、硬體及網路應用能力,而資訊科技應用態度與行為包含合法合理使用資訊通訊軟 硬體的正確觀念與行為。教師資訊素養、資訊通訊設施、數位教學資源、國內外交流合作及 資訊教育行政機能則為推動資訊教育之輔助構面(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2008)。

綜合以上各論述,資訊教育之意義從早期強調電腦相關知識的教學,演變為以「數位科 技設備」為推展工具,所規劃之相關教育措施,到現今所強調的培養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態 度與行為的教育。我們可以發現隨著時代的變遷,基礎資訊設備逐漸完備與普及後,資訊科 技應用能力已大為提升,隨之而來的是不當的資訊應用態度與行為的逐漸產生。兒福聯盟針 對台灣兒童線上遊戲行為所做調查報告,顯示高達76%的國小學童都會玩線上遊戲,而且有 超時之現象,平均每週上網10至20小時的比例最高(佔36%),另有34%的孩子每週玩線上 遊戲超過30小時,甚至有近10%孩子每週玩超過40小時,幾乎可稱為「全職玩家」。調查結 果也顯示,孩子在假日玩線上遊戲玩得比平時還瘋;假日平均會玩4小時13分鐘,甚至有15

%會玩超過八小時。長時間沉迷於網路也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生活作息,曾經「玩遊戲玩到忘 記吃飯」之學童約佔五成,其中有14%經常如此;此外,也有30%的孩子承認曾經「熬夜玩 遊戲」,其中甚至有8%經常如此(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盟﹞,2009)。所以資訊 教育應不再只是強調資訊科技知識與應用能力的教育,而應該包括資訊科技應用態度與行為 的教育。

二、資訊教育的重要性

在資訊化的社會中,培養每個國民具備運用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已為世界各國

人合作及溝通,並有益於個人主動學習與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部,2008b)。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在新世紀第三期國家建設計畫教科文建設一章中明白宣示將建 設台灣成為富涵文化創意的研發科技島,強化產學研創新連結,落實推動科技研發創新並厚 植國家整體科技實力;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及終身學習能力的下一代。並且在中小 學資訊教育相關內容中則以加強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推動發展,培養中小學學生資訊科技應 用能力,透過資訊與網路進行資訊科技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強化師生國際觀為具體目標(行 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

教育部在「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規範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主要內 涵:包含物質與能、生命世界、地球環境、生態保育、資訊科技等科學與技術認知學習,並 著重科學與科學研究知能及態度,尊重生命與愛護環境的情操,以及善用科技與運用資訊等 核心、基本能力之習得,同時應能將此能力轉化、實踐於日常生活中(教育部,2008b)。

其中不僅將資訊科技的認知學習列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中,要培養的十項基本能力亦 包含「運用科技與資訊」能力,而「資訊教育」還列為七項重大議題之一(教育部,2008b)。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在「台灣資訊教育推動理念、策略與現況」報告一文中,指出資訊教 育之推展有下列幾個重要性:一、為提昇國家競爭力與科技實力,國民需具備運用資訊科技 主動學習與創新思考的基本能力,以成為符合e化時代需求之一份子。二、資訊教育基礎環 境之建置暨網路資源應用,可使各校共享教育資源,縮短城鄉教育之差距。三、資訊科技應 用於教學,使教師之教材、教法、運用之教學媒體多元化,建立啟發式、互動式學習環境。

四、過去推動歷程係以老師為起始點,藉由老師帶動學生、學生影響家長,進一步提昇全民 運用資訊的能力與學習素養。實際上校長、教育行政人員、產業與社區的參與亦應扮演關鍵 角色。五、在新世紀中,資訊教育的重心為培養學生運用資訊進行組織、判斷、決策與處理 問題的能力,養成愛好學習與獨立學習的習慣,並能在全球化的網路學習社群中與他人進行 合作學習,培養健全的社會價值觀與開闊的世界觀(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200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資訊教育要能順利推展,資訊基礎建設就必須先完備,要達成 國民教育階段中資訊基礎建設的實施指標,除了教育部釐訂政策與籌措經費外,尚需地方政 府、各級學校、學校老師及關心資訊教育之學者專家等的配合與協助。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

全球競爭環境,政府、學校和教師須提供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環境和機會,以確保學生在歷 經九年國民教育之後,能具備資訊社會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成為能適應數位生活 環境的e世代公民(何榮桂、陳麗如,2001)。在資訊化的時代裡,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是提昇教學成效的重要方式。其主要之特點如下:一、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更能符合

全球競爭環境,政府、學校和教師須提供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環境和機會,以確保學生在歷 經九年國民教育之後,能具備資訊社會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成為能適應數位生活 環境的e世代公民(何榮桂、陳麗如,2001)。在資訊化的時代裡,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是提昇教學成效的重要方式。其主要之特點如下:一、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更能符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