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性別平等教育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性別平等教育之相關研究

壹、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

配合教育部推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政策,目前國內多鼓勵教師利用資 訊科技來融入教學當中,因此相關研究論文為數不少,諸多研究亦指出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學習態度,主動參與及注意力等的提 高,抱持肯定態度。透過文獻的蒐集、整理與分析,對於未來從事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的活動設計與課程規劃等,應能提供完善且詳實的建議。

研究者整理國內2005~2012年間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教學之相關研 究,並分析其在學生學習成效、性別及能力水準的研究發現,以及資訊科 技模式的選用,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茲將各研究結果分析歸納如下:

一、學習成效方面

江培菁(2005)在其「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鄉土戶外教學學習成效與態 度之研究」中發現將資訊科技融入鄉土戶外教學中,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 效及學習態度。陳昭維(2009)的研究「互動即時回饋系統應用於國小高年級 英語字彙教學成效之探討-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也指出在英語字彙習成就 測驗、成就保留測驗與英語學習態度調查問卷上,實驗組學生皆優於控制組 學生。

黃健誌(2011)在其研究「Scratch 軟體應用於國小高年級數學學習之研 究-以平面座標單元為例」中,研究結果顯示實施 scratch 軟體教學的學生,

其平面坐標學習成就明顯優於實施講述法教學的學生,且實施 scratch 軟 體教學與傳統教學間的學生學習動機亦有顯著差異,說明了藉由 scratch 軟體來學習數學平面坐標單元,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也能正向的提升 學生的學習動機。

38

不過也有研究得到不同的結論:鄭如婷(2007)在其「資訊科技融入國小 五年級國語文教學學習效能之研究」中指出學生的學習成效在使用資訊科 技融入國語文教學與一般傳統教學之間並無顯著差別。林佳徵(2010)「ipod touch 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研究」結果顯示 ipod touch 教學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並無顯著提升。盧禮祺(2010)「資訊科技融 入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潮汐與海嘯學習成就之研究」的結果亦得到相同結論。

由上可知,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之教學研究,在學生學習成效方面的提 升結論並不一致。

二、性別對學習成效的影響方面

學生的性別是否會成為學習成效的影響因素,在彭聖淵(2010)「資訊融 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探究-以康軒版國小五年級等值分數單元為例」的 研究結果中指出,實驗組男生學習效益高於控制組男生,但實驗組與控制組 女生在學習效益上無顯著差異。不過在盧盈伃(2010)的研究「Facebook遊戲 融入國小自然科學習成效」其研究結果是男生與女生無顯著差異。林香利 (201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之影響-以「日晷」為例」的 研究結果認為「日晷學習成就測驗」前後測學習成效有顯著的差異,主要是 來自於不同教學模式的實驗處理,並不受性別或性別與組別交互作用等因 素之影響。在謝旭明(2011)「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面積概念學習 成效之研究」的結果中也得到相同的結論。由上可知不同性別在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的學習成效上結論並不一致。

三、不同能力水準對學習成效的影響方面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是否會因能力水準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成效?

在李啟榮(2008)「資訊科技應用於臺灣自然環境單元學習成效之研究」的 研究結果指出高分組與低分組是呈現顯著差異的。李恒嘉(2010)的研究「運

39

用 K12 數位學校資訊融入國中生物教學之研究-以人體消化與循環系統單元 為例」得到的結論是對高分組而言並無顯著差異,但對中、低分組學生而 言實驗組是優於對照組的。洪國展(2010)在「資訊科技對國小六年級學童 奈米科技學習成效之研究」中,發現不同學習能力水準的學生,在奈米科 技學習成效測驗後測的表現有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學習能力高者其學習 成效也高,學習能力低者其學習成效較低。

另外,江培菁(2005)在「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鄉土戶外教學學習成效 與態度之研究」中發現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接受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鄉 土戶外教學後,在「鄉土學習成就」之成績無顯著差異。彭聖淵(2010)在其

「資訊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探究-以康軒版國小五年級等值分數單 元為例」的研究結果中也得到相同的結論。

由上可知,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在各領域的學習 成效上有不一致的結論。

透過以上結論可了解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其它不同變項之間的關係,以 此做為研究方向的參考,將對不同性別及不同能力水準的學生進行實驗處 理,以探究不同的教學法學生在學習成就上的差異。

四、資訊科技模式的選用方面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推陳出新的速度是你我所難以想像的。到底在資 訊科技融入教學中要選用甚麼模式?經歸納分析的結果,選用多媒體簡報 的研究佔大多數(王彥堅,2007;王敏娜,2012;李啟榮,2008;洪國展,

2010;陳姿因,2011;彭聖淵,2010;鄭如婷,2007;盧禮祺,2010),不 過並非單純使用多媒體簡報,也結合網路資源、動畫影片等來增加課程設 計的活潑與多元性。另外有選用專業軟體自行設計程式來融入課程當中的 (林佳徵,2010;林婉惠,2012;周興隆,2009;黃健誌,2011;盧盈伃,

40

2010;謝旭明,2011)。還有選用現成的回饋系統及教學平台來作為資訊科 技融入的媒介(李恒嘉,2010;洪嘉佑,2012;陳昭維,2009;蔡瑞真,2006)。

由以上的研究可知,資訊科技的選用非常多元,本研究將善用任教學校現有 資訊科技設備及資源,配合課程設計探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學生的學習成 效表現。

貳、性別教育之相關研究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性別教育並無單獨的課程開設,而是融入於各 領域教學之中,因此藉由融入式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或班級輔導方案進行 之研究為數不少,多從性別角色態度、性別刻板印象、兩性相處行為等議 題作為主題來進行教學實驗,透過教學活動、課程實施和班級輔導等方式,

達到建構學生性別平等觀念的目標。

研究者整理國內關於性別教育融入各領域教學所進行的研究,歸納出 以性別角色態度、兩性相處行為、性別刻板印象等議題作為主題的研究發 現,以及各研究所採用的評量方式,作為本研究課程設計時的理論基礎。

蔡宛純(2003)以國小三年級兩班學童為對象,一班為實驗組,一班為控 制組。實驗組接受每週二次,共計十二次,每次四十分鐘之兩性平等教育 方案,控制組則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探討兩性平等教育方案對國小三年 級學童之性別角色態度的班級輔導效果,研究工具為「性態度量表」與「性 別角色態度量表」。結果顯示:兩性平等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的性別角色態 度具有顯著的立即以及長期的輔導效果。

郭維欣(2004)以準實驗研究法針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進行十二次之兩性 平等教育活動課程。在活動進行前、活動結束時、及活動結束後四周時,

分別施測「性別角色態度量表」及「國小學童兩性平等教育態度量表」兩 種測驗工具,結果發現實驗組學童對此次課程大多持正向的看法,對於兩

41

性平權的重要性多有體認,且認為自己兩性平權的觀念有所進步。

柯俊吉(2011) 用行動研究探討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之教學歷程與學習成效,以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十二週的教 學活動,透過參與觀察、訪談、教師日誌、課程學習單、量表問卷、學習 週記、課程回饋單等方式來蒐集資料。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平等教育融入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教學後,能有效提升學生性別角色態度及體育課 之學習動機。

許雪芳(2003) 採量化的準實驗研究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進行性別平 等班級輔導方案,探究學生在性別角色態度以及兩性相處行為上的立即輔 導效果和四周後的持續效果,以「性別角色態度量表」、「兩性相處行為量表」

之前測、後測與延宕性後測之得分進行統計考驗。研究發現:性別平等班級 輔導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的性別角色態度具有立即性的輔導效果,學生 的性別角色態度較不刻板化,趨向兩性平等;在兩性相處行為具有顯著立 即性的輔導效果和顯著持續的輔導效果。

何麗玉(2004) 以「準實驗研究設計」,對學生兩性態度與兩性相處行為 之輔導成效,以「兩性態度量表」及「兩性相處行為量表」來進行量化的統 計分析,再搭配學生兩性交往觀點與現況訪談、學生成長記錄簿、錄音錄 影的紀錄以及研究者省思札記等質性資料,以瞭解實驗處理之效果。研究 結果顯示,兩性教育方案班級輔導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的兩性相處行為具有 輔導成效,男女學生會嘗試合作、學習衝突處理,促進友誼互動。

曾敏慧(2010)利用公民與社會課結合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將性別教育 的重要觀念融入在課程之中,期望能改變學生對傳統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 印象的觀點。教學之後輔以分組與全班性的討論與歸納,請學生填寫相關 回饋表以作為質性資料分析之用。研究結論發現:運用案例教學法實施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