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八節 資料處理

答對題數

學習評量正確率百分比= x 100%

總 題 數

實驗教學結束後,根據研究者所蒐集到的資料,繪出每位受試者的曲 線圖,由圖中資料點改變的方向進行分析,並整理出分析摘要表。再根據 分析摘要表來進行比較基線階段、實驗處理階段和維持階段間的差異,繪 製出相鄰階段間變化分析摘要表。以了解此研究教學實驗的成果。

一、 階段內的變化分析 

1. 階段順序:基線期為 A、實驗處理期 B、類化維持期為 C。 

2. 階段長度:單一階段內蒐集到的資料點次數,指階段內資料點的數目,

本研究分別計算三個階段內資料點的個數。 

3. 趨向預估:係指資料路徑的趨勢走向。趨向預估以回歸線(距離各資料 點最近的一條線)估算,利用折衷半數法(split‐middle  method)算出各階 段的趨向(杜正治,2006)。 

趨向線往上走( / ),表示為進步(+);若趨向線往下走( \ ),則表示退步 (-);水平(-)則是表示不變( = )。 

4. 趨向穩定性:本研究以 85%為基準,若有 80%以上的資料落在穩定標準 的範圍內,此時資料屬於「穩定」的;如果低於 80%以下,則為「不穩 定」。趨向穩定性越高,表示資料點的趨勢愈一致。 

5. 平均水準:將資料點總和除以資料點個數即為平均水準,用以表示該階 段的平均狀。 

6. 水準穩定性:以該階段最大值的 15%為範圍,以通過平均數且平行於 x 軸的水準線為標準,計算落在該範圍內的資料百分比,以 85%的資料點 落在 15%的範圍內視為穩定的資料。水準穩定性愈高,表示資料變化愈

小。 

7. 水準範圍:將該階段內最大值與最小值差距列出,有助於於了解該階段 內資料點變化的情形。水準範圍越小,表示愈穩定,變化愈小。 

8. 階段內水準的變化:指該階段內第一個資料點和最後一個資料點之間絕 對值的變化,並標出進步(+)、退步(-)或不變( = )。進步的變化愈表示 教學介入成效越明顯。 

二、相鄰階段間的變化分析

1. 階段比較:指出要比較的階段名稱。

2. 趨向方向與效果變化:係指將兩個不同階段趨向列出加以分析,

可用以評估教學介入的效果。

3. 趨向穩定性變化:由兩階段的趨向穩定度判斷兩階段是屬於「穩定」或 是「多變」,其中還包括穩定到穩定、多變到穩定、穩定到多變、多變 到多變四種情形。 

4. 重疊百分比:計算相鄰階段間所得資料點的介入效果。亦指前以階段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為範圍,計算後一個階段各點落在該範圍內的百分比。

Schlosser 與 Sigafoos (2006)認為兩相鄰的實驗階段介入效果若所得之 重疊百分比頗高,表示兩階段效果一致。重疊百分比愈低,表示兩個階 段間受試者差異愈大。而介入的效果越好。 

5. 水準間變化:兩相鄰階段間最後一個資料點減去後一階段第一個資料 點,觀察變化並標出進步、退步。進步越大表示介入越明顯。 

6. 非重疊百分比:此研究採用 Thomas (1998)對於基線期和處理期兩階段 的非重疊百分比(percentage of nonoverlapping data,簡稱 PND) 

來解釋此次實驗教學的介入是否有效。其判斷標準如下:

(一) 非重疊百分比值大於 90%,表示該介入非常有效的。 

(二) 非重疊百分比介於 70%~90%時,表示該介入為有效。 

(四) 非重疊百分比小於 50%時,表示該介入是無效的。 

為了要避免教學程序上的不同而造成數據上的誤差,本研究教學實驗 皆由研究者亦是特教班導師進行實驗教學的執行。

肆、 社會效度 

研究者在實驗介入前後,透過資料的蒐集與分析,評估實驗是否具有 一定的重要性與接受度,亦為了瞭解此研究介入目標、過程及結果所具備 的社會意義。(杜正治,2006)。本研究於教學實驗結束後實施社會效度評 量表,由三位受試者進行「數位學習學後問卷」作為本研究社會效度的參 考依據。如附錄(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