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跨理論模式

三、 運動與健康之相關性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在「健康」上定義:「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及精神上的完美狀 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這就是大家所指的身心 健康,換而言之,人不只在心理、身體及道德健康上和社會力適應良好等四面向都良 好健全,才稱上真正健康的人。現今,健康的定義不再是如此「單一」、「狹義」的,

而是「廣義」、「多元」的。相關學者研究亦支持「多元」的健康定義取向。原文網址 https://kknews.cc/health/maergg6.html

而運動與其健康有其相關關聯,例如:增進心臟血管機能、減緩老化速度、增強體力、

疲勞消除、壓力釋放等。

第二節、 跨理論模式

在 1982 年時由 Prochaska and Diclemente 兩位學者所提出,跨理論模式強調行為 改變階段不同,所思考內涵就不一樣,也就應該採取不同的措施方法,此模式在探討 不受專業人士所引導及影響下,能自我改變而至下一個階段,最早被應於戒菸行為上,

後續廣泛的應用在不同關於健康問題及運動行為上;跨理論模式內容分成四大部分:

(一)改變階段(stages of change)(二)改變方法(processes of change)(三)決策 權衡(decisional balance)(四)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跨理論模式中主要的中心構念就是改變階段,行為改變是經由不斷改變階段而形 成,總共區分為五個時期: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而這五時 期有可能到達一階段後進而在達到下個階段,並非不會改變,在行為改變時有有可能 退回到前一個階段(林旭龍,2000;Prochaska & Velicer, 1997)。以下介紹在跨理論模 式下的五個行為改變階段(簡曜輝、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 主民、盧俊宏 譯,2002):

一、改變階段(The Stages of Change):

此階段為跨理論模式最重要之核心,不管任何行為的改變不外乎透過不斷演化及 改變,產生五個階段: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Stage)、意圖期(Contemplation Stage)、 準備期(Preparation Stage)、行動期(Action Stage)及維持期(Maintenance)。

8

(一)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Stage):

在這一個時期裡,當事人並沒有打算在近半內去開始從事相關健身運動,他們在 日常生活就是上班、睡覺,且上班時間幾乎是維持坐式的狀況。大部分人們在這階段 裡,可能懷疑是否有能力去改變,也可能是對社會壓力有防禦。一般要改變這些人往 往需要費更多時間、方法及耐心,而用對方法才能讓其改變。

(二)意圖期(Contemplation Stage):

大部分人通常都是處於在此階段的行為,人們謹慎的打算在未來半年內,想要去 從事健身運動,與無意圖期相比,此階段的人已經意識到若不運動後問題及存在的意 義,在將問題做出統計分析後,仔細思考行為改變後的利害得失,想當然耳不會快速 有所改變,但已經開始有行為改變的想法。

(三)準備期(Preparation Stage):

處於本期的人已經有開始從事一些健身運動,也許一星期三次,但不是很規律的 在進行,因為只是想要獲得主要的健身運動利益。

(四)行動期(Action Stage):

個體在這一個階段是有規律性的運動(一星期約有三次或是更多,並且每一次活 動中皆長達 20 分鐘或是更久的時間)。這階段是最不可預判,非常簡單因他事的故態 復萌而中斷運動,此階段意味著從「橫躺的馬鈴薯」改變成「行動的馬鈴薯」。

(五)維持期(Maintenance):

個體在此一階段已經從事規律運動超過六個月的時程了,若停留在此一階段長達 五年之久,則他們可能終身持續規律運動,除非因為傷害或健康上的原因,否則會一 直持續在維持階段。

以上五時期行為改變階段,以各時期行為改變之變化來了解研究對象運動行為之 表現,並且了解受試者行為改變的情形。若能夠針對受試者處於的行為改變階段來安 排適切的運動課程,將有助於其更順利的往下一期目標邁進。在青少年這個時期,可

9

塑性非常強,只要能夠讓個體於青少年時期就達到維持期的運動習慣,在往後的生活 中也較能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二、 改變方法(processes of change)

在跨理論模式中總共發展出 10 種的改變方法,其中又包括兩個層面:分別為經驗 認 知 層 面 以 及 行 為 層 面 (Prochaska,DiClemente & Norcross,1992; Prochaska & Velicer,1997),分述如下;

(一)經驗認知層面

1. 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raising):

提升當事者對不正確問題行為的原因、結果及治療的發掘現象。例如:當事 者知道肥胖會導致身體出現不良狀況,然而用衛教於樂方式使其了解其中利 害關係。

2. 情感喚起(dramatic relief or emotional arousal):

目的是讓當事者知道採取正確的方法,將可避免不必要問題所帶來的影響。

例如:利用成功人士的分享及社群傳播方式,讓其了解正確性避免產生恐慌 的思想。

3. 自我再評價(self-reevaluation)

目的是讓當事者在認知與情感上對自我不正確的方法的自我評價。例如:讓 當事者自評缺乏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並利用心理意象等方法,來確認改變所 能帶來的益處。

4. 環境再評價(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

目的是讓當事者在認知與情感上對自己不正確行為的評價,且對社會環境有 所衝擊。例如:去了解自己若不運動會對社會及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5. 社會解放(social-liberation)

再產生一個具有運動風氣的工作習慣,營造有利社會工作環境。例如:每日 抵達公司後,人員上班前,律定固定集合時間,統一動一動及做伸展運動等。

10

(二)行為層面

1. 自我解放(self-liberation)

讓當事者堅定自己能規律運動外,且能堅持自我去實現規律運動;並在公開場 合或重要紀念節慶實施宣示,以強化自我的解放。

2. 情境替代(counter-conditioning)

找尋可以取代不健康行為的方法,也就是發掘其他能改善問題的正確行為。例 如:搭乘公車能提早一站下車、減少搭乘電梯增加走樓梯的行為。

3. 增強管理(reinforcement management)

當事者行為模式有所改變時,則採取賞罰制度,像是實施規律運動時則給予獎 勵或口頭讚賞;反之,則給予處罰,讓好的習慣能持續維持下去。

4. 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

減少不健康行為的誘惑,並增多健康行為改變的宣導。例如:在腳辦公室張貼 文宣廣告鼓勵多爬樓梯取代搭乘電梯,並讓大家養成習慣。

5. 互助之人際關係 (helping relationships)

利用關心、互助及接納他人意見來改變對某種行為的方式。例如:同儕間、親 人及長官部屬間的組織所提供關係。

三、 決策權衡(decisional balance):

決策權衡最早是由 Jannis& Mann(1977)所提出,當事人改變行為時,不外乎會 所含八個概念:自已利益、別人利益、自己成本消耗、別人成本消耗、自己的同意、

別人的同意、自己的不同意、別人的不同意;若是當事者想要行為有所改變時,會先 自我評估改變後對自己與別人的益處及壞處,這就是由 Prochaska, Diclemente and Norcross (1992)所提出:所謂的知覺運動利益與知覺運動障礙。換句話說,當事人覺得 從事運動後,所產生的益處,像是:釋放壓力、增進體能及維持體魄等能大於所產生 的壞處,像是:消耗時間、犧牲陪伴家人時間及運動所導致受傷等,經當事人自我評 估後,將會決定是否去從事運動。

過往研究發現運動的階段與知覺運動利益與知覺運動障礙的關係是呈現所謂的 線性,在第一階段:無意圖期,會發生知覺利益小、知覺障礙則是大,而靠近第五階

11

段:維持期,則會知覺利益大,知覺障礙則是小(黃鈺婷,2011;李武雄,2004;黃 婉茹,2003)。

(一)黃鈺婷(2011)提出中之研究,對象以國小女教師為主,並以描述性統計、

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比較及 T 值等不同統計方式來進 行分析比較;相關分析結果如下:運動階段以準備期最多,會因個人不同 背景因素中之變項數而產生在運動知覺利益、運動知覺障礙、運動自我效 能及運動階段而有所差異。

(二)李武雄(2004)提出中之研究,對象以 55 歲以上年長者為主,以描述性統 計、t 檢定、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氏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 相關及多元迴歸方法進行分析比較;相關分析結果如下:運動階段以維持 期最多,準備期次之,會因個人不同背景因素中之變項數(年齡、婚姻狀 況、自覺健康狀況、參加運動社團等)而產生在運動知覺利益、運動知覺 障礙、運動自我效能及運動階段而有所差異。

(三)黃婉茹(2003)提出中之研究,對象以職場女性為主,以 t 統計考驗、

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氏事後多重比較、單因子多變項分析 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相關分析結果如下:運動階段以 準備期最多,意圖期次之,會因個人不同背景因素中之變項數(年齡、自 覺健康狀況等)而產生在運動知覺利益、運動知覺障礙、運動自我效能及 運動階段而有所差異。

由上述結果可得知,年長者運動階段以維持期最多,職場女性運動階段則是以準 備期最多,可推斷年齡愈高,愈能了解到運動所帶來的好處,女性人員則因外在因素 過多而降低運動意願。

四、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最早是由Bandura (1986)所提出,意指當事人在限定狀況下,能夠達成 狀況的成功率及把握度。而在運動方面自我效能的表示就是在當事人只有自己能去運

12

動或是天候狀況不良時等因素,還是能保持運動的把握狀況(林麗鳳,2004;黃婉茹,

2003;呂昌明、王淑方,2001),自我效能包含二個方面:信心和誘惑,由高毓秀(2002)

提出,是行為改變進展至行動期和持續期的關鍵因素。換句話說,當事人若自我效能 較低時,很容易透過失敗的經驗而讓自我效能再降低,反之,則會想辦法克服(Bundura,

1977)。所以增加當事人的自我效能,亦會對運動階段有所提升(林麗鳳,2004)。

1977)。所以增加當事人的自我效能,亦會對運動階段有所提升(林麗鳳,200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