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跳躍運動時穿著不同內衣對乳房在上下方向支撐度之影響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跳躍運動時穿著不同內衣對乳房在上下方向支撐度之影響

根據2011年Zhou等人的研究中提到,過去相關的文獻中,100%都著重在垂直方向 的乳房運動,47.1%包含了左右方向的乳房運動,但只有23.5%的文獻有對前後方向的運 動進行研究,由此可知,乳房在垂直方向的運動,對人體進行活動時,會產生較大的影 響。White等人在2009年曾提出,乳房前後與左右方向的運動,主要是由乳房慣性 (來回 左右擺動) 所造成的,而平均最大位移出現在上下方向,是因除了乳房慣性之外,還有 足部落地時產生的垂直反作用力,而因此位移量會比其他方向來的大,這一結果也與本 實驗結果一致。

下圖5-3為無穿內衣時,上下方向的移動軌跡,當穩定站立時數值為零,曲線往上 代表乳頭往上移動;而曲線往下為負值時,代表乳頭往下方移動,不管乳頭是往上或者 是往下移動,都是對乳房進行拉扯的動作,造成乳房產生拉長的形變狀態。在5-3軌跡 圖中發現,當身體下蹲至最低點前,乳房會因為身體瞬間下蹲改變了運動的方向,而產 生呈現小幅度上揚,而後又因為起跳,再次改變了運動方向,產生成大幅度的上揚,在 空間最高點前,乳房會到達最高點,爾後與左右方向運動軌跡一樣,產生一小段不規則 的軌跡,到了落地開始,因下肢勁度,曲線開始往下走,到最低點時,腿部實行緩衝動 作,乳頭再次改變方向往往上方移動,最後回復至穩定站立。

下表5-3為各項參數在各時期的最大峰值表,在此表清楚可現,位移、速度與加速 度相較於前後與左右方向峰值出現的時間更為明顯,無穿內衣時,最大位移量之峰值都 會在起跳期產生,位移量達到45.87 ± 8.66 (mm),約占整體最大位移量的1/2,48.44%。

在之前章節中得知,前後方向最大位移量一致出現在下蹲期,不過左右與上下方向位移 量則幾乎都在起跳期出現;最大速度的資料,前後與左右方向結果很一致,最大值大致 都在起跳期出現,不過上下方向卻都在落地減速期產生最大速度;最後最大加速度在前

後方向沒有一致的結果,不過左右與上下方向最大加速度很一致的出現在落地減速期。

此外得到一個發現,通常起跳期會有最大位移的產生,而最大速度與加速度最在落地減 速期產生。

最常有最大位移量出現的起跳期為起跳期,即最下蹲低點至腳離地這階段,最大速 度與加速度出在的落地減速期為落地減速期,為落地至下蹲最低點,由表4-22可知起跳 的最大GRF為2.31 (N/Kg),而落地最大GRF為3.70 (N/Kg),由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可知 F = ma,當施力與加速度方向相同時,所產生的加速度與施力大小成正比,而又乳房相對身 體產生運動,因此乳房最大值出現在落地減速期時是合理的。此外穿著不同內衣,其起 跳GRF、落地GRF與最大向下減速力 (G值) 皆無達到顯著差異,是由於已經限定好受試 者測驗時的跳躍高度,導致穿著不同內衣對於動力學參數均無產生差異的結果。

由表5-1、表5-2與表5-3可知,上下方向各參數皆比左右與前後方向來的大,Haycock (1987) 提到,當運動時沒有給予乳房良好支撐時,跑步時乳房向下的速度與加速度,就 像是對胸壁打耳光一樣,當進行重複性運動如跑步或跳繩時,這或許就不難理解為何較 大乳房的女性不愛跑步,另外McGhee等人在2007年的研究中也提到,乳房位移不需要 太大,只要小小2公分,就足夠引起女性的不適感,而這或許就是為何位移、速度與加 速度參數與疼痛量表會呈現高度正相關的原因。

在上下方向中NB、NMB、FB與SB,乳房支撐度各項參數在兩兩相較後可發現,

NMB與FB在各項參數中,幾乎都無達到顯著水準,因此可大膽認為,鋼圈對於限制乳 房上下的活動並無明顯效果,不過圖4-19疼痛指數描述性統計圖中可發現,雖然鋼圈對 於限制乳房運動的效果不彰,不過舒適性上,卻明顯的比無鋼圈來的舒適,而這或許也 可用來解釋,為何國人常穿著FB就進行運動的一大因素之一。

近年來隨著新型纖維材料的問世,以及紡紗技術的日益進步,使得許多紡織產品在 材料的選擇上更多樣,不過都以輕薄、彈性、舒適、功能、綠色環保為主要訴求 (龍海 如,2005),而徐軍與周晴 (2005) 在內衣舒適度的研究中,認為最理想的運動內衣,應

具有高彈性短型寬肩的設計,寬肩覆蓋面積較大,較窄肩穿戴起來舒適,能更分散內衣 肩帶對肩部的壓力,減少震動和不必要的能量損失。而在本實驗中使用的運動內衣設計 也屬短型寬肩設計,在材質上則以聚醯胺纖維為主,就是所謂的尼龍 (Nylon) 其材質主 要優點有:韌性好,有較高的抗拉性與抗壓強度、應力振動的吸收能力強、耐磨與摩擦 系數小,能減輕摩擦或幫助散熱,此外也耐疲勞性,經多次反復屈折仍能保持原有機械 強度,因此如自行車塑料輪圈等周期性疲勞作用極明顯的用具也經常應用。

而本實驗中一般鋼圈型內衣 則屬低彈性短型窄肩設計,在 材質 上主要以嫘縈 (Rayon) 與聚酯纖維為主,嫘縈屬於一種植物性再生纖維,以纖維素含量高之木漿作為 原料,性質近似天然棉花,主要是吸濕力強、穿著舒適等功能;而聚酯纖維,則有抗皺、

易乾、強力佳、染色性佳等特性;另外普通無鋼圈型內衣設計也屬低彈性短型窄肩設計,

為其材質與運動內衣材質一樣都是聚醯胺纖維為主,不過其中再加入棉與彈性纖維。

三款內衣中皆混有彈性纖維,而彈性纖維能幫助衣物提升其彈性,及產生良好的伸 縮性、拉伸強度及拉伸應力等特性,彈性纖維的運用符合了現代人追求舒適自在、無拘 束的穿著感受,許多產品都會將少量彈性纖維與其他纖維交織,用於休閒運動服、褲襪、

內衣、泳裝或者是彈性繃帶等,可說是人造纖維中不可或缺的添加纖維。

由上可知,運動內衣在設計上,肩帶舒適性與整體包覆性會較另外兩款內衣好之外,

其使用的材質,都以具有高抗拉力與避震吸收力強的聚醯胺纖維與彈性纖維為主,相較 下,有鋼圈型與無鋼圈型內衣在材質的使用上,都使用到較無彈性,不過吸濕力功能較 好的棉或嫘縈,而這或許也是造成運動內衣在上下方向支撐度,與整體舒適度優於其他 兩款式內衣的一大原因之一。

表 5-1

圖 5-1 乳房在空間中上下方向軌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