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第三章、身體

胡塞爾在他的晚期開始注重的是,當我們進行本質還原,還原到一個意識結 構的時候,他同時去強調一件事情,必須把握生活世界,活在世界之中,這個活 著的方式仍是主體有一個生活的世界,主體的意識結構必須存在於生活世界之中,

可以了解到海德格接續了這個計劃並嘗試完成這個計畫,對於主體的意識的分析 不同於當時的心理學研究把意識(精神)當作是心理事實的集合,精神作為一個存 在是活在世界之中,他的存在是藉由他投入世界的方式所展現而出。而梅洛龐蒂 認為這樣的計畫缺乏了一個重要的面向,投入世界的方式是必須帶有身體的方式 去投入世界,而並非透過意識,意識構成世界,使得世界和意識之間沒有任何距 離,人們可以將意識等同於世界的,這中間將不再出現矛盾或者是模糊。所以梅 洛龐蒂開始去強調身體的重要性,尤其是身體對涉入周遭世界之中主體的意識結 構是具有影響力的。梅洛龐蒂因此主體的意識結構一來是以世界作為背景的,必 須在世界中了解現象世界,世界作為意識結構的背景可以影響意識結構,同時也 必須了解到,主體仍有另外一個背景,這個背景就是身體 或者是知覺意識 (perceptual consciousness),作為影響意識結構的主要的另外一個因素,所以主體 的意識結構往往就會有雙重的背景,一個是世界,一個是身體。Ratcliffe 是從胡 塞爾現象學的立場進行反省來理解精神疾病,因此注重的是意識結構的一個主體 的可能性領域。如果從胡塞爾跟海德格取徑,只看意識與世界之間的關聯性,我 們就沒有辦法發現到這中間還有一個身體結構的存在,那是筆者嘗試在其中找到 憂鬱症的運動。另一方面,當貼近精神疾病患者,或者是在本文以憂鬱症個案為 主要主題時,就會發現在憂鬱症的個案裡,非常多的敘述都會去強調憂鬱症患者 他的身體的不適感,這個不適感同時又緊密的與世界有關聯,這個身體可能從表 面看起來是指向生理身體,但這個生理身體似乎又不能僅作為一個生理身體來理 解。例如他同時在這個不適感裡察覺到世界的某些負面的面向,無法去忽略他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意的將身體與世界連結的種種敘述。患者打開某種空間或場域,使之活在其中。

因此透過梅洛龐蒂談論身體如何與意識相連結,這是反映出身體回應著世界,世 界作為被感知的一端,患者實際存在的狀況。

國內學者羅志達提及 Ratcliffe 的身體概念。

情緒並不是因為我們對周遭有所觀察、認知,然後再對之作出評估的 基礎上才獲得的第二階的感覺;恰恰相反,我們是在這些情緒之中並 通過這些情緒才對周遭有所觀察和認知,它們甚至從根本上限定了觀 察與認知的所得。或者說,這些情緒是一種基調,它們在背景之中潛 在地(tacitly)影響著、規定著各種感知、認知與理解行為。反過來說,

如果對周遭世界之最基本的「真實感」(real)與「熟悉感」(familiar)喪 失了或受到干擾,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與理解便會遇到嚴重的障礙。

62

首先,他指出在意識結構裡感受到某些東西,例如情緒,並不是主體從對周 遭世界的探索而獲得的知識,情緒其實更多反映是主體生存的狀態。意思是當我 對某物有一些感受性的時候,同時這種感受性,其實也是反應我現在的存在狀況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例如如果在沙漠之中我因能喝到水而感到開心,這說明我的 生理身體可能正在渴望著水,或是我現在是完全處於一種缺水的狀況,是在生存 狀況不是一個很好的狀態當中,所以當我喝到水的時候,所觸發的情緒是因主體 存在狀態所規定的,而且主體了解到他是跟世界有接觸的,活在這個世界之中而 具有某種姿態。情緒的彰顯其實是反映著主體的整個存在的一種結構。

62 羅志達,〈感觸,身體與感覺意向性〉,頁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拉特克里夫(Ratcliffe)認為,這種基本情緒預先塑造(pre-shape)了一 種「可能性空間」(possibility space)——周遭世界是「可怕或安全 的」、「熟悉或陌生的」、「真實或虛妄的」、「舒適或彆扭的」,

等等。63

藉由情緒分析返回一種主體的存在狀態,作為具體情緒的規範性,而這規範 性也可以說成「主體的可能性空間」,把世界當作是一種未在意識之中呈現,確 保有某種狀態,符合主體生存的樣態並將其作為定位,指引主體在世界之中展開。

羅志達接續指出 Ratcliffe 將主體生存狀態(同生存感覺)64其定義為身體的意向性,

有兩個特徵:第一、身體意向性不是指向具體事物而產生的感受,而是屬於一種 前-意向狀態,這是指向世界,是對整個世界的感受。這個面向在 Experiences of Depression: a Study in Phenomenology 常用來說明憂鬱症患者第一人稱描述之中 的感受,身體的意向性劃出某個可能性領域,等於對世界的感受,引導主體「看 見」具體事物。其二、強調身體意向性是一種身體感覺(bodily feelings),「身體 感覺」,一來具有生理身體的特性,例如某個身體部位的疼痛,二來具有,將對 生理身體的感受作為身體處在物理空間從生理身體作為定位與外在世界聯繫,這 也是周遭世界的原初定位。第二點涉及更多的是行為者(agent)的討論,筆者未能 在本論文之中討論。筆者開始檢討藉由身體意向性的概念確實能使得世界開始聚 焦為周遭世界,而世界和生理身體的聯繫將更緊密,在憂鬱症患者說出某個命題 並傳達出他的憂鬱症體驗時,身體意向性能夠說明患者的描述充分地指向他在世 界存有的狀態。像是常常出現在憂鬱症患者的描述中,一種象徵性的描述:「我 覺得身體某個部位很痛」,或者是「全身都痛」,患者的生理身體可能真實感受 到疼痛,但藉由理解身體意向性概念,使這種指定性的描述卻能夠點出在這指定 部位後面患者所活在社會以及世界之中的處境,一整個生活狀態。透過部分指稱

63 羅志達,〈感觸,身體與感覺意向性〉,頁 3。

64 羅志達將 existential feelings 譯為「生存感覺」,筆者將其譯為「存在性感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超過部分的狀態。或許可以把他認為是一種用局部的來了解整體,象徵整體的全 部狀況:身體痛苦因此人生痛苦。

在認識到與客觀世界有關的現象的原初性(originality of phenomena) 之後–是因為我們知道是通過它們(現象)認識到客觀世界—心理學 的反省被引致去整合每個可能的對象到現象之中(phenomena)以及找 到這個可能的對象如何通過它們而構成(constituted)。65

梅洛龐蒂反省當時候的心理學,認為他們都在客觀的世界之中理解存有(being),

但而卻是帶著許多未經探討的假設,這些假設影響著存有的定義,從現象當中去 尋找可能的依據,嘗試建立起一套存在前的知識,卻是懸置許多真實的問題,這 很像是先前所討論「完人」的狀況。「它不再使描述活生生世界成為問題,活生 生的世界是意識在它自身所帶著的像是一個不透明的給定物。」66 象徵整體的狀 況,將認識的對象轉換成本體論;這轉換的過程會不會錯過一些東西?這是筆者 所思考的。對梅洛龐蒂來說,世界本身就是不透明的,是需要切實地去與之搏鬥,

才能獲得他的意義,而心理學家的物理空間中的物體的特定感受,被納入到本體 的存有狀態之中說明物的意義,物理空間位移到一種生存空間,所有事物的意義 被生存意義取代。那麼在沙漠之中,看見海市蜃樓,就只是一種生存上對水的渴 望,而無關任何光學現象。

而格式塔(Gestalt)被認為是原初的(originary)。但是假如格式塔可以藉 由一種內在定律所表達,這個定律必須不是被認為為一種模式通過這

65 Maurice Merleau-Ponty, 2012,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p. 60-61.

66 Maurice Merleau-Ponty, 2012,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 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個模式使結構的現象可以被認識。它們的顯現(appearance)並不是一 種前存在的理由對外的部署。67

物體的顯現是主體與世界打交道,是一種面相(physiognomy),一種內在與外在的 一致,那是在身體知覺之中呈現出來的。物的意義或者說「事實性」(facticity)不 應該被取消掉,在梅洛龐蒂的身體概念應該理解為活在世界的呈現,但活著和生 存之間卻是有些差異。應該清楚的是,就是如果只用一個局部性的象徵整體的狀 況,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理解身體整個整體的狀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梅洛龐蒂 的身體概念,似乎能較能說明這種整體的概念,而不是用一種局部性,或是在意 識結構之中對某物的一種反應或反省而已。所以,理解整體就必須以整體的方式,

包含物包含真實的世界,也就是以現象來進行。反而無關以一種象徵或者構造的 方式顯示整體。只要能忠實的描述知覺的話。

「立即性」(the immediate)的這特別的概念被轉變為:從今往後他不 再是一種印象或者一個與主體合併的對象;而是,立即性成為一種感 覺(the sense;意義),一種結構,以及對各個部分自發性的安排。68

筆者開始思考從胡賽爾的「自我—我思—我思對象」(Ego–Cogito–Cogitatum)和梅 洛龐蒂的「自我—諸他人—諸事物」(Self–Others–Things)之間的差異。

在此筆者可能需要揭示自己的憂鬱症歷程69,基於筆者身份並非實務人員,

無法實地地建立起相關的臨床經驗,儘管憂鬱症現象已經被普遍地描述出來,但 要深入憂鬱症體驗的意義則需要完整個案調查及累積個案。基於這些理由筆者僅

67 Maurice Merleau-Ponty, 2012,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 61.

68 Maurice Merleau-Ponty, 2012, 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 61.

69 以下筆者經歷描述所使用的詞語皆為一般性語言使用,而非哲學上的使用意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