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率變異性一詞,是Hon及Lee兩位學者在1965年時,因為發現胎兒窘 迫症(fetal distress)時心跳節律會改變所提出的觀念,一直到了1996年,

才由學界正式命名為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bility,HRV),並對 其測量標準、生理性判讀及臨床應用訂出施用標準,使得心跳變異性結果 可以相互比較及研究,也使臨床結果更具意義。

心率變異性是臨床上常見評估自主神經系統的測試方法之一,目前最 常用於預測急性心肌梗塞後的死亡機率(蔡孟書,2002)。心率變異性最 大的特色在於其為非侵體性的分析方法,可分為時域及頻域分析兩種,前 者可利用心電圖記錄器進行時域分析,取每個Q R S波峰R為量測點,利用兩 個相鄰RR間隔進行分析及比較;後者則是將心電圖獲得之數據進行處理後,

利用曲線下的面積總和對患者進行分析。經由心率變異性的分析,可以了 解人體自主神經系統的變化,除了可以預估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亦可 用於評估不同運動可能對心血管疾病帶來的正面效益。

根據 Costa 等人(1991)研究發現,運動員在安靜仰臥時,在頻域分析 中的 HF 及 LF 成分顯著的高於控制組,且運動員的心臟交感神經活性並無

減弱。因此我們可以了解,運動員有較大的心率變異度,是因為副交感神 經活性增加,而非交感神經活性減弱。

一般來說,體適能較好的中年人,在運動期間有比較強的心臟副交感 神經活性(Tulppl 等,1998)。經由分析運動員心臟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狀態,

可以發現運動員有較高心率變性;在安靜時,也擁有較高的副交感神經指 標,顯示副交感神經活性有增強的現象(Jensen 等,1997;Puig 等,1993)。

Shin 等人(1997)比較運動員及非運動員探討發現,經過耐力訓練的 運動員,其在休息時的平均心跳顯著低於非運動員;在頻域分析中的高頻部 分,也有較高的值,因此可以推斷,長時間耐力訓練,可以增強心臟副交 感神經的活性,也可能是運動員心搏徐緩的原因之一。Galetta 等人(1994)

則比較坐式生活與長跑選手,亦發現經過訓練的人,有較好的心臟副交感 神經調節能力;另外,Levy 等人(1998)比較經過六個月運動訓練後的老 年人和年輕人,發現兩組的安靜心跳率有所降低,安靜的心率變異性亦有 上升的趨勢,說明了運動訓練無論對於年輕人或老年人,運動訓練皆可增 強心臟副交感神經活性。Nagai 等人(2004)則以 12 個月的追蹤研究發現,

中強度的身體活動,可以改善 6-8 歲孩童心跳變異性較低的狀況。在 La-Rovere 等人(1992)研究也發現心肌梗塞後的患者,經過四週短期運 動訓練後有顯著改善心臟自主神經的功能平衡,其中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加 最為顯著。說明運動訓練對於已罹病的患者亦有所幫助。

而黃國禎等人(1998)以太極拳練習者、一般男性,以及高血壓男性 患者為測試對象,比較三個組別的心率變異頻域分析之差異,發現太極拳 練習者比未練習太極拳者有較好的心臟自主神經功能,包含副交感神經及 交感神經之控制能力。Ueno(2003)對有長期運動習慣以及坐式生活的老 年人所進行研究,同樣指出有長期運動習慣的中老年人擁有較高的心率變 異性。廖承 慶(2004)以 10 位規律從事太極拳運動的老年人(平均年齡 65.50

± 5.82 歲)和 10 位坐式生活的老年人(平均年齡 65.60 ± 4.35 歲)進行 比較分析,發現長期從事太極拳運動者,有顯著較高的副交感神經活性,

以及較低的交感神經功能。顯示長期太極拳運動訓練可以維持心率變異性,

降低心臟深裡負擔度的作用。

因此,由上述文獻可以得知,有長期規律的從事中低強度運動,可以 提高人體的心率變異性;對於老化的過程而言,也可以減緩心率變異性衰 減的程度。且無論對於一般人或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訓練對於改善心 率變異性皆有正面效益,其中改善最大的部分在於增加心臟副交感神經的 活性,因而延遲心臟自主神經系統因年齡增加而產生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