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三部分,首先釐清運動行為的意涵,接著討論運動行為的測量方式,

最後回顧國內外運動行為的相關研究,並統整影響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

一、運動的意涵

Caspersen, Powell, 與 Christenson (1985) 認為運動是指一種有計畫、有組織且 具重複性、目的性的身體活動,其主要目的為改善或維持個人的身體體適能。

Shephard (2003) 認為運動是有規則性且結構性的身體活動,參與者會刻意展現 自我且具有特定的目的,例如體育競賽或是改善身體的健康。

高俊雄 (2004)認為運動是一個人運用身體生理能力、技巧與智慧,透過身體持 續且有規律的行動,來達到個人身心健康或促進社會交流的目的。運動可分為競賽 性、娛樂性、觀賞性和實際參與性,個人或團體都可以進行。

回顧運動相關研究發現,許多研究多以 Caspersen 等 (1985) 的對運動的定義為 出發點進行討論,進一步統整學者對運動意涵之探討,本研究認為運動是一種具目 的性、組織性、重複性的活動,適當地運動不僅能夠改善或維持體適能,甚至具有 社交功能,對個人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皆有助益。

二、運動行為的測量方式

Laporte, Montoye, 與 Caspersen (1985) 探討關於運動的測量方法,並將其為 7 大類,包括:熱量測定法、工作分類法、調查法、生理測量法、行為觀察法、機械 和電子儀器監測法、飲食測量法。各種測量方式各有其優缺點,並無任何一種可以 在不影響運動行為情況下,符合信度、效度之標準,因此選擇一個較合適的測量方 式是研究時所需重視的,研究者應視研究目的及對象,並考量時間與經費等限制,

選擇適合的測量方法。

在 多 數 大 樣 本 的 研 究 中 , 回 憶 調 查 法 是 最 常 被 使 用 的 方 法 , Sallis, Hovell, Hofstetter, 與 Barrington (1992) 針對 1,739 位社區民眾進行的運動研究,即是以調 查法測量研究對象運動情形,結果顯示此種方式可有效反映個人從事運動的實際情 形。此類型的自陳報告中通常需要應答者回想在一特定時間架構 (任何地點數小時 到 1 年之間) 的運動情形,可由個人或電話訪談、問卷自我施測或透過郵件來執行 (黃耀宗、季立康,2003) 。

國內許多運動的研究中,多以回憶調查法的方式檢視研究對象從事運動行為的 情形,且顯示此種調查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俞素華,2008;許泰彰,2000;

陳芮淇,2001;劉翠薇,1995;鍾東蓉,2000) 。調查內容包括運動項目或種類、

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地點、運動同伴、運動強度等。

由以上文獻可知,運動行為的測量可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且應該依據研究目 的之不同而選擇適的方法。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和對象特性後,採用回憶調查法,

並參考國內針對運動行為的研究 (張正發,2000;許伯陽,2010;許泰彰,2000;

陳素娥,2007;曾瑞怡,2005;蘇新傑,2011) 之問卷來編製適當的題目,內容包 括研究對象最近 6 個月來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以及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地 點、交通時間、運動同伴、運動強度等情形,作為本研究運衡量運動行為的問項。

並統整國內相關研究,將各問項基本定義及國內成年人的運動行為之概況依序呈現 如下。

(一) 運動項目

近期 (以最近 6 個月為主) 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國內成年人較常從事的運動 為散步、爬樓梯、爬山、慢跑、快走、羽球、桌球、游泳等 (牛玉珍,1997;李碧 霞,2001;張正發,2000;許泰彰,2000;黃婉茹,2003;鍾東蓉,2000) 。此外,

體委會 (2010) 運動統計手冊 20,590 位有運動的受訪者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前 5 名 依序為,戶外運動 (75.3%) 、球類運動 (29.9%) 、伸展運動 (8.2%) 、水上運動 (8.1%) 、養身運動 (4.7%)。

(二) 運動頻率

參與運動的頻率。許泰彰 (2000) 的研究顯示,國小教師運動頻率以每週 1 次

或 2 次最多,佔全體之 53.6 %。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也指出國內民眾每週參與運動次 數多為 1~3 次 (王註源,2005;張淑紅等,2006;陳鴻雁、楊志顯,1999;彭超群,

2005;謝秀英,2008;體委會,2010) 。然而張正發 (2000) 針對國小學生家長的 研究指出,無或很少運動者佔 53.9%最多,有時運動者 (每週 1~2 次) 佔 30.5%次 之,其次為經常運動者 (每週 3~4 次) 佔 10.9%,幾乎天天運動者 (每週 5 次以上) 佔 4.6%最少。

(三) 運動時間

每次參與運動的時間。國內成年人每次參與運動的時間長度多為半小時至 2 小 時之間 (牛玉珍,1997;王註源,2005;張正發,2000;許泰彰,2000;陳鴻雁、

楊志顯,1999;彭超群,2005;謝秀英,2008;體委會,2010) 。此外許伯陽與高 俊雄 (2010) 以 617 位嘉義地區民眾為研究對象,探討運動參與行為的人口統計變 項與時間態度之關連性,進行類別多元迴歸分析,投入迴歸分析的變項中,年齡、

教育程度、工作身份、個人所得以及時間觀感等 5 項達顯著,其餘性別 (β 值= .03) 、 婚姻 (β 值= -.03) 與愉悅觀感 (β 值= -.06) 等 3 個變項未達顯著,最後得迴歸方程 式為:運動時間 = ( .31×時間觀感) + ( .22×工作身份) + ( .14×年齡) + ( .07×教育程度) + ( -.19× 個人所得) 。

(四) 運動地點

主要從事運動行為的地點。國內成年人較常從事運動的主要地點多為學校、公 園、山區郊外和家中 (王註源,2005;張正發,2000;許泰彰,2000;陳鴻雁、楊 志顯,1999;彭超群,2005;體委會,2010) 。

(五) 交通時間

前往主要運動地點所需耗費的時間。國內成年人前往主要運動地點所需耗費的 交通時間為 20 分鐘以內 (王註源,2005;陳鴻雁、楊志顯,1999;體委會,2010) 。 (六) 運動同伴

主要一起參與運動的同伴。相關研究顯示,國內成年人與家人一起運動的比例 最高 (王註源,2005;許泰彰,2000;陳鴻雁、楊志顯,1999;彭超群,2005;蔡 嘉仁,2008) 。許泰彰 (2000) 的研究發現,教師平時運動的同伴,以家人和同事 居多,分別佔 44.1%和 43%,其次為朋友和學生。體委會 (2010) 的調查資料則指 出,許多人選擇獨自去運動,佔 44.4%,其次依序為配偶 (24.3%) ,子女 (14.9%) ,

朋友、同事 (10.1%) ,兄弟姊妹 (7.7%) ,父母 (7.7%) ,全家一起 (3.7%) 。 (七) 運動強度

指運動的感受與疲憊程度,分為輕度運動 (運動完後感覺輕鬆) 、中度運動 (運 動完後感覺有一點吃力) 、激烈運動 (運動完後感覺非常吃力) 。國內成年人的運 動強度以輕度運動和中度運動為主,激烈運動的比例較低 (張正發,2000;許泰彰,

2000;潘美玉,1996;鍾東蓉,2000) 。體委會 (2010) 的調查指出,國人運動的 強度以「會流汗也會喘」最多,其次為「會流汗但不會喘」。

三、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

國外學者回顧許多相關研究,並指出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包括 (一) 個人屬性:

如人口學因素、過胖、身體健康狀況、過去運動習慣、人格特質、情緒狀態、態度、

信念、自我效能的評估對運動結果的期待等; (二) 環境條件:如運動設施之有無、

運動場所之方便性、時間安排的合適性、配偶的支持、社會的支持、家庭、同儕的 影響、氣候和成本等; (三) 運動特質:如種類、強度、頻率、時間及運動後的感 覺等 (Dishman, 1991; Dishman 等, 1985) 。

Sallis 等 (1986) 指出:決定人們採取運動行為方面的因素包括:運動的自我效 能、健康與運動方面的知識、運動的態度、過去參與運動的經驗等;決定運動持續 性的因素包括:自我效能、行為技巧、社會支持、可利用時間、有效的設施、意識 到對健康的好處及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等。

許泰彰 (2000) 整理國內外的研究發現指出:性別、年齡、運動健康信念、運 動社會支持和運動自我效能等是從事運動行為的重要決定因素。

體委會 (2010) 運動統計調查國人從事運動概況,結果顯示,20,590 位有運動 的受訪者之運動目的前 3 名依序為,「為了健康」 (75.9%) ,「為了身材」 (15.2%) ,

「興趣/好玩/有趣」 (13.0%) 。其餘選項勾選的比例皆不到一成,依序為「打發 時間/無聊」、「解除壓力」、「想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等,詳見表 2-1-1。另一方面,

沒運動的受訪者共 4,991 人,其沒有運動的原因前 6 名依序為,「沒有時間」 (59.7%) ,

「懶得運動」(15.9%) ,「工作太累」 (11.0%) ,「沒有興趣」 (10.8%) ,「健康狀 況不能運動」 (9.8%) ,「認為工作即可代替運動,不需要再額外運動」 (4.9%) 。 其餘較少人勾選的原因包括「沒有運動同伴」、「運動場所交通不方便」、「運動環境

不好」等,詳見表 2-1-1。

表2-1-1

國人運動目的與沒運動原因一覽表

運動目的 百分比 沒運動的原因 百分比

為了健康 75.90% 沒有時間 59.70%

為了身材 15.20% 懶得運動 15.90%

興趣/好玩/有趣 13.00% 工作太累 11.00%

打發時間/無聊 8.40% 沒有興趣 10.80%

解除壓力 5.80% 健康狀況不能運動 9.80%

想和家人或朋友一起 4.50% 認為工作即可代替運動,不需要 再額外運動

4.90%

學校課程 3.50% 沒有運動同伴 0.90%

生活習慣 3.20% 運動場所交通不方便 0.70%

接觸大自然 2.40% 運動環境不好 0.60%

認識/交朋友 1.40% 天氣不佳 0.50%

鍛鍊運動技巧 1.20% 運動太麻煩 0.50%

工作 0.60% 不覺得運動很重要 0.40%

交際應酬 0.20% 費用不足,沒有錢 0.40%

運動會流汗不舒服 0.10%

縣 市 政 府 所 舉 辦 的 體 能 性 活 動 少

0.10%

縣市政府沒有倡導 0.05%

空氣品質不佳 0.0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99年運動統計" (頁 83-84)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0,臺北市:作者。

有鑑於運動對身心的益處,以及政府對全民運動的推廣,國內近年來亦累積了 不少關於運動行為的研究,許多研究基於對青少年運動行為和學校體育的重視或抽 樣的便利性,選擇以學生族群為研究對象。惟考量本研究所鎖定研究對象之特性,

本節主要回顧國內以成年人為研究對象之文獻,並輔以部分以學生為研究對象之文 獻作為參考,整理相關研究主題與對象詳見表 2-1-2 所示。

表2-1-2

潘美玉 (1996) 研究中年白領階級男性的規律運動習慣,並探討規律運動習慣 與其背景因素、運動知識、自我效能的關係。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近九 成自覺健康,約半數患有慢性病,多數未積極參與運動、或無良好運動感受,大部 份採取有夥伴、距離近、不需運動器材的運動。整體而言,僅 26.4%有規律運動習 慣;257 位無規律運動習慣者中,45%一週運動不到 1 次,34%每次運動不到 20 分 鐘,半數以上從事輕度運動; (二) 研究對象的自我效能屬中等程度,會因不同的 自覺健康狀況、運動社團參加情形、運動保健課程出席狀況、運動享樂感、運動知 識而有顯著差異;在阻礙性情境中偏低的自我效能特別與運動享樂感及運動社團的 參加有關; (三) 研究對象運動知識屬中上程度,會因不同運動頻率、運動時間、

運動強度的認知,對規律運動習慣的有無有顯著差異; (四) 研究架構中運動享樂 感、運動社團參加情形、運動保健課程出席情形、運動夥伴的有無及自我效能等是 影響規律運動習慣的重要變項,尤以自我效能的影響最顯著;運動知識則是透過自

運動強度的認知,對規律運動習慣的有無有顯著差異; (四) 研究架構中運動享樂 感、運動社團參加情形、運動保健課程出席情形、運動夥伴的有無及自我效能等是 影響規律運動習慣的重要變項,尤以自我效能的影響最顯著;運動知識則是透過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