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專學生運動團隊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運動行為之影響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專學生運動團隊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運動行為之影響研究"

Copied!
18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大專學生運動團隊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運動行為 之影響研究. 研 究 生 :黃曉箴 指導教授 :朱文增.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大專學生運動團隊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運動行為之影響研究 完 成 年 月:2012 年 6 月 研 究 生:黃曉箴 指 導 教 授:朱文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欲探討就讀大專時曾參與運動團隊者,其畢業後的運動情況,並探討不同個人背 景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的研究對象之運動行為是否有差異,以瞭解影響 這群人現階段從事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研究對象為就讀大專時,曾參與運動團隊 (包 括校隊、系隊、社團) 為期1年以上者。本研究採用網路問卷,共回收404份有效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最近六個月中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為慢跑、仰臥起坐、散步、重 量訓練、伏地挺身、籃球、騎自行車等。運動頻率以每週2~3次最多。每次運動以31~60 分鐘者最多。較常前往的運動地點為學校場地和自家中。運動同伴以朋友為主,亦有不 少人是獨自前往。整體而言,大專時期參與運動團隊的經驗對畢業後的運動行為具正面 助益,因此建議政府在推行全民運動時應向下扎根,使國民在學生時期即培養運動能力 和習慣。. 關鍵詞:運動行為、運動團隊、運動享樂感、自我效能. i.

(3) The Influences of College Sports Team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on the Participants’ Post-Graduate Exercise Behavior Date: June, 2012 Student: Hsiao-Chen Huang Adviser: Wen-Tseng Chu.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exercise behavior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college sports teams’ participants after they graduated,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ercise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main types of exercise were jogging, sit-ups, walking, weight training, push-ups, and basketball playing. The frequency of exercise were 2~3 times a week, the length of exercise were 31~60 minutes, the place of exercise were schools and their own homes, and the main partner of exercise were their friend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participants’ post-graduate exercise behavior benefited positively by their sports team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Finally, this research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government, the relative units and further study.. Keyword: exercise behavior, sports team, sport enjoyment, self‐efficacy. ii.

(4) 謝. 誌.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詩篇 23:1) 。感謝上帝,因著 領我來到了師大,更靠著. 祢的帶. 祢的恩典我勝過自己的不足。回首就讀研究所的這兩年,不. 免遇到疲乏、挫折的時候,除了禱告之外,我很慶幸我的身邊有許多人的陪伴和鼓勵, 讓我終於堅持到畢業的這一刻。首先感謝運休所各位師長在學業和為人處事上的啟迪與 教導、助教們的耳提面命,尤其是我最敬愛的朱文增老師,您的諄諄教誨總能為我能指 點迷津,也要謝謝我的口試委員王宗吉老師、程瑞福所長在論文上的指導,讓我的疏漏 能夠及時調整。 感謝運休這個熱鬧的大家庭-時常鼓勵、扶持我的好友王正瑋、一起奮鬥的同門好 夥伴恬安、關勝方、王勝裕,以及所有運休 99 級的同學們,在職班的好戰友家慶學長、 碧霞學姊、玨茹學姊、澤君學長、嘉寧學姊、嵐亭學姊、國森學長,還有朱門學長小虎、 大樹哥、晧鈞、少章、晚睡哥心彥和其他學長姐們、學弟妹們,這兩年中不論是課業上 或生活上你們都帶給我很多學習與歡樂。同時也感到幸運的是,我有許多運休 (旅) 的 好隊友們-楊宜靜、小郭、永琦、蘇旭恬、Vicky、嘟嘟、吳庭瑜、恩琦老師、屁屁、 淑玲、林巧、蔡宜真、小芬、高小六、Bella、素秋……能與你們在球場上拚戰,甚至拿 下一些好成績真是研究所中意外的收穫,也謝謝來看比賽幫我們加油的啦啦隊們,你們 的嘶吼有如運休大軍壓境。除此之外也要特別感謝地理系和師大的球友讓我常有球可打, 大ㄐㄧ、林 momo、小巴、蔡蔡、豆豆、謝仁婕、小楓、徐巧芳、beer、廖克克、玉米、 東東、妃姊、體育東東、桂安、蕭亞,與你們打球和出遊的時光總是十分開心。 也很高興我有一群政大社會系和吉他社的老朋友們、系女籃的姐姐妹妹們,每次與 你們敘舊玩耍時都能讓我開懷大笑。同時我要特別感謝教會掛念著我的各位、李聖謨大 教練、陳信木老師、君品姊、尚卿姊,還有那些陪伴我無數個挑燈夜戰的好音樂和砥礪 我成長的種種難關,以及常聽我訴苦的你。感謝的心情難以言盡,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 小事成就了現在的我,那些來不及提到的字句和名字,你知道你在我心底。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親愛的爸爸、媽媽、姊姊,謝謝你們總是包容固執的我,一路 默默支持我到現在,言語總是不足以說明我心中對你們的情感,我愛你們。 曉箴.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誌 ........................................................................................................................................... iii 目. 次 ....................................................................................................................................... iv. 表. 次 ....................................................................................................................................... vi. 圖. 次 ....................................................................................................................................... i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運動行為之探討 ................................................................................................ 7 第二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之關係 .................................................................. 19 第三節 社會心理因素與運動行為之關係 .................................................................. 26 第四節 運動環境因素與運動行為之關係 .................................................................. 36 第五節 臺灣大專校院運動團隊之現況 ...................................................................... 3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1 iv.

(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73 第一節 個人背景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及運動行為之現況分析 .. 73 第二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之差異分析 ........................................................ 10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結論 ................................................................................................................ 127 第二節 建議 ................................................................................................................ 129. 參考文獻 ........................................................................................................... 131 附錄 ................................................................................................................... 146 附錄一 預試問卷 ........................................................................................................ 146 附錄二 正式問卷 ........................................................................................................ 156 附錄三 參考的研究架構 ............................................................................................ 166 附錄四 原始英文量表 ................................................................................................ 173. v.

(7) 表. 次. 表 2-1-1. 國人運動目的與沒運動原因一覽表 .................................................................... 11. 表 2-1-2. 國內運動行為相關研究統整表 ............................................................................ 13. 表 2-1-3. 影響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之統整表 .................................................................... 18. 表 2-2-1. 個人背景變項整理表 ............................................................................................ 25. 表 2-3-1. 社會心理因素統整表 ............................................................................................ 35. 表 2-5-1. 歷年運動代表隊數目與參與人數 ........................................................................ 38. 表 2-5-2. 歷年平均每校運動代表隊隊伍數 ........................................................................ 39. 表 2-5-3. 歷年大專運動代表隊平均每週練習天數 ............................................................ 39. 表 2-5-4 99 年度大專校院男生運動代表隊設立與練習情形統計表 ............................... 40 表 2-5-5 99 年度大專校院女生運動代表隊設立與執行情形統計表 ............................... 41 表 2-5-6 99 年度大專校院男女合隊運動代表隊設立與執行情形統計表 ....................... 41 表 2-5-7. 國內大專校院歷年運動社團設立與參與情形 .................................................... 42. 表 2-5-8 99 年度大專校院運動社團設立與執行情形 ....................................................... 43 表 2-5-9. 歷年大專運動代表隊與運動社團團隊數與人數一覽表 .................................... 44. 表 3-4-1. 個人背景變項題目 ................................................................................................ 51. 表 3-4-2. 運動知覺利益量表 ................................................................................................ 53. 表 3-4-3. 運動知覺障礙量表 ................................................................................................ 54. 表 3-4-4. 運動享樂感量表 .................................................................................................... 56. 表 3-4-5.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 ................................................................................................ 57. 表 3-4-6.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 ................................................................................................ 58. 表 3-4-7. 運動環境題目 ........................................................................................................ 59. 表 3-4-8. 運動行為量表 ........................................................................................................ 60. 表 3-4-9. 運動知覺利益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62. 表 3-4-10. 運動知覺利益量表同質性考驗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 63. 表 3-4-11. 運動知覺利益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64. 表 3-4-12. 運動知覺障礙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64. 表 3-4-13. 運動知覺障礙量表同質性考驗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 66 vi.

(8) 表 3-4-14. 運動知覺障礙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67. 表 3-4-15.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68. 表 3-4-16.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同質性考驗與信度分析摘要表 .......................................... 69. 表 3-4-17.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70. 表 4-1-1. 個人背景變項描述性統計 .................................................................................... 75. 表 4-2-1. 運動知覺利益量表摘要表 .................................................................................... 80. 表 4-2-2. 運動知覺利益量表因素構面萃取表 .................................................................... 81. 表 4-2-3. 運動知覺障礙量表摘要表 .................................................................................... 82. 表 4-2-4. 運動知覺障礙量表因素構面萃取表 .................................................................... 84. 表 4-2-5. 運動享樂感量表摘要表 ........................................................................................ 86. 表 4-2-6.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摘要表 .................................................................................... 87. 表 4-2-7.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摘要表 .................................................................................... 89. 表 4-2-8.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因素構面萃取表 .................................................................... 90. 表 4-3-1. 家中的運動器材與設備次數分配表 .................................................................... 91. 表 4-3-2. 住家附近的運動場地次數分配表 ........................................................................ 93. 表 4-4-1. 運動項目次數分配表 ............................................................................................ 95. 表 4-4-2. 運動頻率次數分配表 ............................................................................................ 96. 表 4-4-3. 運動時間次數分配表 ............................................................................................ 97. 表 4-4-4. 運動地點次數分配表 ............................................................................................ 98. 表 4-4-5. 交通時間次數分配表 ............................................................................................ 99. 表 4-4-6. 運動同伴次數分配表 .......................................................................................... 100. 表 4-4-7. 運動強度次數分配表 .......................................................................................... 100. 表 4-2-1. 性別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01. 表 4-2-2. 年齡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03. 表 4-2-3. 婚姻狀況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04. 表 4-2-4. 個人月收入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05. 表 4-2-5 BMI 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08 表 4-2-6. 身體活動方式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10. 表 4-2-7. 自覺健康狀況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12 vii.

(9) 表 4-2-8. 患病情況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14. 表 4-2-9. 運動傷害經驗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15. 表 4-2-10. 目前參與運動團隊或課程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16. 表 4-2-11. 不同運動團隊層級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17. 表 4-2-12. 不同參與年資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19. 表 4-2-13. 同時參與多個運動團隊經驗與運動行為的卡方檢定摘要表 ........................ 121. 表 4-2-14.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卡方檢定摘要表 .................................................... 122. 表 4-3-1. 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與運動行為之相關分析 .......................................... 124. 表 6-4-1. the 14-item, five-point Perceived Benefits Scale ................................................. 173. 表 6-4-2. the 24-item, five-point Perceived Barriers Scale .................................................. 174. 表 6-4-3. Physical Activity Enjoyment Scale....................................................................... 175. viii.

(10) 圖.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 ................................................................................................................ 47. 圖 3-2-1. 研究流程 ................................................................................................................ 49. ix.

(11)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分為五節,第一節闡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第三 節提出研究問題,第四節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為名詞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相關研究已證實運動能促進身心健康、同時具有社交功能,對個人身心健康及 人際關係皆有助益。由於運動是促進人類健康的有效途徑,而健康的國民是國家的 最大資產,國民體能是國力的具體象徵,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及國家現代化 衡量的指標之一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委會],2010) ,因此政府將鼓勵國民養成 運動習慣列為重要的施政項目之一。此外,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休閒運動之需求及健 康人生之追求,休閒、運動、樂活漸漸成為國人最流行的生活型態,為實現「人人 愛運動」 、 「處處能運動」 、 「時時可運動」之理想,體委會自 2002 年起研擬「運動人 口倍增計畫」 ,強調「由下而上」 、 「社區化」及「生活化」之理念,宣導與鼓勵民眾 親身參與運動,獲得運動學習資訊與管道,整合社區資源,建構優質運動學習環境。 除了以「全民運動」及「競技體育」為兩大施政主軸,更以增進我國競技實力、推 展全民運動、創造國民優質運動環境、舉辦國際賽事、推動體育外交的終極目標, 以及拓展國際體壇空間作為施政目標 (體委會,2010) 。綜觀政府近年來的施政方 向與努力成果,即是希望能提倡國民運動風氣、提升國人的運動意願與培養運動習 慣、提升參與運動人口、促進國民生活品質,達成運動生活化、打造臺灣運動島的 目標。 校園即為推動全民運動的重要場合之一,政府透過體育課的教學、體適能的倡 導,於國人年輕時培養對運動的興趣、技能及習慣;更期望進一步結合學校、社區、 地方政府的力量一同推廣運動。此外,有鑑於許多私營健身俱樂部或運動場地收費 昂貴,政府也擬建構更完善的運動設施網絡體系,於各地區普設國民運動中心及各 項休閒運動設施,期望可使民眾以用平價的消費,享受五星級的運動設施與服務。 影響個人從事運動行為的因素甚多,回顧國內外運動行為相關研究大多將運動 行為的影響因素分為個人屬性、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條件、運動本身的特質等 四大部分 (李碧霞,2001;林碧蓮,2011;Dishman, 1991; Dishman, Sallis, & Orpnstein,.

(12) 2. 1985) 。其中年齡或個人所處的生命歷程階段影響是其從事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 國外相關研究指出,做運動的情形隨年齡增長有減少的現象,最明顯的下降時期發 生在青春期及成年期早期 (Sallis & Hovell, 1990; Stephens, Jacobs, & White, 1985) 。 綜合國內外文獻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張淑紅、張 砡、高月梅、蕭雅竹、吳麗瑜,2006;Sallis, Hill, Fortmann, & Flora, 1986; Sallis & Owen, 1999) 發現,個人的心理狀態或知覺到運動的利弊都是影響其運動行為的因素。此 外,他人的意見也可能是鼓勵或攔阻一個人運動與否的因素之一,因此歸納出運動 知覺利益、運動知覺障礙、運動享樂感、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等 5 個因素, 作為本研究社會心理因素的衡量變項。簡言之,運動知覺利益與運動知覺障礙呈現 個人對運動可獲致益處和從事運動時阻礙因子之主觀認知;運動享樂感則著重於個 人從事運動行為時所獲得的正向情緒;運動自我效能反映個人對從事運動行為達成 的把握程度;運動社會支持則是個人感受到他人對其從事運動行為的支持程度。 運動器材的擁有和運動場地的便利性亦是影響個人從事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 國內外相關文獻指出運動環境因素 (運動器材、設施、場地)與運動行為之間有顯著 正相關 (張淑紅等,2006;Giles-Corti & Donovan, 2002; Jakicic, Wing, Butler, & Jeffery, 1997) 。學校場地由於便利性、收費便宜或完全免費等原因,為國內民眾從 事運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張正發,2000;陳鴻雁、楊志顯,1999;體委會,2010) 。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在學生時期由於身分或居住地點,對於使用學校的體育館、操場 和相關設施,可接近性與取得方便的程度都相當高;這群熱愛運動或有著運動習慣 的人離開校園後,其運動行為受到場地、設施、器材的影響程度如何,是本研究想 探究的一個重點。 國內外運動行為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過去擁有運動習慣、或曾參與運動團隊 者,成年後的運動行為和參與運動團隊的情形優於其他人 (胡巧欣、林正常、吳一 德,2003; Dishman 等, 1985; Sallis & Hovell, 1990) ,顯示年輕時的運動經驗對往 後運動行為的重要影響力。然而國內早期針對成人運動行為的研究卻發現,是否曾 經擔任運動代表隊與規律運動或身體活動量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李碧霞,2001; 潘美玉,1996) 。高毓秀 (2002) 則指出,擔任運動代表的經驗與身體活動或規律 運動之研究不多,兩者之間的關係有待進一步驗證。綜上所述,過去的運動習慣或 參與運動相關團隊的經驗對成年後運動行為之影響呈現不同的發現,由於研究對象.

(13) 3. 過去的運動相關參與經驗是本研究的重點之一,因此其對運動行為的影響力值得進 一步探究。 有鑑於運動對身心的益處,以及政府對全民運動的推廣,國內近年來累積了不 少關於運動行為的研究,許多研究基於對青少年運動行為和學校體育的重視或抽樣 的便利性,選擇以學生族群或教師為研究對象;雖亦有針對成人或高齡者運動行為 的相關研究,但多為橫斷式的調查,只有少數研究 (吳朝淵,2008) 採取縱貫式的 調查方式。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就讀大專時有參加運動團隊 (校隊、系隊、社團) 者為研 究對象,期望瞭解這群曾經投入精神、體力、時間、熱情在運動上、且具有相當程 度上運動量的人,其畢業後的運動情況如何,並且探討過去運動團隊的參與經驗是 否影響其畢業後的運動行為,以及影響他們現階段從事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為何。.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欲探討就讀大專時曾參與運動團隊 (包括校 隊、系隊、社團) 者,其畢業後的運動情況,以及瞭解影響這群人現階段從事運動 行為的重要因素,主要目的敘述如下。 一、瞭解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運動行為的情況。 二、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運動行為上之差異。 三、探討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與運動行為之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下列問題。 一、研究對象個人背景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運動行為的情況如何?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研究對象在運動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三、研究對象之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與運動行為有何關係?.

(14)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 研究對象:就讀大專時,曾參與運動團隊 (包括校隊、系隊、社團) 為期 1 年 以上者。 (二) 研究時間:預試問卷於 2012 年 3 月 2 日至 3 月 16 日發放。正式問卷於 2012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23 日發放。. 二、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主要採用網路問卷進行調查,可能導致年齡的分布上產生侷限,無法 涵蓋所有對象。 (二)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已離開校園,導致研究母體相當分散,調查數據可能與各 校或各運動項目實際人口分布和比例有所差異,若欲推論至其他研究,需斟 酌考量。.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本研究使用之特定名詞共有六個,其操作性定義分述如下。. 一、運動知覺利益 運動知覺利益 (perceived benefits of exercise) 指個人主觀評估自己從事運動行 為可能獲得某種利益的程度。本研究以 Sallis, Hovell, Hofstetter, Faucher等 (1989) 身體活動障礙量表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為基礎,以及參考 Heesch, Mâsse, 與 Dunn (2006) 針對該量表進行再測後提出的建議,並整理國內運動行為相 關研究 (宋季玲,2007;李碧霞,2001;俞素華,2008;高毓秀,2002;張正發, 2000;許泰彰,2000;黃婉茹,2003;鍾東蓉,2000) 設計本研究的運動知覺利益 量表。. 二、運動知覺障礙 運動知覺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 of exercise) 指個人主觀評估自己從事運動行.

(15) 5. 為時,可能遭遇某種障礙的影響程度。本研究以 Sallis等 (1989) 身體活動障礙量表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為基礎,以及參考 Heesch等 (2006) 針對該量表 進行再測後提出的建議,並整理國內運動行為相關研究 (宋季玲,2007;李碧霞, 2001;俞素華,2008;高毓秀,2002;張正發,2000;許泰彰,2000;黃婉茹,2003; 鍾東蓉,2000) 設計本研究的運動知覺障礙量表。. 三、運動享樂感 本研究採用 Scanlan 與 Lethwaite (1986) 的對運動享樂感的定義-運動享樂 感是對運動經驗的一種正向情感反應,其反映出如高興、喜歡、有趣的感覺或知覺, 主要來自於完成欲達成的運動行為。本研究以 Kendzierski 與 DeCarlo (1991) 身體 活動享樂感量表 (Physical Activity Enjoyment Scale, PACES) 為基礎,以及參考 Heesch等 (2006) 針對該量表進行再測後提出的建議,並整理國內運動行為相關研 究 (何佩玲,2005;俞素華,2008;鍾東蓉,2000) 設計本研究的運動享樂感量表。. 四、運動自我效能 運動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在特定情境中,主觀評估自己能克服困難從事運動行為 的把持程度。本研究以 Bandura (1977, 1986) 對自我效能的定義為基礎,並參考國 內運動行為相關研究 (何佩玲,2005;李碧霞,2001;林碧蓮,2011;張正發,2000; 陳芮淇,2001;鍾東蓉,2000) 設計本研究的運動自我效能量表。. 五、運動社會支持 運動社會支持是指家人、朋友和同事等對個人從事運動行為的支持程度。本研 究以 House, Robbins, 與 Metzner (1982) 對社會支持的分類為依據,將運動社會支 持分為情感支持、評價支持、訊息支持、工具支持等四種類型,並參考國內運動行 為相關研究 (何佩玲,2005;李碧霞,2001;林碧蓮,2011;俞素華,2008;許泰 彰,2000) 設計本研究的運動社會支持量表。. 六、運動行為 運動是一種具目的性、組織性、重複性的活動,適當地運動不僅能夠改善或維.

(16) 6. 持體適能,甚至具有社交功能,對個人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皆有助益。本研究參考 國內運動行為相關研究 (林碧蓮,2011;林縈婕,2009;張正發,2000;許伯陽, 2010;許泰彰,2000;鍾東蓉,2000;蘇新傑,2011) 編製本研究的運動行為量表, 內容包括受訪者最近6個月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地點、 交通時間、運動同伴、運動強度,以瞭解研究對象的運動情形。.

(17)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運動行為之探討,第二節討論個人背景變項與運動行 為之關係,第三節探討社會心理因素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第四節探討運動環境因素 與運動行為之關係,第五節簡介近年臺灣各大專院校運動團隊之現況。. 第一節. 運動行為之探討. 本章共分三部分,首先釐清運動行為的意涵,接著討論運動行為的測量方式, 最後回顧國內外運動行為的相關研究,並統整影響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 一、運動的意涵 Caspersen, Powell, 與 Christenson (1985) 認為運動是指一種有計畫、有組織且 具重複性、目的性的身體活動,其主要目的為改善或維持個人的身體體適能。 Shephard (2003) 認為運動是有規則性且結構性的身體活動,參與者會刻意展現 自我且具有特定的目的,例如體育競賽或是改善身體的健康。 高俊雄 (2004)認為運動是一個人運用身體生理能力、技巧與智慧,透過身體持 續且有規律的行動,來達到個人身心健康或促進社會交流的目的。運動可分為競賽 性、娛樂性、觀賞性和實際參與性,個人或團體都可以進行。 回顧運動相關研究發現,許多研究多以 Caspersen 等 (1985) 的對運動的定義為 出發點進行討論,進一步統整學者對運動意涵之探討,本研究認為運動是一種具目 的性、組織性、重複性的活動,適當地運動不僅能夠改善或維持體適能,甚至具有 社交功能,對個人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皆有助益。. 二、運動行為的測量方式 Laporte, Montoye, 與 Caspersen (1985) 探討關於運動的測量方法,並將其為 7 大類,包括:熱量測定法、工作分類法、調查法、生理測量法、行為觀察法、機械 和電子儀器監測法、飲食測量法。各種測量方式各有其優缺點,並無任何一種可以 在不影響運動行為情況下,符合信度、效度之標準,因此選擇一個較合適的測量方 式是研究時所需重視的,研究者應視研究目的及對象,並考量時間與經費等限制,.

(18) 8. 選擇適合的測量方法。 在 多 數 大 樣 本 的 研 究 中 , 回 憶 調 查 法 是 最 常 被 使 用 的 方 法 , Sallis, Hovell, Hofstetter, 與 Barrington (1992) 針對 1,739 位社區民眾進行的運動研究,即是以調 查法測量研究對象運動情形,結果顯示此種方式可有效反映個人從事運動的實際情 形。此類型的自陳報告中通常需要應答者回想在一特定時間架構 (任何地點數小時 到 1 年之間) 的運動情形,可由個人或電話訪談、問卷自我施測或透過郵件來執行 (黃耀宗、季立康,2003) 。 國內許多運動的研究中,多以回憶調查法的方式檢視研究對象從事運動行為的 情形,且顯示此種調查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俞素華,2008;許泰彰,2000; 陳芮淇,2001;劉翠薇,1995;鍾東蓉,2000) 。調查內容包括運動項目或種類、 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地點、運動同伴、運動強度等。 由以上文獻可知,運動行為的測量可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且應該依據研究目 的之不同而選擇適的方法。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和對象特性後,採用回憶調查法, 並參考國內針對運動行為的研究 (張正發,2000;許伯陽,2010;許泰彰,2000; 陳素娥,2007;曾瑞怡,2005;蘇新傑,2011) 之問卷來編製適當的題目,內容包 括研究對象最近 6 個月來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以及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地 點、交通時間、運動同伴、運動強度等情形,作為本研究運衡量運動行為的問項。 並統整國內相關研究,將各問項基本定義及國內成年人的運動行為之概況依序呈現 如下。. (一) 運動項目 近期 (以最近 6 個月為主) 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國內成年人較常從事的運動 為散步、爬樓梯、爬山、慢跑、快走、羽球、桌球、游泳等 (牛玉珍,1997;李碧 霞,2001;張正發,2000;許泰彰,2000;黃婉茹,2003;鍾東蓉,2000) 。此外, 體委會 (2010) 運動統計手冊 20,590 位有運動的受訪者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前 5 名 依序為,戶外運動 (75.3%) 、球類運動 (29.9%) 、伸展運動 (8.2%) 、水上運動 (8.1%) 、養身運動 (4.7%)。 (二) 運動頻率 參與運動的頻率。許泰彰 (2000) 的研究顯示,國小教師運動頻率以每週 1 次.

(19) 9. 或 2 次最多,佔全體之 53.6 %。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也指出國內民眾每週參與運動次 數多為 1~3 次 (王註源,2005;張淑紅等,2006;陳鴻雁、楊志顯,1999;彭超群, 2005;謝秀英,2008;體委會,2010) 。然而張正發 (2000) 針對國小學生家長的 研究指出,無或很少運動者佔 53.9%最多,有時運動者 (每週 1~2 次) 佔 30.5%次 之,其次為經常運動者 (每週 3~4 次) 佔 10.9%,幾乎天天運動者 (每週 5 次以上) 佔 4.6%最少。 (三) 運動時間 每次參與運動的時間。國內成年人每次參與運動的時間長度多為半小時至 2 小 時之間 (牛玉珍,1997;王註源,2005;張正發,2000;許泰彰,2000;陳鴻雁、 楊志顯,1999;彭超群,2005;謝秀英,2008;體委會,2010) 。此外許伯陽與高 俊雄 (2010) 以 617 位嘉義地區民眾為研究對象,探討運動參與行為的人口統計變 項與時間態度之關連性,進行類別多元迴歸分析,投入迴歸分析的變項中,年齡、 教育程度、工作身份、個人所得以及時間觀感等 5 項達顯著,其餘性別 (β 值= .03) 、 婚姻 (β 值= -.03) 與愉悅觀感 (β 值= -.06) 等 3 個變項未達顯著,最後得迴歸方程 式為:運動時間 = ( .31×時間觀感) + ( .22×工作身份) + ( .14×年齡) + ( .07×教育程度) + ( -.19×個人所得) 。 (四) 運動地點 主要從事運動行為的地點。國內成年人較常從事運動的主要地點多為學校、公 園、山區郊外和家中 (王註源,2005;張正發,2000;許泰彰,2000;陳鴻雁、楊 志顯,1999;彭超群,2005;體委會,2010) 。 (五) 交通時間 前往主要運動地點所需耗費的時間。國內成年人前往主要運動地點所需耗費的 交通時間為 20 分鐘以內 (王註源,2005;陳鴻雁、楊志顯,1999;體委會,2010) 。 (六) 運動同伴 主要一起參與運動的同伴。相關研究顯示,國內成年人與家人一起運動的比例 最高 (王註源,2005;許泰彰,2000;陳鴻雁、楊志顯,1999;彭超群,2005;蔡 嘉仁,2008) 。許泰彰 (2000) 的研究發現,教師平時運動的同伴,以家人和同事 居多,分別佔 44.1%和 43%,其次為朋友和學生。體委會 (2010) 的調查資料則指 出,許多人選擇獨自去運動,佔 44.4%,其次依序為配偶 (24.3%) ,子女 (14.9%) ,.

(20) 10. 朋友、同事 (10.1%) ,兄弟姊妹 (7.7%) ,父母 (7.7%) ,全家一起 (3.7%) 。 (七) 運動強度 指運動的感受與疲憊程度,分為輕度運動 (運動完後感覺輕鬆) 、中度運動 (運 動完後感覺有一點吃力) 、激烈運動 (運動完後感覺非常吃力) 。國內成年人的運 動強度以輕度運動和中度運動為主,激烈運動的比例較低 (張正發,2000;許泰彰, 2000;潘美玉,1996;鍾東蓉,2000) 。體委會 (2010) 的調查指出,國人運動的 強度以「會流汗也會喘」最多,其次為「會流汗但不會喘」。. 三、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 國外學者回顧許多相關研究,並指出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包括 (一) 個人屬性: 如人口學因素、過胖、身體健康狀況、過去運動習慣、人格特質、情緒狀態、態度、 信念、自我效能的評估對運動結果的期待等; (二) 環境條件:如運動設施之有無、 運動場所之方便性、時間安排的合適性、配偶的支持、社會的支持、家庭、同儕的 影響、氣候和成本等; (三) 運動特質:如種類、強度、頻率、時間及運動後的感 覺等 (Dishman, 1991; Dishman 等, 1985) 。 Sallis 等 (1986) 指出:決定人們採取運動行為方面的因素包括:運動的自我效 能、健康與運動方面的知識、運動的態度、過去參與運動的經驗等;決定運動持續 性的因素包括:自我效能、行為技巧、社會支持、可利用時間、有效的設施、意識 到對健康的好處及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等。 許泰彰 (2000) 整理國內外的研究發現指出:性別、年齡、運動健康信念、運 動社會支持和運動自我效能等是從事運動行為的重要決定因素。 體委會 (2010) 運動統計調查國人從事運動概況,結果顯示,20,590 位有運動 的受訪者之運動目的前 3 名依序為, 「為了健康」 (75.9%) , 「為了身材」 (15.2%) , 「興趣/好玩/有趣」 (13.0%) 。其餘選項勾選的比例皆不到一成,依序為「打發 時間/無聊」 、 「解除壓力」 、 「想和家人或朋友一起」等,詳見表 2-1-1。另一方面, 沒運動的受訪者共 4,991 人,其沒有運動的原因前 6 名依序為, 「沒有時間」 (59.7%) , 「懶得運動」(15.9%) ,「工作太累」 (11.0%) ,「沒有興趣」 (10.8%) ,「健康狀 況不能運動」 (9.8%) , 「認為工作即可代替運動,不需要再額外運動」 (4.9%). 。. 其餘較少人勾選的原因包括「沒有運動同伴」、「運動場所交通不方便」、「運動環境.

(21) 11. 不好」等,詳見表 2-1-1。. 表2-1-1 國人運動目的與沒運動原因一覽表 運動目的. 百分比. 沒運動的原因. 百分比. 為了健康. 75.90%. 沒有時間. 59.70%. 為了身材. 15.20%. 懶得運動. 15.90%. 興趣/好玩/有趣. 13.00%. 工作太累. 11.00%. 打發時間/無聊. 8.40%. 沒有興趣. 10.80%. 解除壓力. 5.80%. 健康狀況不能運動. 9.80%. 想和家人或朋友一起. 4.50%. 認為工作即可代替運動,不需要. 4.90%. 再額外運動 學校課程. 3.50%. 沒有運動同伴. 0.90%. 生活習慣. 3.20%. 運動場所交通不方便. 0.70%. 接觸大自然. 2.40%. 運動環境不好. 0.60%. 認識/交朋友. 1.40%. 天氣不佳. 0.50%. 鍛鍊運動技巧. 1.20%. 運動太麻煩. 0.50%. 工作. 0.60%. 不覺得運動很重要. 0.40%. 交際應酬. 0.20%. 費用不足,沒有錢. 0.40%. 運動會流汗不舒服. 0.10%. 縣市政府所舉辦的體能性活動. 0.10%. 少 縣市政府沒有倡導. 0.05%. 空氣品質不佳. 0.0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 99 年運動統計 " (頁 83-84)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0,臺北市:作者。.

(22) 12. 有鑑於運動對身心的益處,以及政府對全民運動的推廣,國內近年來亦累積了 不少關於運動行為的研究,許多研究基於對青少年運動行為和學校體育的重視或抽 樣的便利性,選擇以學生族群為研究對象。惟考量本研究所鎖定研究對象之特性, 本節主要回顧國內以成年人為研究對象之文獻,並輔以部分以學生為研究對象之文 獻作為參考,整理相關研究主題與對象詳見表 2-1-2 所示。.

(23) 13. 表2-1-2 國內運動行為相關研究統整表 作者.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樣本數. 潘美玉 (1996). 員工規律運動習慣. 台北市某公司白領階級男性員工. 349. 牛玉珍 (1997). 教師規律運動行為. 交通大學教師. 195. 許泰彰 (2000). 教師運動行為. 台北市國小教師. 433. 李碧霞 (2001). 中年人運動階段與. 臺北市中山區 40~64 歲之居民. 504. 行政院及其所屬主管機關女性公. 706. 身體活動 黃婉茹 (2003). 職場女性運動行為. 務人員 呂淑美 (2005). 學生運動行為. 陳美昭與賴香如 學生運動社會心 (2006). 理、身體意象與規. 國立宜蘭大學大一、大二學生. 479. 94 學年度就讀於台北市某國中. 377. 七、八年級的學生. 律運動行為 張淑紅等. 社區民眾運動行為. 桃園縣 20 歲以上的民眾. 1,006. 王淑芳等. 學生運動行為之性. 台北市公立國中學生. 1,438. (2008). 別差異. 俞素華 (2008). 學生規律運動行為. 台北縣某技術學院四技的學生. 376. 洪莠茹 (2010). 職場員工規律運動. 某專業文教機構正職員工. 138. 99 年度台北市教師會公立高中教. 338. (2006). 行為 洪詩婷 (2011). 教師規律運動行為. 師會員 林碧蓮 (2011). 學生規律運動行為. 台北市某國民中學 99 學年度學生. 303. 許伯陽與高俊雄 運動參與行為的人. 嘉義地區 18 歲以上有運動行為的. 617. (2010). 口變項與時間態度. 民眾. 許耿齊 (2011). 女性規律運動. 花蓮縣立案幼稚園學童母親.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552.

(24) 14. 潘美玉 (1996) 研究中年白領階級男性的規律運動習慣,並探討規律運動習慣 與其背景因素、運動知識、自我效能的關係。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近九 成自覺健康,約半數患有慢性病,多數未積極參與運動、或無良好運動感受,大部 份採取有夥伴、距離近、不需運動器材的運動。整體而言,僅 26.4%有規律運動習 慣;257 位無規律運動習慣者中,45%一週運動不到 1 次,34%每次運動不到 20 分 鐘,半數以上從事輕度運動; (二) 研究對象的自我效能屬中等程度,會因不同的 自覺健康狀況、運動社團參加情形、運動保健課程出席狀況、運動享樂感、運動知 識而有顯著差異;在阻礙性情境中偏低的自我效能特別與運動享樂感及運動社團的 參加有關; (三) 研究對象運動知識屬中上程度,會因不同運動頻率、運動時間、 運動強度的認知,對規律運動習慣的有無有顯著差異; (四) 研究架構中運動享樂 感、運動社團參加情形、運動保健課程出席情形、運動夥伴的有無及自我效能等是 影響規律運動習慣的重要變項,尤以自我效能的影響最顯著;運動知識則是透過自 我效能間接影響規律運動習慣。 牛玉珍 (1997) 以交通大學教師為對象,瞭解大學教師運動行為現況,並探討 背景因素、運動動機、運動自我效能及運動社會支持與規律運動的關係及影響力如 何,結果發現, (一) 研究對象從事規律運動者佔 30%,運動中以走路 1 小時/次、 跑步、游泳為主要運動方式。 (二) 研究對象從事規律運動在年齡、學生時代體育 課的影響及感受心理壓力上有顯著的差異; (三) 從事規律運動與運動動機、運動 自我效能呈顯著正相關; (四) 運動動機、運動自我效能、年齡、感受心理壓力及 學生時代體育課的影響可解釋從事規律運動 17.79%的變異量。 鍾東蓉 (2000) 以台北市高中導師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 「時間-身體與 工作的自覺運動障礙」、「自覺健康狀況」、「工作與生理的自我效能」和「年齡」是 規律運動重要的解釋因素,該研究進一步說明此結果:研究對象的工作與生理的運 動自我效能愈高,其採取規律運動的可能性愈高;年齡愈大,採取規律運動的可能 性愈高。而傾向於較不從事規律運動的因素為:時間-身體與工作的運動障礙愈大, 則採取規律運動的可能性愈低;自覺健康狀況愈差,其採取規律運動的可能性愈低。 此外,該研究為了進一步瞭解影響研究對象總運動量的重要因素,將包括個人背景 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共 18 個變項,進行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所有變項共可解釋 41.2%的總運動量,其中以「工作-生理的自我效能」、「大學運動經驗」和「運動.

(25) 15. 享樂感」是總運動量的重要解釋變項,此 3 項對總運動量的解釋率達 35.9%。 胡巧欣等 (2003) 以花蓮縣林務局員工為研究對象,瞭解其運動行為的現況, 並探討運動行為與個人背景、運動健康信念、運動自我效能及運動階段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 (一) 員工參與運動行為的現況以處於「準備期」最多,佔 42.4%, 其次依序為維持期 (34.8%) 、意圖期 (15.2%) 、無意圖期 (10.8%) ; (二) 不同背 景因素參與運動行為之差異情形,僅在自覺健康狀況與曾擔任運動代表隊之因素達 顯著水準,其餘皆未達顯著水準; (三) 不同運動階段與運動健康信念 (自覺運動 利益、自覺運動障礙) 和運動自我效能之間皆達顯著差異。研究者也指出曾擔任運 動代表隊者,其運動觀念及運動習慣均優於未曾擔任運動代表隊者,此發現與過去 的研究結果有差異,有鑑於針對擔任運動代表隊經驗與身體活動量或規律運動之研 究不多,研究者認為兩者之間的關係有待進一步驗證。此研究結論為:欲改變運動 行為朝正向發展,有賴於自覺運動利益與運動自我效能之認知高於自覺運動障礙。 其運動觀念及運動習慣之建立應配合環境特性加以營造,才能有效創造健康、快樂 的生活品質。 呂淑美 (2005) 研究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結果發現 85%的學生每週 運動量不足。進一步探究影響學生運動行為的因素,結果如下, (一) 人口學變項 中,男生、BMI > 24、 「有」體育館會員証、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規律運動比率及 每週的運動量較高; (二) 心理社會變項中,自覺運動利益愈高、自覺運動享樂感 愈高、運動自我效能愈高、自覺運動障礙愈少及同儕、家人運動社會支持愈高者, 其每週運動量愈高; (三) 環境因素中,居住地方可使用的運動場地愈多、使用本 校運動器材種類愈多者,每週運動量愈高; (四) 以邏輯迴歸分析發現, 「運動自我 效能」、「社經地位」、「自覺運動障礙」3 個變項可預測規律運動的正確百分比可達 76%; (五) 以多元迴歸分析發現,「運動自我效能」、「性別」、「BMI」、「同儕運動 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體育館會員證」等 6 個變項預測每週運動量的共同 解釋力為 26.6%。 張淑紅等 (2006) 以桃園縣社區民眾為研究對象,對其運動行為影響因素進行 研究,除了以交叉分析比較有無規律運動在各影響因素之間是否存有差異之外,作 者進行邏輯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可以預測規律運動之變項有「年齡」、「職業」、「教 育程度」、「運動障礙認知」與「運動自我效能」。.

(26) 16. 俞素華 (2008) 研究某技術學院學生的規律運動與影響因素,先以卡方檢定與 點二系列相關分析選取出顯著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性別、健康狀況、運動社團參 與、運動性節目、自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同儕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目標、 運動計畫、運動享樂感共 10 個變項,再以邏輯迴歸分析瞭解這 10 個變項對研究對 象規律行為的預測力,結果顯示「運動社團參與」和「運動自我效能」這兩個因素 是預測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最重要因素。 洪莠茹 (2010) 針對某文教機構的職場員工規律運動行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 研究對象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比率佔 20.3%。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因素敘述 如下, (一) 社會人口變項中的性別與自覺健康狀況;研究結果顯示男生的規律運 動行為比率高於女生;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愈易從事規律運動行為; (二) 社會 心理變項中的運動自我效能、朋友的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結果期待、運動享樂感與 規律運動行為成正相關;而運動知覺障礙與規律運動行為成負相關; (三) 環境可 近性變項中影響規律運動行為的因素為「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 ; (四) 研究 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可由「運動自我效能」、「性別」、「運動結果期待」及「居住地 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等 4 個變項來做預測,總解釋力為 37%。 洪詩婷 (2011) 研究公立高中教師的規律運動行為發現約有 40%的研究對象有 規律運動行為。探究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因素,結果顯示, (一) 個人背 景因素變項中之性別、自覺健康狀況、參加運動社團經驗等 3 個變項對規律運動的 影響達顯著,進一步說明:男性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高於女性;自覺健康狀況愈好 者,愈易從事規律運動行為;有參加運動社團經驗者較會從事規律運動; (二) 社 會心理因素中之運動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運動享樂感、運動結果期待皆與規 律運動行為呈正相關; (三) 運動環境因素包括居住地方的運動設備或器材、居住 地方附近可運動的場地皆與規律運動行為呈正相關; (四) 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 為可由「運動自我效能」、「運動設備或器材」、「自覺健康狀況好」等 3 個變項來做 預測,總解釋力為 49%。 林碧蓮 (2011) 針對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的研究結果指出,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 行為可由「性別」 、 「年級」 、 「運動自我效能」 、 「運動自我調節-計畫」等變項來預測, 總解釋力為 37.2%,其中以「運動自我效能」的影響力最大。 許耿齊 (2011) 運用 Bandura 所提出的社會認知理論來探討花蓮幼童母親規律.

(27) 17. 運動之影響因子,階層迴歸分析的结果顯示,人的本質因素 (年齡、教育程度、運 動自我效能、自覺運動利益、自學運動障礙) 、環境因素 (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硬 體條件支持) ,可以預測研究對象的運動頻率,其中「教育程度」 、 「運動自我效能」、 「運動意圖」等 3 個變項達顯著預測力,最後的迴歸模型解釋力為 25.6%。. 綜觀以上國內運動行為相關研究之結果,發現影響運動行為的相關因素甚多, 部分研究進行迴歸分析將可預測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列出,以及計算這些重要因素 對運動行為或運動量之總解釋力,本研究加以統整呈現如表 2-1-3 所示。 此外,從以上回顧亦可發現,國內外相關研究大多將運動行為的影響因素分為 個人背景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三部分,但由於本節只簡單整理國內 相關研究之重要發現,並未充分討論及驗證各變項對運動行為的影響如何,因此接 下來將個人背景變項、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因素等分為三節,進一步討論這三 個部分中各變項與運動行為的關係。.

(28) 18. 表2-1-3 影響運動行為的重要因素之統整表 作者 潘美玉. 研究對象 中年男性. 重要因素. 總解釋力. 運動享樂感、運動社團參加情形、 無數據 運動保健課程出席情形、運動夥伴. (1996). 的有無、自我效能 牛玉珍. 大學教師. 感受心理壓力、學生時代體育課. (1997) 呂淑美. 運動動機、運動自我效能、年齡、 17.79%. 大學生. (一) 運動自我效能、社經地位、自 (一) 可預測規律 覺運動障礙. (2005). 運動的 76%. (二) 運動自我效能、性別、BMI、 (二) 可預測每週 同儕運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 運動量的 26.6%. 礙、體育館會員證 張淑紅等 社區民眾. 認知、運動自我效能. (2006) 俞素華. 年齡、職業、教育程度、運動障礙 無數據. 技術學院學生. 性別、健康狀況、運動社團參與、 無數據 運動性節目、自覺運動障礙、運動. (2008). 自我效能、同儕運動社會支持、運 動目標、運動計畫、運動享樂感 洪莠茹. 職場員工. 待、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 (2010) 洪詩婷. 高中教師. 國中學生. (2011) 註:以. 性別、年級、運動自我效能、運動 37.2% 自我調節-計畫. (2011) 許耿齊. 運動自我效能、運動設備或器材、 49% 自覺健康狀況好. (2011) 林碧蓮. 運動自我效能、性別、運動結果期 37%. 幼童母親. 教育程度、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意 25.6% 圖. 標記者代表其在該研究提出的重要因素中影響力較大。.

(29) 19. 第二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運動行為之關係. 回顧相關文獻後發現,影響運動行為之因素眾多,此節針對性別、年齡、職業、 自覺健康狀況、運動傷害經驗與患病情況、過去的運動情形和參與運動團隊經驗等 重要的個人背景變項做討論,最後統整國內相關研究所採用個人背景之問項作為本 研究參考的依據。. 一、性別 關於性別對於運動行為的影響,國內已有許多相關研究結果發現,男性與女性 在運動行為或運動參與上有明顯的差異。劉翠薇與黃淑貞 (1999) 針對臺北縣某商 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所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體育課或休閒時間, 男性都比女性從事較多的運動行為。同時該研究結果也指出,研究對象於休閒時所 從事的運動,男性與女性在運動項目、運動時間上有明顯差異,但在運動強度與頻 率上卻大致相似。彭臺臨 (2006) 運用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民運動參與調查」之 資料對臺灣地區國民的運動參與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低程度、中 程度、高度的運動參與,男性的運動參與率都高於女性。王淑芳等 (2008) 更針對 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進行深入的探究,發現某些運動項目 (如快步走、爬 樓梯、籃球、棒球、壘球、撞球、跳繩、有氧舞蹈、搖呼拉圈、伏地挺身、桌球及 瑜珈) 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國內許多研究結果也指出男性從事規律運動的比例高 於女性 (王證翔,2006;吳朝淵,2008;呂淑美,2005;俞素華,2008;洪莠茹, 2010;洪詩婷,2011;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2006;許泰彰,2000;陳子怡, 2011;蔡美月,1996;鍾東蓉,2000) ;同時有部分研究結果也顯示,男性的總運 動量明顯高於女性 (呂淑美,2005;葉美月,1996;鍾東蓉,2000) 。國外的研究 亦有相同的發現,指出男生的規律運動行為較女生為佳 (Pate 等, 1997; Ryan & Dzewaltowski, 2002; Sallis, 1993; Trost, Pate, Ward, Saunders, & Riner, 1999) 。 但也有少部分研究結果發現,規律運動行為不會因性別有顯著的不同 (胡巧欣 等,2003;龍炳峰,2000) 。Eaton 等 (1993) 研究預測 18~64 歲社區居民運動行為 改變之因素,經過 5 年兩次的追蹤,並將研究對象之運動改變行為分成四類;結果 顯示持續運動者 (每週運動保持在 3 次或 3 次以上) 佔 12.1%,採行運動者 (每週運.

(30) 20. 動次數增加至 3 次或 3 次以上) 佔 16.0%,中斷運動者 (每週運動次數減至 3 次以 下) 佔 11.9%,缺乏運動者 (每週運動次數維持 3 次以下) 佔 59.9%;大部份的男女 性都是缺乏運動者,此現象在性別之間無顯著差異。張淑紅等 (2006) 以桃園縣社 區民眾為研究對象,對其運動行為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女性規律運動的 比例略高於男性,但未達顯著差異。作者認為雖然許多研究指出性別對於運動的影 響,但經過分析發現此結果大多發生在年輕族群和學生身上,針對中老年人的研究 卻較少有此發現,因此研究者建議未來如能將各年齡層分開討論,或許可以看出性 別在運動上之差異。 綜觀以上研究發現,性別確實在個人從事運動行為的歷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因此本研究將其納入。. 二、年齡 國外關於運動的研究指出,年齡或個人所處的生命歷程階段是影響其從事運動 行為的重要因素。Stephens 等 (1985) 分析美國及加拿大全國性調查研究,指出做 運動的情形隨年齡的增加有減少的現象,最明顯的下降時期發生在青春期及成年期 早期。Sallis 與 Hovell (1990) 在分析其他多位學者有關運動行為的報告中指出,處 於青春晚期者體能活動有明顯下降的趨勢。Marcus, Rossi, Selby, Niaura, 與 Abrams (1992) 的研究則顯示年輕人的活動量顯著多於年長者。 國內亦有許多研究顯示出年齡在運動相關研究中的重要性。牛玉珍 (1997) 的 研究結果顯示,50 歲以上的教師從事規律運動比例最高,其次是 40~49 歲的教師, 規律運動最低則是 39 歲以下的教師。許泰彰 (2000) 針對國小教師運動行為的研究 結果指出,50 歲以上教師 (52.9 %) 從事規律運動行為的比例明顯高於 30~39 歲教 師 (24.2%) 、29 歲以下教師 (25.8%) 和 40~49 歲教師 (27.3%) 從事規律運動行為 的比例,且達顯著水準。表示隨著年齡增加,從事規律運動的比例亦隨之增加,且 此結果與牛玉珍 (1997) 、吳慧玲 (1997) 、許哲彰 (1999) 的研究發現相同。研究 者認為 50 歲以上教師之所以有較高的規律運動行為,可能是其知覺到健康的重要性 和罹患疾病的威脅性及嚴重性,所以較會藉著規律運動來維持個人的健康。鍾東蓉 (2000) 以台北市立高中導師為研究對象,調查其運動行為現況,並探討運動行為與 背景因素及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之關係,研究發現,年齡愈大者從事規律運動比率較.

(31) 21. 高且總運動量亦較高。張淑紅等 (2006) 以桃園縣社區民眾為研究對象,對其運動 行為影響因素進行研究,以交叉分析比較有無規律運動在各影響因素之間是否有差 異,結果發現,老人組 (65~79 歲) 規律運動之比率最高,且有依年齡層下降,運動 比率下降之趨勢。此外,進行邏輯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年齡為可預測規律運動的變 項之一。 然而國內也有部分研究指出年齡並不會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 (洪莠茹, 2010;洪詩婷,2011;許耿齊,2011) 。潘美玉 (1996) 調查 416 位中年男性員工的 規律運動習慣,發現 40~49 歲和 50~65 歲的員工在規律運動習慣並沒有顯著差異。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對於運動行為的影響呈現不一致的結果,國內的 研究發現較偏向支持「年齡愈大,從事規律運動的比例愈高」的趨勢,綜觀而言, 年齡對運動行為的影響仍有待釐清。. 三、職業 張淑紅等 (2006) 以桃園縣社區民眾為研究對象,對其運動行為影響因素進行 研究,以交叉分析比較有無規律運動在各影響因素之間是否有差異,結果發現,職 業為「工」者,運動比率最少,僅 14.8%,無工作者運動比率最高。此外,進行邏 輯迴歸分析結果發現,職業為可預測規律運動的變項之一。 許泰彰 (2000) 針對國小教師運動行為的研究結果指出,不同職務的教師從事 規律運動行為的情況達顯著差異,其中科任教師 (42.0%) 與主任 (40.0%) 從事規 律運動行為的比例高於組長 (25.4%) 與級任教師 (22.4%) 。此結果和牛玉珍 (1997) 和許哲彰 (1999) 的研究發現職務並不會影響教師的規律運動行為之結果不同。研 究結果亦發現教師最常去的運動地點是在學校,而與同事一起運動的教師比例高達 43%,研究者認為可能是科任教師比較沒有帶班的束縛,比級任教師較能彈性運用 時間從事規律運動。 許伯陽 (2010) 探討影響台灣家計單位運動參與行為之經濟因素,其將職業類 型分為 7 類,包括「雇主」 (自營商、公司或企業老闆) 、「主管」、「上班族」 (包 含白領上班族或軍公教人員) ,「勞工」 (藍領工作者或技術人員) ,「學生」、「家 管」 (指無酬家庭工作者) 、「無工作者」 (包含待業者與退休者) 。該研究將運動 參與定義為個人是否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而規律運動的操作定義為「一週運動 3.

(32) 22. 次以上」,「每次運動至少 30 分鐘」,「運動時有喘氣現象」。此研究有效樣本總計有 3,068 人,其中運動參與的有效樣本為 1,266 人,非運動參與的有效樣本為 1,802 人。 以職業類型作區分的統計則顯示,達到運動參與的比例在「家管」與「無工作者」 兩種職業中最高,分別為 48.4%與 73.1%;其餘 5 種職業類型的受訪者運動參與的 比例則在 32%~40%之間。. 四、自覺健康狀況 許多探討運動行為的研究將自覺健康狀況視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且國內研究結 果多指出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愈易從事規律運動行為 (呂淑美,2005;俞素華, 2008;洪莠茹,2010;洪詩婷,2011;胡巧欣等,2003;郭曉文,2000;鍾東蓉, 2000) 。鍾東蓉 (2000) 的研究進一步指出,自覺運動狀況愈佳者,其總運動量較 高,且採取規律運動的可能性也愈高。呂淑美 (2005) 的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自 覺健康狀況愈好者,規律運動比率及每週的運動量較高。張淑紅等 (2006) 研究結 果顯示,自覺健康者有規律運動之比率高於普通及不健康者,且有遞減之趨勢。俞 素華 (2008) 的研究結果顯示,自覺健康狀況「好」者其規律運動比率比自覺健康 狀況「普通」與自覺健康狀況「差」者為佳。. 五、運動傷害經驗與患病情況 鍾東蓉 (2000 )以台北市立高中導師為研究對象,調查其運動行為現況,並探討 運動行為與背景因素及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之關係,研究發現,受試者若無罹患不適 合運動的疾病,其總運動量較高。 胡巧欣等 (2003) 以花蓮縣林務局員工為對象,研究職場員工的運動行為及其 相關因素發現,曾受運動傷害的情況、或有無罹患慢性疾病,對運動行為的影響皆 未達顯著差異。 不論是近期運動傷害或過去運動傷害的經驗皆可能使個人從事運動的能力減損, 或形成心理障礙導致從事運動行為的意願減低。本研究以過去曾投入不少時間與精 力於熱愛運動項目中的人為研究對象,這群人或多或少有過受傷的經驗,因此將此 變項納入本研究討論的範圍。.

(33) 23. 六、過去的運動情形和參與運動團隊經驗 關於過去的運動情形或參與運動團隊經驗與目前運動行為的關係,國外研究顯 示不同的結果。Dishman 等 (1985) 研究指出在年輕時期曾從事兩項或兩項以上運 動者,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成年期是運動活躍者,且其參與激烈運動情形是未參加 者的 2~3 倍,年輕時的運動情形與成年期參加有組織之運動團體呈正相關,且對成 年期的運動情形之影響較其他個人的、環境的因素強烈。Sallis 與 Hovell (1990) 研 究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經驗的關係,發現個人過去的運動情形、選修體育課或參加 運動團體的情形可經由影響運動自我效能,進而影響其運動行為。 然而 Van Mechelen 與 Kemper (1995) 對 13~25 歲年輕人的前瞻性追蹤研究發 現,在 15 年間,過去的運動經驗與目前的運動行為並沒有顯著相關,研究者認為可 能因為年輕時代所從事的運動項目難以應用於成年期所致。 國內的相關研究結果也呈現不同的發現。胡巧欣等 (2003) 以花蓮縣林務局員 工為對象的研究顯示,曾擔任運動代表隊者,其運動觀念及運動習慣均優於未曾擔 任運動代表隊者;研究者認為,運動習慣的建立與養成,受過去美好運動經驗的影 響。鍾東蓉 (2000) 的研究指出,受訪者若大學時的運動經驗愈好,其總運動量較 高;學生時代有參與運動團隊者,則不只總運動量較高,其採取規律運動的比率也 較高。此外該研究也發現,大學運動經驗、工作與生理自我效能、和運動享樂感等 3 個變項,可解釋每週總運動量之 35.9%。洪詩婷 (2011) 針對公立高中教師的研究 結果則顯示,有參加運動社團經驗者較會從事規律運動。 然而國內早期針對成人運動行為的研究卻發現,是否曾經擔任運動代表隊與規 律運動或身體活動量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李碧霞,2001;潘美玉,1996) 。高毓 秀 (2002) 也指出,擔任運動代表隊的經驗與身體活動或規律運動之研究不多,因 此兩者之間的關係有待進一步驗證。洪莠茹 (2010) 的研究結果也顯示,過去參加 運動團體經驗的有無並不會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 綜合上述研究,過去的運動習慣或參與運動相關團隊的經驗對成年後運動行為 之影響呈現不同的發現。此外,研究對象過去的運動相關經驗也正是本研究的重點 之一,因此其對運動行為的影響力值得進一步探究。.

(34) 24. 七、其他 除了以上所述因素-性別、年齡、職業、自覺健康狀況、運動傷害經驗、患病 情況、過去的運動情形和參與運動團隊經驗,本研究參考國內部分相關研究個人背 景變項 (李碧霞,2001;林縈婕,2009;胡巧欣等,2003;高毓秀,2002;許泰彰, 2000;陳芮淇,2001;劉翠薇、黃淑貞,1999;鍾東蓉,2000) ,並衡量本研究研 究目的後,加入其他個人背景變項,包括:婚姻狀況、職業、個人月收入、身體活 動方式、BMI (身高和體重) 、目前有無參與運動團隊或運動課程、大專時期曾參與 的運動團隊層級、參與年資、大專時期有無同時參加 2 個以上運動團隊之經驗等, 共計 16 項。國內相關研究所採用的個人背景變項之問項整理如表 2-2-1 所示。.

(35) 25. 表2-2-1 個人背景變項整理表. 年 齡. ◎. ◎. 許泰彰. ◎. ◎. 郭曉文. ◎. 婚 姻 狀 況. 子 女 數 與 最 小 子 女 年 齡. 職 業 或 職 稱. ◎. ◎. 個 人 月 收 入. 工 作 時 數. 身 體 活 動 方 式. 身 高 和 體 重. 自 覺 健 康 狀 況. 有 無 罹 患 特 殊 疾 病. ◎. ◎. ◎. ◎. ◎. ◎. ◎. ◎. ◎. ◎. ). 張正發. 教 育 程 度. BMI (. 性 別. 運 動 傷 害 經 驗. ◎. ◎. ◎. ◎. ◎. ◎. 李碧霞. ◎. ◎. 高毓秀. ◎. ◎. ◎. ◎. ◎. ◎. 胡巧欣等 ◎. ◎. ◎. ◎. ◎. ◎. 黃婉茹 張淑紅等 ◎. ◎. ◎. ◎. ◎. ◎. ◎. ◎. ◎. 洪莠茹. ◎. ◎. 洪詩婷. ◎. ◎. ◎. ◎. ◎. ◎. 本研究. ◎. ◎. ◎. 高俊雄. ◎. ◎. ◎. 許伯陽與. ◎. ◎. 俞素華. 過 去 參 與 運 動 團 隊 經 驗. ◎. 鍾東蓉. ◎. 目 前 有 無 參 與 運 動 團 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 ◎. ◎. ◎. ◎. ◎. ◎.

(36) 26. 第三節. 社會心理因素與運動行為之關係. 本節共分為三部分,首先討論各社會心理因素之定義,依序分別闡述運動知覺 利益、運動知覺障礙、運動享樂感、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等五個因素的定 義;接著回顧社會心理因素與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最後為本節小結。. 一、各社會心理因素之定義 (一) 運動知覺利益與運動知覺障礙的定義 回顧國內外文獻發現,許多理論提及「利益」與「障礙」的概念,以下分別闡 述之。 1. 決策權衡 (decision balance) 與跨理論模式 決策權衡源自於 Janis 與 Mann (1977) 的研究,其認為行為的改變,包含 了以下八個權衡概念:自我本身利益、他人利益、自我本身成本花費、他人成 本花費、自我本身的贊成、他人的贊成、自我本身不贊成、他人的不贊成。跨 理論模式將權衡點之好處與壞處 (pros and cons) 納入,稱為知覺運動利益及知 覺運動障礙,以探討運動階段與權衡利弊得失的關係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rcross, 1992). (引自黃婉茹,2003) 。. 2. 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 Rosenstock (1974) 認為,健康信念模式的構成要素包含信念 (beliefs)、知 覺罹患疾病的可能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知覺罹患疾病的嚴重性 (perceived severity)、知覺行動利益 (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知覺行動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 of action)、行動的線索 (cues to action) 與其他變項:包括人 口學變項 (如性別、年齡、種族等) 、社會心理變項 (如人格、社會階級、同儕 及參考團體的壓力等) 及結構變項 (如對疾病的知識、過去得病的經驗等) 。這 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到個人之健康信念及感受到疾病威脅性。其中「知覺行動利 益」指個人對可能採取之行動是否能預防疾病、維持個人健康或降低疾病罹患 性及嚴重性的主觀評估,「知覺行動障礙」指個人對可能採取之行動過程中預 期存在障礙之評估、如花費太高、不方便、太花時間等。Rosenstock (1974) 進 一步指出,知覺罹患疾病的可能性和嚴重性所提供的是行動的動力。知覺行動.

(37) 27. 利益和行動障礙的衡量與比較,則會影響個人最佳行動途徑的選擇。若加上行 動線索之刺激,則會提昇採取健康行為的可能性。許泰彰 (2000) 即採用運動 健康信念作為其探討國小教師運動行為與其相關因素的變項,其將運動健康信 念共分為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行動線索等三部分,並定義「知覺運 動利益」為研究對象主觀評估採取運動,個人可能獲得的利益;「知覺運動障 礙」為研究對象主觀評估採取運動,個人可能存在的障礙。俞素華 (2008) 亦 指出自覺利益性為健康信念模式的重要變項之一,是指個人評估自己採取此行 動時的方便性、有效性、花費代價等,當利多於弊時,才會採取行動。自覺運 動利益 (perceived benefits of exercise) 是指個人評估自己執行運動行為時所得 到的益處,或指個人在特定情境中,主觀評估自己採取規律運動行為可獲得的 利益程度;自覺運動障礙 (perceived barriers of exercise) 則是指個人在特定情 境中,主觀評估自己採取規律運動行為可能遭遇的障礙程度。 綜觀國內研究對運動知覺利益和運動知覺障礙的翻譯和用法有些許不同,但含 意 十 分相近,基本上運動知覺利益是指個人主觀評估自己從事運動行為可能獲得某 種利益的程度;運動知覺障礙則是指個人主觀評估自己從事運動行為時,可能遭遇 某種障礙的影響程度。. (二) 運動享樂感的定義 享樂感 (enjoyment) 在國外早已被視為瞭解與解釋運動參與的動機與經驗的一 個重要的概念 (Csikszentmihalyi, 1975; Scanlan & Simons, 1992; Wankel, 1993; Wankel & Berger, 1990) 。以下回顧早期國外學者對享樂感之探討。 運動享樂感被定義為對運動經驗的一種正向情感反應,其反映出如高興、喜歡、 有趣的感覺或知覺,主要來自於完成欲達成的運動行為 (Scanlan & Lethwaite, 1986; Scanlan & Simons, 1992) 。 Wankel (1993) 將享樂感定義為一種正向的情緒或情感狀態。它可能來自於生 物性需求的滿足、或以成長為目的,其包含一套認知的標準,這套認知標準聚焦於 將個人技巧成功運用於面對環境挑戰的感知能力。且指出運動享樂感具有兩大角色 功能: 1. 促使民眾願意加入運動計畫而得到更多的健康益處; 2. 可將壓力轉換 為促進心理健康之重要因素。.

(38) 28. 然而 Kimiecik 與 Harris (1996) 重新探討運動心理學領域中研究者對享樂感 所使用的定義,指出許多調查享樂感的研究並沒有適當地定義其概念。此外,常被 引用的享樂感定義也存在著部份限制。最後 Kimiecik 與 Harris (1996) 參考 Csikszentmihalyi (1990) 對享樂感的定義,修改後將享樂感定義為一種最理想的心理 狀態,其引導了為自身目的所完成的活動,且與正向的情緒狀態相關聯。 回顧以上國外早期文獻後,本研究採用 Scanlan 與 Lethwaite (1986) 對運動享 樂感的定義-運動享樂感是對運動經驗的一種正向情感反應,其反映出如高興、喜 歡、有趣的感覺或知覺,主要來自於完成欲達成的運動行為。. (三) 運動自我效能的定義與面向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為 Bandura 社會認知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人們 相信自己處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能完成某特定行為的能力或把握程度。人們的行為 會受到效能期待及結果期待的影響;其中效能期待是指個人對其完成特定行為所需 要之各項能力的評估;結果期待是由特定行為是否可導致某種結果的信念所組成 (Bandura, 1977a, 1977b, 1986) 。 Bandura 指出,有意義的自我效能應包括下列三個方面。 1. 程度 (magnitude) :即事情的困難度。將相同類型但困難程度不同行為依序 排列時,個人會因面對難度不同的行為而有不同的行為效能。 2. 一般性 (generality) :指個人將某特定情境所評估的自我效能,類化至相似 情境的情形。 3. 強度 (strength) :指確信個人完成特定行為的把握度。自我效能較低者,其 自我效能容易因失敗的經驗結果而降低;但自我效能高者,即使遭遇困難亦能 繼續努力克服之。 運動自我效能則是指研究對象判斷自己在特殊情況中,克服困難持續運動的把 持程度 (俞素華,2008) 。. (四) 運動社會支持的定義與面向 社會支持的概念早已被提出,並運用在各研究領域中。以下回顧國外學者早期 對社會支持的定義與面向的討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Active learning / e-Learning / Higher order activity (主動學習法/電子學習/高階思維活動). Active learning / e-Learning / Higher order

 Biggs’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SOLO) Taxonomy.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corporate image, service quality, 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was explored

審視現今的創業活動,已非純粹為了追求個人英雄表現或創業家精 神的行為,一成功的創業個案絕大部分與是否有效發揮創業組織/團隊運

Keywords: Junior high students,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to use, willingness

In this study, we make us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s primary factors, followed by perceived level of

以往運動鞋的相關研究,其研究對象皆以廣大市場消費者為對像,例如:消費者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