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輸績效的涵義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5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有關經營策略之文獻

七、 運輸績效的涵義

(一)運輸績效指標的構成

Fawcett and Cooper(1998)於文中提到,Browersox,D., Daughter,p.Droge,C., Rogers,D.,and Wradlow,D.(1989)認為傳統物流運輸衡量指標分為五類:分別為資 產管理、成本、顧客服務、生產力與物流運輸品質等方面。

運輸績效是企業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做好運輸績效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企業 績效管理,可以促進企業管理水準的提高。運輸(Transportation)的定義為:用設 備及工具將物品從一地點向另一地點運送的物流活動,其中包括集貨、分配、搬 運、中轉、裝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活動,與一般運輸相較,物流中運輸有兩個 特點;一是該運輸概念是指物品再供應地與需求地之間的實體運送,二是工作範 圍包流通領域的運輸,也包括生產領域的運輸。而一般運輸則是流通領域中的運

輸,本研究所述運輸是指第一項的運輸。

運輸績效主要是通過對一系列運輸互動或過程的績效管理來呈現,從績效指 標來看,由於各種企業的情況差別較大,要設計一套適合所有企業運輸績效的通 用指標不太現實,如果按照運輸活動或過程來設計指標,不同運輸企業或企業運 輸都可按照現實情況,有選擇的運用某些指標建立績效指標。

所謂運輸績效是指運輸活動或運輸過程的績效評價,一般是按照一定的評價 標準,採用一定指標,按照一定程序,選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對一定時間內運輸 活動或過程的效益與效率做出綜合判斷(魏然,2006)。

貨運業的顧客滿意度方面,根據以往的研究顯示,貨運業者有將近八成的客 戶並不滿意貨運業者的服務,而這方面貨物運輸業者應該思考,為甚麼顧客會對 運輸業者的滿意度會這麼不滿?與現存的貨運業者所提供的服務與經營績效有多 大的落差?(陳帝宏,2005)。

魏然(2006)對於運輸績效指標同樣有某些見解,文獻中提到能否正確選擇 績效評價指標,直接影響運輸績效評價結果,也關係到運輸績效管理,與企業管 理的成效。所以選擇與確定適當的績效評量指標,是運輸績效指標的基礎與前提,

也是一種手段。

運輸績效評價指標選擇指示的原則:

1. 目的性原則:績效評價的選擇應該是以正確反映企業整體經濟效益,與運輸 活動績效為目的。所選指標應適當反應運輸活動過程中投入,產出、成本費 用等客觀情況。

2. 系統性原則:運輸活動由許多環節及過程所組成,受到來自人,財物訊息等 許多因素及組合效果等,因此選擇績效評價必須系統性的,全面性的考慮所 有影響運輸績效的因素,保證評價的可信度。

3. 層次性原則:在選擇評價指標前,應注意各種指標的層次性,有利確定每層 重點,有效進行關鍵指標分析,評價方法的選用及績效評價的具體操作。

4. 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之原則:由於運輸活動有複製性,動態性。所以 績效評量指標應該包括定量性的技術經濟指標,又包括很難量化的社會環境 指標。如安全、快速、舒適等指標。實際評量中應該使用定量指標,與定性 指標相結合。可以利用兩者優勢,彌補雙方不足,保證評價的全面及客觀性。

5. 可操作原則:使各項指標盡量客觀、清晰、簡單,又能符合運輸活動的實際 情況,並與現有統計資料與財務報表相容,提高實際評價的可操作性,與整 個評價績效的效率。

運輸績效評價體系的構成:

1. 貨物運輸量指標:包括以實物量為計量單位的指標,和以實物金額為計量單 位的指標。

2. 運輸效率指標:主要是車輛利效率指標,包括如時間、速度、里程及載重等 指標。

(1) 時間利用指標:包括車輛工作率與完好率,指標車輛工作率,指一定時間內 營運車輛總天數中的工作天數所占的比重,完好率是指營運車輛總天數中車 輛技術情況完好天數中所佔的比重。

(2) 里程利用率:指一定時間內車輛總行程中所佔的比重,反應車輛實載與空載 程度,可以用來評價運輸組織管理的水準。

(3) 載重量利用指標:反應車輛載重能力,利用程度之指標,包括噸位利用率及 實載率。噸位利用率依照一定時期內全部營運車輛載重,行程載重量的利用 程度來計算。

3. 運輸質量指標:運輸質量可以從安全性、可靠性,及客戶滿意度等選擇衡量 指標:

(1) 安全性指標:包括運輸損失率,貨損貨差率,事故頻率及安全行駛間隔里 程 等運輸質量指標。

運輸故程中的貨物損失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貨物損失總價值與所運輸貨

物的總價值來比較,此種方式主要用於貨主企業的運輸損失績效考核。另一 種使用運輸損失賠償金額與運輸業務收入金額比率來比較,此種方式適用於 運輸企業或物流企業,為貨主企業提供運輸服務的貨物安全性績效考核。

事故頻率:是單位行程內發生行車安全事故的次數,一般只計大事故與重大 事故,該指標反應車輛運行過程中,隨時發生或遭遇行車安全事故的機率。

安全間隔里程數:指平均兩次行車事故間,安全行駛的里程數,該指標是事 故頻率的倒數。

(2) 方便性指標:對於某些方式不能將貨物直接運送至最終目的地的情況,可以 用方便性指標來評價企業提供多樣聯運服務的水準。

(3) 可靠性指標:本指標是反應運輸工作品質的指標,可以促進企業採用先進的 運輸管理技術,做好運輸調度的管理,保證運輸的可靠性。

(4) 一票運輸指標:所謂一票運輸指標,指貨主經一次購票(辦理托運手續),由 企業全程負責提供貨物中轉,將貨物送達至最終目的地的運輸服務。

(5) 客戶滿意度指標:這是對於運輸服務品質的總體評價指標,是用滿意客戶數 與被調查客戶數的比率來表示,所謂滿意客戶指,對貨主進行滿意度調查中,

在對運輸品質達到滿意以上水準的客戶比率。

(6) 意見處理率:該指標用已經處理的意見數,與客戶所提意見數的比率來表示,

反應對客戶訊息的即時處理能力。

4. 運輸成本與效益指標:

(1) 單位運輸費用指標:該指標可欲來評價運輸作業效益高低與綜合管理水準,

一般用運輸費用總合與同期貨物總周轉量比值來表示。運輸費用主要為燃 料、各種配件、工資修理、折舊及其他費用支出。貨物周轉量是運輸作業的 工作量,車輛完成各種貨物的貨運量,及其他相應運輸距離之乘積。

(2) 燃料消耗指標:燃料消耗指標主要表示為單位實際消耗,燃料消耗定額比,

指標反應運輸活動中燃料消耗的情況,可以促進企業加強對燃料消耗的管理。

(3) 運輸費用效益指標:該指標表示單位運輸費用支出額所帶來的盈利金額。

(4) 單車(船)經濟效益指標:該指標表示單車(船)營運收入扣除成本後的淨 收益,如結果為正值,表示該車輛營運盈餘。如為負值,表示該車輛營運虧 損。

(5) 社會效益指標:該指標主要反映運輸活動中環境汙染的程度,及對城市交通 的影響程度,可用專業性的環境評價指標,對運輸活動進行社會效益評價,

也可以用定性的指標進行評價,如對企業具體的運輸活動評價,可以考察運 輸活動中採用環保能源車輛情況,運輸時間是否考慮城市交通高峰,運輸活 動周圍環境汙染情況等。

在實際運輸活動中,本文獻建議可以考慮運輸活動的目標與任務、運輸貨物 特性、運輸環境運輸能力、客戶要求等各方面因素。確定各項評價指標,及其主 次順序,形成完整相互連結之指標體系。

Edward (2005)對於運輸績效的指標,曾經歸納出四個構面,概述如下:

運輸績效衡量共分為下列指標:

1. 財務指標:

總運輸成本及成本比率:總運輸成本及相關費用,包括內向;外向;運 輸成本;人力成本;車隊擁有成本;運輸管理系統等。

資產經濟價值:私有車隊管理者常會低估車隊所產生消耗成本及經濟價值,

許多客戶都會忽略自有車隊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2. 生產力指標:

運輸資產生產力與利用率:

(1) 貨櫃利用率:貨櫃包括陸海空運輸中所使用之貨櫃,貨櫃的使用率必須 先考慮重量及容積的使用率。

(2) 運輸工具利用率:運輸工具利用率=運輸工具營運小時/運輸工具可用 小時。

(3) 運輸工具收益:運送貨物之價值/運輸工具投資價值。

(4) 運輸人員生產力:運輸人員的生產力指標與上述運輸工具生產力指標 無太大不同,因為每一項運輸工具都是人工操作。最常用來評估運輸人

員生產力指標有停靠次數、運送里程、運送金額、箱數、重量等。

3. 品質指標:

運輸品質及可靠度與運輸週期時間相等重要,運送貨物速度再快,如果 送貨地點錯誤,或者貨物有所損壞,客戶一樣不會滿意。以參考之資料文獻 評估,共有以下衡量指標:

(1) 無理賠之貨運比例:每一地點、每一路線、每一運輸業者、每一司機、

運送過程中沒有發生理賠之比率。

(2) 無損壞之貨運比例:每一地點、每一路線、每一運輸業者、每一司機、

運送過程中沒有發生貨物損壞之比率。

(3) 準點率(On-time arrival percentage,OTAP):每一路線、每一運輸業者、

每一司機之貨物準時到達比率。

(4) 準點出發比率(On-time departure percentage,OTDP):每一路線、每一運 輸業者、每一司機準時出發送貨之比率。

(5) 完美運送比率(perfect departure percentage,PDP):每一次運送、每一路 線、每一運輸業者、運送過程中完全沒有發生貨品損壞、延遲之情形。

在預定之時間內,將正確數量貨物運送到正確地點之比率。

(6) 完美路線比率:上述完美運送路線數之比率。

4. 週期時間指標:

(1) 在途時間(in-transit tim,ITT):每一司機運輸業者路線或區位,點對點在 途運輸時間。

(2) 在途時間變異:上述時間變異情形。

(3) 運輸工具裝卸貨時間:每一司機運輸業路線或區位,在出發地或目的地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40-5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