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曲文軍作品分析

第三節 《遐方怨》

(一)樂曲解說

《遐方怨》創作於 1990 年,曲文軍以西安鼓樂同名樂曲《遐方怨》的音調來 作為創作動機,以曲牌中所闡述的內容,作為樂曲所要表達的形象與詮釋意境。

西安鼓樂《遐方怨》樂曲於 1986 年,由西安鼓樂的傳承大師余鑄根據其父親 余登瀛老先生留下的古樂譜手抄本抄譯,《遐方怨》曲名來自唐代教坊曲,後來也 被用作詞牌名,晚唐詩人、詞人溫庭筠為首位填此詞牌者。對於西安鼓樂樂譜的 採集與整理有諸多貢獻的研究家焦杰,即根據溫庭筠所作《遐方怨》為此曲配詞,

其原文如下:

憑繡檻,解羅幃。未得君書,斷腸瀟湘春雁飛。

不知征馬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作曲者是以古代戰亂時期為時空背景來創作此曲,由於社會動盪不安,外有 征夫,內有怨女,征夫杳無音信,怨女獨守空閨,這是連年戰爭紛亂所造成的社 會問題。這首樂曲就是從怨女的角度來描述這樣的人生悲劇,樂曲以戍婦思念征 夫的鬱結情緒作為樂曲主軸,描述古代戰亂時期婦女別夫的哀怨淒楚之情,並且 表達戍婦對當朝連年征戰,一直從未撤兵的怨恨之情。樂曲旋律幽咽微吟,情緒 悲辛哀怨,表達出妻子對征夫的掛念以及殷切盼歸的期望。令人深深體會到思婦 心中所充斥的抑鬱惆悵之情,以及對於丈夫的那份真誠與至死不渝的愛情。

141

142

為音值較長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以長音來表現長歎,並以此來引導 接下來的音樂。(見譜例 5-33)

【譜例 5-33】《遐方怨》引子(mm. 1-12)

第一段(A 段):慢板,主要拍號是 4/4 拍。全段可分為四個樂句和兩個銜接 樂句,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皆以商調主音商音(2)為主;第三樂句跟前面相較之 下,旋律的輪廓開始變得較為完整;從銜接樂句開始,出現音值較短的八分音符,

其最後一個長音,銜接到下一樂句的首音;第四樂句最後一小節,拍號轉為 2/4 拍,

成為一個短促而俐落的小結尾;第二個銜接樂句和上個銜接樂句發揮了一樣的效 果,其最後一個長音,銜接到下一樂段的首音。(見譜例 5-34)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第三樂句

143

【譜例 5-34】《遐方怨》第一段(A 段)(mm. 13-32)

第二段(B 段):慢板,拍號是 4/4 拍。全段可分為三個小樂段,為小型的

A+B+A′形式,以下將分別針對三個小樂段分析闡述。

第一樂段:全段可分為兩個樂句和一個小尾聲。第一樂句的音樂主要圍繞在 陝西苦音特性音「4」上;第二樂句開始出現短音值的十六分音符,音樂進行變 得較為急促;尾聲的拍號由 3/4 拍起頭,再轉回前面的 4/4 拍,音樂主要也是圍繞 在陝西苦音特性音「4」上,結束於商調主音商音(2)。(見譜例 5-35)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第三樂句

第四樂句

銜接樂句 銜接樂句

第一樂句的重複(前面有小換頭)

144

【譜例 5-35】《遐方怨》第二段(B 段)第一樂段(mm. 33-40)

第二樂段:全段可分為兩個樂句和一個銜接樂句。第一樂句的音樂在低音區 進行,在低八度重複第一樂段第二樂句的旋律;銜接樂句以商調主音商音(2)的 重複,將音樂引導向下一樂段。(見譜例 5-36)

【譜例 5-36】《遐方怨》第二段(B 段)第二樂段(mm. 41-50)

第三樂段:全段可分為兩個樂句和一個小尾聲。此樂段為第一樂段的再現,

因此大部分為第一樂段的重複,尾聲後面幾個音則延長音值作為結尾。(見譜例 5-37)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尾聲

銜接樂句 第一樂段第二樂句的低八度重複

145

【譜例 5-37】《遐方怨》第二段(B 段)第三樂段(mm. 51-58)

《遐方怨》的創作素材取自西安鼓樂同名樂曲《遐方怨》的傳譜,而此份傳 譜有被收錄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於 2013 年所出版的《西安鼓樂歌章》。112 原譜為上調(F 調),但由於曲文軍從此曲取用素材時,是先將原譜轉譯為 C 調,

再進行素材的參考與取用,因此筆者在此參考《西安鼓樂歌章》中的《遐方怨》

原譜,將其轉譯為 C 調,提供 C 調譜例,並在譜例上清楚標示出曲文軍所使用當 作素材的樂句,與曲文軍所創作的《遐方怨》兩相對照,清楚顯示出曲文軍如何 將《遐方怨》原譜中的素材運用於其創作的《遐方怨》之中。(見譜例 5-38~譜例 5-40)

112 馮亞蘭、焦杰 編,《西安鼓樂歌章》(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14-15。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第一樂段第二樂句的重複 尾聲

第一樂段第一樂句的重複

146

【譜例 5-38】西安鼓樂曲牌【遐方怨】原譜

a 句 b 句 c 句

d 句 e 句

f 句

g 句

h 句

147

【譜例 5-39】《遐方怨》第一段(A 段)(mm. 13-32)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第三樂句

第四樂句(素材來自 f 句)

銜接樂句(素材來自 b 句)

銜接樂句

(素材來自 f 句尾)

(素材來自 f 句尾)

(素材來自 a 句)

(素材來自 e 句尾)

(素材來自 e 句尾)

148

【譜例 5-40】《遐方怨》第二段(B 段)(mm. 33-58)

第一樂句(素材來自 c 句)

第二樂句(素材來自 e 句)

第一樂句(素材來自 d 句)

第二樂句(素材來自 e 句)

第一樂句(素材來自 c 句)

第二樂句(素材來自 e 句)

尾聲(素材來自 h 句)

銜接樂句(素材來自 g 句)

尾聲(素材來自 h 句)

149

第一段(A 段)的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所使用素材都還只有片斷的音群。

進入第三樂句後,開始出現完整的整個樂句的素材。

第二段(B 段)開始大量使用原譜的素材,而使用次數最多的素材為原譜標示

e 句之處,原因之一為此句旋律性較強,而原因之二為所配唱詞切合曲文軍作曲時 想表達的意旨。e 句的唱詞為:「不知征馬幾時歸?」這句唱詞與曲文軍所欲表達 的戍婦日夜殷盼征夫歸來的曲意相互呼應。從這裡可以延伸討論到 g 句,g 句的素 材雖然只在樂曲之中出現一次,但音樂在這裡音量達到本曲前所未有的強度,為 全曲的一個高潮點,而 g 句的唱詞同樣為:「不知征馬幾時歸?」代表這句唱詞為 本曲的中心思想。

其他在本段使用的素材有 c 句,唱詞為:「未得君書。」d 句,唱詞為:「斷腸 瀟湘春雁飛。」h 句,唱詞為:「海棠花謝也,雨霏霏。」句中都表露出戍婦苦等 征夫,但卻盼不到良人歸來的哀怨淒楚之情。(見譜例 5-38~譜例 5-40)

(三)演奏詮釋

引子:慢板,樂譜上標記「緩慢、傷感地」。全段可分為三個樂句,第一樂句 整句音量為弱音,擻音力道的拿捏要剛剛好,不能太輕,更不能太重。每個音的 時值都要再稍微拖長一點,音與音之間要有點延宕,以表現戍婦長歎不已,有苦 難言的心境。第二樂句音量稍微增強至中弱,速度也比第一樂句稍快些。第一個 低音「6」的猱絃幅度較小,第二個低音「6」的猱絃幅度較大。第三樂句「2」的 滑音,要力求將左手行韻指法處理好,展現陝西音樂風格。(見譜例 5-41)

150

【譜例 5-41】《遐方怨》引子(mm. 1-12)

第一段(A 段):慢板,全段可分為三個樂句,第一樂句表現的是糾結的情緒,

帶點幽怨。開頭先以重音演奏,隨即轉弱,再由弱漸強,表現出戍婦糾結的心情。

在由弱漸強的延長音後,連續快速的兩次拉絃,表現出戍婦的幽怨之情。

第二樂句表現的是怨恨的情緒,先由弱漸強,表達出戍婦由內心深處被牽引 出來的怨恨。在由弱漸強的延長音後,連續快速拉絃兩次,這裡兩次拉絃的情緒 比第一樂句的更為強烈,音量更強,拉絃幅度也更大,表現出深切的怨懟。後半 部是和第一樂句後半部同樣的旋律,但改在二絃彈奏,表現出一種深刻的無奈。

第三樂句表現的是哀傷的情緒,此處的情緒跟前面較為激動的情緒相較之下,

情緒轉為悲涼哀愁。此處也第一次出現完整的原譜樂句的素材,對照所使用素材 之唱詞,此處所欲表達的是戍婦「憑繡檻」思念征夫的悽惻之情。

第四樂句表現戍婦開始坐立不安,心情難以平靜。音樂中將同樣的素材重複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第三樂句

151

三次,第一次為強音,第二次為弱音,第三次又回到強音,並且第三次素材縮短,

拍號也縮短,好像戍婦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哀傷與怨恨,於是音樂接到銜接樂句,

先以一次快速的拉絃,再以一個漸強的長音來銜接到第二段(B 段)。(見譜例 5-42)

【譜例 5-42】《遐方怨》第一段(A 段)(mm. 13-32)

第二段(B 段):慢板,全段可分為三個小樂段,以下將分別針對三個小樂段 的演奏詮釋進行詳細解說。

第一樂段:首音為前一段的長輪銜接過來,成為第一個音的裝飾音。第一樂 句的音樂主要圍繞在陝西苦音特性音「4」上,用猱絃表現「4」音高游移的特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第三樂句

第四樂句

銜接樂句 銜接樂句

第一樂句的重複(前面有小換頭)

152

性,在音量上由弱漸強,最後再稍微轉弱,表現戍婦內心激動地戰慄。接下來的 長輪則是以「點」成「線」的方式,表現出戍婦無法止息的哭哭啼啼的悲泣聲。

對照所使用素材之唱詞,此處所欲表達的是戍婦「未得君書」,盼不到征夫歸來的 哀慟之情。

第二樂句以有力的低音旋律,表現戍婦悲歎遠征丈夫的命苦。此處開始出現 短音值的十六分音符,音樂進行變得較為急促,表現出戍婦絮絮叨叨地悲訴丈夫 苦難的命運。尾聲則表現出一種欲說還休的心情,就算悲訴、抱怨也無濟於事,

只能將心中的苦痛再度轉化為一聲聲的長歎。對照所使用素材之唱詞,此處所欲 表達的是戍婦「不知征馬幾時歸」,對於征夫歸來遙遙無期的悲訴與悲歎。(見 譜例 5-43)

【譜例 5-43】《遐方怨》第二段(B 段)第一樂段(mm. 33-40)

第二樂段:第一樂句開頭以低音旋律表現戍婦向孩子悲訴的情形,孩子已經 很久沒看過父親,或許連父親的模樣都早已忘了。孩子沒有父親照顧,是多麼的 悲哀寂寞。而且父親杳無音信,因此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母親的身上,生活壓力

第一樂句

第二樂句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