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適應定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節將先闡述適應的定義,接續探討軍隊的獨特性所引發的適應相關議題及其對心 輔工作推展的影響;進一步,論述優勢觀點相關內涵及方法;最後,嘗試說明優勢觀點 的六大工作原則運用於軍隊組織的可行性與方法。

第一節 適應定義

適應(adaptation)一詞源起於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59 年在「物種原 始」(The origin of species)書中提到進化論時最早使用,該理論基於「物競天擇說」的 生物進化法則,強調生物為了生存,將會適度改變自己以期與客觀環境配合,謂之適應。

Hettema 將此概念擴大應用,視適應為個體與環境奮鬥的過程,並將 adaptation 一 詞改為 adjustment (引自孫敏華,2000),爾後學者也採用 adjustment 作為適應之意。「張 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2011)明確指出 adaptation 與 adjustment 雖然都譯作「適應」, 但兩者在意涵上有所差異,張氏將 adaptation 定義為「個體為求有利於自身的生存,在 生理機能上或在心理結構上產生改變的歷程(p.8)」;adjustment 定義則為「個體為排除 障礙,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p.9)」,即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的 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適應性反應,包含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要求,以及改變 環境以滿足自己的要求。張春興(2011)主張兩者意義雖然接近,然而 adaptation 較為 強調個體的彈性,能改變自己以適合環境要求,而 adjustment 則含有更多主動性,強調 個體能積極運用技巧增加自己與環境的和諧關係。依據張氏看法,筆者主張 adaptation 應譯為「順應」,含有個體為順應外在環境而彈性改變自己的意涵;而 adjustment 則應 譯為「調適」,此意更能呈現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更甚者能表達人有能力改變環 境以獲得個人內外在與環境之間的和諧感之積極意涵。

心理學家們雖然都採用 adjustment 一詞,但受到不同學派或價值取向的影響,對於 該詞的定義並未有一致的共識(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2006;林彥妤、郭利百加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91)。有些學者認為適應是一連續的過程,是個體不斷對人生旅途中所出現的壓力和 障礙加以因應(coping);有些人則認為適應是一個目標或成就,該詞也隱含著生活滿意 度高、人生有方向感且能自由做自己(林彥妤、郭利百加譯,1991)。「社會工作辭典」

則將適應定義為「內心的自己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和諧狀態(p.725)」。當人們在滿足 需求、朝向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阻礙與衝突,個人會尋求各種可行途徑化解所面臨的困難,

最終維持個人與環境的協調,人不斷趨向目標的過程若能有良好的習慣性反應,則能改 變環境、改變自己或兩者,而能與環境有交互的、可變的和動態的和諧作用(蔡漢賢主 編,2000)。

國內外學者對於適應的定義,一般可以歸納為四類:

一、 強調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此過程是動態、雙向的、非一成不變的,即個體與環境 不斷調節以謀取生存的調適與成長的過程,或建立個體與環境間更好關係的過程

(Ankoff, 1968; Atwater, 1987; Beardslee et al., 1985; Calhoun & Acocella, 1983 Magnusson et al., 1975; Kaplan & Stein, 1984; Newman & Newman, 1981; Tallent, 1978;

Worchel & Goethals, 1985;吳南軒,1973;張壽山,1963;楊國樞,1973;賴保偵、

簡仁育,1981,引自孫敏華,1 999;王中和、李勤川、楊琪編譯,1984,引自王 以仁等,2006)。

二、 強調適應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或狀態,此結果多指向正面價值或意義(Bruno, 1983; Colman, 1976; Lindgren & Fish, 1976; Powers et al., 1989; Shaffer & Shoben, 1956; Szasz, 1960;吳南軒,1962;柯永河,1989;簡茂發,1985,引自孫敏華,

2000)。

三、 強調適應包含因應所遭遇的危機與壓力的方法,像是具備獨立、責任感及人際適 應 等 能 力 ( Calhoun & Acocella, 1983; Colman, 1976; Derlega, 1986; Grasha &

Kirshenbaum, 1980; Lambert & Nicoll, 1976; Nihira, 1978; Wstson & Tharp, 1985;張 春興,1989,引自孫敏華,2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 強調適應綜合觀點的學者認為適應同時是人與環境互動的過程與結果(Gilmer, 1975; Lazarus, 1969,引自孫敏華,2000)。

Derlega 與 Janda 也補充適應的一個重要概念為「對生活具有控制力(p.27)」,主張 若一個人能感受到他所從事的活動都是自由選擇,而非迫於責任或義務,此種自主的感 受將促使其勇於追求令他感到有回饋和滿足的事,不會因為恐懼而止步不前(林彥妤、

郭利百加譯,1991)。

此外,適應與不適應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以及二分定義,而是一種相對的概念(許絢 雯,2007),不同理論學派對於適應良好的定義也各有不同看法(林彥妤、郭利百加譯,

1991):

一、 精神動力論觀點採取反面方式定義適應,主張適應良好的人即沒有嚴重異常疾病,

反之則將會產生心理問題。

二、 人本論則主張能自我實現的人即是適應良好的人,他們具有清晰洞察力及區辨力、

能接納自己與他人、亦能獨處而不依賴世界以獲得滿足。

三、 學習論則認為適應良好的人即是有能力應付環境以及人際變動的人。

四、 認知論則認為適應良好的個體在思想上能合乎邏輯與理性,不會因不理性想法而 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王以仁等(2006)則主張適應良好與否端看個體與環境間能否取得和諧關係,若個 人心理情況與實際情境吻合,並可針對情境調節其反應,與環境之間也能相互改變以求 和諧,即謂之良好的適應。根據相關文獻,雖然各學派對於適應良好的定義各異,但大 多可以認同適應良好涉及個人與自己本身、與他人及外在環境間取得和諧的過程,此歷 程是雙向的,個體可能改變自己,也可能改變環境。假如個體無法和所處環境取得和諧 關係,或無法使自己適應生活需求並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便容易造成適應不良 的狀態,並反映在情緒和行為上(孫敏華,2000)。適應不良的後果可能造成憂鬱、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意力無法集中、藥物濫用、呼吸困難等徵狀,也間接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工作效率低等 日常生活的負面影響(藍采風,2000)。

根據上述適應及適應良好與否的定義,本研究的參與者之所以會產生適應不良的狀 態,源於個人在獨特體制的軍隊環境中,無法改變環境亦無法改變自己而與該環境產生 和諧互動所造成。運用優勢觀點作為處遇方法,目的除了協助參與者發掘個人內在能力 以及外在環境的資源等優勢,透過完成個人想望,增強其權能之外,進一步也強調做到 環境的改變。然而,軍隊體制因應作戰的獨特性,短時間內尚無法輕易改變,因而在此 所謂的環境改變並非指涉體制的改變,而是強調透過連結環境中的可用資源,包含非正 式支持系統的強化等,作為協助參與者個人能充分運用的優勢。綜上,本研究所欲追求 之參與者適應良好目標,較為貼近張氏的「調適」之意,即個體為了與其生活的環境保 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適應性反應,包含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要求,以及改變環境以 滿足自己的要求。該意涵亦同時呈現優勢觀點所欲傳達的復元精神,即參與者在優勢觀 點的處遇介入及工作者協助之下,除了透過個人想望與計畫的達成,使參與者自覺能在 個人周遭創造一點改變,重新找回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及獲得內在的自我成長外,亦能 透過資源的連結,與外在環境間相互調適並取得和諧感,最終過著有品質且令人滿意的 生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