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選制不利於追求連任的制度性因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區顯然不同。因此,主要選區由於與立委親密度較高,不易因為立委的政黨或政 見而改變其支持;而政黨選區因政黨因素而定,連任選區則有更多元的考量。此 外,政黨選區選民評斷立委政見的標準仍是政黨立場,如果立委政見與政黨立場 相左,政黨選區不會支持立委。因此,筆者認為政黨選區具備下列特性:

1. 政黨認同穩定;

2. 支持立委的標準為立委立場與其所屬政黨(同時也是政黨選區民認同的 政黨)立場是否一致。

以 Fenno 的定義與實例而言,政黨選區不一定屬於主要選區(有些議員是,

有些議員則否)。但是在選區經營上,只要立委立場多半與政黨一致,或是在代 表政黨的現狀下,不去強調立委本身立場與政黨立場的差異,那麼政黨選區仍能 歸納至主要選區。但是若政黨選區認定立委立場與政黨不一致,則立委「爭取支 持(我能讓誰支持我)」的方式是調整政見與立場,此又與連任選區相近。因此 筆者認為,區分出政黨選區有其意義,其與主要及連任選區的差異在於選民特性 以及立委爭取支持的方式。

第四節 新選制不利於追求連任的制度性因素

回顧文獻可知,SNTV 與 SMD 所產生的立委,兩者追求個人聲譽的動機皆 屬強烈;且在 SMD 之下,政黨聲譽的重要性又比 SNTV 高。然而 SNTV 與 SMD,

究竟何者的個人聲譽更為重要,就計票規則來看,SNTV 的勝選取決於最小獲勝 選票數,而 SMD 則是過半數選票。8 因此,筆者認為個人聲譽的重要性與立委 個人的選票計算有關,不能單就選舉制度而輕易斷言。換個角度來說,對於每個

8 盛杏湲(2014b)指出:第七屆立委選舉時,在 73 個區域立委選區中,有 62 個(84.9%)選區 是僅有 2 個主要候選人(指得票高於 10%的候選人),11 個選區有 3 個主要候選人。在第八 屆立委選舉時,有 62 個選區是僅有 2 個主要候選人,11 個選區有 3 個主要候選人。因此絕 大多數選區,2 個主要立委候選人是常態,因此尋求當選連任的立委以選區內 50%以上的選 民當作標的選民才有必勝的把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NTV 的立委而言,個人聲譽對於累積最小獲勝選票當然重要;但是就整個選區 來看,由於每個立委都各自累積一部分的個人選票,彼此之間都在建立區隔性,

因此 SNTV 立委不論是選區間甚或是同一選區,整體的選票經營策略變異性較 大,追求個人聲譽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前述 1994 年以前 SNTV 下的日本眾議院,

族 議 員 (Zoku) 的 出 現 可 對 於 區 隔 性 提 供 佐 證 (Schoppa 1991; Ramseyer and Rosenbluth 1993)。

整理 SNTV 與 SMD 所提供的激勵誘因,筆者認為 SNTV 所提供的是尋求最 小獲勝選票的思維,而 SMD 則提供尋求過半選票,以及主要政黨支持的思維。

在不同的思維模式下,SNTV 下的立委會努力追求個人聲譽,目的是做出區隔性,

以累積最小獲勝選票。以 2004 年宜蘭縣選區為例,宜蘭應選席次為 3 席,民主 進步黨對於宜蘭有較高的勝算,因此提名張川田與陳金德二人,從公報上的政見 來看,張、陳二人並無明顯的立場差異,但是張川田為宜蘭縣礁溪鄉人,陳金德 為宜蘭縣羅東鎮人,從得票分佈就可以看出兩人經營的區塊明顯不同,張川田的

「地盤」為北宜蘭,而陳金德則為羅東以南。如圖 2-2 所示。

資料來源:臺灣政治地緣資訊系統。

說明:

1. 圖左白點為羅東鎮,圖右白點為礁溪鄉。

2. 得票率以 5%為一區間,顏色愈深代表得票率愈高。

圖 2-2 陳金德(左)與張川田(右)之得票分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 SMD 下的立委同樣也追求個人聲譽,但其表現在更積極選區服務、提出 討好選民的法案,並強調自己的政黨標籤,以累積過半選票(盛杏湲 2014a;

2014b)。

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公布之「臺灣民眾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 圖」,其中在政黨偏好方面,自 2000 年以來,有政黨偏好與無政黨偏好的民眾比 例約在 6 比 4 左右,且有政黨偏好的六成民眾又可分為偏藍或偏綠。當然,我們 無法排除有某些選區支持某黨的民眾比例超過五成,使得政黨支持者已達到連任 選區的範圍,而該黨提名的候選人「躺著選都上」的可能性。但這種情況的前提 必須是「所有的政黨支持者無論支持程度高低皆完全以政黨作為投票取向的依 據」,比起筆者對於政黨選區特性的認定而言,這又是一項更強烈的論述。由於 政黨認同有穩定與否之分,且筆者認為政黨認同穩定者方能歸入政黨選區,而穩 定的政黨認同影響政黨選區選民的投票抉擇,考量穩定政黨認同者佔整個選區選 民比例多寡,在一般情形下政黨選區民眾比例應與連任選區有一段差距。因此,

在 SMD 之下,單單依靠「藍」或「綠」的民眾,而不考慮其「深淺」,不但不能 代表政黨選區所佔的比例,且亦不足以作為勝選連任的判斷依據。回到選民的投 票行為層面,若中立選民在連任選區的比例較高,那麼連任選區選民依議題或候 選人為投票取向的機率亦可能比較高。

筆者推論如下。首先,連任選區應是一相對固定的選票比例範圍,不論 SNTV 或 SMD 皆然。對 SNTV 立委而言,就是「總有效票數除以應選席次加一」,亦 即為「最小獲勝選票數」,他必須朝這個數字努力累積選票;而對 SMD 的立委而 言,就是跨越 50%的「過半選票」(如果有潛力的候選人更多,則相對多數選票 門檻較低),他也同樣必須朝這個數字累積選票。因此在 SNTV 應選席次大於 1 的情形下,理論上 SMD 的連任選區選民比例較 SNTV 時期大。

其次,由於 SNTV 在同一選區有多個同黨候選人,黨內競爭較公開化且激 烈,因此立委的支持者理應不是以政黨認同區別,而是藉由前述建立區隔性所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生的差異;故而,SNTV 立委的政黨選區較小,甚至有些立委能不考慮政黨選區。

舉例而言,若某一複數選區應選席次為 8 席,且此選區中具有穩定政黨認同的選 民比例為 60%,其中 60%認同 A 黨,40%認同 B 黨,故 A、B 兩黨在此選區中 分別有 36%、24%民眾穩定支持。考量得票情形,A 黨可能推出 5 至 6 位候選 人,B 黨則可能推出 3 至 4 位候選人,則 A 黨候選人平均只得到總票數約 6%至 7%的政黨認同選票,B 黨候選人亦只有約 6%至 8%,這與最小獲勝選票的 11%

而言仍有差距,且以爭取政黨選票所形成的黨內競爭,對於競爭落敗者而言更不 利,可能因此喪失更多政黨選票。故立委以「政黨認同」來盤算「我能讓誰投給 我」的可能性較低。此外,在政黨提名候選人的階段,以 A 黨為例,雖然提名 5 至 6 位候選人,但有意願參選者可能更多,在此情形下最有希望勝選的前 5 至 6 名方能獲得提名,故提名階段屬黨內競爭,強調個人聲譽及爭取個人選票的重要 性要比強調政黨聲譽高。但是在 SMD 之下,政黨選區介於主要選區與連任選區 間,同樣以前面的例子,此時 A 黨候選人已經獲得總票數 36%的政黨選區選票,

以此為基礎累積至過半選票助益甚大。

再者,在 SNTV 所提供追求最小獲勝選票的激勵誘因下,主要選區與連任選 區的範圍差距不至於太大。再舉前述的例子,由於 SNTV 立委的主要選區是以利 益或政策導向而非政黨認同所區隔,因此「將連任選區經營成主要選區」會是最 實惠的考量,亦即一開始就以建立區隔性分割出「足以使自己勝選的選民比例」

為目標累積選票,故主要選區與連任選區差異較小,甚至可能高度重疊。但是在 SMD 之下,主要選區強力支持立委無疑,但政黨選區與連任選區的差異在於政 黨認同,因此穩定政黨認同所擴及的範圍決定政黨選區的大小,同時也決定政黨 選區與連任選區的差距。若穩定政黨認同者數量不足,則兩個選區幅度差異較大,

反之較小。再舉前例,如果具有穩定政黨認同的選民為 60%,其中 80%認同 A 黨,20%認同 B 黨,此時 A 黨候選人在政黨選區中就已具有總選票數的 48%,

即俗稱「躺著選都上」,因為政黨選區幾乎與連任選區重疊,立委只要立場與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黨一致,即能輕鬆當選;但相對而言,B 黨候選人只有總票數 12%的政黨認同選 票,因此政黨選區與連任選區差異較大,此時對 B 黨候選人而言,爭取剩下 40%

的中立選民,或是在某些特定政策立場上傾向不表態,或改以其他途徑爭取選民 支持,會是較實際的考量。

將本文的理論脈絡整理後,筆者認為:其一, SNTV 使立委追求最小獲勝 選票,而 SMD 則追求過半選票。其二,在 SNTV 立委的同心圓選區中,主要選 區與連任選區差異較小,甚至在選票區別性十分明顯時,二者可能重疊;但在 SMD 立委的同心圓選區中,主要與連任選區中間又多一層政黨選區,而政黨選 區與連任選區差異視穩定政黨認同選民比例而定。其三,即便沒有政黨支持,

SNTV 立委仍可經由個人努力獲取連任,而 SMD 立委一方面需拓展更多票源,

另一方面卻須維持政黨標籤。

因此筆者認為 SNTV 下立委爭取連任的計算策略為「主要選區佔連任選區 之比例」,亦即二者相除,愈高者愈容易連任;而 SMD 下立委爭取連任的計算策 略為「主要選區+政黨選區+連任選區」,加總之得票愈高愈容易連任。筆者假 定,在 SNTV 下,立委先劃定預計的連任選區偏好性質,而連任選區的選民偏好 即立委經營主要選區的方針,使得主要選區將盡可能趨近於連任選區,因此立委 的連任與否端視主要選區有多大程度已經營成連任選區。

而在 SMD 之下,主要選區選民已強力支持立委,且政黨選區視立委與所屬

而在 SMD 之下,主要選區選民已強力支持立委,且政黨選區視立委與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