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部落格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3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部落格

在部落格還未風行的年代,由於管理網站的技術門檻較高,網頁多是由相關專業 人員架設或維護,使用者要架設網站要克服許多問題,而部落格一出現就帶著極具親 和力的使用者介面與低技術門檻等優勢橫掃市場,成為網路世界中的主流媒體之ㄧ,

部落格的使用人數近年來快速增長,現在除了許多免費應用程式供使用者與各單位自 行設置外,各種ISP服務商與許多入口網站也可架設免費的個人部落格,並爭相提供 新的服務與功能以吸引使用者的目光,如:早期Pchome的明日報個人新聞臺、Google 提供的blogger.com、無名小站與Yahoo奇摩等,本節將依序介紹部落格的定義、特性、

及相關研究。

2.3.1 部落格的定義與特性

「Blog」國內中文譯名以部落格或是網誌為主,中國大陸則將 Blog 翻譯為博 客,本研究則採用部落格為譯名。1997年Jorn Barger提出「Weblog」詞彙,1999年Peter Merholz 將「Weblog」拆開唸成「We Blog」(Blood, R,2000),而後延伸成現今 我們所使用的「Blog」,當時Jorn Barger對Weblog的定義是網路使用者將認為有趣的 網站連結記錄在網頁,在網頁格式的上方則呈現最新的文章,方便重覆到訪者看到最 新的內容(Du & Wagner,2006)。韋氏字典(2010)解釋部落格是ㄧ種線上個人日誌,

包含作者本身的反思、評論與提供超連結的網站。維基百科(2010)資料顯示部落格 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圖片或影片的網站。部落格上的文章 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

Todoroki et al.(2006)認為部落格具備有幾項基本功能:

1. 依時間順序顯示文章內容;依據使用者的要求顯示特定文章,如日期、主題或關 鍵字。

2. 標示出最近被編輯的內容,包括平面藝術、多媒體檔案或其它資源的連結。

3. 不需先備知識,所有功能的使用只需使用瀏覽器即可完成。

林克寰(2004)與莊雪華等人(2006)認為,部落格的迴響(comment)與引用

(trackback)的功能也十分重要。所謂的迴響,就像是個人網頁中每篇文章區隔的留 言板,但以各篇文章為區隔,較一般留言板有秩序也方便管理。大多數的部落格都開 放自由發表回應,允許其他使用者發表意見與感想,並能直接與作者互動,如此可讓 部落格的內容更加豐富,也吸引更多的人瀏覽與回應,成為一個良性的循環,讓部落 格成為一個活躍的社群。引用的功能則允許其他的網路使用者在自己的部落格,針對 其他部落格的文章發表感想與回應,也就是說,當你在A部落格看了某篇文章有感,

回到自己部落格撰寫相關文章時,可以引用原本A部落格的那篇文章,這樣一來,你 的文章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被儲存、顯示,而A部落格也會接受到一個通告,通知A部 落格的某篇文章被你引用,並且告知A部落格的原作者你的文章標題、文摘、靜態連 結與部落格名稱等資訊,這些資訊會被顯示在原本文章所在部落格上。

Du & Wagner(2006)從部落格的表現形式與功能觀點出發,認為部落格可包含 以下四個特性:

1. 個人化:部落格是設計為個人使用(一些部落格服務網站,如www.blogger.com有

提供多人共用部落格),其風格為個人化的且不受限制。

2. 網路化:部落格需經常更新,部落客可輕易透過瀏覽器來維護文章內容。

3. 社群支援:部落格可以連結其它部落格或網站,部落客之間因理念與想法的連結,

進而分享因連結所激發產生的知識。

4. 自動化:部落格工具可協助部落客不必學習 HTML 語法或寫程式就能表達他們的 想法,只需專注文章內容。

故部落格可視為線上的個人日誌,內容包羅萬象,自由度高,許多人用其分享個 人的日記與心得(Todoroki et al.,2006)。所發表的文章由新到舊的時間順序呈現,

以利網友的閱讀,並可加入影、音媒體以豐富內容的多樣性,使用者更可透過引用

(trackback)和迴響(comment)的功能與讀者或其他部落格交流,或利用RSS技術 來通知訂閱者最近的文章更新(周立軒,2005)。這些特性使得部落格影響力超越了 傳統媒體(希瑞爾、愛蜜莉,2004),儼然變成多種型式的網路書寫工具(Lankshear

& Knobel,2003)。

2.3.2 部落格的相關研究

隨著部落格的廣泛使用,與部落格相關的學術研究也逐漸成為國內外學者的研究 題目。Todoroki等人(2006)利用部落格為電子化研究筆記本(research notebook),

記錄實驗所得資料,研究結果發現部落格非常適合做為個人化的資訊平台。他認為部 落格提供一個容易操作並以瀏覽器為主的使用者介面,藉由簡易的書寫工具及全文檢 索的功能,可做為一個提供與所有可追蹤與回覆資訊需求的入口。

Wu(2005)與Poling(2005)都認為可用部落格建立合作學習社群、增加學生對 課程理解與學生交流,有助學生在閱讀、寫作上的能力。

Brando(2003)在數位學習領域應用部落格與RSS技術後,從三個不同的向度觀 察在教育上的應用:

1. 教師間的交流:教師與許多專業人士利用部落格記錄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最新 發展,也可以利用RSS來訂閱與追蹤有興趣的部落格以獲得最新的發展訊息。

2. 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部落格簡單易用的特性可作為良好的寫作學習工具,學生 在部落格上完成寫作作業,教師可直接發表回應,教師也可將相關作業與補充說 明張貼於部落格,供學生閱讀或回應、討論,以充實教學內容。

3. 學生間的交流:部落格可以做為小組研究及知識交換的平台,超越學生間時空的 限制。

國內相關學術研究部分,林淑美(2004)利用部落格回應功能,提升高中職學生 學習意願。藉此方式,可於學生課後輔導時,在網路上進行題目解答的腦力激盪,一 方面使學生有自學的機會及獲得討論夥伴,另ㄧ方面則有助於教師教學,並達到教學 相長的目的。

戴良育(2005)讓高中職學生利用部落格來記錄學習歷程檔案,並讓同學以此平 台互相交流。在此研究中,參與的學生可藉由部落格觀察學生的學習檔案,並回應其 他同學的學習筆記,結果發現部落格可更有效率協助學生進行更有意義與具有成效的 學習。

就使用方法來看,部落格因為不需安裝其他程式,學生只要利用網頁瀏覽器將學 習相關檔案建立於網路空間中,老師也只要連上網路就可以在網頁上進行批改作業、

回應等工作,可以快速瞭解學生學習過程與成果,這些特點使得部落格比其他的數位 學習平台方便許多。陳順孝(2006)認為部落格在教學上可於以下三個層面中發揮效 能:

1. 教師專業發展的記錄平台:教師可於此編輯、儲存個人的教學研究檔案、記錄自 己的教學經驗,並與其他教師或使用者交流教材和經驗,形成一個社群,推動社 會改革。

2. 做為課程管理平台:教師在此儲存授課綱要和補充教材及匯集課程相關網站,以 部落格做為知識管理系統。

3. 對話交流:學生與家長隨時在此提問或回應,讓教室裡的討論得以延伸、深化,

讓沒時間或不敢問問題的學生有機會在網路上匿名發言。

由上可知,部落格能夠即時記錄、發佈與分享功能,隨著累積部落格的內容,學 習者可以進行回顧過去所寫的內容以瞭解自己的改變,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與學習 過程,進而修正自己先前學習的偏差。部落格除了提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空間,也提供 學習者間的交流與互動,加速學習者的成長、增強學習者的學習意願與學習成果,讓 學習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而所有互動的過程與討論也可以成為學習歷程的紀錄與未 來相關議題的參考,成為一個不斷成長的社群與個人知識管理的系統。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