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閩客方言史稿》

在文檔中 四溪計畫總辦公室 (頁 90-96)

前言

「閩、客方言一座漢語史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並無形體可觀,但像一片微細的磁 碟貯放在閩客方言人民的腦海中。」作者認為以人為本位的考量,理由上語言是為人 們的社會生活服務的,語言的歷史就是人民的歷史。而寫書目的主要為闡明閩客方言 的根源、形成與發展,並認為這是一項牽涉很廣的考古工程。

「以人為本位本屬天經地義,但是事實上參與這項考古工程的中外學者提出的假 設最終並未嚴守這個立場。」

歷史語言學者的旨趣在重建古物形式,工作重心是在挖掘古樸的器物以便支持其 重建的內容。重建是一種假設,也是一種抽象過程,因此歷史語言學者特別講求一套 嚴密的工作準則稱之為科學方法,而這樣的科學方法往往也成為盲點。

歷史學家的觀點是“越古越好"的存古思想,主要在於如能找終極,那麼他所假 設所能壟罩的範圍勢將無比遼闊。「問題就在於歷史語言學家往往不是在行的考古工作 者,只要能找到古器物,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他們可以不管這古器物是從哪一個地下 層位出土的。用考古學的話來說,歷史語言學家的興趣在古器物的製作年代,而不在 古物的棄置年代。」所以從方言史研究的角度來看,歷史語言學家研究興趣及中在方 言的根源,而不在形成。

然而閩客方言的古樸色彩可以溯及上古漢語,但是閩客方言的形成應在中古以 後。

方言地理類型學過去是一個不太受重視的領域。經過張琨先生的倡導,至少在漢 語音韻史學界情況已大為改觀。

方言差異,自古而然。「沒有古代方言差異的觀念就容易把兩個時代的差異;好像 中古時代以前,漢語史上所發生的事件都是同質系統內的時代變化。這絕非事實,但 影響所及也左右了人們對方言史研究的視線。」

現代漢語分區直到1987年《中國語言地圖集》出來才算大體底定,民國以 前的方言研究多斷編殘簡、零星記述、不成體系。在重文輕語的傳統下,漢語史文獻 資料不足,這些史料仍是值得被參考的。

現代漢語方言調查工作正蓬勃發展,給漢語方言史研究者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

1403

37

條件。以類型特點為收尋目標的方言分區供作已逐漸拓寬了方言史研究的視野,因為 就其工作而言,方言分區無非在鑑別相鄰方言史之間的異同,去同求異為其焦點所在;

然土地是靜止的,人民卻是流轉的。研究方言的歷史,視線不能膠著於方言分區,受 到方言分區的框限,結論將受影響。

方言類型特點的相似性,起於兩個因素:

(一)偶然相似

越南語和漢語沒有親屬關係,但是同具一些類型特點。

類型相同並不代表親屬關係,因語言本身就共有一些類型特點。

(二)具有歷史聯繫

語言底層

現代華南和語方言的形成是在華南原住民族與語言基礎上孕育出來的,這樣才能 解釋華南

第一章      現代漢語方言的分區  第二章      漢語方言的區際聯繫  第三章      漢語方言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章      論閩方言的形成 

第五章      論客家話的形成  第六章      閩方言的分佈 

第七章      閩方言分區概況(上):閩南 

第八章      閩方言分區概況(下):閩北、閩中  第九章      閩音的保守與創新 

第十章      閩音的層次與對比 

第十一章 客家話的分佈和語音特點  第十二章 客家話的語音現象 

總結 祖語和底層語 參考文獻選目

1404

38

39

40

41

可以繼續討論的問題:

1、 觀念傳播、接收的過程,知識份子的觀念?經濟、近代城市化等因素的 考慮,作為文化展示機構如博物館、圖書館等的歷史等等?更多的細節可以討論。

“文化——權力"的分析框架之中,注重對社會脈絡的探討分析。對學術思想內部源 流脈絡的討論仍可繼續?

1408

42

在文檔中 四溪計畫總辦公室 (頁 90-9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