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理解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目的在編製一份適性化電腦閱讀理解測驗,為了能客觀且正確的編 製一份評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測驗,且作為研究的依據,故本章文獻探討將 分三節進行:第一節闡述閱讀理解理論;第二節探討國內閱讀理解測驗;第三 節進行電腦適性化測驗之探討。

第一節 閱讀理解理論

閱讀,不只是一種行為,它更是一種能力,閱讀能力的優劣,在於對閱讀 材料的理解,所以,理解為閱讀之最終目的,透過閱讀我們能從文章中獲得意 義(柯華葳,1993)。本研究採用 Kintsch 的理論編製一份閱讀測驗,為了能 夠正確且客觀的達到評量閱讀能力的目的,首先闡明閱讀理解的定義、模式與 歷程,再探討閱讀理解的層次,最後分析閱讀理解的各個發展階段與各項次能 力與閱讀理解之關係。

壹、閱讀理解的定義

閱讀是極為複雜的認知運作過程,不論是何種拼音文字系統或是非拼音文 字系統,都可以將閱讀的過程分為認字與閱讀理解兩個部份,而認字則是閱讀 的基礎(柯華葳,1993;王瓊珠,2004;Aaron&Joshi,1992)。但各家學者對 於閱讀理解都有自己的定義,主要是因為對閱讀理解的範圍、特質與探討的角 度不同所致(蔡銘津,1997)。閱讀理解的定義大致可分為行為學派與認知學 派兩大派別。傳統行為學派認為,閱讀理解是一種技能,我們將詞彙、句法、

語法等閱讀技能用於閱讀的情境下,當擁有這些閱讀技能,理解也就自動產生

(Swaby,1989)。傳統觀點將讀者認為是被動的文本訊息接受者,文本訊息 自身有它的意義,讀者就是透過閱讀這項技能去再製閱讀的意義。另一類為認 知心理學派,它強調閱讀理解是讀者與閱讀材料之間的交互作用,突顯出閱讀 的互動性質與理解的建構特質,讀者用本身既有的知識和文本的線索交互作

10

用,建構出文本的意義(Dole, Duffy, Roehler, & Pearson,1991)。

綜合上述,傳統學派將閱讀理解視為閱讀技能的使用,而認知學派則視閱 讀理解為讀者與文本互動的結果,所以我們可以將閱讀理解解釋為讀者根據自 身的先備知識,使用各種閱讀技能對文本進行各種推論、猜測或預測的結果,

而將結果構築為符合自身理解的知識體系,讓讀者能夠從文本中獲得意義。

Kintsch ( 2004 ) 提出建構-統整理論,強調閱讀並非詴圖去找出文句的真 正意義,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會將與文章相關的命題激發,而建構-統整成 數個疑似的意義,再透過上下文汰選不適合的信息,將適合的命題連結成網 絡,建構出適切的語意。多數針對閱讀理解的心理研究亦指出「當理解的過程 出現不連貫或其他問題時,熟練的閱讀者需具備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能覺察 類似結構或元素的閱讀內容」(Kintsch & Rawson, 2008)。

貳、 閱讀理解的模式

閱讀理解是閱讀歷程中最重要的部份,Rumelheart 認為閱讀可以分為三大 模式,「由下而上模式」「由上而下模式」以及「互動模式」(Gagné,1993;

Gunning,1996),加上 Kintsch(1998)提出的建構統整模式,這四種不同閱讀模 式分述如下:

一、由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

由下而上模式是由部份到整體的閱讀模式,最早由 Gough 在 1972 年提出,

認為閱讀應始於識字,進而了解詞彙再熟悉句子、文法,而後透過段落內容的 來完成全文理解,建構文本的意義。此模式強調將文本的視覺刺激轉化為對自 身有意義的文字訊息(連啟舜,2002),這種認為閱讀是識字、語句、語法、

字義的理解過程又可稱為「文本本位模式」(text-based model)或「資訊驅動模 式」(date-dirven processing)(吳訓生,2002)。

11

二、由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

Goodman(1967)認為閱讀是由整體到部份處理的模式,即是將閱讀視為讀 者主動選擇之過程,若讀者擁有越完備知識與經驗,且文章內容越接近讀者的 舊經驗,則閱讀上就越不需要仰賴字詞的幫助,閱讀也越能夠理解,此模式視 讀者為閱讀活動的領導者,閱讀過程中讀者的角色由被動轉為主動,持續以自 身的先備經驗對文本產生假設,再從文本中逐一驗證假設,達成理解。又可稱 為「讀者本位模式」(reader-based model) (吳訓生,2002)。

三、交互模式(interaction model)

交互模式是指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對文本的理解並非由上到下或是由下 到上的單一順序,而是讀者內在的先備知識與文本內容互動的歷程,不同模式 間是同時處理並且互相填補的。Rumelhart(1985)認為讀者在閱讀時,低層次的 閱讀技巧如字詞辨識與高層次的文意預測是同時進行且相互協助,由此可知,

交互模式中強調的閱讀理解是前兩項模式在閱讀中進行合作與相互輔助的交 互作用歷程,它同時保留了讀者對文本基礎詞彙的辨識與自身先備知識在閱讀 中的重要性。

四、建構-統整模式(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建構-統整模式中,以 Kintsch 與 Van Dijk(1983)所提出的最有影響力。

Kintsch(1998)認為閱讀理解的歷程是由下而上的,但不是受既有先備經驗影 響,也不是用一個基模來進行文本的解釋,Kintsch 認為閱讀理解是具有彈性 的,且容易受到上下文的影響,閱讀理解的初期,讀者閱讀文本時,所有與文 本相關的字義都會被觸發,造成理解文本的混亂;當理解到達意識層面後,字 義則越來越有規則,也能合乎文本的脈絡而形成一連貫性的心理表徵狀態,便 形成了閱讀理解。所以當讀者閱讀文章,輸入的文本刺激讀者腦中與之相關的 各種詞彙、語意、概念,但此時讀者尚未能分辨哪些訊息是不正確的,此時為 建構階段;當各種詞彙、語意、概念等持續被觸發,就能找到最符合上下文的

12

建構要素,而錯誤的建構會被抑制,達到理解的穩定狀態,即為整合。

綜合上述 Kintsch 的觀點,他認為閱讀理解是文本訊息與讀者的先備知識 互動的結果,而互動的過程包括建構和整合兩個階段。建構階段中,讀者在閱 讀歷程中運用自身的先備語言知識,對文本的字面意義與內容進行理解,建立 文本的基礎。整合階段讀者再根據已知的文本內容與自身的先備知識交互作 用,運用讀者的推論來完成文本所描述的情境,達成文章的理解。由此可知,

建構統整模式是一種涵蓋了完整的閱讀理解過程,並非是單純的文本與讀者的 上下互動模式,而是透過讀者建構文本的內容,統整文本的訊息。故本研究採 用 Kintsch 所提出的理論,認為閱讀理解即是讀者對文本訊息不斷建構、統整 的一個結果。

参、閱讀理解的歷程

閱讀理解係指在閱讀時,能正確理解字句與文本所闡述的意義,而讀者的 閱讀能力在不同閱讀素材中表現當然也會有程度上的差異。Goodman(1973)認 為閱讀理解不僅是從文字表面獲取意義,更認為閱讀理解是一種讀者對文本意 義建構的歷程。當讀者的經驗與思考層面不同時,對於文本就會產生不同層次 的理解,所以若能了解讀者在閱讀理解的歷程,或許能對閱讀產生的問題和困 難的原因有一個清楚的了解,針對學者們的不同看法,提出以下探討:

一、Gagné 的閱讀理解歷程

Gagné (1985)將閱讀的歷程分為四個部份:

(一) 解碼(decoding):指辨識文字,讓文字有意義,利用長期記憶對文字檢 索找出字的意義,包括比對與轉錄兩個歷程。比對是見字知義的歷程,不需要 經過聲音的檢索,看見文字立即能在長期記憶中提取出文字的意義,意即達到 文字解碼的自動化;轉錄是指除了見字之外還需加上聲音的輔助,先念出字 音,再根據字音從長期記憶中來檢索字義,即是由字而音產生意義。

13

(二) 文字的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文字的理解是指能夠辨識出文字代 表的意義,進而根據文字的涵義,將文字依照字序或文法的關係互相組合在一 起,形成一個命題(林秀貞,1997)。Gagné (1993)認為文字的理解的歷程還包 含了「字義觸接」及「語法解析」兩個歷程。

1.字義觸接(lexical access):

係指讀者在辨識文字的字形或字音之後,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字義 的歷程,而讀者也藉此了解文本中每一個字的意義。當我們將文字解碼 之後,就是字義觸接的開始,字義觸接有兩個途徑,一是文字的刺激不 用其它字音或是文法的媒介輔助,直接由字彙產生字義,稱為直接觸接;

另一種是必頇將文字轉換成字音,然後由字音產生字義,稱為間接觸接

(鄭昭明,1994)。

2.語法解析(parsing):

係指讀者藉由分析文本中句子的組成規則,將各種有意義的字(例如 片語、子句)依照適當的關係組合在一起,以理解句子的意義(董宜俐,

2003)。

(三) 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係指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知識 及判斷對文本的內容做更深入的了解,在這歷程中讀者能更進一步理解文字所 含的深層意義,也代表讀者對於閱讀的觀念更加深入與廣泛(黃堯香,2007)。

推論理解包含三部份,分別是統整、摘要及精緻化。

1.統整(integration):

指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命題結合在一起,前後相互串連,發現文句中 所隱含的關係,藉此了解文章的意義。

2.摘要(summarization):

是指閱讀完文章後,將文章敘述性的概念利用關鍵敘述的方式形成一 個有組織的鉅觀結構(macrostructure),形成文章的大意。

14

3.精緻化(elaboration):

指讀者將舊經驗與新訊息聯結,產生新的體驗,並賦予閱讀的內容更 寬廣、更豐富意義的歷程。精緻化的歷程是讀者藉由加入自身的經驗來 增加意義的表徵,為了在記憶或建構文章內容時,容易形成連貫的新訊 息,方便日後的檢索。精緻化歷程的產生,也說明知識是可以遷移的,

指讀者將舊經驗與新訊息聯結,產生新的體驗,並賦予閱讀的內容更 寬廣、更豐富意義的歷程。精緻化的歷程是讀者藉由加入自身的經驗來 增加意義的表徵,為了在記憶或建構文章內容時,容易形成連貫的新訊 息,方便日後的檢索。精緻化歷程的產生,也說明知識是可以遷移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