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鍵成功因素相關文獻探討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五節 關鍵成功因素相關文獻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去機構化」。

(二)企業、財團加入,投入大量資金、設施設備、專業團隊,

現有公益財團法人機構,將面對資金不足、更新不易、人 才欠缺,現有機構面臨經營困難。

(三)進入 W. T. O.,未來國外知名經營者將挾其資金、管理技 術,搶食這塊大餅,競爭將更趨激烈。

(四)政府財政困難,鼓勵福利社區化,對機構的各項補助減少。

第五節 關鍵成功因素相關文獻探討

壹、關鍵成功因素的起源與定義

對於「關鍵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或稱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由於不同學者以不同的構面來解釋並將此概 念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上,因此發展出多種不同的解釋與定義。

KSF 的觀念最初由組織經濟學者 Commons(1934)提出,當時 他提出了「限制因素」(Limited Factor)的觀念,並將之應用於經濟 體系中管理及談判的運作;其後美國學者 Barnard(1948)將其應用 於管理決策理論上,認為決策所需的分析工作,事實上就是在找尋「策 略因數」(Strategic Factor)。後來 Daniel(1961)以管理資訊系統的 觀點闡釋關鍵成功因素。而關鍵成功因素最早應用在非管理資訊系統 是源於 Drucker(1964)將其應用在組織設計上;而 Steiner(1969)

則是將策略因子的觀點應用在策略分析上。

關鍵成功因素此一術語,是由 Chunk Hofer and Dan Schendel

(1977)所提出,在早期研究關鍵成功因素的領域中,對使用名稱也 意見分歧,諸如最早的限制因數、策略因素、策略變數(Strategic Variable)或關鍵變數(Key Variable)等。但在 1978 年後,越來越多

Rockart(1979)

管理階層必須時時注意的某些活動,執行良好可以帶 來組織成功的競爭表現。對任何企業而言,某些主要 領域(Key Areas),必須做的對,那麼可確定這個企 業在競爭的績效上有成功的表現,此主要領域就是關 鍵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s),它是一 組能力的組合。

Davis(1979) 廠商面臨不確定環境時的一個方向。

Munor & Wheeler

(1980)

決定企業或企業中某部門成功的因素,為了成功一定 要做好的工作。

Thompson & Strickland

(1981)

廠商要經營成功必需集中在高度優先且必需做好的 工作上。

Martin(1982) 組織為成功必要做好的關鍵領域。

Ferguson & Dickinson

(1982)

Leidecker & Bruno

(1984)

關鍵成功因素乃是一些特徵條件和變數,若他們被適 當的支持、維護或管理,可以對某一特定產業中的公 司之成功有重大的影響。另外,關鍵成功因素可以是

Boynton & Zmud

(1984)

關鍵成功因素乃管理者或組織為了成功,而必須順利 進行的少數事務,這些事務代表為產生高績效而必須 賦以特殊且持續注意的管理或企業領域。此外,KSFs 包含對組織目前進行的活動及未來的成功很重要的 事物(issues)。

(1984) 在資源有限下,應將資源投入在重要的區域之中。

Hofer & Schendel

(19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上,為企業在競爭環境中取得優勢的重要思考方向,因此關鍵成功因 素儼然成為管理上的利器,成為獲取競爭能力的必要條件,也成為在 規劃與決策時的重要考量。

至於關鍵成功因素的來源,Rockart(1980)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四 種來源:

一、產業的特殊結構:

每個產業都有一個關鍵成功因素,此因素是決定於該產業本 身的經營特性,該產業內的每一個公司都必須注意這些因素。

二、企業之競爭策略、地理位置及其在產業中所佔之地位

在產業中每一個公司因其競爭地位不同,而有其個別的狀況 及競爭策略。對於由一或二家大公司主導的產業而言,領導廠商 的行動常為產業內小公司帶來重大的問題,所以小公司的競爭策 略也就有別於領導廠商的策略,因此對小公司而言,該大公司的 一個策略可能就是其生存的關鍵成功因素。正如產業地位的差異 導致不同的 KSFs,地理位置與競爭策略的差異也能使同產業內 的各公司產生不同的 KSF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三、環境因素

當總體環境發生變動時,如國民生產毛額、經濟景氣的波 動、政治因素、法律改變等,都會影響每個公司的關鍵成功因素。

四、暫時性的因素

大部分是由組織內特殊的理由而來,這些是在某一特定時期 對組織的成功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活動領域。如在市場需求波動大 時,存貨控制可能就會被高階主管視為關鍵成功因素之一。

貳、關鍵成功因素的特性

企業策略的擬定與執行,必須結合產業關鍵成功因素才能獲致成 功,所以需要大量蒐集市場上的相關資訊,再從中萃取這些因素,並 了解這些因素的特性。

陳慶得(2001)根據各學者之定義及相關文獻的歸納(Daniel, 1961;Rockart, 1979;Ferguson & Dickison, 1982;Boynton & Zmud, 1984;Aaker, 1988;Hifer & Schendle, 1987;吳思華,1988),關鍵成 功因素具有以下特性:

一、關鍵成功因素會隨著時間改變。

二、關鍵成功因素會因產業、產品與市場等研究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 異。

三、關鍵成功因素應考慮未來的發展趨勢。

四、在尚未了解某產業關鍵成功因素以前,貿然投入將導致該企業的 失敗。

五、關鍵成功因素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的變化而改變。

六、管理者應該將管理重心集中於關鍵成功因素。

七、管理者必須對關鍵成功因素有深入的了解,並且致力其中,並以 之作為策略擬定的基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叁、關鍵成功因素的功能

至於關鍵成功因素的功能,根據 Boynton & Zmud(1984)的研 究,有利於管理資訊系統與資源需求的規劃,因為關鍵成功因素扮演 程式設計師與管理者溝通的橋樑,縮小彼此在認知上的差距,而得以 使資訊管理系統與資源需求規劃符合管理上的需求。

孟德芸(1988)將之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作為組織再分配其資源時的指導原則。

二、簡化高階管理者的工作。

三、作為企業經營成敗的偵測系統。

四、作為規劃管理資訊系統時的工具。

五、作為分析競爭對手強弱的工具。

Pollalis & Frieze(1993)認為關鍵成功因素有三個功能:

一、更有效率的規劃。

二、便於溝通。

三、控制。

肆、關鍵成功因素之確認方式

對於關鍵成功因素的確認方法,有許多學者專家提出,本研究僅 整理出較具代表性與通用的方法並加以敘述之。

一、Satry(1980)認為確認關鍵成功因素,可用分析層級程序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 AHP)來分析。AHP 乃是透 過群體討論的方式,匯集學者、專家及參與者的意見,將錯綜複 雜的評估系統,簡化為簡明要素層級系統,促進我們本能的決策 程序。基本上,AHP 是將複雜且非結構的情況分割組成份子,

安排這些成分或變數為階層程序,將每個變數的相關重要性用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優先權以影響到此情況下的結果。利用 AHP 處理決策問題時,

主要包括:(1)建立階層,(2)建立成對比矩陣,(3)計算優先度及 特徵值,及(4)檢定矩陣的一致性等四個步驟。AHP 提供群體決 策一個有效的架構以規範群體思考的過程。問題每一個變數都要 給予一個數值,可以幫助決策者保持凝聚性的思考型態而得到結 論。由於群體決策的共同性,因而增加判斷的一致性,以增強 AHP 決策工具的信賴度。

二、Leidecker & Bruno(1984)在其所發表文獻中亦提出了確認關鍵 成功因素的八種分析技術:

(一)環境分析:包括影響產業或企業績效的政治、經濟、社 會的力量。

(二)結構分析:應用 Porter(1980)所提出的產業結構「五力 分析」架構,作為此項分析的基礎。此架構由五個要素構 成。每一個要素和要素間關係的評估可提供分析者很客觀 的資料,以確認為檢驗產業的 KSFs。產業結構分析的另 一個優點是此架構提供一個很完整的分類,另一項優點就 是以圖形的方式找出產業結構要素及其間的主要關係。圖 2-3 展示這個架構。

資料來源:Michael E.Porter(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NY:Free Press, p.4. 析:如優劣勢評估(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ssessment)、 資源組合(resource portfolio)、優勢稽核(strength audits)

及策略能力評估(strengths capabilities)等。

(七)暫時/突發因素分析:此項技術亦是針對特定企業,它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業,以 PIMS(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y)研究報告 的結果進行分析。此技術的主要優點為其實驗性基礎,而 缺點在於「一般性的本質」,即無法指出這些資料是否可 直接應用於某一公司或某一產業,甚至於這些因素的相對 重要性。

三、Hofer & Schendle(1985)在「策略擬定與分析觀念」中指出,

尋找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可透過以下五個步驟進行之:

(一)確認該產業競爭之相關因素。

(二)每個因素依相對重要程度給予不同權數。

(三)在每個產業中就其競爭激烈的程度給予不同的評分。

(四)計算每一個因素的權分數。

(五)每個因素與實際狀況核對,並比較其優先順序。

四、大前研一(1987)在「策略家的智慧」(The Mind of The Strategist)

一書中指出,確認關鍵成功因素有以下方法:

(一)市場剖析法:將整個市場依產品與市場兩構面加以解剖成 各區隔市場後,確認各區隔市場,並且認清哪個區隔市場 有策略重要性,將關鍵性區隔市場發展產品與市場策略,

並且分配執行策略的職責,而後將每個區隔市場所投入的 資源加總,再從公司可用資源的角度決定優先順序。

(二)比較法:找出成功公司與失敗公司不同的地方,然後分析 兩者間的差異,並探討其發生的原因。

五、吳思華(1988)在「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一書中指出,找出產 業關鍵成功因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分析產業完成最終產品服務 過程中各階段的附加價值,如原料、技術、製造、通路、品牌等。

企業活動各階段的附加價值比例是找出關鍵成功因素的最佳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標。在企業各階段的價值鏈中,附加價值高且具有相對優勢的活 動,可以作為企業關鍵成功因素的來源之一。若附加價值高,但 對各企業在取得上沒有障礙,則取得這些資源並不具有優勢,亦 不足以構成關鍵成功因素的來源。

六、司徒達賢(1997)「策略管理」一書中曾提及策略矩陣的應用,

六、司徒達賢(1997)「策略管理」一書中曾提及策略矩陣的應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