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於訓練前 (pre-training)、常氧體適能期結束 (4th week)、低氧訓練期結束 (12th week) 與訓練追蹤 (16th week),共執行四次最大攝氧量測試。經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 分析結果(表 25、表 26)發現最大攝氧量組間數據於訓練前安靜值並無顯著差異,而 無 氧 閾 值 AT 數 據 則 14% 組 顯 著 優 於 16% 組 (p<.05, 26.00±8.11vs. 20.50±6.17 ml/kg/min)。但經 4th 、12th 、16th 週訓練候測驗發現,最大攝氧量部分 14%組顯著高 於 16%組 (p<.05, 44.67±7.39vs. 37.33±9.44, 44.00±8.08vs. 35.08±7.15, 46.67±8.08vs.

38.08±8.39 ml/kg/min) , 而 兩 組 於 16 週 訓 練 結 束 與 訓 練 前 均 達 顯 著 差 異 (p<.05, 38.08±8.39vs. 34.42±7.80, 46.67±8.08vs. 36.92±8.89 ml/kg/min),AT 值則無顯著差異 一、四次有氧體適能測驗結果

表23 最大攝氧量與 AT 原始數據表

16% stage Mean SD 14% stage Mean SD

‧OV 2max pre-training 34.42 7.80 ‧OV 2max pre-training 36.92 8.89 (ml/kg/min) 4th week 37.33 9.44 (ml/kg/min) 4th week 44.67 7.39 12th week 35.08 7.15 12th week 44.00 8.08 16th week 38.08 8.39 16th week 46.67 8.08 AT pre-training 20.50 6.17 AT pre-training 26.00 8.11 (ml/kg/min) 4th week 25.00 6.80 (ml/kg/min) 4th week 25.92 5.74 12th week 25.25 9.83 12th week 31.33 9.96 16th week 29.00 8.72 16th week 32.50 7.34

二、使用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

ATvariations 133.56 2 66.78 1.80 0.18

ATpre 531.10 1 531.10 5.13 0.03*

Group 27.70 1 27.70 0.27 0.61

ATvariations × ATpre 191.67 2 95.84 2.59 0.09 ATvariations × group 10.22 2 5.11 0.14 0.87

組內 3730.06 63 140.61

受試者間 2175.73 21 103.61

殘差

Error(ATvariations) 1554.33 42 37.01

全體 4624.31 71

* p.05

表26 AT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組間:*pre-training 階段 14%均優於 16%組

備註:a: vs. pre-training, b: vs. 4th week, d: vs. 12th week, e: vs. 16th week

四、最大攝氧量值變化 14% 650.56 1.80 361.56 9.05 0.00* (b=d=e)>a 誤差(殘差 residual) 981.88 52.79 18.60

時段

pre 34.62 1.00 34.62 0.47 0.50

4th week 361.88 1.00 361.88 5.45 0.03* 14%>16%

12th week 333.23 1.00 333.23 4.55 0.04* 14%>16%

16th week 454.25 1.00 454.25 6.99 0.01* 14%>16%

誤差(殘差 residual) 6550.76 94.00 69.69

* p.05 備註:a:pre b:4th week d:12th week e:16th week

由表 28 的單純主要效果分析表結果顯示可知,以個人 50% V‧O2max 強度,一週三 次,每次 50 分鐘的間歇低氧訓練課程,的確可有效提升個人有氧體適能,以本研究實 驗設計,14%組於有氧體適能表現上有較佳效果,變化曲線如圖 11、圖 12。

20 練課程後,其組內AT 值呈現顯著進步 (p<.05, 29.00±8.72 vs. 20.50±6.17 ml/kg/min)。以 探究一般中年非有規律運動習慣者有氧適能進步情形,AT 值的提升比最大攝氧量更為 重要,代表個案可以較高強度穩定持續運動而不致立即衰竭,此點亦較符合一般中年人 日常生活工作對心肺能力之負荷(劉影梅、陳俊忠、林宜洵、沈麗芬、陳麗華,2004)。

從訓練的角度來看,短期間歇低氧訓練對有氧適能之改變,Rodriguez et al. (2007) 設計4 週高強度 IHT 訓練(3 h/day, 5 days/wk;高度 4,000-5,500 m)和一般平地訓練對

低氧訓練介入,其訓練量並不足以增強選手有氧訓練指標,並建議未來研究在低氧訓練 量與質上應做更深入探討。

反觀本研究兩組最大攝氧量表現,16%組於第 4 週第 12 週低氧訓練期結束後測驗 顯著高於訓練前安靜值,而 16 週結束後測驗則無顯著改變。14%組則是於第 4 週後測 驗即顯著高於訓練前安靜值,但隨後至 16 週訓練結束之三次測驗則無顯著進步情形,

由此可看出,個案有氧適能水準差異(14%優於 16%組)。雖於低氧環境下訓練可增加 受試者生理負荷,藉以提高訓練強度,但從四次有氧適能測驗表現中可看出14%組在第 4 週後即無顯著進步,可推論其已適應 14%低氧環境,對其生理負荷效應來說,與訓練 前已無顯著差異 (Wilber, Stray-Gundersen, & Levine, 2007)。

IHT 間歇低氧訓練與 IHE 間歇低氧暴露(休息)為近期研究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 探究的兩大方向,Millet, Roels, Schmitt, Woorons, 與 Richalet (2010) 等人回顧各項低氧 運動訓練方式對競技運動表現之影響後,認為傳統高住低練LHTL 至少要 4 週以上的訓 練期才有效果,間歇低氧休息IHE 時間至少應有 12 小時/日,才能有效達到增進紅血球 數量與提升有氧競技選手表現,並提出 IHT 間歇低氧訓練方式比 IHE 更有更加助益之 觀點。

短期低氧運動訓練,雖無法提高最大攝氧量,但可提升肌肉組織適應高強度運動下 之適應能力,如血液酸鹼值與乳酸耐受度提升、骨骼肌粒線體能量轉換效率提高等,亦 可間接提高運動表現。因此,本研究中16%組最大攝氧量表現雖低於 14%組,但其 AT 表現呈現顯著進步狀況,反而表現優於 14%組,可能導因於低氧環境因素提高生理負 荷,間接提高訓練強度所致。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