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低氧運動訓練對中年肥胖上班族血脂與心肺適能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低氧運動訓練對中年肥胖上班族血脂與心肺適能之影響"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低氧運動訓練對中年肥胖上班族 血脂與心肺適能之影響. 研 究 生:吳志銘 指導教授:林正常. 中 華 民 國 一OO年 二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99.10. 版學位論文授權書.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學 位 論 文 授 權 書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授權人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 學院 體育系 研究所 99 學年度第 1 學期取得 博 士學位之論文。 論文題目:_低氧運動訓練對中年肥胖上班族血脂與心肺適能之影響_ 指導教授:_林正常_ 授權事項: 一、 授權人同意非專屬無償授權本校將上列論文全文資料以微縮、光碟、 數位化或其他方式進行重製作為典藏之用。本校在上述範圍內得再授 權第三人進行重製。 ■同意 非專屬無償授權本校及國家圖書館將前條典藏之 □不同意 資料收錄於資料庫,並以電子形式透過單機、網際網路、無線網路或. 二、 授權人. 其他傳輸方式,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瀏覽、下 載、傳輸、列印等利用。本校得將上述權利再授權于第三者。 三、 論文全文電子檔上載網路公開時間:【第二項勾選同意者,以下須擇一勾選】 □ 即時公開 ■ 自_101. 年_1 月_1 日始公開. 授權人姓名: 吳志銘 學. (請親筆正楷簽名). 號:895300174. 註:1. 本授權書須列印並簽署兩份,一份裝訂於紙本論文書名頁,一份繳至圖書館辦理離校手續 2. 授權事項未勾選者,分別視同「同意」與「即時公開」. 中. 華. 民. 國 ii. 100. 年. 1. 月. 25. 日.

(3) 低氧運動訓練對中年肥胖上班族 血脂與心肺適能之影響 民國100年1月. 研究生:吳志銘 指導教授:林正常.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以人工低氧艙介入運動訓練,探討不同氧氣濃度對中年肥胖上班族群身 體活動訓練對血脂代謝、心肺適能及生活品質促進效果。方法:以30歲以上65歲以下無 規律運動習慣、BMI大於25以上或體脂率大於30%以上之受試者共30名(年齡:38.9± 9.2 歲,身高:163.2± 8.4公分,體重:68.1± 15.2公斤) 。將通過篩選條件受試者平均分成氧 氣相對濃度16%組、氧氣相對濃度14%組。以個人50%最大攝氧量強度進行每週三次, 每次50分鐘共計16週之跑步機快走運動(4週常氧適應期、8週低氧訓練期、4週常氧追 蹤期)。於訓練前、訓練期第4、8、12、16週,檢測身體組成、心肺適能、總膽固醇、 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生活品質之影響,以混合設計二因子共 變數分析各階段數據變化。結果:體重與體脂率組間無顯著差異,體脂率16%組於第8 週顯著低於訓練前 (p<.05, 30.45± 6.72 vs. 31.87± 6.91 %),14%組於第12週時顯著低於訓 練前 (p<.05, 27.59± 6.69 vs. 28.85± 7.25%)。整體膽固醇在第12週比第4週顯著下降,但 第16週顯著遞增 (p<.05,平均數差異=-13.50, -8.71)。三酸甘油酯整體無顯著差異, 僅16%組於第12週顯著低於訓練前 (p<.05, 79.58± 29.69vs. 91.25±32.73 mg/dL)。16%組 LDL於低氧訓練期(第12週、第8週)顯著低於第4週 (p<.05, 118.75±26.09, 120.33± 27.75vs. 133.17± 20.23 umol/L),常氧追蹤期結束則無顯著差異。生活品質量表生理健康 層面訓練前兩組無顯著差異,訓練後14%組得分比16%組佳(p<.05,76.37±9.17 vs. 65.91±12.20分),組內前後並無顯著差異。心理健康層面訓練前16%組低於14%組(p <.05,46.21±12.28 vs. 58.01±13.23分),但訓練後兩組並無顯著差異。組內比較,14% 組無顯著差異,但16%訓練後比訓練前佳(p<.05,61.74± 16.33 vs. 46.21± 12.28分)。 心肺適能AT值訓練前14%優於16%組 (p<.05, 26.00± 8.11vs. 20.50± 6.17 ml/kg/min),經 低氧訓練期後兩組無顯著差異 (p>.05, 32.50± 7.34vs. 29.00± 8.72 ml/kg/min) 結論:低氧 運動訓練對中年肥胖上班族可促進血脂代謝,降低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並增進心肺 適能,各指標比較以14%氧氣濃度有較佳之效果。 關鍵詞:間歇低氧訓練、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 iii.

(4) The Influence of 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Cardiopulmonary Fitness in Middle-aged Obese Adults January, 2011. Graduate student: Chih Min, Wu Advisor: Jung Charng, Li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16 week exercise intervention and 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IHT) by using artificial hypoxic chamber on lipid metabolism, cardiopulmonary fit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middle-aged obese adults. Methods: Thirty obese (BMI >25 or body fat percentage >30%) subjects(38.9±9.2years old, 163.2±8.4cm, 68.1±15.2kg) were recrui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exercise groups ( exercise with environment oxygen concentrations of 16% and 14%, respectively) and underwent16weeks of IHT program, including 4weeks of exercise of normoxia, 8weeks of IHT, and 4 weeks of follow-up period. Exercise protocol consisted of 10 minutes warm-up, 30 ‧ minutes brisk walking on treadmill at 50%VO2max, and 10 minutes cool-down, 3 times a week. Cardiopulmonary fitness, total cholesterol, HDL, LDL, triglycerides and quality of Life (WHOQOL-BREF) data were collected at pre-training, 4th, 8th, 12th and 16th week, respectively. Two-way ANCOVA with mixed design was used for statistics. Results: weight and %body fat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however, %body fat of 16% 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8th week compared with that of pre-training (p<.05, 30.45± 6.72 vs. 31.87± 6.91%), whereas %body fat of 14% group in 12th week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training (p<.05, 27.59± 6.69 vs. 28.85± 7.25%). Taken two groups together, cholesterol in 12th week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4th week; however, it returned to the baseline and even higher in 16th week (p<.05, mean differences= -13.50,-8.71 mg/dL). There was no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in TG respons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nly TG of 12th week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e-training in 16% group. iv.

(5) (p<.05, 79.58± 29.69vs. 91.25± 32.73 mg/dL). After hypoxic training, LDL of 16%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rom 8th week to 12th week, compared with 4th week (p<.05,118.75± 26.09,120.33± 27.75vs. 133.17± 20.23 umol/L). In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14% group was better than 16% group (p<.05, 76.37±9.17 vs. 65.91±12.20 pts) in physiological aspect, however, there was not difference between pre- and post-training within groups. For psychological aspect, 16% group showed lower score before IHT (p<.05, 46.21± 12.28 vs. 58.01± 13.23 pts);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IHT. For within group comparisons, there was also no difference between pre- and post-IHT in 14% group, bu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16% group (p<.05; 1.74± 16.33 vs. 46.21± 12.28 pts). Baseline AT of 1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16% (p<.05, 26.00±8.11vs. 20.50±6.17 ml/kg/min);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mprovements after IHT between groups (p>.05, 32.50± 7.34vs. 29.00± 8.72 ml/kg/min). Conclusions: IHT training program could improve blood lipids metabolism for obese adults of middle-age, especially in total cholesterol and LDL. Cardiopulmonary fitnes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also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From our findings, we suggested that IHT training by using 14% relative oxygen concentration can exert better physiological and metabolic benefits than using 16%.. Key words: 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cholesterol, LDL, WHOQOL-BREF. v.

(6) 謝 誌 十年了,正確地說應該是九年又過一個學期,三千多個日子…。 從 2001 年 9 月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班到 2011 年 2 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 育系博士班,志銘,一個從輔大護理系出身的運動愛好者,栽進了體育這個大圈子。初 到輔仁大學,在吳錦雲老師與體育系田徑師長群教導,跑遍了台灣大大小小的路跑賽。 直到大四那年,田徑隊學長鼓勵我報考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林正常老師當時帶著 教練所的學長姐到輔大田徑隊見習觀摩,林老師一句國台語夾雜的問話…,當時只會傻 笑的我,就這樣跟著老師到現在。 一路走來,點滴在心頭。我只是個農村鄉下小夥子,家裡只有香蕉,沒什背景。競 技體育也沒週遭朋友師長來得顯赫,連國手都沒當過。然而,一路上幫助我的貴人很多, 輔大吳錦雲老師一直對我鼓勵與支持,體育大學同學同事師長在窮途末路時伸出援手, 讓我暫得以棲身與求學。國訓中心照顧我的師長教練同仁,每每不忘為我加油打氣。跌 跌撞撞下,也算平安渡過。 此論文得以完成,我要感謝林正常、蔡崇濱、方進隆、王順正及張永政五位老師的 指導栽培與提攜援助。常給我食物的蔡麗華師母叮嚀與鼓勵,執子之手的文宜與擔當校 稿工作的敏華協助修正格式,以及所有參與的每一位師長同仁朋友。不善言語的我,滿 懷感激。 最後,將這本博士論文獻給在天上的 阿祖。愧未及 阿祖在世成家立業,是我至今 的缺憾。. 吳志銘. vi. 庚寅歲末.

(7) 目次. 論文通過簽名表 .............................................................................................. i 論文授權書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誌 .................................................................................................................. 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問題背景......................................................................................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7. 第七節. 名詞解釋與操作性定義 .............................................................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低氧運動訓練的起源與生理機制 ............................................. 9. 第二節. 身體活動對血脂的影響 ............................................................. 14. 第三節. 身體活動對生活品質促進之影響 ............................................. 18. 第四節. 總結..............................................................................................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 21. 第二節. 實驗設計...................................................................................... 21. vii.

(8) 第三節. 時間與地點.................................................................................. 22. 第四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 ......................................................................... 22. 第五節. 實驗流程...................................................................................... 2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2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27. 第一節. 各階段身體組成變化 ................................................................. 27. 第二節. 各階段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變化 ......................................... 34. 第三節. 各階段高密度與低密度脂蛋白變化 ......................................... 41. 第四節. 各階段心肺適能變化 ................................................................. 50. 第五節. 生活品質變化 ............................................................................. 5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2. 參考文獻 ....................................................................................................... 63 附錄. ....................................................................................................... 73. 附錄一. 受試者同意書 ............................................................................. 73. 附錄二. 台灣簡明版生活品質問卷使用同意書 ..................................... 75. 附錄三. 台灣簡明版生活品質問卷原稿 ................................................. 77. 附錄四. 作者個人小傳 ............................................................................. 89. viii.

(9) 表 次 表1. 血脂肪組成分類表 .............................................................................. 14. 表2.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 .............................................................................. 21. 表3. 體重與體脂率原始數據表 .................................................................. 27. 表4. 體重與體脂率共變數表 ...................................................................... 28. 表5. 體重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8. 表6. 體脂率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29. 表7.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體脂率變化比較表.......................................... 29. 表8. 體脂率變化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30. 表9. 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原始數據表...................................................... 35. 表 10 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共變數表 .......................................................... 35 表 11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總膽固醇變化比較表...................................... 36 表 12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三酸甘油酯變化比較表.................................. 36 表 13 總膽固醇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37 表 14 三酸甘油酯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37 表 15 HDL 與 LDL 原始數據表 ................................................................... 41 表 16 HDL 與 LDL 共變數表 ....................................................................... 42 表 17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 HDL 變化比較表............................................ 42 表 18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 LDL 變化比較表 ............................................ 43 表 19 HDL 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44 表 20 HDL 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44 表 21 LDL 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 45 表 22 LDL 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 46. ix.

(10) 表 23 最大攝氧量與 AT 原始數據表........................................................... 50 表 24 最大攝氧量與 AT 共變數表............................................................... 51 表 25 AT 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 51 表 26 AT 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52 表 27 最大攝氧量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53 表 28 最大攝氧量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53 表 29 WHOQOL 原始得分表 ....................................................................... 56 表 30 WHOQOL 生理層面二因子重複量數分析摘要表 ........................... 56 表 31 WHOQOL 生理層面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 57 表 32 WHOQOL 心理層面二因子重複量數分析摘要表 ........................... 58 表 33 WHOQOL 心理層面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 58. x.

(11) 圖 次 圖1. 脂質代謝示意圖 .................................................................................17. 圖2. MetaMax 攝氧量與代謝分析儀.........................................................22. 圖3. 受試者攝氧量測驗情形 .....................................................................23. 圖4. Inbody720 身體組成分析儀...............................................................23. 圖5. 各階段體重變化圖 .............................................................................31. 圖6. 各階段體脂率變化圖 .........................................................................31. 圖7. 各階段總膽固醇變化圖 .....................................................................39. 圖8. 各階段三酸甘油酯變化圖 .................................................................40. 圖9. 各階段 HDL 變化圖 ...........................................................................47. 圖 10 各階段 LDL 變化圖 ...........................................................................48 圖 11 各階段 AT 變化圖 ..............................................................................52 ‧ 圖 12 各階段V O2 max 變化圖 ....................................................................54 圖 13 低氧訓練前後生理健康層面得分圖 .................................................57 圖14. 低氧訓練前後心理健康層面得分圖 .................................................59. 圖15. 間歇低氧訓練概念圖 .........................................................................61. xi.

(12) 1.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前言. 體重過重與肥胖在今日的社會中除了個人外在體態觀感負面刻板印象外,從健康角 度來說,可能增加心血管功能負擔,如高血壓、高血脂等症狀,甚而導致血管粥狀硬化 與心肌梗塞等疾病,以致臺灣近年國人十大死因中除癌症外,心血管相關疾病高居前三 名(行政院主計處,2009)。 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與美國心臟學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於2007年提出個人運動新觀念,建議每週至少運動五 天,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並且將心肺適能與肌肉適能運動分開條列,強調運動時間與 種類的累加對心血管健康維護的重要性。此與我國教育部所建議的「333運動」,幾乎 已是雙倍的運動時間,這對繁忙的臺灣都會上班族,要騰出更多運動時間,可說是更加 困難。如何透過新觀念運動時間累加性來設計身體活動,幫助繁忙的坐式生活型態上班 族群維持心血管健康,是我們身體活動與健康研究推行人員的重點方向。 高地訓練 (altitude training) 為耐力型項目如長跑、自行車等競技運動選手必有的訓 練經驗,早期衣索匹亞馬拉松著名選手阿貝貝,在其多次奪得奧運等世界級賽會馬拉松 金牌後,世界各國不斷探索高地環境下訓練對耐力型項目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而高地 訓練所帶來的正面效益,除了長期能提升有氧能力(最大攝氧量、呼吸交換率)、紅血 球數與血紅素等有利耐力型運動項目之生理觀點外,短期適應訓練,對參加世界性大型 賽會的選手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訓練調整方法。 低氧環境運動從早期傳統高住高練、高住低練等方式發展至今日,人工低氧艙的發 明,更讓低氧環境運動發展出更經濟的訓練調配方式,如人工間歇低氧訓練 (intermittent.

(13) 2. hypoxic training, IHT)、人工模擬高住低練 (normobaric hypoxia & normobaric normoxia training)。除可針對個別差異,調整環境氧氣相對濃度,亦可節省往返高地訓練基地的 人事物力耗費。 前述坐式生活型態上班族體重過重與肥胖所造成的代謝症侯與心血管症狀,據 ACSM 與 AHA彙整多年來研究結果建議,透過運動訓練可達到減輕症狀的效果。然 而,必須透過時間更長、份量更多的運動訓練,才能有效維持心肺適能與心血管健康。 因此,結合低氧環境與運動訓練,是否可以減少運動訓練時間,又能達到所期待降低心 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則是對於此類坐式生活型態者運動訓練處方設計的研究重點與探討 方向。.

(14) 3. 第二節. 問題背景.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民國97年所列的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仍名列 其中!此兩大疾病除了和飲食與生活型態有相當關係之外,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 可說是此兩大慢性疾病非藥物良方。美國運動醫學會與美國心臟協會在2007年發表聯合 聲明,針對身體活動做了更明確「量與質」之建議,包括一般成年人與65歲以上長者之 運動處方,也對體適能三大要素分別列有詳細建議 (ACSM & AHA, 2007)。尤其強調心 肺適能與肌肉適能,每天至少30分鐘,每週至少累積150分鐘以上的心肺適能運動再加 上每週至少兩次的肌力訓練運動。此累積下來的每週運動量,實非我國所推行的「體適 能333計畫」能與之比擬。要維持健康的身體組成與體適能狀態,必須透過適當運動量 與處方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Pollock et al., 1998)。因此,如何改變運動訓練處方模式來 達到健康身體組成與體適能狀態,進而達到疾病預防與運動治療的目標,才是運動與健 康的研究重點。然而,若以上述ACSM 與 AHA之建議,至少每日要施行30分鐘以上的 運動處方,才有可能達到每週累積150分鐘以上的心肺運動量,更遑論每週至少要安排 兩次以上的肌力訓練運動與柔軟度運動處方。誠如臺北市規劃在十三個行政區各設立一 個市民運動中心,就是為了提升國民運動風氣,達到健康促進的效果,目前已經有七座 運動中心啟用運作,其餘六座仍續規劃趕工當中。而根據南港運動中心行政管理組非正 式統計,心肺與肌力適能訓練區僅占全運動中心平均收入的10%左右,亦即表示平均每 日進入運動中心,使用心肺與肌力適能運動器材運動者僅有一成民眾左右。由此看來, 心肺與肌力適能運動的概念,仍須設法推廣與設計良好運動處方來吸引民眾。 坐式生活型態者主要是指每天的生活型態大多是長時間靜態坐姿、無規律運動且無 動態的休閒活動(吳慧君,2005) ,另有學者針對坐式生活型態者 (sedentary life style) 與.

(15) 4. 無身體活動習慣者 (physical inactivity) 做以下定義:身體活動程度低於 25%的人群,主 要生活型態大多為坐式活動者 (Wilmore, 2001)。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推行的健康國民 2010(Healthy people 2010)計畫中,明確標示身體活動、體重過重與肥胖為十大重點 指標之一,尤以身體活動更名列為首。身體活動與許多慢性疾病預防與保健工作有密切 關係,如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其預防保健第一道防線,即鼓 勵人們多多運動! 高原訓練為競技運動中耐力項目常使用的訓練方式,在重要比賽前進行短期高地訓 練,可以提升運動表現,尤其是長距離耐力項目,如衣索匹亞馬拉松名將阿貝貝,世居 高原環境下訓練,是造就其偉大競技成就的重要原因。而高原訓練模式由早期的高住高 練 (living high training high, LHTH) 演變到高住低練 (living high training low, LHTL) 模 式;甚至近年來所推行的間歇性低氧訓練 (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IHT),都是為了 避免低氧環境所可能帶來的負面生理影響,以及為了提升運動表現所改進的訓練模式 (王順正,2001;吳志銘、張永政、林正常、詹貴惠、許美智,2010; Fuson, Cowan, Kanatous, Polasek& Davis, 2003)。身體因應低氧環境氧氣不足的結果,生理代償現象所造成心跳 率與呼吸交換率提高,以供應骨骼肌活動所需,亦可能附帶著出現較高的能量代謝現象 (Timmerman& Chapman, 2003; Fuson et al., 2003)。而人工低氧艙模擬低氧環境所進行的 IHT訓練所造成的身體系統性缺氧模式(systemic hypoxia),近年亦有學者研究對心血管 保護作用的促進效果 (Tekin, Dursun& Xi, 2010; Xi, Tekin, Gursoy, Salloum, Levasseur& Kukreja, 2002),動物實驗研究中發現,低氧環境引起心肌缺氧反應,使得誘發式一氧化 氮合成酶 (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調節啟動產生一氧化氮,舒張平滑 肌,減少在低氧環境下可能引起心血管阻塞症狀。雖然目前已證實一氧化氮具有調節血 壓與舒張平滑肌作用,臨床亦有藥物可用於治療狹心症或高血壓患者(如硝化甘油舌下.

(16) 5. 含片),其作用機制即為使其還原出一氧化氮,達到舒張血管平滑肌緩解症狀之用,不 過其詳細機轉仍有待探究。另外,亦有學者針對IHT運動訓練模式所引起的細胞激素 (cytokines) 反應,探討長時間間歇IHT訓練對人體抗發炎反應機制之影響 (Wang, Lin, Cheng& Wong, 2007)。結果發現無論以極度 (12%) 或適度 (15%) 低氧環境,進行每日 1小時、每週5日共計8週的低氧訓練,都可阻斷在高強度運動下,所產生的脂質過氧化 反應與促發炎反應之細胞白介素-1β (interleukin, IL-1β) 物質。另外,處於長期極度低氧 環境下,可能會造成體內IL-6或IL-10濃度上昇。IL-6可以刺激B淋巴球進行分化及產生 抗體,並促進細胞毒殺T淋巴球的活化與生長;IL-6也是一種原發炎物質,會導致許多 單核球及巨噬細胞進入患處引起發炎反應。由此可見,環境氧氣濃度過低,對於心血管 健康上,仍具反面效應。如何選擇適度的低氧濃度調配,則是研究方向的重點。 因此,適當濃度之低氧環境似乎為提升身體代謝率與強化心肺適能與肌肉適能加成 因素。若能結合低氧環境與適當的健康體適能運動訓練,達到強化運動「質」與降低運 動「量」的目的,節省運動時間又能達到有效運動訓練量,實為探究低氧環境變因介入 身體活動訓練可以探究的方向。.

(17)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 一、 探討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的影響。 二、 探討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的影響。 三、 探討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高密度脂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的影響。 四、 探討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心肺適能的影響。 五、 探討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六、 比較不同環境氧氣濃度介入運動訓練的差異。.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一、 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有顯著影響效果。 二、 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有顯著影響效果。 三、 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高密度脂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有顯著影響效果。 四、 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心肺適能有顯著影響效果。 五、 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生活品質有顯著影響效果。 六、 不同環境氧氣濃度介入運動訓練有顯著差異。.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中年坐式生活型態上班族為主要研究對象,依照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修訂 之危險因子項目:腹部肥胖、高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過高,或BMI大於25以上、體 脂率大於30%以上,符合前述條件三項並且日常生活無規律運動習慣者,為本研究主要 範疇。.

(18)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係以人工低氧艙方式模擬調節環境相對氧氣濃度,為常壓低氧環 境,非實際高地訓練之低壓低氧環境,兩者並不相同。 二、 本研究所採用間歇人工低氧艙訓練方式,與傳統高地訓練之高住高練方式 不同,僅訓練時間處於低氧環境下。 三、 本研究受試者篩選對象坐式生活型態者雖為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但非實 際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結果可能不適於推論到患者為對象的研究。 四、 本研究對受試者並無飲食控制管理,僅施予飲食衛教,於訓練期間盡量避 免攝取高脂肪食物,並無法做全面性飲食管控。. 第七節. 名詞解釋與操作性定義. 一、間歇低氧訓練 本研究以人工模擬低氧艙(廠牌:Altitude Training System)進行間歇低氧訓練, 每週 3 次,每次 50 分鐘。前 10 分鐘熱身,30 分鐘主要運動,最後 10 分鐘緩和運 動。運動強度設定為個人 50%最大攝氧量所對照之心跳率,環境氧氣相對濃度設定 為 16%、14%兩種濃度。前 4 週常氧適應期、中 8 週低氧訓練期(分為 16%組、14% 組) 、後 4 週常氧追蹤期,共計 16 週之間歇低氧訓練課程。. 二、坐式生活型態者 本研究定義為無規律運動習慣,每天運動時間低於 30 分鐘以下,為本研究篩 選條件之一。.

(19) 8. 三、代謝症候群 依國民健康局於 2007 年修訂之危險因子,以下 5 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 3 項 或以上者判定之。 (一)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 (二)高血壓:收縮血壓(SBP)≧130mmHg/舒張血壓(DBP)≧85mmHg。 (三)高血糖:空腹血糖值(FG)≧100mg/dL。 (四)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五)高三酸甘油酯(TG)≧150mg/dL。 四、生活品質 本研究係以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姚開屏教授所翻譯台灣簡明版國際衛生組織生 活品質量表 WHOQOL-BREF 作為檢測受試者生活品質量表。.

(20)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低氧運動訓練的起源與生理機制 低氧環境係指所處環境空氣中氧分壓低於海平面氧分壓 (760mmHg × 20.93% = 159.06 mmHg),此現象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環境氧分壓隨之遞減。因此,人體呼吸進 入肺循環中的氧氣減少,造成動脈氧分壓 (PaO2) 下降;進而使動脈氧氣含量減少 (CaO2),造成所謂的低氧性低氧現象 (hypoxic hypoxia)。例如登高山者常發生所謂的高 山症,造成噁心嘔吐、嚴重者甚至會有肺水腫現象,諸如此類症狀,導因於快速登山人 體適應不及,高海拔低壓低氧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而通常此類現象,與所在環境氧氣 濃度和個人身體適應能力有絕對關係,通常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才能適應 (Mazzeo, 2008; Wilber, 2007a)。Wiber (2001) 針對競技選手高原訓練方式探討,分類為高住低練 (live high train low, LHTL) 及低住高練 (live low train high, LLTH)。高住低練方式係指居 住高原低氧環境;但至低海拔處訓練,以降低高原低氧環境對運動訓練效果之影響,而 目前已開發人工常壓低氧模擬艙,可讓選手在低氧艙內睡眠,再至一般常氧環境進行訓 練。反之則為低住高練,平常居住於一般常氧環境,再利用人工低氧艙進行間歇低氧運 動訓練(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 IHT) 。IHT 的訓練方式於近年來許多研究中提出了 對心肺適能與競技運動表現有正面助益,Roels et al. (2005) 針對自行車選手設計 7 週 IHT 低氧訓練,每週累積至少 120 分鐘以上的 IHT 訓練,結果發現 4 週訓練後,IHT 組 在 10 分鐘功率車測驗的確有顯著進步,但於接下來三週中,IHT 組與對照組均無再進 步現象。吳志銘等人(2010)針對優秀長距離選手進行 4 週的 IHT 訓練,每週三次每次 訓練 60 分鐘,並繼續於人工低氧艙內進行動態休息恢復 30 分鐘,結果發現 12 分鐘耐 力跑表現有顯著進步,但對於血液中有氧耐力指標項目血紅素,前後測並無顯著差異。.

(21) 10. 另外,Tadibi, Dehnert, Menold& Bartsch (2007) 針對長距離耐力選手進行連續 15 天短時 間間歇低氧休息對有氧與無氧運動表現之影響研究,每天進行 6 次×(6 分鐘低氧+4 分 鐘常氧)× 6 回合間歇低氧休息,最後以 Wingate 無氧動力測驗和功率車之最大攝氧量 分析,結果發現對無氧動力與最大攝氧量指標並無助益。另外,亦有學者以坐式生活型 態與運動訓練女性作不同程度急性低氧環境休息對生理反應之比較,結果發現無論是坐 式生活型態組或運動訓練組在最大攝氧量測試,均呈現顯著降低,而運動訓練組在較低 氧氣濃度環境時,在最大攝氧量測驗時呈現較大的落差,可能導因於動脈血氧不足所致 (Woorons, Mollard, Lamberto, Letournel& Richalet, 2005)。由上述研究結果和其餘 IHT 相 關研究,IHT 低氧訓練若要達有效程度,其訓練時間與氧氣濃度控制似乎為關鍵點 (Muza, 2007; Truijens, Toussaint, Dow& Levine, 2003)。 當人體短時間處於低氧氣濃度環境或生理阻礙(如睡眠暫時呼吸中止),呼吸氧氣 分壓降低,導致血液中的氧分壓 (PaO2) 下降,即刻急性一連串的生理代償機制,如血 流速度變快、過度換氣、心跳加速等(黃國聖、廖美華、劉介仲、陳毓君、秦作威、溫 小娟,2005)。而長期久居高山低氧環境,則會有微血管增生、紅血球個數與血紅素濃 度提高的現象,以因應呼吸氧分壓不足,降低氧氣輸送過程散逸,增進組織氧氣利用率 (Berglund, 1992) 。為了適應低氧環境,細胞中的低氧誘發因子-1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 , 具 HIF-1α 與 HIF-1β 兩 種 次 型 態 ) 會 控 制 細 胞 的 低 氧 調 節 基 因 (Hypoxia-regulated genes)表現,以利細胞在低氧環境中維持正常機能。例如週邊血管 舒張(Peripheral vasodilatation)、紅血球生成素濃度提高(erythropoietin)、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等等生理適應現象 (Chapman, Stray-Gundersen& Levine, 1998; Cramer et al., 2003)。.

(22) 11. 低氧訓練於競技運動訓練應用主要為提升運動表現,尤其是耐力型運動項目,其有 氧能力主要生理性代償適應現象,如心跳率與心搏輸出增加,使心輸出量上升,週邊動 靜脈血流加快,促使動靜脈血氧差上升,強化氧氣輸送到組織利用,前述現象均為提升 選手最大攝氧量之生理觀察指標。而血液生化方面,紅血球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紅血球 (erythrocyte, RBC)、血紅素 (hemoglobin, Hb) 等,為低氧訓練研究主要 探討指標。雖然低氧環境因氧分壓降低,所造成的 EPO 濃度上升機制目前仍未完整確 立,但有研究指出可能因為 HIF-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α) 調節體內低氧相關基因因 應低氧環境對人體的壓力,使 EPO 及血管生長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等相關蛋白質快速反應生成 (Wilber, 2007a),進而促進後續紅血球數量增加之低 氧適應現象。 高地訓練自1968年墨西哥奧運男子中長跑項目多數被肯亞與伊索匹亞選手奪冠 後,廣為各國競技運動教練選手採用,發展到今日,衍生出高住高練、高住低練、間歇 低氧與人工低氧艙等模式 (Wilber, 2001, 2004, 2007b)。然而,短期2到4週高地訓練設計 對回到平地競賽的優秀選手,無論從運動表現或血液生化有氧能力相關因子角度上探 討,卻非絕對有所助益 (Bailey, Davies& Young, 2001; Basset et al., 2006; Berglund, 1992; Chapman, Stray-Gundersen& Levine, 1998) 。高住低練 (live high train low, LHTL) 模式係 1990年代初期由美國 Benjamin Levine 與 James Stray-Gundersen 提出,主要是利用高 海拔低氧環境刺激EPO增加與低海拔常氧環境維持正常訓練強度,達到雙贏的效果。然 而,傳統高住低練的方式,往返高低海拔的時程,不但曠時費日,人事金錢物力更是所 費不貲。而近年來人工常壓低氧艙,在低氧訓練中越佔重要角色,提供低氧訓練前適應 與訓練之用。.

(23) 12. 低氧訓練之氧氣濃度調配(海拔高度選擇)、時日長短、訓練強度與訓練量,似為 近年低氧訓練研究結果關鍵。Wilber (2007b) 指出低氧訓練設計,必須選擇海拔高度約 2000~2500m(約等同環境相對氧氣濃度 16~15%) ;22 小時/日以上,至少 4 週的低氧訓 練課表,才能達到有效顯著成果。此論點由 Truijens 等人 (2008) 針對優秀長跑與游泳 選手作 4 週短期低氧訓練對非最大運動之速度與耗氧量經濟性,常壓常氧與低壓低氧兩 種雙盲設計研究。結果發現經過 4 週 (3hr/day, 5days/week) 低氧訓練後,選手於非最大 運動測驗中心跳率、換氣量、最大攝氧量速度並無顯著差異。短期常壓低氧訓練的訓練 效益,對選手運動表現正反兩面效果仍具爭議性,許多低氧訓練研究對紅血球增生 (polycythaemia)、血紅素 (hemoglobin) 濃度上具有正面影響,但也有研究出現相反結 果,過低的環境氧氣濃度刺激,反而不利低氧訓練後紅血球生成的功能 (Gol'dberg, Dygai, Zyuz'kov, Gur'yantseva& Suslov, 2002)。Basset et al. (2006) 探討常壓低氧方式針對優秀越 野滑雪與快速溜冰選手訓練對血液及運動表現之影響,結果發現經 3 週(8hrs/day, 2days/week for 3weeks, 13% O2, 約 3636m 高度) 訓練後,紅血球數、血比容、血紅素、 血小板、EPO 濃度都上升,但運動表現(有氧、無氧)卻無顯著進步。甚而,有研究發 現一般常人與選手在經 3 週低氧訓練後,在初期 8~10 天其血紅素約增加 1~4%,而後續 留待高地觀察期間,才真正達到顯著差異,而其血紅素增加現象則僅約一週,就回復正 常濃度 (Berglund, 1992)。低氧訓練課表設計,在考量人體適應環境氧氣不足狀況,為 減低負荷與不適,通常第一週都會列為高地適應期,訓練強度與訓練量都略為降低,待 第二週過後才恢復正常訓練量(吳志銘、張永政、林正常,2010)。甚而,完整的高地 訓練課表,各為三週的前平地訓練期、高地訓練期(海拔高度≧2000m 左右,14%相對 環境氧氣濃度)與後平地訓練期,共 9 週的完整訓練方式(張永政,2001,2003) 。Berglund (1992) 提出若高地訓練初期適應不良,會使體內產生壓力荷爾蒙 (stress hormones),引.

(24) 13. 起骨髓抑制作用,可能對紅血球生成功能有負面影響。Wang 等人 (2007) 針對 12%與 15%兩種不同氧氣濃度的間歇低氧訓練研究 (1hr/day, 5days/wk, for 4weeks),結果發現 兩種氧氣濃度之低氧間歇訓練對有氧能力均有提升的現象,但 12%較低環境氧氣濃度的 訓練者,血液出現脂質過氧化、抗氧化能力下降的結果,導致血管內皮細胞作用下降, 損壞血管血液動力學功能。然而,亦有針對受訓年資達十年以上的優秀越野滑雪選手設 計短期常壓低氧間歇訓練研究 (8hrs/night, 2nights/wk, for 3weeks, 13%、21%),作者以單 盲研究設計,針對與有氧運動能力相關的血液因子與實際運動表現分析,結果發現,分 別經過 3 週的常壓低氧與常壓常氧的訓練,EPO、RBC、HCT 有顯著增加的現象,但在 最大攝氧量與無氧動力測驗 (Wingate peak power test) 卻無顯著增加的狀況,作者歸納 血液的反應是為適應環境氧氣的變化,而長期訓練的優秀選手,在短期低氧間歇訓練 下,對已達到巔峰的競技生理狀態,與低氧適應能力個別差異下(頭痛、噁心嘔吐等), 在實際運動表現上並無顯著增益 (Basset et al., 2006)。 綜觀前述各種短期低氧訓練設計,可以了解其關鍵點在訓練(訓練強度與量)與 環境相對氧氣濃度設計(海拔高度選擇)。然而,對競技選手來說,短期低氧訓練通常 都是為了接續的某大項賽事而安排。因此,訓練天數與強度搭配,並考量選手後續賽會 前生理狀況恢復調控時日,為短期低氧訓練主要考量與相關研究設計重點。因此,如何 透過選擇適當相對氧氣濃度與訓練時間、強度,則是人工低氧訓練未來仍須探討與研究 的方向。.

(25) 14. 第二節 身體活動對血脂的影響 脂肪主要作用為儲存能量、保護身體臟器與體溫調節之用。另外,脂溶性維生素須 透過脂肪才能讓身體吸收,尤其必須脂肪酸是身體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攝取不飽 和脂肪酸類在多項研究中,已證實可以保護人體心血管,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湯馥君等人,2008)。然而,身體囤積過多脂肪,除外在體態形象觀感不好外,因過 高的體重所帶來的負擔,對心肺能力相關運動表現可能會有所障礙。換以健康的觀點來 看,高於 30%的體脂肪率即為健康體適能中的肥胖標準,極有可能成為高血脂或高血糖 症狀者(國民健康局,2007)。 血液中的脂肪依照型態分類,可分為乳糜微粒 (chylomicrons, Chyl)、極低密度脂蛋 白 (very low dinsity lipoprotein, VLDL)、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及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等,而高密度脂蛋白因內含脂質組成不同 可細分為 HDL2 與 HDL3,其組成物如表 1(吳昭新,2007)。 表 1 血脂肪組成分類表 Chyl. VLDL. LDL. HDL2. HDL3. 三酸甘油酯. 84. 50. 23. 11. 4. 膽固醇. 7. 19. 38. 45. 15. 磷脂質. 7. 18. 19. 22. 23. 蛋白質. 2. 8. 19. 21. 55. 組成%. 引自:吳昭新(2007),脂質檢查-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中性脂肪)。. 在體適能與健康領域裡,LDL 常被認為是壞的膽固醇,會引起心血管相關疾病。人 體每天從肝臟的極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釋放出膽固醇到 血液中循環,而 HDL 係隨著濃度梯度的關係由 VLDL 轉化而來。HDL 中的脂化膽固醇.

(26) 15. 亦能轉變回 VLDL。血漿中的膽固醇脂轉蛋白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CETP) 即負責將膽固醇脂從 HDL 轉送到 VLDL,另外,也可將 VLDL 裡的膽固醇脂轉送到 TG 內,以減少 VLDL 膽固醇含量。而此機轉的主要媒介,係由脂蛋白酶催化脂化作用而來 (Barter,2000)。血液裡的 VLDL 會隨著脂化作用和轉化成 HDL 作用而逐漸減少。健康 成人體內大部份的 VLDL 會經由中密度脂蛋白 (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IDL) 的 媒介作用而轉成 LDL 分子。然而,肝脂解酶亦參與 IDL 轉化成 LDL 之作用。人體內的 LDL 分子在膽固醇內相當豐富,但分子量相當細小 (直徑 18-25 nm,密度 1019-1063 g/L),可直接穿透血管內皮而進入組織液中,因此,LDL 就可將膽固醇轉送到細胞組織 內 (Durrington, 2002)。 已有研究結果指出,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其血管內壁所沉積的 LDL 可能造成動脈 管壁細胞過氧化壓力,並產生慢性發炎作用,降低血管內皮細胞對外來刺激的抵抗能 力,促進粥狀動脈硬化發生(呂隆昇,2007)。LDL 含有大量膽固醇,可能與自由基結 合而產生氧化作用。然而,自由基於正常濃度下可幫助細胞行使正常功能,如細胞老化 凋亡等自然循環作用。不過,在過高濃度下,會氧化正常 DNA 與蛋白質等物質。被氧 化的 LDL 因此有可能對動脈血管壁的內皮細胞,產生發炎作用。會引起免疫反應,引 起巨噬細胞進行吞噬作用,並與平滑肌細胞共同形成泡沫細胞。血管壁中大量 LDL 沉 積,即造成發炎反應。血管內的膽固醇硬塊也會使管壁肌肉增生,讓血管口徑縮小,管 壁失去彈性,形成動脈粥狀硬化 (Durrington, 2002)。 低中強度持續時間短的運動,能量大多源自於醣類與脂質的氧化作用。而當運動持 續時間達一小時以上時,脂質使用的比例便會逐漸增加。長時間中低強度持續運動,因 血糖濃度下降及昇糖素分泌增加,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 FFA)會成為主要 能量供給來源。而血液中腎上腺素與皮質類固醇濃度的上昇,會刺激身體所儲存的脂.

(27) 16. 肪,活化脂解脢 (Lipoprotein lipase, LPL)。人體中脂肪組織和肌肉中的三酸甘油酯,在 運動時可經由肌肉細胞的粒線體,結合脂解酶 (LPL) 分解成脂肪酸做為能量來源。另 外肌肉細胞中的三酸甘油酯另可經由賀爾蒙脂解酶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分 解成脂肪酸做為能量使用。因此,FFA 會從三酸甘油酯和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中加 速釋放到血液中,並運送到運動中骨骼肌群能量所需 (Redgrave, 2004)。 人體 95%的脂肪是以三酸甘油酯的型式儲存,主要儲存於脂肪細胞與組織中,而其 分解而成的甘油 (glycerol) 與游離脂肪酸 (free fatty acids, FFA) 可當作人體運動時的 能量來源。當人體執行身體活動,如跑步時,其所需能量的來源會隨著運動強度的變化 而有所改變,強度越高持續時間短的激烈運動,能量來源比例會偏重於肌肉肝醣,以能 即時提供高強度運動下,骨骼肌肉強烈收縮運動所需。反之,當強度偏於中低運動強度 有氧長時間運動,消耗能量主來自於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或三酸甘油酯 (Romijn, Coyle, Sidossis, Zhang, & Wolfe, 1995),而若以運動時間長短來區分能量來源比例,以 60% ‧ VO2max 持續時間 90 分鐘以上的運動,其能量來源會主要偏向血漿中葡萄糖與游離脂肪 酸,後者會經由肝臟的糖質新生作用,維持肝醣持續供給之用(湯馥君等人,2008)。 國內曾有學者針對運動強度對身體脂肪消耗效率之研究,稱之為最大脂肪代謝量強 度 (Fatmax),由運動強度與能量代謝觀點中發現,個體運動時,其能量消耗並非特定於 某種能量來源,有可能因個別差異、年齡、性別等因素,脂肪消耗速度有所不同。因此, 若要設計個人化體重控制運動處方,能夠找出其最接近 Fatmax 的運動強度是最好不過 ‧ 了(王順正,2004)。而後,另有學者針對 Fatmax 與最大攝氧量 (VO2max) 關聯性研 ‧ 究探討,結果發現 Fatmax 約出現於個人VO2max的68.43±10.46%(楊群正、王順正、 陳信良,2005),與前述 Romijn 等學者所發現中等運動強度(65%左右)時,能量消 耗主要來自於三酸甘油酯和游離脂肪酸有相似論點。.

(28) 17. 綜合前述各項研究結果,低密度脂蛋白沉積於血管內壁所造成的慢性發炎作用,長 期下來可能引發動脈粥狀硬化。因果循環下,此類症狀患者,就成為了新血管疾病的高 危險群。而透過中等運動強度持續有氧運動,似可產生較高效率的脂肪消耗,降低血漿 LDL 含量,達到維持心血管健康目的,脂質食物代謝簡要示意如圖 1。. 脂質食物. FFA、甘油、膽固醇、磷脂質 (小腸內由膽汁與脂解脢消化). FFA、甘油、膽固醇、磷脂質、蛋白質 (小腸壁細胞內). 乳糜 (血液內). FFA、甘油 1.肌肉收縮能量使用 2.脂肪細胞儲存(TG). 1.肝臟分解重新組成血脂蛋白VLDL、LDL或HDL。 2.儲存於肝臟、肌肉、或細胞新陳代謝使用。. 圖 1 脂質代謝示意圖。 修改自 Durrington P. N. (2002). Lecture in Atherosclerosis and Dyslipidaemia. Retrieved June 1,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mglinks.com/asa/lectures/Part_2/lecture/2.htm.

(29) 18. 第三節 身體活動對生活品質促進之影響 全人健康包括身體、精神、環境、心理、情緒、職業、社會等七大層面,而健康體 適能所提心肺、肌力與肌耐力、柔軟度等,係僅就身體層面而論(林正常、吳志銘、周 峻忠、劉錦謀,2009)。然而,與個人幸福安適感相關的生活品質,則是與全人健康七 大層面密不可分。身體活動介入與健康的研究,常會以許多種類的問卷式調查表格,來 探究整個過程中個案的主觀感受個人身體狀況與生活品質改善程度。國內常見的有下列 三種:1. 國際衛生組織發展出的國際身體活動量表 IPAQ,目前也有臺灣中文版 IPAQ; 可用來自主評估每週身體活動量的高低(劉影梅、吳佳珊,2009)。2. 國際衛生組織生 活品質量表 WHOQOL 臺灣中文版是一個廣用的生活品質測量工具,包含生理、心理、 社會與環境等四個向度,並分為簡要與完整版,主要應用於健康無疾患的個體(姚開屏, 2002)。3. SF-36 生活品質量表;與上述 WHOQOL 最大的不同, 主要是應用在身體疾 患者治療前後評估,可分析出患者經由某種治療或身體活動方式後,其生活品質改善程 度。目前國內亦有學者研究發展出臺灣版 SF-36,提供國內相關研究使用,提高歐美原 版問卷在國內使用上的鑑別信效度(林青慧,2002)。 身體活動除可改善身體健康層面外,許多研究指出,規律性身體活動除可改善生理 功能或疾患之外,亦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陳家慶等人,2008;蕭淑芳、吳英黛、徐绍 勛、賴玉玫,2010;張鈞惠、郭鐘隆、林靜兒、蔡益堅,2009)。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所發展出的生活品質量表 (WHOQOL)與 Short-Form 36 items health servay (SF-36) ,較常用來做為調查某因子介入前後對個人生活品質之影 響。SF-36 偏重於疾患治療後之改善情況,較常用於臨床醫護疾病研究用。而 WHOQOL 生活品質問卷則普遍適用一般個人,其範疇包括生理、心理、獨立程度、社會關係、環.

(30) 19. 境、心靈宗教六大範疇。臺灣目前則另有學者發展出臺灣專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 會關係與周遭環境四大層面資料庫,稱為臺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姚開 屏,2002)。 從罹患心血管慢性疾病對生活品質影響角度來看,黃麗卿等人針對高血壓老年患者 生活品質與睡眠品質進行探討(黃麗卿、黃偉新、鄒孟婷、蔡悅琪,2007),以 SF-36 生活品質量表調查某醫學中心 306 位門診病患,結果發現有睡眠障礙者在生活品質活力 量表平均顯著低於無睡眠障礙者 11 分,顯示睡眠障礙會影響高血壓患者生活品質。另 外,黃麗卿等人於研究結果討論中並提到高血壓患者的情緒偏向緊張與憂鬱,若為老年 患者,因年齡影響到睡眠型態,更會降低睡眠品質,遑論生活品質層面。而身體活動對 此類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品質是否有所影響,從陳蓓蒂(2002)研究規律耐力運動訓練 介入對高血壓患者生活品質改善成效研究結果發現,運動組以 60~70%保留心跳率 (heart rate reserved, HRR) 之運動強度持續 10 週,每週 3 次之規律運動訓練後,除靜態 舒張壓顯著平均降低 6.27mmHg 外,運動組在 SF-36 量表六大範疇得分均顯著高於對照 組。另外,靜態舒張壓降低與身體生理功能範疇項次得分呈現正相關 (r=0.53, p<.05)。 而前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質研究,除了以問卷和疾病症狀改善程度做為探討 外,亦有學者以實際個體運動能力,6 分鐘行走測試 (6-minute walk test, 6WMWT) 做為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體適能評估(蕭淑芳、吳英黛、徐绍勛、賴玉玫,2010)。並同 時採用 SF-36 與明尼蘇達心臟衰竭生活品質量表 (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are),後者得分越高者,表示生活品質越差,與 SF-36 問卷得分評量方式相反。 其結果發現 6MWT 距離與 MLHF 總分呈現負相關 (r=-0.66, p<.05),但與 SF-36 身體生 理健康範疇則呈現正相關 (r=0.70, p<.05)。由前述結果看來,肺動脈高壓患者心肺體適 能表現與生活品質顯著相關,運動計畫介入患者復健訓練,可顯著改善此類慢性疾病患.

(31) 20. 者生活品質。 概括而論,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包括高血壓、肺動脈高壓心衰竭等,除藥物治療 可改善症狀外,如何提升此類慢性病患者的生活品質,透過適當身體活動復健課程設 計,達到減緩症狀惡化與提升生活品質雙贏的結果,則是此類研究主要重點。. 第四節. 總結. 從前面三節有關低氧環境介入運動訓練對心肺耐力改善效果、身體活動與血脂代謝 之影響以及身體活動對生活品質改善等相關研究中可歸納出下列幾點概要: 一、長期低氧訓練對心肺耐力有正面提升效果,但其效果延續性僅約 3 週左右,訓 練設計與目的,應列為低氧訓練計畫主要考量。 二、人工間歇低氧訓練可達到節省經費人力,搭配教練選手原場地訓練課程,達到 低氧環境促進心肺耐力與調節訓練計畫與賽事搭配之用。 三、身體活動強度與血漿脂肪代謝息息相關,約 60%最大攝氧量可達最大血脂代謝 指標 (Fatmax),但運動時間長短與強度搭配,仍須更多研究。 四、過多氧化 LDL 沉積於血管內壁會產生慢性發炎症狀,長期累積可能引發粥狀 動脈硬化症狀。透過長期持續有氧運動訓練,可降低血漿膽固醇,進而達到減 少 LDL 之目的。 五、身體活動介入可改善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生活品質,但確切的運動訓練處方是 目前應用性研究比較缺乏的層面,大多以 WHOQOL 或 SF-36 問卷做為生活品 質評量工具,實際就運動課程設計、生理量化數據與生活品質改善問卷得分, 三種層面交互作用探討之研究,目前仍相當稀少,有待更多學者深入探究。.

(32)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共招募30名自願參與實驗的受試者,依照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修訂之危險因 子項目:腹部肥胖、高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過高,或BMI大於25以上、體脂率大於 30%以上,符合前述條件三項並且日常生活無規律運動習慣者,經研究人員詳述實驗運 動訓練流程,簽署受試者同意書後,方可參加本研究。受試者基本資料如表2: 表2 人數 30. 第二節. 年齡 (歲) 38.9±9.2.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 身高 (cm) 163.2±8.4. 體重 (kg) 68.1±15.2. 體脂率 (%) 31.1±6.5. BMI 24.4±6.0. 實驗設計. 一、 自變項 本研究採單盲實驗設計,將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常壓低氧14%組(環境氧氣相對 濃度14%,n=15)、常壓低氧16%組(環境氧氣相對濃度16%,n=15)。 二、 依變項 (一)每訓練階段結束時所進行之遞增負荷跑步機攝氧量測驗之每分鐘最大攝氧量 ‧ (VO2max)與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 AT )。 (二)身體組成(體重、體脂率)、總膽固醇 (cholesterol) 、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 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血液臨床分析。.

(33) 22. 第三節. 時間與地點. 一、 時間: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 二、 地點:國立體育大學陸上運動技術學系低氧訓練室。. 第四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共計四個月,第1~4週為常氧訓練期,目的為提升基礎體能。第5~12週為低 氧訓練期,兩組受試者分別於不同環境氧氣濃度下進行運動訓練 (16%、14%) 。第13~16 週為追蹤期,觀察依變項於中斷低氧恢復常氧環境繼續運動之變化。於訓練前 (pre-training)、訓練期第4、8、12、16週進行攝氧量測驗、身體組成分析與血液生化檢 驗。 一、攝氧量測驗 本研究依Bruce跑步機攝氧量測驗方法,使用 Metamax 3B breath by breath 攝氧分 析儀(如圖2所示)檢測受試者每分鐘最大攝氧量與換氣量(如圖3所示),並依照攝氧 量變化曲線計算出無氧閾值。. 圖2. MetaMax攝氧量與代謝分析儀.

(34) 23. 圖3. 受試者攝氧量測驗情形. 二、身體組成與體圍檢測分析 本研究使用Inbody720身體組成分析儀(如圖4所示),於訓練前、訓練期第4、8、 12、16週結束,進行身體組成與體圍分析。. 圖4. Inbody720身體組成分析儀.

(35) 24. 三、血液生化分析 (一)血液樣本收集與製備 受試者報到後,先與之說明本次實驗目的,並給予受試者須知紙本書面, 經同意後簽名始得正式參與本次研究。會談並填寫基本資料後,測量基本體位、 BMI、腰臀圍比、安靜心跳率與血壓。等受試者休息 5 分鐘過後,使用 21G 注 射筒收集 20mL 全血,並依檢驗項目之需要,分別加入抗凝血劑之試管,紫頭 管(血液常規項目;BD Vacutainer K2 EDTA 5.4 mg)、金黃頭管(生化檢驗項 目;BD Vacutainer SSTⅡ)搖勻後冷藏,並於當日進行血液常規項目檢驗。金 黃頭管經離心 20 分鐘後,採取血清置於零下負 60℃低溫冰箱保存。 (二)血液樣本分析 16 週訓練結束後,將五階段保存樣本分別依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 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等項目進行分析,再將檢測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6) 25. 第五節. 實驗流程. 招募篩選符合條件受試者 1.無規律運動中年上班族 2.BMI 大於 25 以上 3.體脂率大於 30%以上. 平均分配於下列兩組. 氧氣相對濃度 16%組. 氧氣相對濃度 14%組. 接受以下運動訓練模式、心肺適能檢測、血液生化分析 1. 前測: 心肺適能檢測 (Bruce treadmill test)、血液生化分析 (Cholesterol, TG, HDL, LDL)與身體組成分析。 2. 常氧體適能期: 1~4 週,以常壓常氧 (20.93%)進行四週體適能適應期。 3. 低氧訓練期: 5~12 週,分組進行常壓低氧訓練(16%組、14%組) ,運動強度為個人 50% ‧ VO2max,每週三次,15 分鐘暖身、30 分鐘跑步機有氧快走運動、15 分 鐘緩和,共計 1 小時。 4. 常氧追蹤期: 13~16 週,兩組均以常壓常氧進行運動,運動強度、時間與上述低氧訓練 期相同。. 測驗與數據分析 1. 測驗: 於訓練前 (pre)、訓練中(第 4、8、12、16 週),進行共五次心肺適能與血液 生化分析檢驗。 2. 數據分析: 以訓練前數據為基礎標準值,採用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法分析,達顯 著差異者,再進行 LSD 法事後比較分析。.

(37) 26. 第六節 資料處理 一、 為避免受試者於訓練前安靜數據個別差異影響,本研究以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 數分析探討不同氧氣濃度之運動訓練,於訓練前、訓練期第 4、8、12、16 週時, 對身體組成、最大攝氧量、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 油酯之差異,若達到顯著差異者,再以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 二、 臺灣簡明版生活品質量表於低氧訓練前後各填答一次,以二因子變異數分析訓 練前後生活品質得分之差異,若達到顯著差異者,再以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 三、 顯著水準訂為 α=.05。 四、 以 SPSS17.0 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

(38) 2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共招募 30 位中年上班族進行研究,完成全程者共計 27 名(16%組共 13 人; 男生 3 人、女生 10 人。14%組共 14 人;男生 6 人、女生 8 人)。依本研究實驗設計之 依變項身體組成、血脂變化、有氧適能、生活品質等分節進行結果呈現與討論,統計方 式以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摒除訓練前安靜值個別差異對後續檢測結果之影 響。. 第一節 各階段身體組成變化 一、五次身體組成測驗結果 表 3 體重與體脂率原始數據表 16%. stage. 體重. pre-training. (㎏). th. 4 week th. 8 week th. 12 week th. Mean. SD. 66.11 10.95 65.86 11.11. 14%. stage. Mean. SD. 體重. pre-training. (㎏). 66.33 11.17. 69.92. 19.61. th. 68.11. 18.21. th. 4 week 8 week. 66.69 11.18. 62.08. 8.18. th. 66.43. 16.85. th. 16 week. 68.62. 18.06. 12 week. 16 week. 65.53 11.00. 體脂率. pre-training. 31.87 6.91. 體脂率. pre-training. 28.85. 7.25. (%). 4th week. 30.09 7.02. (%). 4th week. 27.78. 7.40. 8th week. 30.45 6.72. 8th week. 27.11. 6.77. 12th week. 31.52 6.24. 12th week. 27.59. 6.69. 16th week. 31.95 6.52. 16th week. 27.30. 6.72.

(39) 28. 二、使用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 表 4 體重與體脂率共變數表 16% 體重 (kg). stage pre-training th. 4 week th. 8 week. SE. 14%. 66.28 3.97. 體重 (kg). 12 week 16 week. th. 8 week th. 12 week th. 16 week. SE. 4th week. 67.65. 4.12. 61.66. 2.62. 66.58. 4.02. 69.17. 4.02. 29.26. 0.61. 28.49. 0.53. 28.93. 0.47. 28.64. 0.62. 8 week th. 12 week th. 16 week. 65.02 3.88. pre-training 4 week. Mean. th. 66.54 3.87. th. th. stage pre-training. 66.73 2.53. th. 體脂率 (%). Mean. pre-training. 體脂率 (%). 28.62 0.61. 4th week th. 8 week. 29.06 0.53. th. 12 week. 30.18 0.47. th. 16 week. 30.61 0.62. ※以全體 pre-training 數據為基準值之調整後數據. 三、體重變化 表 5 體重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p. 1172.65. 3. 390.88. 2.36. 0.08. 13.40. 1. 13.40. 0.06. 0.81. 0.41. 1. 0.41. 0.00. 0.97. 1128.03. 3. 376.01. 2.27. 0.09. 297.37. 3. 99.12. 0.60. 0.62. 17385.69. 96. 受試者間(Block). 5440.04. 24. 226.67. 殘差 Error. 11945.65. 72. 165.91. 全體. 19997.54. 107. 變異來源 體重變化 體重 pre 組別 體重變化×體重 pre 體重變化×組別 組內. 兩組各階段體重變化經二因子變異數共變數分析後(表 3 至表 5),無論是組內或 組間均未達顯著差異,所以不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

(40) 29. 四、體脂率變化 表 6 體脂率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SS 9.90. df 2.68. MS 3.70. F 1.94. p 0.14. 4023.35. 1.00. 4023.35. 373.17. 0.00. 15.40. 1.00. 15.40. 1.43. 0.24. 6.48. 2.68. 2.42. 1.27. 0.29. 22.86. 2.68. 8.54. 4.48. 0.01*. 受試者間(Block). 365.42 247.97. 84.60 23.00. 10.78. 殘差 Error. 117.44. 61.60. 1.91. 4443.40. 94.63. 變異來源 體脂率變化 體脂率 pre 組別 體脂率變化×體脂率 pre 體脂率變化×組別 組內. 全體. * p<.05 備註:因違反球型檢定,所以採用修正後 Huynh-Feldt 數據. 表 7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體脂率變化比較表 (I) 體脂率 4th week. th. 8 week. th. 12 week. (J) 體脂率. Mean Difference (I-J). SE. p. 8th week. 0.16. 0.36. 0.66. 12th week. -0.62. 0.30. 0.05. 16th week. -0.69. 0.48. 0.16. 4th week. -0.16. 0.36. 0.66. 12th week. -0.78*. 0.22. 0.00. 16th week. -0.85*. 0.38. 0.04. 4th week. 0.62. 0.30. 0.05. 8th week. 0.78*. 0.22. 0.00. th. -0.07. 0.38. 0.85. th. 0.69. 0.48. 0.16. th. 0.85*. 0.38. 0.04. th. 0.07. 0.38. 0.85. 16 week th. 16 week. 4 week 8 week 12 week. *p<.05 以全體 pre-training 數據為基準值之調整後數據.

(41) 30. 表 8 體脂率變化單純主要效果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p. 16%組. 37.663. 4. 9.416. 5.369. 0.001*. a=d=e>b=c. 14%組. 23.88. 4. 5.97. 2.97. 0.03*. a=e>b=c=d. 180.54. 96. 3.76. pre. 86.509. 1. 86.509. 1.717. 0.202. 4th week. 53.973. 1. 53.973. 1.040. 0.317. 8th week. 72.445. 1. 72.445. 1.592. 0.219. 12th week. 135.668. 1 135.668. 3.196. 0.086. 16th week. 175.996. 1 175.996. 4.029. 0.056. 誤差(殘差 residual). 5801.68. 事後比較. 組別. 誤差(殘差 residual) 階段. * p<.05 備註:a:pre b:4th week. 124. 46.79. c:8th week d:12th week e:16th week. 經由表 7 與表 8 可看出低氧運動介入後,整體體脂率改善之情況。第 8 週整體體脂 率與低氧訓練期結束第 12 週 (p<.05, Mean difference: -0.78%, SE: 0.22)及常氧追蹤期結 束第 16 週 (p<.05, Mean difference: -0.85%, SE: 0.38) 之平均數差異 (Mean difference)達 到顯著。爾後以分組比較來看,體脂率變化單純主要效果比較發現,兩組組間於各階段 均無顯著差異。組內分析:16%組低氧期第 8 週優於訓練前、低氧期第 12 週與常氧追 蹤期第 16 週 (p<.05, 30.45±6.72vs.31.87±6.91, 31.52±6.24, 31.95±6.52%) 。14%組第 12 週低氧訓練期結束後優於訓練前與常氧追蹤期第 16 週 (p<.05, 27.59±6.69 vs. 28.85±7.25, 27.30±6.72%) 。各階段體重與體脂率曲線變化如圖 5 及圖 6。.

(42) 31. kg. 100. 80. 60. 40 16%組 14%組. 20 pre-training pre-training. 4th4th week week. th 88th week week. 12th week 12th week. 16thweek week 16th. 圖 5 各階段體重變化圖 各階段體重變化兩組間或組內均無顯著差異,所以不進行事後比較。. %. 45 40. 16%bc. 16% bc. 16% bc. 14%bcd. 35 30 25 20 16%組. 15. 14%組. 10 pre-training pre-training. 4th4th week week. 8th 8th week week. 12th12th weekweek. 16th16th weekweek. 圖 6 各階段體脂率變化圖 兩組組間於各階段均無顯著差異,組內分析:16%組低氧期第 8 週優於訓練前、低氧期 第 12 週 與 常 氧 追 蹤 期 第 16 週 (p < .05, 30.45±6.72vs.31.87±6.91, 31.52±6.24, 31.95±6.52) 。14%組第 12 週低氧訓練期結束後優於訓練前與常氧追蹤期第 16 週 (p<.05, 27.59±6.69 vs. 28.85±7.25, 27.30±6.72) 組內差異標示:a: vs. pre-training, b: vs. 4th week, c: vs. 8th week, d: vs. 12th week, e: vs. 16th week.

(43) 32. 人體內必須脂肪男性約為體重之3%、女性為體重之12%。而體脂率與性別、年齡、 飲食及運動習慣有正相關性。從身體組成與運動選才來看,耐力型運動如馬拉松競賽, 優秀馬拉松選手體脂率約為4~6%,並且體重在相同身高同年齡層同儕來說,亦相對較 低。而國民健康局於2007年修訂國人代謝症侯群標準中,原訂有BMI大於27以上者之標 準(體重除以身高平方,kg/m2),但以BMI做為評判肥胖標準,對高勞力工作者或某 些項目運動選手來說,可能有所偏頗。因高身體活動量者,身體肌肉量可能相對高於常 人,相對來說BMI值就會偏高。但以健康的觀點來說,高肌肉量低體脂率者可說是追求 身體健康之楷模表率。而本研究受試者群,多為代謝症侯群中的高危險群(腹部肥胖), 在其未進行飲食控制,僅有健康飲食衛教的狀況下,體重統計數據無論是組內或組間均 未達顯著差異,但體脂率在低氧期間,兩組均有顯著下降。由廖家祺、許美智、劉珍芳 (2001)研究以中等運動強度有氧舞蹈訓練對身體組成之影響,經8週中等運動強度有 氧舞蹈訓練後,受試者體內脂質並無過氧化現象,而且體重與體脂率有顯著下降。而本 研究兩訓練組體脂率變化結果,16%組低氧期第8週優於訓練前、低氧期第12週與常氧 追蹤期第16週 (p<.05, 30.45 ±6.72vs. 31.87±6.91, 31.52±6.24, 31.95±6.52%),14%組第12 週低氧訓練期結束後優於訓練前與常氧追蹤期第16週 (p<.05, 27.59±6.69vs. 28.85 ±7.25, 27.30±6.72%),顯示長時間持續以中等運動強度下運動,可避免體內脂質過氧化現象, 並可有效降低體脂率。 以McCarty (1995) 研究降低體脂肪的最佳運動來看,降低體脂的最佳運動型態為中 等強度之長時間持續運動,而要達到最佳效果,必須配合低脂飲食,或搭配阻力訓練運 動,維持一定肌肉質量,以保持身體基礎代謝率。而從Ounis et al. (2009) 針對低卡路里 飲食配合運動訓練對身體組成與脂質代謝的研究結果來看,經過兩個月的觀察記錄,發 現單純低卡路里飲食組與低卡配合運動組體重與體脂率均有顯著下降,而單純運動組則.

(44) 33. 無顯著改變。並且低卡配合運動組下降幅度高於單純低卡飲食組。由此可見僅有運動訓 練介入,要達顯著降低體重是相對困難。而從國內學者陳元和、林正常(2004)對高中 超重女生進行運動訓練與飲食控制研究,飲食控制配合運動訓練組體重減少 5.92±2.82kg,體脂肪百分比減少2.78±1.23% (p<.05),而單純運動組體重減少3.18±1.57kg (p<.05),體脂肪百分比減少1.52±0.58%。前述結果顯示運動配合飲食控制,的確有助於 降低體脂率與體重,但若單純運動無飲食控制,則有可能抵銷運動所消耗的能量。於此 也可看出本研究兩組受試者體重無論是在低氧期訓練前均無改變,僅有體脂率於低氧訓 練期間有顯著降低(脂肪重減少,肌肉比例提高)的原因。.

(45) 34. 第二節 各階段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變化 從全體改變狀況來看,全體各階段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變化如表 10 與表 11。總 膽固醇於低氧訓練期結束(第 12 週)之平均數,與第 4 週及第 16 週之平均數,其差異 達到顯著水準 (p<.05, Mean difference:-13.50, -8.71 mg/dL, SE: 5.85, 3.81) 。三酸甘油酯 部分,16%組低氧訓練期結束(第 12 週)之平均數顯著高於訓練前平均數,其差異達 到顯著水準 (p<.05, Mean difference:-11.67 mg/dL, SE:5.07),而 14%則無顯著差異。由此 可知,低氧訓練期間(第 4~12 週)環境氧氣濃度降低所造成的低氧效應,可強化運動 訓練對體脂率的影響。常氧追蹤期間(第 13~16 週)環境氧氣濃度回復常氧狀態 (20.93% 氧氣濃度),訓練強度維持個人 50%最大攝氧量之前提下,受試者生理負荷降低,因此 減少身體能量消耗,此可能為體脂率回升之原因。 分為兩組數據進行單純主要效果分析,則無顯著差異。由此得知,前四週的常氧體 適能期,對整體受試者並無顯著影響。而於低氧訓練期結束(第12週)時,均呈現顯著 下降。然而,在常氧運動追蹤期結束(第16週)時卻向上遞增,第16週追蹤數據顯著高 於第12週,並且和訓練前安靜值未達顯著差異。.

(46) 35. 一、五次血脂生化測驗結果 表 9 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原始數據表 16% Cholesterol (mg/dL). stage. Mean. SD. pre-training 197.17 21.97 4th week 214.67 33.13 8th week 201.00 28.78 th. 12 week. 14%. stage. Mean. SD. Cholesterol. pre-training. 191.42. 25.73. 198.83. 35.63. 197.58. 35.97. 16 week. 189.42 195.25. 29.99 36.18. (mg/dL). th. 4 week th. 8 week th. 12 week. 16 week. 197.08 29.14 208.67 27.84. Triglycerides. pre-training. 91.25 32.73. Triglycerides. pre-training. 110.25. 47.31. (mg/dL). 4th week. 96.58 44.75. (mg/dL). 4th week. 110.58. 48.17. 8th week. 83.92 39.43. 8th week. 106.58. 51.70. 12th week. 79.58 29.69. 12th week. 103.08. 58.29. 16th week. 104.83 76.56. 16th week. 115.17. 87.82. th. th. 二、使用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 10 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共變數表 16%. stage. Cholesterol. pre-training. (mg/dL). th. 4 week th. 8 week th. 12 week th. 16 week Triglycerides (mg/dL). Mean. SE. 212.80 9.11. 14%. stage. Cholesterol. pre-training. (mg/dL). 4th week. 197.95 6.05. pre-training. 200.70. 9.11. 200.64. 6.05. th. 192.15. 5.61. th. 198.57. 4.97. 4th week. 102.41. 9.18. 12 week. 205.35 4.97. SE. th. 8 week. 194.35 5.61. Mean. 16 week Triglycerides pre-training. 4 week. 104.76 9.18. 8th week. 92.09 8.94. 8th week. 98.41. 8.94. 12th week. 88.32 8.16. 12th week. 94.35. 8.16. 16th week. 113.76 21.89. 16th week. 106.25. 21.89. th. 以全體 pre-training 數據為基準值之調整後數據. (mg/dL).

(47) 36. 表11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總膽固醇變化比較表 (I) 總膽固醇 4th week. 8th week. 12th week. 16th week. (J) 總膽固醇 8th week 12th week 16th week 4th week 12th week 16th week 4th week 8th week 16th week 4th week 8th week 12th week. Mean Difference (I-J) 7.46 13.50* 4.79 -7.46 6.04 -2.67 -13.50* -6.04 -8.71* -4.79 2.67 8.71*. SE. p. 4.28 5.85 5.79 4.28 3.92 4.08 5.85 3.92 3.81 5.79 4.08 3.81. 0.096 0.031 0.417 0.096 0.138 0.521 0.031 0.138 0.033 0.417 0.521 0.033. *p<.05 以全體 pre-training 數據為基準值之調整後數據. 表 12 不分組別各階段全體三酸甘油酯變化比較表 (I) 三酸甘油酯 4th week. 8th week. 12th week. 16th week. (J) 三酸甘油酯 8th week 12th week 16th week 4th week 12th week 16th week 4th week 8th week 16th week 4th week 8th week 12th week. Mean Difference (I-J) 8.33 12.25 -6.42 -8.33 3.92 -14.75 -12.25 -3.92 -18.67 6.42 14.75 18.67. *p<.05 以全體 pre-training 數據為基準值之調整後數據. SE. p. 4.93 6.93 13.53 4.93 5.62 15.47 6.93 5.62 13.63 13.53 15.47 13.63. 0.11 0.09 0.64 0.11 0.49 0.35 0.09 0.49 0.19 0.64 0.35 0.19.

(48) 37. 三、總膽固醇變化 表 13 總膽固醇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總膽固醇變化. 2053.72. 3. 684.57. 2.58. 0.06. 總膽固醇 pre. 45774.69. 1. 45774.69. 35.27. 0.00. 500.28. 1. 500.28. 0.39. 0.54. 1826.78. 3. 608.93. 2.30. 0.09. 708.90. 3. 236.30. 0.89. 0.45. 組內. 43942.53. 84. 受試者間(Block). 27255.27. 21. 1297.87. 殘差 Error. 16687.27. 63. 264.88. 全體. 94806.91. 95. 組別 總膽固醇變化×總膽固醇 pre 總膽固醇變化×組別. * p<.05. 四、三酸甘油酯變化 表 14. 三酸甘油酯變化混合設計二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SS 642.06. df 2. MS 389.63. F 0.15. p 0.82. 116564.71. 1. 116564.71. 29.14. 0.00. 8.87. 1. 8.87. 0.00. 0.96. TG 變化×TGpre. 180.10. 2. 109.29. 0.04. 0.93. TG 變化×組別. 774.32. 2. 469.89. 0.18. 0.79. 173708.02. 56. 受試者間(Block). 84013.24. 21. 4000.63. 殘差 Error. 89694.77. 35. 2591.94. 291878.08. 63. 變異來源 TG 變化 TGpre 組別. 組內. 全體 * p<.05. 以能量代謝角度來看,中低強度有氧運動主要能量來源主要為長鏈脂肪酸 (Long-chain fatty acids, LCFA) 與三酸甘油酯 (Triglycerides, TG) ,人體處於安靜狀態 時,血液中的脂肪酸濃度約為0.2~0.5 mmol/L。當人體開始運動時,脂解作用會受到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or impose a cash punishment policy on customers for not finishing their food on

This study hopes to confirm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s, rai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people on local environment, achieve the result of declaring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