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影與社會改造-以「幸福的農民」為例

在文檔中 日治時期電影與社會教育 (頁 86-115)

第三章 中日戰爭爆發前的電影與社會教育

第二節 電影與社會改造-以「幸福的農民」為例

本節首先討論臺灣總督府社會教化政策的形成背景與實施之教化事項,再進 一步探討嘉南大圳水利工程與實行小組合等水利事業推動的具體內容,指出嘉南 大圳事業基層組織實行小組合與地方農事實行組合等社會教化團體的關係,進而 以具有水利、土地改良與社會改造意義之影片「幸福的農民」為例,分析統治當 局如何運用電影的內容,向觀看者宣傳相關政策與事業推動之宗旨,以及官方水 利、土地改良及社會改造措施的種種好處,透過電影情節的鋪陳,促進其配合政 策實施之意願。

由於影片前三分之一的內容對嘉南大圳水利事業的建設工法與相關之設施 的介紹頗多,具有透過壯觀、浩大水利工程向觀看者宣揚總督府代表近代科學文 明之用意;在影片後段情節的鋪陳亦援引這個印象作為「進步」、「落後」對比之 象徵,因此,下文中將以部分篇幅說明嘉南大圳水利事業之建設與實施的相關情 形,並稍加考證影片畫面中呈現之相關重要設施,以期更加周延地掌握歷史事實 與影片畫面中呈現的內容。

一、中日戰爭爆發前的社會教化政策

日本統治臺灣的基本方針係逐步強化的同化政策,目的在改變臺灣人成為

79

「順良的日本人」,進而企圖使臺灣人變成「利害與共的日本國民」。因此,總督 府自統治之初,即透過「風俗改良」、「易服改曆」、「破除迷信」、「國語普及」等 措施,改變臺灣人的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及社會組織。98相關業務之推動,

則有賴於社會教化與學校教育的相輔相成,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的社會教育》一 書明確指出,社會教育之目的在於提升臺灣人作為日本國民的資質與促進社會之 進步改善,以涵養國民精神、普及日語、陶冶情操、職業技能培養、養成公民精 神、生活改善及提升國民體能等為實施要項。99可知其社會教化政策兼具同化與 社會現代化二種性質。

日治初期,即以推動日語普及作為教育上之急務,責成各地公學校附設日語 補習機構,如「國語夜學校」、「國語普及會」等團體,招募未入學民眾。100又鑑 於風俗習慣改變不易,加以臺人的武裝抵抗正風起雲湧,因此,總督府當局不願 遽然強制推行改良政策,但仍透過鼓勵民間成立風俗改善團體的方式,推動相關 改良政策。1011910 年代,為配合同化政策之推展與臺灣舊有習俗變革的需求,各 種社教團體在官方的鼓吹、獎勵下陸續成立,致力於推動普及日語和各種風俗改 善措施。惟統治初期,臺灣總督府採取漸進之同化政策,因此,在「無方針主義」

的原則下,相關政令的推動多以勸誘、獎勵方式進行,而這時期出現的社教團體,

亦大多為受官方支持的民間組織。102

1895 年 9 月,臺灣總督府刊行「臺灣開化良箴」,強調鴉片、辮髮及纏足三 者戕害身心,有礙衛生,實宜戒除;同時,臺灣本地士紳亦受到現代思潮與中國 展開放足運動之影響,遂響應官方宣導,從社會中、上層階級發起組織性的放足 和斷髮運動。1915 年,總督府為進一步促進放足斷髮運動之普及,一則鼓勵各 地仕紳倡組「風俗改良會」,二則利用保甲制度推行相關之措施,將禁止纏足及 解纒事項附加於保甲規約中,兩相配合之下,終使放足斷髮活動普及於臺灣社會。

98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國語普及運動」之研究(上)〉,《近代中國》第 55 期(1986.10),頁 265。

99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三年度 臺灣の社會教育》(臺北:該府 1938),頁 7。

100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國語普及運動」之研究(上)〉,頁 272。

101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圖書,2008),頁 210。

102 林麗卿,〈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教團體與社會變革-以臺北州「同風會」為例〉(臺中:國立中 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頁 7;陳大元,〈日治時期臺灣教化輔助團體之研究〉(臺 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頁 29。

80

鑑於社會領導階層在放足斷髮運動中扮演的社會動員角色,總督府當局認為此種 由地方中、上階層人士發起的民間團體,對於社會教化事業之推動頗具成效,乃 於 1915 年以後,積極鼓勵地方士紳成立各種社教團體。103

另一方面,社教團體之興起還受到日本國內人士的影響,1914 年,日本明 治維新元勳板垣退助伯爵來臺倡設「臺灣同化會」組織,主張「一視同仁」與「內 臺融合」政策,呼籲在臺日人善待臺灣人、尊重人權、保障臺人財產、實行仁政,

並提倡推動社會風俗改良,深受知識份子支持;雖然隔年總督府便以「有害公安」

為由命令解散「臺灣同化會」,但受其主張影響,致力於社會風俗改良的各種社 教團體陸續出現。104

1914 年 12 月,桃園三角湧支廳樹林區長黃純青倡設「樹林同風會」,推動 革新風教、矯正陋俗、打破迷信、鼓吹公共慈善事業等風俗改良措施,並在地方 官員的支持下,於 1916 年擴大組成「三角湧支廳聯合同風會」,透過「戶主會」、

「主婦會」等所屬團體,實施夜間巡迴演講、通俗教育幻燈會等社教活動,呼籲 放足斷髮、提升兒童就學率、改善喪葬舊習及培養時間觀念,又成立「國語練習 會」,教授民眾常用日語與日式禮儀。105同年,宜蘭廳「敦風會」成立,揭示以 維持風教與風俗改善為目的,協定十二條實施改良要件,基隆廳也有推廣斷髮之

「敦俗會」,而臺北、嘉義、臺中、新竹等地亦陸續出現「風俗改良會」、「同風 會」、「同仁會」、「矯風會」等類似組織。106

在普及日語方面,1915 年,臺北廳成立「國語普及會」,隨後,嘉義、臺中、

宜蘭等地亦相繼設立「國語獎勵會」、「國語夜學會」等組織。107另外,還有專門 針對臺灣青年的教化團體,1915 年 6 月,在新竹廳長主導下,仿效日本國內組 織設立「青年會」,會員由公學校畢業生、書房學生及地方未入學青年組成,以 練習日語和振發青年風紀為目的。108總而言之,1910 年代以後陸續出現的各種社

103 吳文星,前引書,頁 210-256。

104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該會,1939;臺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頁 1018;

王世慶,前引文,頁 5;林麗卿,前引論文,頁 17;陳大元,前引論文,頁 35。

105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與「國語普及運動」之研究(上)〉,頁 265-279;林麗 卿,前引論文,頁 18-20。

106 臺灣教育會,前引書,頁 1019。

107 同上註。

108 同上書,頁 1055-1056。

81

會教化團體,大多是配合官方日語普及政策與推動風俗改良而成立。

1918 年 6 月,明石元二郎就任臺灣總督,揭示以同化主義作為施政方針,

翌年,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進而標榜「漸進的內地延長主義」政策,以因應第 一次世界大戰後國內外民族自決思潮盛行與民主運動勃興所產生之危機,強化對 殖民地臺灣的控制。109因此,總督府的社會教化政策亦相應進行調整,一則促使

「同風會」等社教團體不斷增加;二則開始進行教化團體的統制工作,官方色彩 日漸濃厚,性質上亦逐漸由民間組織轉變為半官方性質團體;110而原先分流發展 之日語普及與風俗改良團體,亦因陸續成立的州級教化團體,被整合於單一組織 內,推動社會教化事業。111

1919 年 2 月「臺灣教育令」公布,臺北廳艋舺、大稻埕等地士紳相繼以體 現、發揚教育令宗旨為由成立「同風會」,其主要事業為普及日語、振興德教、

改良社會風俗及實施通俗教育等;112翌年,為聯絡、統一各會會務,設置「臺北 廳聯合同風會」,作為各會之上級團體;同年 7 月,配合總督府地方制度改革與 街庄制實施(1920 年 10 月),改稱「臺北州聯合同風會」,並在「一街庄一會」

的原則下,陸續設立各街庄同風會,基層再以警察派出所管區為範圍設置分會;

113其後,臺灣西部各州亦陸續成立州級社教團體,例如臺中州「向陽會(1922 年)」、臺南州「共榮會(1925 年)」及新竹州「同光會(1929 年)」等即是。114

1925 年 6 月,臺北州知事吉岡荒造主導社會教化系統改造,將「戶主會(家 長會)」、「主婦會(婦人會)」、「青年會」及「處女會」等身分別教化團體,納入 街庄同風會體系中,成為下屬的四個部會;接著,為方便社教團體與地方行政之 橫向聯結,又將各級團體改組成「州聯合同風會-郡聯合同風會-市街庄同風會」

三級制;各層級會長皆由行政首長兼任,街庄同風會亦聘請小、公學校校長或警 察官吏擔任顧問;並自各地方官廳提撥經費補助。115綜上可知,社會教化團體已 正式成為半官方性質組織,人事方面的官方色彩亦相當明顯,地方行政對社教團

109 吳文星,前引書,頁 165-166。

110 陳大元,前引論文,頁 43、55-56。

111 林麗卿,前引論文,頁 16。

112 臺灣教育會,前引書,頁 1024;林麗卿,前引論文,頁 20-21。

113 臺灣教育會,前引書,頁 1024-1025;王世慶,前引文,頁 7-8。

114 臺灣教育會,前引書,頁 1023、1031。

115 林麗卿,前引論文,頁 37-42。

82

體的指導和控制力增加。這一階段的社會教化事業是以普及日語、風俗改良、生 活改善及青年教育為主軸,116茲分項說明其實際內容。

(一) 普及日語

伴隨前述之社教團體整併,配合總督府內地延長主義施政方針,以徹底普及 日語作為最大目標,同風會及所屬社教團體,似乎較前期更積極推動日語普及事 業,「國語練習會」、「國語普及會」等團體陸續開辦,至 1920 年代初期,全臺各 地已普遍設有相關的團體,結業者以短期初級課程占絕大多數,惟參加進階講習 者亦呈增加的趨勢;又,這些社教團體與所在地小、公學校之關係亦更加密切,

由學校充分支援教師和場地。117

(二) 青年教育

以各地青年會(青年團)與處女會(女子青年團)為主體,主要目的在於

以各地青年會(青年團)與處女會(女子青年團)為主體,主要目的在於

在文檔中 日治時期電影與社會教育 (頁 86-11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