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腦化與人工化動態評量的學習成效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電腦化與人工化動態評量的學習成效

第一節 電腦化與人工化動態評量的學習成效

本節分別就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接受兩次實驗介入後,以前測、中間測驗、後 測之資料分析電腦化動態評量與人工化動態評量的學習成效。

壹、 幾何思考層次分佈分析

根據van Hiele 理論的特性,當受試者被指派為某一幾何思考層次 k,他必須 達到層次k,且要通過之前的所有層次。而 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分層的標準,

不同的學者亦有其不同的作法,Usiskin (1982)是每一層次各出五個題目,以某一 層次答對題數超過該層次全部題數的五分之四作為達到此一層次的標準;林軍治 (民 81)的研究則以受試者在某一層次試題通過率達到 70%作為達到該層次的標 準;盧銘法 (民 85)則以每一概念題中答對的題數超過三分之二作為通過該概念 題的標準。本研究採用林軍治 (民 81)的標準,以某一層次試題通過率達 70%作 為達到該層次的標準,當受試者被指定為某一層次時,他必須先通過之前的所有 層次,若不符合此標準,則歸於「未隸屬各層次」。以下即以受試者的幾何思考 層次人數分佈變化情形來分析其學習成效。

一、電腦化動態評量

本研究之實驗組實驗前後的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分佈統計如表 4-1,其中 在前測時未隸屬各層次的學童有6 位,因所佔人數比例少,且本研究旨在分析各 層次的提昇表現,故「未隸屬各層次」的學童不在本研究所討論之幾何思考層次 分佈樣本範圍。現以符合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學童為對象,進一步分析其層次

分布情形。表4-1 顯示在前測時未達層次一的學童有 5 位,至中測時已降至 1 位,

表4-2 實驗組幾何思考層次人數分佈變化 (前測-中測)

分佈樣本範圍。現以符合van Hiele 幾何思考層次學童為對象,進一步分析其層次

根據以上分析,顯示人工化動態評量確能有效提昇學童的梯形幾何思考層

形,可得知在第一次的實驗處理後,電腦化動態評量可提昇70%學童的幾何思考 可知,學童在試題層次一的平均通過率由 0.87→0.92→0.93;在試題層次二的平 均通過率由0.72→0.79→0.84;在試題層次三的平均通過率由 0.46→0.87→0.89。

由數據顯示,學童於中測時在試題層次三的平均通過率提昇最多 (0.46→0.87) 題層次之通過率均有顯著差異 (t=-3.08,p<.01;t=-2.75,p<.01;t=-10.75,p<.01),

且中測成績優於前測。在第二次實驗處理介入後,在中測與後測試題通過率的比 較上,僅在試題層次二中達顯著差異 (t=-2.30,p<.05)。

由以上的試題平均通過率及相依樣本t 檢定之分析可知,電腦化動態評量能 提昇學童在梯形幾何上的學習成效,尤以第一次電腦化動態評量的學習成效較為 顯著。

表4-10 實驗組前中後測之幾何思考層次試題通過率 t 檢定 試 題

層次一 層次二 層次三 前測-中測(第一次實驗處理) -3.08** -2.75** -10.75**

中測-後測(第一次實驗處理) -1.49 -2.30* -1.11

*p<.05 **p<.01

二、人工化動態評量

表4-11 是控制組學童在前、中、後測時於各層次試題之平均通過率,由表中 可知,學童在試題層次一的平均通過率由 0.86→0.88→0.90;在試題層次二的平 均通過率由0.65→0.70→0.69;在試題層次三的平均通過率由 0.60→0.72→0.70。

分析在第二次人工化動態評量後,試題層次二、三的通過率反而下降的原因,研 次二及層次三之通過率有顯著差異 (t=-2.11,p<.05;t=-3.17,p<.01),且中測成 績優於前測。在第二次實驗處理介入後,在中測與後測的試題通過率之比較上,

僅在試題層次一中有顯著差異 (t=-2.51,p<.05)。

*p<.05 **p<.0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