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音樂或運動影響情緒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音樂或運動影響情緒之相關研究

為了達到「運動 333」的目標,除了運動強度要足夠,運動的時 間也是一個重點。在養成運動的習慣時,運動時的個人內在情緒也影 響著運動能否持續進行。以下則整理了運動參與影響受試者情緒的相 關研究。

梁靜珊(1997)以 63 名國小六年級的資優生為研究對象,進行 八週的情緒教育,並以「情緒適應行為量表」為研究工具,藉以探討 情緒教育能否改善資優生情緒適應行為。結果顯示,情緒教育課程能 改善資優生的情緒適應行為,但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郭修廷(2001)以 38 位國小三年級學童為實驗組對象,進行為 期八週,每週一次,每次三節的「發展取向團體藝術治療方案」,並 以「兒童情緒量表」及「兒童自我觀念量表」為評量依據,藉此探討 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於國小學童情緒困擾與自我觀念的輔導效果。研 究結果發現,低社會組的輔導效果,實驗組顯著高於控制組;「發展 取向藝術治療方案」對情緒困擾與自我觀念具有立即性與延宕輔導效 果;接受方案的個案,在繪畫表達、自我觀念和情緒困擾等方面均有 正向發展。

林思宏(2005)以 105 位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音樂 情境對國小學童記憶力之影響。研究工具為林思宏自編之「國小學童

34

記憶力測驗-文章記憶測驗」及「國小學童記憶力測驗-英語字彙記 憶測驗」。研究結果發現,音樂情境的有無對學童文章記憶及英語字 彙記憶的影響不顯著,且不同類型的音樂作為背景,對學童英語字彙 記憶力的影響,亦不顯著。

蕭秀娟(2005)以 70 位國小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班級氣氛 量表」及「兒童情緒思量自陳量表」為測量工具,探討音樂輔導活動 方案對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班級氣氛及情緒智力的影響。其間實驗組 接受每週兩節,每次四十分鐘,為期十一週的音樂輔導活動方案。研 究結果發現音樂輔導活動方案對於小五學童的班級氣氛,具有顯著的 立即性影響,但持續性影響則不顯著;對小五學童的情緒智力,亦不 具有立即性影響;學童之音樂喜好,與其生活經驗及對樂曲的熟悉度 有關,類型依次為流行歌曲、新世紀/跨界音樂及古典音樂;選擇與 學童同質,能有效營造和諧之班級氣氛;音樂活動能促進學童身體健 康,建立正向行為。

吳明芬(2007)針對低學業成就的學生設計一套音樂活動,藉以 探討音樂活動應用於國小三年級低學業成就學童,在自我效能與人際 關係兩方面的成效。研究者以 18 位國小三年級為研究對象,並以「國 小學生學習自我效能量表」及「國小學童人際關係量表」為檢測工具,

施以每週兩次、每次三十分鐘,為期八週之實驗。研究結果發現,音

35

樂活動能增進低學業成就學童之自我效能及人際關係,同時也促使學 童建立自信心、增進合作精神。

攀美汝(2007)藉由音樂活動的進行,瞭解一名患有妥瑞症的國 小四年級學童,其情緒控制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從音樂活動進行中 至活動結束,學童的情緒控制均有顯著改善。

邱凡韶(2008)針對 12 名大學女子籃球校隊選手,探討音樂介 入隊選手賽前狀態性焦慮的研究。以「視覺類比尺度量表」、「賽前狀 態性焦慮量表」和「心跳測量」三種方式來來檢測選手的焦慮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音樂介入僅在賽前狀態性焦慮量表中的「認知焦慮」

及「身體焦慮」達到顯著。雖然心跳測量未達顯著,但認知焦慮與身 體焦慮的平均值均下降,選手的自信心也提升。

許游雅(2009)探討國小學童音樂偏好、情緒特質與音樂情緒感 受之間的關聯,以 232 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情緒特質 量表」和「音樂偏好與情緒感受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為國小 學童音樂偏好趨高;三年級學童的音樂偏好程度最高;不同性別對音 樂偏好無差異;不同性別對某些音樂偏好有顯著差異;音樂偏好與情 緒特質、音樂情緒感受皆有顯著相關;情緒特質與音樂情緒感受有顯 著相關;情緒特質與音樂情緒感受對於音樂偏好具有預測力。

傅行健(2009)以台北市 42 位四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音

36

樂情意教學對學童情緒智力的適用性,由研究者自編九堂音樂情意教 學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並以「兒童情緒智力量表」為研究工具。研 究結果發現學童的「整體情緒智力」均達到顯著水準,且不同性別的 學童其「情緒智力各層面」及「整體情緒智力」也是具有差異性的。

林柔廷(2010)為探討團體音樂治療對於青少年憂鬱症狀、自殺 行為、認知三元素及焦慮症狀的成效,以 38 名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

施以「生命態度量表(LAS-C)」、「兒童憂鬱量表(CDI)」及貝克焦 慮量表(BAI)」。結果顯示,LAS-C、CDI 及 BAI 均有顯著下降;兒 童認知三元素量表(CTI-C)則顯著上升。因此音樂治療可有效改善 具有憂鬱及自殺傾向青少年的情緒,降低自殺風險。

謝秀媚(2010)以 85 位國小一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情緒 教育課程對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管理情緒智力的效果。實驗組學童進 行每週一次,每次四十分鐘,為期十二週的關係管理情緒教育課程。

研究結果發現,情緒教育課程能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的衝突處理能力、

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團隊能力及團隊領導能力,但不能提升學童的 分工合作能力。

林士傑(2011)針對 56 位國小六年級學童施以兩個月的靜坐活 動,並以「兒童情緒智力量表」、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Ⅲ)」和「靜坐自我檢核表」為測量工具,以探討靜坐對國小六年級

37

學童的情緒智力與注意力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靜坐有助於提升情緒 智力和注意力;在情緒智力的四個分量表中,「後設情緒」、「自我情 緒察覺與表達」達顯著差異;在注意力的分項測驗中,順序和逆序的 題目施測,實驗組優於控制組。

王秀枝(2012)為探討應用音樂與繪本於生命教育對國小三年級 學童的情緒管理及同儕關係的影響,以 96 名國小三年級學童為研究 對象,並施以「國小學生情緒管理調查問卷」和「國小學生同儕量表」

為測驗工具。實驗結果分為立即性和持續性兩種影響:實驗組學童達 到立即性效果的有「情緒管理量表」總層面、「情緒察覺」分層面、「情 緒調適」分層面、「表達溝通」分層面及「避免衝突」分層面;實驗 組學童在「情緒管理量表」總層面、「情緒察覺」分層面、「情緒表達」

分層面、「情緒調適」分層面、「同儕關係量表」總層面、「表達溝通」

分層面、「避免衝突」分層面、「尊重他人」分層面、「反省回饋」分 層面及「提供領導」分層面均不具持續性效果。而學童對音樂的喜愛 與其生活經驗及對音樂的熟悉度有關,喜好類型依次為動畫卡通配樂、

古典音樂及新世紀音樂或跨界音樂。

辛志鴻(2012)以跳繩運動作為國小學童情緒智能及多向度注意 力影響的介入項目,並分別以 44 位國小四年級學童為實驗對象,在 實驗前測、六週中測及十二週後測採用「情緒智能量表青少年版」和

38

「多向度注意力測驗」為測驗工具進行測試。研究結果發現,要讓學 童的情緒智能各變項均有顯著差異,六週的跳繩運動是不足的;而在 十二週的運動介入後,「情緒智能總分」、「人際能力」、「壓力管理能 力」均達顯著。同樣的,六週的跳繩運動介入,學童的多向度注意力 各變項也是不顯著的;經過十二週後,只有「選擇性注意力」一項達 顯著差異。

趙凰妏(2012)探討國中學生體適能的表現對考試準備期焦慮情 緒的關係,以 599 位國中學生為實驗對象,並以考試準備期焦慮情緒 量表為測試學生準備考試的焦慮情緒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在體適能方 面,不同年級的表現,只有仰臥起坐、心肺耐力達顯著相關;不同性 別則較年級多了 BMI 一項達顯著相關。在焦慮情緒的指標方面,不 同年級只有「昏頭昏腦」構面達顯著相關;不同性別則為「懷憂喪志」

和「憂心忡忡」兩項達顯著相關。若比較五項體適能項目,發現立定 跳遠與考試準備期焦慮情緒的五個構面達顯著負相關;仰臥起坐與力 不從心、憂心忡忡達顯著負相關;心肺耐力與憂心忡忡達顯著負相關;

BMI、坐姿體前彎與考試準備期焦慮情緒的五個構面均未達顯著。

39

40 CDI、BAI 及

1. LAS-C 、 CDI 、 BAI 均顯著下降,CTI-C

41

42

4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