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最佳化感測器配置 - 利用模擬試驗數據

4.4 不同樓高模擬

4.4.2 頻率分解法

在20 層樓模型中,平均誤差與最大誤差都與理論值相差甚大, 比對 FFT 可 以發現第三模態上 FFT 並無該頻率出現,而 SSI 判斷則有零星幾個極點出現,

如圖4-10,導致 k-means 在判斷時,誤判了頻率,也間接的影響最後配置成果。

為了修正此問題,本研究結合了頻率分解法(Frequency Decomposition Domain 簡 稱FDD)。

FDD 能改善過往之模態識別的缺點,並識別出模態頻率與模態形狀,有利 於頻譜能量分析,並解決非線性結構系統的識別問題。用此方法作為SSI 的輔助,

比對SSI 之穩態圖中,每一個穩定極點結果是否與 FDD 頻譜圖相符,確定分析 之正確性,並移除一些穩態圖中,無法判斷之諧和模態,減少K-means 演算法的 誤判,提高最佳配置位置之精準度。

4.4.2.1 FDD 理論及公式探討

Rune & Palle (2001) 提出經由檢測到之結構輸出反應得到結構模態係數,從 此假設輸入與輸出訊號分別為x(t)與 y(t),但輸入訊號難以得知,因此假設 x(t)為 未知數,一個n 自由度系統之隨機過程,其外力輸入和輸出以頻率域表示為:

(4.13) 其中 為外力輸入訊號之能量譜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簡稱 PSD),

是一個 的矩陣,r 為所假設之輸入訊號通道數。 為結構測得之輸出訊

號能量譜密度,其為 之矩陣,m 為輸出訊號通道數。H 為結構頻率反應函

數(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簡稱 FRF)。

FRF 用各模態成組成表示:

( ) ( ) ( ) ( )

yy w = w xx w w

G H G HT

( )

xx w

G

r r´ Gyy

( )

w

m m´

(4.14)

其中n 為模態個數, 為模態阻尼比, 與 依序為無阻尼與含有阻尼的第k

個極點之角頻率, 為各模態之極點,Rk為 殘差矩陣(Residue Matrix):

(4.15) 其中 為第 k 個模態形狀向量, 為第 k 個模態參與向量(Mode Participation

Vector)。當所有輸出點位皆做為參考時,其 與 維度相同,可以將 G 可被改 寫成:

(4.16)

其上標H 為共軛轉置符號。當輸入固定為零平均之白噪音時,其 PSD 為定值,

且PSD 經短時傅立業轉換(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簡稱 STFT)處理後,外 力輸入訊號之Gxx可表示為正實數,將其以Heaviside Partial-Fraction 展開定理分 解後,可得輸出PSD 之殘差形式:

(4.17)

其中Ak為第k 個極點 輸出訊號的PSD 之殘差矩陣,將其展開為:

(4.18)

令 ,可將上是改寫成

( )

1 n

k k

k i k i k

w = w l w l

= +

-

R R

H

(

1 2

)

1/2

k k k i dk k k i k k

l

= -

x w

+

w

= -

x w

+

w

-

x

xk wk wdk

lk Γk

T k =fk k

R Γ

fk Γk

fk Γk

( )

1 1

T H

n n

k xx k xx s s

yy

k s i k i k i s i s

w = = w l w l w l w l

æ öæ ö

=

åå

çè- -R G +- -R G ÷çøè- -R +- -R ÷ø G

( )

1

H T

n

k k k k

yy

s i k i k i k i k

w =

å

= w lA- +- -w lA +- -w lA +- -w lA G

lk

1

2 2

n s s T

k xx k

s k s k s

T H T

k xx k k k xx k k

k

k k k k

l l l l

f f

x w x w

=

æ ö

= çè- - +- - ÷ø

Þ @ =

å

R R

A G R

R G R Γ G Γ

A

H / 2

k k xx k k k

d = Γ G Γ x w

T k @dk k kf f A

(4.18)

將前式簡化成:

(4.20)

再輸入外力為白噪音情況下,可得頻譜矩陣之模態分解結果 (羅俊雄等, 2018)。

4.4.2.2 修正結果

經由FDD 法搭配修正,如圖 4-11,大幅修正參考模態頻率後,再次進行基 因演算法以及最佳化配置,由於在中高模態頻率方面,FDD 法也不易察覺,因此 本研究修正成前 1/2 個模態頻率,將參考模態頻率與 FDD 互相比較,其差異小 於5%,其模態頻率值以參考模態頻率為主,反之以 FDD 為主,其餘找到之模態 頻率為參考模態頻率,進行分析。再次重新針對20 層樓之剪力構架重新進行分 析,經過修正頻率後,穩態圖如圖4-12,模態頻率表如表 4-9。

( )

1

T T H H

n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yy

s k k k k

d d d d

i i i i

f f f f f f f f

w = w l w l w l w l

Þ = + + +

- - - -

G

( )

1

T T

n

k k k k k k

yy

s k k

d d

i i

f f f f

w

å

= w l- +- -w l

G !

表4-9. 20 層樓已修正最佳配置模態頻率誤差表

(Hz) 1st 2nd 3rd 4th 5th 6th 7th 8th 9th 10th Modal frequency (Hz) 0.773 2.147 3.653 5.037 6.429 7.815 9.048 10.390 11.472 12.660 Reference frequency (Hz) 0.773 2.156 3.646 5.036 6.388 7.783 9.015 10.224 11.537 12.699 OSP [1,13] (Hz) 0.773 2.142 3.640 5.031 6.432 7.812 8.981 10.359 11.437 12.596 Error(%) 0.03 0.26 0.34 0.11 0.05 0.04 0.74 0.3 0.31 0.50

(Hz) 11th 12th 13th 14th 15th 16th 17th 18th 19th 20th Avg.(1st -14th ) Modal frequency (Hz) 13.671 14.556 15.516 16.146 16.718 17.233 17.826 19.195 20.246 20.895

Reference frequency (Hz) 13.554 14.176 15.245 15.858 16.134 16.909 17.490 18.608 19.075 20.999 OSP [1,13] (Hz) 13.590 14.408 15.447 16.123 16.235 16.934 16.717 18.178 19.656 21.748

Error(%) 0.59 1.02 0.45 0.15 2.89 1.74 6.22 5.30 2.91 4.08 0.35

圖4-10. 20 層穩態圖與 FDD 圖

圖4-11. 20 層樓修正後最佳配置之穩態圖

從表中可知,原本的最佳配置樓層為14 層與 18 層,修正後之最佳配置樓層 為1 層與 13 層,平均誤差從原本的 17.05%降至 0.35%,最大誤差於第 12 個模 態頻率,有1.02%的誤差存在。

當參考模態頻率不正確時,會影響到整體最佳配置位置,也會影響整體的得

到之結構模態頻率,因此在低模態方面會搭配 FFT 進行辨識,需先求得準確之 參考模態頻率,才可得較精準之最佳配置頻率,由於此法能修正錯誤,因此也用 於其他樓層模擬上。

將FDD 重新檢核 5 及 10 層樓,其參考模態頻率並無差異,得其結果相同,

後續分析接會與FDD 結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