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顧客參與

一、顧客參與的定義

Alam(2006)表示由於顧客的知覺將直接地影響到產品/服務遞送品質,故顧客參與在 新產品/新服務發展過程中乃是理所當然之事,因此,現今許多企業都開始積極建立與顧 客的互動關係。

(一)顧客參與定義為「消費者參與生產和給予服務的程度」(Bendapudi and Leone,2003;

Dabholkar,1990,P.484)延伸這個架構,Meuter and Bitner (1998)基於消費者參與將 服務的產出分成三種類型:

Firm production (公司生產製造) ─是指消費者和公司的員工接觸後在互相合作的情 況下共同生產。

1. Joint production (聯合/共同生產製造) ─是指消費者和公司的員工接觸後在互相合作 的情況下共同生產。

2. Customer production(顧客生產製造) ─是指產品的生產完全由消費者生產的情況,沒 有任何公司或是他的員工參與其中。

3. Firm production (公司生產製造) ─是指消費者和公司的員工接觸後在互相合作的情 況下共同生產。

表 2-1 顧客參與定義

年代 學者 關鍵字 定義

1994 Muller ildman&White 顧客共同開發 顧客在開發專案時共同參與活動的開發 1995 Martin&Horne 顧客參與 顧客以直接,公開的方式,參與在新務發

展活動

1998 Kaulio 使用者參與 顧客與設計流程互動 1999 Camppbell&Cooper 顧 客 夥 伴 關 係

(partnership)

顧客製造企業間以正式工作之關係,參與 發展新產品之活動

2006 Alam 顧 客 參 與 (customer

involvement)

產品/服務提供者與目前(潛在)顧客共同 參與與創新專案的行動,過程,互動,以 預期顧客最新需求及發展新產品/服務 2007 Blazevic& Lievens 顧 客 共 同 生 產

(coproduction)

顧客與企業透過互動過程,創造新的知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顧客參與的優點

新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處於高度競爭市場中,唯有不斷進行研發創新,方能維持 企業競爭優勢;然而,企業在進行創新時,因為面臨顧客需求的不確定性,致使其必須 承擔高度風險及研發費用(Thomke & Von Hipple, 2002),因此顧客若能親身參與新產 品/新服務發展流程中,將可降低研發費用,提高新產品/新服務發展的成功機率。

Alam, 2002; Matthing, Sandén & Edvardsson, 2004 等人指出顧客參與的好處除 了上述所提外,尚有以下:

(一) 幫助企業提供更好與差異化服務。

(二) 降低新產品/新服務開發時間、更易進行使用者教育。

(三) 提高市場對新服務接受度、建立顧客與企業長期關係。

三、顧客參與之重要性

參與對服務品質的評價將有所影響,包含高度的知覺風險,在買賣關係上可提高服 務傳遞品質的重要性,若企業能建立有效的顧客參與關係對顧客滿意、忠誠度與維持率 將有顯著貢獻,並進而改善組織績效(Zeithaml, Berry and Parasuraman, 1993)。

此外,陸續亦有許多學者不斷倡導顧客參與的重要性,相關研究如下:

(一) 首先是 Zeithaml(1981)在研究中發現,在某些服務中,欲達到良好品質與令人 滿意的結果,顧客的主動參與是必要的。例如,在健康保健中(身體檢查、壓力診斷、

體重控制與減肥計畫),唯有當病人主動參與並提供適當的資訊與自我的努力,才可 產生正面結果,所以,健康保健的服務需要顧客的高度參與。

(二) Firat , Dholakia and Venkatesh (1995) 認 為 所 謂 的 「 客 製 化 顧 客 (CustomizingConsumer)」,就是顧客檢視市場所提供的資訊與商品,並為自己創造 客製化的消費經驗。Lengnick-Hall(1996)也提出,企業必須檢查顧客在服務生產過程 中可扮演的角色。在在顯示,顧客參與在服務創造過程中的重要性。

Bendapudi and Leone(2003)認為過去的行銷研究皆著重於經濟方面,而不重視顧客 對參與的潛在心理反應,因此,學者運用社會心理學的自利歸因偏差理論,檢測顧 客參與對滿意度的效應。其中,Bendapudi and Leone(2003)發展兩個研究,分別為:

1. 存有自利歸因偏差下,顧客參與生產的行為與否決定著顧客滿意度。針對 124 位美國的大學生給予情境劇本,爾後,測量受測者的評價,發現顧客參與生產會影 響品質與滿意度,特別是,在聯合生產中,可減少顧客的自利歸因偏差,因此,企 業必須審慎地評估顧客的參與活動。

2. 當結果比預期的還糟時,給予顧客擁有決定是否參與生產的選擇權下,是否減 輕自利歸因偏差。針對 135位美國大學生,給予同樣的情境劇本,找出減少自利歸 因偏差的策略,發現提供顧客選擇是否參與生產的策略,可減少自利歸因偏差。

四、顧客參與的內涵

Rodi and Kleine(2000)在一文—顧客參與的服務生產與交易中,曾將顧客參與定義如 下:顧客參與是一個行為性的概念,指顧客在服務的生產或傳遞過程中,所提供的資源 或從事的行為。其中,Silpakit and Fisk(1985)認為顧客參與包括顧客的「精神、智力上 (mental)」及「體力上(physical)」或情緒上的努力(effort)與投入(involvement)。下列即為 Silpakit and Fisk(1985)所述的精神、體力與情緒等三方面。

(一)精神方面的投入

指顧客在訊息和心智上所做的努力,訊息所指的範圍很廣,小從告訴洗衣店老闆衣 服上有污漬及怎麼來的,大到告知保險專員一個複雜的生涯規劃與理財目標,這些都是 由顧客提供的訊息。

至於心智通常是顧客在認知上所付出的努力(cognitive labor)例如,一個病人必須準備 好如何清楚、有效地對醫務人員說明自己的症狀;或一個房地產客戶必須先溫習相關的 資料後,才能對不動產經紀人提出知識性的問題。

(二)體力方面的投入

包括有形實物和無形的體能勞力。有形資產的範圍小可從描述自己的身體狀況(例 如:對美容師描述自己的指甲),大到顧客本身所擁有或管理的資產(例如:向造景設計 師說明自家庭院的概況)(Lovelock, 1983)。

體力上的努力是某種勞力的付出,例如:顧客在沙拉吧餐廳裡自行盛放食物、遵照 物理治療師的指示安排生活作息等。

(三)情緒方面的投入

例如在與一些不友善、不積極的服務人員互動時,顧客仍必須表現出耐心和氣的態 度,這種情況,在過去的公家單位最常見。Rodi and Kleine(2000)也提出,當顧客認為完 成交易可以獲得高度的利益,其付出的情緒勞力也會比較多。

當然,在許多服務交易的脈絡中,需要複合性的顧客參與要素。例如在與經紀商交 易時,顧客必須要付出精神上與體力上的勞力;參加戒菸課程的人,則需要投注精神、

體力與情緒的勞力。

Ennew and Binks(1999)的實證研究結果顯示,不管是服務提供者或顧客的參與,皆 擁有三種參與構面,分別為資訊分享、職責行為與人際互動。其中,參與的任何概念化,

通常始於雙方的資訊分享。服務提供者必須提供資訊給顧客,這是最基礎的功能之一。

顯然,顧客必須與提供者進行資訊分享,以確保服務能符合彼此的特殊需求。說明如下:

1. 資訊分享(information sharing):

分享資訊給商家,以確定提供的服務符合需求。

其中,資訊可分成兩部份:

(1)必備資訊:當資訊對服務傳遞為先決條件時。

例如:在申請長期擔保貸款時,公司必須事前準備營運計劃書;

(2)非必備資訊:此種資訊並非必備,若擁有則提供者可產生更適當的服務。

例如:在不同情境下所做的營運預估,可擁有彈性的付款時刻表。

2. 職責行為(responsible behavior):顧客擔任兼職員工的工作,例如負起自我財務規劃 及監視投資之責。

3. 人際互動(personal interaction):包括許多人際關係因素,像信任 (trust)、可靠 (reliability) 、 支 援 (support) 、 合 作 配 合 (cooperation) 、 具 彈 性 (flexibility) 及 承 諾 (commitme)等。

學者依據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Blau,1964;Thibaut&Kelley;Homas,

1958)發展 CVP的前因,分別為:

(1)顧客的整體滿意度(顧客對之前服務的整體性評價)

(2)顧客的知覺性支援(顧客認為組織對顧客貢獻的重視程度與組織是否關心顧客利益的 整體性概念)

(3)顧客承諾(反映顧客對組織的心理依戀與顧客對彼此關係是否重要的概念)。

其中,學者考查許多學者對顧客所扮演的角色,將其分為三種:贊助者、人力資源與 組織的顧客。並且依角色的不同發展出三種自願性表現,分別為忠誠、合作行為與資 訊分享,茲探討如下:

(1)忠誠(loyalty):

顧客會表現出,對組織的忠誠度且顧客認為組織的利益優於個人利益。所以,顧客 會傳出對組織有利的口碑與建議,此種行為有助於組織建立正面的企業形象與較高的服 務品質期待。此屬於購買服務後的行為。

(2)合作行為(cooperation):

當顧客的行為有利於良好服務的傳遞,稱之為合作行為。例如:顧客對角色的扮演 有正確的期待。

(3)資訊分享(participation):

意指顧客積極且有責任性的涉入於組織的治理與發展。例如:顧客對組織的抱怨與 建言,皆有助於組織補救既有的服務問題與創造全新的服務。根據ettencourt(1997)對 participation的解釋,本研究認為較偏向顧客與組織間的對話,且為了與顧客參與有所區 別,取名為資訊分享。

(四)不同服務下的顧客參與水準:

Bitner, Faranda, Hubbert and Zeithaml(1997)根據 Hubbert(1995)而改編並認為,

隨著不同的服務場景,所須的顧客參與水準亦具差異性,見表 2.1-1所示。表中,說明 了顧客須提供的三種參與水準,並且皆以末端使用者及企業間為例。

在一些服務類型中,顧客只須現身,即所謂低度的顧客參與,其餘的服務生產工作 則交由服務提供者來執行。例如:參加交響曲音樂會的聽眾,並不須參加演出只須出席 音樂會就能感受臨場的震撼之美。而在企業對企業的服務脈絡中,亦是如此。例如:企 業會將環境的清潔工作委外於外設的清潔公司,企業只須替其開門或交付鑰匙即可。

1. 中度的顧客參與:

則是需要顧客的投入以助服務提供者創造服務。其中,顧客的投入包括:資訊、努 力或實體事物。例如:顧客委託會計師報稅時,顧客的投入,包括:資訊方面,提供婚 姻狀態及家庭成員數目;在努力方面,顧客將上述資訊做一些整理,使會計師易於瞭解;

在實體事物方面,提供保險費收據、貸款利息清單或捐款證明…等等。同樣地,當顧客 是企業時,則會遇到更繁雜的投入。

而在其他情況中,當顧客必須實際且共同創造服務時,則稱為高度的顧客參與。在此狀 態下,顧客是重要的生產性角色,若扮演的不恰當,將會影響服務的結果。例如:教育、

訓練及塑身,若是顧客不好好的學習、練習及吃正確的食物並運動,單單靠服務提供者 是無法達到預設的要求、目標。同樣地,當企業尋求外部的管理諮詢時,首先是,讓專

訓練及塑身,若是顧客不好好的學習、練習及吃正確的食物並運動,單單靠服務提供者 是無法達到預設的要求、目標。同樣地,當企業尋求外部的管理諮詢時,首先是,讓專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