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在高齡者休閒參與研究上,分別從高齡者、休閒參與、高齡者休閒參與與 情形三部份做討論。

一、高齡者

首先必需瞭解高齡者定義,以確定本研究立論基礎,其次再瞭解老化現象對高 齡者在行動上的影響,其說明如下:

(一)年齡界定

日本、中國大陸、法國皆以 60 歲為標準,另外像美國、英國、德國、荷蘭、

加拿大、義大利、瑞典、盧森堡、西班牙皆以 65 歲為標準;又如美國老人扶助法、

德國老年年金法、紐西蘭老年年金法,均以 65 歲作為取得福利資格的標準(吳老德,

2003)。我國老人福利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指年滿 65 歲以上的人為高齡者,公務人 員退休法第五條也規定,年滿 65 歲為法定退休年齡的範圍。1956 年聯合國世界衛 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也以 65 歲視為老年的起點,並指出超過 65 歲的 老年人口如果超過該國總人口百分之七,以達到高齡化社會的標準。

從以上相關資料顯示,65 歲界於退休年齡的門檻,是從工作角色退居下來的年 紀,視為即將面對另外一種生活態度的年齡,同時可享受政府所提供社會福利的基 準門檻,故凡年齡在 65 歲以上者,即視為本研究之對象。

(二)老化現象

老化是身體結構或功能退化的現象,這牽涉到一個人身體的細胞、有機組織、

神經系統、感覺系統的生理變化過程,從出生到終老死亡的生命過程,就是一個人 的老化過程(吳老德,2003)。

高齡者一般來說到了人生最後階段,其各方面的改變易反映在老化現象上,可 從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等探討老化對高齡者生活的影響。

生理老化上,蔡文輝(2003)指出高齡者老化的現象會造成個人身體功能衰退,

身體器官會視個人情況漸漸走下坡,身體功能會漸漸失調。如果又加上病痛纏身,

更容易使人體的抵抗力減退,更加快老化的速度,對高齡者而言,到了功能失調情 況下,容易產生關節退化、行動不便困擾,或是一般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心 臟病、心肌梗圔等症狀,深深影響著晚年的生活品質(吳老德,2003)。

心理老化會因生理的老化,讓高齡者記憶力減退、反應速度與學習速度變慢 等現象發生。當這些情況產生後,高齡者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負面心理情緒(吳老 德,2003)。面對老化的心態調適程度,有些人趨向樂觀面對生活,有些人則以消極 方式等待死亡,如有老伴或是老友一起參與社會互動,則對老年心理會有正面影響

(林信男、林憲,1987)。但相反地,老年也可能面臨喪失配偶老年孤獨、疾病死亡 的問題而使心理情緒起伏較大。

社會老化主要指個人的角色與他人的關係發生轉變,像是家人之間要面臨子女 獨立離巢、配偶離異死亡的轉變,導致必需承擔孤獨寂寞,或是從工作到退休這段 社會角色轉變,使得人際關係頓時改變,生活上也容易失去目標重心,如調適不好 容易與社會脫節;但如果調適順利,退休後的高齡者可透過休閒活動參與,使原本 退休後失去工作角色認同的感覺,又重新獲得有意義的社會角色支持,重新提升其 自我尊嚴(施清發,1998)。

另外在探討個人老化與社會關係的相關理論有三種,分別有活動理論、解脫理 論與屬性理論。從不同理論當中發現不同的態度將會影響著高齡者往後生活態度,

可做為解釋成功變老的理論基礎,其說明如下(李晶審譯,2000):

活動理論(The Activity Theory)是指個人在老化後除了生理上有所改變外,其他 和一般中年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依然有相同的心理與社會需要。故當高齡者面對生 活中重要他人,如父母、配偶或好友從生活中消失時,若能學習新的興趣或活動彌 補心靈空缺時,孤獨的感覺就會相對減少。在這觀點中,成功變老的個人仍對社會 保持積極的參與度。

解脫理論(The Disengagement Theory)相對於活動理論觀點,認為個人在老化後 會從社會中撤退。退縮是隨著不斷地反省、自我成長和對其他方面減少興趣而來。

這樣心態的老人容易被動消極,如果對自我過去尚未作好反省準備就從社會中退 縮,將可能導致個人萎靡不振。

屬性理論(Attribution Theory)認為人生是連續發展的歷程,個人的人格與行為特

徵會保持某種程度一致性和穩定性。因此,進入老年期後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活動和 社會關係型態只是青年期生活型態的延續,強調過去經驗對老年生活適應的影響,

其人格因素是主要因素,如果天生樂觀又活潑的人相信他們能利用自我特質和態 度,影響事情的結果;如果較容易無助沮喪的人,會認為自己無法掌控環境。

由於老化過程是不斷進行且不可逆的,除了必需被迫接受不斷老化的事實外,

更應積極朝成功老化努力。劉正文(2005)認為成功老化的高齡者應具有較低的得病 風險及失能機率,能夠主動解決問題,擁有好的語言技巧和社會接觸,且能參與生 產性活動,其具備的三項特質分別為身體和功能上的健康、擁有高心智功能與主動 參與社會的能力。另外林麗惠(2006)亦說明所謂的成功老化應能夠使個人健康自 主、經濟有保障、在心理上對老化抱持正向樂觀看法、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和社會事 務。

高齡者在老化過程中,生理、心理或是社會層面最後必頇面臨生活上的調適,否 則容易因轉換過程不順利,而影響高齡者生活。李淑芳(1984)提出參與休閒活動可 以滿足高齡者對老化事實調適的需要,提供生活調適機會,發揮其最高自我照顧能 力,以達到成功老化。故參與休閒活動扮演著成功老化的關鍵,以有效減緩老化速 度。

二、休閒參與

首先定義休閒的涵義,並從休閒特性中探討休閒參與的過程,以瞭解休閒參與 所強調的重點。

(一)休閒(Leisure)

古代休閒概念較偏向特定休閒活動追求,對休閒時間概念較薄弱,休閒時間或 活動大都僅限於少數特權或支配階級所擁有。但現在來說,強調休閒時間的獲得,

比較不在意休閒活動內容規劃、時程安排或本身活動效能(許義雄,1980)。

休閒一詞從英文來看源自拉丁字 licere,為「准許」、「自由」的意思,因此休 閒常會被解釋為自由時間(free time)的運用,其結果是令人愉快及享受的(施清發,

1998)。Kelly 認為休閒亦是一種「成為狀態」(state of being),指擺脫生活必需時間 後的自由,也是一種直接的體驗,當最投入的時候,能達到流暢(folw)的感覺,容

易忘記時間存在(趙冉譯,2000)。休閒是一種渴望狀態或是愉悅的經驗,是在自由 時間中從事的活動,其休閒經驗包含三個元素,包括自由知覺、自主性活動與有益 的結果(李晶譯,2000)。

從時間觀點解釋休閒,通常是指在生活中,有相對較多的自由做自我想做的事 情,亞里斯多德稱之為空閒時間(available time) (De Grazia, 1961) 。休閒時間是自由 時間,必需和生活所需、生理所需、身體情感所需、工作與工作相關的活動所需時 間分開 (Nash, 1960) 。王素敏(1997)指出除了工作及維持生存所需的時間之外所剩 下的時間,都能算是休閒。可見休閒如果從時間觀點來看,指的是必需能維持基本 生存需求之後,有多餘時間下所從事的事情,也暗示休閒時間會因為個人工作條件 所花費時間不同,可能影響休閒時間長短。

從心理層面來看,休閒是一種重要且特殊的心理狀態,是義務的相反,自由不 受外力強迫的,因為休閒不只是在時間上的自由,且在心理上或生活哲學上會達到 心理自由狀態 (Cordes & Ibrahim, 1999) 。從事休閒活動者,可從其中感受到內心 自由與忘我的享受,其中最主要的特性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且能滿足個人內在需要 (Neulinger&Breit, 1969) 。休閒不是因其地點、內容或時間等外在因素而做的事,

是因其精神狀態想做而做的事。也就是說,個人決定參加某些活動,是根據預期參 加這活動能得到自由精神狀態而做的,且任何人都可以不依賴外在因素而去做自己 想做的事(趙冉譯,2000)。是一種不急躁、帄和、愉悦、昇華與寧靜的心理狀態,

是個人主觀感受(涂淑芳,1996)。所以休閒可說是個人心理主觀的想法,是一種自 由的精神狀態。如果能讓自我從活動中得到正面的情緒,即可算是休閒。

從活動觀點而言,休閒是工作時間除外,透過自我有意願的選擇,參與可提供 自己歡樂、滿足且能修身養性的活動方式(沈易利,1995),是在自由時間下隨心所 欲從事擺脫職業束縛的活動(張春興,1983)。總而言之,休閒強調的是非工作時間 下,從事自我喜歡的活動,以擺脫工作煩惱外,更達到提昇精神愉快的層次。

根據上述對休閒定義,可得知休閒最強調的是自由的概念,也就是說當自我在 從事這活動時,是在自由不受拘束的時間下,心理也感覺到自由沒有壓力,選擇自 己想從事的活動,無形中就容易在活動過程中感覺到快樂,進而滿足生理與心理的 需求。

(二)休閒參與

Ragheb 和 Griffith (1982) 視為參與某種活動的頻率或象徵個體所參與之普遍的 休閒活動類型。是一個人在一天 24 小時扣除必需使用時間及約束時間後剩餘的時 間,在此剩餘時間下能自由支配,所從事參與活動的情形(高俊雄,1999)。謝清秀 (2004)則強調是在自由時間下所從事的休閒活動頻率與項目。

從這當中,發現學者在探討休閒參與時,除了說明是在身心自由的情況下所從 事參與的活動,更強調參與活動的時間頻率與活動內容。也就是在休閒參與過程中,

從這當中,發現學者在探討休閒參與時,除了說明是在身心自由的情況下所從 事參與的活動,更強調參與活動的時間頻率與活動內容。也就是在休閒參與過程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