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齋戒之源流與道教的關係

第二節 「齋戒」的理論與精神

孔子認為祭祀鬼神之前要先齋戒,選擇日子來朝見國君,這兩種動作都是害怕 人民對於祭祀和見君不夠敬重,而有齋戒的要求。然後是齋戒的精神,分為對 先人的祭祀與對神明的祭祀。第三節是道教與齋戒的關係,道教崇拜神仙,注 重祭祀祈禱,故要求祭祀者必須在祭祀之前須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心 口身潔淨,以示虔誠。齋戒是因醮壇祭禱之舉行而設立。第四節是道教齋、醮 之差別,「醮」是一種古代禱神祭拜的祭禮。第四節 談道教「醮」、「齋醮」

的意義及其「齋」的差別。

第三章道教的齋懺思想與《無上祕要》,包含三節:第一節是道教的齋懺 源流,先秦之鬼神崇拜和巫術之術,就是道教齋醮儀式之淵源。道教科儀的由 來與中國古代祭祀前的修齋守戒有關,而道教儀式的由簡而繁,乃是經過外來 宗教如佛教的刺激,隨著時代演變而來。道教儀式包含各種儀禮規範。第二節 是道教科儀的初創、修訂與整理,改造原始道教的是葛洪。寇謙之改革天師道,

製訂樂章誦戒新法,整理道教典籍,陸修靜的整理道典,首倡三洞之說。陶弘 景的《真靈位業圖》對道教繁多雜染的神仙體系進行了分類。第三節談的是《無 上祕要》的編籑、源流與大意。《無上祕要》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道教類書,其

中廣泛收錄道教經籍圖文,富含得道成仙的思想,本節考察該書如何成形?內 容大義如何?

第四章〈無上祕要〉的「戒律」。第一節是儒家的道德規範,第二節至第 五節談的是是《無上祕要》的〈洞真戒品〉、〈洞玄戒品〉、〈洞神戒品〉等 戒律的性質、特色與作用。

第五章〈無上祕要〉的各種齋法,談的是各種齋法的性質、作用與儀式的 內容,〈無上祕要〉的齋法記載有〈齋戒品〉、〈靈寶齋宿啟儀品〉、〈三皇 齋品〉、〈塗炭齋品〉、〈盟珍齋品〉、〈三元齋品〉、〈金籙齋品〉、〈黃 籙齋品〉、〈太真下元齋品〉、〈太真中元齋品〉、〈太真上元齋品〉等等。

第六章結論,針對本文的整體研究做概括性的討論,以呈現本論文的研究 成果。

第二章 齋戒之源流與道教的關係

道教孕育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地,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是中國社會 歷史發展和道家自身衍變的產物,是黃老思想結合神仙思想、陰陽的數術、鬼 神的觀念,並且吸取宗天神學、讖緯神學等而有道統率的龐雜的思想體系。31按 照宗教學的理論,宗教的活動是宗教的四大要素之一,而宗教的活動的核心是 祭祀。32宗教祭祀是人向神靈禱告和祈求的交通方式,宗教祭祀的本質是神靈 信仰。人類的宗教經歷了原始宗教和人為的宗教兩大階段。而這兩大宗教都有 祭祀儀式,以滿足人們的祈求願望。33

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在其所著的《金枝》認為宗教包含信仰理論和實踐行 動兩大部分。這兩者中,顯然信仰在先。因為必須相信神的存在才會想要取悅 於神。然而這種信仰如不導致相應的行動,那它仍然不是宗教而只是神學。34而 取悅於神的行動,就是通過祭祀儀式。35

第一節 儒家齋戒的意義

「齋」是改變飲食,潔淨身心,「戒」是遵守道德戒律與禁忌的行為,為 宗教因素而改變飲食及生活作息。這種因宗教因素而改變生活型態的儀式不僅 僅是中華文化所獨有,天主教的「四旬齋」、佛教的「過午不食」、伊斯蘭教 的「齋戒月」(Ramadam)或原始民族宗教的類似儀式,都有為宗教因素而遵守 飲食和行為上的禁忌或某些不可逾越的規矩。

「齋戒」在中國文化也經歷了不少的變遷,初為先秦的「齋戒」;東漢時 代佛教的傳入中國、本土道教的興起,都讓「齋戒」有了些許的改變;魏晉時

31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卷 1,頁 84。

32 前蘇聯宗教學者約克‧阿‧克雷維列夫更將祭祀儀式獨立出來,作為宗教的五大要素之一。

參見於約克‧阿‧克雷維列夫,《宗教史》中譯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年),

頁 2。

33 張澤洪,《道教齋教源流芻析》(中國:道學網,2011 年)頁 1。

http://www.dao123.org/xueshuyanjiu/xueshu595.html

34 弗雷澤,《金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77。

35 張澤洪,《道教齋教源流芻析》,頁 1。

期,梁武帝又受佛教影響規定齋戒期禁食肉類。北周武帝宇文邕於建德六年,

在通道觀道士的幫助下,自纂道書,題為《無上祕要》。在《無上祕要》中多 次記載著齋戒、齊上、懺悔等語,以及各種的應用齋法。如〈齋戒品〉、〈靈 寶齋宿啟儀品〉、〈三皇齋品〉、〈塗炭齋品〉、〈盟珍齋品〉、〈三元齋品〉、

〈金籙齋品〉、〈黃籙齋品〉、〈太真下元齋品〉、〈太真中元齋品〉、〈太 真上元齋品〉等。

古漢族在舉行祭祀之前,需「卜日」占卜決定祭祀的日期,然後「誓戒」

與「宿」告知相關人員接下來需要祭祀,才「齋戒」開始,《禮記‧祭統》說:

及時將祭,君子乃齊。……是故君子之齊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 齋七日已定之,致齋三日以齊之,定之之謂齊,齊者精明之至也。然後 可以交於神明也。是故先期旬有 一日,宮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齊七日,

致齋三日。君致齊於外,夫人致齊於內,然後,會於大廟。36

不只國君得須「齋戒」,在祭祀之前也要請夫人與百官「齋戒」,先散齋 七日,在致齋三日,俾使身心內外臻於潔淨,然後才能進行各種重要禮儀祭祀。

以上是國君「齋戒」儀式要求。目前所見先秦文獻中關於「齋戒」流程的記載 多半是國君天子、卿大夫、士等,庶人的「齋戒」流程則付諸闕如。

由於古漢族與「齋戒」有關的字詞除「齋」、「戒」以外,尚有「宿」、

「肅」、「齊」、「醮」、「宿戒」、「齋戒」、「齋直」與「齊上」……等 等,時常混雜使用,難以明確定義。設若「齋戒」連稱,其義指整個齋戒儀式。

《孟子‧離婁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又如《墨子‧

尚同》:「是以率天下之萬民,齋戒沐浴,潔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有 時「齊」字代替整個齋戒儀式,如《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齋、戰、疾。」

或《禮記‧祭統》:「齊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37孔子所謹慎 從事的有三件事是齋戒、戰爭和疾病,而齋戒視為首要。又關於齋戒的實施期 間,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以下先論說「齋」與「戒」的基本意義。

一、齋(齊)

「齋」字,會意兼形聲字,《說文‧示部》:「齋,戒潔也。從示,齊 省聲。」本義為齋戒,即古人在祭祀或舉行其他典禮前不飲酒、不茹葷、沐浴 更衣、別居清心寡欲、以示虔敬。此字的本義為齋戒;引伸指恭敬、莊重;又

36 孫希旦,《禮記集解》,卷 47,〈祭統〉25,頁 1239。

37 張明嫏,《先秦齋戒禮研究》,頁 11-12。

引伸指整潔的房舍;引伸也指誦經祈禱求福一類的活動;又引伸指信仰宗教的 人所吃的素食;用作動詞表示施捨飯食、衣物給僧人。38

「齊」字,象形字。《說文‧齊部》:「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

本義為禾麥吐穗上平整,高低、大小一致;引申泛指平整,即大小、長短、前 後等相差不多;用作動詞,指使整齊、齊平、相同;用做副詞,表示動作行為 一致,相當於一齊。齋戒要整肅自己,故用作「齋」,指齋戒,古人祭祀或舉 行典禮前整潔身心,表示虔敬;又引伸指莊重,肅靜。39清人段玉裁言齊字可 假借為臍、齋兩字。故知「齋」借用「齊」字以示意,在古書中「齋」、「齊」

二字可連用。

齋字在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齋」之義,許慎《說文解字》將之歸於「示」

部,說:「戒絜也。」表示戒是戒慎的、潔淨的。段玉裁注:「(祭統)曰:

『齊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齋戒,或析言,如七日戒,三日齋 是。此以戒訓齋者,統言則不別也。側皆切,十五部。」段氏引(祭統)指出

「齋」與「戒」二字可析分為不同意義,也可以用共通的意義。又如《國語‧

楚語下》:「為齊敬也。」韋昭注說:「齊,絜也。40」是將「齊」字解作「絜」,

為修整之意。又《禮記‧祭義》:「齊三日。」則釋做「致齊」。又《楚辭‧

大司命》:「吾與君兮齋速。」宋人洪興祖在《楚辭補註》說:「齋,戒也。」

41將「齋」字作齋戒解。

先秦「齊」作「齋」時,若做形容詞用時,解釋為「戒」、「絜」,即戒 慎、潔敬之意。如果作名詞或動詞時,則解為齋戒之意。古漢族對「齋」的定 義與現代只視「齋」為飲食改變的概念大為差異。

「齋」即齊也。《禮記、祭統》說:

及時將祭也,君子乃齊。齊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是以君 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則不齊。不齊則於物無防也,嗜欲無止也。

及其將齊也,防其邪物,訖其耆欲,耳不聽樂。故(記)曰:「齊者不 樂,」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苟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苟動,必依於禮。

38 穀衍奎,《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年),頁 1111。

39 穀衍奎,《漢字源流字典》,頁 1111。

40 三國‧吳,韋昭注,清錢大晞校:《國語》(明刊重道二年本,《叢書集成新篇》冊 109),

卷 18,頁 642。源文本來源於“中華文化網",背樹諼草據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師範大學古 籍整理組校點。

41 宋‧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 年),頁 121。

是故君子之齊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齋七日以定之, 致齋三日 以齊之,定之之謂齊,齊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於神明。42

據《禮記》的說法,齋是古人在祭祀之前,藉由對自己身心活動的約束行 為,以達到舉止合宜、精神專一、心無雜念的狀態,如此方能與神明或德溝通

(周西波 2003:3 )所以《禮記‧祭法》說:「故散齋七日以定之,致齋三 日以齊之,定之之謂齊,齊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又在《孟 子‧離婁》說:「齋戒沐浴則可以事上帝。」由此可見「齋」其目的是為了能 使自己清靜無念而能與上帝神明交通有所感應的境界。

齋可分「散齋」與「致齋」兩種,敘述如下:

(一)、散齋

從天子以至士人,在接到通知即將舉行齋戒之後,就開始齋戒的生活。《禮 記‧祭義》說;

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 所樂,思其所嗜。齊三日,乃見其所為齊者。43

鄭玄曾對它作注:「致齊,思此五者也。散齊,散齋,不禦,不樂、不弔耳。

鄭玄曾對它作注:「致齊,思此五者也。散齊,散齋,不禦,不樂、不弔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