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2 車 輛延滯

2.2.2 車輛延滯模式

關於車輛延滯的估計,學者們依其影響變數與到達型態之不同,而提 出不少估計方程式。一般考慮延滯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到達率、飽和流率、

週期長度、有效綠燈時間及I-ratio(即到達車輛的變異數與平均數之比)

等。至於到達型態主要有三種:Regular Arrival、Random Arrival、Platoon Arrival【10】 等,其中以第一、二類的研究較多,第三類較少,但第一類 到達型態較不合乎實際路口車流情形,且過於簡化,因此以第二類的應用 較多,如表2.3 所示。以下則分別敘述各模式之特性與優缺點:

(1)Clayton(1941)

最早的延滯模式即由Clayton 所提出,假設車輛是以一規律的型態

(Regular Arrival)到達號誌化路口,所得車輛平均延滯如以下公式所示:

該公式成為日後各延滯模式的基礎,即為各模式的第一項。該模式的 缺點為假設過於簡化,車輛規則到達與實際情況不符,也無法估算過飽和

(overflow)情形的延滯,易低估實際的車輛延滯。

(2)Wardrop(1952)

其到達假設為Poisson Arrival,此式當 s 增加時,則此式趨近規律到達 之模式Clayton 相近,導得平均每車延滯公式為:

(3)Webster(1958)

以電腦模擬的方式而得出延滯公式,此公式表示如下:

該式係假設車流抵達為Poisson 分配其中第一項為均勻延滯(Uniform

)

delay) ,屬週期性延滯。第二項為了調整車輛隨機到達所產生的延滯,又 稱Random delay。第三項為經驗調整部分,使均勻延滯與隨機延滯的總和,

更能符合實際的延滯值。其缺點為當x 趨近於 1 時,平均延滯將急遽增加,

乃因其假設系統已在穩定狀況下,然而此假設並不符合實際交通狀況。另 外第三項約為總平均延滯之5~15%,因此一般應用多採用以下式子:

(4) Miller1(1963)

未假設任何到達分配或到達率,而以I 值來表示車輛到達的狀況,但

其overflow 之平均每車延滯估計為將其應用於 Poisson Arrival,可導 得下式:

(6)Huctchinson(1972)此公式乃修改 Webster’s 公式而得,其在第二項 Random delay 中加入 I-ratio,當 I=1 時,呈 Poisson 分配,即為 Webster’s 公式之理論依據,如下式:

表2.3 延滯模式整理表

發表年 作 者 公 式 1941 Clayton

1952 Wardrop

1958 Webster

1963 Miller1 d = ( 1

λ

) { C ( 1

λ

) + [ ( 2 x 1 ) I / q ( 1 x ) ] + ( I + y 1 ) / s } / 2 ( 1 y )

1968 Miller2

1972 Huctchinson

1985 HCM

1988 Akcelik

Generalized

(7)HCM(1985)

第一項為均勻延滯(Uniform delay) ,第二項為漸增延滯(Incremental delay) ,此延滯產生係由於車輛的隨機到達及設計不良的時制計劃,因此 上游路口號誌之影響,而呈車隊(platoon)到達,所以 HCM 依照各種不同的 因素,如號誌種類、車道群總類、v/c 值及五種車輛到達路口狀態,分別 制定其調整因子(Progression Adjustment Factor, PF) ,在實際操作時將路口 停等延滯值算出後,選定適合其路口狀態之調整因子,以作為調整此路口 實際停等延滯值之「乘數」,相乘後得到更精確的路口停等延滯值。

(8)Akcelik Generalized(1988)

一個總合HCM、澳洲及加拿大等延滯模式的公式,利用不同的校估

表2.4 各延滯公式之 Akcelik 公式參數對照表

延滯公式 m n a b

1985HCM 4 2 0 0

澳洲容量 12 0 0.67 1/600

加拿大容量指引 4 0 0 0

TRANSYT8 4 -1 0 0

Akcelik 8 0 0.5 0

替代 HCM 0 8 0.5 0

(9)何美瑩(1990)

以Akcelik 於 1988 年所發展的 Generalized Model 為依據,分別調查七 個路口之幾何特性、交通號誌特性及交通特性,利用數量方法與統計理論,

尋求最佳參數組合,建立適合台灣現況的延滯模式。研究發現國內由於混 合車流中機車比例較高,使得一般路口之平均延滯較國外路口狀況所得的 模式值為高。公式如下:

中央分隔之多車道路口:

[ ]

{

y x x x Q

}

d

= 0 . 68 ( 1 − λ )

2

/ 2 ( 1 − ) + 225 ( − 1 ) + ( − 1 )

2

+ 47 . 2 /

單行道路口:

d = 0 . 7 { ( 1

λ

)

2

/ 2 ( 1 y ) + 225 ( x 1 )

2

+ 18 ( x 0 . 46 ) / Q }

(10)HCM(2000)

延滯模式中,第一項為假設均勻到達所產生之Uniform delay(均一延 滯),第二項為考慮因隨機到達所增加之延滯量,第三項為因初始等候所造 成之延滯,該公式與1985 年版 HCM 延滯公式類似,選定適合其路口狀態 之調整因子,以作為調整此路口實際停等延滯值之「乘數」,相乘後得到 更精確的路口停等延滯值,公式如下:

(11)台灣地區公路容量手冊(2001)

採1994 年版 HCM 延滯模式,該模式考量路口溢流與車道群問題,第 一項為假設均勻到達所產生之Uniform delay(均一延滯),選定適合其路口 狀態之調整因子,以作為調整此路口實際停等延滯值之「乘數」,第二項

(1) Pretty’s Method (1979)

針對行人穿越道路方式分為三種,分別是穿越一街道、穿越兩街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