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如果說:「攝影」是魔法師的百變戲法,而「相機」就是那製造奇妙幻影的魔 法棒。

攝影 (photography),俗稱拍照、照相,是一種利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 的過程,通常是透過相機,補捉光、影的變化來表現攝影者的想法。人們可藉由產 生出的相片等成品,來體味箇中的意義或是意境。

早 在 十 六 世 紀 時 , 畫 家 坡 爾 塔 (Porta, 1538-1615) 就利用照相暗盒 (camera obscura) 的方法來記錄光影變化,堪稱是相機的始祖。這種暗盒在拉丁語裡指的是

「黑暗的房屋」之意,乃是利用一間黑暗房屋牆上或窗戶的小孔裝置,將外面的景 物光線透過小孔投射到對側的平面牆或布幕上,以針孔成像原理,整個屋子就像是 個大型的針孔照相機 (pinhole camera) 一般,但以當時的方式並不能直接記錄影像。

坡爾塔在 1558 年其所著「自然魔術」一書中,曾推薦使用這種暗箱的方式來作為 繪畫的技巧:「利用這種暗箱的裝置,把影像投射到畫板後,以鉛筆來勾繪輪廓,

再經著色後就完成了一幅畫。」這種暗箱技術發展到了 18 世紀,已經成為學術上普 遍運用的原理,尤其是在有關光學和繪畫的學說上著墨更多 (曾恩波,1973) 。

根據上述來看,鏡頭和暗箱二者,是相機 (camera) 成影的基本要件,但若要 將影像記錄下來,則另需要感光材料才可行。在過去的年代是以銀鹽底片作為感光 材料,經過底片感光,隨受光部份的光量不同而產生化學變化,形成濳像後保留在 底片上。

在 20 世紀中後期,因顯相技術的進步和革新,人們利用 CCD、CMOS 等新 的感光元件取代了原有底片的功能,這劃時代的技術革命讓攝影工業從此告別膠捲 年代;網際網路應用的多元化,行動電話、電腦等數位化產品也開始配備攝影功能,

我們信手拍攝的相片馬上可以藉由網路、無線、藍芽等方式隨時傳播到各地,無形 中讓「攝影」這件事與我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進入了截然不同的數位世紀。

一、數位單眼相機的定義

數位相機興起開啟了新的產業革命,由於數位相機拍後立即可看的方便特性,

開始讓許多人對攝影慢慢產生了興趣。但坊間的數位相機廠牌眾多,從簡單功能到 複雜操作機型應有盡有,但什麼樣的相機才能稱之為數位單眼相機? 如與一般消費 型數位相機相比,差異何在? 目前所俗稱的數位單眼相機 (DSLR),全名為「數位 單眼反射式相機」,是一種以數位方式記錄成像的相機 (劉沛民,2010)。

「單眼」指的是使用者透過在構圖時透過觀景窗內所看到的影像,跟實際拍下 的影像是從同一組鏡頭來成像。在以往傳統底片時代的傻瓜相機,鏡頭和觀景窗的 裝置互相分開,所以使用者在透過觀景窗之構圖影像與實際的成像會有視差問題存 在。另外目前流行的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則是採 LCD 來取景,不會有視差的問 題產生 (柯呈和,2010),承上所述,是否利用同一鏡頭來觀景和成像則成為關鍵點,

故使用分開裝置的觀景窗的傻瓜相機或以 LCD 取景的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不能 稱之為「單眼相機」。

「反射式」意指先是從單一鏡頭進光後,再利用反光鏡來折射影像,透過五稜 鏡 (pentaprism) 進行影像翻轉,讓使用者可以從觀景窗 (viewfinder) 中就可看到上

下左右都正常的影像。每當使用者按下快門時,反光鏡便會升起,經由鏡頭捕捉的 影像便會直接進入底片,由於是透過同一顆鏡頭來觀看、擷取影像,因此二者之間 的大小比例幾乎是相同的 (柯呈和,2010)。

圖 1 數位單眼反射式相機結構

資料來源:重新深入DSLR寫真與後製功力再提升 (頁14) ,柯呈和,2010,臺北:博碩文化。

數位單眼相機屬於數位靜態相機 (digital still camera, DSC) 與單眼相機 (SLR) 的交集 (劉沛民,2010) ,簡而言之就是就是傳統單眼相機 (SLR) 的數位版,也就 是將原先底片的功能改為 CCD 或 CMOS 等電子式的感光元件來取代,再把進光 轉換成數字模式,取消底片過片結構,最後加上圖像處理器、電池、記憶體等電子 裝置而成。但最重要的是,數位單眼相機保留了最基本的光學原理,為「單眼相機」

的精髓所在。

二、數位單眼相機之特性及原理

數位單眼相機有著以下幾項重要且不同的特點,有別於傳統的單眼相機和一般 消費型的數位相機:

(一) 光學原理之運用

光學觀景窗 (optical view finder, OVF) 是單眼反射式相機的重要的特徵之一,

不同於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採用數位顯示,大部份的數位單眼相機都是以光學觀景 窗來取景,從 OVF 看到的影像,是利用鏡頭進光,再透過五稜鏡反射直接成像。

以成像原理來看,並無法以 LCD 顯示幕來取景,但 2005 年在 FUJIFILM 推 出 FinePix S3 Pro 相機之後,透過新的 live image mode (live view) 的革命技術,使 用者可從 OVF 或 LCD 來取景構圖,這關鍵性的便利功能,拉近了一般使用者對 數位單眼相機的距離。繼 FUJIFILM 之後,各家相機大廠也陸續推出不同型式的 live view 來應戰。百家爭嗚之下,讓數位單眼相機和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的界限愈 來愈模糊。

(二) 可更換鏡頭之設計

除了少部分鏡頭與機身採一體製造的機種外,大部份的數位單眼相機,都是可 拆換鏡頭 (interchangable lens) 的設計。各家大廠也都有各自的鏡頭群,可供自家 品牌的數位單眼相機交換使用。

(三) 感光元件規格及尺寸

感光元件的重要性就如同傳統相機的銀鹽底片,是負責記錄光線成像的角色。

目前數位單眼相機所使用的感光元件有二種,一是電荷耦合元件 (charge-coupled device),簡稱 CCD;其二為互補性金屬氧化半導體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簡稱 CMOS。和 CCD 相較之下,CMOS 雖較易有雜訊的問題,

但卻有更省電、感光效率快的優點 (賴吉欽,2005)。

感光元件的尺寸大小是數位相機的靈魂重心,目前坊間的機型最常使用的感光 元件規格有主要二種:

1. APS-C 規格,APS-C (advanced photo system type-C) 稱為「先進攝影系統 C 型」,尺寸為 25.1 × 16.7 mm,寬高比例為 3:2。

2. 傳統 135 底片的全片幅規格 (full frame),尺寸為 36 × 24 mm。

全片幅其畫質和感光能力都比 APS-C 還要好,但若要製造的全片幅的感光元 件的技術和成本很高,故只有在等級較高階的數位單眼相機才會使用,在成本考量

下,大部份的數位單眼相機均使用 APS-C 規格的感光元件。若將二種規格作比較,

如下圖所示,傳統 135 的全片幅底片,可完整擷取鏡頭投射的範圍;而 APS 尺寸 規格的感光元件,只能擷取一部份鏡頭所投射的影像,所以使得取景變窄 (賴吉欽,

2005) 。

圖 2 感光元件大小所擷取的投射範圍

資料來源:單眼數位相機聖經 (頁4-7) ,賴吉欽、施威銘研究室,2005,臺北市:旗標。

全片幅 APS

除了主要的全片幅、 APS-C 規格之外,另有由 OLYMPUS 所開發的微 4/3 CCD 規格,雖然尺寸較小,但卻搭配了新的光學系統,可以解決視角的問題。

圖 3 各規格感光元件大小比較

資料來源:單眼數位相機聖經 (頁4-8 ) ,賴吉欽、施威銘研究室,2005,臺北市:旗標。

感光元件的大小,會影響到標準鏡頭的焦段。當鏡頭焦距和底片的對角長度相 近時,取景的視角會和人眼所看到的範圍相近,稱之為標準鏡頭。在傳統 35 mm 底 片的規格,對角線約在 44mm ,所以一般以 50 mm 作為標準鏡頭;而 APS-C 規 格感光元件的對角線約為 29mm ,標準鏡頭應該是 30mm,與我們認知的 50mm 鏡頭有差距。

(四) 焦距轉換倍數

「焦距轉換倍數」是使用在「可以拆換鏡頭、而未使用全片幅的感光元件的數 位單眼相機」的特殊數據概念。由於感光元件規格大小的不同,造成不同焦距的建 立對應關係。如果將傳統底片和不同感光元件規格的長度來相除,便會得到 1.5 或 1.6 倍數關係,舉例而言,如標示焦段為 28-70mm 的鏡頭,套用在 APS-C 規格上,

經 1.5 轉換倍數計算焦段變為 42-105mm,如此廣角的效果便會打折,唯有選擇焦 段更短的鏡頭,或購買全片幅的機種才能解決。

感光元件的規格大小和價格高低成正比,且影響了數位單眼相機的成像、畫質、

36 × 24 mm 全片幅 APS-C

微 4/3

消費型數位相機

焦段和鏡頭使用,多數攝影同好在追求美好的構圖、畫質和效果時,均會將全片幅 機視為夢幻機種,只因全片幅的高價格讓人卻步。

綜合上述的幾項特性,我們可以得知數位單眼相機和傳統單眼相機以及一般消 費型數位相機不同之處。將數位單眼相機和消費型數位相機相比,除了原理的相異 外,尚能利用手動模式操作數位單眼相機,產出的作品成像細緻、景深效果佳,更 是多了一份不同的成就感和樂趣,再加上即拍即看的方便性,更超越傳統單眼相機 所能達到的境界。

在從前,可以簡單地由「能否更換鏡頭與否」這個特徵,來區別是否為數位單 眼機,但自從 EVIL (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 相機上市之後,這 個規則就被打破 (柯呈和,2010) 。EVIL 相機並沒有反光鏡的設計,但又可交換鏡 頭,正式的名稱為 MILC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也有人稱之為

「微單眼」、「輕單眼」,更有人以它的簡稱 EVIL 戲稱為「邪惡機」、「惡魔機」。

微單眼相機的發展快速,目前主要的規格有使用微 4/3 (micro four thirds) 規格 的 Panasonic 及 OLYMPUS ; APS-C 規 格 的 Samsung NX 系 統 及 SONY 的 NEX-3/ NEX-5;有別於前二大陣營,2011 年 10 月,Nikon 使用 CX 系統,推出 全新 Nikon1 系列。

由於微單眼相機的外型亮麗、輕身輕巧、體積小、操作又方便,一上市即廣受 市場歡迎,更重要的是,微單眼相機擁有可更換鏡頭的設計,相較於數位單眼相機 外觀的笨重,帶鏡頭出門已經不再是那麼痛苦的負擔,這對想要感受使用數位單眼 相機可換鏡頭的樂趣,但又嫌帶鏡頭不便的族群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但另一方面,

因為微單眼相機取消了反光鏡及五稜鏡的設計,改用 LCD 來取景,卻在使用少了 操作數位單眼相機的象徵性意義和充實的手感。

圖 4 數位單眼反射式相機和 EVIL 相機之結構比較

資料來源:Digiphoto,http://digiphoto.techbang.com.tw/posts/374-eye-for-beginners-what-is-a-dslr-

資料來源:Digiphoto,http://digiphoto.techbang.com.tw/posts/374-eye-for-beginners-what-is-a-dslr-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