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金融交流後可能面臨問題

第三章 兩岸金融制度與法規之差異

第三節 兩岸金融交流後可能面臨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兩岸金融交流後可能面臨問題

兩岸金融交流可能發生的問題多樣,主要可以分為台灣金融機構 赴大陸、大陸金融機構登台與兩岸交流三大方向,由於台灣金融機構 已經陸續赴大陸,而且最快今年年底即進行人民幣業務,所以在所有 金融問題的急迫性最高。

一、台灣銀行業赴大陸

台灣銀行業赴大陸推展業務的目的在於獲利,但是除了要獲利之 外,保持銀行資產品質穩健拓展業務更是重要因素,目前外界最擔心 的分別為政策不確定性、徵信問題、糾紛處理機制與業務拓展四大問 題。

在政策不確定性部分,中國大陸在政治上面臨到權力交班,在法 治上法律相關制度仍不完備,缺乏法律基礎背書的金融政策,其穩定 性將會倍受外界質疑,假如大陸經濟社會發生重大變化時,恐怕政策 容易在短期出現重大變動,此為銀行業者最擔憂的問題;中國大陸的 法治基礎不足,常常會出現法令相互抵觸的情況,此對於必須依循嚴 謹法規的銀行產業來說將是一大困擾,尤其綠色通道政策希望導引銀 行設點在西部地區,屆時地方行政法規與大陸中央規章是否能有效運 行將值得關注。

在徵信問題上,大陸地區的徵信系統仍未完備,全國體系的徵信 系統建構期間不長,而且資料部分也有所缺漏,所以在徵信資訊不足 的情況下,將會造成台灣銀行的徵信成本提升,嚴重更會讓銀行無法 有效管控資產品質,造成銀行風險增加;中國大陸的徵信系統發展是 以區域為主,各省的連結程度不高,會造成跨省業務推展上的困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且未來台灣銀行至二線城市拓展業務,其徵信系統是否完善也令人 存疑,徵信問題將衝擊銀行資產風險。

在糾紛處理機制上,台灣目前仍未與大陸簽定「投資保障協議」, 所以其發生糾紛的時候,不是被迫進行成本極高的法律訴訟,就是進 行仲裁,但是由於雙方仍對仲裁的相關細節意見仍舊分歧,所以目前 兩岸之間仍舊缺乏有效解決糾紛的機制與制度;臺灣銀行赴大陸的目 標客群為台商,所進行的業務會集中在企業金融,所以龐大的企業借 款會使得發生糾紛的代價高昂,未來最快明年初台灣銀行即可進行人 民幣業務,屆時此問題恐怕會更為嚴重。

在業務拓展問題部分,台灣銀行業者因為地緣關係,所以赴大陸 的主要客群為台資企業,但是大型知名台商目前早就是大陸銀行的重 要顧客,而且其取得借款的程度也較為容易(詳見表 3-9 台資銀行貸 款取得難易程度調查表),台灣銀行是否能夠順利與大型台商建立業 務關係問題仍大;然而規模較小的台商雖然融資需求高,但是小型台 商的抵押品多為設備,廠房及土地自有的比例仍低,再加上財報透明 度不高,所以小型台商授信風險較大型台商大,未來若廠商出現還款 問題,銀行還必須面對大陸繁瑣的法律程序,故拓展業務上亦有所難 度。

表 3-8 資銀行貸款取得難易程度調查表

大型台商 中小型台商

認為借款困難 36% 45%

認為借款不困難 64% 55%

擔保品 廠房為主,其次為土地與設備 以設備為主,其次為廠房與土地

借款情況 抵押品價值高易借到足額款項 抵押品價值低銀行貸放意願低

資料來源:李桐豪《兩岸銀行業務開放對大陸台商及國內銀行之影響及政府對策》,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中國大陸銀行登台

中國大陸銀行雖然目前仍處於辦事處的階段,但是其挾著規模與 知名度的優勢,將會給台灣銀行產業帶來新的局面,以下分別以金融 主導權、信用資料與金融業獲利三面進行分析。

在金融主導權部分,中國金融機構的規模龐大,更何況外界對於 中國大陸的來台目的仍有疑慮,所以假設其有政治性目的,希望透過 我國金融產業開放,控制台灣經濟走向,甚至主導台灣的金融發展,

後果將會不勘設想;目前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已經排名全球第二,並 且希望在金融產業上爭取到話語權,此些都會擴大中國大陸對台影響 力,未來亞洲的信用評級有可能是大陸主導,所以大陸銀行來台,有 可能會影響金融產業發展。

在信用資料部分,台灣的信用資料完整,「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在1992 年順利成立,其所羅蒐的內容有個人與企業的信用報告,其 信用資料完整且齊備,未來中國大陸取得該項資料,不僅有個人資料 外洩的政治或情資上的疑慮,中國大陸銀行若取得該項資料,亦有可 能針對台灣的各項企業進行業務推展,搶佔台灣本土或台資企業的金 融商機。

在金融獲利部份,兩岸金融機構業務的相似程度極高,主要的客 群也高度重疊,若中國大陸銀行一旦順利登台,勢必會加深台灣內部 金融產業競爭,尤其我國銀行產業的競爭程度高,其重點銀行財務指 標如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不僅未跟上國際水準,也低於正常 的情況,故金融業獲利問題將不得進行防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兩岸銀行交流的問題

兩岸的銀行交流牽涉到各項制度之銜接,所以交流所包含的各層 面差異也會隨之浮現,以下將以法令制度、金融危機與人才流失與產 業出走四項主軸去進行說明。

在法令制度上,兩岸的法令制度不同、大陸法令變動頻繁與未能 落實等多方問題,此已經造成台商借款上的困擾(詳參圖 3-3 台資企 業借款困擾因素圖),,此說明了兩岸法律環境差異,已經影響到金 融活動,未來兩岸金融活動進一步開放後,法令問題上的摩擦恐怕會 更加頻繁,未來法令問題實有進行思考的必要;其次兩岸在會計制度 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各方名詞的解釋與差異的地方頗多,雖然中國的 會計制度框架已經和國際會計準則接軌,但在細部會計規範上仍舊有 所不足,所以有可能造成兩岸財務呈現不一的窘境,此將會造成企業 貸放時的困擾;在風險管理制度上,兩岸資產組合的風險係數計提未 能統一,此有可能會大幅衝擊銀行進行風險性資產的控管,未來在法 律、會計與風險管理上,將會成為兩岸銀行業運作的重要問題。

圖 3-4 台資企業借款困擾因素圖

資料來源:李桐豪《兩岸銀行業務開放對大陸台商及國內銀行之影響及政府對策》,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金融危機部分,未來中國大陸的經濟活動會更直接影響台灣,

不僅中國大陸分行業務會增加台灣銀行獲利,銀行對台資企業放款更 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運作,此不僅會加深兩岸產業活動的連動性,中 國大陸分行的資產品質也會影響到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未來大陸金 融若出現重大的變革,國內金融業所受到波及程度亦會大幅加深。

在人才部分,台灣的銀行產業發展的較久,而且對於人才培育與 訓練架構上都有深厚的基礎,未來隨著台灣銀行赴大陸發展,不僅國 內的金融人才有可能至中國大陸銀行工作,而且相關的金融技術也可 能隨之被中國大陸取得,台灣的金融人才優勢恐怕會逐漸開始流失,

屆時台灣的銀行要如何保持金融優勢令人擔憂。

在產業出走部分,隨著兩岸金融交流的開放,將更進一步讓企業 加速赴大陸發展,尤其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也越來越開放,未來在大 陸生產出口其他地區的關稅可望會逐漸下降,此將會造成投資的磁吸 效應,讓我國產業有空洞化的危機;其次,過去台灣有法令等相關優 勢,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有可能因為成本與便利性,將原 本留在台灣的財務與業務部門都移往大陸,形成對經濟成長的負面威 脅。

未來隨著兩岸政策的開放,金融交流活動將會更加頻繁,而上述 的各項問題並非只單純對金融開放進行描述,背後所衍生的會計、法 令等整合性的問題更是關鍵,期望未來能透過交流讓彼此間的歧異逐 漸消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