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Winking to a TV host: Audience attitudes towards the hosts on the Lithuanian SMS based television ( A. Zelenkauskaite)

七、Others

1. Winking to a TV host: Audience attitudes towards the hosts on the Lithuanian SMS based television ( A. Zelenkauskaite)

新媒體最後的趨勢是走向匯流的過程,這會匯集不同的科技應用到同 一個平台,在這個脈絡底下不能再把電視視為一個一對多的平台,以及只 是提供資訊給被動接受的閱聽人,現在已經變成閱聽人參與的科技。電視 轉換的性質喚起了一系列的挑戰,像是同步進行的文字、聲音,影響資訊 的流動挑戰著其原先所擁有的角色,這篇文章主要瞭解閱聽人如何知覺到 由年輕女性節目主持人的 Telejazz 立陶宛簡訊電視節目。

性別角色被不同形式的媒體研究所描述,電視上所描述的性別通常是

傳統的以極具有刻板印象的,在廣告的內容分析中,女性通常被描寫成被 動的、依賴的、順從的、以及柔弱的;女性也常常被當成是溫暖的、親切 的、以及有情感的;女性通常越年輕相較於男性是更新引人的,而且常常 被當成是性的象徵。

性別描述在立陶宛的印刷媒體中描述的是刻板印象的性別角色,女性 的身體在印刷媒體的廣告裡被當成是性感的物體,同樣的,立陶宛的媒體 將女性的沈默視為是一種美德。基於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模式,本文假設 男性所理想的女性對象將會類似刻板印象媒體所展顯所出的模式。本文的 資料蒐集至 Telejazz 電視節目,這個節目播出的時間是每天凌晨 1:30 到 3:30,每天的節目有不同的製播人。這個節目的目的在於傳送個人的文字 簡訊廣告到節目螢幕下的跑馬燈。除此之外,發送文字簡訊的閱聽人可以 要求關於星座占卜的資訊,以及提供閱聽人本身的名字或與其他簡訊內容 互動,這篇分析的資料主要從 2007 年七月一日至 200 年三月三十一日檔案 庫裡的資料,資料中來自兩個主要的簡訊發送者相關的簡訊,總共有 862 篇的簡訊,並使用網路內容分析方法去分析這些簡訊內容,而主題分析、

收信者分析、以及參與者分析也都會包括在這個研究裡面。

資料分析中有 82%的回覆意見,整體而言這些意見都是正向的,然而,

大多數的回覆意見大多是男性的閱聽人,女性與男性的閱聽人有著不同的 讚美方式,女性對於傳送簡訊者通常稱讚對方的專業能力,並且表現自己 是誠心誠意的以及非常美好;男性則是稱讚對方外表上的美麗以及吸引 力,對女性展現感官上喜愛;負面的回覆意見通常是女性的閱聽人,她們 認為發送者的外表不吸引人、缺少誠意、以及假惺惺,對於這些發送者們 而言,在有限的文字以及缺乏語彙與閱聽人互動的情況之下,發送者常常 會再次的回覆該回覆訊息或是謝謝閱聽人。因此這篇研究展露了女性與男 性的閱聽人對「理想」的簡訊發送者有者不同的期待,男性強調美麗與性 感,而女性發送者如果被攻擊缺乏外觀美貌時,女性則會傾向讚美專業特 質。

當這些人都是在電視螢幕上潛在的約會對象時,這些人的角色是可以 互相比較的,將簡訊電視節目類比成異性戀約會網站,不意外的是女性閱 聽人要不是稱讚女性簡訊發送者的專業,要不就是批評她外表不夠漂亮,

所以閱聽人的行為被性別刻板印象所限制,但是這只是從生物上的性別特 徵去討論同性別以及不同性別的互動規範。立陶宛的個人簡訊廣告在 Telejazz 節目也可以發現相同的期待,女性描述自己外觀上的美貌,男性則 是尋找外觀上的吸引。

由於這研究是基於特殊的電視節目並且僅僅從兩個發送者補抓相關的 對話內容,研究結果並不能概推到所有簡訊電視節目的發表簡訊使用者。

然而這個研究的結果建議,閱聽人知覺到節目是一個潛在的約會市場,而 簡訊發表者所展現的是理想型的女性符號表現。

2. Disaster 2.0: Lessons from the post-Hurricane Katrina blogosphere. (D.Pignetti)

2005 年秋天的 Katrina 颶風是很多美國人關鍵的時刻,很多居住在墨西 哥灣沿岸地區的居民經歷了天然的大災難以及通訊系統中斷的情況,很多 在紐澳良的居民在潰堤前撤出是因為他們的手機接收到了簡訊。

之後將近四年的時間有兩個大型的颶風威脅,但是堤防仍未修築完 畢,當地人只好自己幫助自己,相同的論述可以 Robert Tynes 的一篇短文 中可以發現:「Nation-building and the diaspora on Leonenet: a case of Sierra Leone in cyberspace」,我的文章將定義紐澳良的部落格圈為一個虛擬社 群,然後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部落格的年代以及微型部落格讓地方可以(一)

抒發他們在媒體上被不實報導,報導他們應該已經知道而且撤離;(二)為 了常有的冬天警報組織他們自己每分鐘就能更新資訊;(三)他們最後看見 自己鄰里積極的正面變化,不僅讓他們不再柔弱的而且增強選擇繼續住在 紐澳良的意願。

當在地的紐澳良人開始從線上詳細學習暴風知識,而非只是依賴不正確的 電視報導,我持續的對一群從 Katrina 颶風之後,從「The Big Easy」所組 成的在地部落客感到好奇,Clay Shirky 說:這個組成是沒有組織的權力,

這是一個科技的草根性組織,並且認為:「我們生活之中逐漸增加我們的能 力去分享、與另一個人合作、以及進行集體行動,而所有這些都不是在傳 統的機構或組織架構裡。」確實,我的質化研究已經顯示出 Katrina 颶風之 後,驅動了大量的期刊、維基、圖片、影音、以及社會網絡網站的出現,

而這些 Web 2.0 以及社會性媒體網站大量冒出的原因,還有很多紐澳良人 的需求,是他們希望被他們的美國同胞瞭解,而不是同情。

當這些新聞記者以及紀錄片的製作者企圖從他們的眼睛補抓災難的破 壞,像是 911、海嘯、以及 Katrina 颶風,本篇論文將會認為透過公共行動 的書寫,閱聽人最好獲得事情發生的正確圖像,在部落格中透明的分享目 擊的的事件以及使用非對稱溝通工具(像是電子郵件以及討論群組)將會 鼓勵這些個人的書寫行動更會具有社會責任,例如,我的言參與者每天接 觸 NOLABlogger listserv、在維基上組織一個每年一次的「Rising Tide」研 討會、使用 Twitter,以及很頻繁的將圖片和影音鑲嵌進他的部落格文章中,

這些網絡化的居民基於信任與經驗建立起凝聚力很強的社群,並且在他們 的地區以及情境證明他們是專家。

這些墨西哥灣的部落客線上活動不再是分離的符號性認同,相反的,

他們如同 Sherry Turkle 的論述認為在螢幕中生活並不是只有一種選擇,這 個生活空間還能增加。無庸置疑的,這些部落客現在有很多不錯的方法去 補足被拆解的故事報導。這篇論文最後將評論這些選擇性的新空間的內在 價值,這個當初因為緊急事件所形成的紐澳良為基礎的虛擬社群,現在正 在生產出無限的檔案資料,這些檔案資料則可以讓世界各地的閱聽人學習 風險溝通,以及更重要的,他們的成果將讓未來的人們避免重蹈相同的問 題,而非成為一堆遺失的文件。

3. A Methodology for Researching International Virtual Workplaces (P. E. Brewer)

國際虛擬工作環境讓很多全球性的組織可以完成相關工作,雖然很多 研究已經關注在線上工作環境以及跨文化溝通,但是很少研究去指出國際 的溝通與非國際的在線上溝通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差異?在這篇文章裡,

我將著重在如何研究國際虛擬工作環境以及將這個方法與其他方法進行比 較,除此之外,我將分享在這次多項個案研究裡的結果。

個案研究讓我可以在溝通以及不同的工作環境中進行研究,本研究使 用的方法有週期性的訪談、文字分析(線上的對話)、以及線上焦點團體,

對象為三個不同的組織:一家是大型的軟體公司、一家小型的製造公司、

另外一個是大型的專業組織,總共有七個個案被選取,每個個案有三個人,

一個主要的參與者,兩個次要的參與者。每一個主要參與者邀請兩個次要 參與者參與,而這三個人稱為一個個案。在每個個案當中,其中一名次要 參與者是非國際的,意思就是這個人居住以及工作在相同的國家,並且與 主要參與者有著相同的國籍。另外一個次要參與者是國際的,指的是這個 人居住以及工作的國家不同於另外兩個人,也和這兩個處於不同的國家。

從一到兩個月之間,每個參與者被訪談四到五次,每週蒐集這些參與 者在工作過程中的知覺其想法是比較正確的,換言之,他們越能記住當時 的情境。藉著重覆詢問參與者問題,我確定這些資料沒有因為一個參與者 而有所偏誤,譬如說剛好是一個幸運日或是一個倒楣日。經過初始的訪談 之後,我開始從主要受訪者蒐集四個星期的以英文為主的商業資料(包括 電子郵件與即時通訊軟體),蒐集資料這段時間增加我的機會去蒐集典型的 資料,所以如果參與者有非常不一樣的星期,這個因素將會在很多個典型 星期中出現。隨著這個研究的訪談步驟,或者在某些參與者快接近尾聲時,

我開始使用非同步的線上焦點團體,藉著參與者與其他團體成員溝通,而 非與我一對一的對談,線上焦點團體進一步的使用三角校正方式去確保資 料的可信度。

這個研究的方法能讓討論以及遠距離研究參考,特別是當他們的研究 需要進行國際虛擬溝通時。

4. Alternative Mobile Handsets and Grassroots Innovation 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