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批判網路研究:AoIR 10.0介紹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批判網路研究:AoIR 10.0介紹"

Copied!
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批判網路研究:AoIR 10.0 介紹

李孟壕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s897906@mail.yzu.edu.tw

壹、前言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 2009 年 10 月在美國 Wisconsin 州 Milwaukee 城市由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Researchers(AoIR)所舉辦的「The 10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et Researchers」為期三天的研討會。這是由 AoIR 所舉辦的第十屆網路研究國 際研討會,AoIR 是一個以促進跨領域研究網路為精神的學會,如同台灣所 擁有的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不過 AoIR 在全球的尺度上討論網路研究, 因此在議題內容會因為各國社會脈絡的差異,而產生多元的網路研究議題 與想像。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批判網路研究,因此本篇介紹主要以這個主 題所延伸的各個討論小組,透過摘要以及翻譯這些小組成立的目的以及所 希冀達成的貢獻,來反省網路研究本身以及尋覓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機會, 從不斷逼問「網路不是什麼的」的濛霧中,撥開「網路可能是什麼」的曙 光,選取的主題有「Towards a Critical Internet Theory 1」、「Towards a Critical Internet Theory 2 」、「 Being Difficult?/!: Imagining Now the Futures of "Critical" Internet Studies」、「Internet Studies: State of the Art」、以及「Tensions Between Academic and Corporate Research: Critical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接著將介紹大會所邀請的三位講者針對大會主題所發表的演說摘

要分別為 Siva Vaidhyanathan 的「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 and the Theology of Google」、Wendy Hui Kyong Chun 的「The Internet: in theory, in crisis」、以及 Megan Boler 的「Truthiness and Digital Dissent: Sense-Making in Digital Public Spheres」,然後則是從大會中挑選幾篇國內比較少見的研究議 題進行摘要,期望從這些議題讓國內的學者能在不同社會脈絡下思考網路

(2)

研究的可能性與可能限制,討論的部分將以末學自己參加研討會的心得進 行分享。最後,由於末學並非專長於翻譯,而且本研討會涉及的領域較廣, 所以有些翻譯的部分讀起來可能會有一些末學詮釋過的落差,建議對該議 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 AoIR 10.0 研討會網站(http://ir10.aoir.org)上參 閱原文,再對照末學的翻譯應該會更清楚些。

貳、批判網路研究

Towards a Critical Internet Theory 1

W. Hofkirchner, R. Day, A. Pickel, D. Hakken, M. Willso

過去 20 年以來,很多領域因為資通訊科技已經有顯著的改變,譬如「科 學、科技與社會」、傳播研究、電腦科學這些領域都已經越來越認知到資通 訊科技的重要,網路則是在這改變之中扮演一個關鍵性的角色,加速了資 訊/知識/學習/控制等等的到來。社會也正在產生與它的關係,譬如網 路研究、新媒體研究、資訊社會學等領域,這些領域有一些重覆的源頭以 及關心的議題,並已經建立相關領域的基礎,以及在不同的學科底下設置 學術研究中心,然而,這個領域的研究很清楚的仍然不斷的落後於最新科 技的發展,專有的理論仍有待建立。一篇 2002 年的全面性的網路研究指 出,當時大量有關網路的實證研究大多引自大眾傳播理論的內容研究與閱 聽人研究,另外,2005 年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期刊二十一卷第四期也指 出這個領域需要再更深的耕耘。 不過這些不同的理論企圖已經限於一種批判的想法,很多研究者(尤 其是馬克思主義者)承認資訊的量有提升但是質沒有提升,對網路研究則 主要有三種不同層次的批判: 一、分析性的批判認為這是個新穎的宣稱是值得懷疑的。 二、解釋性的批判認為補抓到的是科技與社會互相形塑的關係。 三、意識型態的批判認為競爭霸權的世界觀以及這世界會變得更好的 觀點。 針對網路的批判性研究無疑的對於這個領域理論的形成是非常有價值 的貢獻,之後針對德國社會學實證主義的討論將包括法蘭克福的批判學派

(3)

以及卡爾、波普的批判理性主義,這些對科學研究貢獻可以區分為三個面 向: 一、每一個科學工作都需要去解決社會實踐時所發生的問題。 二、每一個科學工作都需要藉著定義或決定它的研究目的將研究領域 界定。 三、每一個科學工作都需要有它自己的調查方法以及某種審慎的方法。 這個討論小組將從這三個面向出發,並探索在網路研究下值得批判的 理論立場: 一、網路理論研究的關鍵就是瞭解它滿足了什麼任務呢? 二、網路理論研究的關鍵就是瞭解它的範疇? 三、界定範疇? 四、網路理論研究的關鍵就是瞭解它使用什麼方法? 因此這個小組主要的貢獻在於: 一、主要以某個面向或者是跨越很多個面向 二、增加批判主義的定義 三、展現傳統批判理論或其他的理論有多大程度可以豐富這個領 域的問題 四、提供研究上的批判或非批判的觀點 五、具體化批判性網路理論所需要的觀點 這個小組的論文不僅處理網路研究的理論議題,在第二部分進一步將 網路上社會性與政治性的參與概念化,並討論其會受到加強或是限制。

1.1 A Global Sustainabl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critical vision

在資訊社會中,很多決定性的特性都是由網路所造成,在意識型態上, 主要有兩個觀點討論網路與社會的未來,首先是科技決定論的角度認為整 個社會的發展會平行的共同進步,另一個觀點是文化悲觀論的觀點,其認 為社群將會衰敗、人際關係變得薄弱、個人與科技的關係所佔據的中心位 置則因為網路使用而強化。 這篇論文主要認為這兩個觀點都只是單一個方向的論述,並認為應該 以全球永續發展資訊社會(Global Sustainable Information Society)的願景

(4)

加以整合。藉著全球永續發展資訊社會的觀點,這篇文章認為一個社會應 該是:(一)要能夠使知識的使用是為了(二)對抗因為人為的疏失所造成 的危險(三)並處於一個全球的向度上思考。也就是說,很多好的社會的 永續發展觀念是普遍價值,而這取決於一個社會保存發展的能力。進一步 的,永續發展能被分成三個部分:(一)包容性與公平性的社會兼容性,譬 如知名的法國大革命的價值,文化上的平等、政治上的自由、以及經濟上 的團結;(二)環境兼容性;以及(三)平衡新科技與舊科技關係的科技兼 容性,譬如有用性、易用性、效能性、信賴性、安全性、安心性以及其他 價值。因為社會並沒有辦法排除科技的使用以及伴隨科技使用所需要的評 估,社會被迫置於風險之中,所以這些社會的價值不僅僅是因為社會所利 用的對象而產生,而是這個社會並沒有兼顧社會兼容性原則。 本文主要以規範式的願景提供告知式的研究,並針對網路所催化的對 抗力量,討論如果文化、政治、經濟、環境、以及科技不再出現時的情況, 主要目的在於補抓更大的圖像,而非只是沒有理論指引的實證式調查。本 文認為研究目的的決定將可以促進或抑制全球永續發展資訊社會,因此全 球永續發展資訊社會的願景如何符合網路的批判理論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1.2 Critical Internet Research: What do we study and how?

網路研究主要有兩個部分,一個是研究資訊以及其檢索技術,另一個 是當成溝通科技來使用。無論在德國或是法國,批判性理論都假定為瞭解 社會行動(如同批判哲學關心的假定是知識的宣稱、理想的行動、以及品 味的判斷)。然而,面對網路的批判理論基礎的困境在於,到底是什麼東西 構成了網路?網路是儲存或是搜尋文件的地方嗎?亦或是它是用來溝通活 動呢? 如果我們思考一剛開始科技的使用,譬如 Google 利用引用指數以及排 名的檢索技術;社會網絡工具是由於流行文化的社會認知所形成;電子郵 件則是為了創造行動者網絡所產生,因此社會與文化分析明顯的必須瞭解 網路是一個存取文件的地方以及人們的交際地方。 所以批判性瞭解網路科技,必須瞭解不同的社會與文化脈絡底下提供 了他們操作的可能性與限制,社會情境引導分析社會網絡的重要議題,同

(5)

樣的,個人或組織的行動者也引導分析社會網絡的重要議題,因此文化形 式的展現很明顯的在檢索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裡面的每一個研究都需 要不同的方法以發現他們為了行動所需的物質、文化、以及社會的可能性 與限制。批判分析,像是不同形式的事實分析,必須先確定哪些東西在網 路上是會出現的,以及需要哪些適當的方法進行分析。

1.3 Internet Realities and Approaches to their Study: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網路在一般社會科學所使用的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個人主義或是本 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研究形成了新的哲學挑戰嗎?網路真的創造了一個 不同於早期印刷、廣播或電視的事實嗎?數位符號是否在社會與生物心理 社會系統(biopsychosocial systems)裡展現新的特性?這篇研究主要從這 些問題的討論,評估理論的、實證的、科技的、以及政治的等最近所爭論 的網路議題。 文章主要探討個人的心理與社會生活以及集體權力結構,這兩個層面 的數位化意涵,並認為一般的觀點有兩個相同謬論的觀點:(一)假設網路 的科技影響可以從科技的社會鑲嵌中分離出來;(二)假設政治、經濟、與 文化的網路影響是在科技與社會間相同的問題。即使這些新的社會事實在 網路上被創造出來,但是對於社會科學而言不是在於新的規則,這是為什 麼不同的競爭觀點可以以上述的方法處理。然而在他們哲學假設之下,他 們如何處理些問題或如何合適的表明他們的觀點。因此這篇論文將有些既 存的核心假設提出以及進行批判性的回顧,並基於科學理性主義、突生物 質主義(emergentist materialism)、系統論的哲學觀點分析。 因為網路是個非常強大的科技,這篇論文亦採用了明確的批判性規範 與政治態度。

1.4 The Role of Critical Theory In Supporting a Really Strong Program for Social Computing

這篇論文主要是對最近發展的社會運算技術果斷的態度進行評論,因 此這是一個科學批判理論的例子,讓科學實踐概念化它的研究目的(本論 文中就是社會運算技術)。文章首先提出一般概念化過程(使用維基百科)

(6)

以及批判支配概念化的過程,並提出另一種概念化的方法以及如何讓再概 念化更有意義。 社會運算技術有時候被以較一般的方式提倡,最近則是在運算領域被 稱為資訊/溝通的人工集合物,可以在特殊範圍的活動被使用。有趣的是, 維基百科一樣被連結到是一個較強的社會運算技術,它是以人們所協同合 作的運算,但是亦有論者認為社會運算技術應該能做更多的事,而非只是 簡化成既存的社會行為,寧願要「運算」的平衡過程,也不要只是協同合 作的運算方式。如果高度的平衡運算過程,社會運算技術可能會改變知識 創造的方式,而這的確是個比較大的野心。 這個野心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社會運算技術的作者群們以非常一般的 方式將這個詞用在電腦科學領域:「這是一個關心社會行為與計算系統的交 集」。天真的讀者可能會被影響而詢問有哪些面向運算沒有跟社會系統有交 集?或是電腦沒有幫人們做哪些事情?而用來描述非社會面向的技術包括 哪些呢?從資訊內容而言,這些訊號處理計算無論內容是什麼的訊號,如 同主流的電腦科學領域所使用的 Wiener 控制程式。因此,社會運算技術被 間接表達成更強的意含是需要被質疑的。 然 而 這 些 強 綱 領 的 討 論 喚 起 了 傳 統 科 學 、 科 技 與 社 會 (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批判。科學、科技與社會是由一群在關心(而 非「在」)科學與科技的學者所組成(譬如:歷史學、哲學、科學社會學), 這個領域應該能等同於愛丁堡學派的「強綱領」(strong programme)。並解 釋科學和文化創造了科學知識社會學為主要的挑戰,這個挑戰使得「強剛 領」所強調的四個原則被批判理論所使用,這篇論文即認為批判理論應該 能在其中一個原則下輔助發展社會運算技術的強綱領。 1.5 Critical Connections 在網路與數位媒體研究中,科技中介社會形式與實踐是重要的議題, 目前有很多的實證資料關注在這些不同的中介形式,然而仍有很多關於理 論上的工作需要去瞭解社群以及社會關係,譬如我們可能對一些共存在的 事物已經視為理所當然,但是這是不是已經代表著舊有的形式已經有所改 變了呢?我們又如何去解釋越來越多個人利用溝通科技連結上彼此,但是

(7)

同時仍存在著無法連上別人的孤立個人的矛盾現象呢? 一個有價值的研究應該能夠試圖處理這些研究問題,並在三個層面上 提出關鍵性的觀點: (一)研究內容應該要能超越過去線上/線下這種二分法的理論思維; (二)嘗試去回答很多支配這個領域的基本典範和假設的問題; (三)兼容其他語言能補抓到關鍵的複雜性與矛盾性議題。 因此在這個討論裡,將藉著一連串的問題提問,以及批判廣闊的研究 領域以及延伸理論工具的使用證明潛在研究的可能性。

Towards a Critical Internet Theory 2

J. Hunsinger, E. Fisher, M. Breen, J. Söderberg, R. Kahn, D. Kellner 2.1 Silence for the bits: The unheard critique of

Cyberinfrastructure and E-sciences

E 化科學(Cyberinfrastructures 以及 E-science)正在以飛快的速度進步, 當他們正在深思以及計畫該領域的方案與未來時,似乎有些問題被他們忽 略了,E 化科學對於知識的生產與分配的過程犯了一個結構性的錯誤,這 個錯誤就是鼓勵使用者去相信其生產是基於知識的利益。從 Horkheimer 以 及 Habermas 的批判知識社會學,生產與分配知識的技術系統本身是有缺點 的,技術系統的建立會依學者的意識型態所建立。同樣的道理,E 化科學 也是提出需要能源、需要更多的承諾、需要不斷增加更多的權力、以及需 要更多的技術人員為機器與資訊所需要的大量運算工作。 因此這篇論文針對 E 化科學提出質問,並建立隱性知識讓科學可以面 對研究領域的轉變以及研究者本身所需,此外,根據我們所瞭解的組織的 知識生產與個人學習本身,政策目標落後於大量電腦運算架構的發展,而 E 化科學與政策目標之間的連結缺少的藍圖,將會剝奪專業人士或研究者對 科學這個領域的研究貢獻,所以 E 化科學知識利益的建立,並非由那群對 E 化科學大量研究所知識生產的人所決定。

(8)

當代的科技論述或稱數位論述宣稱網路科技的發展已經帶領資本主義 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讓社會能更民主、更多社會參與、以及將個人重新凝 聚在一起,這篇論文將批評上述科技資本主義的論點,也不將這個論點直 接當成是事實(霸權的觀點)或謬假(批判的觀點),將提供一個新的分析 架構將數位論述當成是科技資本合法性的歷史過程,而在這同時也出現的 是後福特資本主義。 本文的論述主要基於法蘭克福學派對於工具理性的批判,以及哈伯瑪 斯早期開創性的研究:科技、科學當成是意識型態。哈伯瑪斯的研究主要 有兩個論點:(一)一般論認為去政治化科技邏輯(technologistic)意識的 影響;(二)特殊歷史階段論認為凱恩斯或是福特主義在資本主義的合法 性。這篇文章則以哈伯瑪斯的一般論以及特殊歷史階段論分析現在的資本 主義以及主流科技典範經歷的徹底轉變。 科技論述藉著強調科技與技術能減少剝削,去合法化福特主義階段的 資本主義,因此福利國家合法的能藉由中央計畫干預商業與經濟、大型企 業、以及終身勞工制度;相對的,當代的科技論述藉著強調能減少異化, 去合法化後福特主義階段的資本主義,因此國家從市場退出、企業去階層 化與去中心化、以及生產過程和工作安排彈性化。 數位論述必須在異化與剝削之間選擇一項當成是合法化或正當化的對 象,因為網絡科技目前處於資本主義的新階段,並且宣稱可以讓個人有更 多的權力、可靠性、以及創造性的生產,但是要享有這些利益必須接受新 的剝削模式,面臨更多的彈性化、不穩定性、以及私有化的風險,但是數 位論述則認為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甚至是去異化過程中的條件限制。

2.3 A Theory of Virtual Praxis

這篇論文應用跨學科研究討論知識侵權與網路的關係,主要是為了瞭 解是不是網路/虛擬溝通是有影響嗎?如果是有影響的,又會以什麼方式 影響呢?特別是因為網路文化所形成的無產階級,這由經濟理論所定義的 無產階級者是複雜的文化、社會、與經濟生活下的產物。主要的問題在於 傳播與媒體科技影響社會流通的價值與想法,而在歷史上的假設則是認為 正向軌道的人類發展是隨著傳播科技的發展而來的,因此這樣的意識型態

(9)

已經對網路研究有著明喻與暗喻的影響,而影響最大是那群科技的熱情擁 護者。這篇論文則是要釐清網路與無產階級的影響,並且希望瞭解知識侵 權能否幫助我們在網路上理論化無產階級,並將其當成是新興的全球社會 力量,而結論是可能要創造一個激進實踐行動並從而對權力結構重構。

2.4 A Hackers’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net

如果第一代的批判理論學者要研究網路以及相關議題,似乎電腦生產 網絡的生產過程的衝突點是很適當的議題,文獻裡常常有生產導向的角 度,但對於網路的研究卻常常是負面的觀點,典型的研究為製造消費者電 子商品的血汗工廠以及電腦網絡是軍事的遺產。雖然這些事實是值得再提 起,但是其整體圖像依舊仍未完成,因為網路也有自己的生產導向光譜, 譬如軟體開發者、快客(crackers)、以及無線網路激進者(wifi-activists) 等,之後網路上智慧財產權以及法律的衝突則成為分析的重點,而這個觀 點可能只是豐富那群在網路上直接關聯衝突的行動者,本文並不認為社會 科學家應該將他們的分析著重於駭客的自我反省,亦即分析這些電腦的地 下社會是為了反對科技決定論與自由主義,但是這些反對意見往往是有點 太輕視這個現象。有一個駭客運動的「內在批判」以不同於很多駭客的認 知去回答智慧財產權、科技、以及政治的議題,本文藉著與這群駭客合作, 藉由批判理論的所提供的新視野去更加瞭解網路以及與其與社會的關係。

2.5 Oppositional Politics and the Internet: A Critical/Reconstructive Approach 過去二十年來,持續成長的網路已經成為資本家的科技,形成全球金 融交換及其他的資本交換,一方面,網路將資訊與社會關係以一個新奇的 方式組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網路政治則從批判與再結構化的觀點持續的 再理論化。因此本文批判公司以及主流使用資通訊科技的方式,並且認為 這些科技應該改革社會與政治鬥爭、以及再結構化層面上。但是由於全球 社會混亂以及環境退化的產生的材料短缺現實,而他們正需要這些材料去 生產硬體設備,所以通常這些主要議題避免將網路理論化。 除此之外,很多環境正義的研究詳細記載矽谷以不公正以及非永續的 模式進行科技生產,而處於生產光譜的末端的電子廢物則進一步讓資通訊

(10)

科技成為一個問題,並被當成政治改革的工具來使用。認知到網路政治的 侷限性後,本文也辯證試圖提供資通訊科技如何促進對抗文化與政治運 動,提供改革社會政治的轉變與對抗的可能性,而這是當代文化與政治的 重要面向,但這也常常是批判資通訊科技生產與處理廢物矛盾的地方,因 為批評者也是使用網路進行訊息的溝通以及建立轉變的關鍵點。相關研究 也指出,網路幫助環境運動組織與行銷他們的目的,即使我們仍然不清除 這樣的科技如何去支撐全球網路。 最後,這篇論文認為網路已經廣泛的被世界上的國際團體使用,譬如 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以促進激進的民主政治選擇,以及充 滿活力的多文化公共領域為主旨,然而,值得懷疑的是網路有多大的程度 是設計為了特定族群以及北半球的文化脈絡呢?

Roundtable --- Being Difficult?/!:

Imagining Now the Futures of "Critical" Internet Studies

M.Bryson, M. Gray, K. Hillis, J. Enteen, D. Silver, R. Gajjala, M. Boler, T. Senft, M. Petit, M. White

「未來」這個字眼表示很多短暫的和批判學者實踐的模式,包括大量 的現代主義學者、以及後現代主義學者的歷史根源、位置、和軌跡(譬如 女性主義、後植民主義、同性戀、社會政治、對抗貧窮、新社會運動)。「未 來」也歡迎批判本身的可能性,並將「未來」當成是一組以希望為前提的 實踐過程,因此如果以廣義的解釋來理解有些民主方案的目標,這些目標 有可能會有實現,但是我們對網路的批判工作卻會發生這些現批判一直無 法被證實的情形。而批判本身的緊張關係有兩種模式:(一)現代主義者以 認知為基礎的投射模式,意即延伸既有的公民、認知、權力的規範性概念, 去符合或克服當代的困境;(二)多元主義競爭模式,意即其他的論述必須 基於令人信服的方式,譬如來自自由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的規範性的論述 都無法補抓新主題的形成和社會與政治對抗的新形式。 因此,無論我們延伸我們既存的思考架構或是接受新的論述,我們如 何在某種程度上藉由過去與未來完成今日的批判實踐。我們必須重新喚起

(11)

知識份子的批判,並且創造一個在公共領域批判的反對聲音不用感到害 怕、退縮、或停止,文化批判則必須從我們期望我們沒無法發現它的地方 著手批判。這個圓桌討論的多元討論者將會分享他們在這個領域上的成 果,以及批判性的提出獨特的見解,尤其在已經糾結的特殊流行概念、工 具主義、現代政府、國家主義、公司主義、歷史、傳統以及慣習之間。 網路的批判研究將會使得這個圓桌討論實質的有大量有生產力的貢獻 以及在不同有趣的困難主題上討論,譬如方法論、理論的、專業的、歷史 的、實用的等等,而這些工作如何在批判之下開始而非只是處理困難的問 題呢?以及為何這些批判的過程常常變成是某個學科領域的問題呢?如果 我們開始重新思考網路研究的關鍵詞彙,譬如虛擬(virtuality)或後現代 人(posthuman)這些主流的譬喻支撐或是活化相關的詞彙,我們的基本關 心是人們如何在空間中被多重中介或多重再中介?在社會網絡媒體上短暫 出現的人,又如何稱之為人呢?因此可以從後結構主義與新自由主義批評 這些身份在現實生活與中介空間的孿生性,以及後意識型態如何認為這些 批判變得可能以及變得不可能。我們如何討論這些工作一定會伴隨著開心 的感覺以及偏執的詮釋情況,這些討論將會預先放在 Futures of Critical Internet Studies Facebook Group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65960306214&ref=mf),而所有的 對話以、及作者在這個過程的建議和更新也都會在這個討論區。

Internet Studies: State of the Art

R. Burnett, M.Consalvo, C. Ess

這個討論小組主要建立在「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Internet Studies」 這本書本上,目的在於討論網路研究可能的邊界與範疇,所以為了將最近 發展可能圖像描繪出來,除了將包含這本書編輯以及作者群們的不同分野 與貢獻之外,並且將在這個討論小組裡由討論小組的成員與聽眾合作討 論。協同編輯將會將這本書的三個部分先進行介紹,每個部分都包括過去 十年來網路研究發展中相關領域與議題,每一個章節也會在提供這個主題 的挑戰與問題,並分析最近研究的爭論以及對這個領域進行全面的回顧。 而這三個部分一剛開始也都有相關章節以及議題的介紹,並且點出該議題

(12)

主要的挑戰以及未來的方向與研究問題。 (一)這些摘要一開始闡明網路研究本身所應該具有的分類方式,這 個分類方式應該包括網路研究的學科以及方法上的特性,以及個人、社會、 政治與文化生活的特殊元素。 (二)小組將會討論這些網路研究非常分散的主題、學科、跨學科以 及跨國的觀點,如何在同時間形成一個全球的媒介,分享相同的關注的議 題,並認為使用者已經處於特殊的社會與文化社群與慣習, (三)小組將會以不同的後設理論所反映的方法與規範針對網路研究 進行分析,而這方法與規範通常是很緊密的交織在一起。 (四)六位本書的作者將會對他們的章節提供更詳盡介紹,並針對他 們最近研究結果進行更新,本小組期望這些新的視野能讓我們明白他們最 近的研究如何讓網路研究的議題更加的廣泛。 討論小組將包括下列議題:

1. Beyond the Great Divides:

A Primer on Internet History, Methods, and Ethics.

首先針對網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個全面性的回顧,內容包 括網路歷史、網路檔案庫、網路研究方法;針對網路以及網路生活的摘要; 以及網路研究倫理議題。第一部份提供網路研究的入門介紹,然後第二以 及第三部分提供初始的研究方向以及未來的研究藍圖。

2. Shaping Daily Life: The Internet and Society.

本章一開始討論網路正扮演的廣泛角色以及將討論的議題著重在語 言、性別、政策、發展、政治、健康、宗教、以及原住民。第二部分將讓 我們瞭解網路如何對社會與個人發展有所裨益,以及舊有的系統如何對抗 與適應看不見的可能性與限制性力量。

3. Internet and Culture.

這一章主要討論文化與網路日益交錯的競爭空間,主題包括有虛擬世 界、社群、遊戲、色情、社會網絡網站、兒童、青少年、媒體、網絡、以

(13)

及音樂,最後則是告訴我們那些正在不斷改變的網路圖像,仍然能夠發現 有著文化場域的鮮明性質。

4.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這一章主要從 Jensen 的論文方法上所提供詳盡的多面向網路使用,如 同 Jensen 以及 Wellman 所強調的,我們現在所處理的網路已經鑲嵌在我們 日常生活之中,而非網路脫離我們而存在,這指的是網路不再單單只是一 項科技,因此需要使用新的方法去面對這個研究領域,然而它目前需要的 是更多的新方法去解釋它的儲存動作以及所儲存的檔案。 如果依常規的運用研究方法,網路可以廣泛的被熟悉以及已經建立的 方法與學科所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從相似性的研究與分析中脈絡化這項科 技的意義。作者則提供她的認知來瞭解這相不同的方法,並先針對何謂「日 常生活」(the everyday)進行討論,包括統計的、詮釋論/建構論、以及批 判的三個層面,之後則提供一個重要研究的調查,並且從這三個不同層面 去分析,結論則強調了很多研究中重要研究成果,並且描述每一種方法與 發現如何互補其他的不足,讓整個論述更加的完整,以及梳理了網路與我 們日常間互動的關聯。

5. Internet Research Eth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本章提供了網路研究倫理的歷史回顧,作者提供特殊倫理規範與準則 交叉著重要歷史進行分析,並且包括不同的報告與法案,逐漸的建立 90 年 代網路研究倫理的背景與案例。接著則是沿著網路研究倫理的發展以及成 長的文獻,關注重要的實質研究倫理議題,尤其當不同的方法交錯的時候, 實際上,先前網路研究倫理已經概述很多重要的研究方針以及包含快速成 長 的 文 獻 , 這 些 都 引 導 作 者 特 別 仔 細 討 論 「 倫 理 關 注 」( Ethical Considerations)議題。最後作者勾勒出網路研究倫理當代的一些議題以及 未來的可能性,相較於其他的研究,作者認為 Web 2.0 引起了新的倫理挑 戰與關注,而至少在某些部分並未完全的被解決。根據 AoIR 2002 年建立 在供人分享「開放原始碼」的方針,讓作者強烈的希望網路研究者能參與 網路研究倫理議題的發展,並將它當成是網路發展關鍵的跨領域和跨文化 的研究。

(14)

6. Internet Policy. 這章主要認為網路是使用工具、溝通媒介、一組實質的物體、以及經 濟生產的要素所混合,作者幫我們瞭解網路政策制訂者,以及誰是讓這些 制訂者諮詢的對象的各種批判議題,並讓我們從在地議題,像是社群無線 接取如何去挑戰未來全球治理機制,作者亦認為有四個主要的議題在制訂 未來網路政策時必須面對,內容包括:網路的接近使用、內容的接近使用、 智慧財產權、以及隱私等議題。 7. Social Networks 2.0 這章主要再討論社會網絡網站以及 Web 2.0 的現象,作者探討過去研究 線上參與以及線上社群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作者藉由可靠性、觀眾、 隱私、分類的形成、朋友的性質、維持朋友的關係的來討論使用者的身份 議題,使用者需要學習朋友是誰,誰在個人關係裡扮演可靠的角色,因此 個人的自我表演如何在這些網站裡被認知會是個問題。譬如社會網絡網站 在創造、維持、以及結束朋友關係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果在社會網絡 網站上的任何角色都只是一時的想法那又會是什麼情況呢?作者最後給我 們批判性的問題:當非營利的線上空間移動到營利的線上環境時會產生什 麼樣的倫理意涵呢?

8. Community and the Internet

這一章主要探討社群的相關文獻,並比較早期社群與網絡個人主義、 以及真實社群與虛假社群,然後將焦點放在虛擬社群以及社群生命週期、 衝突、合作、以及控制等議題,作者並處理認同以及最近關於混合社群(線 上與線下)、網絡化社群、迷社群、以及社群的凝聚力、信任與形成,並認 為很多研究指出線上承諾以及連結人們的形式都在資通訊科技上交錯在一 起。

9. Community and the Internet

這章提供網路與遊戲之間關聯的歷史與最近發展,作者認為重要研究 遊戲本身可以讓我們瞭解關於網路上身份的性質、工作與遊戲的界線、以 及系統中的控制與權威的特性。

(15)

Roundtable/Tensions Between Academic and Corporate

Research: Critical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J. Monberg, A. Markham, D. Boyd, H. Kruse, C. Boese,

這場圓桌會議探討網路研究之學術途徑與公司方法之間的緊張關係。 本圓桌會議提供一個場所,批判反思未來學術研究的方向。其目的在於強 調學術研究與公司方法之間的隔閡是工具性的(instrumental)以及是被質疑 的。本場圓桌會議集結持有不同觀點、應用不同方法、以及來自不同背景, 卻又同時跨足學術研究與應用領域的研究者,期望藉由會議討論,凸顯出 當前網路研究者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做為一個研究者,離開學術圈意味著進入應用研究的領域。我不確定 這是美國(或者甚至是第一級學術型機構)的普遍現象;或者是舊時代(在研 究獎助金尚未被視為是學術生產力之前)的產物。不論是甚麼原因使然,學 術研究與公司研究之間,並不存在所謂的隔閡。我一直以來關注的,是如 何讓我的研究有意義、可被理解、以及有應用性。我將實用性視為是有正 面效益的。我的意思不是說學術研究者未曾從事過應用研究。我要提出的 論點是:當學術研究者在象牙塔裏生產知識的時候(特別是那些為第一級研 究型機構所侷限的學者),會傾向於生產那些他們自己感興趣,或是那些會 被其他同事視為是有價值的研究。至於產出的知識本身是否具有實用性、 是否能夠解決真實世界裡的問題,則不是他們主要關切的重點。 自從我搬遷至維京島之後,我就身處於一個沒有框架限制的研究環境 裡。在那裏,沒有人像我一樣關心網路的世界。在他們每天的生活中,他 們比較關心電力的供應;小機電和和必須仰賴穩定電源的科技,都沒有電 話和颶風檔避版來得重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我重新思考學術研究在真實 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重新檢視我原本的研究議題。這對我而言是個很 大的衝擊,畢竟我一直以來都致力於研究那些只影響這世界上少部分人口 的「工業技術」。 當我離開學術界轉而至政府單位工作時,除了我的研究議題之外,我 再一次被迫重新檢視我是用何種方式來談論我的研究。在新的工作環境 中,我的知識的使用者,需要的是可以解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理論的概 念。我可以一整天都跟他們談論遠距教學理論,但前提是我可以明確地指

(16)

出「如何建構線上模組」,否則我的知識是無用的、沒有價值的。 在應用我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我體驗到很大的鼓勵。一個 學者要謙卑,才能將專業知識傳遞給非學術界的聽眾。更有趣的是,為了 讓你的解決方案能被執行,你必須「重新組裝」你的知識。在公司研究中, 研究的成功並非取決於審查者、編輯或讀者的認可,而是藉由產品的使用 結果來決定。對我而言,所謂的成功,是指讓一般無法理解學術文章的民 眾,能夠和那些概念對話。 我從來都不知道「傳統」的學術所指為何。我的研究一直都是跨學科 領域的,我也一直在不同的部門之間轉換跑道。在過去的四年裡,我研究 美國青年如何藉由社會網絡的連結,來完成社交的目的。我的研究發現從 理論層面至應用層面,都具有許多意涵。我的研究結果以多種不同的型態 來呈現:發表於期刊文章上做學術交流、刊載於部落格上供大眾對話、張 貼於簡報版上激發創新的思維、寫成說明書供發展者使用、編列成白皮書 供政策制定者參考、製成備忘錄給非營利組織,為多元的聽眾講解不同的 流派。 常常學術圈或學者有一定的數量鄙視那些選擇「應用」的研究,但是 「應用」真正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假設通常是那些很少應用的嚴肅學者, 對以國家知識的進展替代對資本主義進展的貢獻。而這可以成為一個案件 嗎?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直接做與社會與經濟相關議題的研究,我們需要 盡道德責任嗎?如果是的話,那界定的疆界會是在哪裡?我們又如何回應 這些浮現出來的大師呢? 這些問題進一步的因為金融結構重組複雜化,當學者拿的是外部的資助, 他們做的真的是「純粹」的研究嗎?當產業研究者以發表量以及對這個領 域的貢獻評估時,他們真的是不同於學術圈嗎?解決抽象的問題真的比解 決特殊研究問題更有價值嗎? 在這個圓桌會議,我將發表學者從內在或外在於這個學術制度,學者 能以不同的方法參與產業或其他的部門,我將特別點出介於學術圈、產業 研究實驗室、以及公司研究之間的緊張關係。 雖然網路賭博是一個非常普遍以及有收入的活動,雖然這個活動常常

(17)

會遭大大眾的爭議,但是他在網路研究這個領域裡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關 注,電子投注在學術圈以及學者研究裡或是相關有用研究方法的研究裡是 不被當一回事的。另外一個是關於純種的賽馬產業,它在美國的合法線上 賭博裡很少有市場,但是它的產品也不吸引新的使用者,最近美國純種賽 馬協會(National Thoroughbred Racing Association)則嘗試去找出如何找出 新世代的迷(fan),希望找出能夠有主動書寫賽馬的部落格、判斷賽馬條 件好壞的人、以及線上貢獻者來發展一個透過網路接觸新迷的運動市場的 計畫,相同的時間,美國純種賽馬協會的會長已經進行了部落格的比較以 及閱讀現在迷的建議。 諸如此類的案例,產業與學術研究間常常是斷裂的,雖然很多學術圈 網路研究可能關注一些跟大量使用者不相關的議題,但是事實上有恨多產 業指出能從既存的網路研究中獲得有價值的知識,例如網路的社會與休閒 使用研究喚起對於網路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讓業界能進一步的瞭 解如何去找出這些迷或是減少的迷。 最近經濟環境中,業界的線上研究的需求被緊急的要求,而製作一個 成功的特殊的設計或使用者經驗指的是,下一年整個研究團隊面臨的是繼 續可以有工作或是被裁撤。無論是機構內或者是專業使用者經驗的顧問都 從上級得到很大的壓力,不僅僅是美好的以及簡單的使用者經驗,他們必 須透過成功或是廣受歡迎的結果去證明投資的回報有多少,這也幫助他們 去證明 Web 2.0 的有用性。我們可以假設這些結果驅動的命令並不是學術 研究所指稱的「純粹」提問(雖然在這個圓桌會議的其他人可能不同意)。 當學生在學術圈準備然後在業界工作,必須開始適應他們必須學習的 關於工廠所需的嚴密監控方法、迫切時所要壓縮的時間、以及潛在的誤差, 因為利益團體驅動著這些研究結果。 在這個圓桌討論裡,我將增加兩個其他重要的關注,並混合在一起: (一)首先進階最佳化應用(Advanced Optimization)以及搜尋引擎 最佳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領域所遇到的挑戰,這兩個領域通常 包含在市場行銷部門裡,並且建立很多市場行銷研究的架構,我認為這裡 的挑戰是去處理大量的分析資料,以及搜尋引擎最佳化游擊的去接觸不同

(18)

使用者的經驗與觀點,並且使用質化研究方法與人類學研究方法去互補與 整合進階最佳化應用以及搜尋引擎最佳化的資料。在這個領域,業界可能 處於領先的方式。其他人可能會說如何完全的運用學術領域的背景去分析 這些資料以及設計複雜的搜尋引擎最佳化,但是學術圈常常在這個領域處 於落後的階段。 (二)第二個關於更多基本的挑戰是使用者經驗設計的基礎,特別是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觀點,社會媒體與介面的興起特別設計以及建立為了社 會使用,這導致了很多人強調一個使用者為中心的觀點有天生的弱點,就 是社會媒體中一個帳戶就被當成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人來看待。少數的產 業研究者則參與學術理論學家研究以社會為中心的設計對抗使用者為中心 的設計,新方法也將會需要基於社會的觀點去評估以及研究社會介面,意 即觀察社會團體的行為而非使用者的個人行為,以及線上社會公共空間中 的對話、討論、社會網絡的動態、隱私權的考量以及介面的影響。 這個討論小組將探索這些基本的緊張觀點,並且瞭解如何在學術圈以 及工作經驗之間建立一個橋樑,以及更多好的理論應用可以同時在這兩個 領域被接受。 當我開始嚴肅的思考科技與文化的連結已經有二十年之久了,在公司 的脈絡之下,介於這兩者之間的落差幾乎是無法被重建的,COBOL 以及人 類學之間很少彼此間產生對話,當社會媒體已經在日常生活中轉移新的溝 通科技到光纖,公司中使用者研究與設計的思考的需求也已經被發表到如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以及哈佛管理評論(Th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公司開始為了瞭解使用者的世界去評估投資回報率。 公司網站的發展以及新媒體的社會使用已經在過去 AoIR 的十年間有 了極大的轉變,研究圈的研究者足以適應這樣的轉變了嗎?尚未!因為這 兩個研究社群缺少重疊的部分,網路發展改變的弧度已經讓很多特殊的使 用者研究可以進行,但是學術圈的研究者會因為自我對於學術價值的承諾 而限制了研究計畫的可能性範圍,另一方則是著重在特殊的科技創新而非 建構廣大的理論架構。因此在這個時候,這是很可笑的,當機構正在設計 我們將會使用的科技,網路研究卻在這個過程沒有辦法有充分的貢獻。

(19)

參、專題演講

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 and the Theology of Google

Siva Vaidhyanathan 當 Google 已經將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基本特性都捲入,有些關於 Google 公司的未來以及我們的未來的重要議題伴隨著而來:Google 依然可 以像它所宣稱的那樣好嗎?我們能不能學習到它的好用之處來加強或豐富 生活,而不是僅僅將我們的紀錄用來連結到更多的商品與服務?在我接下 來演講裡,我將稱 Google 是一種「神學」,當我觀察到我們讓 Google 進入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讓 Google 帶到它的商業力,我越來越堅定這個 信念,我們已經跟 Google 這間公司綁在一起了,在我書寫這篇文章的同 時,這段與 Google 相處的時間已經有十年之久了。很多神學系統的道德規 範相較於其意識型態如何幫助信徒形成世界觀變得不重要了,很多神學系 統,贊助者將他們的信仰用很多種不同層次的方式表現,對於真正的信徒, 看著二十世紀初期尋找智者與導師的情形,Google 就像是可以解決任何問 題的模式。 對很多人而言,Google 是非常有幫助的與慈善的,譬如:對有些想成 為改革者的人而言,特別是公司對信仰需要詳加檢查的人;對叛徒而言, Google 已經掉到其道德權威的高度。而 Google 的意識型態根源是很容易找 出來的,Google 的創立者以及早期的員工深深地相信資訊科技的力量可以 轉換我們的意識(集體意識與個人意識),但是很少的理論告訴我們 Google 怎麼與我們互動?我們又怎麼與 Google 互動?但是逐漸增加的是我們一 直透過 Google 去看待我們的世界。Google 是折射而非反射我們想的是真的 而且是重要的;它過濾以及著重在我們對數位資訊世界的的查詢與探索; 它很快的而且簡潔的排序並且連結,減少有大問題的資料進入乾淨而且導 覽的名單;它產生了讓我們覺得安慰以及或許是對全面性而且詳盡的幻 想;它處理了蒐集、排序、連結、以及顯示知識,並且告訴我們哪些是好 的、真實的、有價值的、以及相關的。這個賭注,不能再多了!

The Internet: in theory, in crisis (

Wendy H.K. Chun)

(20)

家 的 高 速 金 融 網 絡 到 轉 換 朋 友 的 意 義 的 社 會 網 絡 網 站 ( 譬 如 facebook.com);從部落格的陰謀論到威脅全球災難的網路病毒。網絡不僅 僅是社會的內容,更是社會的結構與訊息。稍微誇大一點的說,什麼答案 可以回答我們最近在新政治、文化、以及軍事上的所有問題?答案就是網 絡。但是什麼樣的網絡以及這些網絡到底有什麼功能呢?這些網絡如何不 同於其他的東西?網絡如何經歷和協調這些面臨偏執的情感、賦權、以及 包容/排斥呢?換句話說,網絡如何想像科技性與社會性?這個演講將會 提出「想像的網絡」這個議題,透過以廣大的網路與全球電信網絡為中心 的不同理論與政治風險,為了更瞭解風險的中心以及在「理論上」瞭解網 路。我將提問:網路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一個風險機器?我們的能力有多大 程度是風險的中心,而這個能力是我們日常生活經驗裡無形的、操作上的 問題?

Truthiness and Digital Dissent: Sense-Making in Digital Public

Spheres (

M. Boler)

「要求真相」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之後變得更加的朦朧。作者的三年 期混合研究方法研究計畫「Rethinking Media, Democracy and Citizenship」, 嘗試從主流媒體報導美國遭伊拉克攻擊以及 2004 年總統大選解釋「數位異 議」(Digital Dissent)生產者的動機,這個計畫訪談 35 位生產者並調查 160 個線上影音、部落格、諷刺政治時事的網站,調查結果是讓人沮喪的,而 且需要訂正媒體的報導以及其政治觀點的影響力。當大規模毀壞性武器的 調查完成,這時候最適合描述的就是「我的真相」(truthiness;感覺到的事 實不是基於任何原因,而是我感覺到什麼對我而言是事實),同時發生的是 很多人接觸使用數位媒體,以及產生了很多使用者製造的網頁(部落格、 影音、以及同時混合這兩種),然而可以確定的事實是情感性的渴望與後現 代理論所警告的「所有的事實都是被建構的」產生緊張的關係,影像剪輯 透露出事實本身的混合與其之後的風險。 作者則說明產消者(prosumers;同時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如何努力 的創造的政治的新形式,以及他們如何看待「真理的道路」和「決策意識」 來回應「我的真相」。然而,從 Ranciere、Nietzsche、和 Baudrillard 的觀點, 作者認為我們重新塑造事實,並把事實當成是本體論的問題(事物是怎麼

(21)

來的?),接著則是認識論的問題(要什麼樣才能算是事實?),作者建議 新的本質論追問的「事實」應該包括生產力與生產策略的關係,這可以使 得聲音與要求可以被聽到以及被看到,像是這些異議者與激進主義者,則 常常被當成是看不見的噪音。

肆、前沿議題

一、Vedeo

1. Real Vlogs: The Rules and Meanings of Online Video

A. J. Christian

這篇論文主要在討論 vlogging 的使用規則,其認為 vlog 需要創造讓觀 看者從視覺感受與內容,認為那是「真的」的線上影音影像,該文並分析 一個網路上爭議的網路秀「Lonelygirl15」,其結果認為線上自我表現 (self-expression)有它的限制、隱喻以及明喻。

2. Negotiating blended spaces: How Swedish youth are using

video sharing sites as a performative arena

(S.Hendrick)

全球每分鐘有三億七千萬個受訪者上傳十三個小時的影音到 YouTube 的網站,其中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使用者是介於十二至十七歲的年輕人。這 個網站不僅僅是一個影音的資料庫,它還是一個使用者影音交換與參與的 網絡。YouTube 成為一個商業與業餘的影音分享平台空間,譬如熟練的作 品、紀錄片、影音日誌以及身體表演。 YouTube 的使用者來自於不同的地方以及有著不同的目的,但是這個平 台的能供性都能以日益複雜的方式聚合這些不同的文化。儘管這個平台有 著網絡參與的文化潛在性或者是賦予新形式的網路參與文化(譬如 2008 美 國總統大選),但是大眾媒體的論述卻僅關心是 YouTube 所呈現的黑暗面, 尤其當青少年製造了這些影音更是如此,譬如瑞典的三個主要報紙媒體便 爭相討論網路影片上的校園殺人警告、網路霸凌、以及過渡性慾表現的青 少年影片。儘管瑞典的媒體呈現 YouTube 上青少年的負面形象,瑞典青少 年在依舊 YouTube 上展演了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混和影音的以及實驗影

(22)

像的創造能力。 這篇論文主要討論這些瑞典的青少年如何使用 YouTube 影音分享網站 當成一個展演的場域,並瞭解這些青少年如何的在 YouTube 進行創造性以 及藝術性的表現。,除此之外,這篇論文將以跨領域研究的視野瞭解青少 年在這些場域的使用情況,以及 YouTube 如何被傳統的以及成人管理的媒 體所定義。文章以民族誌方法研究一群以 Parkour 藝術來探索與修正瑞典 都市環境的 Gothenburg 青少年族群。Parkour 指的是身體的塗鴉以及自由 的在都市環境跑與表演。這些 Parkour 影像透過網路連結到了國際上對這 個活動感興趣的青少年,混合著實體空間與數位空間的影像內容則被保留 在 YouTube 上。這些 Parkour 的年輕人與參與 YouTube 的網友的動機將被 訪談,以及瞭解他們如何混合不同主要都市空間的 Parkour 行動並製造這 些影片。這個空間關係特別在這些年輕人在瑞士主要街道進行 Parkour 行 動顯得有趣,人類學方法與論述分析將被使用來分析這些青少年線下與線 上的的行動以及創造與分享的動機。

3. The Archive, YouTube and the Popular Performing Arts

S. Pietrobruno 這篇論文主要是瞭解加勒比流行舞蹈如何在非官方的 YouTube 網站上 被傳散與保存,過去加勒比流行舞蹈並沒有被記錄在書本或影像,而是在 人們的心中與身體被記憶。儘管加勒比流行舞蹈透過現場的演出被傳散, 但是媒體仍然在舞蹈文化發展的過程記錄與傳散這些記憶。例如在哥倫比 亞,莎莎舞(salsa)的演變結合了古巴和波多黎各的音樂,其傳散過程包 括現場的演出以及二十世紀上半期古巴與波多黎各音樂,以及 40 年代與 50 年代的古巴舞蹈特性的影像紀錄。在過去,很多舞蹈文化僅能透過有經 驗的舞者實地演出被瞭解。YouTube 提供了一個讓私有收藏的舞蹈影像可 以在世界被傳散的可能性,而這些私有收藏的影像使得加勒比海舞蹈可以 夠過網路傳散到世界各地。 雖然 YouTube 是由使用者所創造,但是舞蹈影音卻被長期的保存在真 實世界。新的影音檔案通常能反映的目前舞蹈流行的趨勢,因此 YouTube 上非官方的資料庫將可以補抓到真實世界中舞蹈的演化。在生活經驗中, 這些流行舞蹈將會隨著文化的鑲嵌並改變。所以這篇論文認為 YouToube

(23)

的參與性與互動性的方式就可以儲存真實世界流行舞蹈的演化樣貌。除了 將 YouTube 當成是非官方的加勒比流行舞蹈資料庫之外,這篇論文特別著 重在莎莎舞的根源以及影響。雖然加勒比流行舞蹈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不重 要的娛樂活動,這個研究則是將這個傳統當成是一個有價值的資產,而這 個資產將會跨越數百年以及世界各地。

4. Can Practice Theories Inspire New Insights into YouTube

Consumption Studies?

(J. Gu)

這篇論文主要著重在藉由實踐性(practice)理論去描述 YouTube 的使 用,並關注 Web2.0 網站所具有的使用者參與和創造的實踐過程的特性,我 認為瞭解 YouTube 部分的個人消費模式,將可以瞭解 YouTube 如何被有組 織的傳散。當人們增加網路參與時,有時發展的是特殊的社會實踐,因此 這篇論文不同於過去使用人口變項或是舊的網路使用理論來解釋這個現 象,而是企圖藉有實踐性理論去補充與瞭解特殊網站的消費模式。 這篇論文首先將簡短的描述心理的、科技的、或結構的舊的網路使用 模式,並將指出當我們考慮網路影音的傳散實踐過程時,需要建立一個新 的觀賞者的消費者行為模式來解釋。並透過蒐集不同的實踐性理論以及回 顧目前既有的消費者實踐理論,應用這些理論原則分析 YouTube 的消費模 式。實踐性理論的核心是去討論個人或結構因素如何解釋人類所作所為以 及特殊社會實踐的言語的一致性與多樣性,並認為人類行為的某個面向必 須從參與的實踐過程來瞭解,經過適當的調整這個理論之後,網路使用的 過程被當成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跨過不同的族群並且在日常生活 中有著不同參與程度的社會與文化實踐。我的基本假設是 YouTube 消費模 式發生在影音傳散的實踐過程,而這個過程是不是也能被當成是一個組織 化的建構過程呢?因此我認為有三個因素在 YouTube 使用中必須進一步被 考量,首先是 YouTube 個人傳散的方式究竟是集體的傳散行為或是個人不 同的傳散過程?第二、YouTube 個人傳散實踐的關鍵因素可能是什麼?第 三、這些變項能解釋多少程度的消費模式的一致性或多元性?進一步的, 除了傳統媒體消費研究之外,例如使用 YouTube 參與程度和偏好,因此有 可以從實踐性理論梳理出三個研究問題:第一、什麼是 YouTube 的採用與 退用因素;第二、使用 YouTube 的軌跡與發展過程為何;第三、線上行為

(24)

與線下行為如何在 YouTube 連結以及交互作用。

這 篇 論 文 亦 建 議 線 上 人 類 學 方 法 以 及 深 度 訪 談 可 以 找 出 個 人 在 YouTube 傳散的實踐過程的可能因素;另一方面,量化方法的網路調查亦 可以描繪出個人的傳散實踐過程以及消費模式的相關程度。最後,這篇論 文總結了未來研究新媒體消費模式的可能理論以及方法的實踐。

二、Elections and Political Parties

1. Examining Political Blog Use Across Generations: An

Exploration of the 2008 U.S. Election.

(A.Veenstra)

自有政治部落格以來,政治學家與媒體學者一直爭論著政治部落格對 新聞消費、政治與公民參與、以及選舉結果的影響,這個爭論連結著目前 既存的一些議題,譬如避免交叉討論政治的趨勢、低落的公民參與、以及 面對新聞產業的財政問題。 儘管這個議題是由研究者所開始討論,但是卻很少人討論政治部落格 使用的前因以及後果。大部分的研究著重在政治部落格讀者與部落格之間 的關係,特別在個人部落格,上載的文章通常被當成是一個「保護空間」 (protected space),部落客藉此影響部落格讀者的行為。另外,也有其他觀 點認為政治部落格讀者有他們自己相關的資訊來源,因為他們的特性比較 傾向於政治菁英,譬如:新聞記者或意見領袖。有些最近的研究開始去探 討政治部落格如何開闢新的方向讓讀者有新的參與機會,並研究這些讀者 如何解釋政治部落格新聞的認知過程。 由於在理論上仍有一些缺憾,因此有很多關於政治部落格讀者的基本 問題仍然尚待解決,雖然目前有很多關於部落格讀者的研究調查提供相關 的人口統計趨勢(譬如 Pew Internet 或 BlogAds),然而關於部落格讀者的政 治態度與行為的調查仍舊不夠深入而且多是便利取樣,為了回應這些問 題,這個研究使用兩個特別的資料庫來解釋青少年與成年人如何使用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的政治部落格。

(25)

歲的青少年以及他們的父母,使用分層隨機抽樣。第一波資料 2008 年五月 郵寄 4,000 份問卷到家戶,共回收 1,325 份,回收率為 33.1%。這些第一波 回收的收訪者在美國總統大選後 11 月,進行第二波的調查,回收有效樣本 為 711 份,回收率為 53.7%。針對青少年的父母的問卷內容包括家庭狀況、 教養方式,並且問針對最近一次慶祝生日的青少年進行調查。青少年的問 卷內容包括媒體使用態度(部落格以及其他線上媒體),政治態度與行為、 學校環境、以及家庭溝通模式。 成 人 的 資 料 來 源 是 來 自 YouGov/Polimetrix 所 執 行 的 Cooperative Campaign Analysis Project (CCAP)的一部份,這個 CCAP 從 2007 年 12 月開 始設計六波的追蹤調查 20,000 位美國人,在 2008 年三月以及十月的第三 波與第五波追蹤調查,1,000 位受訪者被詢問他們的部落格的使用態度、政 治態度以及行為。 這個分析包含青少年與成人一剛開始部落格的使用,以及經過美國總 統選舉之後的部落格使用行為的轉變。初步的結果顯示這兩群人有一些人 口變項上的差異,青少年族群的部落格使用男生與女生大約是各半,成年 人則大多是男性,但是這兩個族群政治相關的變項則是比較呈現類似分 佈。這兩個族群如果是政治部落格的讀者相較於非讀者都有著較多的政治 知道以及政治性的參與,並且無論在線上或線下都看更多的新聞,而且政 治部落格的讀者相較於非讀者不僅喜歡與同意他們的人討論政治,他們也 與不同意他們的人討論政治。 政治部落格在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大量的成熟,而這些資料可以讓 我們知道個人如何去找到方法參與部落格社群,以及這些參與的社群之後 如何引起接下來的政治活動。當政治媒體環境變得更加的分散以及去中心 化時,這篇論文呈現的是人們如何學習這個改變以及從中討論政治議題。

2. Web Campaigning in Austria: Austrian Party and Candidate

Websites in the 2008 National Elections. (

U. Russmann)

奧地利 2008 年的全國選舉邁向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網站變成選舉的一 部份。各政黨在網站上以不同的語言(譬如英文、土耳其語、塞爾維亞語) 詳細的提供候選人相關資訊,所有的網站都與社會性媒體串連在一起,譬

(26)

如 YouTube、Facebook、或 Twitter,政黨或是候選人開始使用資通訊科技 做為線下活動的補充或延伸,這個改變開始深深的影響政治過程的轉變: 譬如創造、傳散以及蒐集政治意見,以及將這個過程視為選舉活動的一部 份,並且讓候選人與選民有互動的機會。儘管只有少數的非美國本土的研 究開始將網路當成選舉活動的工具,在過去五年歐洲相關的選舉研究已經 有明顯的數量增加。但是奧地利在這方面的調查仍是缺如的,所以我們不 知道奧地利政黨以及候選人如何運用網路進行相關政治活動,因此這篇論 文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個奧地利先驅的調查與評估,希望透過分析線 上競選活動提供未來研究的基礎,因此研究問題主要有四個: 一、奧地利 2008 年國家選舉在網路上的競選活動樣貌如何? 二、這些政治網站如何在競選活動運用資訊告知、網路參與、網絡連 結以及政治動員? 三、奧地利 2008 年國家選舉時,哪一個政黨網站有著與其他政黨網站 不同的特殊性?哪一個候選人的網站與其他候選人網站有著不同 的特殊性? 四、這些政黨以及政治人物如何從不同的 Web 2.0 相關的應用獲得利 益? 方法上,這個探索性的研究主要分析奧地利 2008 年國家選舉時的競選 網站,並且著重在四個功能:資訊告知、網路參與、網絡連結以及政治動 員。針對這四個功能我們從相關的學者中發展出相對應的網站模版,總共 有 109 個功能。這個研究主要討論這些競選網站是否具備這 109 個功能元 素,為了分析這些網站,在 2008 年 9 月 28 日選舉前六個星期,我們每個 星期都下載國會的五個政黨網站(OEVP, SPOE, FPOE, Greens, and BZOE) 以及 Liberale Forum 的相關資料,除此之外,我們也蒐集這些五個國會政 黨的呼聲較高的候選人相關個人網站:Wilhelm Molterer (OEVP), Werner Faymann (SPOE), HC Strache (FPOE) and Alexander van der Bellen (Greens)。

研究結果發現,所有的政黨網站都是以資訊導向為核心,德國政黨網 站 2002 至 2005 的選舉研究中也發現類似的研究結果。然而即使分析兩個 主要政黨網站以及四個次要政黨網站中的 40 個資訊通知功能,並沒有發現 有類似的模式。至於網絡連結的部分則是會因為政黨的大小決定其網站連

(27)

結規模的大小,譬如社會民主黨有最多的 247 個連結,保守黨有 71 個連結。 其他較小的政黨相較於前兩個主要政黨明顯少很多連結,譬如 BZOE 只有 5 個連結,但是他們在 Web 2.0 的創新應用上相較於主要政黨是來得優秀 的。較小的政黨有著較少的黨工,因此無法在奧地利的政黨中扮演一個有 效的動員角色,但是資通訊科技提供一個低成本以及可能性讓他們可以與 選民互動的機會。

3.Politics online: Who’s in and who’s out in the network of

bloggers, parties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C. W. Soon, H. Cho)

科技決定論的說法主要認為網路可以增加動員的能力以及平等化社會 階層,其並認為科技可以鬆綁公民社會的管制規範,因此政治傳播學、政 治社會學以及新媒體研究亦將網路促進公民參與的議題當成研究的範疇之 一。由於近來的論述認為非主流使用者正在破壞媒體科技,因此我們設定 了兩個目標並試圖利用網絡分析方法來理解,第一個目標為找出扮演新加 坡網路政治中的關鍵角色;第二個目標則是利用社會網絡分析來描繪這些 不同的角色的關係。我們使用描述性的方法探討網路上的動態過程以及政 治論述的演化與含義,結果顯示政治部落客和政黨掌握了整個網路空間的 論述,而倡議團體以及媒體的角色則是越來越不重要,除此之外,政治部 落客之間也有高度的互動。總之,這些研究結果顯示當一個國家的政府對 媒體規範越嚴厲時,線上世界也會存在一樣的網絡結構,未來的研究則建 議考量動態社會網絡以及政治溝通過程。

三、Sound Cultures

1. Beyond internet performance rights: On the ontology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usic performance.

M. latonero

這是一個 29 秒的 YouTube 的影音,Stephanie Lenz 的小孩正在廚房跳 著 Prince 的歌「Let’s Go Crazy」,這並不是個多特別的娛樂表演,但是當 Prince 歌曲著作權擁有者 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Group 寄了一封律師信 給 YouTube 認為這個影片侵權,要求 YouTube 將這個影片刪除之後,整個

(28)

事件受到了國際的矚目,因此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開始幫助 Lenz 去面對這個由使用者創造的表演內容能否適用於「合理使用」(Fair Use) 的法律戰爭。同樣的,網路音樂的再製(MP3)以及音樂的傳散(Napster) 也有同樣的問題,而網路上的音樂表演很明顯的將成為橫在數位著作權前 的新爭議。 目前已經有很多法律文獻討論網路音樂表演「合理使用」的議題,但 是這些法律文獻的討論卻很少論及表演權以及表演的想法本身,這篇論文 則認為表演權是一個「舊」的產業媒體模式,而這個模式被人為的分成歌 曲創作者、錄製音樂表演帶大眾媒體的聽眾以及在音樂廳現場音樂表演。 這篇論文對這些表演權進行歷史分析,包括了建構當初新興媒體科技商業 與法律的背景,譬如留聲機、陸上的廣播系統,表演又如何變成在日益複 雜的著作權下形成制度化的社會建構。 但是當我們考慮到觀眾在表演時所扮演的角色時,這個上述的制度化 過程與實質上所宣稱的表演概念逐漸背離,這個表演權的概念削減了觀眾 參與、回饋以及集體行動的合法性,因此我認為建立表演的理論與實踐的 實質論是必須的,至於新興的網路為基礎的音樂表演則展顯了接近於實質 論的參與者與聽眾表演特性。YouTube 著名的「Broadcast Yourself」提供了 一個新的功能促進使用者為中心的傳散並打破過去舊媒體的生產/消費模 式,因此從歷史與批判性的脈絡下,整個文化對於放棄權利的控制與動作, 讓歌曲創作者與著作權擁有者變成一個不讓人苟同的行為。 透過對表演這個概念的理論與辯證的過程,這篇論文認為無論是歌曲 創作者、藝術表演者、或是觀眾皆不能宣稱其有表演經驗或文化轉換的權 利,這些無論是贊成或反對這些論述的人都是基於一些值得懷疑的假設, 雖然這些懷疑的假設已經深植在文化架構裡與很多人心中,特別是在於保 存現狀的抵抗這群人以及尋找一個法律途徑解決表演權利問題的這群人。 有趣的是此時網路表演正在挑戰表演權本身,而已經被支配的合法性 商業概念也再次的被提出。最近,美國國會已經開始關心 H.R. 848 「The Performance Right Act」,這個法案不僅要求上傳者(傳散者)要補償歌曲 創作者,而且也要進一步補償歌曲的錄製者。所以這個過廣的定義將成為 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下載、播客(podcasting)、分享、或在網路上播放

(29)

音樂將會傷害原先在線下世界存在已久的商業授權模式,因為網路上的方 式僅能補償歌曲創作者而非歌曲錄製者,通過這樣的法律將會對表演與擴 散本身,形成新的法律與社會控制,而且這也無法保證由網路所挑戰的表 演概念爭議將會產生更多的或者更少的文化控制。 方法上,這篇論文主要裡用文獻分析方法,從歷史以及社會建構的觀 點研究表演權的商業與法律概念,整合了表演理論、傳播理論以及批判理 論去延伸表演的概念,並討論實質上的主動的參與者在哪裡。因此這篇對 數位化環境之下的網路音樂表演以及表演概念的轉變,對於過去主流所主 張的法律或商業概念提出了質疑,並認為網路表演應該包含我們對於網路 的集體想像,譬如線上與線下環境有著不同可能性與限制,我們應該關切 行動者在這些可能性與限制下的想像與行為。

2. Strategy and scheduling: doing community radio in the age of

podcasting.

(A. Ó Baoill)

美國社區無線廣播中心目前採用網路科技來傳播面臨著挑戰與機會, 這篇論文提出部分的議題,並試圖針對無線廣播中心的人員透過觀察法與 訪談法回答這些議題。除此之外,這篇論文調查不同管制下所提供的可能 獲利機會,並且在內容創造與時程安排的意涵。 這些社區無線廣播中心對於當地的接近使用有著義務,雖然在不同的 計畫裡這些計畫目的可能有不同的解釋,但是這些將會因為網路終結地理 疆界而面臨了問題,在這個情況底下,社區無線廣播中心還能使用「在地」 的意義或是服務實體社區社群的概念嗎?這些社區無線廣播應該如何在這 個環境的轉變下評估他們的任務呢? 如果上述的問題過於艱澀難懂,比較實際的狀況就是中心管理資金來 源的問題。因為社區無線廣播中心在美國非常依賴聽眾「pledge drive」模 式,網路的聽眾分散性將會在不同程面上挑戰這樣的模式。首先,網路使 用者對於指尖上就能得到的免費內容非常熟稔;其次,社區無線廣播中心 常常宣稱他們提供的內容需要資金是因為,而這並不是廣播特許執照的範 圍。特別是當這些聯合製播的內容常常不再是單一內容,聽眾可以直接使 用軟體直接從節目的網站上取的資訊,或是透過其他合作的廣播中心利用

(30)

網路匯流軟體(webstreams)或是播客(podcasts)取得節目內容。 因此計畫管理面臨到不同播放介面的可以播放他們內容的挑戰,以及 必須找出這些播放方式與他們計畫內容的相關性。所以廣播節目製播者將 會這些合作的電台將帶給他們更多運作上的自由,並且嘗試與觀眾直接的 互動。有一些有趣的研究也指出,製播內容者不僅僅只是透過播客去與聽 眾接觸,他們還會利用網路去集結在地的聽眾集會,然後達到多傳散內容 與多觸及非當地聽眾的目的。 無線廣播電台利用網路來傳散也面臨了著作權上的限制以及需要考 量網路相關規範,像是在傳統的廣播環境中排除某個藝術家在節目表中是 可能的,但是在網路上可能有些技術上的難度。但是廣播節目製播者以及 管理者開始尋找從這些管制規範下獲利的方法,從自家網路上播放的平台 已有的內容選擇可以在規範下應用到每一個平台的內容。這個網路內容創 造轉換過程可能會傷害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原先所秉持的精神,我們可 能無法再碰到十年以前的廣播產品,廣播節目製造者與管理者也將會發現 他們已經捲入了一個新的政策爭議,包括網絡中立性議題以及著作權議題。 這些不同的線上與線下空間讓節目內容製作者以及排定者需要一個方 法來認知這些特性上的差異以及安排這些不同空間的展演。這些空間可以 共享同一個標誌獲認同,但是每一個都能符合不同內容的表現,雖然早期 電台已經嘗試在網路空間裡重製內容與資訊,我們仍然希望看到電台有著 更多企圖以及不同空間的使用方式。

3. Convergence comes to radio: Exploring the motivations of

independent audio podcasters.

(K. Markman)

匯流文化(convergence culture)的概念發生在舊媒體與新媒體發生的 撞擊,並讓草根性媒體與公司媒體產生交集、媒體製播者的權力與消費者 權力產生無法預期的碰撞結果。匯流本身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個點,這個過 程改變消費者與媒體內容生產者的關係,匯流嚴格的說並不是一個科技現 象,匯流是一個參與文化的概念,由網路科技促進容易以及便宜的生產與 傳散內容的方法。 匯流文化可以在很多現象中可以發現:譬如部落客以及草根媒體、「粉

(31)

絲」的生產與傳佈內容、混合與再混合的軟體、軟體與知識產業成功的開 放原始碼合作過程。這篇論文主要著重在一個尚未被瞭解的匯流文化:獨 立廣播播客者(podcaster),獨立廣播播客指的是某人能夠定期的創造以及 傳散播客,但是其節目內容並不是存在於傳統的媒體節目,而且這些播客 的節目內容只有以廣播的形式傳散。 播客是一個 2004 年年末的網路現象,並且大量成長成各種內容與格 式,像是影音格式,但是最早播客是前 MTV VJ Adam Curry 所製播的 Daily Source Code,他將播客以廣播的形式播送。很多獨立的播客者並不像 Curry 有著專業的製播知識,但是他們簡單的熱情卻可以從網路缺乏守門員的情 況下製播自己的節目,這在傳統的媒體廣播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尤其 當這些內容缺乏商業利益以及語言或主題有時會挑戰聯邦通訊委員會猥褻 (indecency)的標準。雖然原始的播客是從廣播部落格(audioblogging) 開始,但是它已經被很多的傳統廣播製播者、教育者、圖書人員、新聞記 者以及公司所喜愛。 過去的研究中將播客當成是網路廣播的一種形式仍然是很少的,少數 研究討論播客的草根媒體特性以及社區廣播電台使用播客的形式,有些則 是探討結合網路與廣播的節目製播以及實驗性節目的可能性,其他的一些 研究則是探討播客聽眾的特性,但是只有一篇研究專門探討播客者的論文。 這篇論文則是期望藉由一個探索性的研究討論獨立播客者的活動與動機去 補起播客者研究缺少的缺陷,這篇研究使用網路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 封閉性與開放性問題,主要試圖回答下列問題: (一)獨立播客者的特性是什麼? (二)個人因為什麼樣的動機成為獨立播客者? (三)獨立播客者會製播什麼樣的內容? 這篇論文主要呈現獨立播客者的人口特性並且描繪這些獨立播客者一 開始使用的原因以及持續使用的原因。初步的第一波資料(n=90)指出這群 獨立播客者的年齡較大,有 61%超過 35 歲,是屬於高教育者,有 66%有 大學以上的學歷,主要都是男性,有 82%。雖然目前的樣本規模仍然缺乏 隨機樣本,因此無法推論這個資料結果,但是這些研究結果與其他的研究 是具有一致性的統計表現。獨立播客者不令人驚訝是一個資通訊科技愛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這篇文章只涵蓋這塊有趣的領域之一小部分。 如果你想多學些, 可用 google 搜尋下列關鍵 字 : prime number, prime number theorem, Fermat primes, Mersenne primes, Sophie

在介紹方向場時,我們曾提過 RL 電流迴路的模型:一個迴 路接上電源(E)電感(L)以及電阻(R) 如下圖. 同時推得這個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

 不過以上所提的內容幾乎都會被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取 代,因此我們覺得這些功能能夠運用在一個沒有網路

• 1961 年Lawrence Roberts使用低速網路線 將劍橋與加州的電腦相連,展示廣域網路 (wide area network) 的概念..

z 當時有不少在華穆斯林對中國文化有深刻 研究,這些以漢文寫成的文學及藝術作

若老師在教學時只著 重這些學習重點,學 生怎樣學懂如何去賞

 為青少年進行「全人教育」, 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 環境, 使青少年能發揮個人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