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y o. c u -tr a c k. .c.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彭淑華 教授.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Home study of marital violence women experience. 研究生:賴文珍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2) y .c. .d o. m. w. o. o. c u -tr a c k.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3) w. y. N. O W. !. h a n g e Vi e. .c.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經考試合格特此證明 7甘. 學位考試委員會召集人 指導教授. 口試委員. ª÷¤è¤H. 爾連亢. 口試委員. ¤¤µØ¥Á°ê101 ¦~6 ¤ë27 ¤é. .d o. m. o. m. w. o. c u -tr a c k. C. lic. k. to. bu. N y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4) y o. c u -tr a c k. .c. 謝 誌. 感謝主的應許與祝福! 整個研究所的學習旅程,到了這一站算是可以整理行囊、準備下車了……。 對於一個全職工作者來說,有機會回學校、以正規的方式再次學習與領受社會工 作專業領域的內涵,實在的,除了機會之外,需要許多的幫忙: 首先是彭淑華老師,謝謝老師接受邀請、成為我的指導教授,並於論文寫作 過程中,全心接納一位雖具有實務經驗卻無學術架構的實務工作者,在我研究能 力匱乏的窘況當中,一步步的、不疾不徐的,時而叮嚀囑咐、時而用詞嚴肅的捎 來提醒話語;並在過程中,給予我實務實踐的啟發與省思機會。好幾次煩得、亂 得、惱得沒頭緒時,總要興起無票提早下站的念頭,極有趣的,此時總會接到彭 老師稍來的訊息,這看起來似簡單扼要的訊息呀,總能讓我將惱的、亂的、煩的 頭緒再次擺放妥當,滿有信心的再戰論文,且到底堅持!感謝口委老師:月蜜老 師、美貴老師及曉春老師,在口試時為我論文提供的寶貴建議,絕實的豐富與擴 展了整體研究的視野。謝謝所上王永慈老師、沈慶盈老師、潘淑滿老師及劉曉春 老師,所有老師們在課程中的進行與討論,都豐厚並已成為我在社會工作本業中 實踐的基礎。雖然自己是如此需要時間去回看整個研究所的學習旅程,但彭老師 與各位老師在過程中的曾有的協助與滋養話語,銘感於心! 同時感謝我工作上的親近夥伴們:雅稜、芃圻、夢婷、佳儒、瑞美姐及曉琪, 因為有你們在團隊穩定而踏實的帶領同工展現服務,讓我在研究所的學習過程中, 於工作職務與學生身份角色的轉換上加添無後顧的信心。復同時感謝我在桃園的 所有同工,體諒我無法在此一一的書寫名與姓,但各位自是我無後顧信心的點燃 源頭。 因為是在職學生,又是個在婚姻家庭中的在職學生,抱歉地,實在無法奢侈 的有許多時間和所上的同學或學姐、學長或學妹、學弟們相處與共學,除了同修 課程之外,與許多所上的同學們都算是不熟悉,但謝謝各位,總是親切的待我, 給予我幫忙,這親切與幫忙,讓我在研究所的學習上增添溫暖與順暢。.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5) y o. c u -tr a c k. .c. 對於參與訪談的九位姐妹們,膚淺如我,實在沒有恰當的文字能表達我心中 對你們的銘謝:謝謝你們俐落得答應我學位研究的訪談邀請,謝謝你們願意克服 與我之間濃濃的陌生感,謝謝你們願意給我機會一起回看生命中的喜與悲,謝謝 與我一起回看生命中家的經驗時,協助我更加貼近你們真實的經歷,謝謝你們對 我論文完成的關心與體貼,這所有、所有的謝謝,都放在我夜晚的禱告中,謝謝 各位姐妹對我的慷慨、也為各位姐妹及孩子們現在的安身之家禱告!從一進研究 所學習,我就清楚明白質性研究是我學位論文的基礎與選擇,或許是因為從事人 群服務的工作,或許是因為對於諸多數字累計結果的不親近,女性們對自我故事 的敘說,成了我對論文進行方式的首選。謝謝你們,依隨著你們回顧生命的話語, 讓我真實經歷女性獨有的堅毅,我為自己是其中的一員而驕傲,這份驕傲自有來 自於你們的加添。 最末,是我最親愛的家人。我的母親,賴鄧方蘭女士,謝謝你供應我源源不 絕的愛與關懷,非基督徒的你,竟是自然的用禱告、時時為我祝福;又成為我的 堅實後盾,當我需要安靜整理、撰寫論文時,你總會主動的提議將 Book 與 LuLu 帶回平鎮家。謝謝我的小哥,這些年你的願意成為我和孩子們的專屬司機,用實 際的行動支持我的再進學校學習。謝謝我的兩個女兒,Book 與 LuLu,謝謝你們體 諒 mommy 在母親與學生之間,時有的身份困難抽身,總還要你們提點的問我: mommy,可以關電腦說故事了沒?總讓你們有疑問: mommy,我以後也會有這麼 多的作業嗎?謝謝你們的童言童語,總能讓我鬱結深鎖的眉頭頓時鬆綁。還有一位 不願意我提、而我原也不想提謝的人—我的先生,雖然你看似啥事都沒做,但是 謝謝你,總能用「他者」的角度提醒我,而這提醒常受用,同時謝謝你成就我的 再學習。 感謝主的應許與祝福,阿門!. 文珍 2012.08.20 寫於處暑前午后.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6) y o. c u -tr a c k. .c. 摘 要 本研究以歷經婚姻暴力的成年女性為主體,藉質性研究之探索力,貼近她們 的主觀經驗。共邀請九位在正式法定婚姻關係中遭受異性配偶暴力對待的女性, 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方法,經由女性們的親身敘說,理解她們在經歷未婚、已 婚、婚姻中遭遇暴力及離開關係再建安身之家等生命重要時期,對家看法與期待 的形成脈絡及彼此之間的轉換關係和影響,並探討在其脫離暴力生活、建置安身 之家的歷程中,社會支持系統的介入經驗及所需的支持內涵為何。 本研究發現:婚姻中的受暴女性,在其未婚時期的原生家庭中,因雙親缺乏 滋養她們愛的需求及保護的能力,無法滿足其家是避風港灣的期待,於是女性們 紛紛以進入婚姻做為離家的策略,將婚姻之家及婆家視為補償原生之家不足的客 體。當婚姻中出現了暴力,客體的期待幻滅,女性們以離開為經、以對外求援為 緯,藉由自我力量為自己與孩子建置一個溫馨、安全、有愛的避風港,真正實踐 了自我對家的期待與看法。但建置安身之家過程中,因所處社會脈絡的缺乏支持, 受暴女性們在住宅、經濟及情感的需求上,必需憑靠自我的能力來因應生活的挑 戰! 政府在提供婚姻中受暴女性的服務內涵上,聚焦於緊急危機的階段處理,卻 將縣市家防中心建置在防治網絡工作的統籌核心位置,如此的設計,在她們重建 安身之家的角色上將在刻板的專業分工上被犧牲,如此的犧牲,也將造成受暴女 性在支持系統匱乏之下,落入再回到受暴的婚姻之家危機中。女性在父權結構的 設計之下,不論身處於原生家庭或婚姻之家,都受到來自性別的壓迫經驗,如此 的壓迫經驗也促使她們在歷經暴力、脫離暴力、決心重新再生活的過程中,產生 了影響。 本研究建議未來在提供婚姻關係中受暴女性服務時,應由積極協助其重建生 活的角度為起始點,考慮她們的處境與需要,從政策規劃、防治網絡合作、社會 工作實務、教育等方面進行,提供適宜的服務模式,真正落實對婚姻中受暴女性 的脫離暴力、安全生活的服務內涵。 關鍵字:婚姻暴力、原生之家、安身之家、防治網絡、父權結構、性別. 2.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7) y o. c u -tr a c k. .c.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marital violence through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with nine women suffering from their heterosexual spouses. From the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gains a closer look at their subjective experience.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participants narrate their own life stories about their views of from being unmarried, married, violence in marriage, and to leaving a marriage. Through their narration, we ma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interconnections among these periods, and the impact of which on their views and expectations of “home”.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intervention process and its underlying process of the necessary supports these suffering women need when they try to establish a secure lif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women suffering from marital violence share a commonality in their expectation of “homes”. Their birth parents of these women were unable to provide the need of love and a sense of protection. Because of this insufficiency, women enter a marriage in order to get away from their birth homes, and the marital homes or the husband's families are viewed as a compensation of love for their birth homes. When they encounter marital violence and their expectations disenchant, these women leave their marriages and then ask for external assistance in order to build a warm, safe, and loving home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children, and to practice self-expectations and views of the homes based on their own strength.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place to live, however, is full of challenges, such as residential,.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8) y o. c u -tr a c k. .c. economic and emotional suppor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se women to rely on own abilities to cope with life challenges!. The supports Government provided focus mainly on the emergency stage of the crisis for battered women in the marriage servi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unties’ Domestic Violence and Sexual Assault Prevention Center is to build co-ordinate position in the overall work of violence prevention network. Because of the rigid specialization design, the suffering women’s roles are to be sacrificed in women's reconstruction of the secure home. This further leads that the battered women under the lack of support systems may fall back into the battered marriage family crisi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services for marital violence women should start from the consideration of a secure life establishment. These considerations should include policy legislation, preventive network cooperation,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suitable service mode. Based on these foundations, implement what is needed for these battered women in the marriage. It is my sincere hope that the research will serve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specific needs of marital women, and provide useful evidence-based research findings to practitioners, policy-mak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Keywords: marital violence, original family, a place to live home, prevention network, patriarchal structure, gender. 4.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9) y o. c u -tr a c k. .c. 目 次 表 次------------------------------------------------------------------------------------Ⅲ 圖 次--------------------------------------------------------------------------------- ---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家庭與女性 -----------------------------------------------------------7 第二節 暴力中的女性 ------------------------------------------------------11 第三節 離開暴力關係之後對「家」的再定義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1.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2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分析與嚴謹性 -------------------------------------35 第四節 研究倫理 ------------------------------------------------------------38 第四章. 關於姐妹們. -----------------------------------------------------------41. 第一節 迷糊中透著堅定的桃兒. ----------------------------------------41. 第二節 揮別孤寂卻藏著遺憾的喜兒 ----------------------------------44 Ⅰ.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10) y o. c u -tr a c k. .c. 第三節 憂慮中有盼望的滿兒 ------------------------------------------- 47 第四節 甜孜孜臉上映著迷惘的笑兒 --------------------------------- 49 第五節 為愛付出所有卻仍有喜樂的珠兒------------------------------52 第六節 坎坎坷坷中總存有天真的露兒 -------------------------------56 第七節 嘴裡掛著心冷卻頻頻回看的雀兒 ----------------------------59 第八節 挫折中愈發堅忍強韌的念兒 -----------------------------------61 第九節 心疼前夫卻決計不再深陷的盼兒 ----------------------------64 第十節 關於家的想法改變歷程 -----------------------------------------67 第五章. 她們與家 ----------------------------------------------------------------77. 第一節 家的路徑圖 ---------------------------------------------------------77 第二節 重建安身之家歷程 ----------------------------------------------100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2.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12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3 第三節 研究之後 -----------------------------------------------------------143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155 附錄二:訪談大綱 ---------------------------------------------------------------156 Ⅱ 6.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11) y o. c u -tr a c k. .c. 表 次 表 3-1 訪談參與者基本資料--------------------------------------------------34 表 4-1 受暴女性家之階段感受變化----------------------------------------73 表 4-2 個別之家的路徑圖-----------------------------------------------------75. 圖 次 圖 5-1 家的路徑圖-------------------------------------------------------------77. Ⅲ.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12) y .c. .d o. m. w. o. o. c u -tr a c k.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13)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第一章 緒論 高三畢業那年夏天的某個午后,班長甫進行完上課前的問候禮儀,地理老師 緊接著就問我們這群女生上大學的理由,猶記得有個同學未加思索就回答:要嫁 個好先生…。當時候的自己對性別尚是不察,就只是和著同學們的笑鬧聲,上完 了接下來的課,在自己有機會和其他領域的人討論性別議題時, 「上大學是為了嫁 個好先生」的說法,成了例子。 後來的我完成了社會工作學系專科領域的學習,並進入一家區域醫院擔任醫 務社工員工作;某日兒科門診來電要求支援,當到達門診現場時,看見一位年約 小三的男孩雙腿發抖、困難站直,他的母親在旁掩臉啜泣,臉上也盡是未處理的 傷痕,醫師表示男孩遭到酒後父親的電擊棒傷害、而母親也受到攻擊;那位母親 「這是我自己選的婚姻…」話語猶言在耳。 2005 年夏天,個人服務的機構承辦桃園縣駐點地方法院家暴事件服務處的方 案,當時需要一位在地人經營縣內的服務,我成了最佳人選。同年夏季的某個黃 昏,有位女性走進法院單一窗口,坐在「家暴事件服務處」的臨櫃服務桌前,敘 述著與她結婚 10 年、彼此有著深厚感情基礎的先生,近幾年來因為工作不順利而 開始在酒後對她的施暴行為…。她說:離開的想法在腦子裡轉了幾千次、幾萬次, 但想到孩子和自己的生活、想到娘家媽媽告訴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先生 是你自己選的,自己的家要努力經營」 、想到「離開之後,家還能算是家嗎?」時, 她拿不出的苦就只能繼續往肚子裡吞。.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女性從出生的原生家庭、到進入婚姻之家,整個過程充滿了規範性的安排, 在如此富有秩序感的緊密規範安排中,讓女性自小就甘心情願、自發自動的許下 要進入婚姻家庭的美夢,夢境是:拖曳純潔白紗、盛大隆重婚禮、才子佳人深情 擁吻、然後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當深情擁吻消逝、隆重婚禮撤 場、拖曳白紗褪去之後,新娘算是正式拿到進入婚姻家庭的無限期入場券,同時 開始承擔規範安排中一連串的角色責任:妻子的、媳婦的及母親的。 值得再繼續觀看與分析的是,在歷經女性增權的現代化過程中,家庭內的女 1.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一章 緒論.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14)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性個體,或是運用教育程度、或是運用經濟能力、或是運用個人自我意識的提升, 來改善環境中尊卑的兩性角色處境,但似乎並未能真正跳脫父子軸家庭的文化規 範(蔡文瑜,2007)。因此,當女性身處原生家庭,僅是延伸了女性的家務勞動,與 更加認可於以父親為核心的權力安排位置;及至於進入婚姻家庭後,中、高學歷 之女性偏好以男性為主的婚姻家庭設計,於如此男高女低的婚配婚姻階梯設計中, 不僅是限制了女性選擇婚姻對象的空間,特別是當男性配偶刻意維繫男尊女卑的 性別位階時,婚姻中的女性將因此陷入:未能實現婚姻規範而需承攬極大角色扮 演的責任與壓力(陳君婷,2007;陳美如,2006;蕭淑仁,2003;歐宇帥,2001)。 莊廣婷(2006)研究指出,父子軸文化的設計讓婚姻成為女性最終的生命價值核 心與身心歸宿,換言之,婚姻家庭成了女性實踐生命價值與安放身心的最佳場所。 至此,既然婚姻是父權社會為鞏固父子軸文化而建構之鎖權策略,終能明瞭「上 大學是為了嫁個好先生」話語中的深切期盼。女性進入婚姻家庭之後,真能如童 話故事中所言: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在研究者進入一個從事性剝削、性 侵害防治與女性權益倡議服務的非營利組織工作,接觸到遭受親密伴侶暴力相待 的女性之後,這個問號有了肯定的答案:其實,婚姻之家有時也是為女性帶來傷 害的源頭。 當女性進入婚姻家庭之後,倏忽驚覺眾裡尋他千百度的親密良人竟是會對自 己暴力相待的男性,且暴力又已是漸漸失控時,女性是要相信良人的懺悔之語留 下來等待他改變的一天、抑或是離開婚姻家庭,為自己、為孩子再建一個棲身之 家,這個疑問,在我回到桃園縣正式參與婦女保護的網絡服務之後,一直停駐在 心裡。 親密關係暴力是一直存在於臺灣社會的重要議題,我國《家庭暴力防治法》 通過後的這十四年,在家庭暴力防治網絡成員的努力之下,社會大眾對親密暴力 的觀念已漸能拋開父權思維而傾向於理解對女性的暴力是犯罪問題、是人權議題。 劉可屏(1987)以「虐妻問題」為題,發表臺灣第一篇以婚姻暴力為主題的學術文章, 此舉為國內親密關係暴力議題的探討植下初生之苗;1993 年 10 月,發生鄧如雯女 士殺夫事件,適逢,同時期的世界婦女高峰會議在台北舉行,婦女團體積極討論 此案,媒體大篇幅的報導,因之引起更多國人關注存在於臺灣社會中的親密關係 暴力問題。1998 年 6 月 24 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臺灣成為亞 洲國家中第一個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及擁有民事保護令的國家。. 2.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15)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臺灣的親密關係暴力問題在歷經《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與修法之後的現在, 究竟問題在國內的嚴重程度為何呢?我國在親密關係暴力發生率的相關方面研究 相當匱乏,「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下簡稱家防會)曾經委託王 麗容等(2003)進行全國婚姻暴力調查研究,結果顯示 17.4%的台灣婦女曾在婚姻中 遭受暴力對待,而家防會 2009 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表的統計資料也顯示,全國通 報家庭暴力的案件數有 89,253 件,其中屬於親密關係暴力者約占 53%,而女性受 害人占了近八成;這些數字在在都說明:親密關係暴力事實上是普遍存在於我們 的生活當中,且受害者以女性為高。 如果我們深信任何的暴力行為與態樣都該被譴責、並棄之如敝屣,理所當然, 所有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受害人都會選擇離開施暴者,然而,以下數字提供參酌: 國內外研究與實務經驗都曾經說明,約有半數(我國則約有七成左右)遭受親密暴力 的受暴女性,仍舊選擇留在暴力關係中(潘淑滿,2007),或是在接受協助後,再重 回暴力關係中(柯麗評、王佩玲、張錦麗,2005;趙文宗,2003)。受暴女性選擇留 在或重回暴力關係的原因為何?Walker 在 1979 年提出的「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常被引用討論,意即受暴者在面對施暴者暴力對待時,皆有嘗試改變 自己所屬處境的作為,但往往作為都徒勞無功,於是受暴者學習到有些情境是自 己無力掌控的。 「徒勞無功」與「無能為力」讓親密關係受暴女性習慣用消極、被 動的方式因應暴力,對其他人的建議、協助也顯得猶豫不決,因而使受暴時間延 長(周月清,1995)。雖未有正式嚴謹的統計數字,但從研究者服務機構,執行婦女 保護社會工作的服務經驗中知悉,親密關係受暴女性離開與重回暴力關係的比例 是各五成,一半的受暴女性因為經濟無法自立、擔心小孩無法獲得完整的照顧、 社會給予的支持不夠、受到施暴者的暴力威脅等因素,或是她們在父權與暴力的 壓迫下變得軟弱、依賴和無助(莊凱琦,2008)等情境下留在關係裡;需要推進一步 理解的是:另外五成選擇離開暴力關係的受暴女性,她們是如何突破「習得無助 感」 、甩開婚姻暴力的循環歷程而脫離暴力關係?又如何在過程中為自己和孩子建 造安身立命之家?這些疑問值得推敲!.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此研究以歷經婚姻暴力的成年女性為主體,藉由親身的敘說,關注其生命經 驗中對家的想法與感受,並透過她們的主觀詮釋使我們得以有機會聆聽其聲音, 3.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一章 緒論.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16)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並經由這群女性對自身故事的脈絡敘述及研究者於實務上的反省與反思,期盼更 貼近她們的處境及需要。立基於上述的關懷點與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以在婚姻中遭受異性伴侶暴力相待的成年女性為主體,理解其未婚、已 婚、遭遇婚姻暴力及離開暴力關係再建安身之所四大生命時期,對家看 法與期待的形成脈絡及各時期轉換之間的影響。 每個女性,在披上白紗、許下終身相伴相愛的承諾時,沒有人會為日後 配偶出現的暴力行為預做設想與防備,因為暴力從來不會是婚姻願望的期待 內容選項。女性倘若在婚姻關係中遭受暴力對待,可能的因應方法是:為了 孩子、情感、經濟、及施暴配偶的威脅傷害等等留在關係中,或是在接受社 會資源協助,嘗試離開配偶之後,再度回到暴力關係中,又或是在暴力事件 之後決定離開施暴配偶,為自己與孩子重新再立一個家。但無論是離開或留 在關係,國內關注婚姻受暴女性事件之文獻焦點,多集中於她們的求助及資 源運用等經驗;在離開暴力主題上,亦以脫離暴力或留在關係的安全維護歷 程為主,對女性們在離開或留在關係的抉擇過程中,個人對家的看法與期待 於決定的行動中是否扮演因素,之間的關係是忽略、甚少給予同等好奇的。 此研究希冀能進一步探討女性在生命四大重要時期個人對家看法與期待的 形成與轉換,及轉換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 二、藉由受暴女性建置安身立命之家的歷程探索中,使社會對其歷程中的遭 遇具有更多的同情與理解,進而發展出具體的建議,做為國家政策及社會工 作實務的參考。 當女性預備以實際的離開行動回應對暴力關係的終止態度時,重要的考 量點之一是:離開後要如何養活自己和孩子。吳振寰(2007)的研究建構出臺 灣受暴女性脫離暴力關係的歷程,其先後順序分別為「受暴期」 、 「覺醒期」、 「準備/行動期」 、 「調適期」 、與「復原/成長期」 ,其中在「準備/行動期」的阻 力面向提到自立能力不足,同時指出,受暴女性從社會支持的兩大支持網絡 獲得協助,非正式社會支持系統提供忠告、建議、支持等協助,正式社會支 持網絡則提供法律制裁、醫療協助、人身安全保護及資源連結與轉介等服務, 經由兩者共同的協助,才能使受暴婦女在各個層面的需求都得到滿足,以達 到儘早脫離受虐關係的目的(黃一秀,2000)。因此,當受暴女性下了離開的決. 4.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17)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定之後,資源是否具可靠性是關鍵點,同時,此階段的可靠資源亦是下一階 段 —「調適期」與「復原/成長期」的沃土,對受暴女性是否能真正脫離暴 力環境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想藉由此研究貼近受暴女性再建安身之所歷程, 探詢她們對資源充足性及可靠性的看法,作為日後服務規劃及政策制定參 考。 貳、研究問題 其於上所陳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訪談參與者進入婚姻家庭之前,個人對家的看法與期待為何?進入婚姻 家庭之後,對家的看法與期待有何轉變?轉變的過程為何? 二、在歷經婚姻暴力之後,家的概念轉換與再詮釋為何?離開暴力關係的決 定行動如何形成?再建置安身之所後的現在,對家的概念為何? 三、訪談參與者再建安身之所過程中,運用支持系統協助的經驗為何?女性 脫離暴力、再建安身之所,所需支持為何?. 5.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一章 緒論.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18) y o. c u -tr a c k. .c. 6. .d o. m. o. w. w. w. .d o. C. lic. k. to. bu. y bu to k lic C. w. w. w. N. O W. !. h a n g e Vi e. N. PD. !. XC. er. O W. F-. w. m. h a n g e Vi e. w. PD. XC. er. F-. c u -tr a c k. .c.

(19)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婚姻關係中的暴力問題,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社會當中,但即便是臺灣的《家 庭暴力防治法》已通過十四年的現今,仍有人堅持「家醜不可外揚」、「夫妻關係 不容外人置喙」的觀念,復加上以父權思維建制性別概念的社會化過程,將照顧 者角色黏似如來佛對孫悟空的咒語般強行加套於家庭中的女性配偶身上。女性是 否能積極扮演角色,成為檢視其婚姻成不成功的重要指標;因此,即使身處暴力 環境,女性配偶仍然因為需要顧及孩子、顧及家族、顧及施暴者的處境,而很少、 也困難為自己盤算,且社會也並不支持受暴女性以離開暴力環境為策略,解決其 婚姻中的暴力問題。女權運動興起後,女性在家庭中遭受暴力的問題才被看見與 重視。臺灣於 1998 年通過、1999 年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後,對受暴女性的相 關服務於焉開展。此篇研究主要是針對婚姻關係中受暴女性離開受暴的婚姻家庭、 重新建置安身立命之家的歷程與經驗瞭解。本章將整理分析關於婚姻關係受暴女 性脫離暴力、再建個人安身立命之所的文獻,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整理家庭與暴 力之間的關係,女性對家庭的意義詮釋將影響其面對婚姻暴力發生後, 「離開」或 「留下」的抉擇方向。第二節聚焦於女性離開暴力婚姻家庭的經驗,鑒於女性抉 擇過程中反覆與流動的特性,此節中將涵納女性應對暴力對待的方法、離開的困 境及需要,第三節則聚焦於歸納整理女性離開之後重建安身立命之所的挑戰與新 經驗。. 第一節 家庭與女性 壹、家庭的定義 當談到家的時候,其實可能指涉的概念有三種層次,分別是住屋(house)、家 庭(family)與家(home)。住屋指的是物理空間,涉及坪數、採光、通風、格局,它 需要持續的經營與情感投入,才有可能成為家。家包含個體賦予物理空間心理、 社會及文化的意義,因此說,錢可以買到住屋,卻無法買到一個家。而家庭指的 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因婚姻、血統或收養關係而構成的團體(畢恆達,2000)。 家是心理意義發展的中心,個人在家中發展自我認同、學習人際界限的界定,而 成員間則透過家聯繫彼此,再與社會結合(畢恆達,2000)。 臺灣民法親屬篇第六章第 1122 條中,對家的定義是: 「稱家者,為以永久共同 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 ;根據以上民法對家的定義,我國在法律上認 定的家,具以下三個重要指標:永久共同生活、同居者必為有親屬關係及必需為 7.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0)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兩人以上的團體。顧名思義,同居而非永久共同生活、單獨一人或是同居之 團體者 若非具有親屬關係,都不能算為家。 社會工作實務對家庭的定義又是如何?美國社會工作專業協會(NASW,1990) 將家庭定義為「兩個以上的人認為他們是一家人,因此他們對家庭負有責任、功 能及職責,以維持其健康家庭生活;這些責任、功能乃只提供家人食物、居住、 衣服、經濟安全及危機時的情緒支持,譬如,兒童照顧、兒童社會化、住所的支 持、長期照護和其他的照顧工作,皆是他們家庭生活的功能。」(Bass,1996;Baker, 1995;引自周月清,2001)。依據以上指標,美國社會工作對家庭的定義指標包含 如兩個以上或是一群人,他們住在一起,有需共同承擔的角色、功能、責任等, 並有共同承諾,可能具血緣或姻親關係或領養關係、或是皆無關係、但彼此認為 是一家人。雖然部分美國學者同時反對用傳統核心家庭之定義來定義家庭,如 Paulin Boss(1988;引自周月清,2001),她不認為家庭具絕對性的定義,並且嘗試 為家庭提出比較廣泛性的定義,她認為: 「家庭是人們相互互動中的持續系統,在 其中成員聚在一起,彼此分享生活的規則、儀式,包括生理與心理方面」 。如此大 彈性度又具極大人性化的看法,仍舊無法適用於其他非美國社會,包括我國臺灣 在內。 灣社會工作學者謝秀芬(1986)曾提出家庭的定義,說「家庭的成立基於婚姻、 血緣和收養三種關係所構成,在相同屋頂下共同生活,彼此相互作用;是意識、 情感交流與互助的整合體。他們各自履行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 等的社會角色,並維持及創造社會的一般文化。」 ,如此的定義,徹底將單親、未 婚母親、同居與同性戀家庭等排除於外。 中國人以家為本的民族個性,家除了是餵飽三餐、教養的場域之外,同時是 個體精神支持的主要來源,個人成就成了榮譽父母、光耀門楣的回饋物。需同時 討論的是,社會變遷的洪流中,也為家庭的功能帶來改變,代與代之間也出現了 對家之藍圖期待不同的實況。例如,12-18 歲以下(含大學學生),對家庭定義是生 理需求及愛與歸屬的需求,而 12 歲以下兒童的家庭需求以具體的生理需求及被愛 的需求為主,如「家庭是我住的地方,有吃、有喝、更有錢可以花」;19-25 歲以 上者,其家庭定義的需求是安全感需要及愛與歸屬需要,差異在 19-39 歲壯年期者, 其安全感需要以情緒式需要為主,如「家是當你受到挫折、不愉快時,回去可以 受到安慰鼓勵的地方」(周月清,2001)。. 8.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1)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家庭的理想狀態對每個人而言或許都存在著不同,對老年人家來說,家是其 努力一生、頤養天年的所在;對孩子來說,是供給其生活日常所需如居住、飲食、 穿衣、愛的地方;對男性來說,家或是為家族繁衍子孫、傳承命脈的地方;於女 性又為如何?家對女性來說,進入婚姻是一生的盼望,只要努力委身付出,婚姻 之家就能免她死後成為無主的鬼。家的重要無庸至疑,但卻真如以上之描述景象 嗎?對關係內受暴的女性而言,家原先的想像與期待可能是避風港灣,一個能在 生、心理上有所慰藉的地方,而經過暴力的對待之後,避風港灣或已然成為圈禁 之所! 至此,家的定義若仍與同住雙方之血緣、姻親、收養關係而為主要論定者, 是無法滿足當前世界與社會家庭型態的多元發展趨向,也勢必影響政府家庭政策 的規劃與推展。本研究以脫離受暴關係女性經驗家的歷程為主,包括她們為自己、 為孩子建置安身之所的經驗,不論她們是獨居或與孩子同住或與同為受暴女性者 共租屋居住者,屬於女性們安身之所皆稱為家。. 貳、女性在家庭的位置 美國作家艾默生曾說:家庭是這樣一個地方,在一日之中,人們的胃口得到 三餐的滿足,而人們的心靈卻得到千百次的滿足。家總是被形容為避風港灣,就 如同臺灣國立編譯館所編寫之國小課本內容所描述: 「無疑的,家是最可愛、甜蜜 的安樂窩。我們的生命始於家庭,在濃濃的親情中,不斷的成長、茁壯…」。 用浪漫及整體化的方式將家一筆帶過,卻忽略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平等的 社會關係,更模糊了傳統異性戀父權家庭制度下女性的困境(吳瑾嫣,2000)。而中 國傳統所謂的「三從」 ,也清楚說明女性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女子未嫁之時要遵 從父親、出嫁後要順從先生、若先生死亡且尚需聽從兒子。我國民法親屬篇對於 子女繼承權雖未規範性別的排除,但民間習慣總是要女兒主動「拋棄繼承」來成 就家內兄弟完全的財產繼承權利。而就如顧愛如(1993)所言:女兒終究是要嫁給別 人,成為其他家庭中的財產;又依據民間習俗,台灣漢人社會中女兒是被排除在 原生家庭宗族祭祀之外的。傳統流傳著女性若是未出嫁將成為「無主的鬼」 ,因此 未婚女性值適婚年齡時,總會面臨被親朋與好友催促婚姻的壓力,原生父母實在 擔心未嫁女兒死後的安排。 但進入婚姻家庭對女性而言果真將如童話所描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生活」 的結局嗎?若從親密關係受暴女性的婚姻家庭生活脈絡來看,幸福和快樂就如海市 9.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2)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蜃樓般看似真實卻虛幻。彭淑華(1998) 指出「在父權思潮與權力不均衡下,女人 往往被男人視為財產,使得「結婚證書就是一張打人證書」(the marriage license as a hitting license)」。在權力關係不平等的婚姻中,家對女性而言,不是避風港灣, 而是製造壓力與暴力的上游工廠。 家庭是個體學習與他人互動的最佳場所,對個人情感經驗與人際關係的影響 力是強烈而深遠的,如此的深遠影響也依著世代的流轉而產生變化。歸整文獻, 將家庭對女性的意義從兩個層面說明:女性從原生家庭「女兒」身份及婚姻家庭 「妻子」角色的歷程。首先是原生家庭之於女兒身份,男性與女性從落地出生開 始,就已運用「弄璋」與「弄瓦」之二詞,區隔出不同的性別期待與生活資源的 型態分配。儘管從農業社會跨至工業社會,儘管女性權力意識萌芽、崛起,對多 數的父母而言,住宅的代間轉移仍以兒子為主要繼承者(王君茹,2003;許秉翔, 2002)。除了生活空間及資源分配的多寡與權重之外,女性在原生家庭亦不乏受到 壓抑甚至壓迫的經驗(陳柔吟,2006;蕭淑仁,2003;歐宇帥,2001)。 再從性別規範觀之,原生家庭將女性定位成「別人的家神」 ,於是家庭對女兒 的唯一教養原則就是「順利出嫁」(游淑君,2006)。為免女兒出嫁之後落入「養女 不教」的社會責難壓力,原生父母除了教導未出嫁女兒要習慣於「三從四德」 ,復 又嵌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杜絕女性在原生家庭與婚姻家庭自我知識的 發展空間。缺乏生活資源的空間及充滿父權思維的性別規範,讓未婚的女兒往往 萌生離家的想法;偏偏忍讓又是華人慣常用來因應生活衝突的策略(黃光國,2005), 未婚女兒不會將對生活資源與性別教導的不滿浮上檯面、引起原生家庭衝突,相 反的,女兒們會希望在原生家庭之外,發展與實踐另類的家庭想像(歐宇帥,2001)。 但問題是,在人身安全與經濟資源相對性的限制之下,未婚女兒們往往會延遲或 終止個別的離家行動((陳吟柔,2006;林谷蘭,2003;歐宇帥,2001),取而代之的 是運用「結婚」做為離家的行動策略。 女性在原生家庭與雙親發展出的依附關係,將延續至婚姻家庭及未來自我與 生養子女之間的關係。但「之子于歸」的婚姻規範,將婚嫁女兒視如「潑出去的 水」,讓婚嫁女兒與生養娘家之間劃出壁壘分明的斷裂,以致當婚姻出現暴力時, 非正式資源的「娘家」出手支援時,尚需要瞻前與顧後(鄭玉蓮,2004)。 其次是婚姻家庭之於妻子角色,在以父子軸為基礎的文化思維之下,女性以 「之子于歸」的婚姻模式完成了終身大事(蔡文瑜,2007)。游淑君(2006)對「歸」 10.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3)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字提出兩種意涵:一是女性要依婚嫁規範,由娘家轉歸向夫家,二是女性要進行 子嗣傳承,為死後的姓氏歸屬留下痕跡,即是進入夫家的公媽神主牌,換言之即 是追求死後靈魂最終歸宿。依此「生為夫家人,死為夫家鬼」之邏輯,女性幾乎 是沒有離開的機會與權力。讓女性視婚姻為個人生命核心價值與終其生身心歸宿 的父子軸文化設計,女性將愈趨隨著社會輿論規範舞動,不輕易走出婚姻家庭之 外(莊廣婷,2006),同時道德禁忌的內化,也讓女性願意固守婚姻家庭的刻板輪廓。 回到過去有關家的意義的研究,Hyaward(1975)發現女人較常將家視為自我認同的 表達;但婚姻中的男性呢?許烺光(Hsu,1971)研究,同在父子軸的女性,視婚姻 為一輩子的命運、但男性卻僅將婚姻視為暫時的命運。對女性而言,畢恆達(2000) 指出家的意義在於重要的社會關係;家同時也是一個個人化(personalization)的場所, 而男人較常將家視為一個物理空間(physical space)。女性之所以留滯在婚姻家庭中, 和過去的農業社會生活形態息息相關,因為生活空間僅有內—夫家、外—娘家的 區分,女性需要傾權力關注於婚姻家庭,期待藉由完全的勞動力與道德規範為個 人爭取可能的超越空間。然而,歷經現代化歷程啟動帶來的影響,女性的伸展空 間範疇已跨越農業社會的設計,如此的跨越也鬆動了女性對婚姻家庭的專注聯結。 即便如此,仍需謹記,女性進入夫家的名義是「續香火」 、 「旺家族」 ,婚姻家庭並 不鼓勵結為夫與妻的男性與女性發展個別情感,所謂的「在家從夫」 ,此「夫」非 單純的僅意指先生,實質是包含夫家整體!故此,即便女性想離開婚姻家庭,亦 需面對不斷出現「尋求復合」的反向力量。 當女性的婚姻家庭,因配偶的暴力行為出現難以持續的狀況時,女性會選擇 原生家庭為其社會支持系統,但從研究觀點發現,這卻也是女性生命經驗飄零感 的來源之一(吳婉慧,2000;韓貴香,2000;李雅惠,2000)。原生父母將未婚女兒 視為過客,今既已結婚,娘家再無角色介入,若當真伸出援手,也立基於無奈心 情。當受暴女性因婚姻陷入急劇痛苦時, 「認命」 、 「三從四德」與「給孩子一個完 整的家」等傳統的刻板角色規範認知,著實讓女性在「隱忍」與「離開」之間, 被釘成鐘擺、遲遲無法做出決策(賴美言,2002)!. 第二節 暴力中的女性 誠如上述文獻所提,原生家庭形塑了女性在「家庭」的性別角色與生活資源 分配形態,如此的形塑影響及於婚姻家庭。長久以來,我們對遭受婚姻暴力的女 性留在施暴者身邊的決定感到好奇、不解、甚至充滿疑惑,為何不離開?在暴力 環境中如何能生活?其實,並非所有的受暴女性都選擇留在關係中,實務上的經 11.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4)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驗發現:有些女性在單次暴力事件發生後,即毅然決然離開施暴者。然而,絕大 多數的受暴女性,都曾在受暴關係中與施暴者維持一段共同生活的時間,甚者五、 六年或十幾年,最後離開受暴關係、獨立生活。不論如何,「離開」對女性而言, 往往歷經多次的來回與反覆。以下從女性面對暴力的因應方式中,進而整理選擇 離開過程中的考慮與需要。. 壹、婚姻暴力的定義 我國所制定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中明訂家庭暴力的定義為:指家庭成員間實施 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行為。如此的定義所含概的範圍包括家庭內的所有暴力; 若由英文 domestic violence 來看,就字面之意其實泛稱在家庭中發生的暴力;也有 學者提出相對應於陌生人暴力(stranger violence),其餘都是家庭暴力的廣義定義 (Mooney,2000;引自潘淑滿),藉此,需先就「婚姻暴力」界定。婚姻暴力顧名 思義是在婚姻關係中發生的暴力行為,臺灣家庭暴力防治法於 87 年 6 月正式實施 後,在實務上發現有婚姻之實卻無法定婚姻之名者,未被納於保護對象中,於是 藉由修法納入同居暴力;又法中並未排除同性關係者的同居暴力,卻因同志者身 份與相關議題的污名,徒有法卻困難啟用。就此,所稱婚姻暴力是我國家庭暴力 防治法第三條第一款:配偶或前配偶及第二款: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家長家屬 或家屬間關係者。本研究關注在正式婚姻中遭受暴力對待的女性,故以第三條第 一款所規範對象中的女性為被害人,而施暴者為婚姻關係中的男性配偶。 在暴力的傷害態樣上也經常受到討論,最鮮明的例子就是「三張驗傷單」的 迷思,更徨論看不見外觀的傷勢。婚姻暴力絕非家內之事、非先生基於權力對妻 子的管教;婚姻暴力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因為沒有任何人、被賦予任何權力對他 人進行身體、精神與靈性的傷害,換言之,以上所言之傷害行為不存有理由與藉 口。Schecter 及 Ganley(1995;彭淑華譯,1999)將婚姻中施暴者的行為分成身體的、 性方面的與心理的三種基本的攻擊型態,再加上經濟上的攻擊。身體與性的攻擊 行為是明顯的,但心理方面常無法立即顯示出影響,於是兩位學者進一步說明心 理的攻擊內容包括:暴力及身體傷害的威脅、對於受暴者在意物品或寵物的攻擊、 情感虐待、隔離及利用小孩。 基於上述文字,為婚姻暴力下一個工作定義:一種攻擊行為的型態,包括身 體的、性方面的、心理上的攻擊,以及經濟上的強制、由成年人或青少年對其親 密伴侶所採用的行為(Schecter & Ganley1995;彭淑華譯,1999)。本研究所指婚姻 暴力為先生對妻子的強制與控制行為,包括身體、性、心理及經濟的攻擊。 12.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5)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貳、女性面對婚姻關係暴力對待的因應策略 許多研究指出,暴力的發生對女性影響甚鉅,影響的層次面向包括經濟的、 身體的、心理的(李碧琪,2003;彭淑華譯,1999;Wiehe,1998;Dergman & Brismar, 1991)。女性在面對暴力行為的歷程中承受多重壓力及巨大衝擊,為了在其中生存, 自會發展出因應的行為與策略。所謂「因應」,中文辭海之解釋為:視情況之轉變 而應付之。人在面臨壓力、威脅或歷經困境時,自會產生一套因應的方式,而這 因應的方式可能源自於過去的有效因應經驗或認知。Saunder 於 1988 年提出對「因 應」(coping)的說明,指出因應是個體用來處理威脅的策略,是一種過程,而非 單一的純粹行動。其他學者如 Moss 主張因應行為是個體與環境間互動的結果; Hann 則認為「因應」是個體面對外在壓力時所做出的行為,是內在人格特質的心 理反映表現於外的呈現。Lazarus 曾於 1984 年提出壓力認知評估理論的主張,指因 應方式是個人評估其內在或外在要求,超過或低於個人所擁有的資源時,運用自 我強度(ego strength)在認知上或行為上所做的衝突與需求調適的改變。 從湯琇雅(1993)的研究發現,受暴女性受暴的因應策略可分為消極與積極兩種 反應。前者如忍耐、安撫/哀求施暴者、企圖逃離暴力現場及壓抑;而後者如反擊、 尋求協助、說之以情/動之以理。遭受暴力後的反應則可區分為以情緒為導向的因 應行為,像是合理化、壓抑、轉移、隔離、或是強化宿命想法、尋求宗教慰藉、 或尋求非正式社會支持系統以排解心內苦悶並獲得解脫;以問題為導向的因應則 是回到施暴者身邊或是離開施暴環境。Ferraro 與 Johnson 在 1983 年從道德、想法 與情緒三個方面提出了受暴者的六個回應類型,包括有: 一、倫理道德的拯救者:受暴者不顧自身的幸福和安全,認為自己是有責任 幫助施暴者改變的。 二、對施暴者忠誠:受暴者接受了傳統的價值觀或宗教觀念,而願意繼續和 施暴者維持婚姻關係。 三、否認其他選擇:受暴者相信沒有一個有效的選擇可以取代繼續留在施暴 者身邊的選擇。 四、體貼受暴者:認為暴力事件是因為外在因素所導致的,例如:工作壓力, 經濟問題、或是物質濫用。 五、否認受暴事實:受暴者會有自責的行為出現,且設法尋找一些理由來原 諒施暴者暴力行為的發生。 六、否認傷害事實:受暴者相信毆打事件在婚姻關係中是偶然與單獨的事件, 在未來的婚姻關係中,不會再度發生。. 13.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6)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然而,以上回應類型又存有其他因素,如許維倫(1997)的研究發現,受暴女性 教育程度愈高,對自身的婚姻狀況就愈具省思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面對 暴力行為時,受暴女性所擁有的內外在資源充足與否亦將會影響女性選擇何種取 向的因應方式。再將上述受暴女性的因應方法歸類整理為二個方向: 一、行為面的因應:運用外顯方式,如言語、肢體、對外求援、離家等。 (一)言語威嚇:當暴力行為發生時,受暴女性用言語的方式應對,如哀求 /祈求施暴者為孩子、為受暴者、為家庭、為父母親著想;運用施暴者弱點 處予以威脅,如再不停手要將事件告訴公婆或娘家父母兄長;和施暴者說 理,喚醒良心,如訴說自己為家庭的無怨付出,質問施暴者怎能下得了手。 (二)肢體攻擊:主要以身體還擊的方式應對暴力,遏阻施暴者、同時保護 自己的生命安全。 (三)態度的運用:有時受暴女性除了運用肢體攻擊與言語威嚇之外,會採 取消極應對的策略,藉由懲罰來阻止暴力事件的發生。如用不理睬、不正 視、不備餐、冷言冷語來忽略施暴者的存在。 (四)對外求援:陳婷蕙(1997)的研究曾指出女性想要脫離暴力環境單憑一己 之力是不足夠。當受暴女性對外尋求協助時,原則會有兩股的社會支持系 統提供資源: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系統。前者指的是法定的專業系統,如社 政、警政、衛政、司法、教育及民間組織,而後者指的是受暴女性個人的 人際脈絡,如家人、鄰居、同事、朋友及宗教團體等。 (五)離開家庭:有時受暴女性在歷經暴力之後,會興起暫時離家、讓施暴 者無從找尋的方式應對,離開現場並聯繫親友或運用正式庇護系統資源, 思考下一個應對策略。Gondolf 與 Fisher 2001的研究指出,女性遭受暴力 對待時,71%會以離家的因應方式逃避暴力事件。 二、心理面的因應:運用內在隱藏的方式,如自我責難、合理化暴力行為、 與內在感受脫離及懷抱盼望等心理層次的方式因應。 (一)自我責難:長期受暴女性反思受暴初期,常針對自我的不夠體貼、溫 柔、行事差池招惹配偶施暴等反省,因著如此的自我反省,讓受暴女性決 定留在關係中,並努力嘗試改變自我以期能配合施暴者 (黃一秀,2001)。 14.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7)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而 Dutton & Painter(1981)指出,許多女性回想受暴初期都會出現是「自己 引起」的自我責備。 (二)合理化暴力行為:所謂合理化,即賦予不合理的行為以符合邏輯與社 會要求的動機,使其看起來具理性與適當性(鄭伯壎、洪光遠編譯,1991)。 受暴女性對暴力的發生束手無策,又無法/不願離開暴力關係,於是運用內 在的防衛機制對施暴者的施暴行為予以合理化。 (三)內在感受脫離:一種讓自我意識與內在感受和外界環境及行為隔離的 應對策略。如此的方法經常能讓受暴女性不去感受內心的痛苦(陳婷蕙, 1997;湯琇雅,1993)。猶如性侵害受害者,將自己與受暴情境、施暴者隔 離(distincing)與解離(dissociation)相同。 (四)懷抱盼望:受暴女性與施暴配偶之間的關係並非僅有暴力,其實還有情 與愛。特別是當暴力循環來到蜜月時期(Walker,1979),施暴者的聲聲悔恨、 求諒解,讓受暴女性不自覺對施暴者的改變懷抱盼望。 然而,不論受暴女性面對暴力行為的因應方法為何,若心理面與行為面的策略 失效,而暴力已然顯現常態性及重複性、暴力循環的螺旋向外啟動(Kirkwood,1993), 受暴女性會進入脫離暴力的「覺醒」階段,為「準備/行動期」做預備(吳震環,2007)。 但離開暴力關係真能如此輕易?脫離暴力的過程中是否存有困境? 參、女性離開暴力婚姻家庭的歷程 一、在受暴關係中鼓起勇氣決定離開 身處暴力的女性就如同生存於監獄裡一般,動彈不得 (Sleutel,1998)。決 定留下的歷程是「選擇」抑或是「困坐愁城」?許多研究指出,絕大部分的 受暴女性對發生於自己和配偶之間的暴力,會演變成循環不間斷的結果是始 料未及的。雖然對暴力的發生感到悲傷、忿怒、震驚或是不能理解,然而施 暴者的事後道歉與永不再犯的承諾,往往讓受暴女性願意相信施暴者的行為 是因為壓力過大、無法克制的一時衝動,暴力絕對不會成為日後生活的常態 (Piispa,2002)。但誠如暴力循環理論所論述,施暴者的暴力行為將變得一次 較一次嚴重,強烈破壞施暴者與受暴者之間的關係。當女性覺察加諸於身上 的暴力行為是具有重複性與嚴重性的「虐待」(abuse),她們會不斷經歷「離開」 與「留下」的反覆與來回抉擇中。受暴女性的決定離開受暴關係,會經過幾 15.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8)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個階段: (一)暴力掩飾期 暴力事件剛發生,受暴女性傾向用否認、低估事件的嚴重程度與後果 ,無法立於現實的看待暴力事件及事件中的自己與施暴配偶(Burman, 2003)。若此時有人親見她們身上的傷,對事情提出懷疑時,受暴女性會 企圖找理由掩飾或辯解。許多研究指出受暴女性是如何為自己的受暴事 實掩飾與辯解,而目的就是為了維持家庭和樂的表象。而Smith在2003年 提出的「天大的秘密」(the big secret)恰恰描寫受暴女性用來掩飾暴力的 形容。女性必需運用「秘密」來掩飾暴力的原因如下述,各點乍看單獨, 但密切相關。且包含兩層意涵,一層是事件發生後受暴女性先檢討自己 的思維,暴力事件只是偶發、施暴者也不願意、只要自己改變,情況就 能改善。二層是社會文化對女性家務角色的期待與刻板設計,造就讓知 悉暴力事件發生者轉而批評議論受暴女性,受暴者因而產生羞愧感而形 成求援阻礙(曾月娥,2007;Lutenbacher等人,2003;周月清,1993)。整 理文獻,受暴女性的掩飾與辯解理由如下述: 1.情況會好轉:暴力是施暴者無心、不得以之舉,期許自己再多些努力, 讓施暴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相信暴力終將終止。 2.啟齒困難:對暴力的發生感到羞愧與丟臉,認為之所以發生暴力事件, 都歸於自己的過錯、失敗與無能。 3.擔心面對批評:擔憂他人無法理解暴力發生的原由,將暴力發生的責 任全數歸因於自己。 4.害怕暴力惡化:擔心若將受暴事實告知他人,施暴者得知時,會更加 忿怒並啟動另一場暴力。 5.波及無辜:施暴者執行暴力行為時,為怕事件曝光,會威脅受暴者不 得將事件說出,否則將不利孩子、娘家與好友,受暴女性因而擔憂事件 若被知悉,恐波及無辜家人與友人(曾月娥,2007;鄭玉蓮,2004)。 (二)暴力敘說期 隨著暴力頻率的縮短、態樣的加劇及嚴重性的提升,受暴女性將開始 覺察 原先對暴力問題的詮釋與判斷,將「虐待」事件從單一、偶發,視 為具重複性,於是從三緘其口的默然接受,轉而向他人述說自己所經歷的 受暴事實。Fraser等人於2002提出「述說」 ,指的是女性開始離開沉默的位 置,開始向外求援,初始的述說皆以非正式社會支持系統為對象,如家人、 鄰居、同事、朋友、親戚等(吳震環,2007;黃一秀,1999),而受暴女性 16.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29)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的對外求援方法又視暴力事件發生時與配偶之間關係、地緣位置及其特質 而定(宋賢儀,1998)。傾聽對象對受暴女性述說暴力事實的回應,將反過 來影響受暴女性對個人處境的覺察、認知與選擇(吳震環,2007),此時受 暴女性有機會衡量離開與留下的得失、利弊。 由 Walker(1979)提出的「暴力循環理論」(cycle of violence)回觀上述研究資料。 此理論解釋暴力的動態關係,認為暴力並非常態性的經驗,具有來回與反覆的特 性,提出三種暴力循環階段:一是緊張形成期:夫妻雙方因長期的衝突無法解決, 造成關係的緊張階段;二是爆發期(緊急期):當衝突緊張氣氛持續增加,爆發激烈 爭吵,進而產生毆打行為;三是蜜月期(寧靜、愛與喘息期):暴力行為發生後,施 暴者因後悔而請求受暴女性原諒,於是受暴女性回到施暴者身邊,此階段雙方會 維持和諧甜蜜的關係,直到下次衝突緊張再起,回復前二階段,不斷循環下去(吳 震環,2007;鄭玉蓮,2004:葛書倫,2003)。受暴女性在暴力循環中歷經關係中 衝突的加溫、喘息,喘息、加溫,暴力的掩飾與敘說同時在過程中蘊釀與推擠, 終至公開「天大的秘密」(the big secret)。暴力是施暴者用來減少壓力與緊張的方 式,但對配偶施暴之後,往往又會心存歉意的向受暴女性道歉並請求原諒。但因 為造成雙方衝突緊張關係的原因從未根本解決,施暴者的暴力行為並未真正得到 遏阻,一段時日之後,夫妻可能會因類似事件情境再起衝突,而施暴者會為了解 決壓力與緊張而再度使用暴力,且比第一次更嚴重,對配偶造成更大傷害(周月清, 1995)。處於暴力循環漩渦中的受暴女性,要如何能借力使力的自漩渦中脫身?「轉 捩點」(Patzel,2001:735;鄭玉蓮,2004)的出現是契機。隨著轉捩點的出現,受 暴女性會開始經歷 Patzel 所稱的「領悟」(realization)、「重新設想」(reframing) 的認知改變過程(吳震環,2007)。 Patze 於 2001 指出,受暴女性要經歷過多次的「轉 捩點」事件方能做出真正離開受暴關係的決定;因此,脫離暴力的過程,可能是 長時間歷經好幾次「轉捩點」事件的長期準備結果,亦或是一次暴力事件後的緊 急決定。想脫離暴力虐待關係的女性,可能的選擇如下:在某次的暴力傷害發生 時,報警請警察將施暴者逮捕;趁施暴者不在或不注意時,帶著重要物品、孩子 躲到願意協助的親朋友人家、事先承租房子、或住進庇護所;收集有利證據,如 驗傷單、施暴者外遇事實,向法院提出訴請離婚告訴(吳震環,2007)。 當受暴關係出現「轉捩點」事件,受暴女性採取行動後,研究提出,正式的 社會支持系統是受暴女性的主要依賴資源,保括警政、醫療、社政、民間組織、 司法等所構成的正式社會支持系統,而服務內容包含立即人身保護、緊急庇護、 情緒支持、諮商輔導、醫療服務、法律協助、經濟補助、就業服務等等(李碧琪, 17.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30)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2003;劉淑齡,2002;葉毓蘭,2001;黃一秀,1999)。非正式 系統雖也是受暴女 性重要的支持,但因其內容主要以情緒性與資訊性為主,其實質性協助效益遠不 如工具性的正式支持資源,如 Goodkind 等人在 2003 年的研究發現,不帶批評提供 實質的支持比正向的情緒支持更加重要。且非正式支持系統往往鼓勵受暴女性, 以忍耐及留在婚姻中的方法,解決關係中的壓力與問題,一旦得知女性將運用「離 開」來結束暴力關係時,原先的支持態度將轉為冷漠、甚至是反對與阻撓(引自宋 月瑜,2004)。此時,若施暴者將運用於配偶身上的威脅策略,複製施展於提供受 暴女性協助的親友,將限制非正式系統對受暴女性脫離暴力關係的效益發揮(吳震 環,2007)。 二、在決定離開的勇氣中遭遇困境 許多研究用來討論與解釋受暴女性不願離開與無法離開受暴關係的原 因。歸整文獻,從個人、關係、安全及資源四個面向討論: (一)個人面向 Wiehe在1998年提出施暴者的暴力態樣包含肢體暴力、精神暴力和性 暴力(引自周月清,1995)。肢體暴力容易為受暴女性留下難以復元的後 遺症,特別是腦部的創傷,Monahan& O'Leary就曾於1999提出,如此的 創傷會致使受暴者腦力衰退、精神疲勞等生理功能退化。而Walker於 1979年曾指出受暴女性之所以不離開暴力關係是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結果,並提出「受暴婦女症候群」(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特質,就如同遭受電擊的籠中老鼠一般,受暴女性出現消極、 被動及失去任何可能改變的想法,任憑暴力一再發生,也不企圖嘗試可 能脫離暴力的方法。面對暴力的反覆出現,嘗試的徒勞無功,再加上施 暴者的威脅、恐嚇及期待親友協助的希望落空,將削弱受暴女性求援的 動機,使其陷落在無法脫離的暴力關係中(引自宋賢儀,1998)。其他如 創傷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創傷連結(traumatic bonding) 等都說明受暴女性長期在施暴者控制的環境中,與之產生緊密的依附關 係,受暴女性失去獨立自主及思考的能力,也無法為自我做出有利的選 擇。 (二)關係面向 情感因素是多數受暴女性自述可能回到施暴者身邊的原因(Griffing 等人,( 2002 )。當從關係面向來詮釋受暴女性留在施暴配偶身邊的原因 時,可以發現女性的留下原因不單單只是因為依賴與軟弱,並非是沒有 18.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31)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施暴者就無法獨力生活,事實上如Gondolf 與 Fisher在1998提出的,受 暴女性仍努力嘗試要在暴力關係中改善、保護與維繫夫妻情誼。雖然配 偶用暴力的方式相對待,但暴力畢竟非關係的全部,在暴力之外,受暴 女性仍能感受彼此之間存有的愛。正因為對施暴配偶的同情與理解 (Mills,2003/2004),及「關係中自我」(self-in-relationship)概念(劉珠利, 2003),女性從小被訓練為照顧者角色,相較男性是藉由與他人分離發展 自我,女性往往是經由與他人的關係來找尋自我位置。Belknap在1999 年的研究也發現,維繫關係的能力對女性之自我感很重要,亦因之,使 女性在面對婚姻暴力威脅時,做出極不合理的決定。女性顧慮與施暴配 偶的情感關係,也重視施暴者和雙親的關係維繫,希望給孩子完整的家 庭。除此之外,施暴者對傷害第三者的威脅,如小孩及親友等,而讓受 暴女性為了保護所珍惜的關係與重要他者,而選擇留在受暴關係中。對 受暴女性而言,與施暴配偶、孩子及其他重要他者之間關係的保有及保 護,遠遠較自我的人身安全重要(Belknap,1999)。 (三)安全面向 許多研究提出分離攻擊(separation assault)的概念(Mahoney,1991; Saunders & Browne,1990),打破了一般認為受暴女性離開施暴者就能 終止暴力的迷思(myth)。施暴者往往利用子女監護權、傷害女性重要物 品、騷擾女性身邊親友及自傷/自殘等方式恐嚇與威脅受暴女性(褚杏子, 2001;黃一秀,2000;陳婷蕙,1997;周月清,1995)緊掐受暴女性的弱 點。從上述分離攻擊(separation assault)概念而論,受暴女性經常在準備 離開與決定離開關係之後,遭到更嚴重的攻擊。受暴女性為了積極避免 激怒施暴者,在匱乏之下做了留在關係中的決定。 (四)資源面向 經濟依賴因素在資源面向上經常被提出討論。Strube & Barbour1984 年的研究發現,沒有工作的女性,因經濟仰賴施暴者,容易留在暴力關 係中。再依Lutenbacher ,Cohen,& Mitzel(2003)的討論,即使女性有工作, 為了避免施暴者的騷擾,可能選擇離開原先工作,將自己與已建立關係 的生活資源切斷,另起生存爐灶。郭玲妃、馬小萍(2002)指出,社會普 遍存在對高齡就業者的歧視心態,阻礙了受暴女性的職業選擇,即使女 性們找到工作,薪水也不理想。職場的限制與不利,再加上女性尚有未 成年隨行子女一起獨立生活,此時,養家與照顧責任的一肩扛壓力,促 19.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32) h a n g e Vi e. c u -tr a c k. w. N y bu to k lic. 使受暴女性打消脫離暴力的想法,上述經濟困境將使受暴女性對獨立生 活計畫倍感卻步。資源面向的另一個因素是社會支持網絡孤立。受暴女 性要能真正脫離暴力關係,個人內在力量雖然不可或缺,但單憑女性本 身力量是無法達成目標的。研究已知,受暴女性的脫暴需要社會支持系 統的協助(曾月娥,2007;許維倫,1997)。回觀我國社會文化層面傳統 刻板的性別分工與期待,強調父權思維,視婚姻暴力為「不可外揚」 、 「難 斷」的「家務事」,阻斷了受暴女性對社會支持系統求援的道路,女性 在脫離暴力的過程中,性別階層化的結構,成為最大障礙(莊凱琪,2008; 吳震環,2007;鄭玉蓮,2004)。 部分學者嘗試將上述影響受暴女性無法或不願離開關係的四個面向因素,區 分為「受困」 (entrapment)與「選擇」(choice)觀點(Dunn,2005;Ben-Ari,Winstok, & Eisikovits,2003;Peled 等人,2002) 。第一種觀點認為受暴女性因資源面向、 個人面向而「受困」(entrapment)於關係中,若此時能克服經濟依賴、獲得社會支 持及增強其意志力與理性判斷,必然離開。第二種觀點則立基於女性的不脫離暴 力是經過理性評估思量、將利弊好壞皆周詳考慮後的「選擇」(choice),並非困坐 愁城;關係面向與安全面向因素適可以說明。究竟「選擇」或「受困」的歸因觀 點較適用於對受暴女性的留下或離開關係的原因? Ben-Ari 等人(2003)的研究發現,以上兩種的區分觀點對受暴女性而言,完全 的區辨困難且又無實質意義。譬如資源不足或可能造成女性的脫離暴力困難,但 也或許是受暴女性幾番思量去留的利弊得失後的選擇,又譬如女性對關係的看重, 也或許是長期處在性別期待與分工刻板的社會文化中,受暴女性長出的內隱限制。 Ben-Ari 等人的研究發現或恐是個重要提醒,受暴女性的離開或留在關係中,自 有其主觀的考慮和思量及客觀的阻礙和限制,理當回歸於受暴女性的環境脈絡中, 避免走入過於簡化的歸因胡同。 三、在遭遇的困境中面臨需要 對外求援是受暴女性能否得以順利脫離暴力的重要因素(陳婷蕙,1977)。 周月清(1993,1997)的研究發現,受暴女性第一次的對外求援以非正式支持系 統為主要對象。然而依據黃一秀(2002)的研究知悉,受暴女性娘家支持系統 以情緒性支持為主,較少實質性的支持;而婆家的回應多屬於負向。女性在 受暴之後,可能因為缺乏支持網絡,或得不到非正式系統中娘家、婆家與朋 友的支持,於是轉而求援正式支持系統。 20. .d o. o. w. .c. m. C. m. 受暴女性經驗家之研究. o. .d o. w. w. w. w. w. C. lic.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33) h a n g e Vi e. N y bu to lic. .c. 鄭麗珍(1988)指出「所謂的社會支持系統是指兩個人或他人互動所構成 的系統,透過與他人互動的過程,個人的基本需要可以獲得滿足」。 Caplan(1974)認為支持系統應該包括正式的/專業的機構或組織及自然的初級 系統(primary system)(鄭玉蓮,2004):如家庭、個人對個人的自發性及非正式 性/非專業性單位的協助。依據 Bennett 與 Moris(1983)將支持系統的來源分類 初級支持系統與次級支持系統,前者指的是由家人、親朋友人或認識者,藉 由情緒支持、接納等方法協助個人得以維持生活功能;後者則如社會團體、 宗教組織、醫療機構等非由私人組成的正式支持系統。 社 會 支 持 是 受 暴 女 性 決 定 離 開 暴 力 關 係 的 關 鍵 之 一 。 Vachon 與 tyliaons(1988)將社會支持描述為:個體藉由正式與非正式的方法,和個人及 團體接觸,因而獲取訊息、安慰與協助。Jocobson 於 1986 年將社會支持區分 為三種類別:分別是訊息性的支持(cognitive support)、情緒性的支持(emotional support)及實質性的支持(material support)。 (一)訊息性的支持:指的是協助對方了解並區辨問題,進一步促進其改 變。包括提供相關訊息、知識、勸告及指導修正。 (二)情緒性的支持:指的是提供對方安慰、鼓勵、同情理解及肯定,進而 增強其信心。使對方覺得被瞭解、被接受。 (三)實質性的支持:指的是直接提供對方具體服務或物質給予。包括金錢、 或是替對方處理困難。(引自鄭玉蓮,2004) 社會支持是人際之間互為交往聯絡的過程。其來源廣自社會網絡、小自 個體的重要他者;其內容則包含訊息性的、情緒性的及實質性的支持。宋麗 玉(2002) 曾整理社會支持網絡介入的基本假設,其中提到:個體在遭遇事件 時,需要資源以因應伴隨事件而來的問題與困境,此資源包括個體的外在資 源與內在資源,而社會支持網絡即是屬於前者;又可區分為非正式支持系統 與正式支持系統。Cohen 與 Wills(1985)曾主張社會支持透過以下兩種機制對個 體心理健康產生影響:在壓力事件中,減輕個體壓迫感與減輕個體對壓力的 過度反應;及提供個體正向經驗,促使個體對社區扮演回饋角色。以下進一 步探索支持系統對受暴女性的影響。 整理上述文獻得知,社會支持系統對受暴女性而言不只是決定離開暴力關係 21. .d o. m. o. w. o. c u -tr a c k. C. m. C. lic. k. 第二章 文獻探討. w. w. .d o. w. w. w. w. k. to. bu. y. N. O W. !. XC. er. O W. F-. w. PD. h a n g e Vi e. !. XC. er. PD. F-. c u -tr a c k. .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develop teachers’ ability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connect their learning in English lessons (e.g. reading strategies and knowledge of topics) to their experiences

We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English teachers in identifying quality English multimodal resources for their teaching and students’ self-learning, and these episodes on Culture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hands-on and minds-on exploratory activitie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sustain their interests in science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hands-on and minds-on exploratory activitie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sustain their interests in science

Forming expectations on texts and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being higher-order generic and language skills to be fostered, and a way to differentiate the content for students 27

Ask students to refer to their ideas in Activity Sheet: Part 4 and write a reflective essay on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about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 Is the school able to make reference to different sources of assessment data and provide timely and effective feedback to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performance in order

These activities provide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work on their own, to apply their economic concepts, to develop a critical attitude and, above all,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