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質構造對坡地社區開發之影響評估與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地質構造對坡地社區開發之影響評估與探討"

Copied!
1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地質構造對坡地社區開發之影響評估與探討. 計畫主持人:丁育群 共同主持人:陳志南、廖洪鈞. 研究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委託單位: 計畫編號:MOIS 892012 執行期程:八十八年十月至八十九年九月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三十日.

(2) ARCHITECTURE &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INTERIOR. RESEARCH PROJECT REPORT. THE INFLUENCE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TO THE HILLSIDE DEVELOPMENT. BY Ding Yuh-Chyurn Chen Chee-Nan Liao Hung-Jion Guo Jun-Her Fang Tu-Cheng Wu Chih-Hung Sep 9, 2000.

(3)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地質構造對坡地社區開發之影響評估與探討. 計畫主持人:丁育群 顧. 問:. 共同主持人:陳志南、廖洪鈞 研 究 人員:郭俊何、方篤城 研 究 助理:吳志宏. 研究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委託單位: 計畫編號:MOIS 892012 執行期程:八十八年十月至八十九年九月.

(4) 地質構造對坡地社區開發之影響評估與探討.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89. 89.

(5) 地質構造對坡地社區開發之影響評估與探討 出版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電話:(02)27362389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 333 號 13 樓 網址:http://www.abri.gov.tw 出版年月:89 年 9 月 版(刷)次:1 工本費:新台幣 450 元 GPN:002244890713 ISBN:.

(6) GPN:002244890713 ISBN:.

(7) 摘 要. 關鍵詞:坡地開發、順 向 坡 、節 理 、 傾 角. 坡地開發規設中的穩定問題,地層構造特性與規設施工扮演著重要 角色。本研究首先探討一組節理之情況,以國內坡地普存的砂頁岩順向 坡為對象,同時參照建築技術規則山坡地專章中涉及坡地開發之相關坡 度規定,就地質構造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作一有系統之研析,研究參數 包含地表坡度、地層層面傾角、地下水位高低、岩層單位重、邊坡高度、 節理面摩擦角、節理面間距等等。研究發現,無論地表坡度陡峭與否, 於無擋土設施且節理面出露情況下,由其邊坡內之節理面傾角與摩擦角 即已決定了邊坡是否會滑動。此外,地下水位的變化對邊坡穩定影響甚 巨。接著本研究探討二組節理之情況,以坡地會遇及之楔形破壞之穩定 加以推導,作為滑動與否之分析依據。. I.

(8) ABSTRACT. Keywords: hillside development、dip slope、joint、dip angl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play the key roles for hillside development. One set joint influence was studied at first in the research. The analyses focused on the dip slope which were formatted with sandstone and shale,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hillside safety due to geological structure under the slope chapter of the architectural cod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e ground surface inclination, geological layer inclination, groundwater, rock unit weight, slope height, joint friction angle, joint spacing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matter how dip the ground surface is, the slope stability is decided by joint dip and friction angle under no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the daylight of joint. The change of the groundwater table make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slope sliding. Two set joints influence was also analyzed. The theory and equations of wedge failure were derived. This can use to assess the stability of a wedge formed by two set of joints.. II.

(9) 表 目 錄. 表 2-1. 分離元素法各類別與極限平衡法特點之比較 (Cundall ,1993)……………………………………………….. 19. 表 3-1. UDEC 塊 體 組 合 律 模 式 ……………………………………43. 表 3-2. UDEC 節 理 組 合 律 模 式 ……………………………………44. 表 3-3. 不 同 邊 界 尺 寸 應 力 比 較 …………… ...…………….…….44. 表 3-4. 台 灣 岩 石 基 本 工 程 特 性 之 範 圍 (鄭 富 書 ,1994)…..…45. 表 3-5. 岩 石 基 本 工 程 特 性 (施 國 欽,1994) ……………….…….45. 表 3-6. 各 種 典 型 岩 石 變 形 參 數 參 考 值 (UDEC 手 冊 )….……46. 表 3-7. 各 類 岩 石 之 強 度 特 性( 節 錄 自 Goodman , 1989)……46. 表 4-1. 順 向 岩 坡 影 響 因 素 的 重 要 性 順 位 ( Richards et al, 1978 )…………………………………………………………….65. 表 4-2. 分 析 變 數 一 欄 表 ……………………………………………65. VI.

(10) 圖 目 錄. 圖 2-1. 各 種 山 崩 形 式( 潘 國 樑,1991)………………….……..….20. 圖 2-2. 岩 石 邊 坡 破 壞 分 類 示 意 圖( Hoek & Bray,1981)…..…21. 圖 3-1. UDEC 之 發 展 及 沿 革 年 表 …………………………….…...47. 圖 3-2. UDEC 程 式 每 一 時 階 之 計 算 流 程 …………………….….48. 圖 3-3. 兩 相 鄰 塊 體 之 接 觸 示 意 圖 ………………..…………..…49. 圖 3-4. UDEC 程 式 中 水 流 模 式 運 算 機 制 ……………………..…50. 圖 3-5. UDEC 一 般 運 算 流 程 …………………………….………..51. 圖 3-6. 研 究 中 網 格 邊 界 束 制 示 意 圖 ………..……………………52. 圖 3-7. 邊 坡 開 挖 及 地 錨 施 工 模 擬 示 意 圖( 鄭 富 書,1994).52. 圖 3-8. 垂 直 應 力 與 深 度 Z 關 係 統 計 圖 (Hoek&Brown, 1980)53. 圖 3-9. 側 向 壓 力 係 數 K 與 深 度 Z 關 係 (Hoek&Brown, 1978) ………………………………………………………….…………..45. 圖 3-10 台 灣 中 部 、 東 部 地 區 側 向 壓 力 係 數 K 與 深 度 Z 關 係 (鄺 寶 山 等 人 , 1993)………………………………………….54 圖 4-1. 邊 坡 穩 定 分 析 變 數 示 意 圖 …………………………..……66. 圖 4-2. 節理面傾角β與地表坡度α對岩坡坡趾大地應力之 影 …………………………………………………………………66. 圖 4-3. 節理面傾角與勁度比對荷重作用應力分佈的影響 (Wyllie,1992)…………………………………………..………...67. 圖 4-4. 材 料 變 形 特 性( 勁 度 比 )對 岩 坡 大 地 應 力 之 影 響 .…68. 圖 4-5. 邊 坡 高 度 對 岩 坡 大 地 應 力 之 影 響 ………………………68. 圖 4-6. 邊 坡 滑 動 示 意 圖 ……………………………………….…..69 VII.

(11) 圖 4-7. 滑 動 面 安 全 強 度 比 …………………………………………69. 圖 4-8. 滑 動 面 滑 動 量 歷 時 曲 線( 滑 動 趨 勢 )…………………..70. 圖 4-9. 數 值 網 格 分 析 系 統 不 平 衡 力 ……………………….…….70. 圖 4-10 節 理 面 傾 角 與 地 表 坡 度 對 邊 坡 安 全 性 之 影 響 …..…71 圖 4-11. 節 理 面 強 度 變 化 對 邊 坡 穩 定 性 之 影 響 ………………..71. 圖 4-12 節 理 面 間 距 對 邊 坡 穩 定 性 之 影 響 ………………………72 圖 4-13 邊 坡 高 度 對 穩 定 性 之 影 響 . … … … … … … … … . … … . . … 7 2 圖 4-14 擋 土 設 施( 地 錨 )對 邊 坡 穩 定 性 之 影 響 ………………73 圖 4-15 單 位 重 對 邊 坡 穩 定 性 之 影 響 ……………………………..73 圖 4-16 各 分 析 變 數 對 邊 坡 穩 定 性 影 響 綜 合 比 較 ……………74 圖 5-1. 推 導 楔 形 岩 塊 安 全 係 數 之 (a)空 間 參 考 座 標 示 意 圖 (b)沿 h 軸 方 向 立 面 剖 面 圖 …………………………………79. 圖 5-2. 由 平 行 s 軸 方 向 ,以 極 限 平 衡 推 導 安 全 係 數 示 意 圖 .80. .. VIII.

(12) 目. 錄. 第 一 章 緒 論 ································································ 1 1.1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1 1.2 研 究 方 法 與 內 容 ·············································· 2 第 二 章 國 內 坡 地 現 況 與 文 獻 探 討 ·································· 4 2.1 台 灣 坡 地 特 性 ·················································· 4 2.1.1 地 質 特 性 ···················································· 4 2.1.2 坡 地 環 境 因 素 ············································· 5 2.1.3 國 內 坡 地 災 害 輯 要 ······································ 7 2.2 坡 地 災 害 分 類 ·················································· 9 2.3 岩 石 邊 坡 破 壞 模 式 ·········································· 10 2.4 岩 盤 節 理 行 為 ················································· 12 2.5 分 離 元 素 法 ···················································· 15 2.5.1 模 擬 非 連 續 體 之 電 腦 程 式 ···························· 16 2.5.2 分 離 元 素 法 之 應 用 ····································· 17 第 三 章 數 值 分 析 模 式 ················································· 22 3.1 UDEC 程 式 的 發 展 與 理 論 背 景 ···························· 22 3.2 UDEC 之 行 為 模 式 ············································ 24. I II.

(13) 3.2.1 塊 體 之 組 合 律 模 式 ····································· 24 3.2.2 岩 石 節 理 組 合 律 模 式 ·································· 26 3.3 基 本 術 語 定 義 ················································· 28 3.4 分 析 流 程 簡 介 ················································· 30 3.4.1 分 析 架 構 及 輸 入 指 令 說 明 ···························· 30 3.4.2 實 際 分 析 步 驟 ············································ 32 3.5 數 值 分 析 模 式 建 立 ··········································· 32 3.5.1 邊 坡 斷 面 形 狀 與 尺 寸 ·································· 33 3.5.2 邊 坡 地 層 構 造 ············································ 34 3.5.3 網 格 邊 界 條 件 ············································ 34 3.5.4 研 究 分 析 基 本 假 設 ····································· 35 3.6 材 料 參 數 ······················································· 39 第 四 章 順 向 坡 數 值 分 析 結 果 探 討 ································· 55 4.1 分 析 變 數 ······················································· 55 4.2 分 析 結 果 與 討 論 ············································· 56 4.2.1 岩 坡 工 程 開 發 前 大 地 應 力 探 討 ····················· 56 4.2.2 邊 坡 穩 定 性 探 討 ········································· 58 第 五 章 楔 形 破 壞 分 析 推 導 ··········································· 75 5.1 楔 形 滑 動 理 論 公 式 推 導 ··································· 75 5.2 兩 弱 面 之 凝 聚 力 可 忽 略 與 乾 燥 情 況 下 之 楔 形 滑 動 評 估 ································································· 78. IV.

(14) 第 六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81 6.1 結 論 ······························································ 81 6.2 建 議 ······························································ 83 附 錄 一 會 議 記 錄 ························································ 84. 參 考 文 獻 ······························································· 88. V.

(15) 第一章 緒論 1.1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近 年 來 因 坡 地 開 發 造 成 之 災 害 時 有 所 聞,其 中 尤 以 民 國 86 年 溫 妮 颱 風 期 間 , 汐 止 林 肯 大 郡 順 向 坡 滑 動 招 致 28 條 人 命 喪 生 最 為 悲 淒。溯 其 肇 因 多 係 施 工 前,對 於 基 地 的 地 質 條 件 或 坡 體 的 地 質 構 造 (滑 動 /崖 錐 /斷 層 /軟 弱 地 盤 /表 土 或 岩 層 風 化 深 度 /層 面 /節 理 )認 知 不 清,使 其 位 處 潛 在 滑 動 區 而 不 自 知 , 當 遇 臨 界 情 況 (如 地 質 弱 帶 遭 颱 風 豐 沛 降 雨 入 滲 、 或 地 下 開 挖 大 量 地 下 水 湧 出 、 未 及 處 理 等 等 因 素 )即 生 災 變 。 邊 坡 整 地 或 施 加 建 物 過 程 中,因 挖 土 填 土 失 當 也 會 引 起 滑 動 破 壞,可 見 除 了 天 然 的 不 利 因 素 之 外,人 為 的 不 當 開 發 亦 是 造 成破壞之原因。 坡 地 開 發 所 面 臨 的 問 題,較 平 地 社 區 開 發 遭 遇 者 為 多 且 複 雜,究 其 因,台 灣 位 處 歐 亞 與 菲 律 賓 板 塊 擠 壓 處,地 質 構 造 原 本 就 甚 為 複 雜,加 上 大 地 材 料 不 若 人 造 材 料 均 勻,致 使 小 區 域 都 可 能 產 生 相 當 大 之 地 質 構 造 變 異 性。以 坡 地 工 程 來 說,其不僅需考慮地層材料本身的特性,在整個工程作業 中,更 涉 及 整 體 邊 坡 之 規 設 施 工 與 水 土 保 持 等 問 題,其 中 地 質 構 造 特 性 扮 演 著 重 要 角 色。必 須 事 先 有 妥 善 之 瞭 解 及 因 應 對策,才可使坡地開發達到安全經濟之目標。 地 質 構 造 已 非 僅 遇 土 壤,更 涉 及 岩 盤,而 岩 盤 工 程 方 面 之 資 料 及 專 業 知 識 在 國 內 尚 待 推 廣。以 往 之 經 驗 甚 弱,台 灣 重 大 公 共 工 程 之 岩 盤 地 下 施 工,幾 乎 每 遭 遇 地 質 弱 帶 即 生 災. 1.

(16) 變。因 此,由 地 質 構 造 預 判 潛 在 不 穩 岩 楔 或 剪 裂 破 碎 區 帶 進 而 採 取 必 要 之 穩 定 措 施,或 由 節 理 弱 面 之 方 位 及 岩 盤 整 地 開 挖 相 對 位 態,借 助 力 學 分 析 瞭 解 相 關 工 程 特 性,而 在 規 設 施 工 中 採 取 必 要 之 穩 定 防 護 措 施,皆 可 避 免 災 變、工 期 延 誤 及 經費追加等損失。 由以往發生災害之坡地開發案例中了解並歸納分類其 滑 動 破 壞 模 式,再 就 國 內 會 遭 遇 之 岩 盤 地 層 構 造 特 性 及 地 質 條 件 , 擇 要 考 量 坡 地 社 區 規 劃 /設 計 /施 工 需 要 , 綜 合 探 討 其 與 坡 地 建 物 間 之 互 制 影 響 關 係,期 能 進 一 步 釐 清 地 層 構 造 及 其 工 程 特 性 在 坡 地 社 區 開 發 中 之 關 鍵 性 與 重 要 性,是 為 本 研 究之動機。. 1.2 研 究 方 法 與 內 容 本研究為地質構造對坡地社區開發之影響評估與探 討。研究方法為坡地相關資料蒐集分類,並利用數值分析 UDEC 程 式 進 行 坡 地 穩 定 性 分 析 研 究 , 藉 以 瞭 解 不 同 因 素 對 坡 地 開 發 穩 定 性 之 影 響 程 度。由 於 圓 弧 破 壞 於 一 般 土 壤 力 學 書 籍 均 有 敘 述 ,而 高 角 度 逆 向 節 理 傾 倒 破 壞 在 本 島 西 部 坡 地 不 若 平 面 破 壞 及 楔 形 破 壞 普 遍。故 本 研 究 係 針 對 平 面 破 壞 及 楔形破壞為探討重點。 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 的;第 二 章 為 國 內 現 況 與 文 獻 回 顧,介 紹 台 灣 的 地 質 與 環 境 特 性,及 歷 年 坡 地 災 害,另 外 介 紹 邊 坡 破 壞 的 類 型 及 攸 關 節 理 邊 坡 穩 定 之 節 理 面 力 學 特 性,分 離 元 素 法 也 會 在 此 做 一 簡 介 ; 第 三 章 為 數 值 分 析 模 式 , 說 明 本 研 究 中 所 採 用 之 UDEC. 2.

(17) 二 維 分 析 程 式 , 及 據 此 建 立 之 數 值 模 式 ,; 第 四 章 為 順 向 坡 數 值 分 析 結 果 探 討 ; 第 五 章 為 楔 形 破 壞 (兩 組 節 理 破 壞 )穩 定 推導分析;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3.

(18) 第二章 國內坡地現況與文獻探討 2.1 台 灣 坡 地 特 性 2.1.1 地 質 特 性 台 灣 位 處 歐 亞 大 陸 板 塊 及 菲 律 賓 海 板 塊 之 聚 合 處,劇 烈 的 碰 撞、擠 壓 及 隆 起 等 地 質 構 造 運 動 活 躍,造 成 西 部 麓 山 帶 以 下 的 地 質 特 徵 (潘 國 樑 , 1991): 1. 褶 皺 多 由 於 板 塊 的 相 互 衝 擊,劇 烈 的 構 造 運 動 使 得 地 層 發 生 了 大 變 形,並 且 造 成 許 多 褶 皺、剪 裂 破 碎 帶 及 斷 層。一 般 而 言, 褶 皺 呈 現 不 對 稱 形 狀,即 褶 皺 的 兩 翼 地 層 傾 角 不 同。當 邊 坡 傾向之與地層傾向一致,稱之為順向坡;與地層傾向相反 者,稱之為逆向坡。 2. 斷 層 多 上 述 劇 烈 的 地 質 構 造 運 動 可 使 地 層 變 形 過 大 而 斷 裂,造 成 許 多 不 連 續 地 質 構 造,常 為 工 程 上 之 弱 帶。以 台 北 附 近 之 主 要 斷 層 而 言,即 有 如 下 之 多:新 莊 逆 斷 層、嵌 腳 逆 斷 層 、 基 隆 逆 斷 層 、台 北 逆 斷 層 、成 福 逆 斷 層 、新 店 逆 斷 層 、金 山 逆斷層、山腳正斷層。 3. 岩 層 節 理 發 達 節 理 與 褶 皺 及 斷 層 常 相 伴 而 生,因 為 這 些 地 質 構 造 現 象. 4.

(19) 均 為 岩 體 受 力 後 所 產 生 之 變 形 與 破 裂 情 形。節 理 出 現 於 岩 層 均 會 使 岩 體 的 強 度 降 低。節 理 的 開 口 使 水 分 容 易 進 入。水 分 不 但 在 岩 體 內 產 生 孔 隙 水 壓,並 加 速 岩 石 材 料 的 風 化 作 用 , 使得岩體的強度降低。 4. 地 盤 上 升 快 速 西 部 麓 山 帶 之 上 昇 率 大 約 在 每 年 10 公 分 左 右 , 這 種 地 質 作 用 將 產 生 三 種 副 作 用:(1)加 速 剝 蝕 率,促 使 水 土 保 持 更 不 易;(2)激 發 崩 塌 或 地 層 滑 動 之 潛 能;(3)產 生 張 力 裂 縫,引 發 分 離 斷 層 作 用 (detachment faulting)。 5. 岩 性 以 砂 頁 岩 互 層 為 主 台灣西部麓山帶之地層主要為由砂岩與頁岩的互層所 構 成 。一 般 而 言 ,砂 岩 透 水 性 較 佳,而 頁 岩 透 水 性 差 ,地 下 水 較 容 易 在 砂 岩 內 流 動。當 遇 砂 頁 岩 互 層 時,地 下 水 就 滯 留 於 砂 岩 與 頁 岩 之 交 界 面 上,無 形 中 降 低 了 層 面 之 剪 力 強 度 , 所以很多地層滑動之滑動面常發生於砂頁岩互層之界面 上,其理在此。. 2.1.2 坡 地 環 境 因 素 地 層 構 造 及 地 質 條 件 的 先 天 不 良 之 外,外 在 引 致 邊 坡 破 壞 的 誘 因 更 是 不 斷 的 對 邊 坡 構 成 威 脅,其 一 為 地 震、颱 風 及 暴 雨 等 不 可 抗 拒 之 天 然 誘 因;另 一 則 為 濫 墾、濫 建、濫 挖 等 不 當 開 發 的 人 為 因 素 (洪 明 瑞 等 人 ,2000)。. 5.

(20) 1. 天 然 因 素 (1) 暴 雨 :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具有四面環海之海島型氣候特 色,全 年 雨 量 充 沛,但 在 時 間 與 空 間 分 佈 上 極 為 不 平 均。雨 量 分 佈 多 集 中 於 麓 山 帶 , 年 雨 量 可 達 2000~4000 公 厘 , 為 全 島 平 均 年 雨 量 之 5 倍,且 全 年 雨 量 多 集 中 於 5~9 月,此 一 雨 量 集 中 現 象,對 山 坡 地 穩 定 性 及 水 土 保 持 工 作 構 成 了 莫 大 困 擾。 (2) 颱 風 : 颱風為台灣地區常見之另一項天然災害,平均每年有 3.5 次 以 上 給 台 灣 帶 來 狂 風 暴 雨 之 危 害 。 其 夾 帶 之 雨 量 常 造 成 西 部 沿 海 低 窪 地 區 嚴 重 水 患,亦 因 狂 風 撼 動 土 石 結 構 及 大 量雨水入侵使邊坡穩定性大幅降低。 (3) 地 震 : 如 前 所 述,台 灣 位 處 板 塊 聚 合 處,地 質 構 造 運 動 劇 烈 且 頻 繁 , 其 釋 放 之 能 量 即 為 台 灣 地 震 之 主 因 。 1999 年 『 921 集 集 大 地 震 』造 成 了 兩 千 多 人 罹 難 及 數 萬 人 受 傷,亦 對 眾 多 的 房 屋 結 構 及 邊 坡 造 成 了 重 創,地 震 之 威 力 可 見 一 斑。地 震 對 邊 坡 穩 定 的 影 響,主 要 為 地 震 震 波 能 量 傳 遞 造 成 邊 坡 土 層 鬆 動 或 岩 層 破 裂,直 接 或 間 接 地 造 成 土 石 崩 塌 現 象,或 在 某 些 地質條件下導致邊坡土壤的液化而引起崩塌。 2. 人 為 開 發 (1) 大 型 社 區 開 發 大 型 社 區 的 開 發 往 往 需 對 邊 坡 進 行 大 量 挖、填 工 程 及 闢. 6.

(21) 建 聯 絡 道 路,此 對 坡 地 自 然 環 境 之 破 壞 相 當 驚 人,尤 其 在 缺 乏整體規劃設計、完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可靠的施工品質 下,邊坡災害屢見不鮮。 (2) 道 路 之 闢 建 山 坡 地 道 路 之 興 建 往 往 係 配 合 坡 地 住 宅、森 林 遊 樂 區 、 觀 光 遊 憩 或 供 山 區 農 作 物 之 搬 運,但 在 缺 乏 縝 密 選 線 及 規 劃 評 估 下 , 山 區 道 路 (尤 其 在 地 質 不 穩 定 區 )的 邊 坡 災 害 便 時 有 所聞。 (3) 經 濟 作 物 種 植 高 冷 蔬 菜、檳 榔、果 園 以 及 茶 園 等 農 作 大 量 種 植 在 山 坡 地 上,則 為 目 前 邊 坡 穩 定 與 水 土 保 持 的 另 一 項 隱 憂。因 這 些 作 物 根 部 不 具 水 土 保 持 及 涵 養 水 源 之 功 能,在 颱 風 豪 雨 時 , 除 有 大 量 土 壤 流 失 外,亦 經 常 有 邊 坡 崩 塌 現 象,造 成 下 遊 之 土石災害。. 2.1.3 國 內 坡 地 災 害 輯 要 在台灣目前開發為建築用地的山坡地主要指中央山脈 西 面 的 麓 山 地 帶,就 地 理 位 置 而 言,這 些 山 坡 地 鄰 近 台 灣 幾 個 主 要 都 會 區,交 通 便 利、景 觀 良 好,是 疏 散 過 度 集 中 人 口、 解 決 都 會 劣 質 生 活 環 境 的 理 想 場 所。然 而,先 天 不 良 的 地 質 環 境 與 氣 象 因 素,加 上 不 當 的 開 發 行 為 亦 是 導 致 山 坡 地 災 害 頻 傳 的 重 要 因 素。以 下 所 述 為 國 內 歷 年 重 大 坡 地 災 害 輯 要 : 1. 1951 年 雲 林 縣 草 嶺 地 區 因 地 震 引 發 山 崩 引 致 大 量 土 石 堵 塞 清 水 溪 形 成 堰 塞 湖 (草 嶺 潭 ), 於 當 年 一 場 暴 風 雨 中 , 洪. 7.

(22) 水氾濫導致天然堤潰決,造成下游居民傷亡慘重。 2. 1984 年 南 投 縣 竹 山 鎮 太 極 峽 谷 的 岩 石 墜 落,造 成 千 層 瀑 布 附 近 遊 客 28 人 死 亡 , 30 人 受 傷 。 3. 1997 年 八 月 十 八 曰 上 午 八 時 三 十 分,溫 妮 颱 風 帶 來 連 續 豪 雨,台 北 縣 汐 止 鎮 林 肯 大 郡 邊 坡 產 生 滑 動,大 量 岩 塊 衝 向 社區內使得原為地上六層樓的建築物瞬間陷落成為地上 三 樓 的 危 樓。此 次 災 變 總 計 造 成 28 人 罹 難,50 人 輕 重 傷 , 80 戶 房 屋 全 毀 , 20 戶 房 屋 部 份 傾 斜 坍 陷 。 就 在 林 肯 大 郡 災 變 發 生 的 同 時 , 台 北 市 士 林 區 德 行 東 路 338 巷 東 側 陽 明 福音山莊十五號別墅西北側駁崁及其下方邊坡亦發生倒 塌 坍 滑,大 量 土 石 坍 塌 下 滑,淹 沒 位 於 其 西 側 七 十 餘 公 尺 外 之 兩 戶 民 宅 ( 德 行 東 路 338 巷 52 號 及 54 號,居 民 六 人 慘 遭掩埋喪生。 4. 1998 年 十 月 十 六 日 下 午,因 瑞 伯 颱 風 挾 帶 大 量 豪 雨 台 北 市 內湖路一段雞南山區崩塌,造成大量土石流灌入兩棟民 房,災民走避不及慘遭活埋。 5. 同 年 十 月 十 八 日 傍 晚 五 點 左 右 , 因 瑞 伯 颱 風 來 襲 , 挾 帶 豪 雨,台 北 縣 五 股 鄉 登 林 路 九 十 九 之 六 號 後 面 灰 渣 掩 埋 場 擋土牆承受不了連日來的大雨而倒塌,造成大量土石滑 落,造成五間民房、一座工廠遭到沖毀,七人遭到活埋, 另有八人受傷。 6. 同 年 十 月 二 十 六 曰 二 十 時 , 因 受 「 芭 比 絲 」 颱 風 外 圍 環 流 及 強 勁 東 北 季 風 影 響,挾 帶 大 量 強 風 豪 雨 致 使 台 北 縣 三 芝 鄉 圓 山 村 木 屐 寮 四 十 之 一 號 後 山 坡 地 崩 塌,大 量 土 石 滑 落,沖毀建物,2 人慘遭活埋。. 8.

(23) 7. 1999 年 9 月 21 日 台 灣 發 生 百 年 來 的 大 地 震 對 台 灣 中 部 地 區造成嚴重的傷害,亦引發草嶺、九份二山、九九峰等地 區大規模的山崩,並造成重大災情。. 2.2 坡 地 災 害 分 類 很 多 的 山 崩 是 一 種 自 然 的 現 象,與 人 類 活 動 無 關;但 也 有 許 多 的 山 崩 是 人 類 促 成 的。Varnes(1978)根 據 山 崩 或 坡 地 災 害 的 移 動 方 式 將 其 分 類 為 墜 落 、傾 倒 、滑 動 、側 滑 、流 動 等 五種形式,尚有包含以上兩種破壞形式之複合型運動。此 外,依 所 擾 動 的 物 質 不 同 分 為 基 岩 及 工 程 土 壤,基 岩 係 指 固 結 岩 層,如 砂 岩、頁 岩、石 灰 岩、板 岩 等,至 於 工 程 土 壤 為 未固結之土壤,如風化表土及崩積土等,其分類系統如表 2-1 所 示 (潘 國 樑 , 1991)。 1. 墜 落 墜落是體積大小不一的岩塊或土石以自由落體的方式 垂 直 下 墜 的 一 種 移 動。大 都 發 生 於 陡 峭 或 垂 直 邊 坡 以 及 懸 空 式的凸出體。墜落速度極快,常發生於山區的公路,如圖 2-1(a)所 示 。 2. 傾 倒 傾 倒 是 岩 塊 先 向 下 坡 方 向 傾 斜,然 後 發 生 滾 落 的 一 種 方 式。岩 層 被 兩 組 垂 直 節 理 切 割 成 柱 狀 的 岩 塊,最 容 易 在 自 由 面 上 發 生 傾 倒 , 如 圖 2-1(b)所 示 。 3. 滑 動 滑動是一種剪切式的移動,它具有一個很明顯的滑動. 9.

(24) 面。此 與 墜 落 與 傾 倒 有 很 大 的 不 同,後 兩 者 需 要 一 個 裂 面 , 但 不 是 一 個 滑 動 面。裂 面 上 的 物 質 發 生 沿 著 裂 面 方 向 的 移 動 才 能 稱 為 滑 動。滑 動 面 有 兩 種,一 種 是 弧 形 的,四 面 向 上 , 如 碗 狀 ;另 外 一 種 是 平 面 形 的 , 者 稱 為 弧 形 滑 動 或 旋 轉 式 滑 動 (rotational slide]; 後 者 如 圖 2-1(c)(d)(e)。 前 稱 為 平 面 式 滑 動 (translational slide)。 4. 側 滑 側 滑 之 地 層 分 佈 為 當 表 層 為 堅 硬 岩 層,而 其 下 為 極 軟 弱 的岩層並發生塑性流動,而使上部之堅硬層產生拉裂、解 體 , 並 以 近 乎 水 平 的 方 向 滑 動 , 如 圖 2-1(g)所 示 。 5. 流 動 流動為一種夾帶大量泥沙、石塊等物質以極慢(潛變) 至 極 快 ( 土 石 流 ) 之 速 度 向 下 移 動 的 破 壞 方 式 , 如 圖 2-1(h) 所示。. 2.3 岩 石 邊 坡 破 壞 模 式 由 於 岩 石 材 料 之 節 理、裂 隙 與 不 連 續 等 性 質 存 在,再 加 上 地 質 材 料 的 不 均 勻 性、異 向 性 與 加 上 地 下 水 壓 力 分 佈 情 形 之 變 異 性 等 現 象,使 得 分 析 岩 石 坡 面 之 穩 定 性 問 題,較 土 壤 邊坡要顯得困難些。 岩 石 邊 坡 的 破 壞 滑 動 模 式,一 般 可 分 為 平 面 破 壞( Plane failure )、 楔 形 破 壞 ( Wedge failure )、 圓 弧 破 壞 ( Circular failure)、 傾 倒 破 壞 ( Toppling failure) 四 類 (如 圖 2-2):. 10.

(25) 1. 平 面 破 壞 ( Plane failure ) 平 面 滑 動 破 壞 在 台 灣 是 相 當 普 遍 的 一 種 邊 坡 破 壞,一 般 發 生 於 地 層 不 連 續 面,當 不 連 續 面 走 向 平 行 於 邊 坡 斜 面,且 當 開 挖 傾 角 大 於 該 不 連 續 面 之 岩 體 摩 擦 角 時 發 生,故 產 生 平 面滑動之幾何條件如下所述: (1) 滑 動 面 與 坡 面 平 行 ( ± 20 °內 ) , 且 兩 者 具 有 相 同 之 傾 向 。 (2) 滑 動 面 出 露 於 坡 面 上 , 即 是 滑 動 面 之 傾 角 小 於 坡 面 之 傾 角。 (3) 滑 動 面 之 傾 角 必 須 大 於 岩 層 弱 面 之 摩 擦 角 。 (4) 滑 動 面 兩 側 需 有 與 滑 動 面 走 向 大 致 垂 直 之 不 連 續 面 ( 如 節 理 面 )存 在 , 使 岩 塊 可 自 由 滑 動 。 2. 楔 形 破 壞 ( Wedge failure ) 楔型破壞是由兩個相交的不連續面所形成之楔型岩 塊,沿 兩 平 面 之 交 線 下 滑 所 造 成 的 邊 坡 破 壞。在 兩 組 以 上 節 理 發 達 且 延 展 良 好 的 地 區,楔 型 破 壞 很 容 易 形 成。台 灣 地 區 常發生於道路邊坡破壞,但規模通常不大。 3. 圓 弧 破 壞 ( Circular failure ) 圓 弧 破 壞 在 台 灣 出 現 的 頻 率 最 高,在 較 新 地 層 的 邊 坡 , 尤 其 是 較 軟 地 層 如 泥 岩、頁 岩 等 地 區,土 壤 邊 坡 破 壞 亦 多 屬 此 類。地 層 構 造 條 件 不 良 之 高 度 破 碎 岩 層 邊 坡 也 可 能 產 生 圓 弧破壞。 4. 傾 倒 破 壞 ( Toppling failure ) 傾倒破壞為邊坡具有一組高角度節理,再由於各種誘. 11.

(26) 因,促使岩塊沿不連續面剝離傾倒而破壞。 由 於 圓 弧 破 壞 於 一 般 土 壤 力 學 書 籍 均 有 敘 述 ,而 高 角 度 逆向節理傾倒破壞在本島西部坡地不若平面破壞及楔形破 壞普遍。故本研究係針對平面破壞及楔形破壞為探討重點, 如第四、五章所述。 影響楔形岩坡穩定之因素包含上下坡面及兩組弱面之 空 間 相 對 方 位 (連 帶 決 定 楔 形 岩 塊 體 積 自 重 、 楔 形 岩 塊 與 兩 組 弱 面 之 接 觸 潛 在 滑 動 面 積、楔 形 岩 坡 兩 弱 面 之 間 夾 角、楔 形 岩 塊 潛 在 滑 動 種 類 )、 兩 組 弱 面 剪 力 強 度 參 數 、 地 下 水 情 況 等 等。因 楔 形 岩 坡 破 壞 屬 三 向 度 問 題,較 平 面 滑 動 與 傾 倒 破 壞 可 簡 化 成 二 維 分 析,解 決 楔 形 岩 坡 穩 定 問 題 最 常 使 用 為 向量分析、立體投影圖等方法。 在 楔 形 岩 坡 兩 弱 面 之 交 線 位 態 影 響 方 面 , Turner & Schuster( 1996)指 出 楔 形 破 壞 主 要 決 定 因 素 是 兩 弱 面 交 線 之 方 位,交 線 方 位 會 決 定 岩 塊 是 否 沿 交 線 或 沿 兩 弱 面 中 任 一 邊 滑 動,並 定 義 乾 楔 形 岩 體 破 壞 之 結 構 條 件 是:(1)兩 弱 面 交 線 傾 向 需 小 於 岩 坡 傾 向,或 (2)兩 弱 面 交 線 之 傾 角 必 須 小 於 岩 坡 傾角但大於弱面之摩擦角,如果兩弱面摩擦角有顯著差異 時 , 則 可 求 出 平 均 摩 擦 角 。 又 根 據 Markland( 1986) 指 出 , 當兩弱面之中有一弱面傾向界於交線傾向與岩坡傾向之 間,則岩塊滑動時會沿弱面中較陡者滑動。. 2.4 岩 盤 節 理 行 為 岩 石 邊 坡 的 破 壞 除 圓 弧 破 壞 外,皆 深 受 不 連 續 面 之 空 間. 12.

(27) 位 態 與 強 度 所 影 響 , 因 此 不 連 續 面 (尤 其 是 節 理 面 )的 力 學 特 性對於岩石邊坡穩定的分析研究就顯得較岩石材料本身更 為 重 要。以 下 即 從 節 理 的 變 形 與 強 度 特 性 及 水 流 模 式 探 討 來 瞭解節理面力學行為。 1. 變 形 性 Goodman ( 1968 ) 等 人 首 先 定 義 剪 向 勁 度 Ks ( Shear Stiffness) 以 代 表 節 理 面 之 剪 力 變 形 特 性 , 其 意 義 為 單 位 剪 位 移 下 剪 應 力 之 增 量。其 受 節 理 面 之 粗 糙 度、密 合 程 度 及 所 含 夾 層 物 質 之 強 度 所 影 響 。 Goodman( 1969) 由 大 量 室 內 及 現 地 直 接 剪 力 試 驗 結 果,依 據 尖 峰 強 度( τp )及 殘 餘 強 度( τr ) 在變形曲線上之相對位置,就節理面剪應力及剪位移之關 係,建 議 其 數 學 模 式 在 尖 峰 剪 力 強 度 以 前,可 用 直 線 或 雙 曲 線 模 式 預 測 ( Goodman, 1976 ; Bandis et al. 1981 ); 在 尖 峰 強 度 以 後,剪 力 行 為 常 呈 一 種 應 變 軟 化 現 象。Goodman( 1976) 建 議 以 雙 折 線 模 式 描 述 之 。 典 型 節 理 面 閉 合 行 為 , Bandis 等 人 ( 1983) 亦 建 議 以 雙 曲 線 模 擬 。 2. 強 度 準 則 於 岩 石 力 學 中 ,下 述 破 壞 準 則 常 被 提 及 (1) Patton(1966) 雙 直 線 剪 力 強 度 模 式 Patton( 1966) 以 石 膏 模 型 材 料 製 作 規 則 鋸 齒 ( 或 稱 節 瘤 )表 面 滑 動,亦 發 生 膨 脹 現 象,此 時 節 理 面 剪 力 強 度 由 摩 擦力及膨脹效應兩者所提供,其尖峰剪力強度可表為 τ p s = σ n tan(φ b +i). (2.1). 13.

(28) 其中σn 為正向應力,φb 為基本摩擦角,而 i 為節理面 之 膨 脹 角。但 在 高 正 向 應 力 時,膨 脹 效 應 受 限 制,故 節 理 面 在 剪 力 作 用 下 鋸 齒 沿 剪 動 而 被 剪 裂,此 時 節 理 面 之 剪 力 強 度 由節理面摩擦效應及鋸齒剪斷效應共同提供,即 τ p s = C+σ n tan(φ b +i). (2.2). 其 中 為 C 凝 聚 力。此 模 式 對 節 理 面 剪 力 行 為 描 述 適 切 , 但並未考慮由低正向應力到高正向應力過渡區之強度變化 情 形,所 以 雙 直 線 模 式 可 視 為 剪 力 強 度 之 上 限 包 絡 線,一 般 自 然 岩 石 節 理 面 受 剪 時,膨 脹 效 應 常 伴 隨 鋸 齒 剪 斷 效 應,故 其破壞包絡線應為一平滑連續曲線。 (2) Barton(1973) 剪 力 強 度 模 式 Barton(1973) 根 據 自 然 岩 石 節 理 面 剪 力 強 度 之 試 驗 結 果,建議下述剪力強度模式為 τ p s = σ n tan[JRC log 1 0 (JCS/σ n)+ φ b ]. (2.3). 式 中 三 個 參 數 JRC、 JCS、 意 義 分 別 表 : JRC 為 節 理 面 之 粗 糙 度 係 數 (joint roughness coefficient), JCS 為 節 理 面 上 岩 石 材 料 之 單 壓 強 度 , φb 為 節 理 面 之 基 本 摩 擦 角 。 由 於 Barton 之 剪 力 強 度 經 驗 式 只 需 三 個 物 理 意 義 明 確 的 參 數 JRC、 JCS、 φ b , 因 此 應 用 上 甚 為 簡 便 , 所 以 此 一 強 度準則常作為節理面剪力強度之預測依據。 (3) Hoek & Brown 剪 力 強 度 經 驗 準 則 Hoek & Brown(1980)以 岩 體 分 類 法 為 基 礎,提 出 一 適 用 於 破碎岩體強度準則的經驗公式:. 14.

(29) (2.4). σ1 = σ 3 + mσ c σ 3 + sσ c2. 式 中 σ c = 完 整 (intact rock)岩 石 單 壓 強 度 ; m、 s=岩 石 性 質 及岩體破碎程度相關之經驗參數 (4) Mohr-Coulomb 破 壞 準 則 Mohr-Coulomb 破 壞 準 則 視 材 料 之 剪 力 強 度 是 由 破 壞 面 上 之摩擦阻力及材料之凝聚力所造成。. 2.5 分 離 元 素 法 在 大 地 工 程 的 領 域 裡,絕 大 部 份 的 土 岩 材 料 與 其 組 織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是 非 連 續 的,然 而 我 們 經 常 將 土 壤 與 混 凝 土 等 材 料 視 為 連 續 的,即 使 以 微 觀 的 角 度 觀 之,其 皆 為 分 離 的 顆 粒 所 組 成 的。之 所 以 可 以 連 續 體 處 理 乃 是 由 於 其 微 觀 構 造 之 長 度 尺 寸 與 關 心 之 物 體 尺 寸( 如 壩、橋 等 )相 比 相 差 甚 多 之 故。 但 是 對 節 理 岩 體 而 言,因 控 制 其 力 學 行 為 之 長 度 比 例 與 不 連 續 面 間 距 相 仿,故 必 須 以 分 離 的 系 統 模 擬 之,是 以 發 展 出 分 離 元 素 法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簡 稱 DEM)。 分離元素法是一種為解決材料性質或形體不連續的問 題 而 發 展 出 來 的 數 值 分 析 方 法,適 用 於 分 析 任 何 具 有 不 連 續 面 的 材 料( 如 多 節 理 之 岩 體 )與 顆 粒 材 料( 土 壤、混 凝 土 等 ) 之 力 學 行 為。任 何 分 離 元 素 法 程 式 最 重 要 的 三 個 重 點 就 是 : 1. 接 觸 (contact) 的 表 現 方 式 。 2. 固 體 (solid) 材 料 的 表 現 方 式 。 3. 接 觸 的 分 離 與 更 新 之 方 案 。. 15.

(30) 2.5.1 模 擬 非 連 續 體 之 電 腦 程 式 一 般 根 據 連 續 體 (continuum)理 論 所 發 展 出 的 數 值 分 析 程 式 , 如 有 限 元 素 法( FEM)、 邊 界 元 素 法( BEM)及 有 限 差 分 法 ( FDM ) 等 , 在 遭 遇 不 連 續 面 的 問 題 時 均 以 界 面 元 素 (interface element) 或 滑 移 線 (slide line) 來 考 慮 不 連 續 面 之 影 響,但這些方法皆涵蓋以下問題: 1. 當 太 多 不 連 續 面 產 生 交 叉 時 , 將 無 法 適 用 。 2. 可 能 無 法 自 動 確 認 新 接 觸 (new contact) 的 產 生 。 3. 只 適 用 在 小 變 位 與 / 或 小 旋 轉 時 。 電 腦 程 式 只 有 適 用 於 以 下 情 形 時 才 可 稱 之 為「 分 離 元 素 法 」: 1. 允 許 分 離 體 有 限 度 的 變 位 與 旋 轉 , 包 括 個 體 之 間 完 全 的 分 離。 2. 在 運 算 流 程 中 , 必 須 能 自 動 確 認 新 接 觸 , 並 能 消 去 已 分 離 之接觸。 目前有四類的電腦程式遵守分離元素法所提的定義。 1. 個 別 元 素 法 (distinct element method) 採 用 外 顯 的 (explicit) 、 隨 時 間 進 展 (time-marching) 方 式 直 接 求 解 運 動 方 程 式,物 體 可 以 是 剛 性 或 柔 性( 可 再 細 分 成 元 素 ); 接 觸 是 柔 性 的 , 具 代 表 性 的 程 式 有 : TRUBAL、 UDEC、 3DEC、 DIBS 與 3DSHEAR。. 16.

(31) 2. 模 態 法 (modal method) 對 塊 體 為 剛 性 時 與 個 別 元 素 法 類 似,但 對 柔 性 體 則 採 用 模 態 疊 加 (modal superposition)的 方 式 處 理 之 。 代 表 性 程 式 為 CICE。 3. 不 連 續 變 形 分 析 法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在此法中接觸為剛性的,而物體可以是剛性的或柔性 的,以 疊 代 的 方 式 不 允 許 互 貫 的 情 形 發 生;物 體 的 變 形 來 自 應 變 模 式 的 疊 加 。 其 電 腦 程 式 為 DDA。 4. 動 量 交 換 法 (momentum-exchange method) 將 物 體 與 接 觸 皆 是 為 剛 性 的,動 量 在 瞬 間 的 碰 撞 中 在 兩 接觸中物體間交換,而能呈現具摩擦的滑動。 在 表 2.1 中 , 概 述 了 分 離 元 素 法 的 四 大 分 類 的 特 質 , 並 加 上 極 限 平 衡 法 與 極 限 分 析 法,這 並 不 包 括 具 滑 移 線 之 有 限 元素法或有限差分法,因為兩者程式之間的變異極大。. 2.5.2 分 離 元 素 法 之 應 用 分 離 元 素 法 早 期 由 Cundall (1971)應 用 於 岩 石 力 學 之 研 究,近 年 來 有 更 多 之 學 者 專 家 利 用 分 離 元 素 法 從 事 更 廣 泛 之 應 用 與 研 究 , 如 利 用 一 種 超 級 二 次 曲 面 (super-quadrics) 方 程 式,變 換 此 方 程 式 之 參 數 可 模 擬 出 各 種 形 狀 之 物 體,並 進 行 動力分析。近年來分離元素法之應用可歸納如下: 在 顆 粒 材 料 方 面 , 可 模 擬 應 力 -應 變 關 係 曲 線 及 體 積 變 化 行 為、邊 坡 坍 塌 及 土 石 流 現 象,以 及 不 規 則 顆 粒 受 壓 破 碎. 17.

(32) 之現象,膠黏物質對顆粒材料力學行為之影響等。 在 土 壤 力 學 方 面,可 模 擬 土 壤 潛 變、探 討 土 壤 組 織 之 變 化、淺 基 承 載 力 問 題、深 基 貫 穿 土 層 之 情 形、隧 道 坍 塌 以 及 土壤液化等。 岩石力學方面之應用,如煤礦坑頂部岩盤之穩定性分 析、岩 栓 在 多 節 理 地 區 開 挖 時 之 穩 定 作 用、隧 道 周 圍 岩 盤 與 襯砌間之互制行為以及多節理地區地下採礦引起之地表沈 陷等。 另外尚有利用分離元素法研究平板狀不連續體受撓曲 彎 矩 產 生 破 裂 之 行 為,如 海 面 浮 冰 與 破 冰 船 或 鑽 油 平 台 間 互 相 衝 撞 之 機 制,潛 艇 浮 出 海 面 貫 穿 冰 層 之 變 化 情 形,以 及 岩 石 在 受 爆 炸 力 作 用 而 引 起 之 岩 石 運 動,混 凝 土 試 體 受 壓 破 碎 現象,樑、柱等結構物受地震力作用產生龜裂現象等。. 18.

(33) 表 2-1 分離元素法各類別與極限平衡法特點之比較 (CUNDALL ,1993) 第一類 個別元素法 接觸. 無裂縫.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不太適用 適用. 有裂縫.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不太適用 適用. 適用. 塊體 變位 應變 塊體 材料. 堆積 靜力分 析 動力分 析 只分析 力 分析力 與變位. 剛性 柔性 剛性 柔性 小 大 小 大 少 多 線性 非線性. 第二類 模態法. 疏鬆 緊密. 第三類 不連續 變形法 適用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不太適用 適用 不太適用 適用. 第四類 極限平衡與 動量交換法 極限平衡法 適用 不適用 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不適用 適用 不適用 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不太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不太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不太適用. 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適用. 不適用. 19. 適用.

(34) 圖 2-1 各 種 山 崩 形 式 ( S: 滑 動 面 ; W: 風 化 層 ) (a)墜 落 (b)傾 倒 (c)(d)(e)平 滑 (f)旋 滑 (g)側 滑 (h)流 動. 20. [潘 國 樑 ,1991].

(35) (a) 平 面 破 壞. (b) 楔 型 破 壞. (c) 圓 弧 破 壞. (d) 傾 倒 破 壞. 圖 2-2. 岩 石 邊 坡 破 壞 分 類 示 意 圖 [Hoek&Bray,1981]. 21.

(36) 第三章 數值分析模式 本 研 究 之 數 值 分 析 係 採 用 美 國 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 所 開 發 成 功 之 電 腦 應 用 軟 體 UDEC 3.0 版 為 分 析 工 具 。 其 與 該 公 司 另 一 知 名 軟 體 FLAC 之 主 要 差 異,是 FLAC 假 設 材 料 為 連 續 體,可 以 處 理 土 壤 方 面 的 工 程,但 對 節 理 普 遍 存 在 的 岩 盤 工 程 則 未 必 適 用 。 UDEC 是 專 為 岩 盤 工 程 規 設 需 求 所 研 發 出 來 的 軟 體 , 並 普 為 歐 美 工 程 界 所 使 用 。 UDEC 程 式 中 將 岩 體 詮 釋 為 由 許 多 個 別 的 塊 體( block)組 合 而 成,這 些 塊 體 再 經 由 節 理 或 不 連 續 面 分 割,此 種 方 法 可 分 析 沿 著 岩 石 弱 面 發 生 大 位 移 及 岩 塊 旋 轉 之 情 況。又 程 式 中 提 供 幾 種 不 同 的 節 理 與 塊 體 模 式,亦 可 模 擬 回 填 和 土 壤 材 料,應 用 於 岩 土 工 程 方 面 , 包 括 ( 1) 評 估 岩 體 中 節 理 與 斷 層 等 不 連 續 地 質 構 造 對 岩 石 邊 坡 之 影 響,( 2)模 擬 岩 石 中 的 開 挖 行 為。所 以 當 地 質 構 造 特 性 容 易 去 定 義 時,可 以 UDEC 程 式 來 分 析 模 擬 及 探討相關工程破壞機制與輔助對策。 此 處 將 就 UDEC 各 項 功 能 及 理 論 架 構 作 一 概 述,接 著 介 紹 UDEC 手 冊 中 專 用 的 基 本 術 語 及 提 供 之 塊 體 與 節 理 的 組 合 律 模 式 , 最 後 介 紹 UDEC 之 分 析 流 程 。. 3.1 UDEC 程 式 的 發 展 與 理 論 背 景 UDEC 程 式( Universal Distinct Element Code)最 初 以 Cundall (1971)所 發 表 論 文 為 起 始 , 係 以 分 離 元 素 法 ( DEM) 為 理 論 根 據 , 並 與 Strack (1978~1979) 將 其 發 展 成 電 腦 程 式 。 隨 後 Cundall(1980)將 此 技 術 延 伸 至 檢 查 受 靜 力 作 用 之 節 理 性 岩 體. 22.

(37) 的 行 為 , 並 稱 之 為 「 個 別 元 素 法 」, 發 展 迄 今 已 近 三 十 年 , 圖 3-1 即 該 法 之 發 展 與 沿 革 年 表。此 法 原 先 以 二 維 的 方 式 代 表 節 理 性 岩 體,但 如 今 已 可 延 伸 應 用 於 粒 子 流 的 研 究、顆 粒 材 料 之 微 觀 機 制 研 究、岩 石 與 混 凝 土 之 裂 縫 發 展,及 節 理 性 岩 體 之 相 關 問 題。從 該 年 表 中 亦 可 發 現 專 為 岩 盤 工 程 需 要 發 展 的 三 維 電 腦 程 式 3DEC 於 1983 年 也 已 開 發 完 成 。 在 1980 年 發 展 出 的 UDEC 二 維 程 式 已 結 合 了 由 不 連 續 面 分 隔 的 剛 性 體 與 柔 性 體( 塊 體 )在 一 個 程 式 中,除 靜 力 分 析 外,亦 可 藉 由 指 定 速 度 或 應 力 波 的 形 式 來 模 擬 動 態 行 為。個 別元素法之運算原理是以接觸之力—位移定律與塊體之牛 頓 第 二 運 動 定 律 交 替 應 用 而 成 。 其 運 算 流 程 示 於 圖 3-2, 其 運算程序如下: 1. 計 算 塊 體 之 運 動 由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計算某一時階中塊體及節理之速 度 與 變 位,再 配 合 節 理 之 組 合 律,利 用 力 — 變 位 之 關 係 而 得 到 新 的 接 觸 力,作 為 下 一 個 時 階 中 塊 體 所 受 外 力 之 輸 入 值 。 2. 依 塊 體 材 料 不 同 而 有 以 下 兩 種 情 形 (1) 剛 性 塊 體 材 料 — 由 輸 入 之 外 力 值 計 算 剛 體 中 心 點 之 合 力 與 合 力 矩,再 根 據 運 動 定 律 求 出 剛 體 之 加 速 度 與 旋 轉 加 速 度,如 此 即 可 決 定 下一時階中剛體之運動行為。 (2) 柔 性 塊 體 材 料 — 由 輸 入 之 塊 體 外 力 值,根 據 UDEC 內 部 系 統 設 定 之 三 角 形 固 定 應 變 有 限 差 分 區 間 (zone)及 給 定 之 塊 體 組 合 律 , 即 可. 23.

(38) 求 得 新 應 力 — 應 變 行 為,接 著 求 得 新 的 應 力 — 應 變 行 為 下 塊 體 之 合 力 及 加 速 度,如 此 即 可 決 定 下 一 時 階 中 柔 性 塊 體 之 運 動行為。 綜 合 上 述 可 知,每 一 個 塊 體 之 變 形 量 及 應 力 之 計 算 是 由 前 一 時 階 之 接 觸 點 或 面 之 情 況 來 決 定,因 此 塊 體 接 觸 點、面 之 力 平 衡 才 是 個 別 元 素 法 運 算 流 程 中 最 重 要 的 項 目。Cundall 曾 經 比 較 過 此 種 方 式,認 為 對 於 分 析 非 連 續 體 系 統 較 之 其 他 未考慮速度與慣性力之模式優越。. 3.2 UDEC 之 行 為 模 式 3.2.1 塊 體 之 組 合 律 模 式 UDEC 提 供 了 七 種 塊 體 組 合 律 模 式 , 分 述 如 下 : 1. 零 效 (null) 模 式 此 指 令 可 以 將 特 定 區 間 設 定 為 零 效 材 料,即 在 此 區 間 之 材 料 應 力 自 動 設 為 零,通 常 用 於 模 擬 開 挖,亦 可 由 後 續 指 令 設定不同的模式,以模擬回填的行為。 2. 彈 性 均 向 (elastic isotropic) 模 式 此 模 式 為 最 簡 單 的 材 料 行 為,只 適 用 在 均 質、均 向 且 為 連 續 體 之 材 料,其 應 力 – 應 變 行 為 在 加 載 與 解 壓 過 程 中 均 為 線性關係。 3.Drucker-Prager 塑 性 模 式 此 模 式 為 一 般 材 料 組 合 律 中 常 見 之 破 壞 準 則,是 由 二 個. 24.

(39) 函數所組成,包括降伏準則與塑性流準則。 4.Mohr-Coulomb 塑 性 模 式 此 乃 傳 統 土 壤 和 岩 石 力 學 所 使 用 之 塑 性 模 式,僅 代 表 材 料 受 剪 降 伏 之 行 為,適 合 Mohr-Coulomb 降 伏 情 況 與 非 諧 合 流 律。 5. 遍 在 節 理 模 式 (ubiquitous joint model) 此 模 式 為 異 向 塑 性 模 式 (anisotropic plasticity model),具 有 一 系 列 的 滑 動 平 面 (slip plane)夾 雜 在 Mohr-Coulomb 實 體 (solid) 中。降伏可能發生在實體部份,亦可能沿著滑動面產生。 6. 應 變 軟 化 / 硬 化 模 式 (strain softening/hardening model) 此模式可讓使用者模擬任何非線性材料之軟化或硬化 行為。 7. 雙 重 降 伏 模 式 (double-yield model) 此 塑 性 理 論 除 了 Mohr-Coulomb 準 則 外,另 提 供 了 第 二 個 降伏面,以考慮輕微膠結之顆粒材料的體積壓縮不可回復 性。 表 3.1 顯 示 此 七 種 塊 體 組 合 律 模 式 之 適 用 代 表 性 材 料 及 可能之應用範圍。 彈性塊體模式適用於當滑動明顯的沿著不連續面發生 時;而 完 整 岩 體 之 破 壞 分 析 則 可 採 用 Mohr-Coulomb 模 式,其 所 需 之 參 數 c、 φ , 相 對 於 其 他 模 式 之 參 數 而 言 是 最 普 遍 也 是 最 易 獲 得 者。Drucker-Prager 模 式 相 對 於 Mohr-Coulomb 模 式 而 言 , 為 一 較 簡 單 的 破 壞 準 則 , UDEC 會 採 用 此 一 模 式 之 主. 25.

(40) 要 原 因 乃 為 與 其 他 只 提 供 Drucker-Prager 模 式 , 而 無 Mohr-Coulomb 模 式 之 程 式 做 比 較 用 。 在 所 有 UDEC 提 供 之 塑 性 模 式 中,以 Mohr-Coulomb 模 式 運 算 上 最 有 效 率,其 他 模 式 可能需要較長的執行時間或較大的記憶體空間。. 3.2.2 岩 石 節 理 組 合 律 模 式 就 數 值 模 式 分 析 角 度 而 言,其 所 能 處 理 之 接 觸 方 式 可 分 成 二 種 形 式 : 即 角 對 角 (corner-to-corner) 和 角 對 邊 (corner-to-edge) 接 觸 。 但 真 實 情 況 尚 包 括 邊 對 邊 接 觸 (edge-to-edge)接 觸 , 特 別 是 對 岩 體 節 理 而 言 , 其 接 觸 往 往 是 沿 著 節 理 全 長 緊 密 結 合,因 此 應 屬 邊 對 邊 接 觸 較 合 理。UDEC 在 處 理 柔 性 塊 體 界 面 接 觸 之 問 題 乃 以 圖 3-3 之 方 法 來 解 決 。 在 UDEC 中 提 供 五 種 組 合 律 來 模 擬 節 理 行 為 模 式,以 代 表 各 種 不 同 的 物 理 行 為 反 應 發 生 於 節 理 上。以 下 將 簡 要 介 紹 這些基本模式之特性: 1. 節 理 為 點 接 觸 之 Coulomb 滑 動 模 式 此模式使用於當二塊體接觸面積和塊體本身面積相較 很小時。 2. 節 理 為 面 積 接 觸 之 Coulomb 滑 動 模 式 此 模 式 適 用 於 節 理 為 面 積 接 觸 並 緊 密 結 合 時。主 要 根 據 岩 石 節 理 之 彈 性 勁 度、摩 擦 角、凝 聚 力 及 張 力 強 度 等 參 數 再 配合其膨脹特性提供一線性節理勁度及降伏極限之行為模 式。. 26.

(41) 3. 含 應 變 軟 化 之 節 理 面 積 接 觸 Coulomb 滑 動 模 式 此 模 式 使 用 於 當 節 理 面 達 剪 力 破 壞 時,將 失 去 凝 聚 力 及 張力強度。 4. 連 續 降 伏 模 式 此 模 式 較 為 複 雜,可 用 於 模 擬 節 理 達 到 尖 峰 剪 力 強 度 後 之連續軟化行為。 5.Barton-Bandis 節 理 模 式 此 模 式 非 UDEC 之 基 本 配 備 , 需 另 外 添 購 。 其 為 非 線 性 之 節 理 行 為 模 式,由 Nick Barton 與 Stavros Bandis 所 提 出,該 法 具 有 指 數 性 質 (index property)。 表 3.2 顯 示 UDEC 提 供 之 節 理 組 合 律 模 式 和 適 用 之 代 表 材 料 及 可 能 之 應 用 範 圍 。 就 表 3.2 而 言 , 以 採 用 節 理 為 面 積 接 觸 之 Coulomb 滑 動 模 式 最 適 用 於 一 般 工 程 之 應 用,此 模 式 所需之摩擦角、凝聚力參數比其他參數易於取得。一般而 言,面 積 接 觸 之 節 理 行 為 模 式 比 點 接 觸 較 符 合 實 際 狀 況,因 為 點 接 觸 之 最 小 接 觸 面 積 限 制 在 二 倍 圓 弧 長 (rounding length),除 非 有 非 常 顯 著 的 點 接 觸 情 形, (如疏鬆及不規則形 狀 之 顆 粒 性 材 料 ), 否 則 一 般 皆 使 用 節 理 為 面 積 接 觸 之 模 式。持 續 降 伏 及 Barton-Bandis 節 理 模 式 皆 為 不 具 理 論 基 礎 之 經 驗 模 式,因 此 需 要 更 多 節 理 行 為 之 相 關 知 識 及 較 多 的 專 有 參數值才能配合使用。. 27.

(42) 3.3 基 本 術 語 定 義 UDEC 使 用 之 術 語 與 有 限 差 分 法 或 有 限 元 素 法 在 應 力 分 析 時 所 慣 用 的 名 稱 類 似,唯 一 差 別 在 新 增 的 不 連 續 節 理 面 , 很 適 合 應 用 於 節 理 性 岩 體 , 本 章 節 將 利 用 圖 3-4 要 介 紹 一 些 常用的術語與定義: 1.UDEC 模 式 (model) UDEC 模 型 可 以 由 使 用 者 根 據 實 際 問 題 來 加 以 模 擬 , 因 此 在 使 用 時 , 需 藉 由 UDEC 程 式 之 指 令 來 定 義 問 題 之 條 件 , 以求得數值解。 2. 塊 體 (block) 塊 體 為 個 別 元 素 法 計 算 最 基 本 之 幾 何 形 狀 , UDEC 模 型 通 常 先 建 立 單 一 大 塊 體,再 依 實 際 需 要 細 分 成 數 個 小 塊 體 。 各 個 獨 立 的 小 塊 體 間 可 互 相 分 離,或 藉 由 表 面 接 觸 力 互 相 作 用。 3. 接 觸 (contact) 相 鄰 塊 體 間 經 由 點 接 觸 互 相 連 接,該 接 觸 點 視 為 塊 體 之 邊界,可作用外力於每一塊體上。 4. 不 連 續 面 (discontinuity) 不 連 續 面 為 UDEC 特 有 之 幾 何 特 色,乃 將 實 體 分 離 成 不 同的個體。就岩體而言,其不連續的幾何特色包括節理 (joint)、 斷 層 (fault)與 裂 縫 (fracture)。. 28.

(43) 5. 領 域 (domain) 領 域 為 塊 體 間 的 孔 隙 空 間,每 一 領 域 為 一 封 閉 區 間,由 兩 個 或 兩 個 以 上 的 接 觸 所 組 成 。 在 UDEC 中 , 塊 體 與 節 理 可 視為由流體無法流通的塊體,及可流通的領域所組成的系 統。 6. 區 間 (zone) UDEC 中 柔 性 塊 體 是 由 三 角 形 有 限 差 分 區 間 所 組 成 , 其 力 學 改 變 ( 如 應 力 /應 變 行 為 ) 或 溫 度 改 變 ( 如 熱 傳 導 ) 皆 在 每 一 個 區 間 內 進 行 運 算 工 作 。 UDEC 採 用 三 角 形 定 應 變 區 間。 7. 格 點 (gridpoint) 格 點 為 有 限 差 分 區 間 之 三 個 角 隅 (corner),在 UDEC 模 型 中 , 每 一 格 點 均 定 義 一 組 座 標 (x,y), 以 定 出 有 限 差 分 區 間 之 正確位置。 8. 模 式 邊 界 (model boundary) 模 式 邊 界 分 佈 於 UDEC 模 型 之 四 周 , 亦 稱 為 外 部 區 域 (outer domain)。 另 外 內 部 邊 界 (internal boundary)( 如 在 模 式 內 鑿孔或開挖所形成之邊界)亦可用邊界模式來表示。 9. 邊 界 條 件 (boundary condition) 邊 界 條 件 用 來 描 述 模 型 之 邊 界 上 的 限 制 或 控 制 條 件( 如 力 學 問 題 中 變 位 或 力 量 之 限 制 或 熱 傳 導 問 題 之 絕 熱 邊 界 )。 10. 初 始 條 件 (initial condition) — 模 擬 任 何 載 重 或 擾 動( 如 開 挖 )之 前,模 型 原 有 應 力 之. 29.

(44) 狀 態 ( 如 初 始 應 力 )。 11. 零 效 塊 體 (null block) 表 示 在 UDEC 模 型 中 某 特 定 塊 體 為 零 效,及 該 範 圍 內 無 材 料 特 性,零 效 塊 體 除 可 模 擬 開 挖 外,亦 可 模 擬 填 土 行 為 。 UDEC 程 式 是 一 種 具 外 顯 功 能 的 計 算 工 具 , 而 求 解 時 一 般需經過一定數目之階數才能達到平衡狀態所需要之階 數,則視問題之複雜性與精確度而定。. 3.4 分 析 流 程 簡 介 本 章 節 擬 先 對 UDEC 的 分 析 架 構 及 基 本 輸 入 指 令 作 一 簡 介,再以平面應變模式之實際分析步驟來模擬邊坡開挖。. 3.4.1 分 析 架 構 及 輸 入 指 令 說 明 與 大 部 份 之 有 限 元 素 與 有 限 差 分 程 式 相 同 , UDEC 在 模 擬 分 析 問 題 時,必 須 先 決 定 解 決 問 題 的 模 型,建 立 網 格、指 定 邊 界 與 初 始 條 件 及 材 料 性 質,之 後 給 予 初 始 應 力 或 外 力 。 整 個 UDEC 之 基 本 分 析 流 程 如 圖 3-7 所 示。UDEC 之 指 令 輸 入 格 式 相 當 有 彈 性,每 個 指 令 之 輸 入 字 數 不 定,但 各 指 令 大 寫 部 份 一 定 要 鍵 入,其 後 的 連 續 小 寫 字 母 則 可 任 意 截 斷。分 析 步驟如下: 1. 設 定 模 型 UDEC 程 式 內 部 設 定 的 分 析 模 式 為 平 面 應 變 (plane-strain) 模 式 , 除 此 之 外 可 利 用 [CONfig]指 令 來 設 定 其 他 分 析 模 式 ,. 30.

(45) 如 平 面 應 力 (plane stress)模 式 [P-STRess]( 只 用 於 彈 性 分 析 )、 溫 度 分 析 模 式 [THermal], 但 會 增 加 額 外 的 記 憶 體 需 求 。 2. 建 立 網 格 首 先 利 用 [ROund]、 [Block]指 令 建 立 單 一 的 大 塊 體 , 此 大 塊 體 需 涵 蓋 模 型 欲 分 析 的 範 圍。再 搭 配 使 用 [CRack]、[JSet]、 [Tunnel] 以 及 [Arc] 指 令 將 此 單 一 塊 體 依 實 際 需 要 細 分 成 數 個 小塊體,以建立代表性之節理幾何形狀。 3. 設 定 邊 界 及 初 始 情 況 以 [INsitu] 指 令 來 設 定 系 統 內 部 初 始 應 力 狀 態 , 以 [BOundary]指 令 來 限 制 邊 界 之 行 為 。 4. 指 定 材 料 模 式 與 參 數 以 [GEnerate] 指 令 將 柔 性 塊 體 細 分 為 不 同 大 小 之 三 角 形 有 限 差 分 區 間 , 並 以 [CHange] 指 令 設 定 組 合 律 模 式 , 以 [PROperty]指 令 設 定 材 料 參 數 。 5. 執 行 初 始 平 衡 以 [DAmping Auto]指 令 來 指 定 UDEC 程 式 自 動 控 制 阻 尼 係 數,並 利 用 [Step]或 [CYcle]指 令 讓 程 式 執 行 運 算 以 達 到 初 始 平 衡的境界。 6. 改 變 平 衡 狀 態 利 用 [DElete]、[CHange]、[PROperty]、[BOundary]等 指 令 來 模 擬 開 挖、改 變 應 力 狀 態、材 料 特 性 或 邊 界 條 件 等,以 符 合 實 際 行 為 , 並 利 用 [Step] 或 [CYcle] 指 令 使 之 達 到 新 的 平 衡 狀 態。. 31.

(46) 7. 儲 存 / 載 入 檔 案 利 用 [SAve]指 令 儲 存 執 行 的 結 果,[REstore]指 令 則 可 載 入 已儲存的檔。. 3.4.2 實 際 分 析 步 驟 現以本研究之典型分析案例為例,採平面應變模式以 UDEC 程 式 實 際 分 析 步 驟 說 明 如 下 : 1. 設 定 系 統 分 析 模 式 為 平 面 應 變 。 2. 建 立 邊 坡 分 析 模 型 網 格 圖 。 3. 建 構 邊 坡 內 地 層 構 造 。 4. 選 定 材 料 組 合 律 模 式 並 給 定 相 關 材 料 參 數 。 塊 體 部 分 為 Mohr-Coulomb 塑 性 模 式 (cons=3) ; 節 理 則 為 面 接 觸 之 Coulomb 滑 動 模 式 (jcons=2) 。 5. 設 定 邊 界 條 件 及 現 地 初 始 條 件 , 並 設 定 重 力 影 響 。 6. 進 行 初 始 平 衡 。 7. 模 擬 邊 坡 整 地 開 挖 及 架 設 支 撐 ( 地 錨 ) 等 人 為 施 工 程 序 。 8. 設 定 水 流 模 式 以 模 擬 地 下 水 壓 對 邊 坡 穩 定 之 影 響 。 9. 其 他 施 工 模 擬 。. 3.5 數 值 分 析 模 式 建 立 劇 烈 的 造 山 運 動 使 台 灣 70%以 上 為 山 坡 地,而 人 口 的 快 速 成 長 使 得 坡 地 開 發 與 利 用 已 是 必 然 的 趨 勢,唯 台 灣 西 部 麓. 32.

(47) 山 帶 多 為 砂 頁 岩 互 層 之 順 向 坡 地 形,尤 其 是 坡 地 住 宅 密 集 的 台 北 縣 市 更 是 常 見。本 研 究 乃 將 地 質 材 料 假 定 為 砂 頁 岩 互 層 或具節理面之軟弱岩石。. 3.5.1 邊 坡 斷 面 形 狀 與 尺 寸 以 邊 坡 規 設 而 言,邊 坡 表 面 幾 何 形 狀 與 地 層 構 造 或 節 理 面 的 空 間 位 態 分 佈 是 最 重 要 的 規 設 因 素 之 一,這 一 部 分 可 依 所 蒐 集 的 資 料 ( 地 形 圖 、 地 質 圖 、 鑽 探 報 告 …等 ) 建 立 出 相 對 位 態 的 小 比 例 圖 形。本 研 究 數 值 分 析 邊 坡 網 格 即 考 量 邊 坡 之 地 形 地 勢 及 相 關 的 人 為 工 程 設 施,依 一 定 比 例 建 立。截 至 目前為止,國內坡地相關法規對坡地之整地開發有如下規 定: 1. 山 坡 地 開 發 建 築 管 理 辦 法 ( 第 十 條 )[1997] : 山坡地建築基地,每宗土地面積不得小於一百八十平方 公 尺,且 應 臨 接 四 公 尺 以 上 道 路,其 臨 接 長 度 不 得 小 於 六 公 尺。 2. 建 築 技 術 規 則 山 坡 地 專 章 ( 第 十 三 章 )[1997] : <第 二 六 二 條 >:山 坡 地 有 下 列 各 款 情 形 之 一 者 ,不 得 開 發 。 一.坡度陡峭者:平均坡度超過百分之五十五者。 二.地質結構不良、地層破碎或順向坡有滑動之虞者。 三.順 向 坡 傾 角 大 於 二 十 度,且 有 自 由 端,基 地 面 在 最 低 潛在滑動面外側地區。 <第 二 六 三 條 >:臨 建 築 線 或 基 地 路 通 路 邊 應 退 縮 設 置 人 行 步. 33.

(48) 道,且 不 得 小 於 一 點 五 公 尺;臨 建 築 線 或 基 地 路 通 路 邊 第 一 進 擋 土 設 施 高 度 不 得 大 於 六 公 尺。前 項 以 外 建 築 基 地 內 之 擋 土設施以一比一點五之斜率設置。 參 照 上 述 法 規 與 坡 地 開 發 案 例,本 研 究 設 定 之 相 關 條 件 如 下 : 邊 坡 總 體 高 度 為 H=15M, 邊 坡 分 階 開 挖 高 度 h=6M, 坡 面 斜 度 分 別 為 16.7°(30%)、 20°(36.4%)、 30°(57.7%)三 種 情 況。. 3.5.2 邊 坡 地 層 構 造 如 前 所 述,本 研 究 之 主 題 為 在 西 部 麓 山 帶 甚 易 見 到 之 砂 頁 岩 互 層 順 向 坡 地 形,此 種 地 層 構 造 亦 是 邊 坡 滑 動 或 不 當 規 設 施 工 災 害 之 常 客。因 此 研 究 中 探 討 之 情 況 為 邊 坡 內 岩 盤 構 造 係 與 坡 面 傾 向 相 同 之 一 組 規 則 節 理,而 且 節 理 出 露 於 坡 面 上。. 3.5.3 網 格 邊 界 條 件 邊坡表面幾何形狀與節理面的空間分佈位態建構完成 後,接 著 需 設 定 邊 界 大 小。對 數 值 分 析 網 格 而 言,不 可 能 無 限 制 的 建 立 極 大 的 網 格 邊 界,一 方 面 是 運 算 速 度 的 要 求,一 方 面 乃 因 開 挖 擾 動 影 響 範 圍 也 會 限 定 在 某 一 特 定 區 域 內。研 究 分 析 中 對 於 數 值 分 析 網 格 的 束 制 條 件 示 意 如 圖 3-6, 水 平 邊 界 為 輥 支 承 (roller), 垂 直 下 邊 界 為 鉸 支 承 (hinge)。 對 於 邊 界 尺 寸 問 題 , UDEC 程 式 使 用 手 冊 中 有 如 下 之 建 議 說 明:對 一 般 的 地 下 開 挖 分 析,邊 界 大 約 可 取 自 開 挖 面 周 圍 5 倍 直 徑,但 是,這 原 則 也 依 所 分 析 的 目 的 不 同 而 調 整 ,. 34.

數據

圖 2-2  岩 石 邊 坡 破 壞 分 類 示 意 圖 [Hoek&amp;Bray,1981]
表 3-4  台 灣 岩 石 基 本 工 程 特 性 之 範 圍 (鄭 富 書 ,1994)
表 3-6  各種典型岩石變形參數參考值(UDEC 手冊)
圖 3-1  UDEC 之 發 展 及 沿 革 年 表
+7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 The IEC endeavours to ensure that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presentation is accurate as of the date of its presentation, but the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on an

The criterion for securing consistence in bilateral vicinities is to rule out the pairs which consist of two cliff cell edges with different slope inclination but the pairs

佔領東南亞國家及太平洋地區。看看以下地圖及資料,探討日本佔領香港的經過及 對香港的管治。(After the conquest of Nanjing, Japan continued its southern invasion and occupied

The dimensions to be measured include outside diameter, axial relief angle, axial clearance angle, and helix angle.. To reach the goal of measuring these dimensions

台灣係屬新生代地區,地質年代較輕,且造山運動活躍,岩質除軟弱

US Joint Chief of Staff, Joint Publication 2-01.3 Joint Tactic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Joint Intelligence Preparation of the

Taking National No.5 Highway and Ilan area as objects of research,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ariability of the impact of on Ilan area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ning of snow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