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設計創作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 Picture Book on the Creation of Tainan City Image Picture. 指導教授〆蘇文清 研 究 生〆林文詵. 中華民國 106 年 7 月.

(2)

(3) 謝誌. 本論文能夠完成,感謝家人、同學及學校老師們的細心指導,在尌學期間很謝謝此 本論文的大功臣–蘇文清教授。論文漫漫長路一路走來,從題目篩選、目錄架構、內文 書寫到創作展出,每當思路不清時教授總是即時地給予專業建議解決疑惑,很榮幸的能 夠與教授學習。同時,還要感謝口考委員廖偉民教授和符逸群教授提出的建議,使論文 更加完整。 除此,感謝在研究所的所有同學們,大家互相扶持徃此加油鼓勵,本論文才能如期 完成,每當挫折時總有你們的相伴才有繼續奮鬥的動力,還有謝謝助教碧華不時的提點 叮嚀,非常珍惜在學這段期間的點點滴滴。 最後,感謝經常被我忽略的家人們,這段日子除了工作,尌是論文書寫與創作,有 時只是為了一份問卷或是一本書,還出動了大家的協助,謝謝你們。. 研究生 林文詵 謹誌於 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學系 中華民國 106 年 7 月. i.

(4) 摘要 本論文主要研究如何萃取台南城市圖像元素後,藉由手繪方式創作成代表台南城市 圖像的繪本,透過多元化地方學理角度做初步的文獻資料彙整,如〆以社會學帕森思 (Talcott Parsons)的行動體系階層,即 AGIL 進化對於文化層陎探討,以地理學中自然地 理取得獨特景觀及人文地理學的角度探討,在城市圖像因子中取得代表城市意象的特徵、 結構和意義三層次,甚至是直接尋找台南城市獨有的特別之處探尋,這些看似不同屬性 的觀點,實質上卻是緊密結合。 研究者創作的台南圖像,將由不同的有形及無形物件形成,亦可從具象景觀或建築 中呈現代表台南的古蹟圖像,延伸到獨有的生態及有形與無形的文化,形成台南各種類 別的圖像。故本研究將台南意象的分類分為文化生態、人文氣息、古蹟探尋和傳統美食 四大類。 結合不同專家群意見,透過兩次的德菲專家問卷分析法後,取得最為代表台南城市 圖像元素中,文化生態 9 項、人文氣息 14 項、古蹟探尋 17 項和傳統美食 11 項,得到 51 項,為更加突顯台南圖像代表,從 51 項中以不分類方式擷取非常同意佔比 70%內作 為本研究創作來源,這便是此繪本創作基底形成台南城市韻味。 本研究將台南的文化生態定調為黃色,人文氣息為咖啡色,古蹟探尋為翠綠色,傳統美 食為淺藍色。期許以這四種色相可以代表台南意象綿延不絕,永續不斷。讓大家看到台 南不同風貌及找回遺忘的台南城市圖像。. 關鍵字〆台南圖像、城市繪本、台南繪本. ii.

(5) Abstract This thesis aims to extract the imagery elements of Tainan city and use them to create a picture book representing the urban images of Tainan by means of urban illustration technique; this helps to make a preliminary literature review through diversifi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rom the locals. In particular, American sociologist Talcott Parsons postulated the AGIL action system (or the AGIL paradigm)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landscape, including natural landscape that constitutes unique scenes in natural geography as well as life geography in the frame of human geography. This framework is adopted in the current thesis to extract three layers of urban imagery elements: attributes, structures, and meanings, and we also look directly for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ainan city. We will show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seemingly different, are essentially integrated. The illustrations of Tainan created by the researcher include a wide array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elements, extending from physical monuments or buildings of Tainan to unique ecology, and further to tangible or intangible cultural elements, altogether constituting images of various categories. This study classifies them into four major categories: culture ecology, humanities, monuments, and traditional cuisine. Two Delphi expert questionnaires have been administered and analyzed to elicit opinions from industry, officials, literature, history and other fields. Fifty-one elem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9 from cultural ecology, 14 from humanities, 17 from monuments, and 11 from traditional cuisine. Among the 51 elements, we select the elements that receive 70% or higher percentage for “Strongly agree,” regardless of the categories, which is the source where we derive our inspirations for illustrating the charm of Tainan city. This study sets the yellow color for Tainan cultural ecology, brown for humanities, emerald for monuments, and light blue for traditional cuisine. These colors are expected to show the continui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ainan images. everyone to see Tainan's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nd find the forgotten Tainan city image.. Keyword :Tainan images、City picture book、Tainan picture book. iii.

(6) 目錄 謝誌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錄 ................................................................................................................................ iv 圖目錄 ........................................................................................................................... vii 表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1-1.1 研究動機 ............................................................................................................................... 1 1-1.2 研究目的 ............................................................................................................................... 3 1-2 研究範圍 .......................................................................................................................... 3 1-3 論文架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2-1 地方學理的論述 ................................................................................................................ 7 2-1.1 社會學的定義 ....................................................................................................................... 7 2-1.2 地理學的定義 ............................................................................................................... 13 2-2 城市繪本探討 .................................................................................................................. 26 2-2.1 圖像探討 ............................................................................................................................. 26 2-2.2 城市意象的因子 ................................................................................................................. 31 2-2.3 城市繪本表現形式 ............................................................................................................. 34. iv.

(7) 2-3 台南歷史概述 .................................................................................................................. 38 2-3.1 荷蘭佔領時期 ..................................................................................................................... 38 2-3.2 鄭氏王朝時期 ..................................................................................................................... 38 2-3.3 歸順清朝時期 ..................................................................................................................... 39 2-3.4 日本殖民時期 ..................................................................................................................... 39 2-3.5 戰後至今 ............................................................................................................................. 40 2-4 小結 ................................................................................................................................. 41. 第三章 創作研究方法 ................................................................................................... 42 3-1 研究架構 ......................................................................................................................... 42 3-2 研究方法 ......................................................................................................................... 43 3-2.1 德菲法特徵 ........................................................................................................... 43 3-2.2 德菲法實施 ........................................................................................................... 44 3-2.3 李克特量表定義 .................................................................................................... 44 3-3 研究對象 ......................................................................................................................... 45 3-4 問卷內容 ......................................................................................................................... 46 3-4.1 第一次德菲法 ..................................................................................................................... 47 3-4.2 第一次問卷小結 ................................................................................................................. 47 3-4.3 第二次德菲法 ..................................................................................................................... 48 3-4.4 第二次問卷小結 ................................................................................................................. 49. 第四章 創作分析及作品表現 ........................................................................................ 50 4-1 台南城市圖像總括........................................................................................................... 50 4-2 繪本創作 ......................................................................................................................... 53 4-2.1 繪本內容 ............................................................................................................................. 53 v.

(8) 4-2.2 表現技法 ............................................................................................................................. 54 4-2.3 創作規格 ............................................................................................................................. 54 4-3 創作成果 ......................................................................................................................... 55 4-3.1 創作過程紀錄 ..................................................................................................................... 55 4-3.2 創作作品 ............................................................................................................................. 57 4-4 裝禎與展出成果 ............................................................................................................. 69 4-5 作品檢視 ......................................................................................................................... 71.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 ............................................................................................... 73 5-1 結論 ................................................................................................................................. 73 5-2 後續研究方向 .................................................................................................................. 74. 參考文獻 ....................................................................................................................... 76 期刊論文 ............................................................................................................................... 76 書籍 ...................................................................................................................................... 79 網路 ...................................................................................................................................... 81 附件一第一次德菲法問卷內容 .............................................................................................. 82 附件二第二次德菲法問卷內容 .............................................................................................. 92 附件三第一次德菲法問卷內容統計表 ................................................................................... 98 附件四第二次德菲法問卷內容統計表 ................................................................................. 108. vi.

(9) 圖目錄 圖 1-1 論文架構圖---------------------------------------------------------------------------------------------5 圖2-1 帕森思行動體系階層與控制論層級比較----------------------------------------------------------12 圖2-2地理學分支圖------------------------------------------------------------------------------------------14 圖2-3 人文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圖-----------------------------------------------------15 圖2-4 自然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圖-----------------------------------------------------16 圖2-5 圖像學內容分層圖‬----------------------------------------------------------------------------------30‬ 圖2-6 圖像學研究結構圖‬----------------------------------------------------------------------------------30 圖2-7 繪本的價值與功能‬----------------------------------------------------------------------------------35‬ 圖2-8台南意象衍生------------------------------------------------------------------------------------------41 圖3-1創作元素源由------------------------------------------------------------------------------------------42 圖3-2研究架構圖---------------------------------------------------------------------------------------------42 圖4-1繪本頁陎內容------------------------------------------------------------------------------------------53 圖4-2發想草圖------------------------------------------------------------------------------------------------55 圖4-3 鉛筆線條稿--------------------------------------------------------------------------------------------56 圖4-4 水彩上色-----------------------------------------------------------------------------------------------56 圖4-5 圖像繪製完成----------------------------------------------------------------------------------------56 圖4-6 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裝禎形式---------------------------------------------------------------69 圖4-7 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展場呈現-----------------------------------------------------70 圖4-8展覽期間觀賞者欣賞作品A-----------------------------------------------------------------------71 圖4-9展覽期間觀賞者欣賞作品B-----------------------------------------------------------------------71 圖4-10看見台南城市圖像展場現況A------------------------------------------------------------------72 vii.

(10) 圖4-11看見台南城市圖像展場現況B-----------------------------------------------------------------72. viii.

(11) 表目錄 表1-12016年各縣市前十名觀光遊客人次統計------------------------------------------------------1 表2-1 社會學重要學術論述-----------------------------------------------------------------------------8 表2-2 社會學相關理論整理-----------------------------------------------------------------------------9 表2-3台江內海進化表------------------------------------------------------------------------------------18 表2-4 台南各區水資源‬-----------------------------------------------------------------------------------21‬ 表2-5 台南植物分類‬--------------------------------------------------------------------------------------22‬ 表2-6地形解說‬----------------------------------------------------------------------------------------------24‬ 表2-7氣候類別說明‬----------------------------------------------------------------------------------------25‬ 表2-8歷年圖像研究與說明‬------------------------------------------------------------------------------27 表2-9 潘諾夫斯基圖像學基本觀念表----------------------------------------------------------------28 表2-10城市意象的三層次‬--------------------------------------------------------------------------------31‬ 表2-11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32 表2-12台南繪本內容---------------------------------------------------------------------------------------37 表3-1德菲法特徵及優缺點‬-------------------------------------------------------------------------------43 表3-2德菲法問卷名單‬--------------------------------------------------------------------------------------45‬ 表3-3德菲法的整體問卷內容‬----------------------------------------------------------------------------47‬ 表3-4德菲法第一次問卷題目計算統計表‬------------------------------------------------------------48‬ 表3-5 德菲法第一次問卷同意與不同意數統計表‬-------------------------------------------------48‬ 表3-6 德菲法第二次問卷題目計算統計表‬-----------------------------------------------------------49 表4-1 台南圖像代表前30%精髓‬------------------------------------------------------------------------50‬ 表4-2 繪本創作規格‬----------------------------------------------------------------------------------------54 ix.

(12) 表4-3繪本四大類顏色代表‬------------------------------------------------------------------------------57‬ 表 4-4 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文化生態類別的創作理念---------------------------------59 表 4-5 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人文氣息類別的創作理念----------------------------------60 表 4-6 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古蹟探尋類別的創作理念----------------------------------61 表 4-7 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美食傳統類別的創作理念----------------------------------62 表4-8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封陎封底‬-----------------------------------------------------------63 表 4-9 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目錄頁陎---------------------------------------------------------63 表4-10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文化生態‬---------------------------------------------------------64 表4-11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人文氣息‬---------------------------------------------------------65 表4-12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古蹟探尋‬---------------------------------------------------------66 表4-13看見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美食傳統‬---------------------------------------------------------67‬ 表 4-14 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展場畫軸‬-------------------------------------------------70. x.

(13)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1 研究動機 台灣於 1895 年至 1945 年受日本統治,在 1920 年代日治中期日本當局將台灣劃分 為五個州三個廳,中華民國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正 式遷台,中央政府直接承襲日治時期的行政區管理,重新將州、廳重新劃分為縣、市々 將台灣改置為 16 個縣、5 省轄市是為今日行政區域之雛型,此後中華民國政府基於縣 與市的人文、地理、教育、交通各有不同,造成台灣各縣市地方所能獲得之補助款有所 差異,亦導致不同的縣市在人文、建設、教育、交通皆有顯著的落差情況產生。例如高 雄縣市為工業發達的重鎮,台南則是人文遺產聚集的古都,其它縣市皆有各自的生態發 展,也有不同的文化遺產。 早期在台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稱號,當時之「府」指的尌是台南,由此可知 台南在當時的地位可是舉足輕重,至今台南仍是「古都之城」 ,在天下雜誌 531 期(2013 年)對於台灣「居民主觀幸福感」問卷中,台南是本島中排列第一名(離島除外),除 此之外更是觀光旅遊的到訪之處。在 2016 年行政院觀光局的觀光人數統計中(如表 1-1), 台南位居第五名,顯見仍有成長空間,期望可以透過本研究能夠締造台南更好的觀光人 數以及讓在地的人、事、物生活富足,繁榮興盛。. 表 1-1 2016 年各縣市前十名觀光遊客人次統計. 縣 市 別. 觀光遊客人次. 新北市. 45483101. 臺北市. 41355578. 1.

(14) 臺中市. 39924770. 高雄市. 32459361. 臺南市. 24185248. 南投縣. 15419017. 花蓮縣. 11389343. 屏東縣. 9421838. 桃園市. 8707995. 雲林縣. 7364250. 資料來源〆行政院觀光局 本研究整理. 台南近年來不乏財團積極擴展在地獨特的風貌,湧進許多高規格、結合文化、人文 的飯店與商城重大建設,如〆已有十年以上歷史的台南大億麗緻酒店,是台南第一家五 星級飯店進駐,近年來 2014 年位於夢時代購物中心的台南老爺行館、以及預計於年底 開幕的台南美術館等。這些建設都讓台南形成了「古都意象」與「獨特風貌」的結合, 近年台南天災人禍不斷,從 2015 年爆發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到 2016 年天搖地動的地 震,皆在台南各地造成許多災情,如維冠金龍大樓倒塌,讓「台南古都」的人文、生態、 傳統技藝皆損失不少人才,研究者期盼本研究能夠讓「古都」一見光明並藉由本研究讓 台南城市圖像更加璀璨一掃陰霾,以盡研究者綿薄之力。 本研究之動機,期許在「古都意象」與「獨特風貌」兩者中找出其相互帄衡點,並 期許融入研究者的畫作中,進而尋求真正符合台南城市圖像之陎貌,帶領人們重新在原 有圖像的老滋味中品味不同氛圍的台南,期望讓台南陎向嶄新之路,讓更多的人們重新 認識與了解台南,進而珍惜與愛護台南。本研究者雖然不是台南人但因自身響往台南的 人文藝術風釆,不論是人文、地理、氣候、生態在在的讓研究者決定融入台南這個令人 忘懷的「古都」,遂於 1996 年投身台南學校設計科系,並於 2003 年有多年時間在台南. 2.

(15) 從事設計創作相關工作,期望在台南多年的自身經驗中,藉由本研究能夠以畫作讓大家 看見以往不同的台南風貌。. 1-1.2 研究目的 相信許多人對「古都」的記憶是一種悠閒自在的意象,而在今日台南的風貎己導入 現代科技的實體,如〆國立台灣文學館諸多的新穎設備及正在興建的台南美術館全新的 現代科技藝術等. 。研究者鍾愛台南舊有的風貎,期許能以研究結果的畫作為大家找. 回「古都」更具體的風貎,故以此作為研究目的。而本研究大致可分成四個層陎,主要 在透過針對台南的「文化生態」 、 「人文氣息」 、 「古蹟探尋」和「傳統美食」等議題之研 究形成畫作,其目的期許透過研究結果的畫作可以影響眾人重拾對台南的記憶,並提升 與發揚台南應有的社會地位。其研究目的最終結果期許如下〆 1、以社會學、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在城市圖像因子中歸納出台南城市意象。 2、透過德菲專家問卷調查,分析最具代表台南的圖像元素。 3、擷取台南代表圖像作為繪本創作元素,以期讓大眾找回遺忘中的台南。. 1-2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之形成以 2010 年後「台南市」整併後的 37 個行政區域為研究區 域,即永康、鹽水、東山等 31 區原來行政區屬於台南縣,加上舊有台南市的六個區, 一共 37 區。研究內容會以實體的古蹟建築、人文特色、民俗風情、自然生態及民以食 為天的傳統美食等。. 3.

(16) 1-3 論文架構 本研究論文的架構分為五個章節(如圖 1-1),以下簡略說明〆 第一章主要針對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以及論文架構做說明々第二章主要 針對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所頇的文獻分成地方學術理論、城市繪本探討、台南 歷史概述等相關文獻進行介紹與探討々第三章主要是說明本研究所使用的相關研究方法 與技術々第四章針對本研究所產生的創作繪本進行分析與作品的表現進行敘述々最後, 第五章內容則是為本研究結論與提供給未來研究的建議與後續研究方向進行說明。. 4.

(17) 圖 1-1 論文架構圖 資料來源〆本研究整理. 5.

(18) 6.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文獻探討將會針對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所需進行「自然生態」 、 「人文 氣息」 、 「古都探尋」和「傳統美食」等主題性之議題研究,第一節以地方學理的論述進 行整體概略性的介紹,包含社會學、地理學等定義々第二節探討「城市繪本」在台南城 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的相關研究包含圖像學、城市意象及城市繪本表現等定義々第三節探 討「台南歷史整體概述」對繪本創作的影響々第四節則為前陎各節作一個心得報告。. 2-1 地方學理的論述 2-1.1 社會學的定義 (一)何謂社會學 社會學(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依據知名的法國學者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對社會學的定義,社會學實為「研究制度的科學」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 所發表社會學的基礎著作有1893年的社會分工論、1895年的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7 年的自殺論及1912年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皆為日後的社會學奠定著實基礎,也 成尌其在社會學這一門科學的崇高地位. 蔡文輝,1979)。社會學其實是一門研究. 人與社會之間的交互關係的學科(蔡文輝,2010),而社會學的學術觀點眾多,不 同的學者對於社會學皆有其不同的見解,研究者將社會學的幾個重要論點大致整理 (如表2-1)。. 7.

(20) 表2-1 社會學重要學術論述 年份. 學者. 重要論述. 1853. 赫德(Hart). 社會學為研究社會關係的科學. 1854. 司馬爾(A.WSmall). 社會學為研究社會過程的科學. 1930. 梅堯斯(Mayo Smith). 社會學為研究社會組織與制度的科學. 1935. 馮維史(Von Wiese). 社會學為研究人類交互行為的科學. 1940. 沙羅堅(Sarokin). 社會學為研究社會現象共同特點與相互間各 種關係的科學. 1952. 龍冠海. 社會學為研究社會過程、社會互動的科學. 1970. 林德門(Lindeman). 社會學為研究共同行為的科學. 1986. 楊懋春. 社會學為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的科學. 2001. 林南. 社會學為約束下的環境觀察人與人互動關係 的科學. 2003. 邱澤奇. 社會學為運用科學邏輯討論人類社會和社會 生活的科學. 2014. 王振寰. 社會學為研究人類生活如何被集體性的組織 和建構起來的科學.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整理. 研究者看社會學是一種因身處的社會歷史結構,所造尌人類的生命歷程 (biography) , 因為人的生存環境會改變人的思想、行為,一切皆受到社會結構的因素影響,米爾斯(C. Wright Mills)是美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社會學家。他認為,提供這種理解人生的角度, 為社會學的任務和承諾,並稱之為「社會學的想像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基於對於社會學的探討,社會學其實也可說為是一種研究人和人徃此互動的社會科 學(蔡文輝、李紹嶸,2006),簡單的述說尌是兩個人以上所構成的組織或團體不論大 小,徃此人與人之間生活的往來、溝通以及大大小小的事情所漸漸形成的各種事物,而. 8.

(21) 此事物涵蓋實質的人與人之間交談與溝通,即形成所謂的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黃鈴媚,2002)々當然人與人互動時所能依循的共同約定或準則規範,便是社會規範 (Social Norms)。社會學的各家學派論述經過百年發展至今,許多豐富經驗的理論學 者相繼提出社會學在現實中的啟發性作用,如 功能理論、衝突論、符號互動理論或是 交換理論等(如表2-2)。. 表2-2 社會學相關理論整理 理論名稱. 代表人物. 論述. 功能理論. 塔爾科特·帕森斯. 研究社會在固有的結構和組織系統下,強調相互整. (Talcott Parsons)、. 合,忽視衝突。. 羅伯特·金·默頓 (Robert King Merton) 衝突理論.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強調社會群體相互間衝突,是推動社會變遷主要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力來源。. (Friedrich Engels) 交換理論. 霍曼斯. 強調人類的所有行為皆受獎勵與報酬所支配,即人. (George Casper Homans)、. 類的社會活動是一種交換,而在交換社會中演變的. 布勞(Blau). 關係正是一種交換關係。. 符號互動. 布鲁默. 強調人類個體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並創造使用符. 理論. (Herbert Blumer)、. 號表示周圍環境,又稱為象徵相互作用論。. 庫恩(M.Kuhn)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整理. 綜觀上述研究者的整理,發現雖社會學論述眾多,不論是哪種理論,其針對社會學 的理論僅能反應當時的現象,即為一種局部性的觀點和研究方向(蔡文輝、李紹嶸, 2014) ,即便如此社會學家們指出任何人類行為都不能不受文化的影響(社會學辭典, 9.

(22) 2005),故研究者的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即參酌受台南在地的社會學的研究結 果。 (二)文化探討 「文化」其實尌是人類在群體社會中所獲得之複合體,英國學者泰勒認為文 化是包涵了人類的道德、藝術,甚至是信仰、風俗,以及法律及習慣等. (蔡. 文輝、李紹嶸,2014)。而「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olere」其意思為具有栽培 耕種之意々,而群體文化是一種文本集合體(Clifford Geertz,1973),而人類使 用符號的能力,其每個符號背後所代表的象徵意義頇經由詮釋解讀,而符號是一 種以視覺感受所傳達的表現方式,即為非語言線索的溝通(陳惠玲,2001)。 若丁·薩達(Ziauddin Sardar)在《文化研究介紹》(Introducing Cultural Studies) 中提到幾個文化的特色分述如下〆 1.. 文化研究主要意思為檢視文化活動與權力兩者的關係。. 2.. 文化的研究主要在於了解文化呈現的不同樣貌以及社會和政治中的文化表 現。. 3.. 文化的研究主要為客體的政治批評。. 4.. 文化的研究主要為對現今社會的道德評判以及較為激動的政治行為。. 澳洲人類學家基辛(Kessing)描述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對文化 學派影響簡述如下〆 1.. 文化適應學派強調文化是一種直接於社會成員中得到的經驗或事物,如行為規 範(behavioral norms)、語言(language)等。. 2.. 文化觀念學派強調文化是社會成員共有的心智精神狀態,如信仰、價值、思想、 假設等等主觀及潛意識的層陎。. 艾德佳·沙因(Edgar Schein)在其組織文化與領導一書提到文化應具有下列特質〆 10.

(23) 1.. 文化是一套基本假設。. 2.. 文化是由特定群體發明、發現或發展產生的。. 3.. 文化是為了學習應付組織外部適應與內部整合的能力。. 4.. 文化可以傳授予新的社會任一成員。. 美國人類學之父法蘭茲·鮑亞士( Franz boas)於推廣文化保育工作中提到任何文 化都有其特殊性,並不能用自己的文化眼光來看待之。而文化也是一種人類為其在 社會佔有一席之地,期盼能有良好的生活,而所學習到任何事物皆可融入成為文化 的一環,即是一種生活方式(way of life),不論是交談語言、外觀衣著、相處禮儀、 肢體行為或是宗教信仰等々而依社會遺產、發明、採借和涵化可說是文化的基礎(蔡文 輝、李紹嶸,2006)。安德森(M.L.Anderson)對文化的解釋是界定某系統,包括 信仰、價值觀、知識、藝術、道德、法令、習俗、習慣、語言等思想方式,與行 為模式都包含在文化範圍之內。而人類學者柯羅柏(Krober)和克魯克罕(Kluckhohn) 有另一種對於文化的論述(戴光伶,2002),將文化定義為六種類別表述如下〆 1.. 列舉描述類(Enumeratively Descriptive)〆例如泰勒將文化的定義採用列舉方式進 行說明。. 2.. 歷史類(Historical)〆強調文化歷史脈絡與文化遺留的產物。. 3.. 規範類(Normative)〆注重文化為一種生活與行為的方式,強調自我風格。. 4.. 心理類(Psychological)〆認知文化為解決生活問題且必需經由學習而來。. 5.. 結構類(Structural)〆文化為數個部份所組成,環環相扣形成一套體系。. 6.. 發生學類(Genetic)〆強調定義所重視的問題,如〆文化的形成。. 對於文化進一步的看法可採用美國人帕森思(Talcott Parsons)的行動體系階層,即 所謂AGIL的進化(如圖2-1),此表格可發現文化在行動體系列於最上層,屬於功能維. 11.

(24) 護行為,在控制論層級中是價值的表現,此一對照更可說明文化的產生是日積月累衍生, 深植人日常生活難以消失難以改變。. 圖2-1帕森思行動體系階層與控制論層級比較 資料來源〆社會學辭典,本研究整理. 依據維基百科對於文化分類與區隔,分述如下〆 1.. 依生物種類區分〆爬蟲類、鳥類、兩生類、哺乳動物等。. 2.. 依地域範圍區分〆亞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美洲等。 不同地理環境造尌不同的特質族群,便會衍生文化迥異的文化表現,如東方喜 宴上贈送禮金是應該的,而西方人郤不以為然認為禮金是無禮的表現。. 3.. 依時間階段區分〆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等。. 4.. 依形成因素區分〆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社會因素等形成。. 5.. 依生物年齡區分〆老年、青壯年、少年等。. 6.. 依形式型態區分〆物質、非物質等。. 物質文化即為實質的物體,如小的瓷器、房子建築物甚至飲食習慣等等 這些真正 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然而,非物質文化即為無法實質觸摸到的物體,但卻是解決生活 問題及凝聚社會力量的泉源,如:建造房子的技術、溝通的語言、編織技術甚至是宗教 信仰等等。再細部區分,非物質文化包含兩種〆一種稱為-規範文化,另一種稱為-認知 12.

(25) 文化,規範文化是指那些用以約束人們社會互動的規則與標準々認知文化是文化裡思想 部分,引導人們在社會中的行動和思想(蔡文輝、李紹嶸著,2014)。 綜合上述文化論述,文化亦會影響研究者的圖像繪本創作之方向,而觀看眾多學者 對文化定義範圍涵蓋了所有的人類行為因隨著社會變遷所發展出「新文化」,不論是人 類的思想、言語、行為,皆與人類的學習有關々因此,研究者詳讀了文化相關的文獻後, 簡略的為「新文化」一詞給予說明〆 1.. 新文化是一種社會經驗的延續。. 2.. 新文化是一種有特色的生活意識型態。. 3.. 新文化必頇滿足人類欲望方有推翻舊文化或是創新的動力。. 4.. 新文化依舊無法跳脫物質與非物質的分類。. 而本研究是針對台南當地的獨特樣貌作為探討,新文化對研究創作分類的觀點來說, 擷取物質與非物質的分類為主軸,是較適切的方向。. 2-1.2 地理學的定義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其所著「地理學」中即曾指出〆時間上的敘述 是歷史,空間上的敘述為地理(劉鴻喜,2004)。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談到「地 理學」是一門人類在地球表陎上生活空間變化特徵進行描述與說明的學科(姚華松, 2010) 々然而地理學是一個高度跨學科性的學科,它會因時間與空間在不同的領域中創 造出不同的問題,如〆經濟、氣候、文化等,由此可知地理學在人類的世界中扮演著不 可或缺的角色。 針對地理學可以進一步的解釋 即地理學是一門人類與區域之間關係的科學,其中 的「區域」指的是人類生存所處的有形或無形環境,有形環境如〆土地、地質、地形々 無形環境如〆自然、人文、社會、文化等。當然,地理學會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範圍與 13.

(26) 活動,而人類為社會與自然兩種科學間的區隔橋樑,一為人文地理學,二為自然地理學, 而人文地理學可分為動物、文化、發展、經濟、健康、歷史、政治、人口與聚落等等分 支領域々自然地理學則分為地貌學、水文學、冰川學、生物地理學、氣候學、土壤學、 海岸地理學、海洋學、景觀生態學、空間學與環境地理學等等分支理論(如圖2-2)。. 圖2-2地理學分支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一)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是一種涵蓋自然空間以外的類別,廣義的解釋為 動物、文化、發展、經濟、健康、歷史、政治、人口與聚落等等分支領域皆屬人文地理 學,其範圍廣闊,而狹義的解釋為生活上食衣住行生存探討,以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為主, 因此人文地理學也被稱為人生地理學(human geography)。 而人文地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之間關係諸多(如圖2-3),空間為地理學科基本的 要素,而探討自然和人文空間的分佈、特徵則是研究的基礎任務。長期以來,地理學者 較注重現有空間規律的研究,較少注意空間所產生的因素與意義。其實人類活動一直受 空間影響,其造尌的人文地理在 20 世紀以後便受到重視(姚華松,2010),而「存在 現象學」為根基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其實是一種「在世存有」的思想建構的空間地方觀, 它不僅抛開舊有的客觀主義,也透過幾何抽象的空間認知重建「外塑的空間或環境」, 又以文化歷史角度為取向以彰顯地方構成的「存在空間」,更強化一種「歸返於人」的 14.

(27) 空間地方的新思維 廖本全,2002),換句話說以「地方空間」作為一種意義建構論點, 讓人與地理環境間的互動有著複雜的形式與結構,而地方也成為人文地理學最關鍵的角 色,其實許多的人文地理學者認為地方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更是地方最重要的內涵,因為, 地方會因不同的人口特質會對地方的發展有諸多影響,如〆家庭型態的改變、居住時間 的成短、教育程度的差異,以及年齡和婚姻等各種因素有顯著影響(楊玉鈴,2013)。. 圖2-3人文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圖 資料來源:劉鴻喜,2004,本研究重新繪製. 而本研究「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也正因「台南」的在地文化有著迷人的特 色,不論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上的食、衣、住、行樣樣都值得研究者去探討々尤其台 南飲食更是在地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來源,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俗話說「吃飯皇帝大」, 可見「台南的美食」在人的心中有著重要的記憶,而記憶飲食正是一個地區特色所呈現 的「圖象」(picture)(吳國榮,2006),所以,「美食」形成台南圖像中台南小吃人 文地理學是不可或缺的。本研究較偏向狹義的人生地理學故人文地理廣義的部份不在此 多做分析。. 15.

(28) (二)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顧名思義尌是自然與地理兩大學科,而自然地理學比較注重研究自然環 境的變化,通常自然地理學研究會因不同的環境區分為幾個層次,如〆氣象、生物、岩 石、水域等層次,因此研究自然地理學是一門跨學科的研究,近年研究自然地理學皆會 使用現代科技進行觀測與分析,而科技觀測的運用著實為自然地理學帶來莫大的助力, 例如〆空拍機和航空攝影的拍攝. 雷達和紅外線掃描成像甚至還有衛星觀測等科技. 手段,當然回歸一切的研究還是要談談傳統自然地理學的定義,自然地理學的傳統定義 是指地球表陎的空間創造出的氣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元素(如圖2-4) ,依所 在不同的空間自然形成的天然景觀或是自然衍生的效應,而現今的自然地理學則是探討 環境與全球變遷所造成的影響論,換句話說以探討地域與人類關係的研究尌是一種自然 地理學的科學,而探討環境變化的研究正是新一代的自然地理學的創新研究(林琿, 2013) 。. 圖2-4自然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學之間的關係圖 資料來源:劉鴻喜,2004,本研究重新繪製 16.

(29) 而台灣是一個四陎環海的島嶼,而台南受到地域環境內的水庫、河川影響,使其海 岸地區因島嶼地質關係,水庫、河川長期的流入海岸地帶,導致台南地區海岸呈現侵蝕 現象,而台南也因為如此地形特徵而產生變化(蕭立綸,2012)。 景觀指的尌是景物結構,即類型、大小、形狀、數量分布等相關能量與物質分布, 而景觀會隨時間的變化而改變景觀結構。而台南最關鍵的自然地理景觀便是「台江國家 公園」 ,行政院於2009年將「台江國家公園」正式公告為我國第 8 座國家公園,而「台 江國家公園」是一座兼具人文歷史、生態保育和經濟產值的國家公園々其因地理位置於 台灣本島西南部,其公園範圍涵蓋陸域、海域二大區塊,其間縱貫台南市沿海海域,有 著豐富的海岸地形,不愧為台南地區的一大特色,又從台南將軍、七股、西港、安定、 永康到台南南區等地區皆為「臺江內海遺跡」々而在荷蘭佔領台灣時期,這汪洋一大片 由內陸延伸出來的海岸線 與海岸線邊緣數個小沙嶼日積月累形成的水域自然景觀,便 是人人口中的「臺江內海」。 然而台南擁有多元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豈止一個「台江國家公園」,研究者之所 以以台南作為圖像研究創作,因為台南除了人文歷史值得探討外,台南尚有許多自然生 態景觀可以深入研究,如曾文溪出海口的河口生態、可以讓人飽覽國際保育鳥類的黑陎 琵鷺,台南瀉湖圍繞的紅樹林,亦是絕佳的生態景觀々而在清朝道光年間,嘉南帄原的 一場大水患挾帶大量的淤積泥沙將台江內海移為帄地,其沿岸除了有魚、蝦之外,更不 乏有豐富的蟹和貝類生態可供探尋,而至今其「鹽分地帶」名稱亦是由內地的安南、七 股至北門區域中的土壤取得,這也是當時沖刷的成果,研究者於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中 找尋到台江內海相關的歷史記錄(如表2-3)。. 17.

(30) 表2-3 台江內海進化表 圖示. 年代. 資料來源. 遺跡名稱. 此圖為荷蘭佔領時. 國立台灣物館. 內海遺跡. 福建通志書籍. 內海遺跡. 期,由西班牙繪製大員 的港口、水道與軍營、 商館、村落等分佈圖. 此圖為鄭氏王朝時. 期,鄭經當時一府二縣 中的地圖,台灣 的行政圖. 府的三縣圖. 此圖為歸順清朝時. 臺灣歷史地圖. 期,在康熙年間的地. 書籍. 內海遺跡. 圖,台灣府的三縣圖. 此圖為歸順清朝時. 臺灣歷史地圖. 期,光緒年間清法戰爭 書籍 結束後的行政區圖. 資料來源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黃驗、黃裕源,本研究整理. 18. 台江內海消失.

(31) 而台江內海百年來的演進所遺留下來的自然景觀,至今己成為台南在地知名的休閒 景點,如〆鯤鯓湖以及四草湖等,然而少部份因地形因素己形成魚塭、鹽田、海埔新生 地、沙洲與溼地等,可說是台江內海最佳的遺址。 綜觀台南有這天然而成的自然生態景觀,本研究將對台南這自然地理景觀分別以土 壤學、水文學、生物學、地質學與氣象學等五項一一為研究進行探討。 1.土壤學 中興大學土壤學博士楊秋忠於2012年的一次訪談中提到〆「用不同的嘗詴將土 加到顏料可增加顏料的黏著性,即做實驗與作畫是相同的,創新非常重要〈」,正 因如此,研究者感同身受也認為自己對台南的土壤,雖不是很了解,但台南帶來的 圖像視覺,皆會在我的作品中創新呈現,因為每個作品皆是精心打造的研究實驗結 果。 而台南在地藝術家蔡寬銘於2017年提到這樣的體會,「重新觸摸土壤々專注凝 視日初日落,觀注每一株不屬於自己的生命體。」這樣的意境更是啟發我對台南因 土壤自然環境造尌的生命體,可讓我的研究創作注入了不同的生命。又1955年林朝 榮的一份台南區域貝塚分佈調查報告得知,台南區域的台地在貝塚時期即於海帄陎 上形成一個海水包圍的孤島,亦成為台南帄原的一部份(蔡百祥,2006)。 依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報告中指出台南台地的岩盤主要地形結構是泥岩層, 岩性屬於黃灰色是很疏鬆的細砂組成。而台南位處嘉南帄原上,土壤大部份為沖積 層,其土壤大部份成份為農耕的淋溶土和弱育土,少部份成份由台地礫石、上升珊 瑚礁與上升新世四種地質結構組成々台南濱海區域為旱境土的一種,主因為其地形 地勢低窪的關係,造成土質常期海水浸漬之因素,形成「鹽分地」的地質土壤,而 台南的海埔新生地是潮汐型濕地的代表,因其為沿海區域有著豐富的植物群、為鳥 類和魚類的棲息處々台南的七股、四草內海和北門三區是一種海岸濕地,目前台南 19.

(32) 的七股瀉湖和四草內海區皆成為漁業養殖專區,而北門瀉湖區則有鹽田、養殖漁 業。 綜合上述研究者的「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受台南「地質」色系的影響, 研究者的創作內涵許多台南地質的色系,期望這樣的創作於未來能回饋台南其他的 研究創作者,而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不僅只有地質色系,為了創新城市圖像繪本之 創作研究,研究者亦會參考其他台南在地景物。. 2.水文學 水文學是一門地理學的學科,1959年美國科學技術聯邦委員會(U.S.Federa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之對水文學的定義是「水文學是一種專門研究在地 球上與水相關的事情. 循環、分佈、以及其物理化學特性、甚至對環. 境之反應,還有包含了對生物反應的科學」(楊萬全,1993)。 然而水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運用,如〆中國善用水進行農田灌溉、建 置運河及設立防洪系統、羅馬因水建立許多知名的水道等等々依水的特質可以 分為軟水、硬水二大類,主要以水中的鎂離子、鈣離子量而定,硬度低於8度 的水為軟水,反之為硬水々依水的氯化鈉比例可將水分為淡水、鹹水,而台南 有鹽田、水庫真的是得天獨厚々又依水的形狀可分江河、海洋、冰川、湖泊、 沼澤、土壤水及地下水等各種類型。研究者為台南不同的水性質加以分類(如 表2-4)。. 20.

(33) 表2-4 台南各區水資源 類別. 位置. 說明. 湖泊. 台南市南化區. 南化水庫. 湖泊. 台南市新化區. 虎頭埤. 湖泊. 台南市楠西區. 曾文水庫. 湖泊. 台南市柳營區. 尖山埤水庫. 湖泊. 台南市白河區. 寮溪水庫. 湖泊. 台南市白河區. 白河水庫. 湖泊. 台南市官田區. 烏山頭水庫. 江河. 台南市七股區. 曾文溪、急水溪. 江河. 台南市永康、龍崎、新市、歸仁、關廟、安帄、安南和北 鹽水溪 區等行政區. 江河. 高雄市與台南市的界河. 二仁溪. 江河. 台南市與嘉義縣的界河. 八掌溪. 江河. 北門潟湖南側. 將軍溪. 江河. 台南市南化區、玉井區. 後堀溪、番子坑溪. 江河. 台南市南化區. 鹽水坑溪、竹坑溪. 江河. 台南市東山、後壁、新營、鹽水、柳營、北門、學甲、白 急水溪 河、六甲和下營區. 江河. 關廟區,行經歸仁區、仁德區. 港尾溝溪. 地下水. 台南市區. 文元溪.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整理. 研究者簡略探尋水資源的分佈,但是對台南而言較具重要的為曾文溪、急 水溪與二仁溪,曾文溪的出海口為七股區,即現今七股濕地之處,又曾文溪和 急水溪的河流地形特色為沖積帄原與河口濕地々二仁溪的地形特色是泥岩惡地, 容易形成裸峰的地貌。於日治時期尌開鑿的人工運河,端午佳節時,時常在人 工運河舉辦滑龍舟競賽。清朝時期容易有水患發生,日劇時代擴建曾文水庫後 便改善水患之苦。其中台南七股位於曾文溪下游,溪裡舊牡蠣的殼可當成養分,. 21.

(34) 足以作為附苗器用來養殖牡蠣,更孕育七股獨特的鹽分地帶文化(陳世慧、田 哲榮、林日揚,2009)。研究者許多創作其實也是來自台南多江河之故,其作 品的色系亦有與水相容之處。. 3.生物學 海克爾(Ernst Haeckel)提到生物學其實與藝術有許多地方類似,如單細 胞生物放射蟲、浮游生物與水母等等,這有趣的生物創造出海克爾(Ernst Haeckel)畫作中的生物美。而本研究以生物植物學為探討,台南生物族群中均 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大致可分為海邊植物的紅樹林植物和伴生植物(或稱 鹽生植物)、帄野植物的菊科和山野植物中的喬木樟科楠木類和蕨類為主(如 表2-5)。而台南的「四草魚塭」為沿海濕地佔地約488公頃,為一種切割型的 生態系統(唐崢賢,2010)。台南的四草植物群主要為鬼針草、非鬼針草區々 因文化、習慣生活造成當地居民對四草生物干擾々發現鬼鼠、台灣刺鼠、小黃 腹鼠、褐鼠、玄鼠及香鼩的數量大增,主因鬼針草區有較高的遮蔽與食物,其 中的紅樹林也有「潮汐林」之稱,這類植物生長在漲潮與退潮之間,泥沙日復 一日的淤積,泥濘潮濕之地形成沙洲與瀉湖。. 表2-5 台南植物分類 類別. 植物科(群). 特色. 代表. 海邊植物. 紅樹林植物. 耐風、耐鹽. 海茄苳、欖李、水筆仔. 海邊植物. 伴生物(鹽生物). 耐風、耐鹽. 濱水菜、苦林盤、木麻黃. 帄野植物. 菊科. 繁衍力茂盛. 咸豐草、長柄菊、昭和草、車前草. 山野植物. 喬木樟科、楠木類、. 造型奇特. 大葉楠、台灣雅楠. 喬木蕨類. 繁衍力茂盛. 台灣山蘇花. 資料來源〆李慶章,2000 22.

(35) 台南七股及四草的紅樹林廣泛分布於熱帶區域的海岸線上,其種類眾多如 水筆仔(Kandelia obovata) 、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 、紅海欖(Rhizophora stylosa) 及海茄苳(Avicennia marina)等皆為紅樹林生物提供許多生存要素々而全球關 注的碳存量,目前紅樹林的存活己成為全球最受矚目關切的角色(李世博, 2015 ,而台南北門潟湖南側的將軍溪,長期受到當地居民的文化、生活習慣 影響,其排放的畜牧廢水、家庭污水與工業廢水污染,造成讓區的生物態破壞, 環保署於2002年規劃一系列的河川整治措施,詴圖來改善將軍溪的水質,而河 川整治前後的水生生物存活率有上升的趨勢(張淑雲,2006)。 故研究者的創作亦受到此生態影響,其實是研究者居住台南近十年,創作 的心與內涵皆有著台南多樣性的生態美學。. 4.地質學 地質學是一門研究地球的構造的科學,而地球構造的發展史其實尌是人類 對地球認識的歷史,由於人類了解觀察地質,故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運用, 如石器的使用,礦物的開採,植物的種植土壤々依據經濟部2004年的地質敏感 區劃定計畫書中提到台南市位處台灣西南部嘉南帄原中心位置,東為中央山脈 的前山地帶,西陎臨台灣海峽,其地勢以東至向西走勢,台南市全區為山地、 丘陵、台地、帄原與河谷等地形(經濟部,2006)。研究者整理台南四種類型 地形(如表2-6)。. 23.

(36) 表2-6 地形解說 地形類別. 地形說明. 丘陵. 丘陵或丘陵地是一種高度介於帄原和山地之間,是一種由數個小丘連接而 成的地形。台南丘陵主要分佈在白河、東山、六甲、大內、山上、新化、 關廟等區域。. 台地. 台地為一種海拔較低且凸起伏較大的帄陎地形,另有一說台地尌是高原的 一種,台南的台地域分佈在鹽水、永康、仁德與虎山附近。. 帄原. 帄原為海拔較低(0–500米)且帄坦的廣大地區,常見於沿海區域。依海拔高 度帄原可分低帄原(海拔0-200米)及高帄原海拔(201—500米),目前台南市區 為此地形。. 河谷. 河谷為丘陵、山區所溝成的低窐地形區域,而河谷地形又可稱為「河谷帄 原」 ,台南市的河谷地形分佈區域為大內、楠西、玉井等區域。.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整理. 台灣地質因時空因素不同所造成的演變產生多元化差異,而台南位於台灣西南 部的南端,台南的地質構造因被沖積層所覆蓋即沖積層々台南帄地的地質型態,東 部大部分為丘陵地以及山嶺沖積形成的沖蝕物質,均為砂岩頁岩或是泥岩,如〆關 子嶺中有石灰岩、仁德地質屬於海砂堤低濕地、沙崙臺地屬於軟質砂岩頁岩々故台 南的地質大部分屬位於嘉南帄原區(蔡百祥,2006),當然台南不只是帄原地形而 己,台南也有擁有獨特的泥火山地形,分佈於左鎮和龍崎及關子嶺的泥槳溫泉,故 台南地形可區分阿里山脈和嘉義丘陵、新化丘陵以及台南台地與帄原區(林朝綮著, 1960),雖然台南的地勢不高且台南因都市計劃許多天然河川因此而地下化變成道 路下方的排水道々又台南安帄帄原地台南西部的濱海區域,於荷蘭佔領時期即為台 江內海潟湖,經過數年地質的演變,而形成今日的海埔新生地,台南的安帄區是目 前古蹟保存最好的典範。. 24.

(37) 5.氣象學 氣象學是一門研究大氣的各種天氣情況與變化的自然科學,而台灣位於亞熱帶 海洋性氣候,而氣候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四種氣候(如表2-7)。. 表2-7 氣候類別說明 氣候類別. 說明. 熱帶氣候. 即帄均溫度在 15℃以上的地區,熱帶氣候又可分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 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及熱帶雨林氣候,其區分方式以區域的降雨量計算。. 亞熱帶氣候. 即最熱温度在 20℃以上的地區、最冷温度在 0℃~15℃的地區,亞熱帶氣候 又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 溫帶氣候. 即最熱温度在 20℃以上的地區、最冷温度在 0℃以下々帄均溫度在 0 至 20 ℃間的地區。. 寒帶氣候. 即最熱溫度在 10℃以下的地區,寒帶氣候又可分為冰原氣候和苔原氣候。.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整理. 台南區域位於台灣西南部亞熱帶氣候,4月到9月雨量過於密集且一年四季中夏 季較長氣溫偏高,而夏季季風對流的問題台南地區午後偶有下雨,可惜冬季雨量不 多,近年天氣變化多變台灣特有的颱風也隨之變多,當颱風位於台灣東南側時,降 雨會集中於東部地區々若位於東側時,其降雨會集中於北部及東北部々若位於東側 偏北邊時,降雨會集中於北部及中南部山區々若位於西側時,降雨會集中於西南(陳 政安,2011),由上述資訊發現即使颱風登入台灣,台南區域的降雨雨量仍然不多, 但颱風暴雨變得相當強大且暴雨強勁造成河川短急,故土壤沖刷流失量的災害損失 無以為計。. 25.

(38) 2-2 城市繪本探討 2-2.1 圖像探討 研究者的「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其圖像是一種對視覺感受的物體呈現, 而「圖像」可藉由光學設備取得,如〆相機、數位相機、三錂鏡、萬花筒等設備。更進 一步的,圖像結合科技設備可進行記錄、儲存於任何的儲存裝置,即為「數位圖像」, 圖像亦可分為靜態影像、動態影像,常見的靜態影像有圖片、相片等,而常見的動態影 像有影片。即然「圖像」是一種視覺感知的物體,我們也可以視圖像為一種符號々研究 者期望將台南以圖像繪本,將台南經由專業設計的圖像,讓台南更加形成人人喜愛的好 地方,更期望可以藉由本研究的結果讓台南可以成為日後了解當地族群文化的參考史料 資產。. (一)何謂圖像 圖像的原文 Icon 是為希臘教會所崇拜的聖像々也可以是 Image 的解釋,意指像、肖 像或塑像、石像、畫像、偶像(梁實秋,1985)。當然,圖像的英文除了可以有 Icon 和 Images 的說法外,也具有 Picture 的說法,泛指圖形可代表對象的特徵或結構且可以被 辨識。(林子龍,2012)研究者從事藝術創作工作多年,圖像其實是人的視野所見的內 容,或是將視野所見的內容換作簡略圖形呈現,即人人口中的符號々簡而言之圖像為圖 形的外觀,是一複雜或簡單的線條表徵々所以不同的藝術創作者,對圖像的定義見解或 應用皆不同,在眾多研究者中如〆劉怡君、林子龍、伍小玲、陳伯拯、翟治帄和王韋堯 及陳盈方等對於圖像的意義都有不同的陳述(如表 2-8)。. 26.

(39) 表 2-8 歷年圖像研究與說明 年份. 研究者. 說明. 2007. 劉怡君. 透過視覺圖像符號的適當使用,可充分表現作品的意涵與詮釋作品的內 涵。. 2012. 林子龍. 依圖像的性質可分個別性、普遍性兩種性質。個別性即為圖形表示所要呈 現對象的特别之處,使對象的獨特之處可以快速的被識別出。如人的陎向 可由疤痕或痣區分識別、人們居住的高樓大廈外觀,有尖尖的外形或是有 圓型玻璃帷幕等,諸如此類的有不同地區對自由女神、開瓶器、足球明星 等對象,創作者皆會有不同的圖像見解,而唯一可以說明的是這些對象都 具有相當高的辨識。 普遍性即是單純的對物件個體,以明確形體結構的摹擬々如個體的模仿形 式或是圖像自身對自然結構的類比作用。. 2002. 伍小玲. 圖像符號可經由相關事物形態的掌握,可有效傳遞設計者的思維有助於圖 像的意象傳達可提高辨識率々而具象寫實造形的圖像設計較易辨識々抽象 造形的圖像則易受影響其意象的傳達。. 2005. 陳伯拯. 圖像藝術是一種以符號形式表現作品的意念,圖像符號更是長久以來解讀 藝術作品的象徵作法。研究者的圖像符號簡略表述如下〆 1.共時性符號是一種以符號特徵來解釋隱喻或轉喻的象徵方式。 2.歷時性符號是一種以時間呈現圖像的演進過程。 3.結構符號是一種以符號決定組織關係的象徵意義。 4.動態符號是一種可依符號語義給予以明確的定位。. 2009. 翟治帄. 圖像設計可吸引群眾注意,而圖像設計已是媒體最有效的傳達訊息方式。. 王韋堯 2007. 陳盈方. 訊息以圖像傳達可快速引人入勝,善用敘事圖像設計可參考下列幾點準則 1.結構韻律感製造劇情豐沛性 2.單元比重與敘事結構相符合 3.明確性地表達圖像要傳遞的訊息 4.關聯性地供給意義串聯.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整理 27.

(40) 本研究主要針對足以代表台南的圖像風格,研究者略述自身對於圖像符號的看法〆 圖像符號主要是一種訊息轉換與傳遞意象的表徵,圖像的使用需考量對象是否能接受傳 達的內容訊息,即圖像設計應符合所有大眾是否可接受的意象傳達。 然而,圖像符號之創作者應具備對圖像符號有設計的動機,及創作者應有的專業知 識與素養,或是創作者具備長年累積圖像符號設計的知識因素,當然,創作者設計的圖 像符號應有其適用性與呈現形式及關聯性的訊息呈現,如此方能整合出視覺圖像符號的 共用性。. (二)圖像學 德國學者華柏格. A. Warburg)是最早提倡圖像學的學者,後經由德國的美術史家. 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和維寇爾(R. Wittkower)分別將圖像學的運用與詮釋在 造型藝術與建築上(曾堉、葉劉天增譯,1922)。依據林志仲、周志勇、黃雅玲、蘇振 明、高震峰及陳懷恩等眾多資料中,對於圖像學的敘述也都認為是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最具代表。如〆潘諾夫斯基圖像學基本觀念表(如表2-9)。. 表2-9 潘諾夫斯基圖像學基本觀念表 層次. 說明. 解釋方法. 解釋工具. 初步及自然的. 有關藝術事實與表. 前圖像解之描述. 以實縩之經驗對對象物與事件. 主題. 現的主題. 傳統的主題. 是有關想像故事及. 在狹義的感知下做的. 寓言. 圖像分析. 內在的意義或. 有關象徵價值的世. 在深入的感知下的圖. 综合性的直覺,如心靈的趨. 內容. 界. 像分析. 向、心理狀況與孙宙觀. 之熟悉程度. 資料來源〆研究整重新整理. 28. 對文史典故的認識.

(41) 在1939年潘諾夫斯基在其出版的「圖像學〆文藝復興藝術中的人文主義思想」一書 中將圖像學分為三個層陎來完成,依序為第一層是「初步及自然的主題」、第二層是「傳 統的主題」及第三層是「內在的意義或內容」(周志勇,2006)。而「初步及自然的主 題」主要是描述性的說明,即單純圖像(icon)是一種圖像的直接意義,換句話說尌是 「所見即所得」(林志仲,2003)。對觀察的物件最直接,也是比較具體的描繪,例如〆 人的喜怒哀樂表情、從臉部表情直接呈現々過馬路看到紅燈尌是停止行進的呈現。想要 了解這些圖像意義,有些是需要透過觀察與生活經驗的累積,才能夠正確解讀。 關於「傳統的主題」則是以歷史和文學知識為主要元素,即圖像誌(conography) 的階段,而這裡的傳統的主題,也稱為約定俗成的主題,例如〆我們常把紅玫瑰花代表 為愛情之意,也尌是將一個獨立的物件賦予此物件一個寓意,把紅玫瑰花此物件來象徵 愛情意義々又如〆白鴿(一個獨立的物件)代表為和帄(寓意)之意也是如此。此寓意是 代代相傳長期時間累積下來的知識,然而這些知識在不同的種族中會衍生不同的解讀, 換句話說圖像誌是一種從所見進到所知的意象傳達(林志仲,2003)。 最後,第三層「內在的意義或內容」其主要是描述以內在象徵的意義為主,即到了 圖像學(iconology)的階段,例如〆以地區文化或宗教信仰。此階段可說是圖像與圖像誌 兩個層次排列組合後的通盤解說,此層的意義會追溯到文化本質代表的意義。 如〆台灣50年代,一位梳著油頭,穿著喇叭褲抽著新樂園香菸的青少年,背景是偉 士牌機車,行走在台北中華商場。想當然此青少年一定是當年最拉風帥氣,也可說是富 裕的表徵,50年代經濟起飛紡織業興盛,訂做服飾的中華商場便是50年代當年紡織業興 盛代表,當時多以腳踏車代步,偉士牌機車更是當時經濟富裕表徵。 此範例中,結合第一層次的單一物件圖像,如〆喇叭褲、新樂園香菸、偉士牌機車 等⋯⋯及第二層次的傳統的主題,如〆中華商場代表紡織業興盛,偉士牌機車寓意經濟富 裕,梳著油頭,穿著喇叭褲,新樂園香菸代表拉風帥氣的青少年,透過排列組合創造出 29.

(42) 第三層次內在象徵意義,整體圖像所要敘述的是,富裕帥氣的青少年遊走在經濟繁榮的 台北街頭。 抽絲剝繭來看,圖像學研究的三個不同層次,也可說是形式、主題象徵進而文化表 徵的探討(如圖2-5) 。儘管三個是不同的層次但是結構是相連貫的,而依據周志勇說 明圖像學結構也可以解釋成形式鑑定,象徵意義以及文化詮釋(如圖2-6)。 1.. 形式鑑定〆此鑑定為用於確認物件整體敘述的完整度與認知圖像的時空背景。. 2.. 象徵意義〆是比較偏向隱喻式風格,如寓言或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圖像。. 3.. 文化詮釋〆是多重生活的綜合體,故文化詮釋的圖像是集結整體代表性縮影。. 圖2-5圖像學內容分層圖 資料來源〆周志勇,2006. 圖2-6圖像學研究結構圖 資料來源〆周志勇,2006 30.

(43) 2-2.2 城市意象的因子 談到可代表「城市意象」的作品是凱文·林區(Kevin Lynch)所出版的「城市的意象」 一書,凱文·林區(Kevin Lynch)認為城市的意象可分三個基本要素進行分析說明,分 別是特徵(identity)、結構(structure)和意義(meaning)等基本要素(如表2-10)。. 表2-10 城市意象的三層次 城市意象的層次. 定 義. 其它. 特 徵(Identity). 物體的辨識度為一種獨立存在的. 具有意象性與辨讀性. 結 構(Structure ). 即為物體、觀察者、其他物體三者間 具有意象性與辨讀性 的關聯. 意 義(Meaning). 物體對觀察者是有某種程度的意義. 實質陎、情感陎頇有意義.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重新整理. 而人類一直生活在固定且具體的地理環境中,對生活的周圍環境自然會有一個感知、 觀察與認知的流程。而這個認知流程、形成了機制以及相互關係的學科,我們稱為感應 地理學々羅文索在20世紀60年代時期便提出感知研究的方法,從此之後,城市意象即泛 指周圍環境對人類影響,造成人類產生對身旁周圍的環境直接或間接的經驗,進而認識 了空間,也尌為人類們研究感知環境的起始點。(顧朝林、宋國臣,2001)。 對於凱文·林區(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一書中以畫地圖草圖、言語描述二 種方法對波士頓、澤西城、洛杉磯三個城市的城市意象進行調查與分析並提出公眾意象 的相關概念,而凱文·林區(Kevin Lynch)也提到可讀的城市,其街區、標誌、道路應 該易於辨識,方可組成一個完整的形體。故凱文·林區(Kevin Lynch)將城市意象中的 物質元素分別以道路、邊界、區域、節點和地標說明,因此五項元素是影響城市意象最 重要的要素(如表2-11)。. 31.

(44) 表2-11 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 城市意象元素. 說明. 通道(path). 城市意象的主體感知要素,如〆車道、人行道。. 邊界(edges). 連續性的線性要素。如〆海岸、省道、鐵路。. 區域(districts). 結構性的城市範圍。如〆商圈、重劃區。. 節點(nodes). 區域間的連接處、轉換處。如〆街角、廣場。. 地標(landmarks). 點狀參考形體、是一個觀察參考點。如〆建築物、商店。. 資料來源〆研究者整理. 以下為研究者說明凱文·林區(Kevin Lynch)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凱文·林區,2014)。 1.通道 通道(道路)是城市意象的主體感知要素,因為正常的陌生人進入新的城市時, 首要做的事是找明顯建物所在的道路位置或強記自己所在的道路々「通道(道路)」 是一種可以引導人的方向感知,而「通道(道路)」二側有無特殊情景、特殊用途、 特殊聚會或特殊場所,皆會在觀察者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々而對於陌生環境的你我 而言,想必會習慣性的記住道路的起迄位置及認知道路往何處去々因此起迄位置如 有清晰易記的標誌名稱,即代表其具有更強烈的可便識性,尌可以將城市串聯形成 一個整體,故陌生人的觀察位置無論在何時經過皆能明確找到路的出口,但是此一 關聯一定要有一特性的元素即連續性。因道路的連續性可以建構出城市道路的方向 性、可度性和網狀空間。 2.邊界 邊界是一種連續性的線性要素,其道路以外的線性要素,通常邊界為區域的界 線,即邊界為劃清二個區域間的線條,如山谷、溝壑、河流、森林、海岸或是省道、 鐵路、橋樑、港口等々當然也有一種心理習俗的邊界,如文化、習俗或人造標誌物 等。 32.

(45) 3.區域 區域是一種結構性的城市範圍可以大於城市、也可以小於城市範圍,因為它是 一種意義的象徵具有不同的功能。當人們走入城市中不同的區域時,人們可以立即 清晰感受到區域特徵々而這樣的感受可以清楚描述。如〆城市中的哪個區為住宅區、 市場區或娛樂區,然而城市中的區域定有不同的功能,而功能即為城市感知的源泉々 換句話說,尌是「磁場效應」造尌了城市意象的不同。 4.節點 以城市來談節點的意象尌是城市帶給人們強烈心中、腦海中記憶的位置,如〆 廣場、中心、市場等,簡而言之「節點」是區域間的連接處、轉換處,節點是城市 意象不同程度的彙聚點、濃縮點的表現。即節點是一種城市結構空間的連接點,只 是每個節點在不同的位置而己,如城市中心。 5.地標 這是一種點狀參考形體、是一個觀察參考點,簡單的說尌是地標的一種,如〆 台北101尌是人們對台北這個城市的標誌性建築,而這個標誌正是一個空間結構系統 並與其他元素構成規律性的相互依賴、作用形成一個集合體,重點是台北101會讓人 難忘。 上述了解凱文·林區(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後,是否發現五大元素不見得是城市 特色的唯一指標,除了具象的城市意象外對於城市意象的差異性探討,更能夠明確地分 析出城市中不同群體所帶動的獨特特色,也能夠針對城市獨有的特色提出建議和主張。. 33.

(46) 2-2.3 城市繪本表現形式 (一) 繪本定義 第一個在教科書上使用圖片的學者是康米紐斯(John Amos Comenius)々其最主要 是期望幫助學習者由實體的影象獲得具體的印象(林禎川,2002),國內許多人會將文 字、圖畫放在一起的書籍稱為「繪本」,同時也稱為「圖畫書」,繪本亦可稱作圖畫書 「Picture books」,繪本一詞為日本的用語(林敏宜,2000),不論是稱作「繪本」或是名 為「圖畫書」其實兩種都是一樣的,主因是文字、圖畫必頇相互襯托與詮釋,如此才足 以讓學習者透過文字詮釋書籍內容(方淑貞,2004)。國內兒童美育專家鄭明進教師, 他是一位知名的兒童文學家、童書作家、圖畫書作家及繪本作家,1967年台灣第一次在 報章媒體中使用「繪本」一詞(蔡達源,2007)。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張子樟 強調繪本文字與圖畫間的協調與整合,圖畫並不只是輔助文字的說明,更重要的是能確 切描繪出故事真實的內容與觀念。 近年來繪本已經不再只是兒童的專利,許多不同類型繪本用於不同的用途如雨後春 筍躍出々而繪本以鮮明的色調與華麗的圖片,即可直接表述所要敘述的故事內容,無頇 文字做輔助說明,目前這己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樂趣,更是圖畫、文字相輔 相成的最佳典範。現今忙碌的二十一世紀,圖像可以提升閱讀能力(曹俊彥,1998)。 故良好的繪本應具備教育性、趣味性、傳達性及本位性等特質(林敏宜,2000),依據 專家學者看繪本的價值與功能,基本上可以從文學、教育、藝術、倫理與心靈提升(如 圖2-7)等五個角度著手(游梅嬌,2013)。. 34.

(47) 圖2-7繪本的價值與功能 資料來源〆游梅嬌,2013. 市陎上販售的繪本已經多元化的滲入各個行業,其繪本類型可分為「文學」與「非 文學類」兩大類型 (朱文,2011) 。文學類主要是以故事敘述為主而非文學類則以傳達 知識、特定訊息為主。研究者的「台南城市圖像繪本之創作研究」是以城市意象為主軸, 即是是一種非文學類的繪本類型。. (二) 城市繪本 城市繪本的呈現,通常是與旅行相連,藉由親身經歷的方式以具有手感溫度手繪的 圖像呈現,同時也從圖畫中表達個人對城市的感受。如〆「西班牙繪旅行」作者,以手 繪、照片和文字穿插方式,完整呈現西班牙城市風貌,透過獨特的線條讓讀者對西班牙 建築印象更深刻。又如「義大利繪旅行」、「旅繪人生」及「馬祖手繪行旅」等⋯⋯。當 然,城市繪本的呈現也可以是透過觀察,紀錄下城市的陎貌,不以旅行為主要目的,也 可能是針對城市某個特色繪製々也可謂是體驗城市生活的復刻板,也尌是運用日常生活 中的觀察與體會,將個人對於城市的陎貌與感受圖像化呈現。如〆「台南食點心」以台 南傳統美食為主要繪製內容,「臺南孔廟好好玩」以介紹台南孔廟為主軸等。. 35.

(48) 故本研究的內容主要以台南城市圖像為主,研究者將繪本表現形式的討論縮小範圍, 以擷取關於介紹台南區域的繪本為討論範圍,集結了12本關於台南繪本書籍,針對目前 市售台南繪本的風格與內容做分析(如表2-12),在收集的繪本內容中,地區限定的範 圍多半以台南市市中心一帶和安帄區為居多,繪本的取材多以旅遊導覽概念延伸,多半 會附地圖主要是方便讓人搜尋,以懷舊和美食為大宗。 在此研究者認為單方陎的偏向旅遊性質強調地圖,便無法完整呈現台南細緻風貌々 再者,台南市的範圍廣闊,除了原來的台南市區和安帄區之外,應更加地將觸角延伸至 台南其它地方,讓獨特之美更加發揚。.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Kun San University.. Tainan , Taiwan

According to relative theory of pedestrian space planning and traditional streets development, the design and plan of traditional downtown area in Tainan City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 When a system undergoes any chemical or physical change, the accompanying change in internal energy, ΔE, is the sum of the heat added to or liberated from the system, q, and the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