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科、化學、環保、生態工法)規劃、審議及管考研究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科、化學、環保、生態工法)規劃、審議及管考研究計畫"

Copied!
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科、化學、環保、生態

工法)規劃、審議及管考研究計畫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6-3011-P-002-003- 執 行 期 間 : 96 年 01 月 01 日至 97 年 03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暨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周素卿 計畫參與人員: 教授-主持人(含共同主持人):周素卿 碩士-專任助理人員:王正誼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7 年 05 月 29 日

(2)

0

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規劃、審議及管考研究計畫

期末報告

(3)

1

摘要

為配合國科會業務,建立推動政府科技計畫前瞻規劃、計畫審議、績效管 考之聯綜制度,邀請學者擔任智庫委員。智庫委員之任務為: 一、參與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工作。 二、於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群組指導會議,提出科技計畫摘要審查結 果報告及群組審查結果報告。 三、協助檢討97 年度審議作業工作及規劃 98 年度審議作業機制。 四、評議科技計畫績效指標、評估方式,提供96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管考之 建議。。 五、針對科技計畫做資源評估 (人力評估、投入經費評比、研發計畫之我國 能力現況作國際之差異比較等)、統計分析與成本效益比較。 六、進行各部會署整體計畫成效總體評述 (assessment),包括計畫執行完 成後,評估其預期與實質差異之影響,對不實之預期或無不可抗力之因 素而未能達成計畫預期目標或效益者,規劃有效管理之機制以落實績效 預算制 (如:納入主管單位施政績效考核、計畫申請額度之負成長)。 七、參與重大科技計畫之績效評估。 八、其他企劃處相關事務之諮詢、規劃與推動。 群組科技計畫未來之推動將涵蓋: 一、前瞻規劃:我國之科技發展應建立整體路徑圖,路徑圖的建立應能夠更 充分達到科技發展計畫「分工」與「整合」的目的。同時,科技發展計 畫的整體執行需要設計完整管理執行的機制,包括規劃、審議、與執行 的管理機制,必須能夠順暢運作。 二、計畫審議:計畫之審議,應與上位計畫緊密結合,呈現達到「政策目標 與內涵」的工作項目與指標。計畫審議的結果,一方面可以作為計畫修 正的依據,另一方面,可以作為負責人員工作的管考。 三、績效管考:理想的計畫書應該反應政策目標與內涵,擬定分年年度的計

(4)

2 畫執行內容,包括工作項目、目標、預期效果及績效指標。科技計畫的 績效管考,應分為兩類:其一是針對「科技發展計畫書」的規劃內容與 指標設定進行管考,是對負責該項計畫執行機關首長及相關負責人員的 施政規劃能力管考;其二是「科技發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的管考,這 是對科技計畫執行成果的管考,重點在:依照計畫書執行的程度;針對 計畫書改善的執行作為;回饋計畫書的規劃建議。這是對機關首長及相 關負責人員施政執行能力的管考。 關鍵詞:前瞻規劃、計畫審議、績效管考

(5)

3

目錄

摘要...1 壹、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5 貳、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5 参、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7 肆、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7 伍、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議...14 陸、98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建議...18 附錄一 日本科技計畫分類方式...40 附錄二 日本主要科技計畫/科技政策相關機構...53 附錄三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C007)...54

(6)
(7)

5 一個計畫之執行與落實的成功與否,端看計畫的設計路徑與計畫所被賦予 的任務及使命,前者所意指的是計畫之規劃面,而後者所指稱的則為計畫之政策 面。成功的科技計畫,理應有相對應的科技政策,科技計畫的執行,可以是政策 目標到計畫研擬的知識型產出,代表科技政策對科技計畫規劃的指標性。另一方 面,科技政策的擬定,也可以是計畫內容到政策規劃的典範型建構,顯示科技計 畫對科技政策制定的能動性。

壹、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以下簡稱國科會) 辦理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發展計 畫審議作業」,並依第七次全國科技會議之結論,自 96 年度起,政府科技計畫之 審議作業程序,由領域審查改為群組審查,將政府科技計畫分為「生命科技」、「地 球環境科技」、「產業科技」、「科技服務」、「科技政策研究」及「國防科技」群組 進行審查。 國科會就 96 年度審議作業情形進行通盤檢討,97 年度規劃在原有群組架構 下,採取下列改進措施,以提升科技預算執行績效: 一、 加強科技計畫與政府科技政策之扣合-建置完整地科技計畫/政策平台 以整合部會署科技計畫與中央科技政策。 二、 就落實科技政策前瞻規劃、妥適配置計畫審議資源與加強計畫成效績效 管考三項工作上,進行一貫化作業。 三、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吸取先進國家科技政策之典範,健全我國科 技政策與科技計畫的嵌合。

貳、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研究方法 一、蒐集「全國科技會議」等相關重要科技政策指導會議結論、行政院及相 關部會有關科技發展之政策方針,並透過蒐集世界先進國家或類似發展程度國家 或天然環境相當國家之科技發展計畫,重新歸類整理,提出建議,作為科技計畫

(8)

6 群組分類的參考。 二、整理與「地球環境科技發展」相關之政策結論或方向,提出建議,建立 「地球環境科技發展」的「上位計畫」分工,各項子上位計畫再整合相關部會之 科技發展計畫,以期藉由相關部會之計畫執行,可以完整呈現整體科技政策目標 與內涵。 三、整合「地球環境科技發展」的「上位計畫」與各項「子上位計畫」,提 出建立「地球環境群組」科技發展計畫的路徑圖建議。 四、檢視目前國科會之科技計畫審議制度與程序,參與國科會有關「科技發 展計畫審議制度」之討論或座談,提供諮詢。 五、協助召集相關計畫審議之會議。 六、協助邀請群組計畫審查之專家學者。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一、蒐集與地球環境科技群組有關之具未來前瞻發展方向的建議、研究成果 暨進度報告,提出可執行之規劃。 二、蒐集並彙整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執行績效管考審查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供績效管考參考。 三、蒐集參考各國科技計畫審議作業機制,提出改進建議供 98 年度審議作 業機制之參考。 四、蒐集相關資料,協助充實科技政策管理資訊平台。 五、研議「機構型計畫」之審議機制 (核給科技計畫經費之科研機構,主要 包括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以及政府所屬科研機構二類。應考量該等科研機構 依組織性質、設置目的、任務與組織規模之不同,其資金來源、用途以及對於科 技計畫經費之需求亦有不同)。 六、使政府科技計畫規劃、審議與管考一貫化且互相聯綜扣合(如圖一)。

(9)

7 圖一 科技計畫規劃、審議與管考一貫化及相互扣連關係圖

参、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一、完成97 年度地球環境科技群組科技計畫摘要說明書及群組審議結果報 告。 二、完成98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建議報告。 三、完成98 年度地球環境科技群組發展方向及推動建議之前瞻規劃報告, 供政府各機關研提計畫之參考。 四、提出對96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績效管考之建議。 五、充實科技政策管理資訊平台,使科技計畫能與政策依據扣合,落實科技 政策。 六、協助企劃處其他相關前瞻規劃、計畫審查及績效管考業務之推動。

肆、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

本群組綜合意見

(10)

8 1.整合規劃之整體面 A. 群組在分類上,可就個別計畫,先行依據政策歸屬分類,形成上位 計畫或是上位路徑圖的概念,以建立審查政策目標與內涵之執行整 合性。 B. 上位政策目標多為全景式(panorama)的概略性描述,其政策內涵應 詳細說明達到政策目標之切入點與連結點,並作為設定計畫目標、 內容及績效指標之依據。 C. 各單位所提計畫之上下位關係、時效性與重要性並未敘明,計畫工 作內容與績效指標的連結過於廣泛或竉統。建議儘速建立本群組科 技計畫政策發展之路徑圖,並建立部會間之水平溝通與合作機制, 以強化橫向聯繫,分工整合。 D. 有鑑於全球暖化威脅日增,台灣為天然災害頻仍之地區,本群組之 計畫有獲取政府更多重視和經費分配優先的必要性。 E. 台灣多樣化生物網絡遭受外來物種的威脅仍未見減輕,故行政院 「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應積極推動落實。 F. 以執行行政管理為主的計畫應避免納入科技計畫之範疇,建議應由 相關之權責機關另行編列預算支應,避免造成科技預算的排擠效 用。 2.整合規劃之個別面 A. 內政部地政測量局與地政司兩造之計畫應加強內部溝通與協調,並 與其他相關部會溝通交流。 B. 以下本群組項內之計畫均與季節性降雨量有密切之關聯性,應建構 上位計畫以茲整合,彌補橫向連繫之不足。 i. 「強化水旱災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2/4)」 ii. 「礦場國土保育及防災體系建置」 iii. 「災後地面水體污染物強度及影響之評估」 iv. 「坡地防災暨警戒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C. 生態工法之研究分散見於不同部會署,應建構上位計畫之機制以進 行整合協調,特別是各部會所蒐集資料的整合。

(11)

9 D. 以能源及水資源做為核心重點之計畫,宜提出具實徵性之數據,以 作為政府決策之參議依據;故應可考量增列以下研究議題: i. 加強水源保護與集水區管理 ii. 供水系統安全評估 iii.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訂定原則 iv. 強化溫室氣體之管理機制 E. 97 年度所提出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計畫,可以了解並掌握目前台 灣現有的生物資源及其變化趨勢。這些研究項目的執行成果對於全 面掌握、管理及永續利用台灣生物多樣性有整體性的影響。 F. 序號(7)之環保科技發展計畫宜再加強考量農藥對飲用水水源及 水質安全影響,並優先評估。 3.計劃管理面 A. 相同上位政策之整合性議題理應交由相同之審查人負責審查,方能 窺探全貌並掌握計畫之完整性。 B. 計畫性質應可再細分為(1)科技研發(2)科技推廣應用,前者才是科 技預算真正必須加以支持的,後者應由業務執掌機關部會編列相關 業務預算支應,然科技推廣應用之技術支援可以由科技預算編列。 C. 優先推動計畫理應優先支助,而不宜刪減其預算。經費少,且零星 之計畫建議納入所屬單位之預算去執行。 D. 可邀請國科會計畫的學門召集人參與相關計畫之審查與協調,提升 研究資源之效能。 E. 對於執行績效應課以執行單位責任,強化績效考核。 i. 計畫書之審查結果密切影響後續之施政執行績效,故審查結果 應列入機關首長之績效考核,以提升計畫書之規劃品質水準。 ii. 科 技 計 畫 已 超 越 是 否 執 行 推 動 的 階 段 , 而 是 進 階 到 精 準 (Specific)推動目標以產出預期績效成果的階段。 F. 計畫之規劃與執行,可考慮國際合作,引進國外成熟技術及經驗。 國際技術招商應要求技術轉移,提供電腦程式原始碼,接受國內專 家學者檢驗。

(12)

10 G. 研究成果及蒐集生態或環境資料之整合甚為重要,建議未來各計畫 之成果均能上網供公開查詢使用,可以擴大計畫執行效益,也便於 評審及管考。 4.成果呈現面 A. 計畫之 KPI 應包括產出性(Output)與效益性(Efficiency)指標, 並應與分年分項之計畫工作項目內容及目標互相對應。 B. 績效目標宜明確精準,應特別著重在經濟、環境效益與技術創新或 社會影響層面。前置計畫書有精準(Specific)工作項目與精準績 效指標才能建立有意義的績效考核。 C. 本(97)年度將完成之年度延續計畫,應比較歷年實際執行成果、 工作內容目標以及預期效益之差異分析,並明確說明總計畫完成之 成果。 D. 計畫成果應落實到社會應用之層面,積極宣傳推廣,民眾才能切身 了解科技計畫執行的目的及其呈現出的成果,待需要社會大眾配合 時,成效才會大。 5.建議整合之相關計畫 A. 本群組與生物多樣性科技發展有關之計畫皆有不同的目標和執行 重點,彼此可以配合。這些計畫應充分建立交流機制,並整合所獲 得之資料,如生物誌及物種分佈之資訊等,以擴大計畫執行績效。 B. 經濟部工業局所提二個計畫「產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及輔導計畫」 與「產業低碳科技整合應用輔導計畫應加強整合與交流」應強化分 工整合,因兩計畫之目標及部分工作內容與預期效益相同。 C. 生態工法之理論與實務宜並重,相關成功與失敗經驗,各部會應彼 此交流,並納入工程教育之重點 i. 環保署:「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領域計畫-溼地生態工程組」 ii. 經濟部水利署:「河溪生態工法」、「海岸生態工法」 iii. 交通部公路總局:「道路生態工程-生態工程前瞻技術研究開發 計畫」 iv. 教育部:「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計畫」

(13)

11 v. 農委會:「生態工法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D. 性質相近,但目標不同的個別計畫,如生態工法、防災科技類等, 應多有橫向連繫,提高計畫目標的周延性並降低同質性工作人力物 力之損耗。 i. 農委會:「生態工法科技發展綱要計畫(4/4)」 ii. 環保署:「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領域計畫—溼地生態工程組 (3/4)」 iii. 經濟部水利署:「河溪生態工法(2/2)」、「河溪生態工法(2/2)」、 「海岸生態工法(1/3)」 iv. 交通部公路總局:「道路生態工程-生態工程前瞻技術研究開發 計畫(2/4)」 v. 教育部:「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計畫」 E. 「工業用水節約計畫」應與「水資源利用」或「旱災防救計畫」之 上位計畫整合,而不是把它歸類到產業服務。產業服務應該只是原 計畫政策依據的附加價值而已。 F. 應加強橫向聯繫之計畫: i.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之『防災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與氣 象局『整合性海洋預報模式系統之研發及其內在結構之建立』 (1/4)和『海象資訊e 化服務系統之整合與應用研究』(1/4)等兩 計畫,應相互配合進行;另其工作內容3 中之全球衛星定位與 自動化監測系統在坡地防災之應用,似乎與農委會『坡地防災 暨警戒科技發展綱要計畫』相近,應釐清是否有重疊部分。 ii. 內政部地政司『高精度及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後續計畫』 (3/5)與中央地質調查所『大台北地區特殊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 第二期』均同時有光達測量,應建立共享管道,以避免資源重 複浪費。 iii. 農委會之「資源科技發展綱要計畫」與水利署之「水再生利用 產業科技發展」主題相近,工作內容可再進行協調整合。 iv. 建築研究所之「都市及防災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與營建署

(14)

12 之「建立易致災地區安全建地劃設機制與準則」內容相近,需 要進行分工。 v. 地政司之「高經度及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後續計畫」與「測 繪科技發展計畫」部分技術開發內容重複,需要進行刪減。 vi. 中央氣象局之「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 統」與「防災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許多工作內容重複,需要大幅刪減。 vii. 經濟部水利署所提「海岸生態工法」 與交通部運研所所提「海 洋領域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 」,此二計畫似乎宜合作執 行,前者可善用後者之監測數據,後者研究人員亦可加入前者 之研究團隊以擴大研究成果。 6.建議應分割之計畫 A. 運輸研究所『海洋領域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中有八項子計 畫,其中子計畫一分為五個小計畫,子計畫四分為三個小計畫,子 計畫五分為四個小計畫,子計畫六分為三個小計畫,應依其計畫關 聯性予以分割以便於審查與管理。 B. 農委會「生物多樣性科技發展綱要計畫」與「建構全國生物物種多 樣性指標系統」,兩者上位政策目標有相關,然實質工作內容亦不 相同,宜維持分立計畫,加強兩造間資訊的交流與互換。 7.政策缺口 A. 加強水源保護與集水區管理: i. 進行水質監測與評估計畫,污染物依其重要性與急迫性訂出優 先順序;並訂出管制PCAs 的優先順序。 ii. 降低非點源污染;在水源保護區內,特別加強國土保育政策與 最佳管理操作(BMP)之落實。 iii. 在最易遭受破壞的水源系統(如石門水庫、大甲溪與高屏溪流 域),進行案例系統性探討研究。 B. 供水系統安全評估 i. 評估自集水區至消費者之預防措施,建立可操作控制之管理機

(15)

13 制,確保水量與水質的安全。 ii. 利用控制圖及趨勢分析等工具評估數據,確認趨勢及潛在問 題,以及突發事件之預防措施。 iii. 確立危害性鑑定及風險評估之方法,評估各危害物質及不確定 性之危害性事故的主要來源,並考量降低不確定性之行動。 C.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訂定原則,在減量目標以“Top down"訂定方 式尚未有共識前,建議以“Bottom up"的方式建立各部門可行之 減量目標,並評估其相關措施之成本效益。 D. 強化溫室氣體之管理機制 i. 依據「溫室氣體減量法」管理範疇要點,提出配套管理機制, 包括:能源查核機制、溫室氣體盤查及自願性減量等。 ii. 建立標準盤查模式與程序,及共同的本土化排放係數,落實全 面盤查,確認基準量化資訊。 E. 原有之防災國家型計畫已消失,應建立上位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計 畫,再請各部會配合上位計畫之需求,依機關業務執掌需要提出個 別的相關計畫,如: i. 內政部消防署所提「強化災害防救體系與落實運作計畫」 ii. 內政部建研所所提「都市及建築防災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 畫」、「建築防火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iii. 勞委會所提「職場減災策略研究」 iv. 環保署所提「地區毒化物災害潛勢分析與評估」、「災後地面水 體汙染物強度及應響評估」 v.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提「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 「地質敏感區災害潛勢評估與監測」、「斷層活動性觀測研究— 第一階段」 vi. 經濟部水利署所提「強化水旱災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 「地震前後地下水異常變化偵測與防災工程應用」、「大台北地 區特殊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第二期」 vii. 經濟部礦務局所提「礦場國土保育及防災體系建置」

(16)

14 viii.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所提「氣象領域氣象方防災科技研究發展中 程綱要計畫」、「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 統」、「防災強地動觀測第三期—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ix. 交通部運研所所提「防災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中央 氣象局「防災強地動觀測第三期—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x. 內政部營建署所提「建立易致災地區安全建地劃設機制與準 則」 xi. 農委會所提「坡地防災暨警戒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F. 上項計畫建議中央災防會報與防災科技中心應負起繼續協調整 合,並完成上位計畫防災科技發展之路徑圖。這些計畫目標及執行 方法之敘述理應明確釐清計畫間彼此之異同,以免有計畫重覆投資 之虞,並應呼應整體政策目標及政策內涵。 G. 政策缺口應由國科會專責整理所有政策依據項目,與提出計畫的政 策依據項目比較,就可以一目了然,審查人無從全部了解。所有的 科技政策依據就是科技發展的政策需求,依照這些需求,建立上位 的科技研發計畫執行路徑整合計畫架構,再檢視各部會署所提出之 領域配合計畫是否齊全完整,以滿足政策需求的需要。 H. 如政策執行出現缺口,國科會應提出需求,要求相關部會修正或加入 提出計畫。

伍、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議

一、地球環境科技群組計畫整體重點評述 A. 效益面向建議在經濟與社會面向之外,增加「環境安全」之面向, 以趨更加完整。 B. 各部會署之短、中、長期科技發展目標,與科技計畫緊密鏈結,但 績效指標尚須更明確具體。 C. 與部會署充分溝通後之專家意見,應確實落實於計畫內容執行階 段,並作為來年審議作業之重要參考。

(17)

15 D. 整體計畫可區分為具前瞻性、發展成熟以及技術成果推廣等 3 領 域,並以科技發展路徑圖說明其上、中、下游之關係;指標參考值 宜以成長趨勢方式呈現,才可明確評估計畫執行之具體成效。 E. 建議各部會署檢視其科技計畫之預期效益及目標產出,不應僅用於 技術研發部分,理應考量其在經濟、社會與環境等非技術類型之效 益呈現,以突顯計畫投資之效益。 F. 請部會署參考委員意見修正計畫書內容,以充分反映該領域的 SWOT 分析。 G. 本群組未來可以在部會署規劃階段,增強與部會署的共同溝通研 商,歸納科技計畫之發展重點,例如:環境安全與舒適(防災與保 護)、水資源管理與利用、溫室氣體減量等,進一步強化整合國家 科技計畫的大方向與目標,研訂發展策略,並訂定合理指標,共同 整合規劃再交由各部會署分工執行。 H. 本審查作業機制之設計,可見具有整合與強化管理之效果,建議國 科會應繼續研討,改善作業細節,強化規劃的比重,並加強部會署 科技計畫負責同仁之規劃工作成果與個人績效管考與獎懲連結,以 擴大計畫投資效益。 二、本群組計畫的重點執行建議—各部會署科技研究發展通案建議 A. 水資源: i. 應由經濟部水利署主導,與上、下游單位相關計畫目標與研究 成果做完整密切的鏈結,鏈結綜效可做為部會署施政之主要績 效指標。 ii. 鼓勵水利署在「治水、防洪」之科技施政目標外,應多加強與 「水質研究」之連結。 B. 工業用水 i. 請經濟部加強連結有關工業用水之供應與需求之主管單位,如 自來水公司、水利署以及工業局,充分分工整合,以有效管理 水資源。 ii. 請經濟部與環保署在此議題上規劃跨部會溝通合作機制。

(18)

16 C. 坡地防災與遙測技術應用: i. 為整合各部會所提技術面及應用面之相關計畫,請相關專責單 位如「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經由「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授權召集計畫相關單位參與溝通協調規劃,使供給面與需求面 密切配合,並加強列管集中資源以發揮最大效益。 ii. 技術面整合,執行面可由不同執行單位分別進行研究,評估成 果之可行性後推廣應用,以降低研發風險。 iii. 與經建會、內政部與環保署等部會署已建置之 GIS 系統配合 iv. 經濟部所推動之無線射頻 RFID,與坡地防災計畫相關者應納 入本議題。 D. 溫室減量: i. 配合立法應由專責機構進行跨群組、跨部會之計畫盤點與整體 規劃。 ii. 運輸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佔整體總排放溫室氣體很大的比 例,如何減量應請有關部會署加強研究並溝通整合。 三、本群組計畫的重點執行建議—部會署科技研究發展整體建議 A. 工程會-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加強考量近年政府推動與工程相關之重大政策議題,如「綠建 築」、「智慧生活空間」及「防災科技」等,並於資料庫中加強 呈現,並清楚描繪各年度資訊系統之改進項目、與政策之鏈 結、以及主要績效指標。 B. 內政部-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古蹟暨歷史建築保存修復與活用中程綱要計畫(6/8)」,古蹟 建築相關工匠技術與知識,除了以培訓匠師傳承經驗外,也應 與工程會合作以數位化方式保存於資訊系統中。 C. 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河溪生態工法(2/2) 」名稱與內容不盡相符,請依審查意 見修正。 ii. 有關溫室氣體減量計畫之建議

(19)

17 1. 目標 220 萬噸/四年,太過於低估,恐難達到 2012 年到 期之京都協議書的要求。建議與環保署加強合作,提出更 積極的減量目標與因應對策。 2. 目標之呈現宜以現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基準,並以百分 比表達。 3. 建議與臨海工業區等現有工業區合作,輔導廠商進行溫 室氣體減量。 iii. 經濟部水利署之「水再生利用產業科技發展計畫」與環保署「飲 用水水源及水質標準中列管污染物篩選與監測計畫」,前者偏 重物理研究,後者偏重化學研究與篩選水質指標,兩者應無重 複,惟建議水利署加強供水水質研究,與環保署相關計畫密切 配合。 iv. 同意科技服務群組之建議,經濟部工業局「工業用水資源整合 推動計畫」(申請經費:20,000 千元)之分項計畫「加速產業 用水效率提升輔導」,併入經濟部水利署「水再生利用產業科 技發展計畫」(申請經費:160,000 千元)中執行,經費不再 增列。 D. 交通部-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宜有更大格局的科技發展規劃,如新科技、新觀念運用於五大 商港之營運、港市合一、生態防波堤、休憩型海岸保護開發等。 對於運輸部門因應溫室氣體減量之政策科技研發應有更積極 構想與企圖。 ii. 災害防救計畫預報能力之績效指標應包含預報後,民眾或相關 單位獲得訊息所需的時間,非僅僅以預報時間來衡量。 iii. 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中心與氣象局海象中心有許多重複的關 鍵技術發展,宜適度整合。 E. 農委會-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加強跨部會溝通及科技研發計畫目標與資源整合。 ii. 應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保護與管理,建議在相關法律立法完成

(20)

18 前,先訂定行政法規,於技術移轉合約中明訂罰則,以保護智 慧財產權。相關施行細節可參考經濟部高科技產業無形資產之 管理模式,或由繳納「行政院科發基金」之成果收入,提「強 化智慧財產權之管理」計畫進行數個月的短期研究。 iii. 「林業科技發展綱要計畫」,宜適度調整「基礎研究」、「最新 資訊科技」以及「森林資源利用」之經費比例。 iv. 分子牧場與複製動物等技術在農業生技國家型計畫中已發展 多年,宜加速與經濟部或衛生署跨部會合作,擴大計畫執行效 益。 v. 坡地防災所需之「遙測技術發展」於內政部及交通部等其他部 會所提之綱要計畫也有相同的內容,應適度整合避免資源重複 浪費。 vi. E 化、自動化等資訊電信科技並非農委會之專業研究領域,相 關計畫應與經濟部、交通部或行政院研考會合作發展。

陸、98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建議

一、本群組之定義與計畫分類相關整理 本研究建議環境科技群組之定義可用以下計畫之目的與主要績效指標說 明,計畫之目的在研究自然環境之基本現象及地球資源與能源運用等相關科學知 識與技術及環境之探索,以促進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營造生活環境之安全。此 外,地球環境科技相關之制度與規範訂定、人才培育及統計調查等計畫亦屬於本 群組之範疇。本群組計畫之主要績效指標為災害損失之減少、安全保障之提升、 永續生態之維護、永續環境之經營、能源效率之改善、綠色能源之開發、溫室氣 體之減量、永續資源之管理與基礎環境資料之建置等。 關於計畫之分類,建議以「科技應用與管理之目的」為區分,例如地球環境 (基礎設施建置、環境保育保護、災害預防整治、資源利用發展)、國防、醫療

(21)

19 衛生(生技製藥、食品安全、輻射生醫、臨床試驗及體系、職場安全)、農林漁 業(農業生技、產品安全)、通信資訊(RFID 等)、人才培育(產學合作、研發 人才、技術人才)等大項(須重新分類),可以明確掌握群組努力之目標,易於 建立科技路徑圖及指標設定,也較容易建立負責主導部會機關之行政組織。每一 計畫之工作內容所對應之績效面向,應包括:基礎研究(學術提升)、整合創新 (技術提升)、政策管理(效能提升)、環境架構(安全提升)、產業發展(經濟 提升)與服務推廣(品質提升)。 本群組將97 年地球環境科技群組之各申請計畫再細分為四個子群組(圖 2),子群組與相關內容分別為: 1.基礎設施建置—資料蒐集技術、區與空間建置、居住空間建置 2.環境保育保護—環境管理、汙染防治、環境保育 3.災害預防救治—災害防治、災害復原、災害監測 4.資源利用發展—綠色能源、水資源利用、資源再利用、資源監測與利用 各子群組相關經費之分配統計與詳細計畫分佈可參考圖2 至圖 6 與表 1 至 表5 所示。透過這些圖表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 97 年度基礎設施建置方面 有 13 個申請計畫,約佔整體經費的 15%,環境保育保護方面有 11 個申請計畫, 約佔整體經費的 22%,災害預防救治方面有 25 個申請計畫,約佔整體經費的 44 %,資源利用發展方面有 9 個申請計畫,約佔整體經費的 23%。如果就子群組 的次分類來看,災害防治相關計畫經費約佔 21%為最大,其次為災害監測計畫 經費約佔 16%。有一點值得注意的事,在能源相對匱乏與競合的現在,綠色能 源與水資源利用之計畫經費僅佔了 0.8%與 2.2%,這樣的經費配置,對台灣未來 能源研發的技術與應用層面,將會面對缺乏與世界先進國家抗衡的競爭力。

(22)

20 圖 2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之四個子群組 圖3 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經費分配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A. 基礎建設建置 B.環境保育保護 C. 災害預防救治 D. 資源利用發展

基礎建設建置

A1. 資料蒐集技術 A3. 居住空間建置 A2. 區域空間建置 金額(千元):111,879 比例:4.4% 金額(千元):159,981 比例:6.3% 金額(千元):100,492 比例:4.0% 金額(千元):372,352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14.65%

(23)

21 圖4 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經費分配 圖 5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經費分配

災害預防救治

C1. 災害防治 C3. 災害復原 C2. 災害監測 金額(千元):542,663 比例:21.3% 金額(千元):412,200 比例:16.2% 金額(千元):73,168 比例:2.9% 金額(千元):1,028,031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40.44%

環境保育保護

B1. 環境管理 B2. 污染防治 B3. 環境保育 金額(千元):115,434 比例:4.5% 金額(千元):302,545 比例:11.9% 金額(千元):129,145 比例:5.1% 金額(千元):547,124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21.52%

(24)

22 圖 6 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經費分配 表 1 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 次分類 3 鹿林山背景站測試採樣分析與國際合 作之參與及推動研究專案(3/4) 環保署 9 公共工程技術資料庫及應用系統之充 實強化與資訊化推動計畫(1/4) 工程會 21 高精度及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後續 計畫(3/5) 內政部 地政司 22 測繪科技發展計畫(3/5) 內政部 地政司 44 海象資訊 e 化服務系統之整合與應用 研究(1/4) 交通部 氣象局 A1 資料蒐集技術 11 市區道路及其附屬設施技術發展中程 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營建署 39 公路鋪面維護及補強技術之研究(1/2) 交通部 科顧室 40 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 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2/3) 交通部 氣象局 A2 區域空間建置 12 住宅整建關鍵技術研發計畫(2/4) 內政部 營建署 15 古蹟暨歷史建築保存修復與活用中程 內政部 建研所 A3 居住空間建置

資源利用發展

D1.綠色能源 D2.水資源利用 D3.資源再利用 D4. 資源監測與利用 金額(千元):292,217 比例:11.5% 金額(千元):20,000 比例:0.8% 金額(千元):56,200 比例:2.2% 金額(千元):225,961 比例:8.9% 金額(千元):594,378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23.38%

(25)

23 綱要計畫(6/8) 16 全人關懷建築科技計畫(1/4) 內政部 建研所 18 建築產業技術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建研所 20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建研所 表 2 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 次分類 4 飲用水水源及水質標準中列管污染物 篩選與監測計畫(2/3) 環保署 6 噪音、振動及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管制 技術研究(4/4) 環保署 7 環境檢測科技發展計畫(1/4) 環保署 51 核設施除役及廢棄物管理技術之發展 與應用(2/4) 原能會 B1 環境管理 2 地區毒化物災害潛勢分析與評估(2/2) 環保署 10 下水道工程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2/4) 內政部 營建署 24 產業低碳科技整合應用輔導計畫 經濟部 工業局 46 運輸部門能源科技研究發展三年期計 畫(2/3)—能源消耗與運輸規劃整合模 式構建與評估 交通部 運研所 B2 汙染防治 1 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領域計畫…溼 地生態工程組(3/4) 環保署 8 以微生物及蚯蚓發展石化污染土壤之 環境復育及生物檢測技術(1/1) 環保署 52 生物多樣性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B3 環境保育 表 3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 次分類 13 建立易致災地區安全建地劃設機制與準則 (1/3) 內政部 營建署 14 強化災害防救體系與落實運作計畫(2/4) 內政部 消防署 17 建築防火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建研所 19 都市及建築防災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2/4) 內政部 建研所 37 強化水旱災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2/4) 經濟部 水利署 C1 災害防治

(26)

24 38 礦場國土保育及防災體系建置 經濟部 礦務局 42 氣象領域氣象防災科技研究發展中程綱要 計畫 交通部 氣象局 43 氣象領域氣象科技研究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交通部 氣象局 47 防災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2/4) 交通部 運研所 48 海洋領域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4/4) 交通部 運研所 54 坡地防災暨警戒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58 職場減災策略研究 勞委會 26 地質敏感區災害潛勢評估與監測 (2/4) 經濟部 地調所 27 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2/4) 經濟部 地調所 28 大台北地區特殊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第二 期(1/4) 經濟部 地調所 29 地質環境與資源動態監測計畫—福爾摩沙 衛星二號影像應用 (4/4) 經濟部 地調所 31 斷層活動性觀測研究─第一階段(4/4) 經濟部 地調所 34 地震前後地下水文異常變化偵測與防災工 程應用(3/4) 經濟部 水利署 41 防災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 警報系統 交通部 氣象局 45 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 系統 交通部 氣象局 C2 災害監測 23 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計畫(4/4) 教育部 35 河溪生態工法(2/2) 經濟部 水利署 36 海岸生態工法研究 經濟部 水利署 49 道路生態工程-生態工程前瞻技術研究開發 計畫(2/4) 交通部 公路總局 53 生態工法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C3 災害復原 表 4 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 次分類 50 原能會與國科會科技學術合作研究 計畫 原能會 D1 綠色資源 33 水資源保育與管理科技(9/10) 經濟部 水利署 30 臺灣山區地下水資源調查研究先期 計畫(2/2) 經濟部 地調所 D2 水資源利用 5 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暨附加價值提昇 環保署 D3 資源再利用

(27)

25 研究(4/4) 32 水再生利用產業科技發展計畫(2/5) 經濟部 水利署 56 環保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25 台灣西南海域新興能源-天然氣水合 物資源調查與評估 (1/4) 經濟部 地調所 57 林業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55 資源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D4 資源監測與利用 表5 各子群組計畫經費各類別之投入比例分類統計 Sum (1,000 NTD) % Sub-Sum Sub-% All 2,541,885 100% A1 資料蒐集技術 111,879 4.4% A2 區域空間建置 159,981 6.3% A.基礎設施建置 372,352 14.65% A3 居住空間建置 100,492 4.0% B1 環境管理 115,434 4.5% B2 污染防制 129,145 5.1% B.環境保育保護 547,124 21.52% B3 環境保育 302,545 11.9% C1 災害防治 542,663 21.3% C2 災害監測 412,200 16.2% C.災害預防救治 1,028,031 40.44% C3 災害復原 73,168 2.9% D1 綠色能源 20,000 0.8% D2 水資源利用 56,200 2.2% D3 資源再利用 225,961 8.9% D.資源利用發展 594,378 23.38% D4 資源監測與利用 292,217 11.5% 二、我國政府科技計畫分類之建議 本研究參考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NISTEP)在 2005 年所做的第八次前瞻調查 報告(相關細節請參閱附錄一),嘗試以先進國家之科技計畫分類方式,引用至 我國 97 年科技計畫分類,並與現行科技計畫分類比較,最後提出群組分類目的 與相關建議。 NISTEP 將研究的體系分為三個層級,由廣而深分為 Field-Area-Topic,由圖 7 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三者間之關係。

(28)

26

Field

Area A

Area B

Area C

Topic

圖7 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NISTEP) 科技計畫群組分類 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NISTEP)在 2005 年所做的第八次前瞻調查報告包含 十三個專業領域(fields)轄下包含了 130 個子領域(areas),共計 858 個計畫項目 (topics),完整建構出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藍圖(表 6)。而為了簡化日本 NISTEP 的分類,我們將上述的 13 個專業領域,精煉轉換為六大群組分類,分 別是 1. 生命科技、2. 環境科技、3. 資通電子、4.製造與材料(機械、航太、紡 織、化工與材料)、5. 產業科技服務與 6. 社會與生活,如與我國 97 年科技計 畫審議作業規劃之群組分類相比,除了部分群組名稱建議修改外,同時建議將 產業科技群組再區分為資通電子群組與製造與材料(機械、航太、紡織、化工 與材料)群組,詳細相關研究主題內容可參考表 7。 表6 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十三個專業領域(fields) 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

健康醫療照護與福利 Health, Medical Care, and Welfare

農林漁科技與食品科學 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eries, and Foods 能源與科技 Energy and Resources

環境 Environment 尖端環境科技 Frontier

資訊與通訊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電子元件 Electronics

奈米與材料科技 Nan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製造科技 Manufacturing

(29)

27 工業基礎建設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社會安全科技 Social Technology 社會基礎建設 Social Infrastructure 表 7 群組分配與其相關研究主題內容 修正前舊有群組分配 修正後新群組分配 (非與舊有的群組有 相對關係) 日本 NISTEP 之分類 生命科技 生命科技 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 健康、醫療照護及福利 Health, Medical Care, and Welfare

農林漁科技與食品科學 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eries, and Foods

地球環境科技 環境科技

能源與資源 Energy and Resources 環境 Environment 尖端環境科技 Frontier 資通電子 資訊與通信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電子元件 Electronics 產業科技 製造與材料 奈米科技與材料 Nan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製造科技 Manufacturing 產業服務 產業科技服務 工業基礎建設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科技政策 社會與生活 社會安全科技 Social Technology 社會基礎建設 Social Infrastructure 三、焦點議題之芻擬 表8 為國科會依據 97 年度所有的申請計畫,依據群組分類所整理的 24 個 焦點議題。承上節建議之科技計畫群組新分類,本研究嘗試將各申請計畫與各群 組之焦點議題做一簡單整理,並利用焦點議題將各群組之間做一個橫向的串連, 表9 為本研究將 34 個焦點議題與各群組做一相關連結的成果(另外多出之 10 個焦點議題是本研究重先檢視所有的申請計畫,認為需要增加之焦點議題),由 該表可以發現,除焦點議題更為明確之外,同時群組與群組之間更能交互聯繫。

(30)

28 表 8 群組計畫焦點議題 群組 焦點議題 生命科技群組 Bio Bank、食品安全、醫藥衛生(一般)、臨床試 驗研究、結核病、腎臟病、勞工健康 地環境科技群組 節能低碳科技、生態工法、資源利用、災害防治、 綠建築、永續環境 產業科技群組 RFID、節能/新能源、智慧車輛/智慧運輸、生技 醫藥產業、數位生活與智慧空間、健康照護 科技服務群組 產業人力培育、產學合作、RFID、智慧生活空間、 數位內容 科技政策研究群組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人才培訓

(31)
(32)

30 表 9 各群組與各焦點議題相關分析表 生命科技 環境科技 資通電子 製造與材料 產業科技服務 社會與生活 焦點議題 代碼 核心要點 Bio Bank AA 生物資料蒐集 生物資料庫銀行建置 生物資料銀行產業服 務 生物資料庫銀行的普 及運用 食品安全 AB 食品檢驗科技 食品產業科技服務 食品產出後續服務 醫藥衛生 AC 醫學、藥品與公共衛 生的技術提升 醫學、藥品與公共衛生 的應用 臨床試驗研究 AD 醫學臨床試驗研究 技術 醫學臨床試驗研究成 果應用 結核病 AE 結核病探查與預防 技術 結核病防治系統 腎臟病 AF 腎臟病探查與預防 技術 腎臟病防治系統 勞工健康 AG 勞工健康檢驗技術 勞工健康服務系統 生技醫藥產業 AH 生技醫藥科技研發 生技醫藥產業服務 生技醫藥產業的推廣 人才培訓 AI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 培育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 培育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培育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培育 產學合作 AJ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 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 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科技產業政策 與制度規劃 AK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 度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 度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 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 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 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 規劃

(33)

31 產業人力培育 AL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節能低碳科技 AM 溫室氣體減量技術/ 綠色能源科技開發 產業節能科技服務 有效節能政策實踐 生態工法 AN 生態工法理論技術/ 監測生態環境系統 生態工法社會實踐 資源利用 AO 資源利用與生態平 衡 資源再利用技術 資源再利用教育 災害防治 AP 災害防治科技技術/ 災害防治監測系統 災害防治教育 綠建築 AQ 建築材料精進技術/ 建築本體與環境評 估系統之建立 綠建築的推廣與普及 永續環境 AR 永續環境科技之發 展 永續環境的推廣與實 踐 RFID AS 無線射頻辨識的生 命科技應用 無線射頻辨識的環 境應用 無線射頻辨識的資通應 用 無線射頻辨識的製材應 用 無線射頻辨識產業服 務 無線射頻辨識的社會 應用 節能/新能源 AT 新能源開發技術 新能源產業工業服務 新能源應用的推廣與 普及 數位生活與智 慧空間 AU 住宅本體結構與資通信 產品的結合 數位生活與智慧空間 的推廣與普及 智慧車輛/智 慧運輸 AV 電子通訊設備儀器與交 通號誌道路系統之整合 智慧型運輸系統產業 服務 智慧型運輸系統的推 廣與普及

(34)

32 /電子通訊設備儀器與 車輛研發技術之嵌合 AW 資料數位化科技 數位資料庫應用 AX 資訊應用軟體研發 產業 E 化服務 縮小數位落差 數位內容 AY 資訊周邊硬體研發 資訊周邊硬體應用 健康照護 AZ 資通信設備與醫療系統 的整合/資訊與通信技 術提升 健康照護品質的提升 優質傳統產業 BA 生命科技優質傳統 產業技術開發 環境科技優質傳統 產業技術開發 優質傳統產業技術開發 優質傳統產業服務 優質傳統產業加值 奈米科技 BB 奈米的生命科技應 用 奈米的環境科技應 用 奈米的資通應用 奈米材料及元件 奈米產業服務 奈米產業加值 晶片科技 BC 晶片的生命科技應 用 晶片的環境科技應 用 晶片的資通應用 晶片材料及元件 晶片產業服務 晶片產業加值 自動化科技 BD 自動化科技的生命 科技應用 自動化科技的環境 科技應用 自動化科技的資通應用 自動化科技開發 自動化科技產業服務 自動化產業加值 新穎材料 BE 新穎材料開發 新穎材料產業服務 新穎材料應用 優質生活 BF 優質生活生命科技 應用 優質生活環境科技 應用 優質生活資通應用 優質生活科技開發 優質生活科技應用 人文科學 BG 人文與科學應用 國際交流合作 BH 生命科技國際研發 合作與多邊交流 環境科技國際研發 合作與多邊交流 資訊與通信國際研發 合作與多邊交流 製造與材料國際研發 合作與多邊交流 產業國際合作 國際研發創新合作與 多邊交流

(35)

33 水資源永續利

(36)

34 四、計畫編碼之新設計 本研究為了配合新的群組分類與新的焦點議題,建議可以將申請計畫之編碼 重新設計,以下簡單說明: 年度 部會代碼 群組 重點編碼 XX XXXX XX XXXX

原編碼

建議編碼

高質化紡織品開發計畫(XX-XXXX-000000600040-BA-XXXX) 智慧型醫療電子產業推廣與輔導計畫(XX-XXXX-200020002040-AZ-XXXX) 台灣工業文物史料調查研究與徵集計畫(XX-XXXX-000000000099-BG-XXXX) 年度 部會代碼 群組 焦點議題(待確認) 重點編碼(待確認) XX XXXX XXXXXXXXXXXX XX XXXX 群組碼:依序每兩位數代表計畫在該群組所佔百分比(最高單一群組為99) 例如 表 10 為部分計畫之試編碼結果,由測試結果可以發現新編碼之優點: 1. 科技計畫內容可以焦點議題顯示其跨群組之特質。 2. 由新的群組編號能清楚顯示科技執行計畫在各該群組中所佔之比重。 3. 由焦點議題編號可明確定位科技計畫內容。 4. 可與『政策平台』之管理密切銜接,提昇工作效能。 表 10 既有部分計畫之群組與焦點議題試編碼 疫苗生根計畫 (7000000030-AC) 推動工業合作專案計畫 (0000005050-AJ) 材料產業科技發展與輔 導計畫(0000009010-AK) 製藥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6000000040-AC) 亞洲區域產業競爭研究及 政策規劃計畫 (0020202040-AK) 機械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003070-AK) 工業安全衛生輔導與推廣 計畫(5000000050-AG) 安全產業推動計畫 (0020202040-AK) 影像顯示產業發展推動 計畫(0000003070-AK) 生物技術工業發展與推廣 (7000000030-AH) 設計產業發展計畫 (0020202040-AK) 創業投資事業發展計畫 (1515151540-AK)

(37)

35 外國科技人才來台留學補 助計畫(2525252500-BH) 科技計畫策略規劃與管理 計畫(2020202020-AK) 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計畫(0000000099-BA) 產業專業人才發展推動計 畫(0030304000-AI) 電子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255025-AK) 航空工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404020-AK) 促進研發服務及應用發展 機制計畫 (2020202020-AJ) 機械零組件全球競爭力倍 增計畫(0000008020-AK) 食品工業技術輔導與推 廣計畫(2000000080-AK) 創新產學研發菁英培育計 畫(0020202040-AJ) 資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400060-AX) 醫療器材產業發展推動 計畫 (0000004060-AK) 表 10 既有部分計畫之群組與焦點議題試編碼(續) 群聚產業推動計畫 (0030304000-AK) 台灣工業文物史料調查研 究與徵集計畫 (0000000099-BG) 製造業電子化應用與推廣 計畫(0000500050-AY) 我國產業政策工具與環境 之研究(0000000099-AK) 運動休閒科技化服務創新 實驗計畫(0000000099-BF) 資訊應用服務產業發展計 畫(0000500050-AW) 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發展推 動計畫(0000404020-BD) 運輸工具產業發展推動計 畫(0000400060-AV) 智慧型醫療電子產業推廣 與輔導計畫 (3000300040-AZ) 產業人力培育發展計畫 (0030303010-AL) 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 畫(0000800020-BE) 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 畫(2020202020-BA) 產業低碳科技整合應用輔 導計畫(0060000040-AM) 平面顯示器設備及材料自 製率倍增計畫 (0000990000-AY) 紡織聚落產業產值成長計 畫(0000006040-BA) 工業用水資源整合推動計 畫(0030000070-AM) 提升資訊軟體品質(CMMI) 計畫(0000600040-AX) 高質化紡織品開發計畫 (0000006040-BA)

(38)

36 再生能源設備產業推動計 畫(0000006040-AO) 網路多媒體產業發展推動 計畫(0000600040-AX) 化工產業技術升級中程綱 要計畫(0000008020-BA) 產業永續發展規劃與環保 輔導推廣計畫 (0040000060-AR) 數位內容學院計畫 (0000500050-AW) 工業園區創新環境改造計 畫(0000000099-AR) 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畫 (0000600040-AX) 表 10 既有部分計畫之群組與焦點議題試編碼(續) 計畫名稱 主辦單位 建議編號 藥物開發研究計畫 990000000000-AC 臨床試驗與轉譯醫學中程綱要計畫 990000000000-AD 奈米醫學科技研究計畫 800000200000-BB 基因改造食品安全評估環境建置計畫 700000000030-AB 醫藥衛生健康服務應用研究 600000000040-AC 綠色奈米科技之推動計畫 環保署 000099000000-BB 資通訊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000099000000-AL 前瞻晶片系統設計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000099000000-BA-AI 奈米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000099000000-BB-AL 拓展『臺灣自然史』數位典藏知識庫計畫 000040000060-AW 臺灣研究核心資源數位化計畫(國圖) 000020000080-AW 華語文教師之數位學習人才訓練 000050000050-AL 數位人才培育與學習子計畫 000000000099-AL 高中職資訊融入教學教材發展與評估計畫 000050000050-AX 發展大專校院數位學習課程子計畫 000050000050-AI 數位典藏內容融入教學子計畫 000020000080-AW 數位教育與網路學習計畫 000020000080-AX 發展電信領域關鍵技術綱要計畫 000099000000-AK 發展晶片關鍵技術及設計驗證綱要計畫 000099000000-BA 奈米產業技術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000099000000-BB 奈米材料及元件系統技術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000099000000-BB 新藥臨床前研發綱要計畫書 990000000000-AC 診療用生物標記開發綱要計畫書 990000000000-AD 數位學習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子計畫 000060004000-AX 寬頻暨無線通訊發展推動計畫 000099000000-AK 晶片系統產業發展計畫 000099000000-BC 奈米技術產業化推動計畫 000099000000-BB 台灣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之推動計畫 700000003000-AH 數位學習產業推動計畫 000000009900-AX 華語文數位學習產業推動計畫 000000009900-AX 次世代資通訊國際標準技術分析及參與制定計畫 000099000000-AK 奈米技術計量標準計畫 000099000000-BB 衛生署 教育部 經濟部 技術處 經濟部 工業局 經濟部 標準檢驗局

(39)

37 表 10 既有部分計畫之群組與焦點議題試編碼(續) 電信技術研究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000080002000-AK 晶片系統技術研究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000060400000-BC 奈米學術卓越暨核心設施分項計畫 000000990000-BB 農業生技策略性基礎研究暨產業先導開發與環境建構計畫 502000003000-AH 整合型生技製藥研發中程綱要計畫 990000000000-AC 基因體醫學基礎研究暨核心設施中程綱要計畫 990000000000-AD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計畫-總計畫 000060002020-AW 台灣大學深化台灣研究核心典藏數位化計畫 000030003040-AW 近百年來珍藏史料(1895-1998)數位化計畫 000020000080-AW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總計畫 000020000080-AW 數位核心平台與營運計畫-總計畫 000070000030-AX 數位學習政策與分析及配套措施 000030000070-AX+AK 核能技術在奈米科技之發展與應用 原能會 008000002000-BB 農業關鍵性生物技術研發綱要計畫書 農委會 990000000000-AH 奈米微粒職場安全健康 勞委會 006000000040-BB 數位台灣客家庄 000030000070-AW 全球華人之客家語言文化數位學習 000030000070-AX 台灣產業經濟檔案數位典藏計畫 研考會 000030000070-AW 故宮精緻文物數位博物館知識庫建置計畫 000030000070-AW 館校合作數位學習社群網-數位典藏應用於華語文教學與文 化教育之研究與發展 000030000070-AX 總統文物多元精緻文化探索與深耕子計畫 000030000070-AW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數位化計畫(台灣文獻館) 000030000070-AW 臺灣電影數位典藏及推廣計畫 新聞局 000030000070-AW 藝文網路學習發展計畫 文建會 000030000070-AX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計畫 原民會 000030000070-AW 海外華人之華語文數位學習計畫 僑委會 000030000070-AX 推動公務人員數位學習計畫 人事行政局 000030000070-AX 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運作計畫 101010105010-AK 自由軟體暨嵌入式自由軟體學術研發應用計畫 000040000060-AX 數位技術研發計畫-總計畫 000060000040-AX 數位學習與典藏之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總計畫 000040004020-AX 語文數位教學計畫-總計畫 000030000070-AX 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之數位學習研究 000030000070-AX 數位典藏與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總計畫 000030000070-AX+AK 國科會 客委會 故宮 國史館 科發基金-跨部會屬

(40)

38 表 10 既有部分計畫之群組與焦點議題試編碼(續) 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輔導計畫 000000009900-AY 平面顯示器設備及材料自製率倍增計畫 000050500000-AY 運動休閒科技化服務創新實驗計畫 000000008020-AU 資訊應用服務產業發展計畫 000040006000-AX 電子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00009900-AK 再生能源設備產業推動計畫 004000006000-AO 產業專業人才發展推動計畫 101010106000-AI 亞洲區域產業競爭研究及政策規劃計畫 202020200020-AK 機械零組件全球競爭力倍增計畫 000000455500-AK 紡織聚落產業產值成長計畫 000000009900-BA 智慧型醫療電子產業推廣與輔導計畫 300040003000-BF 工業用水資源整合推動計畫 200000006020-AM 安全產業推動計畫 000000009900-AK 提升資訊軟體品質(CMMI)計畫 000000009900-AX 資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30007000-AK 化工產業技術升級中程綱要計畫 000000009900-BA 材料產業科技發展與輔導計畫 000000307000-AK 網路多媒體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00307000-AX 生物技術工業發展與推廣 000000009900-AH 影像顯示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00009900-AK 創業投資事業發展計畫 000000009900-AK 數位內容學院計畫 000000009900-AX 工業安全衛生輔導與推廣計畫 003000007000-AG 產業永續發展規劃與環保輔導推廣計畫 003000007000-AR 促進研發服務及應用發展機制計畫 000000009900-AJ 運輸工具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3000006010-AV 自由軟體產業推動計畫 000000009900-AX 設計產業發展計畫 000000009900-AK 機械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00307000-AK 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計畫 000000009900-AK 航空工業發展推動計畫 000000307000-AK 推動工業合作專案計畫 000000009900-AJ 製造業電子化應用與推廣計畫 000000307000-AW 食品工業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 800000002000-AK 高質化紡織品開發計畫 000000307000-BA 製藥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800000002000-AC 醫療器材產業發展推動計畫 800000002000-AK 群聚產業推動計畫 202020202000-AK 外國科技人才來台留學補助計畫 202020002020-AI 工業園區創新環境改造計畫 006000000040-AR 科技計畫策略規劃與管理計畫 202020200020-AK 台灣工業文物史料調查研究與徵集計畫 000000000099-BG 我國產業政策工具與環境之研究 000000005050-AK 經濟部 工業局

(41)

39 五、新群組分類與焦點議題縱橫之優點 1. 參考日本分類,結合國內外之分組優點,容易規劃科技發展路徑圖及設 定績效指標。 2. 可涵蓋目前國內所有的科技類別。 3. 新群組分類可呈現跨群組之分類,有利於落實科技計劃審議之精神。 4. 社會與民生群組之設立,可清楚科技計劃之應用,與落實政府之科技政 策。 5. 與先進國家之科技計劃比較,以瞭解國內近程、中長程政策或計劃缺 口。 6. 與編碼密切結合有利科技政策平台之管理效能(人才庫、資源分配等) 與科技計劃之定位。 7. 群組分類與焦點議題之矩陣分類架構,將來可以推廣至國家型計畫、學 術處科技計畫、國防計畫、科技計畫管理機關(構)之計畫,提升科技 管理效率。 六、建議事項 1. 審議方式:各部會署所屬之研究機關(例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經濟 部水利署水規所、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或相關財團法人機構(例如: 工研院、資策會…),其研究計畫提送至科技計畫審議時,應以該機關 (構)之整體計畫之管理績效為主。 2. 以焦點議題與政府科技政策進行類歸,找出可能的計畫缺口。 3. 以焦點議題與各部會署執行計畫分類,找出可能的政策缺口。

(42)

40

附錄一 日本科技計畫分類方式

一、日本科技政策決策機制 日本自明治維新的西化運動以來,科技發展賡續為重要的基本國策之一,從 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培育自主研發創新的能力,到科技技術轉移與發展,提升生 活質量與強化國內科技實力。1980 年代以前,日本的經濟一直持續性地穩定成 長,直到 1990 年代後,因泡沫經濟崩潰導致日本的科技政策因經濟與社會發展 所衍生問題,以及在固有科技政策體制因缺乏彈性失去競爭力而未及時搭上資訊 產業的經濟變革浪潮下,日本政府開始在科技政策決策機制的結構上有了實質性 的改變。換言之,日本政府開始著手進行內部結構性的改革—改造產業結構、就 業結構制度。 1990 年代,新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日本欲極力擺脫過去偏重技術開發, 而輕忽基礎研究的現象,係採取以技術創新的作為來適應全球化下知識經濟時代 的需要。其中,有兩大變革:「科學技術基本法」的制定以及綜合科學技術會議的 召開。1995 年,日本政府公布「科學技術基本法」,作為日後科技發展的基本路 線,此法第一條即開宗明義的訂下日本往後的科技政策:日本發展科技的目的, 是以謀求科學技術水準的提高,並且對經濟社會發展與國民福祉提供更大的貢 獻。「科學技術基本法」,是日本對於以科學技術創新立國的一把利刃,這項法案 的最大意義有二:第一,宣示廿一世紀日本的建國方針,發展全球最高水準的科 技,朝「科技創新立國」的方向發展。第二,這部基本法的精神可以說是日本政府 推定或制定科技發展的長期計畫,也同時確保科學技術發展的整體方向,不會因 為內閣人事的變動而衍生出政策轉變的問題,以具體數字成縣政府投資研發的長 期目標。日本科學技術基本法的最大特色,就是其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以預測未來 10 年作為標的的 5 年期計畫,並且提出五大推動研究發展的綜合性方針:1.推動

(43)

41 研究發展的基本方向、2.建構研究發展新的體系、3.建立理想的研究發展基礎、 4.激勵科學技術方面的學習與形成多數國民的共識、5.擴增政府的研究發展支 出。這也就是說,前瞻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日本政府科技政策最重要與關 鍵的戰略目標, 爾後,日本科技政策的決策機制與行政組織,也服膺了上述的實踐目標而進 行調整。圖一為日本主要科技計畫/科技政策相關機構的層級圖,「綜合科學技術 會議」成為日本科技政策最重要的諮詢機關與最高決策機構。「綜合科學技術會議 」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1.負責起草國家綜合性科學技術戰略;2.根據首相的要 求、調查、審議科學基本政策;3.負責科技經費、人才與資源的分配方針;4.推 動國家重要的研發計畫,以及向首相提出基本科技政策及相關事項之建議。綜合 科學技術會議的設立,具體地貫徹各部會對於科技政策與計畫執行的整合,屏除 了山頭林立的部門主義,得以完全實踐政府重要的科技政策與科技計畫。 二、日本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 自 1996-2000 年第一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以及 2001-2005 年第二期科學技 術基本計畫後,日本政府在 2006 年開始執行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該計畫 不同於以往的計畫內容,「第二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時代背景是泡沫經濟崩潰 後長期性的景氣低迷不振,因此該計畫的宗旨就在於如何持續地擴張政府的研發 投資與研究環境和機構的整備。然而,在社會大眾對這一系列的科學技術發展的 貢獻抱持著高度期待的同時,卻對這些科技產出衍生嚴重的陌生感與疏離感,認 為如此的科學技術並沒有實際的運用在社會大眾。因此,在 2005 年日本政府為 了強化評估這些科技計畫成果的落差,修正了日本科學技術總合會議所規範的政

府 投 資 研 發 評 估 綱 要 (National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Government-Funded

R&D)。日本在進行研發評估的著眼點有三點,首推必要性(necessity),像是科技

技術的重要性、創新、先端能力、發展潛力等;對社會經濟的重要性,知識經濟

(44)

42 國家利益的保障、政策落實與政府投資的正當性等。其次是研發執行的效能 (efficiency),包括組織規劃、目標管理、成本結構和研發的手段等。第三,則為 有效性(effectiveness),其中包含了衡量目標可行性、研究者的能力養成、研究結 果的產出與衍生效益、研發品質的提升與應用、人力資源培養等。故基於社會大 眾對科學技術發展的負面觀感,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其基本立場便奠基於 如何將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果歸還給社會與人民,並且不斷地致力於人才培育與知 識創新的無形價值上,而這也顯示出,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其計畫的透明 度與策略性上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回饋的精神,使得計畫成果的反饋獲得社會大眾 的支持,另一方面藉由制度的設計與改革,透過人才培育與競爭環境形成優質研 發深度,促進科技創新所需的積極投資。 三、日本前瞻計畫制定機制 前瞻技術被許多學者認定對於協助訂立國家發展策略、分配有限資源的優先 順序、以及增進溝通與協調等有所助益。從1970 年初開始,日本每隔四年就執 行一次前瞻調查,目前已完成第8 次前瞻調查。1995 年日本通過「科學與技術 基本法」,隨後每五年依照此法進行「日本科學與技術基礎計畫」,目前進行到第 三次。日本前瞻調查,前七次可歸類為技術前瞻(或稱為技術預測),而於2005 年完成的第八次則屬於「前瞻調查」。第八次前瞻調查過程當中,發現過去單純 的技術預測成果無法滿足多面向以及跨部會的全面性需求,日本政府於是開始強

調所謂全面性的前瞻調查(holistic foresight survey),擴增文獻的計量分析、情境

分析、社經需求分析方法,針對從基礎科學發展、技術演變及社會衝擊面等不同

面向的課題展開更全面性的調查,並且立法補足其科技法,在實際行動配合此法

的則是執行具有延續性的科學與技術基礎計畫。由此可見,日本不僅把前瞻調查

結果作為一種技術預測的發佈,也在前瞻研究成果的基礎下,立定相配可行之措

(45)

43

以求達成科技立國之目的。

日本第八次的前瞻調查共分為四個步驟:社會、經濟需求分析調查、學術論

文資料庫數據分析、情境分析、以及德爾非法的問卷調查。其中,文獻計量分析、

情境分析和德爾非法為研究方法的案例極多,日本政府首度在這些方法外,從社

會面以運用 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層級分析法及參與型調查程序來探

討科技對未來社會的衝擊,從事社會與經濟需求的調查。文獻計量分析、情境分 析和德爾非法皆從科學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方面著眼,以探求及預測未來科技的 發展,而社會經濟需求分析調查的目標,則是調查科技發展衝擊社會所引起的需 求,而這樣的分析調查,經由情境分析的連結與德爾非法的再扣合,提供相關的 資訊做為日本政府科技政策制定與計畫執行的依據。 以下為日本第八次的前瞻調查四個分析調查方式的細節。 (一)社會、經濟需求分析調查 (意見徵詢) 為了促進科學與技術實用的政策面,將社會與經濟的需求面和科學與技術加 以整合,運用以需求為目的的方式(need-oriented approach)進行調查與分析(研究 流程詳見圖一)。此項分析調查是由日本文部科學省轄下之技術政策研究所,以 及一民間財團法人機構—未來工學研究所,共同計畫團隊執行。另外由產、學界 組成「需求調查分科會」,目的在於分析過程中抽取、整理眾多需求項目,在參與 型調查程序中收集各方意見並檢討結果。 首先,以第七次技術預測調查中抽取的需求項目為基礎做為檢討標的,再度 思考以往可以追加或是彌補不足的項目。其次,從現有各種官方與行政法人已出 版的資料中,尋找能反映民眾觀點的需求,以及與民眾有關的現在、未來生活想 像或社會願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將以上兩種資料來源所挑出的需求項 目做進一步的比較,由此步驟發現必須追加的需求項目,與之和第七次技術預測 調查的需求項目結合重新整理,成為第八次調查的需求列表草案。列表的草案, 採用群集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以定量的方是將問題建立層級式架構,而判

(46)

44 定需求項目的重要性,則由民眾以及產業兩者的觀點切入。民眾的觀點是以 AHP 層級分析法,請民眾以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需求列表的層級結構進行需求的 重要性判斷。產業界則是透過訪談「需求調查分科會」的委員,以及「技術系分科 委員會」與知識分子而完成。 第八次前瞻調查研究,討論著科技對未來社會的衝擊,調查報告明確的定位 在輔助決策者訂定國家政策,期待落實投資重點化,並且反映技術使用者的觀點 和意見。

(47)

45 圖八 社會、經濟需求分析調查研究流程圖 基礎計畫討論 Discuss basic 觀點與議題連結 民眾與產業結合的 需求分析小組會議 確認需求 Identify needs 檢視報告、白皮書、 及其他社會資料庫 民眾、實業家 需求清單 Create needs list 團體以及組織需求

(利用群集分析法) 民眾、實業家

需求清單內容的重要性 Trial weighting of needs 網路調查, 使用AHP (見附錄一) 民眾 參與過程 Participatory process 專門小組討論 學者、民眾、經理人 需求總結 Summarize 學者、民眾、經理人 結論 未來挑戰 Conclusion Future 與S&T 有關的 需求 Associate needs with Trial 專家 Research

(48)

46 圖九 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調查研究流程圖 建立先驅研究的架構 Research front construction 萃取每一年每一個領域中前 1%的高引用文章,並且根據共 Research 以ESI 作為第一階 段的群集分類 研究領域的建構 Research area construction 根據跨領域共同引用的基 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萃取 Extraction of rapidly developing research area 包括一個以上的先驅研究,而 這些先驅研究的引用次數正 快速地成長 萃取的研究領域之內容 分析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extracted research areas 研究領域名稱 研究領域全貌 (由 S&T Foresight 專家意見 Opinions of 個別研究領域的文章清單 研究領域的繪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主辦單位:建國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

參、技術士技能檢定建築物室內設計乙級術 科試題.

1.建設安全優質雅緻、環保的學習環境:規劃學校整體建設及改善

十二、實施容積管制前已 取得建造執照之建 築工程,原建照核 發時建築基地都市 計畫未有應送都市 設計審議規定,惟 現擬依建築技術規

營建工程系 不限系科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不限系科 應用化學系 不限系科 環境工程與管理系 不限系科 工業設計系 不限系科. 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J28 廣亞學校財團法人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系學會 J29 美和學校財團法人美和科技大學 觀光系系學會 J30 環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餐飲廚藝系學會 J31

物理 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一、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二 B、選修科目物理(不含高三下學期) 化學 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一)

石虎的家保住了!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台中市太平區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變更 案,該案計畫擴建 20.3757 公頃、合計總球場面積將達 50 公頃,計畫要把球 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