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拒絕老化 傳統歌仔新創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拒絕老化 傳統歌仔新創意"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喀報第兩百零三期 社會議題 人物 樂評 書評 影評 即時新聞 文化現象 照片故事 心情故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大事記 交大頻道 記者群 其他刊物▼ 本期熱門排行 媒體歷屆廣告 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洪詩宸 ╱ 人物 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陳思寧 ╱ 照片故事 老驥伏櫪 馬躍八方 許翔 ╱ 人物 追本溯源 探究大地之聲 劉雨婕 ╱ 人物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張婷芳 ╱ 人物

拒絕老化

拒絕老化

傳統歌仔新創意

傳統歌仔新創意

2011-05-24 記者李庭蕙文

「我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對台灣人而言,聽這首耳熟能詳的曲調,立刻能聯想到傳統戲曲─

歌仔戲,可見音樂在歌仔戲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不過,歌仔戲曲調並非一層不變,透過不斷 的嘗試與變化,試圖吸引更多觀眾。一種從既有曲調上的編修,強調演出的精緻化;另一種「新 胡撇仔戲」則注重音樂的拼貼與多元。兩種路線絕不單是傳統的傳承,或純粹創新的發想,而是 傳統與創新激盪出的新思維。 回顧過去歌仔戲音樂發展,其實可以發現它的包容力極強,可謂一個大熔爐,也使得音樂形式的 演變與來源相當豐富多元。最初,歌仔戲以宜蘭當地的歌仔為基礎,像是四空仔(即七字調)、 雜念仔等,後來又受到小戲以及其他劇種例如北管、京劇的影響,為其音樂元素增色不少。 之後,在廣播與電視歌仔戲蓬勃之際,陸陸續續又有許多藝人創作各種曲目,甚至結合台灣本地 民謠、閩南與流行歌曲,形成富有本地特色的歌仔。而到了現代劇場時期,對於整體風格講究精 緻化,表演的服裝、燈光以及音樂的安排更加要求,劇團也會依據劇情所需,設計專屬的新編曲 調。 在廣播與電視歌仔戲蓬勃之際,陸陸續續有許多藝人創作各種曲目, 結合台灣本地民謠、閩南與流行歌曲。(圖片來源/youtube影片截圖)

精緻化表演

精緻化表演

動人但成本高

動人但成本高

不過,現代劇場舞台的歌仔戲音樂製作,與以往「廣納百川」的形式較不相同,增加許多細微的 考量。讓劇情步調與整體音樂安排能更加協調,從曲調的安歌,到音樂的變化與強弱等各方面, 讓舞台的人事物與音樂能恰如其分,並掌握的更加緊密。透過細部的著眼,使得歌仔藝術朝向更 為精緻的路線。

2008年唐美雲歌仔戲團《蝶谷殘夢》,為第一部率先結合大型西方管弦樂隊的歌仔戲,中西的結

合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曲調。《蝶谷殘夢》的音樂創作講究精緻,仔細推敲不同音樂風格的銜接 ,聽覺上是否合宜流暢。畢竟中西方合作,並不意味絕對的成功。在《蝶谷殘夢》中,音樂主題 分為傳統歌仔戲曲調,另以交響樂做為貫穿表演的配樂形式,猶如電影配樂般渲染整個場景的氣 氛,突顯人物心境的轉折與變化。此外,演唱的同時除了保留傳統國樂外,時而搭配一些音域較 低的西方樂器,如大提琴與小提琴,令原本耳熟能詳的歌仔曲調,變得別有一番風味,聲音表現 上更加圓潤、柔和。

推文推文推文推文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    

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

╱ 郭穎慈郭穎慈 本期共有十九篇稿 件。頭題〈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忠實刻劃一位科技新 貴勇敢出走,開設一間攝影風格咖 啡廳的歷程和堅持。 本期頭題王 本期頭題王 ╱╱ 洪詩宸洪詩宸 嗨,我是詩宸。 雖 然個子很小,但是很 好動,常常靜不下 來。 興趣是看各式 各樣的小說,和拿著相機四處拍, 四處旅行。 喜歡用相機紀錄下感 動,或值得紀念的人事物。 覺得 不論是風景還是人物,每個快門 的... 本期疾速王 本期疾速王 ╱╱ 吳建勳吳建勳 大家好,我是吳建 勳,淡水人,喜歡看 電影、聽音樂跟拍 照,嚮往無憂無慮的 生活。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蝶谷殘夢》音樂主題分為傳統歌仔戲曲調,另以交響樂做為貫穿表演的配樂形式,猶如電影配樂般渲染整個 場景的氣氛,突顯人物心境的轉折與變化。(影片來源/youtube) 然而即便目前也有許多歌仔戲劇團,企圖做類似的嘗試,但是在現今環境考量下,卻不得不屈服 於現實,而無法達到如此的目標。由於歌仔戲的觀眾群,遠不及其他大眾流行文化,小眾的觀眾 市場,使得劇團收入多半不豐厚。況且台灣歌仔戲團數量多,而政府補助經費有限,導致劇團間 競爭激烈,許多小型劇團難以嶄露頭角。

創意不設限

創意不設限

新胡撇仔顛覆傳統

新胡撇仔顛覆傳統

相較於較成本較高的精緻曲風,「新胡撇仔」則是另一種活潑的風格,從它的演進不難看出其另 類多元的歌仔可能性。新胡撇仔源於野台的胡撇仔戲(opera的音譯),在皇民化運動之下,傳 統戲曲都被迫「改良」演出,穿上和服,手持武士刀,改唱西洋流行歌,或是利用爵士樂伴奏等 。胡撇仔戲表演風格相當自由,融合了各種電視、電影、等流行娛樂,因此無論身段或是音樂的 要求,並未絕對遵循傳統模式,或是承載過多的包裹與束縛,甚至可說是在一片罵聲連連中成長 茁壯。直到近十年,胡撇仔戲才慢慢以正面或多元的戲路曲風重新受到重視。 當胡撇仔戲漸漸與小劇場交流互動,而逐漸延伸出新胡撇仔。不同於精緻路線,新胡撇仔的表演 更加充滿活力,各種音樂元素的拼貼使用,讓歌仔戲更為大膽、更具挑戰性。較著名的劇團如金 枝演社,演出過程中,演員會穿插演唱流行樂,甚至是布袋戲中著名的〈苦海女神龍〉。 此外,台灣春風歌劇團近年作品《威尼斯雙胞案》,亦是個新胡撇仔的例子。雖然爵士鼓、電子 琴等偏西洋樂器的置入,胡撇仔戲早已為了節省文武場費用而採用,但是《威尼斯雙胞案》的西 洋味更加濃郁,結合時下流行的搖滾、金屬元素,極具特色曲調配樂,打破一般人對於傳統歌仔 戲的想像,促成另一種有別以往的音樂力道。另外,音樂的內容物──歌詞也有很大的轉變,歌詞 不被桎梏在禮教之中,而是貼近年輕人的生活,運用人們日常的字句詞彙,如BL、宅男、googl

e等,縮短歌仔戲賞花賞月的飄渺,拉近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威尼斯雙胞案》結合時下流行的搖滾、金屬元素,極具特色曲調配樂, 促成有別於以往的歌仔力道。(影片來源/youtube)

當歌仔戲遇上流行樂

當歌仔戲遇上流行樂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Powered by

DODO v4.0

關於喀報聯絡我們

© 2007-2014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 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 活出自我「不留白」,小麥膚色的宣言。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資深配音員蔣篤慧,娓娓道來身為臺灣配音員 的酸甜苦辣。 近幾年,歌仔戲曲調與音樂的改良,除了歌仔戲工作者本身的推進,台灣流行樂創作者似乎也企 圖從歌仔戲中,找尋創作的素材。2008年似乎是最明顯的一年,蕭閎仁發行的專輯當中,自編自 唱一曲〈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MV裡運用不少歌仔戲的元素,都馬調當中最常聽見的「身騎 白馬」一段也被拉近流行樂。至於,同年還有星光班的徐佳瑩所唱的一首〈身騎白馬〉,同樣使 用同一段的歌仔曲調做為歌曲的焦點,整首曲子巧妙地將古調與電音融合,讓歌曲相當成功,在 當時也算是順勢帶動了歌仔戲的曝光。 對於流行樂的成功,不禁開始令人思考戲曲與時下流行樂之間的新關係。刻板印象時常將古板、 老派等觀念與歌仔戲做連結,但透過〈身騎白馬〉一曲,能看見歌仔戲與流行之間的可能性。〈 身騎白馬〉的製作人蘇通達,除了此曲之外,在其個人網站上也發表許多另類的電音歌仔戲。雖 然他曾在媒體上表示歌仔戲只是創作元素,但或許有一天歌仔戲能從這種創作元素中解脫,成為 創作的主體,讓電音歌仔戲成為新的另類歌仔戲。 蘇通達不僅有〈身騎白馬〉一曲, 還有其他以歌仔為元素,編製而成的音樂。(圖片來源/王牌音樂網) 歌仔戲是種包容力強的傳統戲曲,從發展歷程來看,不難看出歌仔戲總有一套與不同背景的流行 或通俗文化相結合方式。至今,歌仔戲仍不斷地演變,特別是曲調風格的轉化,蘊藏著許多創新 的可能性,從曲調與劇情間的細緻安排,或是新胡撇仔的音樂拼貼,甚至與流行文化的交融,都 能開啟歌仔戲的新構想,並藉此契機吸引更多歌仔戲的觀眾群。 ▲TOP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增加生活的新意;有人把碗盤碎片巧妙安排,變 成美麗的壁畫……。只要多留心生活事物,運用想 像力,你也會成為創意大師。.. 「歸納

 學門審議會評比全部之申請案,參考書面審查 意見、申請書內容及申請人近五年的表現及主 審學術判斷,經整體交叉評比後,由審議會共

正誤題 清單 口頭提問 攝影作品 歌唱 日記及日誌 配對 問卷 口頭訪問 美工展品 舞蹈表演 學習紀錄 多項選擇題 閱讀 說故事 電腦圖像 樂器演奏 作品選輯. 填充題 書評

三、參加「大專校院社團評選」之社團,應於完成線上報名後,上傳核章後之 社團評選報名表(附件 1-1)、社團組織章程、社團簡介文字資料、校內 社團評選紀錄等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所謂「意象」,即是用文字寫出可見、可感的事物,這個事物

Jonathan Gottschall ,《大腦會說故 事》(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為此問題提 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