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密的秩序:食物‧人─邱燕君膠彩創作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親密的秩序:食物‧人─邱燕君膠彩創作論述"

Copied!
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國畫組 碩士論論文. 指導教授:程代勒勒教授. 親密的秩序:食物•‧人―─邱燕君膠彩創作論論述 :. ‧. ―─. 研究生:邱燕君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零 二 年年 八 月.

(2) 謝誌 從大學開始到研究所,在這裡一待就是七年了,還記得當初是師大第一屆分 組招生,七年,是一段很珍貴的學習回憶。感謝七年內一切的人情事物,讓筆者 從不確定到確定,再到堅持。感謝一切遇見的緣分,陪伴走過藝術這條漫漫的道 路。從創作到論文是兩個不同階段的過程,創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自我質疑使 的作品進程速度緩慢,為了瞭解影像和繪畫性的關係而學攝影,為了多一些社會 經驗而邊在畫室打工邊畫圖,然而至今回過頭來看,仍然感謝過去那段自我探尋 的日子,雖辛苦卻快樂。並且感謝創作的過程中相對獨立又堅強的夥伴們,彼此 的關心與加油打氣和衷心的意見,使的創作的道路既孤獨卻溫暖。 然而不管是創作或是論文甚或展覽的事宜,沒有前人的足跡總是使人手足無 措,失去方向,在這裡感謝指導教授程代勒老師在創作及論文上給予很大的空間 與自由,讓筆者能盡情發揮,並且在論文中提點出缺點與方向,讓學生在茫茫學 術之海中有緒可循。老師每次指導後的歡樂餐聚,也使得老師和眾多研究生們像 個大家庭,研究所生活充滿溫馨,遍布歡笑。 感謝林昌德老師、李振明老師、林章湖老師在師大不遺餘力地推廣各種水墨 相關活動,並且時時關心學生們的學習近況,在課堂上或展覽中給予真切的意見 指導,領著我們在水墨創作的路途上前進,並鼓勵學生們向外界的發展。老師們 對學生的期許,是一份很大的力量。 感謝莊連東老師在作品雛形階段給予的各個意見及支持,有許多精闢的見解, 並且在水墨論壇的小論文上不吝惜地給各個學生指導意見,在畢業論文的書寫上 便有了以往之鑑,受益良多,可惜老師赴美國後較沒有機會繼續和老師請益,十 分感念。 感謝白適銘老師盡心盡力地從中國美術史及圖像學的思考脈絡上給予學生 的創作很多延伸的意見。以及黃智陽老師亦師亦友的關心鼓勵、加油打氣,同樣 給予創作許多寶貴的意見。每一次的談話都給予學生很大的鼓勵。 感謝蔡芷芬老師和陳瑞文老師在跨領域和哲學美學的學術知識上給予學生 不同的思考刺激,是很大的學習養分,很慶幸自己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領域。感謝 張貞雯老師、王怡然老師、林彥良老師讓我有機會接觸到膠彩這個迷人的媒材, 在水墨之外嘗試更多媒材表現的可能性。感謝邱玉晴老師和朱忠勇老師在高中為 我們打下良好的水墨基礎,使我們得以和師大結下長久緣分。 感謝天上的樹─敬愛的洪顯超老師,永遠難忘您眼中閃爍的精神,我們永遠 想念您。. I.

(3) 摘要 本研究以生活中的食物與人的關係作為探討對象,食物與人的關係是長久且 深遠的,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最早可以追溯至文明的起源。而日常生活中食物 與人更有不同層次的互動關係,從物質文化的角度來看,物質使我們在社會中與 他人產生聯繫,作為中介,得以分享彼此價值、活動與生活方式。聚焦於食物上, 則食物在不同場合,不同文化裡有著多重的意涵,並且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從文明的起源到飲食結構的變化中,探討食物在不同時空背後的意義。若關 照於繪畫中的食物,則將中國及歐美繪畫演變中的各種食物形象梳理出來。從早 期繪畫中的食物到二十世紀食物的意義演變,再到當代有關食物的繪畫討論,從 中找出自己的創作脈絡與歷史關係,最後透過梳理出自己的創作脈絡,找到作者 的創作定位。 經過上述的資料整理,作者試著透過對食物與聚餐的社會意義的論證,勾勒 出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並且透過繪畫,將食物與生命禮俗;情感堆疊與聚餐的 關聯經過美學的轉換展現出來,將人與食物、人與人之間不可見的那層「親密的 秩序」捕捉呈現。. 關鍵字:水墨膠彩 飲食文化 食物 繪畫 禮俗. II.

(4)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he lifelong and profound relationship that people have with food in their everyday life. From an anthropological point of view, such relationships can be traced as early as in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and, furthermore, in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eople have interactions with food on different le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 culture, food is the agency that connects us with other people in the society: In other words, it is the medium in which we share our sense of values, activities and lifestyle with each other. If we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is dietary interactions, then multiple implications of food start to reveal, in distinct occasions in different cultures,  how  food  is  inseparable  from  people’s  everyday  life.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ill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dietary habits, the significance of food in different space and time with its many distinctive meanings can be extracte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s of food in China and the West can be sketched by taking a closer look at the depiction of food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intings. Comparing food depicted in the early paintings with cultural studies of food in the modern time, I am able to realize my contextual relationship to the rich pictorial tradition of food in the history of paintings as well as the position of my own artistic practice within such tradition. Expanding the various researches aforementioned, I attempt to outline the way in which people feel about and behave towards food by referencing a discourse of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regarding to the type of food and the ritual of meals and, moreover, with my painting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kinds of emotions and the activities of meals in a ritualistic dimension will be rendered visible by means of 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ue Color painting, so that the relational and societal dialogues between food and people, and  the  “intimate  order”  within  human  beings  to  each  other  can  be  represented   and captured in my study.. Keywords: Ink, Glue color painting, dietary culture, food, painting, rituals. III.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第二章. 食物─人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三章. 食物作為視角的歷史觀 食物與文明的交互關係 物質文化中的食物. ………………………………………………06 ………………………………………………………07 ………………………………………………………10. 藝術表現上的食物意涵梳理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章. ………………………………………………………………01 ………………………………………………………………03 ………………………………………………………………04. 過往的食物繪畫及其意涵__中國繪畫為例 …………………….13 過往的食物繪畫及其意涵__歐美繪畫為例 …………………….18 當代食物意象創作梳理 ……………………………………………………24. 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虛實的存在 : 人與食物─選擇和被選擇的關係辯證 ……….31 食物作為一種權力 ………………………………………………………….32 造型成為一種秩序 ………………………………………………………….35 物的直觀與另類想像 …………………………………………………….37 重複、相交─生活中微小的共感經驗 ………………………..38. 第五章. 作品分析. …………………………………………………………………………………………40. 第六章. 結論. …………………………………………………………………………………………50. 參考文獻. …………………………………………………………………………………………52. IV.

(6) 圖次. 圖 1 食物備料的狀態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食物的熟成狀態 Willem Claesz Heda 《銀杯與生蠔》 油畫 1635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嘉祥南武山畫像石拓片 宴飲畫像磚 東漢 四川成都出土 傳胡瓖 金國 卓歇圖卷(局部) 絹本設色 33cmx 256cm 約 10 世紀 北京 故宮博物院. 圖7 圖8 圖9 圖 10 圖 11 圖 12 圖 13. 宴飲圖 唐墓壁畫 唐 周昉 宮樂圖 絹本設色 48.7x69.5cm 韓熙載夜宴圖 傳宋摹本 (局部) 28cmx335cm 故宮博物院 宋徽宗 文會圖(局部) 絹本 184.4cmx123.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 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局部) 24.8cmx5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徐渭 遊魚 鏡心紙本 鄭達甫 錦灰堆(局部). 圖 14 元 錢選 錦灰堆 27.2x119cm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 15 Lucas Cranach 亞當與夏娃 1526, oil on panel,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Gallery, Samuel Courtauld Trust 圖 16 Pieter Aertson 肉舖和出埃及記 布面油畫 1551 圖 17 Rembrandt van Rijn《 Slaugbtered Ox 》板面油畫 巴黎羅浮宮藝術博物館 圖 18 圖 19 圖 20 圖 22 圖 23 圖 24. 1655 Chaim Soutine 《 The Slaugbtered Ox 》布面油畫 1925 夏爾丹 《鳐魚》 布面油畫 1728 卡拉瓦喬《水果籃》布面油畫 46cmx64cm 1596 塞尚 《靜物》 81.2cmx100 cm 1622 Wayne Thiebaud Big Suckers 布面油畫 1971 Wayne Thiebaud 甜品櫃台 布面油畫 1963. 圖 25 圖 26 圖 27 圖 28 圖 29 圖 30 圖 31. Andy Warhol 《坎貝爾牌湯罐頭》噴畫及鉛筆畫 1962 李津《民以食為天組畫之三》 紙本彩墨 235×26cm 2008 李津《民以食為天》180 X 97CM 2006 李津《足食者》180 X 97CM 2006 雷子人 青空之四 紙本設色 49cmx76cm 2006 Carl Warner Foodscapes 攝影作品 Carl Warner Foodscapes 攝影作品. 圖 32 Nir Adar food stylist 2003 V.

(7) 圖 33 圖 34 圖 35 圖 36 圖 37. Sakir Gökçeba WM03 print 85x85cm 2007 Sakir Gökçeba A02 print 85x85cm 2007 Ryan Matthew Smith’s photograph Ryan Matthew Smith’s photograph 會田誠 《食用人造少女‧美味女孩》系列數位輸出 2001. 圖 38 圖 39 圖 40 圖 41 圖 42 圖 43. 會田誠《果汁機》壓克力 290×210.5cm 2001 會田誠《果汁機》局部 Robert Therrien 作品 Damien Hirst 作品 邱燕君 綠色食物宜養肝(局部) 邱燕君 黑色食物宜養腎(局部). 圖 44 圖 45 圖 46 圖 47 圖 48 圖 49 圖 50. 紅色食物對應於火的形象 綠色食物對應於樹木的形象 黃色食物對應土的形象 William Quiller Orchardson 利益婚姻 布面油畫 1883 黑色食物桌子的反透視 紅色食物的俯視視點 綠色食物的近距離視點. 圖 51 圖 52 圖 53 圖 54. Adriaen Coorte 蘆筍 版面油畫 1697 親密的秩序_相聚 01 紙本膠彩 120x120cm 2012 親密的秩序_相交 01 親密的秩序_重複 01. VI.

(8) 第一章 緒論. 前言. 看不見的秩序─選擇從何而來? 咖啡產地氣候異常,使得咖啡產量減少,咖啡豆都漲價了,其中阿拉比 卡的價格,漲了 25%,創下 34 年新高,抵擋不了這波漲勢,國內部分連鎖咖啡 店,一杯咖啡也要漲價 5 元,就連三合一的即溶咖啡也都宣佈漲價 10%左右。 2011 / 04 / 13 新聞 師大夜市茶類也漲了 5 元。 附近的早餐店漲了 10 塊。 人們生活在現代生活中,與物質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物質的經濟或文化演 變也影響著人的社會生活。過往的歷史中,人與物常常以主體與客體的角度來闡 釋,於是面臨使用物質時,人們常常認為是自己在做選擇,但是其實從另一個角 度來看,物質的選擇,及物本身所被賦予的意義構成了物質文化體系,並且也反 過來影響了人,人們真正選擇了什麼?很多時候,人們並不真的有很多選擇,很 多時候,或許人們其實是被選擇的。譬如寒冷的冬令宜進補,此時雞肉就比往常 更大量的出現在餐桌前;譬如喜慶的日子適合鮮艷的穿著,於是那場合總不缺乏 喜氣的大紅色。人們往往認為自己在做選擇,而是什麼促使人們有了這些的選 擇?.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前言裡,筆者提到了關於選擇的思考問題,對於近年來漸趨上漲的物價、 社會底層民生疾苦的畫面充斥在報章雜誌裡,許多人開始用各種方法採取應變之 道,各種教導如何改變消費行為,降低物質消費欲望的文章也應允而生。這些事 件促使筆者開始思考選擇的相關問題,以及人與物之間可能存在的各種關係。而 1.

(9) 在這樣的社會動盪之中,最直接與人生活相關的,就是每天看似平凡,卻總要面 臨的食物的選擇。 進食可以是生理上的需求,也可以是社會上的需求,當人與人透過進食為目 的聚集在一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便產生了,且往往比進食這件事更加重 要。對於「聚餐」這件事情,在筆者的生命經驗裡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三五好 友平日的「聚餐」,可以交換彼此的近況,了解彼此的生活,透過一次次相聚的 場合堆疊、交互著情感與社會關係。然而,在特定的生命禮俗規範下的「聚餐」, 則因為宗教習俗或道德倫理的因素,帶有不可避免地必要出席的性質,這樣的「不 可避免」,可以將原本熟悉而後變得陌生的人聯繫在一起,無論意願與否,為了 顯示自己的道德倫理合乎於社會期望,人們很難不受制於禮,此時,選擇並不完 全是出於個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內化於其所接受的精神信仰、社會規範與價值觀。 基於這些體會,筆者將影響自我生命歷程的重要經驗歸納於一種「親密的秩序」, 這樣的「秩序」可以是各種生命禮俗,可以是各種相聚的場合,可以是道德規範 或社會規律,也可以是昔人所說的無可名狀的緣分。 一、飲食文化結構作為一種「親密的秩序」─內省的創作動機 在身而為”人”的成長過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文化節慶,各種儀 式,不可避免的場合、例行事項,透過那些看似平凡的,瑣碎的事件,日復一日, 碰撞、堆疊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關係。筆者試圖透過畫面經營捕捉那些片刻, 將那些看似平凡的,反覆的日常提呈出來,筆者認為那便是使人們關係緊密的一 種「秩序」。而在生活中,飲食是人存在最基本的需要;是日常生活的必要行為 之一;是每天都會面臨的選擇。在不同文化與價值觀之下,飲食也以不同的樣貌 呈現,飲食原本可能只是最低限的維持生命的物質,但隨著文明發展,飲食文化 也漸趨多元複雜,食物也漸漸演化成各種社會角色,甚至成了另一種權力分配, 「進食」或者「聚餐」這件事情隨著時代演進,已乘載許多人類附加的、深層的 意義於其中。 二、備料時的視覺驚艷____外在的視覺刺激」 對於視覺上所欲呈現畫面,筆者的煮食生活影響了筆者對於食物的感官體驗, 研究所時開始了在外住宿的生活,嘗試著減少外食,開始自己料理三餐,以往對 於食物的印象,幾乎都是料理熟了以後,擺好盤的完整的樣子、準備讓人送入口 2.

(10) 中的樣子。直到自己親自下廚料理,從挑選食譜,到採買、水洗、切塊等備料的 過程,與將各種食物煮熟的過程中,體驗到火侯與時間的掌控、調味的多寡…… 等與身體的動作關聯著。這些身體與食材的交互過程所產生的化學變化,直到完 成擺盤,彷彿進入了一個以往從沒發現的世界,食物這個陌生的材料,在手裡經 過各種程序,變成最後自己熟悉的模樣,一個完成品,彷彿揭開了另一個創作的 世界,並且是具有時間與空間,五感並用的。這樣的感官經驗讓筆者對「食物」 的各種面貌產生興趣,從「生」的原初形態(如圖一)到「熟」的最後樣貌(如圖二), 經歷各種轉變,產生許多想像的畫面,也開始思考食物和人之間,在視覺語言上, 能以什麼樣貌被訴說出來。. 圖一. 食物備料的狀態. 圖二 食物的熟成狀態.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一、研究的學理部分: 關於理論與知識的部分,筆者從飲食文化找尋相關的資料,如從飲食角度所 探討的歷史書,從地理學角度所探討的食物發展、飲食人類學,或者社會學角度 下的飲食文化,然而筆者將重點放在與作品較相關的食與禮的部分,以及飲食文 化的幾個例證,並且參閱了相關的物質文化理論,以了解從當代理論角度下所思 考的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及觀看的方式。 二、食物繪畫脈絡概梳: 第三章則從文獻中梳理有關食物的繪畫,試圖理解過往食物繪畫的意涵,以 3.

(11) 了解自我的食物繪畫定位,大致區分為歐洲和近代美洲的食物繪畫、中國食物繪 畫和當代的食物意象創作。然而中國繪畫中的食物只有在宋代以前較顯著,之後 就鮮少見於繪畫上,歐洲國家食物繪畫則以靜物畫和市場畫的樣式呈現,直到二 十一世紀才獨立被作為繪畫表現。而當代藝術中有關食物的作品則有許多是在瀏 覽網路時所建,因這些作品的作者生活於當代,相關的文獻資料仍不充足,筆者 僅以自己的觀點將影響創作的幾位藝術家整理出來。 三、創作方法 在經過論文的整理和研究當中,筆者釐清了自己的作品有兩個不同的發展方 向,一是試著描繪聚餐背後的社會意義,一是純粹感性的抒發,呈現聚餐的情感 氛圍。創作方法上,筆者多在造型與構圖的布局下功夫,媒材表現上,則希望能 兼顧水墨和膠彩兩者不同的特性,期能發揮媒材本身的特質。創作觀念的轉化上 除了自己的創作動機,也參考了中國的五行、虛實陰陽等哲學觀,以將之轉化在 畫面上,形式上為了使「秩序感」能以視覺傳達出來,因此將生命禮俗場合中印 象深刻的裝飾性─重複、反覆等特質運用在作品中,期能將食物透過刻意的安排, 傳達出食物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看似平常卻重要的關係。.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物質文化:物質文化,又稱物件研究。在人類學的早期概念中,物質文化一 詞指的是人工製品,將之與非物質的所謂精神層面對立起來1,隨著人類學的發 展,今天在文化人類學中,物質文化主要探討的是物質與人類行為之間的互動, 亦即人類製作的「物」背後的文化意涵。2 二、拜物主義:拜物主義一詞,起源於法國學者德布羅斯(Charles de Brosses, 1709-1777)於 1706 年的論述中提到關於拜物宗教活動的描述,他用這一詞意只在 西非遊歷的旅行者記錄裡,有關於對無生命之物神祉的崇拜活動,而後在人類學 中泛意指某種東西受到了非理性的崇拜,而這非理性的崇拜經由慾望的取代,物 因此而擁有了社會價值。對某物的欲求和著迷的相對性特質,雖不是物質本身固 有的,但仍是其本質的一部分。對於該物能力的崇敬,可以補足其物質形式、顯 1. 王嵩山,《過去的未來:博物館中的人類學空間》,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頁 139 明清研究會「物質文化、日常生活與中國」之專題大綱(1999):中研院網站: http://www.sinica.edu.tw/ 4 2.

(12) 示其意義以及在文化當中如何被評價。3 三、勸世靜物畫:泛指十五到十七世紀的北方荷蘭靜物畫類型,早期的靜物附屬 於人物畫,通常用作陪襯物,用來影射及陪襯人物主角。宗教改革之後,新教的 教義不再歧視俗世的生活,並在世俗生活中貫徹制欲的主張。畫作中的靜物皆有 著象徵的意義,如:酒杯與煙斗代表感官享受的短暫,書、劍、笛代表人類才藝, 以及世俗事務的累贅於煩不勝煩,以及代表人類生命短暫的蠟燭、乾葫蘆與枯髏 頭。財富、權勢的俗世追求是空幻的,時鐘與沙漏象徵著時光的流逝等等意義。. 3. Tim Dent,《物質文化》,臺北:書林,2009,頁 8 5.

(13) 第二章 食物─人. 第一節 食物作為視角的歷史觀 古往今來,食物所發揮的作用不只是使人溫飽而已。它曾經扮演催化劑的角 色,引發社會轉變、工業發展、軍事衝突和經濟擴張。從史前時代至今,這些轉 變的故事構成了一篇含括整部人類史的故事。4然而過往從物質或食物的角度來 談論、梳理歷史的論述卻相對缺乏,直到近年,或許是各種糧食問題發生,加工 食品中的問題被揭露出來,或者農工業生產方式對自然環境的危害,使得人們開 始意識到各種與糧食、飲食相關的議題。在這一節裡,筆者提出與食物相關的一 些重大歷史或人類學觀點,然而由於食物的歷史演化如同藝術史或其他史觀一般, 內容廣博,宏大成書,非筆者所及,也非筆者所職,因此僅在這裡整理出與作品 相關的論述。 一、食物開啟了文明的詩篇 食物的第一個轉化性角色,是做為一切切文明的基礎。5 不論是從用火產生的聚集組織來看,或者將用火烹調─改變食物的造物能力 與黑猩猩作比較,幾乎所有談論飲食的討論,都不約而同認為用火是人類文明的 起點。食物自從被人類以火制熱,改變食物的本質狀態以更符合人體食用後,文 明就於焉展開了。 用火烹調堪稱有史來來最偉大的革新之一,這並非由於煮食可以讓食物產生變 化(有很多別的方法都都有這個功效)而是因為它改變了了社會。生的食物一旦被煮熟, 文化就從這時這裡裡開始。人們圍在營火旁吃東西,營火遂成為人們交流流、聚會的 地方,烹調不不光只是調理理食物的方法而已,社會從而以聚餐和確定的用餐時間為 中心,組織了了起來來。6 唯物史觀認為:人類文明是從征服自然的勞動開始,而人類最初的勞動就是 為了生存而謀取飲食,為了能滿足更好的生存條件,人類在謀取食物的勞動中, 也在不斷豐富自己認識自然的能力,從而創造出各門具體的科學文化。飲食就成 4 5 6. Felipe Fernandez-Armesto,《食物的歷史》,譯者:韓良憶,左岸文化 2005 年 12 月,頁 20 Tom Standage,《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臺北:2010,頁 10 同註 4,頁 21 6.

(14) 為人類文化起源的一種奠基性的活動。首先,人類交往的主要工具─中國文字的 產生,就是源於飲食活動, 《周易‧繁辭下》說: 「上古結繩而至,後世經人易之 以書契。」結繩文字主要是記食物的數量,如五隻羊就作五結,七頭羊就作七結。 7 接著第二個革命性的改變,是從狩獵採集到農耕,公元前七千到一萬年左右, 人類進入新石器文化時期,由於新石器與金屬工具的出現,導致人類歷史上第一 次社會大分工─游牧與農業的分離。 由於家庭勞勞動主次分工,導致以男系氏族為主體的對偶家庭形成和私有制起 源,進而導致階級與國家的產生。如果說說說狩獵獵採集族是朦朧時代,遊牧族是野蠻 時代,那麼農民族則正式進入到文明時代。8 熟食和農業都促使人的生存有了更多的保障,人與人透過烹飪和農業而更緊 密的聚集在一起。中國早期的藝術─陶紋也與食物有關,陶器的產生,主要是為 了烹飪穀物的需要。然而即使當時人們已經懂得如何用火及生產糧食,疾病及飢 餓仍然困擾著人們,因此人將對自然的迷惘寄託在對自然神靈的崇拜之中,陶上 的紋飾也應允而生,通過彩陶的各種紋飾以及許多原始石雕、壁畫,可以看到當 時原始巫術禮儀的活動樣貌和原始歌舞、動物圖騰崇拜的種種樣式,食物是神聖 的神靈的恩賜。 因此,考察一下原始飲食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乃是人們為生存所需,致力 尋找新的食物,擴大食糧來源,並隨之開發新的工藝方法。從生食到熟食,從狩 獵到農業都是很大的革命。原始時期,人們不病不死就是生存最重要的事情,所 有的飲食活動也都以此為最基本根基。9. 第二節 食物與文明的交互關係 美食家布希亞‧沙瓦杭(Brillat─Savarin)宣稱「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知道你 是什麼樣的人」,而這句著名的格言也引起心理學家與社會學家的興趣。對歷史 學家來說,飲食是時代的象徵,所以這句名言的第二句可以改為「我就知道你活 在哪個時代」,對於地理學家而言,飲食是引導出「我就知道你來自何處」的理 性方法。而對於那些在自家─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謂的領土紮根的社會族群而言, 飲食是他們身分認同的最好指標。10 一、食─禮─階級. 7. 姚偉鈞,〈從古籍探尋中國飲食文化的起源〉,《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十期,頁 27 陳蘇華,《人類飲食文化學》,上海:上海文化,2008,頁 18 9 同上註,頁 58 10 Jean-Robert Pitte,《美食世界地圖》,台北市:聯經,2012,前言,頁 4 7 8.

(15) 中華文化在最早的上古時期就奠基了許多有關民俗禮儀的活動,譬如禮食, 禮食起源於祭祀活動,是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的一種祭禮儀典,在中國古早的文 明裡,食與禮制是緊密相關的,因為生存的恐懼與對天地萬物的崇敬使得敬天地 的祭祀活動產生,而禮又與階級分化有關。原始社會是一個緩慢而漫長的發展過 程,龍山文化時期的父系氏族社會,進入了以殘酷的大規模戰爭、搶奪、殺戮為 基本特徵的前奴隸制社會。由於階級分化、奴隸主國家的建立,統治階層佔有了 大量剩餘財富(糧食),飲食文化逐漸被王室宮廷貴族所壟斷。11 古人的觀念念認為要生存就需脫離離競爭搶奪資源的狀狀況,以「貨力力辭讓」來來安 排分配之,此即禮禮之所由起也。覓食求生是古時最基本的問題,故禮禮亦起於會餐 分食之頃。12 中華文化裡,會餐分食代表著對彼此共生關係的共識,也聯繫著對方和彼此 的認同,以一種互利為目的,透過分食和盛宴,人民得以聚集起來,產生連結。 然而當糧食穩定產生,甚至可以累積後,階級也隨之產生了,並且在最初期可能 以分享的形式開始。Tom Standage 推論,當農業的定居型態產生,人不必再為了 最基本的生存而奔波遊走,則財富和地位的追求便成了演化的下一個目標。 從人人平等的村莊到分層的社會,這種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大人物」的 出現―─大人物贏得掌控餘糧糧和其他物品流流向的權力力,因而聚集一批依賴者或追隨 者。……藉由贈與禮禮物,他讓別人欠他人情,而後者必須在將來來回報以更更慷慨的 禮禮物。這些禮禮物多半以食物的形式出現。隨後,他將收到更更多回饋的食物,因而 能送給別人,以便便施予更更進一步的恩惠。13 我們在今天仍可以看到這樣的文化,聚餐分食在早期交流著生理上的保障, 和情感上的聯繫,進一步也可能是資源的交流與累積,漸漸形成權力。階級藉著 食物的積聚而自然產生,讓人們有了貴族與平民,富者與窮者的差別,最後更以 精神信仰讓財富與權力的不均得以正當化。中華文化中的禮儀與食的密切關係就 是很典型的例子,透過宗教信仰及禮儀產生的秩序,使得王權有了正當性得以安 頓民生。 在堯之世前,並不不知禮禮的概念念,也沒有所謂的祭祀,真正的禮禮還是用食獻祭 開始的,有了了祭祀,尊卑的秩序才得以確立立。當禮禮食形成以後,便便成為人們有等 級、有規則、有社會目的的集體聚餐活動,這種活動是政治的、倫倫理理的也是審美 的,人們席地而坐進餐,體現了了「天地鬼神神享於德,而人享於餚」的人文目標, 11 12 13. 陳蘇華,《人類飲食文化學》,上海:上海文化,2008,頁 58 龔鵬程《飲饌叢談》,台北:二魚文化,2009,頁 56 Tom Standage,《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臺北:2010,頁 66 8.

(16) 直至今天,飲食的宴席形式仍然是人類類社會活動中多種文化的載體。14 在這樣的社會意識形態作用下,產生了政治、倫理以及一切文化藝術的高級 飲食形式─禮食形式,禮食形式是一切禮制的開端,作為一種內在精神需求的外 在表現。中華民族就將飲食之事賦與社會學、美學以及倫理學的深刻含意,作為 王治的利器,將當時「美食」運用於國家禮典,獻祭於天地神鬼人,宣示統治者 階級的王權意志。直到現在我們仍保留的拜拜文化中,仍可以看到食物具有的儀 式性的意涵,用來和鬼神互通,以達到象徵的交換,求得社會秩序的穩定結構或 再度分配15。 中華文化一向是個多禮的國家,對於政府架構、社會組織及人民的生活等都 制定禮制,一個人從出生、入學、長大行冠禮、嫁娶、到伺奉公婆,以至於送往 迎來、贈送禮品,都有一定的禮儀規定。禮影響的巨大,成為歷代中國人生活起 居的準則,從先秦開始有許多民俗禮節,到了唐代漸漸完善16,一些形式與內容 甚至流傳至今,如元宵節吃湯圓以慶團結、中秋吃團圓飯,賞月酒……等。形成 富特色的食禮文化。除了節日也反映在生命禮俗中,如十八世紀台灣各地的病人 通常會請巫者治病,且以「米卦」17診疾;或者古早嬰兒滿月時要剃胎髮,並且 先用雞蛋、鴨蛋、石頭、古錢加上少許的蔥煮湯洗髮等。18 由以上可以推論出,原始部落中人由於飢餓與生存的困難,因此在對於進食 的不斷改造中促成了一次次重大的改革,而使得文明繼續演化。對作物的馴化產 生了可以定居的農業。而糧食的累積多寡產生了貧富差距,因而形成階級,階級 的產生使社會需要一種秩序以遵循,然而在對於飢餓的恐懼與對自然及神秘力量 的恐懼下產生的禮食,此時便成為雙面刃,可以安頓社會秩序,安撫人民的心理 需求,也成為統治者的一種手段,社會在禮的建制下有了尊卑與秩序,階級與禮 便成了一種互相而生的關係。若說階級的產生是人對財富地位追求的慾念(原生 本能)所致,則禮制(文明)的建構則是相對的社會需要。《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 推動世界文明發展》書中作者 Tom Standage 即為食物、階級與文明之間的關係下 了一段有趣的演繹: 剩餘糧糧食遽增的另一個後果,是貧富與強弱之分。這些區分不不可能出現在漁 獵獵―─採集的遊群中;而在人類類存在的絕大部分時間,這種社會結構一直是人類類的 特性。靠漁獵獵採集維生的人只擁有少數數財產,或根本沒有財產,但那並不不表示他 們很窮,只有當他們被拿來來與定居一地,因而可以累累積物資的農業社會成員相比. 14. 陳蘇華,《人類飲食文化學》,上海:上海文化,2008,頁 62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文化,2004,頁 21 16 同註 14,頁 84 17 村民患疾沒胃口時,先請飲甜粉湯,稍微痊癒則以一盞米泡九盞水煮食。米卦可分為對未來 的預測與對疾病的診斷兩種。林淑惠, 〈台灣方志所載禮儀與文化的詮釋〉 , 《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第十八期,頁 76 18 同註 14,頁 81 9 15.

(17) 時,它們的「貧窮」才顯現出來來。換句句話說說說,富裕與貧窮似乎是農業及其產物―─ 文明―─無可避免的後果。19 人們透過對食物(物質)掌控所建立出來的文明體系(如禮與階級)安頓了人民 的生活,使人民有所依循,也使自己活在自己所建造的秩序裡,這種人類與文明 的關係其實是互相依賴且牽制的,因此過往對於人為主體,物為客體的看法到了 近代有了不同的論述,從物的角度來省思人與物以及社會的狀態─物質文化的研 究漸漸發展出來。. 第三節 物質文化中的食物 在過往的生活或歷史上,大部分的觀點都是以人為主要的視角集結而成,身 為人,關心人的事情,由自身的角色出發討論是很理所當然的事,不過隨著人類 文明發展及時代演變,對各種事物的看法日新月異,人們開始出現了不同角度的 思考模式,不同的立場想像,在這裡,筆者試著追尋前人文獻的脈絡,討論物質 文化下人與食物可能的關係辯證,整理出影響創作內涵的相關知識背景。 一、物質文化─準社會關係 文化人類學中,物質文化主要探討的是物質與人類行為的互動,亦即人類製 作的「物」背後的文化意涵。20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其中一項因素就在於 人類能夠創造,能運用智慧製造器物,而產生與物共處的方式。人與物共處的方 式賦予物質更多層面的意涵,物質成為一個中介,產生價值、概念與情感,提供 了一個物質環境,使社會互動在此產生,而我們一旦身處於物質豐盈的世代,則 對社會的認識論就無法總是從自我作為主體來了解世界,對於物與人之間所可能 產生的交互作用,也是促使世界運行的某種方式之一。 我們藉由與物共存並使用它的方式,來來表現我們屬於這個社會一部分的事實, 物質文化使我們在社會中與他人產生聯聯繫,提供我們比使用語言或直接互動更更具 體且持久的方法,來來分享價值、活動與生活方式。然而物質文化絕對無法跟語言 或互動切切割開來來;物通常是談話主題或行行動焦點,能促使互動發生,或提供我們 一種和語言相當類類似的互動方法,因而具有中介作用。社會人與物質之間建立立一 種我們可以稱之為「準社會」關係的聯聯繫……就在這個與物的準社會關係中,個 人可以同時表現其社會身分,並體驗他們在社會中的位置。21 19 20 21. Tom Standage,《歷史大口吃─食物如何推動世界文明發展》,臺北:2010,頁 91 同註 3 Tim Dent,《物質文化》,臺北:書林,2009,頁 8 10.

(18) 在身處於與物質、訊息密不可分的社會中,物質文化已成為理解社會不可或 缺的一個部份,就如同無法把個人獨立於社會之外來理解一樣,我們也無法在一 個社會除去其物質文化的情況下,對其有所了解。 二、拜物主義 拜物主義這個術語,可以指對某物的欲求和著迷的相對性特質,這個特性雖 不是本身固有的,但仍是其本質的一部分。對於該物能力的崇敬,可以補足其物 質形式、顯示其意義以及在文化當中如何被評價。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生產價 值很低而物神價值很高的香水,而這些物神22(fetish)價值是經過一系列符號,藉 23. 由廣告、包裝、個人的贊同和推薦而被賦予在物體之上。 布希亞指出,如今的 任何東西在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中,都不能夠單獨被作為符號來解釋,或者是單獨 被作為商品來看待,而是具備了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和符號價值的一種複雜模式。 24.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提出十七世紀荷蘭繪畫傾向於表達出一個物體的 世界,所有畫中的靜物都被當作是一個只有相似性的物體而沒有本質,他認為「荷 蘭蘭畫家關心的不不是要釋放物的本質,相反地是要累累積外表的共鳴去呈現只有空氣 與外表的人的世界,而不不是形式或理理念念。」25 如果依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說法,那麼十七世紀荷蘭的靜物畫普遍 被認為是要表達物不具有基本形式和特質的概念,只要表達出物體被人利用的層 面。從荷蘭靜物畫中常見慣性表達食物被吃過或切開後的模樣、杯盤刀叉被隨意 放置等等的畫作中,可以明顯看到物被使用後的痕跡被細緻的描繪著,物以其自 身閃爍的外表似乎構築了一個屬於自己物的空間,但物與物之間的配置聯繫仍受 制於人的意志。加諸於物的裝飾性外表:銀器閃耀的光芒、水果令人垂涎的顏 色……等,凸顯了物世界的美好也顯現人利用物的意念(如圖 3)。26此後巴特對荷 蘭靜物畫的評論被認為是商品拜物的說法。 十七世紀的荷蘭社會經濟因為發達的緣故,對於奢侈品的需求也相對提高, 於是餐桌上大量出現顯現奢侈品味的靜物,越奢侈華美越可以符合買畫者希望顯 現經濟地位崇高的需求。饒有意味的是,餐桌上凌亂、無秩序的程度似乎也與欲. 22. 23 24. 25 26. 經由對物的崇敬或膜拜而賦予該物某些權力或能力,這個受崇拜之物本身,會影響其崇拜者 的生活,在這個過程裡,物表現了崇拜者賦予它的力量。 Tim Dent,《物質文化》,臺北:書林,2009,頁 77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夏螢譯,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9,頁 62 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物體世界》,陳志敏譯,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頁 107 關秀惠, 〈曖昧的拜物視線─論十七世紀荷蘭吃剩筵席靜物畫的拜物〉 , 《藝術論衡》 ,第八期, 頁 106 11.

(19) 展示的富裕水平成正比。27 於此可以看出,隨著社會及文化的演變,食物被觀看、被理解的角度也隨之 不同,然而隨著社會分工越複雜,消費體系更加精緻,食物被需要的程度也不同, 高收入者的飲食習慣並不滿足於溫飽,還考究環境、氣氛和文化,食物此時不只 是食物本身,還彰顯身分及階級。低收入者則是必要的養分攝取和補充。由收入 所帶來的階層分化在吃的品質上製造出來的差異,已逐漸累積,增大,並固定下 來,正如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說,”趣味的優越性不過是一種幻覺,他根源 於人們想進行等級區分的企圖”。對名車、香水、華服的喜愛,不過是對自己已 有消費身分的確認和炫耀。28那麼,食物所富含的不同的意涵反映在繪畫表現裡, 隨著歷史與知識文明的發展,也以多樣的面貌展開並且被審視著。. 圖 3 Willem Claesz Heda 《銀杯與生蠔》 油畫 1635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人們在對食物的控制與利用中,產生了文明,卻也受制於文明,這種相對性 使筆者重新觀看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而對生活中的世界產生一種次序想像,這種 相互的制約與牽扯關係,看不見的也許就是民間禮俗、宗教信仰或社會規律,或 者不可名狀的緣分,顯而易見的則是「物」,這些彼此拉扯、交集的關係在筆者 眼中形成一種平等而交織的網,構成「親密的秩序」。. 27. 28. William Norman Bryson, 《注視被忽視的事物─靜物畫四論》 ,丁寧譯,浙江攝影出版社,2000, 頁 121 付曉東, 〈都在這一口裡了─吃在當代藝術中的雙重展現〉 , 《人間饗宴─從盤中餐到藝術天籟》,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頁 103 12.

(20) 第三章. 藝術表現上的食物意涵梳理. 食物在不同場合,不同文化裡,隨著時代演進、社會變遷,其所承載的意義 符號也更加多元豐富,在繪畫裡食物形象也有著不同的詮釋轉變,且在中國與歐 洲地區更有著不同的發展,這裡筆者試著將繪畫中的食物意涵作ㄧ些整理,並不 全數舉出,而是將較有特殊意涵或意義轉變的例子或與筆者作品較具關連性的例 子舉例出來。. 第一節 過往的食物繪畫及其意涵─中國繪畫為例 源遠流長的中華飲食文化或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富活力、與時俱新的部分。 作為世界少數幾個美食大國之一,中國飲食蔚為大觀,自成一體。國人在飲食方 面的創造力從未貧乏過。飲食在中國文化中曾是特別重要的事情,過往,最高行 政長官叫宰相,治理國家叫調合鼎鼐29 ,國家重器就是九鼎,祭祀就是奉獻食 物給神靈,無論這神靈是上帝還是祖宗。然而關於飲食的繪畫,除了漢代畫像磚、 畫像石可見廚房中的景象外,中國的飲食繪畫往往描繪宴飲的畫面,甚少有針對 食物的描繪。 一、作為一種生活記錄及歷史的呈現 食物形象在中國繪畫裡,最初出現在漢代 的畫像磚、畫像石以及漢墓壁畫,和大多數早 期繪畫一樣,我們可以透過內容觀察出當時人 們的生活景況,窺探當時的歷史樣貌,早期繪 畫大多記錄著當時人們食、衣、住、行等。由 於食物幾乎伴隨著人民日常所需,且不可或缺, 因此食物的豐足與否總是透漏著人民富足與否 的狀態。中國繪畫很早就開始描繪飲食,春秋 戰國的青銅刻紋上就有宴飲圖;而且自秦漢以 來,漢代畫像石、畫像磚,魏晉南北朝、唐五 代至宋時期的墓室壁畫都有對庖廚、飲宴場面 的大量描繪。這是中國繪畫中較多對飲食描寫 的一面。. 29. 圖 4 嘉祥南武山畫像石拓片. 調和指處理國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調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職責。 13.

(21) 漢代畫像磚、畫像石以及漢墓壁畫的飲食表現是寫實的,為了讓死者在地下 繼續享受人間生活的快樂而繪製,留存了漢代飲食生動的場景。這些畫像多是平 面圖像,缺乏空間感,輪廓以最簡單蓋括的造型刻畫著30,並且鉅細靡遺地描繪 了庖廚的過程,從這些畫面中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漢代人的飲食是豐足的。. 圖 6 傳胡瓖 金國 卓歇圖卷(局部) 絹本設色 圖 5 宴飲畫像磚. 東漢. 四川成都出土. 33cmx 256cm. 約 10 世紀 北京故宮博物院. 又如在十世紀的《卓歇圖》中,可看出胡人與漢人的飲食習慣不同,全卷畫 女真貴族在狩獵歇息時觀賞樂舞的情形。畫面中紀錄了燕雲地區的飲茶方式,與 中原不同的是煮湯用執壺煨於爐口上,明顯受到了遊牧民族用壺煮奶的影響。隋 唐蔚為興盛的石窟壁畫,將當時的飲食風尚的重大變化形象地保存下來,尤其是 無意中將這一時期中國的餐桌禮制因胡風影響急遽變化的事實存真下來。31 另一項可以在畫面中看到的觀察是中國從秦、漢時期的分餐制演變為我們熟 悉的會餐制。在中國,禮與食關係密切,當飲食行為越來越非滿足口腹之慾的初 始功能時,其被賦予的禮儀功能就越發豐富而明顯。中國先秦時代飲食是一人一 案,到了漢代畫像磚中可以則看出兩人共案,這促使食案加長,後來興起較大的 食案,高桌大椅的家具形式漸漸出現。從唐周昉所繪《宮樂圖》 、長安《宴飲圖》 可以看出唐五代至宋的宴飲座制大多坐在食床的兩邊或三邊。此外唐初由於西域 風習盛行,除了在飲食上效法西域,常見的跪姿坐式也受到胡人垂腳坐姿的衝擊, 漸漸的各種椅子取代了鋪在地上的席子。這些都可透過畫面中讓我們推測古早飲 食文化變遷的蛛絲馬跡。 從唐代的墓壁畫和周昉的《宮樂圖》中,已可從桌子的畫法「近小遠大」看 30. 劉敦愿,〈論漢畫像石藝術中的庖廚題材〉,《故宮文物月刊》民 83.08,頁 36 柳仲文,〈中國繪畫中的飲食〉,《人間饗宴─從盤中餐到藝術天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出版社,2009,頁 15 14 31.

(22) 出中國繪畫特有不同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透視法的效果,畫中人物圍繞著桌子, 空的那一面朝向觀眾,椅子留給觀者,彷彿有種邀請觀者入畫的意思。. 圖 8 唐周昉 宮樂圖 絹本設色. 圖 7 宴飲圖 唐墓壁畫. 48.7x 69.5cm. 台北故宮. 二、文人會客的宴飲圖 漢代以後關於庖廚圖的生活場景描繪就漸漸少了,有關飲食生活的畫面僅能 夠在描繪各種聚會的場合,或描繪飲酒品茶的場合中看到,如《韓熙載夜宴圖》 或宋徽宗的《文會圖》,這些圖景也並非以食物為主角,而是以相聚的活動事件 本身為主要描繪目的。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南唐宮廷畫家顧閎中的代表作品,有趣的是,這是 一次如間諜般地記錄,據史書記載,南唐後主李煜多次想重用韓熙載,但無奈社 會上流傳著他沉迷聲色等流言蜚語而只好作罷,為了瞭解實情,李煜派遣顧閎中 潛入韓熙載的府邸,畫家通過目識心記,畫成了這幅夜宴圖。韓熙載在這幅連續 的畫面中,也就是五個情節或場景先後出現了五次,但這種同一人物不斷出現的 表現手法並未使畫面顯得重複或單調,反而增強了它的敘事性。此時可以看到食 案有大的多人共案,也有小的一人一案,看的到分餐制到會餐制的過渡時期。. 圖 9 韓熙載夜宴圖 傳宋摹本 (局部) 28cmx335cm 15. 故宮博物院.

(23) 在宋徽宗所繪的《文會圖》中,可以看到環桌而坐的文士,正進行著茶會。 此時已經出現了大食案,人們垂足坐於椅子上,在這些集會宴飲圖裡,食物在畫 面中只是場景中的配角,具有聚集眾人的交流目的。作為主角的文人雅士們藉著 喝茶飲酒的相聚活動,表達胸中逸氣,抒發懷中志節。. 圖 10 宋徽宗 文會圖(局部) 絹本 184.4cmx123.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 三、寫生圖 有人曾開玩笑說,將西方的藝術博物館與中國的博物館相比較,最明顯的特 徵是西方博物館裡的繪畫充滿著死亡的寧靜的靜物畫,而反觀中國的山水、寫生 圖時,則魚蝦躍然於紙上。中國畫所描繪的動物都是生機盎然的,即使是描繪食 物,也通常以蔬菜水果的原生形式出現,即未經過人為處理的樣貌,只有在描寫 城市日常生活的畫,如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或者如會客宴飲的圖 中,才會刻劃出處理後的食 物,即使如此,《清明上河 圖》畫中肉舖裡掛著的肉輪 廓如此清晰完整(彷彿已經 是另一個個體,與原來的肉 身無關),並不像已死的家 畜,漢代以後,描繪日常生 活的庖廚圖就越來越少了, 更多的是文人的飲酒、品茶 活動取而代之。 至於為什麼食物在中國繪 畫裡越來越少被描繪,說法 眾多,有學者依據沈宗騫的. 圖 11 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局部) 24.8cmx5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論推論,這是中國畫家長 16.

(24) 期苦心經營的「勢」所帶來的結果32,勢可類比於新儒學中的氣與理展現在繪畫 中的關係,也可能與謝赫六法中的第一法「氣韻生動」有關,綜觀這些因素筆者 認為,眾所周知的,中國繪畫中的內涵與當時的宗教精神和哲學思想關係密切, 純粹的物質表現並非傳統上中國繪畫的關心的要素,因此被處理過的,死亡的物 體在缺乏精神性的內在條件下,引不起中國宋代以來文人畫家們的興趣。然而, 儘管不復見對日常生活廚房的情景描繪、餐桌上珍饈的關注,但魚蝦蟹將(如圖 12)、牛馬肥羊仍然以生氣勃勃之姿,呈現在畫家筆下。然而在眾多蔬果花卉的 描寫中,比較特別的是,相傳元代與趙孟頫齊名的錢選在一次酒足飯飽之際,一 時興起,就散落於桌間的魚骨剩渣、酒菜殘物,隨手即興繪製成一幅寫意雅緻的 書畫橫軸,並為其題字命名的「錦灰堆」作為其創作的標題。33後來這種形式經 過演化,不論一頁舊書、半張殘帖、一紙公文或私劄、廢契、短簡等,都可以作 畫,因而又被人形象地稱之為「八破圖」 、 「八段錦」 ,而不懂行的乾脆直呼為「殘 34 畫」。如圖 13。 由於繪製錦灰堆難度高,繪畫者需多才多藝,要善寫各種書法字體以及善畫 花鳥魚蟲、山水人物,熟知各種碑拓、青銅器造型、能篆刻各種印章、等等。製 作難度大,所以日漸萎縮。有人認為,錦灰堆說不定是中國最早的當代藝術。. 圖 12 徐渭 遊魚 鏡心紙本. 32. 圖 13 鄭達甫 錦灰堆(局部). 韋一空(FRANK VIGNERON) , 《之間:中西藝術賞析比較》譯者:王人德,香港中文大學,2007, 頁 44 33 柳仲文,〈中國繪畫中的飲食〉,《人間饗宴─從盤中餐到藝術天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09 頁 22 34 參考網址 http://www.zh.gov.cn/zjzh/zhfm/zhfs/200710/t20071014_13960.htm 2013/1/7 瀏覽 17.

(25) 圖 14 元. 錢選. 第二節. 錦灰堆. 27.2x119cm. 國立故宮博物院. 過往的食物繪畫及其意涵─歐美繪畫為例. 食物在歐洲國家與靜物畫有密切的關聯,在早期,食物(靜物)只是作為宗教 畫、歷史畫或人物畫的背景(配角),即使在宗教寓意或拜物主義下,食物(靜物) 畫的地位仍然低下,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主義時期,繪畫中的食物形象大多 代表著對物慾的滿足,直到現代繪畫的發生,才將靜物畫從寓意轉變為美學的審 美需要。食物在西方藝術的兩個重要轉型中扮演了突出的角色。這兩個重要轉型 是:世俗農民題材引入到巨型油畫和靜物油畫的興起。35 一、從宗教寓意到勸世主義 自中世紀起,靜物畫並非只是表現其視覺感官的表象而已,他更被賦予了象 徵意義,除了其本身可見的意涵或其美學價值外,還具有反映聖經的宗教意義, 也就是說具有表象之外的更深一層的精神意義,如:葡萄或葡萄酒代表聖血,西 洋梨代表耶穌轉型為人類……。其平常意義是被普遍認同,無須爭議的,然而其 精神上的意涵則會因不同理論而有不同價值。36 此時期的靜物畫表現圍繞著兩端,一方面鑲金鍍銀的餐具暗示著財富的象徵、 吃剩的麵包和破碎的酒杯暗示著放縱的行為,一方面又通過單色調的技巧控制物 光彩奪目的質感,「儉樸」的調子是對華麗炫耀的控制37,到了十七世紀有關食 物的靜物畫對世俗的享樂持譴責的態度,這就是所謂的勸世靜物畫。大量的食物 象徵著物質生活的虛幻性。有或無人物的廚房內部、在各種社會階層生活中可能 出現的餐桌、隱藏著「世俗無常」象徵意涵的書籍或物品,如吹熄的蠟燭、切了 35 36 37. Kenneth Bendiner,《繪畫中的食物─從文藝復興到當代》,北京市:新星,2007,頁 35 陳淑華,〈由靜物畫的歷史了解它在繪畫中的地位演變〉,《文化生活》,民 88.05,頁 46 蔡楓、施虹,〈新教倫理與荷蘭靜物畫〉,《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民 96.10,頁 111 18.

(26) 一半的蛋糕或水果,以及花朵……等。 畫面中經常出現的骷顱頭、破碎的花瓶、殘燭、鐘擺、泡沫……等等,都都是 十七世紀北北方勸世靜物畫的典型,用以提醒人們財富、學問、權勢等感官的追求 都都是空幻的。並除了了這些象徵意義,靜物畫也猶如訴說說說著神神祕靜默之言的智者, 同時道出了了上帝所創造的和諧之美(明亮亮燈光照射下,看似豐盛富饒的組合)以及 人間的愁困(代表著死亡的蛀蟲及受侵蝕的食物……),彷彿抓住了了瞬息與永恆交 替的片刻。38 這個時期的食物繪畫(如第二章圖 3),幾乎都極盡所能地描繪著物體外部的 質感、造型,以取悅、滿足著觀看者對物的欲求,然而拜物主義下所產生的互補 心理,就是說明意味濃厚的勸世主義,食物在滿足官能上的需求外,還被賦予了 彌補心理的說教意義。 二、食物與性、原罪 聖經內幾個與吃有關的重要事件深深影響了整個 西方食物繪畫藝術,而其中最為重要的與食物有關的 場景,還數「伊甸園」和「最後的晚餐」 ,聖經中,伊 甸園的水果並未命名,但從十六世紀開始,幾乎在所 有表現「人類的墮落」的畫作都以蘋果的面貌出現, 《亞 當和夏娃》就是一個例子,從此後水果與性的關係就 延續了下來。水果因此成為慾望、死亡以及原罪代表。 十九世紀後期典型的象徵主義,和當時許多食物 畫一樣,這些作品都試圖探討我們所食用的東西的深 刻意義。在傳統的宗教題材作品中,蘋果以及酒館飯 桌上的籃子裡裝的水果,幾乎都自動具有象徵性的宗 教力量,其他如貝類、牡蠣…..等,也使人與性的意涵 產生連結。39然而並非所有蘋果都與亞當、夏娃、耶 穌基督、死亡有關,還應該審視食物在作品中的語境, 考慮整幅作品、該畫家的全部作品以及作品產生的時 代背景。. 圖 15 Lucas Cranach 亞當與夏娃 1526, oil on panel,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Gallery, Samuel Courtauld Trust. 三、世俗與物質的載體 ─肉、力量與死亡. 38 39. 陳淑華,〈由靜物畫的歷史了解它在繪畫中的地位演變〉,《文化生活》,民 88.05,頁 46 Kenneth Bendiner,《繪畫中的食物─從文藝復興到當代》,北京市:新星,2007,頁 7 19.

(27) 另一種與食物相關的,代表著力量與宰殺的肉的展示為市場畫。市場畫的新 穎之處在於,它們強有力地表達了世俗主義。這是世俗思想和人為的秩序以及文 藝復興文化的勝利。交易、金錢、身體健康、對世俗的關注等等,在這些作品裡 似乎廣受歡迎。. 圖 16 Pieter Aertson 肉舖和出埃及記 布面油畫 1551 Pieter Aertson 的市場畫中大量遍布著肉塊,肉佔了畫面中主要的位置,使人 和背後的景物顯得很小,這類型的作品讓人直接看見物質本身,強化了粗俗的物 質主義的印象。雖然作品表現了宗教主題,但是僅僅佔據背景一小塊位置,世俗 的食物第一次使得傳統的基督教主題顯得很渺小。這些向世俗化發展的趨勢交織 在一起,使得食物和進食情景開始出現在作品的主要位置。 艾爾森(Pieter Aertson)在根本上給西方藝術中的市場畫確立了模式,但也有 一些不同的表現手法,在另一件作品 Rembrandt van Rijn 的「被宰殺的公牛」(圖 17)畫面中,公牛的身軀被剖開,雙腳被倒著綁在木棍上子上,赤裸裸的展示著 被剖開的痕跡,令人聯想起耶穌受難像,是對耶穌被綁在十字架上的思考。 Rembrandt van Rijn 將肉身被宰殺後的細節描繪得相當寫實,可以看到清楚的肌 肉與紋理,據推測與當時盛興的解剖學有關,當動物變成物質成為作畫的目標, 給我們帶來一種控制世界的感覺,讓我們產生一種支配感,而後也有許多追隨者 畫過類似的圖景,十九世紀的蘇汀(Chaim Soutine)就毫不掩飾地描繪被宰殺的公 牛(圖 18),且在蘇汀(Chaim Soutine)的筆下,大筆的筆觸與對比的紫色和藍色調 使作品表現更加恐怖,肉身彷彿理直氣壯地展示著人對物的控制及破壞。40. 40. Kenneth Bendiner,《繪畫中的食物─從文藝復興到當代》,北京市:新星,2007,頁 41 20.

(28) 圖 17 Rembrandt van Rijn《 Slaugbtered Ox 》. 圖 18 Chaim Soutine《 The Slaugbtered Ox 》. 板面油畫 巴黎羅浮宮藝術博物館 1655. 布面油畫 1925. 另外一幅與死亡的軀體描繪有關的是夏爾丹的《鳐魚》,畫面中對鳐魚傷口 鉅細靡遺地描繪,完全是刻意表現屍體。基督教傳統認為動物本無靈魂,因此一 具動物的屍體並不重要。也許正因為這種心理作用下,更突出了屍體的原來樣貌。 畫的表現手法更為「科學」,有如屍體解剖班,加重了死亡的顫慄。 西洋繪畫裡裡中的美食佳餚都都餐與表 達了了基督教視為最高懲罰的對死亡的恐 懼(這也是對亞當和夏娃偷食智慧樹上的 禁果所做的懲罰。)……西洋繪畫中許多 靜物也稱 vanitas,拉拉丁文「萬物虛空」 之意。……法文靜物畫稱作 Nature Morte, 直譯是「死亡的自然」 ,尤其意味深長。41 在這些作品裡,他們都把食物視為世 俗的載體,物質現實再次成為食物的整體 意義,所有這些有關肉類的畫作,不是 要將人們引導到什麼遙不可及的境界, 而是要使他們感受到肉體生存的卑微的 現實。. 41. 圖 19 夏爾丹 《鳐魚》 布面油畫 1728. 韋一空(FRANK VIGNERON) , 《之間:中西藝術賞析比較》譯者:王人德,香港中文大學,2007, 頁 44 21.

(29) 四、卡拉瓦喬的水果籃與塞尚的蘋果 十六世紀除了北方的勸世靜物畫 外,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的《水果籃》 便是新典範的代表。在《水果籃》一 畫之前,食物在藝術作品中的地位一 直很低。或許是靜物畫所描繪的內容, 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物品或事件,因而 大眾對此過於熟悉,然而在卡拉瓦喬 《水果籃》中,略為仰式的構圖加上 單純的背景,使靜物作品有如紀念碑 般地壯麗,展現水果自身表面的美感, 自從卡拉瓦喬畫了這幅單純展示水果 的《水果籃》後,藝術作品中單獨表 現水果的風氣就迅速蔓延開了。此後其 追隨者,興起了一股靜物畫的風潮。 從另一角度看來,卡拉瓦喬也傳遞 著另一種訊息,對靜物的細緻描繪和突. 圖 22 塞尚 《靜物》 81.2cmx100 cm 1622. 出關注,以昭示出靜物畫的作為一個時 代即將來臨,蘋果終將獨立,人開始能 平等地關注身外之物,樸素和寫實主義 使人們眼光開始關注於平凡,轉變了水 果在靜物畫中的地位。42 十九世紀,透過印象派的幾位畫家 的詮釋後,靜物畫真正脫離了情感的影 圖 20 卡拉瓦喬《水果籃》布面油畫 射。塞尚之後,食物不再只是飽腹之物, 46cmx64cm 1596 也不一定出現在家宴、飯店、野餐或者 其他場合,因而食物和社會等級也就失去了聯繫。他的作品中食物的內容不再如 此具體,化成一片一片的色塊,使得食物畫風格起了很大變化,對二十世紀的藝 術界有很深的影響。他畫面中的物件常常胡亂放在一起,看不出什麼關聯,沒有 宗教或意義上的投射。許多藝術史學家把塞尚的蘋果和其他靜物看成純粹的裝飾 品,是作者對形狀和顏色的探索。不管是哪種情況,塞尚都打破了靜物與社會的 聯繫,但是這中斷的聯繫也許代表了一種更為重要的心理:逃避家庭和日常生活, 沉浸於沒有俗事煩惱的藝術世界,蘊含一種使物體失去社會意義的破壞力量。 繪畫中的食物 P119. 42. 李秋實, 〈蘋果的力量〉 《人間饗宴─從盤中餐到藝術天籟》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頁 43 22.

(30) 五、工業時代後的大量製造─人民的異化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很多普普藝術家們放棄了純粹裝飾的審美食物畫,因為 他們想要抨擊美國社會。十九世紀末時,西方世界的城市已經被海報、巨型戶外 廣告牌和鮮豔的食品包裝所淹沒,在這一時期,人們通過標籤來認識商品,而不 再是通過視覺、觸覺、嗅覺和味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幾個立體派藝 術家和隨後十年間的幾個精確主義派藝術 家都曾涉足食品廣告的題材,但是直到二 十世紀六十年代普普藝術才對該題材進行 了深度的挖掘。同樣暗示出加工過的美食 無窮無盡、難以計數,Wayne Thiebaud 的 作品(圖 23、24)中點心一排排按照秩序, 宛如守規矩地、乖乖地被擺放著,毫無個 性可言,很明顯地,這是在批判缺乏品味 的美國商業化,使食物大量出現且面貌單一 43 ,即使如此,明朗的用色和簡約的造型, 在這些宛如乖乖排隊站好的食物繪畫中,仍. 圖 23 Wayne Thiebaud Big Suckers 布面油畫. 給觀者帶來視覺上的滿足感。. 1971. 而把生命體變成毫無生氣的非生命體表 現得最為徹底的,當屬 Andy Warhol 的作品。 他的作品《坎貝爾牌湯罐頭》將食物轉化為 金屬、紙張和文字。包裝取代了營養及食物 本身,變得只剩下食品包裝的外觀。人們對 食物的認識,已經變成一個個包裝與品牌符 號。他的這類作品主要是批判當代社會已經 被商品異化得冷漠、毫無生機。但是,正如 多數評論文章所表現的那樣,多數大眾並未 能看出其中的批判性,相反的,那一排排的 罐頭彰顯的呆板和其色彩,反而被看成令人 愉悅的東西,彷彿描繪了一幅充滿歡樂的多 彩多姿的現代資本生活。. 圖 24 Wayne Thiebaud 甜品櫃台 布面油畫. 雖然普普藝術極力貶抑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但人們還是很難不去喜歡普普 運動食物畫中明亮的色調和它們視覺的力量以及傻呼呼的感覺。某種程度上,普 普藝術在表現公式化大量製造、市場經營的恐怖時,也表現了現代食品工業的活 43. Kenneth Bendiner,《繪畫中的食物─從文藝復興到當代》,北京市:新星,2007,頁 53 23.

(31) 力,通常,食物本身代表著滿足、喜悅和受到重視的營養物質─即使畫面表達了 某種諷刺意味,只要是綿延不絕的食品景象,那怕是湯罐頭也能給人以滿足感。. 圖 25 Andy Warhol 《坎貝爾牌湯罐頭》 噴畫及鉛筆畫 1962. 第三節 當代食物意象創作梳理 時序來到二十一世紀,食物經過了飢餓溫飽的基本欲求,擺脫了宗教寄託的 寓意,在中國文人畫思維的眼光下解放開來,在當代被以更多元更寬廣的視野審 視著,一些亞洲畫家開始以食物為主題展開對生活的描繪,食物本身所具有的材 質與結構也被更具體而細微的注意到,甚至在一些藝術家的作品中,食物更反應 了新的社會問題─當代社會結構的生產危機與浪費。這裡筆者以自己較有興趣或 與作品內涵較為相關的幾位創作者為例,舉例如下: 一、水墨淋漓的生活寫照 李津. 圖 26 李津 《民以食為天組畫之三》. 紙本彩墨. 24. 235×26cm 2008.

(32) 圖 27 李津《民以食為天》180 X 97CM. 圖 28 李津《足食者》180 X 97CM. 2006. 2006. 李津的作品總是帶有一種樸實天真的風趣,將滿桌的食物以明亮的色彩,寫 意的筆法描繪出來,食物凌亂的散落在畫面各處,甚至超出畫面,無單一透視點 的畫法,符合傳統中國散點透視的特色。豐盈的食物呈現一種歡樂感,畫面中的 食物多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家常菜,配以畫中人圓潤豐滿的神態,及「民以食為 天」 、 「足食者」等點題,充分反映出李津的生活態度和想望,通過對生活場景的 描繪,反映了生活之間的微妙情趣,將當代表現色彩和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 雷子人 同樣以寫意抒情的水墨韻味描 繪飲食題材的的還有另一位畫家雷 子人,與李津相似,雷子人也常描繪 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及人與人的關係, 若要說李津畫的是生活中恬淡自得 的富足,則雷子人在描繪人與社會的 作品中則多了一些曖昧感,食物是聚 集人與人之間的物品,在雷子人畫中, 重要的似乎不是食物,而是人們相聚 的社交場合,曖昧的情境。 圖 29 雷子人 青空之四 紙本設色 49cmx76cm 2006 25.

(33) 二、物質的外部特徵構成的新景象 Carl Warner Carl Warner 從小就自己一個人躲在房間畫畫與創造自己的想像世界。受到 達利等藝術家的影響,他在完成藝術學院的學業之後繼續攻讀電影、攝影以及廣 告。1985 年開始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44 在 Carl Warner 的食物景觀裡,每件食物都不再只是食物的角色,而是將物 質本身的外部特徵拿來對應於風景畫中的物件,構成了一幅幅以食材為材料的風 景畫,洋蔥和蒜頭幻化為升起的熱氣球,綠花椰成了一顆顆的樹,小玉米和小黃 瓜一條條排列成了稻田,經過 Carl Warner 精心安排後,拍攝而成一張張超現實 的風景,這些命名為「食物風景」(Foodscapes)的系列作品都是在他的工作室完 成,每一個場景都是他親自策劃並建立的。身為攝影師及廣告設計員的 Carl,利 用食物來模仿壯麗河山,令人猶如置身童話世界。. 圖 30 Carl Warner Foodscapes. 攝影作品. 圖 31 Carl Warner. Foodscapes 攝影作品. Nir Adar 同樣將食材經過組何排列構成另一個物件的藝術家還有 Nir Adar, Nir Adar 擅長結合設計、廣告語言來展現食品造型。抽離掉原本對章魚、叉子容易感知的 「食」的印象後,將其以球體的型態呈現,透過拍攝表現出章魚本身柔軟滑亮的 質感,和叉子堅硬鋒利的質感,熟悉的形體一旦被化約成相同的球體,反而較容 易使觀者注意到物本身的質感。 Nir Adar 作品中食物的扭曲造型,改變了我們平時對物體的客觀印象,凸顯 出其中的質感,也同樣引起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熟悉物品的重新認識。. 44. 參考網站 http://www.mydesy.com/carl-warner 2012/12/13 瀏覽 26.

(34) 圖 32 Nir Adar. food stylist. 2003. Sakir Gökçeba 圖 33 print. Sakir Gökçeba 85x85cm 2007. WM03. 圖 34 Sakir Gökçeba. A02. print. 85x85cm 2007. 土耳其艺术家 Sakir Gökçeba 的作品45擅長將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物拿來重新 組合排列成具有幾何美感的新景象,一系列經由他精確計算並精心切割的形狀, 再精准對齊排列,成品看起來就像以繪圖軟體處理過後的效果,如遠看是一朵花 的圖形,近看是掃把排列而成,或者將唾手可得的廁紙排列成另一番風景,運用 生活化的物品放大排列,呈現了幾何之美。 這次同樣是將食物刻意排列,但卻破壞了食物原有的型態秩序,如將西瓜硬 生生剖開,排列成方形,或將蘋果排列成整齊的方形,削掉多餘的邊緣,這樣不 符合自然的物質自然的排列,形成一種另類的秩序風景,成功的將平凡的物品化 為懾人的視覺影像,筆者以為比起掃把或者廁紙等純粹的幾何之美,此食物系列, 不知是否還蘊含了諷刺人類對於食物的栽培刻意介入的味道。. 45. http://www.sakirgokcebag.com/Installations.aspx?d=09+Trans-Layers+I&f=01.jpg 2012/12/7 瀏覽 27.

(35) 三、 揭開物質的內部秩序 Ryan Matthew Smith. 圖 35 Ryan Matthew Smith photograph. 圖 36 Ryan Matthew Smith photograph. 大部分食物在藝術形象中往往是熟成狀態,或者備料狀態被描繪捕捉下來, Ryan Matthew Smith46的作品卻常常拍攝高速中的食物,將食物在熟成過程中變 化的時刻拍攝下來,並且刻意安排了切割成一半的廚具,以拍攝食物的剖面狀態 或更準確地抓住時間性,背景多以黑色為主,好襯托出食物和廚具的材質和色感, 食物和器皿的剖面組合排列,給予觀者一種新的觀看視野,彷彿可以窺見食物在 熟成過程中頃刻變化,既陌生又有趣。隨著科技的發達,構圖內部的生長姿態, 使其生長姿態的剖面圖在攝影師鏡頭下,成為一幅吸引人的畫面。. 四、食物作為一種隱喻 會田誠 有「美少女殺手」之稱的會田誠,作品裡常常將美少女和食物作為結合,以 暗諷日本大眾文化對年輕女性的消費,食物與性的關聯再一次被藝術家連結起來, 46. http://www.ryanmatthewsmith.com/ 2012/12/19 瀏覽 28.

(36) 這一次會田誠的作品直接將「物化」女性的議題化為直接而強烈的視覺畫面,如 遠看像是一台榨著甜美西瓜汁的果汁機,近看會發現其中皆是裸體的微笑的少女。 又如另一個系列《食用人造少女‧美味女孩》,他的作品中的美少女都是帶以微 笑地,彷彿被食用是一種幸福,這些充滿諷刺意味的作品,強烈的超現實影像衝 擊著觀看者,使人對他的作品印象深刻,會田誠的作品看似有些變態,其實正反 映了日本的社會文化,每天忙碌的上班族、生活在次文化的青少年青少女們對性 的壓抑與想像。會田誠不拘泥於創作手法或形式,經常嘗試新的表現方式,類型 涵括了裝置、繪畫、影像、雕塑、地景藝術、行動表演,味道可以是毀滅的、荒 謬的、色情的、愛國的…常以大膽的表現方式披露社會問題,行動錄像藝術上曾 經親身扮演女性體驗生小孩的過程拍成影像,更曾扮演賓拉登宣導反戰風格。. 圖 37 會田誠 《食用人造少女‧美味女孩》 系列數位輸出 2001. 圖 38 會田誠 果汁機 290×210.5cm. 圖 39 會田誠《果汁機》局部. 2001. 29.

(37) 五、現代生活與社會議題 隨著工業發展和大眾消費的時代來臨,物質生產過剩,食物生產背後所衍生 的問題也漸漸被意識到(如圖 40), Robert Therrien 就將盤子以不合常理的巨大姿 態堆疊起來,並展示在人們眼前,迫使人們面對生活中毫不在意的,容易忽視的 消費與浪費,人在空間中必須仰視這些比人高大的作品,在空間裡給人一種壯觀 與壓迫的矛盾視覺心理。這樣的手法與普普藝術中的 Andy Warhol 巨大重複的食 物形象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這次 Robert Therrien 的作品中只剩下空的盤子,而 且是如此立體而真實的在眼前,這些空的盤子是用過而後被堆疊起來的浪費,還 是一種欲望的指涉,任由觀者解讀。 而在當代藝術中頗受爭議的 Damien Hirst,最令人驚異的則是把動物的屍體 浸泡在甲醛裡完成的系列作品,使他聲名大噪的同時,也引起極大的爭議。 Damien Hirst 的作品往往與死亡有關,如將鯊魚泡在甲醛裡供人觀賞,或將 蝴蝶標本排成一幅美麗的畫面,然而或許是因為除了人以外的生命體常常作為食 物或觀賞的作用,而使用完後即被丟棄或視而不見,人們忘記了死亡的樣貌,因 此 Damien Hirst 將死亡的姿態保存了下來,且以藝術行為赤裸裸地在美術館展示 著,迫使人們在觀看的同時,不得不重新反思對任何一種生命的態度。. 圖 40 Robert Therrien 作品. 圖 41 Damien Hirst. 作品 30.

(38) 第四章 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 第一節. 虛實的存在 : 人與食物─選擇和被選擇的關係辯證 家族聚餐系列. 生活中人們常常要做出許多選擇,而這些選擇的背後其實都蘊含著其所受的 價值觀,內化著其一生接受的道德倫理、社會規律。然而人們在習以為常的生活 中常常不自覺,直到更激烈的事件發生,才會開始思考自己過去的價值觀及選擇 何來。譬如物價上漲時,人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消費行為,以達到生活的平衡, 又譬如在現今便利超商林立的大街小巷,購買行為看似變得更加方便,但其實更 具特色與人情味的小餐館或雜貨店卻可能相對減少了。又或者最近鬧得沸沸湯湯 的媒體巨獸事件,使更多人驚覺,人們生活在媒體、資訊、物充斥的社會裡,與 物的關係緊緊相連,然而正因為物質生活的不可或缺,人便不可能擁有絕對的自 主。人們以為自己有所選擇,其實或許並未思考,究竟是人們選擇食物,還是人 們在社會條件的規範制約之下,從屬於有限的物質選擇呢,真的是出於自由意志, 還是商人、企業主製造了我們的選擇,建構了人們可以選擇的範圍,劃分了物的 階級?人們以為自己可以掌握自己所擁有的,反過來看,也或許是被有限的物質 給掌握了呢? 商品的選擇有許多不不同原因:譬如當作禮禮物、藉以表達或確認家族關係、依 從社會習俗,或為了了某些儀式或活動。他們的論論點違反了了個別經濟體以其最佳利利 益益為基礎而做出理理性抉擇的主張,相反地,他們認為對於食物、空間、衣服、交 通和衛生等的消費選擇,都都是充滿「意義的」……。47 或許是時空背景已與過去社會環境不同,對於十七世紀荷蘭靜物畫除了拜物 主義和勸世主義的解讀外,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這些靜物畫,同樣以物 的本身姿態回望著觀看者,使觀看者在觀看過程中產生心理變化 光是認為這些靜物畫只如巴特所言呈現物迎合被人利利用的傾向,與拜物的世 界卻也忽視靜物畫中物的力力量量。在吃剩的宴席靜物畫裡裡,物以其被利利用的姿態具 體呈現在觀者面前,但也藉此向觀者宣示了了它們不不能再被人掌握、享用的一面, 凌凌亂亂倒地的酒杯水壺與被人吃剩而殘留留的火腿肉、麵包屑顯現了了物被利利用之後的 醜陋陋面貌,它們也以這醜陋陋的面貌威脅了了觀者對美好物品的追求。因此,筆者認 47. Tim Dent,《物質文化》,臺北:書林,2009,頁 34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ocial welfare” if defined in a narrow sense refers to the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Social Welfare Department (SWD)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NGOs),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Students are introduced to the writing task - a short story which includes the sentence “I feel rich.” They are provided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connect their learning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which can be used (i) to test specif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speed and accuracy in a population of test takers and (ii) to iteratively build a structural

double-slit experiment is a phenomenon which is impossible, absolutely impossible to explain in any classical way, and.. which has in it the heart of quantum mechan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