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測測看 你為什麼想做心理測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測測看 你為什麼想做心理測驗"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295期

2018/09/30

測測看 你為什麼想做⼼理測驗

記者 林函諭 文 「你是⼀個怎麼樣的⼈?」、「在後宮劇中你會扮演什麼⾓⾊?」、「你未來桃 花運為何?」網路和Facebook版⾯上,或是聊天群組裡,常常不乏⼈分享、轉發 ⾃⼰玩⼼理測驗的結果。有的測驗讓⼈會⼼⼀笑,直呼神準,但有些測驗則引⼈ 發笑,結果並不準確,卻還是引起⼤批⼈的興趣。這些在網路上泛濫流傳、標榜 檢測⼀切關於你⾝邊事物的⼼理測驗,絕⼤多數沒有相關來源和根據,⽽這些測 驗嚴格來說應該名為「趣味⼼理測驗」或是「趣味⼼理遊戲」。

何謂⼼理測驗

⼼理測驗的定義為「採⽤⼀套標準的刺激,有系統地對個⼈的特質做客觀的測 量」。簡單來說,⼼理測驗就像是⼀項測量⼯具,⽤來幫助我們了解⾃⼰。根據 臨床⼼理師王守珍發表在《健康世界》雜誌的文章,編制⼀個⼼理測驗為⼀⼤學 問,需具備信度與效度。信度即你反覆做此測驗,是不是都可以得到相似的結 果;效度則為你做此測驗,是否真的能測量出你所要測的東⻄。因此要產出⼀個 ⼼理測驗需進⾏⼤量的驗證與測試,耗費⼤批的時間與精⼒,不太可能在短時間 內⼤量產出。 ⽽⼤部分在網路上流傳的測驗,因無確切的科學根據及有效來源,所以能在短時 間內⼤量產出,並且「洗版」各⼤社群媒體。也由於其出處不可考,⼜內容⼤多 為娛樂性質,故稱為「趣味」⼼理測驗。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們喜歡做這些 無根據的趣味⼼理測驗呢?

99%⼈測過都說準 為什麼?

趣味⼼理測驗的標題,常常會冠上「99%⼈測過都說準」、「測過都說準到頭⽪ 發⿇」等頭銜來吸引⼈們的⽬光,進⽽讓⼈產⽣也想測測看的⼼理。為何⼤家容 易被這種標題所吸引呢?或許是覺得有許多⼈測過有保證,但更⼤的原因可能是 「從眾效應」。從眾效應是指⼈們常常受到多數⼈的影響,沒有多加思考,就跟 隨著⼤眾的思想或⾏為做決定。故在此類標題的催化下,⼤家就會覺得這個測驗 也許不錯,便想打開來⼀探究竟。 在作答⽅式上,趣味⼼理測驗具有多種模式,如選項積分加總,或需來回跳題作 答,但最常⾒的為⼀道題⽬配上四個左右的選項。⽽⼈們之所以會相信這樣簡易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答,但最常⾒的為⼀道題⽬配上四個左右的選項。⽽⼈們之所以會相信這樣簡易 的題⽬及選項得出的結果,可以代表⾃⼰的個性或運勢,則是因為中了「巴納姆 效應」與「冷讀術」的騙局。 巴納姆效應為⼀種⼼理現象,即⼈們常常會覺得籠統且普遍的⼈格描述,⼗分準 確地揭⽰了⾃⼰的特點,尤其是在他們認為這些描述是為⾃⼰量⾝打造時。此效 應在我們的⽣活中應⽤廣泛,如星座與算命都算在其麾下。那些星座專家及算命 先⽣的話藏有暗⽰,⼈們會相信他們所說的就是為⾃⼰所訂製的,⽽趣味⼼理測 驗同樣也是運⽤這個道理去操作。 舉例來說,像是你的⽣⽇快到了,你會買什麼送給⾃⼰?選項A為⼿錶,選擇此 選項代表你是「做事前⼀定要先想個計劃,非常有條理與有組織,朝著⾃⼰的⽬ 標前進」的⼈。可是這並不代表只有選到⼿錶的⼈,才會有條理且朝著⾃⼰的⽬ 標前進,但對於選到此選項的⼈,卻會覺得這描述非常符合⾃⼰,⽽忽略了這其 實是非常⼀般的⼈格形容詞彙。 ⼼理測驗⽰意圖。(圖片來源/林函諭製) 冷讀術已是類似的道理。根據冷讀術創始者⽯井裕之在其著作《瞬間贏得信任的 冷讀術》⼀書中定義,在事先完全沒有準備之下,替第⼀次⾒⾯的⼈算命,就立 即推測出對⽅的⼼理即為冷讀術。簡單來說,就是不⽤任何先備知識,即可推斷 ⼀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類似讀⼼術。常被騙⼦作為⼀種詐欺的⼿段,其易 讓⼈們產⽣「被了解」的錯覺,故冷讀術也被視為是巴納姆效應的應⽤進階版。 ⽽趣味⼼理測驗同時也利⽤了這項⼿法,在問題裡巧妙地放入⼀些例⾏話題,如 上述所提到的⽣⽇禮物題⽬。其藉由拋出⼀個買禮物的話題當作題⽬,再配合接 下來受測者的選項去進⾏推敲。以⼿錶為例,⼿錶給⼈的印象是象徵著地位與⾝ 分,故可以藉此推斷會選擇⼿錶的⼈可能具有思緒條理、重視⾃我⽬標等特質。 趣味⼼理測驗就是在這類模式下去設計問題,因此就算毫無依據,也可讓⼈們覺 得這個測驗的結果非常神奇地說中他的內⼼。⽽為何⼈們會陷入巴納姆與冷讀術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得這個測驗的結果非常神奇地說中他的內⼼。⽽為何⼈們會陷入巴納姆與冷讀術 的陷阱裡呢? 算命師的話術也算在冷讀術的⼀種,拋出例⾏話題,讓客⼈感覺說得很 準。(圖片來源/林函諭製)

⾃我認同與⾃我安慰的管道

⾛在⼈⽣的道路上,難免會迷失⾃我,不知道⾃⼰是否討⼈喜歡,或適合做什麼 事,此時渴望藉助某種管道來尋求答案,這種情況就稱為⾃我認同危機。⾃我認 同即確認⾃已的⾝份和定位⾃我的歸屬,簡⽽⾔之,就是找尋你是誰和你想成為 什麼樣的⼈。 然⽽,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需耗費非常漫⻑的時間來確認,時間成本很⾼。 現今社會⼜是個講求便捷的時代,⼈們希望能在短時間內就獲得這些問題的答 案,因此容易取得、題⽬簡單,⼜只需花兩三分鐘即能解答內⼼疑問的趣味⼼理 測驗,成為⼈們尋求⾃我認同與⾃我安慰的⼀種有效⽅式。

培養鑑別能⼒ 不可盲⽬相信

當今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充斥著數不清的測試,寫著幫助⼈們分析⾃⼰ 或滿⾜對認同的需要,接觸⼤量的資訊易使⼈無法立即做出判斷⽽變得盲⽬。若 真的遇上⼼情不好,想了解⾃⼰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誤信網路上 沒有根據的趣味測驗結果,應立即前往相關的醫療輔導機構去詢問與診斷。如果 想真正了解與認識⾃⼰,可尋求正規的⼼理測驗,並請專業⼈⼠替你講解。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4)

對於趣味⼼理測驗,抱持著娛樂的⼼態為佳。我們應培養⾃我鑑別的能⼒,不要 盲從測驗的結果⾏事,或因測出的結果不理想⽽意志消沉,如此⼀來太得不償失 了。 縮圖來源:林函諭/製     記者 林函諭 編輯 陳希妍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二十四條 學、術科測 試辦理單位應遴聘具有 下列資格之一者,擔任 學科測試及術科測試採 筆試非測驗題方式之監 場人員:. 一、

當頻率愈高時, 牽涉到的測量雜音干擾 愈大。 像圖 四十四中所示實驗做於 1987 年, 當時用最先進的富氏分析器及感應器, 僅可 測出十幾個特徵頻率。 近幾年, 在精密儀器的

(二) 依【管道一】複選鑑定,國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2 個標準差或 PR97 以上,外語文性向測驗成績達平均數正 1.5 個標準差或 PR93

6ppm-10ppm 中度吸菸者 11ppm-20ppm 重度吸菸者 21ppm

6ppm-10ppm 中度吸菸者 11ppm-20ppm 重度吸菸者 21ppm

當然,儘管根據以往的經驗,某個問題的解決看似比較容易,但通常事先不會知道困難

從「【A Story】 以巴衝突介紹」的圖片及故事中,你覺得最特別或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在

因為我們的學員年齡層是大概 75~80 歲左右,那這些中高齡(老師)的來跟